什麼東西在人類的歷史上是永恆不變的?

比如審美上,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過去人們仍然可以被梵高的畫感動,為什麼現在看一些古代的妝容覺得非常恐怖。
比如政治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到民主。
在人類的歷史上,所有點變化中間有沒有什麼不變的部分?


也許稍微有點歪題。題主想要的是宏大的永恆,我這個答案里談的卻是細微的永恆:人性中的永恆。

我喜歡從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中去尋找人性的永恆。

人類歷史如此動蕩,一整個種族被屠殺殆盡,乃至於一個文明的消亡都是常見於歷史的事情。

那些能夠從遠古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之所以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其倚靠的絕不是字面上的故事性。其背後隱藏著的,常常是在人類歷史上反覆發生過的事情,它們深刻體現著人性中的共通的弱點,悲劇之處和偉大之處。。

你還記得希臘神話的開頭嗎?克諾諾斯幹掉了他爹烏蘭諾斯,然後又被他兒子宙斯給滅了。如果你不了解這個,那你總該知道殺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神吧。

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如此噁心殘暴不和諧的情節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神話故事裡。直到後來我才懂得,每一個男人要想真正的成長和成熟起來,他是需要在精神上「殺死」自己的父親,並且反過來做父親的父親。這不僅僅是政治以及某種隱喻,這也是人性在精神層面的成長。

【註:我這裡所講的和弗洛伊德所提出的那個男孩在某個階段會仇恨父親佔有了母親的那種情愫無關】

一個真正的男人需要取得對自己的絕對控制權,自己做自己的父母,以及給自己的父母做父母。在那一刻,他能體會到最強烈的自由,伴隨而來的還有最強烈的孤獨,以及沉重的責任。在這個世界上,他終於能自己依靠自己,也只能自己依靠自己了。

有很多人,一直要等到父親真的離開的那一天,才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卻再也沒有了為父母做父母的機會了。

在我漫長的追女孩教練生涯中。總能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和她相愛,但我父母不同意,我該怎麼辦?

怎麼辦?你連自己的父親都沒能殺死,你根本就是個大男孩。這不是情感的問題,我愛莫能助。

這裡就說到了一點,殺父情結在男人的歷史上是永恆不變的。

上面還說到了追尋自由以及逃避孤獨,這也是人類永恆的悖論。自由和孤獨總是相伴出現的,越自由,就越孤獨,從古自今,每個人都會在這兩者之間徘徊。

再說說女人成長過程中的永恆之處。

同樣是看各種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果你看過《格林童話》,你就會發現,每一個天真純潔的小女孩在遇到邪惡的老巫婆之後,都會被施加一種極其極其極其極其極其極其無聊的懲罰:這是一堆混在一起的黃豆和綠豆,在太陽落山之前,你要把它們分開,否則我就不幫助你/否則我就吃掉你。諸如此類的還有把豆子和芝麻分開,等等等等。灰姑娘就遭遇過這樣的懲罰。

它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是:擁有分辨能力,不受人蒙蔽,是女人成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從古至今,皆是如此。而女人要想獲得這種能力,是要付出代價的。多少童話中的小姑娘在經受了這樣的考驗之後,終於完成了蛻變,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這也是在女人的成長中永恆存在的。

我這僅僅是舉些例子。各位還可以從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里找出很多來。關於愛,關乎成長,關於背叛,關於友情,關於我們每一個個體在宏大歷史中的西西弗斯般的無力感,關於我們心中那個百折不撓、永不屈服的hero。
=================================

相關文章及硬廣:

如果您有任何情感、戀愛、兩性關係、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uexizhuinvhai(「學習追女孩」的拼音)並直接提問,賬號君會在24小時之內回復你。


如果你想要科學系統地學習兩性關係知識和技巧,請關注我的連載專欄:寫給兒子的泡妞書,寫給女兒的挑男計

如果你想要提升戀愛技巧,追到心儀的男神女神,歡迎參加我在全國巡迴開辦的約會課程:劉念約會教室課程表。(劉念約會教室的課程都可在聽完之後申請無理由全額退款。如果你上完課感覺不適合你,我們不會收取你一分錢學費。)


我曾經見證過帝國的興亡與衰落,物種的誕生和滅亡,在數不盡的千年之下,只有凡人的愚蠢是永恆的,你的出現,驗證了此事。——WOW的BOSS洛肯

——話音未落他就躺地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再牛逼再機智的人,劇本要你死你也得死,這一點才是歷史上永恆不變的。


2017年4月7日,加一個貼片小廣告,不,不是二維碼,也不是其他答案推廣。

你知道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嗎?沒看到漫畫最新內容的,快去看巨人86話吧!太長了不想補也沒關係,直接看86話就可以!巨人黑也可以看哦!應該說,巨人黑尤其要看哦!實在不想看的可以在本人個人簡介看到內容梗概,個人理解可能有偏差。(笑)

本人任何答案歡迎轉載,不標明出處、作者改成你自己都可以,但拒絕刪掉上面這段話。


見識的人越多,就知道人類的愚蠢是永遠不會變的。

當然,表現的形式會變。


就沒人提War, war never changes.么……


除了技術進步,啥都沒變過。


回答自己的提問,分享已經想到的。

以下三句話說的是一個意思:
人類取悅自己是永遠不變的。
追逐正面情緒。
慾望(want)。

定義慾望:更願意怎樣
e.g.想要10塊還是100塊。


所有的變化都是結果,而慾望是產生結果的機器。

從各個方面分析:
科技
舉例:一個方向上,從傳呼機,到大哥大,到手機,到智能手機。
一直在變得更方便,更多樣化,更漂亮。
方便可以帶來正面情緒,多樣化可以帶來正面情緒(有更符合自己愛好的機器),更喜歡,更願意看到漂亮的東西。

文化
舉例:梵谷的畫引起的情感共鳴,因為情感的共鳴感覺到的認同感,更願意被認同。

政治
人們從政治制度上爭取更多權利從而過的更舒服。


以上
歡迎討論,求反例

-------------------------更新
同意變化是永遠不變的,不僅僅是在人類的歷史上。

發現自己回答的有些跑題,證明部分證明的是慾望是變化的根源,而不是慾望是永遠不變的。而且
舉例的驗證是很弱的,所以求反例。

同時慾望也不是所有變化的根源,目前限定為人類可控部分的根源。
舉例幫助理解:火山爆發是變化,不是慾望引起的。人們逃跑是變化,人類可控,是慾望引起的。

求討論完善。


最簡潔的答案,莫過於華萊士的怒吼:

自由

公元533年,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寫的《法學總論》將自由定義為「每個人除了受到物質力量或法律阻礙外,可以任意作為的自然能力」。自由就是在不傷害他人正當權益的情況下,可以不受限制地去做自己願做的事情。

在托克維爾看來:「自由的誘惑力、自由本身的魅力,與自由的物質利益無關;這就是在上帝和法律的唯一統治下,能無拘無束地言論、行動、呼吸的快樂。」羅爾斯說,只有為了自由而限制自由,才是合法的;羅素贊同:我們只反對一種自由,即減少他人自由的自由。

阿克頓將自由的理念當作人類社會至高無上的法律:「自由所追求的事業也就是正義和德行所追求的事業——反對自由也就是反對正義和德行,也就是在捍衛錯誤和罪行。」

是否有益於自由,是衡量人類思想和行為的一把標尺。離開自由這個基準,我們將無法正確評價道德、法律和國家的好壞。一部公正、平等地保護每個社會成員的法律,對個人,應當「法無禁止即自由」、「法無禁止即為允許」;對國家,則「法無授權即禁止」。

自由乃動物的天性,更是人類與生俱來、無可爭議的基本權利和屬性。自由意味著生命最根本的價值,但凡是人,無論生在何方,處於何種文化背景,有神論還是無神論,富裕或貧窮,喜歡孤獨還是狂歡,樂於享受生命的燦爛或靜穆,自由都是實現夢想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時也是生命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我不愛此瓦,此瓦不自由!」自由是本能,又高於本能:自由是誕生真理的條件,是一切正麵價值的集合,是人類享受、追求生命的美好的原動力和人類社會終極的神聖契約。自由平等地播撒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光輝,使它具有無可替代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成為人類文明能夠發展到今天的關鍵所在。

惟有自由高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摸索、創建各種有形和無形的工具,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和捍衛自由。人類對自由的認識和理解,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出現拉丁文「liber 」(自由)一詞和自由主義成為憲政民主的基礎之前,為了生命的尊嚴和改善生活條件,自由的本能已在驅使奴隸和平民反抗暴政。


二戰之後的民主化浪潮,因冷戰結束、蘇聯解體迎來了又一個高峰。2008年,聯合國統計的完全獨立的國家共有195個,在179個1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有133個國家實行民主選舉制度以保障自由;自由之家2010年「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按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度對193個國家進行評估,有89個國家屬於自由國家,62個屬於部份自由,42個屬於不自由。自由國家在當今世界處於壓倒性優勢,軍國日本、納粹德國、蘇俄到處侵略、肆無忌憚地反人類的歷史已一去不返。

自由之路異常坎坷,常常會出現停滯、倒退和反覆,向自由邁進的每一小步都灑滿了人類奮鬥和犧牲的血淚。對自由的熱愛和探詢,以及自由激發的生命之火和創造性,一直在引導人類,人類文明始終在向有益於自由的方向前進。

陳勝、吳廣解放大澤鄉的戰鬥,斯巴達克斯於維蘇威火山噴發的憤怒,巴黎民眾攻克巴士底監獄,盟軍對軍國日本、納粹德國的猛烈攻擊,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世界各地風起雲湧的人權鬥爭,從巴德里克·亨利到曼德拉,從譚嗣同、林覺民到林昭、張志新,無數「不自由,毋寧死」的歷史畫卷都在呈現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自由是如此平凡,和呼吸一樣自然;自由又是如此高貴,不容玷污、威脅和剝奪,人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捍衛自由的尊嚴與榮耀。

自由是人之為人最本質的特徵,也是幸福、生命尊嚴和一切普世價值的基礎和源頭。由於自由天然正確和無可阻擋的魅力,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永無止境。自由無法保證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卻可以讓每個人在不傷害他人自由的情況下,按照個人的自由意志去思考和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天賦和潛能,向夢想無限逼近。

如果這個世界十分完美,人人都是天使,還要警察、監獄、政府來幹什麼?正因為人性的缺陷,存在犯罪和戰爭,為維護、平衡、增進個人和公共的利益,人們才出讓一部分權利(權力),由選舉出來的社會和國家的管理者行使職權,以更好更充分地享有自由。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因信仰和言論受到3位同胞的指控,500個雅典公民組成的陪審法庭,以360票對140票,決定對蘇格拉底處以死刑。蘇格拉底「被民主」的悲劇,並非民主的失敗,而是人們對民主的功用認識不清,對民主與自由的關係產生了重大誤解。他們錯誤地認為民主是終極價值,將民主凌駕於自由之上。

與任何規則、團體和國家一樣,民主只是保障和捍衛自由的不最壞的工具。語言、文字、國家、社會、法治、民主、道德、市場、科學、發明創造,都應當是為了最終實現、保障、捍衛、擴大人的自由權利而發展起來的工具或意識形態,以服務於自由為最終目的。隨著對自由的了解不斷深入,道德、觀念、法律也在不斷更新和改革,以便更好地服務於自由本身。

亞當·斯密《國富論》關於政府應以守夜為天職的論述,深刻地影響了現代政治文明。以美國為例,為避免政府這個守夜人監守自盜、貪污腐化,美國制定憲法的總體精神,如易中天所言:「防官如防賊,防權如防火,防權力濫用如防洪水。」饒是如此,尚且出了水門、軍火門、拉鏈門,不把政府(權力)看緊些,那還得了?

1933年4月,魯迅先生髮表《為了忘卻的紀念》,首次將裴多菲震撼人心的詩句介紹給中國讀者:「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

萬般皆工具,惟有自由高:國家、民主、道德、法律等工具若傷害了自由本身,即違背、扭曲了建造這些工具的初衷。自由權、生命權、財產權、人格尊嚴權,這些讓自由得以實現的基本人權產生於部落、城邦或國家出現之前,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非人間法律、規則所賦予,亦不能以法律、民主投票等形式任意加以禁錮、剝奪或限制,法律只能對這些天賦人權予以確認、固定和保障。在這方面,美國1791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堪為表率。

天不生自由,萬古如長夜:沒有自由這一基本屬性或基本權利,我們就不配稱之為人,而只能叫做奴隸。若問自由憑何天賦,就好比問眼睛、鼻子為何與生俱來,為什麼我們是人,而它們是老鼠、猴子、豬?正因為與生俱來、不言而喻、不證自明的自由,以及對自由的自覺追求,才最終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最大程度地激發了人類的創新靈感、求知慾望和與戰邪惡的勇氣,創造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世界。

一個民族或國家的貧困,首先是哲學的貧困。

公元前6世紀,希臘雅典城邦為遏制世襲貴族的特權、終結民不聊生的景況,建立起公民大會和公民陪審法庭,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礎;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公元前494年,古羅馬帝國爆發「平民運動」,迫使貴族承認平民選舉保民官和召開平民大會的權力,以保護平民的權益不受貴族侵犯;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開創了邏輯學,將邏輯思維應用於政治、倫理和科學,論證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共和政體是最穩定的政體。

比較中西哲學史,孔丘、墨翟、李耳、商鞅等諸子百家,與赫拉克利特、普羅泰戈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群英的差距,除了欠缺邏輯和實證精神,最大的缺憾就是自由、人權思想的匱乏。中國最早的啟蒙思想家嚴復對此深有感觸:

「夫自由一言,真中國曆古聖賢之所深畏,而從未嘗立以為教者也。」中西文化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自由與不自由」。

故紙堆里打滾,研究得再透徹,經史子集的先天缺陷和局限也已決定了其中不可能誕生工業革命和幾何、物理、化學等現代科學,以及自由、人權、憲政民主等現代政治文明。秦漢以降,董仲舒、朱熹、戴震、辜鴻銘、錢穆,尤其是1989年之後輿論界力推的錢鍾書、陳寅恪、新儒家等所謂的博學鴻儒,面目各異,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格局太小,缺乏擔當,像逃避瘟疫一樣逃避政治體制改革、樹立自由價值觀等中國最需要關注的問題,與沐猴而冠、鼓吹毛式民主的新左殊途同歸,枯槁而庸陋。

譚嗣同、嚴復、梁啟超、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顧准、楊小凱、李慎之、袁偉時之所以高出同輩和前輩學者一大截,就在於他們沒有因循守舊、食古不化,而是以自由之眼觀照歷史、政治和文化,有格調有熱血有擔當,境界自然不同。


變化本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


人性中無限的慾望和客觀上有限的智慧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是人類永恆的傷…


貪婪 權力 性 詩歌 理想主義


公權力對個人自由的破壞,

一點淺見,


無時無刻不在比。

像所有其它愚昧無知的動物一樣。


犯罪份子。
不論是小到賣淫,詐騙,吸毒,盜竊,打架鬥毆,還是大到搶劫,殺人,放火販毒,故意傷害,犯罪份子一旦被抓住都會

警察同志,我這是第一次,我真是第一次!

這開場白是永恆不變的。


此類沒頭腦的問題及媚俗答案和點贊永不變,貌似


⑴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瘋狂。
⑵時間是篩子,最終會篩去一切渣滓。
⑶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得更茂盛。
⑷天黑透了的時候,更能看得見星光。


No matter how hard we try, we are all animals. We pass our genes base on natural resources.
—————————————————————————
So please do respect nature.


人作死,就會死。


生老病死


高中政治課老師最愛說一句話:真正的不變只有變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思聰關於霍頓一事在微博說硬按著別人頭讓別人道歉只有在中國好使,拿出去別人可不吃你這一套?
為什麼大多數女人在遭遇小三後都是怪小三勾引了自己的男人,而不是怪自己的男人不忠誠?
有通不過圖靈測試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嗎?
溥儀買門票進 紫禁城 的時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在心理諮詢中,如果求助者學過心理或者心理諮詢,那會對心理諮詢產生什麼影響?

TAG:歷史 | 人屬動物人類 | 心理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