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女人在遭遇小三後都是怪小三勾引了自己的男人,而不是怪自己的男人不忠誠?

如題,為什麼都是怪小三勾引的自己的男人從而對小三恨之入骨,雖然小三的確有可惡之處,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就首先認定是小三勾引了自己的男人,而不是去譴責自己男人的不忠或是經不住誘惑,也或許是自己的男人勾引別人呢?而更多人也更加不會去反思有可能是自己的錯。

另外附加一個,電視劇裡面富家子弟愛上不能與自己門當戶對的女子,其父母都會認定是女子來勾引他,為什麼就不是首先責怪自己的兒子。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想問這個,就是電視劇和小說都這麼寫,現實中看到的現象也是這樣的?


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是情況確實如此。

原因很簡單:不是我軍太渣,是敵人太狡猾,並非我丑,而是小三太下流。
如果怪男人不好,那麼
1.首先就要承認自己沒吸引力,男人找小三而不要正妻,正是說明競爭力下降,而如果是小三勾引,則是因為男人意志不堅定。
2.其次是團結一致,聯合抗日。如果是男人找小三,那麼就是要1V2,而把矛頭對準小三,就是1V1,再佔據道德制高點,並且適當懷柔男人,抗戰形勢一片大好。
3.歷來男尊女卑。男人找個小三是長面子的事情,從這點上鬧容易把自己搞成棄婦。而說是小三勾引,那就是勤王之師。
4.事後有把柄在手,獨掌朝綱指日可待。

比較諷刺的是。如果是小三先勾引,那麼容易發展出來的模式是原配的棄婦模式。一般小三心機重,又有決策力,而男人有足夠資源。原配多為糟糠之妻俱樂部成員。
而男人先下腿的,才容易發展成題主問的模式。

男女平等的路太艱難,可憐了小三,便宜了渣男。


我卻是相反,一個男人出軌,我會先怪罪男人。就算那個男人是我男朋友,我也會如此。因為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我很清楚,可是偏偏你著道,你別怪別人胸大可愛又活好,你就是自制力不夠,面對誘惑把持不住自己,甚至主動追求新鮮刺激,你就是對我的不忠誠,不夠愛。我當然先怪你,怪芸芸眾生是下一步的事情。
我絕不會認為男的好無辜,都是小三的錯。
小三什麼的,這種事情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你覺得人家魅惑有術,說不定人家覺得自己真愛無罪。
況且我一直認為,如果感情里出現出軌行為,那麼首先這段感情肯定是本身有了一些問題。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我覺得第三者的出現,第三者有問題,出軌方有問題,被出軌的人也不一定多無辜。本來就是連串因果關係,找別人的原因,也要找找自己的。


大概是因為男人是自己的東西,小三想要搶過去,你是摔壞自己的東西呢,還是打罵搶自己東西的人呢?


給自己和對方一個台階下
不能接受對方愛上了別人
不能接受自己小孩不乖 背叛了自己的教育
欺騙自己 一切行為有了正當的出口


我的想法呢,大概是選擇在一起了的時候就有了相應的責任。
無論男女,如果說已經分開了,那麼去追求真愛是你的自由。
但是如果沒有分手,拖著另一個人的青春與希望去與另一個人相戀,就是違背了自己應負的責任。
而往往,那個被劈腿的人心裡還有那麼一些希翼,總認為,戀人還是愛自己的,只是被那該死的小三迷惑了。所以,大家更恨小三,不是因為劈腿者不可恨,而是因為還有人盼著他回頭。

這本來是我在另一個問題下的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884796/answer/29370522

但是覺得更適合這個問題…


個人觀點。這時候應該理智地分析一下:到底是對面的主動勾引自家男人還是本來自家男人人品就有問題,還是說自己無法滿足男友的需求所以他才會找小三。然而很多人就是不會考慮實際上是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怪罪於小三或者男友。


因為罵不認識的人比較爽 :D

而且不排除女主想留住男主的可能性,一邊罵:你這個臭凱子,背著老娘跟這個小騷貨在一起,不要臉!呸!一邊說:我今天買了你愛吃的菜,咱回家吃吧。好像不太合邏輯

但是單罵小三就不一樣了:你這個小婊砸,我老公最愛的是我,你就是一玩物,滾遠點!然後說:老公我知道都是她勾搭你,我買了你愛吃的菜,咱們不理她回家吧。比較順吧

其實吧,我覺得,人嘛,首先肯定了對方的人品才走到一起了,一旦發生這種事情,誰都不會馬上脫鞋甩自己臉上,說自己眼瞎看錯人,或者沒魅力,都會找找借口,第三者就是個最佳人選

當然排除特別渣的男 女,如果發生這種事情,三個人應該都有責任


你父親開車撞死一個人,你會希望他以命償命嗎?人當然傾向自己親近的人。


小三是道德問題,不自律,沒人品。老公也是道德問題和不負責任。老婆當然也有問題。但是愛情里婚姻里,老婆就算有問題,老公也應該重感情、多溝通、促改變,不能傷害人。小三在這件事上,責任更大,因為道德比老公還壞。


推薦閱讀:

有通不過圖靈測試的,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嗎?
溥儀買門票進 紫禁城 的時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在心理諮詢中,如果求助者學過心理或者心理諮詢,那會對心理諮詢產生什麼影響?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煉成的?
對於男人什麼算是成熟?

TAG:生活 | 婚姻 | 心理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