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開放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國家。
生孩子還要國家允許,想想都可笑,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次開放二孩,我們是不是要說謝主隆恩啊。


羊月薪5000,打算用20萬建一個窩,老虎不允許,說私自建就是違章建築,只允許向狐狸買。狐狸是搞工程的,先用20萬賄賂老虎取得開發權,再用50萬元向老虎買這塊地,花10萬元把羊圈蓋好,向羊要價200萬元。狼借200萬元給羊,連本帶利300萬,20年還清,羊全家二十年給狼打工。老虎、狐狸、狼都掙了錢,只有羊虧,連崽子也不敢生了。羊越來越少,老虎覺得這樣下去大家沒肉吃,

於是宣布羊可以再生一個。


食肉者得其十利而賞民一毫,民皆歡呼雀躍


標語已經擬好了:1.懷上來!生出來!養起來,就是不能打下來;2.經濟搞上去,人口跟上來;3.二胎獎,一胎罰,丁克不育都該抓;4.該生不生,後悔一生。該養不養,老無所養;5.農村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種樹;6.一人不生,全村受精;7.強制生育,利國利民;8.多生多養,政府獎賞(轉)



我覺得中國社會是狼管羊的模式,沒有最大的受益者,所有狼都是受益者,所有羊都是受害者!比如政府收益,人多錢多地少;企業收益,員工多,工資少,社會收益,醫療收益,保險收益,學校收益,反正人多好辦事!就是苦了老百姓。。吃飯的嘴多了,生計的難度上去了,慢慢熬吧!好在很多中國人一輩子也不長


房地產、奶粉企業。

其實,放開二孩因為社保不可持續,公務員工資退休工資太高,國家要讓老百姓多生孩子,25年後多交社保而已。


肯定是郭嘉得利啊,你們想想,沒有了螻蟻laoye們該多著急呢?


1路透社:放開二胎是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明智選擇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雖然大大超越市場預期,但同時也是面對人口日益老齡化的明智選擇。單獨二孩目標人群只有1000萬左右;而全面放開二孩目標人群至少在1.2億以上,即使按偏低的生育率去看,其帶來的新增嬰兒數量亦不容小覷。

放開二孩的主要意義在於中長期增長結構的積極因素上升,中國可以逃離低生育率陷阱;從短期來看,二孩嬰兒潮的到來將拉動相關食品、玩具、母嬰醫療、兒童服飾、家用汽車、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發展。

2紐約時報:養孩子太貴,很多中國家庭不會生第二胎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人口政策的轉變來得太遲了,不可能在未來十年里幫助經濟增長。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穆光宗表示,雖然政策放寬了,但養育子女的成本和困難可能會阻止許多符合條件的夫婦生第二個孩子。他指出,中國的生育率很低,人口在很快地老齡化,因此從政策角度而言,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有助於解決未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但很多父母確實不具備撫養更多孩子的經濟條件。截至今年5月,已有約145萬對夫婦根據2013年底宣布放寬的政策申請生二孩,但這隻占符合條件夫婦的約12%,令人口學家和決策者失望,他們曾希望政策的改變能為減緩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帶來更多的東西。
3華爾街日報:放開二胎的現實考慮——未來中國勞動力人口嚴重短缺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不僅是一種象徵意義的轉變,而且也等於承認了中國當前面臨著未來幾十年勞動人口短缺的問題。根據世界銀行最新數據,2013年中國的生育率(每名女性生育子女的數量)為1.17,低於更替水平。人口學者一直在呼籲中國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勞動人口短缺問題,稱應該完全放開生育限制。中國年齡在15歲到64歲之前的適齡工作人口已經大幅減少。聯合國預計中國自2010年到2030年,中國將減少 6700萬勞動力。同時,聯合國預計中國的老齡人口數量將會激增,從2010年的1.1億增長至2030年的2.1億,到2050年將佔到中國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
4CNN:放開二胎難成經濟速效葯凱投宏觀投經濟學家稱,這一舉措的目標是調整中國長期人口結構,但短期不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夫婦選擇將財富用於提升生活水平,而不是撫養更多孩子。另外,例如環境污染、政治不確定性也可能讓他們遲疑。凱投宏觀一項調查顯示,近50%的城市居民只想要一個孩子。此外,中國的醫院和醫療系統目前還不足以應對嬰兒潮。IHS Global Insight調查顯示,自2014年初計劃生育政策有所放鬆以來,北京產科病房已經超額預訂到了明年上半年。
5美聯社:放開二孩影響有限,生育率依舊難挽回中國當局稱,這項決定是為了「促進人口發展平衡」,並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但這項提案必須由最高立法機關批准才之後才能制定。目前並不清楚何時正式推行。放開二孩可能不會吹起一個巨大的嬰兒潮,部分原因是生育率普遍下降,就算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率也會大不如前。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中國的年輕一代,已經習慣了小家庭模式。美國專家指出,「好消息是,政策終於來了;壞消息是,來得太晚也太少。」
6MarketWatch:中國放開二孩利好美國企業中國已經不再是廉價產品和半成品集散地,而是一個可提供高質量產品和一系列服務的市場,而且中產階級高速增長。放開二胎無疑會加速這一轉變。美國能源、金屬、採礦、化工、鋼鐵、汽車製造、博彩等等很多公司與中國有著長期業務往來。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零售、媒體、互聯網和技術企業的主要收入也來自中國。也就是說,美國公司對中國經濟周期的變化越來越敏感。
7英國《金融時報》:1990年是放開獨生子女政策的最佳時機,現在太晚了!中國計生部門認為,獨生子女政策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其實剛好相反,計劃生育加速中國人口老化,使得勞動力負增長,降低經濟活力,奠定了現在經濟下行、今後長期經濟衰退和社會危機的人口學基礎。中國目前面臨的,與其說是經濟危機,不如說是人口危機。以前能在經濟高速增長中掩蓋、消化的社會問題,將因為經濟減速而變得非常棘手。1990年後,中國的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當時就是停止獨生子女政策的最佳時機。中國政府對計劃生育有非常嚴格的措施,使得中國生育率持續降低。上世紀90年代,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即無論官員在其他方面取得多大的政績,但如果計劃生育抓得不力,仍會遭到懲處),加上其他經濟層面的原因,使得生育率跳躍性地從1990年的2.3降到1997年的1.4。中國在1997年將「違背計劃生育」納入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
(來源:鳳凰財經、CNN、美聯社、MarketWatch等)

更多查看這裡→外媒評中國開放二孩:too late,too naive!


全面開放二胎,收益最大的是我們原來只能做獨生子女的下一代,收益第二大的是我們,收益第三的是我們的父母,收益第四的是整個社會。
很多人在看全面二胎的問題時,帶入的是政府強行灌輸給我們幾十年的固定思維。這種思維的邏輯在於資源有限,人口少,人均才能提高。這和城市擁堵,限牌,環境污染,關停企業,一樣都是政府的懶政。人口問題,歸結起來是政府對人民的欠賬。經濟,教育,醫療,住房,交通,養老等民生事項都是民眾向政府納稅,政府要回饋給民眾的福祉。而之前很長歷史時期的政府缺位,讓這些我們的權益喪失,且把這個歸結為人口問題。政府說法就是,人多了雖然每個人頭上虧欠的投入少,但總量大,人少總量少就能補上了。這種說法顛倒了社會財富的本質,人民不是社會財富的欠賬,政府不是社會財富的來源,人民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政府只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者。因此,實際上我們要考量的問題是一個人創造的財富有限,而人多了,總量才能更大。這裡所說的財富包括了資源。資源不只是簡單的自然資源,而是對各種資源的開採。資源只會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豐富,而不會枯竭。要不然,我們從計劃生育開始人口還是增加的,我們的財富,資源憑什麼增加?
說完政府和社會,說我們自身。只用說兩個道理,第一,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我們最終的成就,第二,對自己負責才是對所有人負責。先說第一條,很多人說養一個小孩,全心全意,能最好。我反對,這就和工作一樣,有的人一份工作都做不好,但是有的人身兼數職卻能如魚得水。這麼類比,相信很直觀了。所以不要用一個孩子能養最好當借口。第二條就更簡單,有多少人自己身上一大堆毛病,然後卻對小孩要求不能這個不能那個,但小孩不只是靠教,更多的是學習父母的行為。所以,那麼多對自己不負責的人,突然說要對小孩負責,我真覺得匪夷所思。
看到有人說我在胡說八道,說我把次序反過來了。但我聲明,在我的理解里絕對沒有反。這裡再說一個道理,幸福的人都一樣,不幸的人各有其悲哀。我想表達的是,不管社會如何江河日下,總有些人能夠不隨波逐浪,在社會的浪潮里,不斷往上游去。因此,社會的形勢固然重要,但歸結起來,社會好不好和我好不好不管有什麼關係,我自己過得好就行了。有人說我胡說八道的,請反思一下你們一方面對這個社會百般詆毀,覺得這個社會不配讓你貢獻,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和社會是一體的,社會不好,所以你們也就不好了。你們的思想是有多割裂呀?
下面,我再具體闡述,為什麼二孩政策,第一受益人是我們只能做獨生子女的下一代。
這裡,先要引入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生小孩?
第一,生小孩,在當今社會已經不是剛需,丁克家庭很多,養老也不一定靠子女。所以,如果建立在我其實不想生,大家都生,我不得不生的思路上去生小孩的人。麻煩你和你的小孩誠實的說明一下,你作為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而不是基於愛,才生下他的,還請他原諒。
第二,生小孩,特別是生一個小孩,而不生第二個小孩,是為了讓他更多資源,能夠更優秀。那麼,請你看看你的身邊,比你資源更豐富的人多的是,你的小孩可能奮鬥30年都不一定能和人家一起喝杯咖啡。請你向你的小孩道歉,你是失敗的,不能像比你更優秀的父母一樣給他那麼多資源,所以如果他也和你一樣失敗,請他原諒你。
第三,只生一個小孩,是為了不降低生活質量。我部分認同這種觀點,事實上,從接受婚姻開始,我們就步入了一個承擔責任的境地。降低我們生活質量的不是小孩,而是我們的責任。就算沒有小孩,婚姻帶來的複雜關係,外加父母老去等等事項,無一不在降低我們某方面的生活質量。如果你認可父母妻兒是我們的責任,那麼生活質量的下降,是這種責任所必須承受的。我只能遺憾的說,每個人對自己的責任都有承受極限,適量就好,不必強求。
基於以上三種對於生小孩的論述,我對生小孩的觀點是,小孩是愛的結晶,不是我們成功或失敗的象徵物,而應該是我們真切的去承擔的責任。
所以,小孩對於我來說,是愛,是關懷,是責任。


我媽媽兄弟姐妹7個,她排行第三,又因為是女孩,所以她沒能上學,一天學都沒有上。天天做家務,照顧弟妹。大姨小的時候差點被餓死,身上的有跳騷都沒有力氣按死。後來又因為父母要照顧下面的弟弟,她的腿耽誤了治療,落下終身殘疾.....
我父母是農民,然後我就兄弟姐妹三個。母親後來懷孕因為政策去做了人流,據說是雙胞胎。我們姐弟妹三個父母都供上了大學。我們三個現在各自有一個孩子,都不打算生二孩。和政策無關。
所以政策是具有時代性地域性的。我們可以批判政府決策的時效性靈活性局限性,但是不能否定它的社會性歷史作用。
大方向是國家受益,國家又是人民組成的啊。房地產等其他產業破產了,最終受害的還是勞苦大眾:他們的勞動成果沒有報酬了啊。人人平等,不勞而獲。我們的人口素質水平和修養夠那個資格嗎?

現在給孩子們從小一個競爭的環境,或許會提高他們的各項水平和修養,給我們一份意外收貨呢


如圖 : 這政策打臉也太凶了,就算你鼓勵二胎,可還有龐大的單身隊伍沒有解決合法婚姻的問題。
不黑不吹,除非生二胎國家獎勵一套三居室住居民房,否則開放了也沒多大用處。


誰受益最多?還用我們回答嗎?誰之前最不敢生,誰就最受益。現在我們農村誰不是兩個三個,即使兩孩子相差20歲的都多的是。政府的確不準生,但農村人的觀念是多生孩子多享福,政策限制的還是那些吃國家飯的人。公務員、事業單位,你生就沒有這個鐵飯碗了。現在放開,平民百姓最多就省下幾萬的社會撫養費,而政府人員呢?生的起也養的起!後面的畫面大家腦補吧!他們生的越多,平民百姓孩子將來競爭力更大,想拼過官二代?起跑線都不一樣,你跑再快有毛用。本來前面人少些,我們還可以衝刺衝刺,嘗試一下,現在估計前面的路都被二胎們擋的嚴嚴實實了。
有點片面,但也是某個角度看到的問題實質!
歡迎吐槽


舉個假設性的例子:我爹是檢查院長,他的好兄弟是公安局局長,我理所當然的可以去公安局任職了!忽然我多了一個弟弟或者妹妹,這樣我家就可以在公安局佔兩個位置了!呵呵噠!


我開一個腦洞,全面開放二孩後,我媽給我生一個妹妹,然後我自己有個女兒,那麼我是妹控,那麼是否會掀起一段後宮之戰


生育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國家民族來講都是一件大事,對於個人而言,多生一個孩子,是生命的又一延續,是愛情的又一升華,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壓力的增加,對於國家民族而言,多生一個孩子,就是多幾百萬人口,關乎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人即會消耗資源,又會創造資源,消耗的資源與創造的資源又不是簡簡單單的加減問題,因為消耗的與創造的不完全是一樣的概念,這其中是要找到平衡的,就像一個家庭一樣,養幾個孩子並不是隨心所欲,多了會拉垮家裡財政,養不活,少了又會以後缺少勞動力,當前生育二胎,我個人感覺於二胎父母而言園了夢想,完美了家庭,於國而言為今後增加了勞動力,刺激了經濟,調節了目前令人頭疼的男女比例失調,於國於民都有利,當然最收益的肯定是二胎出生的孩子,俗稱二寶,不然他們都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哈哈


明顯傻子不夠用了啊


一群沒生孩子的討論生兩個孩子受益者?
最大的收益著當然是我們這些想生二孩的啦!
記得小時候,村裡搞計劃生育,生二胎的跟計生幹部打游擊站,跟鬼子進村沒區別,抓不到人就把男的抓走,抓到的要麼交罰款,要麼強制流產,死人的情況也是有的。
不提政治政策,單講目前允許生二孩,已經很好了,其他都跟要生孩子的人關係不大。

利益相關:我一兒一女


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有一天養老金這個zf主導的龐氏騙局破掉的時候就知道了。年輕人交的錢,全花在那些幹部身上了。沒有更多的年輕人創造經濟效益,現在當權的老了福利就不夠了


以賣嬰幼兒奶粉為生的人


推薦閱讀:

軍婚,大寶一歲八個月,二胎懷孕七個月,想離婚,怎樣降低損失爭取權益?
二胎时代,选中级轿车还是紧凑SUV,有无推荐车型?资金有限,上限20W左右。?
為什麼總說「二胎可以和哥哥姐姐相互扶持幫助」?難道不是哥哥姐姐單方面幫助嗎?
家長如何應對親戚對孩子說「你爸媽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
生二胎是不是和找小三一樣的行為?

TAG:二胎 | 二孩政策 | 單獨二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