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日本文學,先從什麼作家的什麼作品看起?

如何循序漸進深入了解呢?可以按級別列一個大概的名單嗎?另外通俗文學也可以推薦


喜歡日本文化的,尤其是【日本古典美】的可以參考我這個書單:

1. 能勢朝次寫的《日本物哀》、《日本風雅》、《日本幽玄》可以大概了解日本古典美的奠基。

2. 川端康成的所有作品,包括《雪國》、《伊豆的舞女》、《古都》、《千紙鶴》。其實推薦大家最先從川端的書先看起。辭藻端麗詩性,情節大氣而豐柔。

3.谷崎潤一郎的大部分作品,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他早年被稱為惡魔主義,寫的小短篇好看又妖艷X但是逐漸過渡到唯美主義,必讀的三部小說是《刺青》(又譯作《文身》)、《春琴抄》、《細雪》(強推細雪!)、散文《陰翳禮讚》也是了解日本文化的很好的一部。

4. 三島由紀夫的大部分作品,必讀小說強推《春雪》,寫的日本貴族的婚姻,很好看其中對美的細膩描寫很好看也很令人震驚。《金閣寺》和《潮騷》也是必讀的。

5.喜歡帶有一點點陰暗的可以讀連城三紀彥。

6.喜歡艷麗頹廢的浪漫派讀永井荷風,和谷崎齊名的作家,推薦《墨東綺譚》、《雪日》、《法蘭西物語》、《地獄之花》。

7.泉鏡花的《高野聖僧》 、《夜叉池》等,妖艷怪談。很喜歡泉鏡花,但是惟有《聖僧》這個短篇最好看。

8.尾崎紅葉的《金色夜叉》,當時看的譯本不是太好。樋口一葉的《十三夜》、《暗櫻》,比較質樸的美麗。

9.物語可以看《竹取物語》、《平家物語》、《伊勢物語》……好多。

10. 菊池寬的《珍珠夫人》~ 十分電影感的小說,推薦大家去看~

11. 理論:杉本博司的《直到長出青苔》、寫得很通俗易懂。可以買一本看看。

《源式物語》要選好譯本,譯得差的真的看得讓人想罵人。 請買豐子愷譯本或葉渭渠譯本。喜歡源式的也可以順便購入《源式風物集》講的是源氏物語里出現的器物。


【鬼怪文學】
小泉八雲的《怪談》
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

京極夏彥寫的《巷說百物語》、《百器徒然袋》,也很好看,怪談我還是喜歡看古代場景的,京極寫過很多優秀的怪談比如《魍魎之匣》之類的有興趣可以搜來看看。

【推理文學】
1.東野圭吾大家都很熟了,我是全部書都看了一遍包括電影,比較經典的《白夜行》和更黑暗的續篇《幻夜》一定要看看的。


2. 中井英夫的《獻給虛無的供物》,日本推理界的四大奇書之一,必讀。

3. 宮部美雪的所有作品。推薦《火車》、《所羅門的偽證》

4. 松本清張的大部分作品,推薦《大手筆》。

其他想到再補~


【先讀歷史,後讀文學】讀日本的文學,要先讀日本的歷史。

日本文學?日本哪個時期的文學?

日本的歷史看似天皇「萬世一系」,實際上天皇常年處於被架空的狀態。日本的歷史政權更迭頻繁、戰亂四起,也使得文學的風格多彩而豐富。在我的專欄有篇文章鮮血與櫻花的紙醉金迷--一篇文理清日本古代史 - 知乎專欄簡單敘述了日本歷史發展的脈絡。您可以在將這部分知識了解後再開始著手閱讀相關作家的作品。

至少您的閱讀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日本文學的時期:

您可能把日本文學想像成了東野圭吾、石田衣良、村上春樹等人的暢銷小說,其實遠遠不是的。日本文學擁有一個獨立的,脫胎於中國古代文學同時又獨具特色的龐大體系。就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分類一樣,日本文學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包括俳諧、物語、能樂、和歌、連歌等。每個時期也有每個時期不同的特點。日本文學的發展時期可以理順為下圖:

上代(奈良時代)

奈良時代的開端源於一場遷都。公元710年,日本天皇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奈良時代開始。奈良時代的兩個特徵是文化的全盛和朝野政治的混亂。 由於日本屬於儒學文化圈,且佛教日趨興盛,奈良時代同時受到佛教與儒學兩種文化思潮的影響。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和歌之集大成者——《萬葉集》。

《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作者身份相當廣泛,署名作者多為詩人和貴族。使用「萬葉假名」(用漢字表音的假名)來書寫的。

另有兩部摻雜著神話與史料的作品《古事記》與《日本書紀》。

《古事記》由太安萬侶在712年呈獻給元明天皇,在歷史當中摻雜了大量神話及野史。在史學界爭議頗大。

《日本書記》也是由漢字寫成的。相較之《古事記》其歷史價值更突出些。史觀中心為天皇與藤原氏。

中古(平安時代)

說到中古時期的文學,那必須是大名鼎鼎的紫式部的鴻篇巨製《源氏物語》!

在這裡厚著臉皮發個鏈接,我寫的《源氏物語》同人:六條忍法帖 - 知乎專欄

《源氏物語》的作者為紫式部。「紫」取自小說中女性角色「紫之上」,「式部」為其父兄的官職「式部丞」。出身藤原氏,真實名字疑為「香子」或「則子」。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經典的譯本有豐子愷和林文月兩個版本。豐子愷版較偏學術,林文月版更適合閱讀。

《源氏物語》以男主角光源氏的情感經歷為主線,描述了平安年代貴族的眾生相。其中對各色女性形象的塑造尤為精彩,包括六條御息所、葵之上、紫之上、夕顏等。第三部以光源氏的兒子薰君為主角。

從這本書能看出,中國文化對當時日本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該書引用了大量唐朝詩人和中國古籍中的典故和詩詞。

另有一本《竹取物語》,疑為平安年代早期成書,作者有爭議。

月亮女神輝夜姬的傳說即出於此處。一位伐竹的老爺爺從竹子中將小女孩兒輝夜姬取出,撫養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拒絕了很多求婚者。後來天皇想憑權勢強娶她,她厭倦塵世的煩雜,飛升到了月亮上。

這個故事明顯帶有中國「嫦娥奔月」的影子,是日本最早的物語類文學作品。

另有中古三十六歌仙,紫式部即是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中古三十六歌仙」是中古時代三十六名和歌名家的總稱。其中有多名女性,可見在平安時代女性在藝術方面是非常活躍的。

這一時期佛教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今昔物語》(又稱《宇治大納言物語》),是該時期著名的民間傳說故事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佛教故事與民俗故事。散文上,女性弱軟細膩的思緒讓散文這一體裁大放異彩,代表作品有清少納言《枕草子》。清少納言是平安年代的和歌名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她的《枕草子》與紫式部的《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中古文學雙壁。

另外,日記文學也開始崛起。這一時期日記文學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受中國文化影響頗深。如道綱母的《蜻蛉日記》和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記》。

中世(鎌倉幕府·室町幕府)

到了幕府時代,武士階層崛起。鎌倉幕府的建立始於平原之亂中源賴朝打敗平家。對於平家與源家這兩大武士集團興衰的描述的著作就是《平家物語》,作者為信濃前司行長。較為著名的版本有周作人版和申非版兩個版本。

《平家物語》是一部軍記物語,記敘了平家與源家政權的故事,被譽為「日本的《伊利亞特》」。後經藝人和史家編撰,形成《平曲》13卷本。日本武士普遍崇拜摩利支天,因此佛教對文學的影響依然在持續,在僧侶中也湧現出了眾多文豪。如鴨長明的《方丈記》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二者皆為僧侶隨筆中的代表作品。

能樂也是誕生於這一時間段的。能樂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奈良時代,那時從國外傳至日本的音樂、舞蹈乃至雜技和魔術都被稱為「散樂」。到鎌倉中期,能樂走向成熟。出現了以嚴肅正劇為主的「能」和以滑稽逗趣為主的「狂言」。這堪稱是能樂藝術跨時代的開端。

(野村萬齋是現代狂言藝術的代表人物。曾主演電影《陰陽師》系列。)

近世(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工商業的崛起使得原本居於貴族和宗教的文學藝術開始下放到世俗層面上,並逐漸成為重心。這一時期蕉風俳諧與浮世草子的流行就是很好的作證。

這一時期比較代表性的作家有井原西鶴,其俳諧作品多以市井、商業為主,充滿風趣幽默的韻味。同時,凈琉璃藝術也達到了高峰。比如近松門左衛門,其代表作品為《世繼曾我》。江戶時代文學的發展方向是一個由雅至俗的過程,文學創作的風格開始服務於市井工商階層的審美。

近代(明治~昭和二〇年)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積極學習西方文化。日本文學在吸收西方文學的元素後開始進入井噴式發展的階段。日本近代文學的啟蒙自此開啟,中國讀者最耳熟能詳的一批作家也是這一時期誕生的。比較代表性的有:

坪內逍遙 (1859~1935),代表作品 《小說神髓》,為日本第一部近代文學評論 。

福澤諭吉(1835~1901),他的作品對後期日本迅速崛起和對外擴張有著深遠的影響,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也在積極將他提出的一些構想變成現實。他的《脫亞論》成為後來「脫亞入歐」等思想的基礎。《勸學篇》成為日本趕超歐美、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他被譽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

二葉亭四迷 (1864~1909),著名俄羅斯文學翻譯家、研究者。本名川穀川辰之助。他對高爾基、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等人的作品都有譯著和研究。代表作品為《浮雲》,被稱為「日本近代小說先驅」。

二葉亭四迷在《浮雲》中對當時日本官宦仕途的虛偽、功利和黑暗進行了直觀的描寫和辛辣的諷刺,讀此書甚有大呼過癮之感。

森鷗外(1862~1922),曾赴德國留學。其文學作品深受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影響。代表作品《 舞姬 》。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之一,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之一。

《舞姬》是森鷗外筆下著名的悲劇故事,帶有鮮明的自傳特徵。講述的是一個青年官員去德國留學(這分明就是森鷗外自己嘛),與一個貧窮的舞姬相愛的故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羅生門》是研究日本文學必讀書目。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之一。

後來,黑澤明將其搬上熒幕,成為日本電影走向世界的開端。

夏目漱石(1867~1916),學貫中西的大文豪。在西方文學和日本傳統文學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他不僅自身文學成就極高,也提攜了一大批當時的作家,包括芥川龍之介等。代表作品《我是貓》。

作者以窮教師家的一直貓的視角來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深刻剖析了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生活狀態。

尾崎紅葉(1868~1903),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金色夜叉》,被多次搬上熒幕。

《金色夜叉》是尾崎紅葉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於1953年被導演島耕二搬上熒幕。

島崎藤村(1872~1943)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鼻祖。代表作品《破戒》。他是國際文藝家協會日本分會的創立者兼首任會長。早年熟讀中國典籍,後受基督教影響,在開始創作後成為浪漫主義運動的中堅力量。 1943年8月22日,以七十二歲高齡死於腦溢血。在詩歌、散文、小說等領域皆有極高的成就。

《破戒》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書中日本的青年對社會、對國家是不滿的,但卻又軟弱。當自由平等的西方「先進」思潮沖入日本時,這個尚被封建思想籠罩的國家獲得的不是希望,更多的是迷茫。

樋口一葉(1872~1896),明治時期著名女散文家,日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早期作者之一。被稱為「明治紫式部」。代表作品《青梅竹馬》、《十三夜》、《濁流》等。

國木田獨步(1871~1908),日本著名詩人、小說家。其作品充滿了理想主義。代表作品《牛肉和馬鈴薯》。

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日本小說家、劇作家、畫家。他對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研究頗深,是《白樺》雜誌的創始人之一,亦是「白樺派」一眾作家的領軍人物。1951年獲日本文化勳章。代表作品《沒見過世面的人》、《幸福的家族》、《真理先生》。

能看出,這一時期日本文學發生了質的飛躍,不僅湧現出了一批水平極高的西方文學研究者,對本民族文學的發展也達到了巔峰。

在這段時間裡,一些獨特的小說門類也開始出現萌芽,並迅速產生趕超歐美的趨勢。最典型的就是推理小說。同時,革命文學的出現與新感覺派文學的對立也開始出現。下面分別介紹一下:

推理小說作家:

江戶川亂步(1894~1965),日本推理文學奠基人,世界推理文學界最偉大作家之一。原名「平井太郎」。其作品《惡魔》成為「本格派」最經典的作品之一。他筆下的偵探「明智小五郎」是聞名世界的偵探形象,多次被改編為漫畫、電視劇、電影。

橫溝正史(1902~1981),與江戶川亂步齊名的推理小說家,「懸疑派」鼻祖。他筆下的「金田一耕助」也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偵探形象。代表作品《本陣謀殺案》。

松本清張(1909~1992),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鼻祖。他開啟了社會派稱霸日本推理文壇的時代,結束了本格派一家獨大的局面。代表作品《砂之器》、《零的焦點》。

松本清張的小說同樣也是影視藝術家們的熱寵。

還有一位比較另類的作家,我也不知道應該把他放在哪個分類里。他的書我讀完了後一個多月沒緩過來。他就是夢野久作。

夢野久作(1889~1936),推理文學大師,但他的成就遠遠不止於推理文學。一部神書《腦髓地獄》將他推到了神壇之上。他的文字擁有一種壓抑的美感,我在讀他的書時始終有種被扼喉的感覺。

無產階級文學作家:

小林多喜二(1903~1933) ,日本無產階級運動先驅人物,也是著名作家。是日本三十年代最優秀的革命作家,與中國很多文學名家有所交往,對中國近代文學的發展也頗有影響。代表作品:《蟹工船》、《為黨生活的人》。

德永直(1899~1958),日本著名小說家。也是一位積极參与工人運動的作家。《沒有太陽的街》是他最具左派特色的作品。

新感覺派文學作家:

橫光利一(1898~1947),新感覺派代表作家。他的文學作品早期受表現派、結構主義及喬伊斯的意識流的影響,後期開始轉向傳統主義。代表作品《蠅》、《太陽》。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該屆原得主是老舍)。除前面三部獲獎作品外,還有《伊豆的舞女》等膾炙人口的名作。他的作品對此後日本文學影響極大。

川端康成的作品被多次搬上銀幕,同時捧紅了諸如山口百惠、三浦友和等影視明星。

三島由紀夫(1925~1970),「日本的海明威」,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金閣寺》、《豐饒之海》。身份諸多,包括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演員。除卻文學外最讓他飽受爭議的是極端的軍國主義思想。他相貌帥氣,敢於挑戰敏感題材。在企圖實現其偏激的政治主張失敗後切腹自殺。與丸山明宏之間的糾葛也成為他傳奇人生中獨特的談資。

位於京都的金閣寺因為三島由紀夫的一篇《金閣寺》而成為了文學聖地。三島的《金閣寺》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昭和25年,一名21歲的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導致舍利殿被完全焚毀。

谷崎潤一郎(1886~1965),日本近代小說家,曾獲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品有《細雪》、《春琴抄》等。

《春琴抄》中佐助與春琴的故事廣為流傳。

宮澤賢治(1896~1933),日本著名詩人、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為童話《渡過雪原》。

《渡過雪原》是宮澤賢治的一部童話作品,是作者生前唯一獲得稿酬的作品。兩個小孩子四郎和康子走過雪原,去找小狐狸。小狐狸邀請他們參加它們舉辦的燈會,還請他們吃了狐狸做的食物。傳說小孩子吃了狐狸做的食物,長大了就不會騙人。

還有大名鼎鼎的《銀河鐵道之夜》。

現代(昭和二〇年~現在)

二戰結束後,日本文學發生了極大的分裂。分為「戰後派」和「無賴派」兩個風格迥異的流派。

戰後派:

野間宏(1915~1991),日本著名戰地小說作家。代表作品為《真空地帶》。

椎名麟三(1911~1973),日本著名左派作家。代表作品《自由的彼岸》三部曲。

無賴派:

太宰治(1909~1948),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動漫《文豪野犬》最喜歡惡搞的投水梗就是源自他21歲時與一個咖啡館女招待跳海自殺未遂。最後與一個崇拜他的女讀者投水自殺。代表作品便是大名鼎鼎的《人間失格》。

隨著日本經濟的重新崛起,二戰戰敗對日本的傷害在漸漸淡化。新時代的作家開啟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盛世。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開始登上文壇。

山田風太郎(1922~2001),外號「日本的金庸」。他擅長在小說里化用歷史,描寫各種詭異莫測的忍術。其代表作品是為中國讀者所熟知的「三大名著」——《甲賀忍法帖》、《柳生忍法帖》和《魔界轉生》。他的作品被多次改編為動漫、電影。

《甲賀忍法帖》可能是「三大名著」里知名度最高的,因為動畫版做得非常的成功。

《柳生忍法帖》在國內名氣與《甲賀忍法帖》比肩,但尚未動畫化。漫畫版由瀨川雅樹作畫。《甲賀忍法帖》漫畫版的作者也是瀨川雅樹。

《魔界轉生》電影的名氣是很大的。特別1981年版要遠遠好過2003年版。《魔界轉生》也是山田風太郎最妖冶的一部小說。我有篇文章是論述其歷史背景「島原之亂」的,在這裡厚著臉皮附上鏈接:美少男的嫁衣--天草四郎時貞的宗教起義 - 知乎專欄

司馬遼太郎(1923~1996),著名歷史小說家。代表作品為《新選組血風錄》。

他還有多部以中國人和中國歷史為背景的小說,包括《空海的風采》、《項羽與劉邦》。

大江健三郎(193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的好友。1994年,憑藉《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獲獎頗豐,憑藉《飼育》獲得第39屆芥川文學獎、《個人的體驗》獲第11次「新潮文學獎」、《洪水盪及我的靈魂》獲第26次「野間文學獎」、《萬延元年的足球》獲第3次「谷崎潤一郎獎」。代表作品 《廣島札記》。

大江健三郎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安部公房先生健在,這個殊榮非他莫屬,而不會是我。(指諾貝爾文學獎)」

安部公房(1924~1993),出生於東京,卻在中國瀋陽長大的一位日本作家。1951年他的短篇小說《牆》榮獲芥川文學獎,轟動文壇。代表作品有《道路盡頭的標誌》等。

村上春樹(1949年~)日本著名暢銷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陪跑王。

中國讀者最熱愛的日本作家之一,代表作品《1Q84》、《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等。

島田莊司(1948年~)日本「新本格派」領軍人物。在社會派霸佔暢銷小說榜的局面下,他帶領新本格派異軍突起,重拾推理小說讀者們對解謎的熱愛。

由此被一些媒體誇張地稱為「日本推理文學之神」,其代表作《占星術殺人魔法》被譽為「新本格派聖經」。

東野圭吾(1958~),中國讀者最喜歡的日本作家之一。擅長推理、懸疑、社會等多種題材,且攬獎無數。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獲134屆直木獎。他早期是新本格派主流寫手之一,但在後期開始偏重於懸疑、社會風格的作品。

《白夜行》、《幻夜》、《流星之絆》、《神探伽利略》都是他經典的作品。至今仍佳作頻出。

石田衣良(1960~)中國讀者最喜歡的日本作家之一。憑藉《池袋西口公園》系列成名,亦有非推理小說的作品《孤獨小說家》。

2003年憑藉青春小說《4TEEN》獲得第129屆直木賞。

鈴木光司(1957~)大名鼎鼎的懸疑小說家。其代表作品就是被不斷翻拍且經久不衰的《午夜凶鈴》系列。

另有名作《光射之海》,我個人非常喜歡。

日本文學的發展是非常多元化的其風格大多偏向於詮釋社會和人性。在這裡有必要提到一位名家:渡邊淳一。

渡邊淳一(1933~2014),其作品《光與影》獲1970年直木賞。他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擁有《失樂園》、《遙遠的落日》等眾多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之精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需要各位親自研讀。

另外,很多有趣的幻想題材也湧現出了諸多名家。

比如科幻文學領域的星新一。

星新一(1926~1997),「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其作品曾被選入中國課本。他也是日本微小說的先驅人物之一。

小松左京(1931~2011),「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

《日本沉沒》是他的封神之作。

筒井康隆(1934~),「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

他的作品大量被搬上熒幕,包括《日本以外全部沉沒》、《穿越時空的少女》、《盜夢偵探》。

奇幻小說領域有夢枕貘。

夢枕貘(1951~),原名米山峰夫。筆名取自日本神話中的一種痴夢的怪物。主要代表作品為《陰陽師》系列。

還有知友們呼聲甚高的一位——京極夏彥。

京極夏彥(1963年~),日本著名妖怪文化研究家、作家,也是一位藝術總監。京極夏彥的作品在國內有著廣泛的讀者,他的筆下有著新奇的內容、豐富而廣博的知識以及天馬行空的狂想。代表作品為《百鬼夜行》系列。

簡單把日本文學的脈絡和著名作家介紹了一下。挑一個喜歡的作家,踏踏實實讀吧。


@明石中宮 老師答案里對日本文學的斷代很值得商榷,想問一下具體出處。

所謂「上古」或「上代文學」指的是文學誕生伊始到遷都平安京之前,主要的作品只有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懷風藻和萬葉集。

像源氏物語和枕草子這類平安京時代的作品則屬於「中古文學」,指遷都平安京起到鎌倉幕府成立之間的這段時期。以老師對源氏物語的理解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它歸在「上古文學」。

平家物語這樣的軍記物語顯然屬於鎌倉幕府成立後的「中世文學」,我想不出會有正經的文學史把它歸在「中古文學」里。

井原西鶴,松尾芭蕉應該是「近世文學」而非「近代文學」,差一個字區別可是相當大的。

雖然我個人也不太喜歡乾巴巴的流派,時代劃分,但一些常識性的,學界早有定說的內容還是不應該無視的,日本文學的時代劃分其實非常顯而易見,重要的結點很清楚

「上代」——遷都平安京——「中古」——鎌倉幕府成立——「中世」——江戶幕府成立——「近世」——明治維新——「近現代」

偏題了,我也不喜歡列書單,先這樣吧。


想對題主說:你的題目開得太大了。

日本文學一般分為三個主要時期:上古文學、中古文學、近現代文學。僅憑個人喜好列舉的書單,在系統性上必然會有所偏頗。

我建議先閱讀《世界文學史教程》(方漢文 等,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與《日本文學史》(西鄉信綱,人民文學出版社)兩本書,對日本文學有初步的了解。有了基礎之後,再根據每個時期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來選擇自己喜愛的小說。


一、上古文學時期

《古今和歌集》

《萬葉集》

清少納言《枕草子》 紫式部《源氏物語》(想要偷懶就看《王朝女性日記》


二、中古文學時期

《平家物語》(語文教材選段)


三、近代文學時期

井原西鶴(「浮世草子」創作者,代表作《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

松尾芭蕉《奧之細道》

近松門左衛門(人形凈琉璃、歌舞伎作者,如果我沒記錯,日劇《八代將軍吉宗公》開場那個講故事的大叔就是他)

上田秋成《雨月物語》《春雨物語》

曲亭馬琴《椿說弓張月》


四、現代文學時期

森鷗外《舞姬》《百物語》《寒山拾得》

尾崎紅葉《金色夜叉》

夏目漱石《我是貓》《少爺》《心》《漱石俳句集》(有《漱石全集》)

泉鏡花《高野聖僧》《外科室》《照夜狂言》

志賀直哉

石川啄木

谷崎潤一郎《刺青》《春琴抄》《細雪》《陰翳禮讚》

芥川龍之介《鼻子》《地獄變》《竹林中》《羅生門》《蜘蛛之絲》

吉川英治《宮本武藏》《源賴朝》

金子光晴

宮澤賢治《春與修羅》

壺井繁治

黑島傳治《盤旋的鴉群》《橇》《豬群》《武裝的城市》

石川淳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花之圓舞曲》《雪國》《千紙鶴》《古都》

宮本百合子《伸子》《播州平野》《兩個院子》《路標》

壺井栄(1899-1967)

小熊秀雄(詩集、童話、漫畫)

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小林先生是日本共產黨,被迫害而死,其作品直至戰後都被列為禁書,是一位值得被銘記的作家)

石川達三

太宰治《晚年》《富岳百景》《斜陽》《女學生》《御伽草紙》《人間失格》

丘美丈二郎(偵探小說,科幻小說)

水上勉《海之涯》《雁之寺》

遠藤周作《白色的人》《海與毒薬》《沉默》《侍》《深河》

安部公房《終點的道標》《紅繭》《牆──S?卡爾瑪氏的犯罪》《沙丘之女》《他人的臉》《箱男》《方舟櫻花號》

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禁色》《潮騷》《金閣寺》《近代能樂集》《豐饒之海》《春雪》《曉寺》《奔馬》《天人五衰》)《薩德侯爵夫人》《志賀寺上人之戀》《沉潛的瀑布》《殉教》

井上ひさし(1933-)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寂靜的生活》《青年之污名》《廣島筆記》《萬延元年的足球隊》《跑,向前跑》

中上健次《岬》《枯木灘》《鳳仙花》《宇津保物語》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海邊的卡夫卡》《1Q84》《奇鳥行狀錄》《舞!舞!舞!》《且聽風吟》《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

村上龍《接近無限透明的藍》《網球男孩的憂鬱》《村上龍電影小說集》(以及散文集)

渡邊淳一《失樂園》《遠方的落日》《光與影》《女人這東西》《男人這東西》《愛的流放地》

《鈍感力》《櫻花樹下》《紫陽花日記》《天上紅蓮》


P.S.

加粗的是我所喜愛的作家與作品。


建議先看葉渭渠的《日本文學思潮史》,或者選一本比較正規的日本文學史。按照文學史的線索找書看。
從《源氏物語》看起,也可以吧……


題主的問題是「想了解日本文學,先從什麼作家的什麼作品看起」。所以就不推薦先讀文學史了。

然後個人以為,日本文學以芥川龍之介入門其實再合適不過。原因有三:

1.創作體裁幾乎是清一色的短篇小說,內容濃縮精鍊,語言奇崛而又夾雜幽默、冷酷而又辛辣,適合新手閱讀;

2.現實主義題材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親和性也較高,也容易嚼出味道來;

3.日本文壇正統大家,重量和代表性都足夠;拜此所賜譯本較為豐富(相比之下一些古典作家與當代作家通常只有一個譯本,坑爹貨不少),同時讀原文的話也比古典作品簡單。

通讀一遍芥川之後,如果你覺得很不錯,那麼恭喜你,你是喜歡日本文學的人;如果你沒什麼感覺,那麼建議就此打住。


在那之後讀什麼,其實就完全可以由題主自己決定了。(以下不談日本詩)

如果你欣賞芥川文學中的歷史深度與野性美,可以去讀古典物語文學和草紙文學;

如果你為芥川文學中的美學理想與語言靈性所折服,可以去讀新感覺派(橫光利一、川端康成)與耽美派(谷崎潤一郎、三島由紀夫);

如果你為芥川文學中的自我解剖所震撼,可以去讀各種私小說,以及那些讓人「敬而遠之」的作家(太宰治、坂口安吾),乃至芥川唯一的弟子堀辰雄;

如果你與芥川文學中對人性與現實的嘲諷與抗爭產生共鳴,可以去讀明治時代的文學(森鷗外、國木田獨步、島崎藤村)、無產階級文學(小林多喜二)乃至社會派的推理小說;

如果你拒絕思考、只是享受芥川文學帶來的快感,可以去讀志賀直哉;

如果你想不清楚為什麼,但就是喜歡,可以去讀宮澤賢治;

最後,不管你怎麼想,都繞不開的日本文學最偉大的巔峰:夏目漱石。


祝題主喜歡日本文學。


我不怎麼了解日本 但是喜歡看書 我就把我喜歡的日本作品推薦給你吧 黃昏清兵衛 我是先看的電影喜歡的不行又買了原著 感覺原著更棒 文字溫潤淡雅中還帶有一點憂傷 推薦給你 前幾年樓上暖氣漏水 洇了我幾十本書 現在成這樣了 特別喜歡書腰的這段話:真正的男人,不會為英雄的榮譽去死,而要為心愛的人活著


從三島由紀夫和太宰治開始,然後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然後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然後再選二十世紀幾家(如堀辰雄、井伏鱒二、徳田秋聲、志賀直哉等),然後上溯到井原西鶴、式亭三馬,然後上溯到「源式物語」「枕草子」。有朋友問為何是這順序,我的意思是從最高始,以最高終。
——止庵

另:村上春樹也是不錯的,只不過他更偏向一個通俗作家,至少從現在來看,他只有一隻腳進入了文學的門檻。

補充:大江健三郎只推薦前中期的作品,村上的話,我個人來看按照出版順序看過來失望會小一些。東野圭吾的書可以拿在地鐵上看。渡邊淳一的書只能在睡覺之前看。至於當代日本的那些寫作品如同也故事會一樣的新生代作家(石田衣良之類),實在心情不好但是又想讀書的時候再看吧。

日本文學中的審美取向和價值符號都是非常具有獨特性的,但同時因為這一點使得不同人之間對於日本文學的接受能力相去甚遠。所以我的答案也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參考,不過大多數經典還是確實是具有獨到之處的。非得有個建議的話,就是別太早讀谷崎潤一郎的作品就好了。

註:開頭的那句話是從微博一位大神那裡引用的,之前沒注意排版。當然了,我真心覺得這句話完完全全的概括了我心中的讀日本文學時的層次感。

---------------------------2月4日更新分割線-------------------------------
我個人對川端康成的評價:
評價川端康成,其核心就在於一個「哀」字。無論是從他的文學風格,還是他的個人經歷,都恰當不過。「連得知了好的事情也會微微皺一下眉頭」這樣的感覺。
可以說他生在了一個對於日本文人來說最合適的時代,他本人也做著最合適的事情,從寫作、提挈新人到組織社會活動發揮影響,各個方面都有著卓越的影響,但他自己就是不高興。
徹底奠定地位的是獲得諾貝爾獎,但是這個諾獎也讓他自己不高興。坊間所傳因為老舍自殺這獎才頒給了他這件事我覺得可能性是有的(到了2018年候選人名單就可以揭開了),另外,川端康成的獲獎使得他和三島由紀夫這一對形同父子的師徒產生了間隙。川端到死還是認為三島由紀夫的過激行為與他有著極大的聯繫,這也成為了他後來自殺的導火索之一。
綜評:
日本現代作家中以西方意識描繪日本傳統審美意念的集大成者,文章清新而富有韻律、纖細卻又源遠流長。日本現代派作家的代表。 但:傳世的長篇作品少,部分作品創作的獨立性存在疑問,主題上始終偏小,沒有上升到大和諧的層次。 作為一個老一輩的小清新作家,他的作品可讀性還是非常強的,尤其是吧,年輕人看看少男少女是吧,順便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情節設置和意識描寫,還是會非常有收穫的。至於地位,這個玩意兒我一向不會評,因為你說人家是啥人家也不會是啥。但他的貨確實不如他的徒弟三島,我個人覺得也比不上芥川,但好歹人家有諾獎是吧!而且聽過日本文學的人難道還有不知道川端康成的?我怎麼記得我這邊《伊豆的舞女》是初中生必讀書目呢。。。

再說村上:
樓下評論的意思好像是我多瞧不起村上似得,其實不是啊,我從初中就開始讀村上,到高中畢業的時候已經把他所有的作品翻來覆去每一本都看完了不下三遍。我為什麼說村上偏向通俗呢?是因為讀村上的書,第一次愛不釋手,第二次就開始困惑,到了第三次就變成了一種麻木的習慣。
村上春樹當然不是個通俗作家,通俗作家是不會像他這樣如此孜孜不倦的思索人類存在的本身的大和諧的。我為什麼吐槽他是通俗作家:1.出版社總是拿銷量做宣傳,自己這麼大名氣了居然也不抗爭一下。你可以說這叫胸襟開闊可我覺得這就是作踐自己啊!!2.寫了幾十年沒什麼突破,我覺得村上個人的創作巔峰就是《奇鳥行狀錄》。從體力和腦力兩個角度而言。但還是沒什麼驚喜。
至於太宰治,原本我以為太宰治確不是個一流作家(《斜陽》、《人間失格》這樣的書看的我這種陽光青年頭都炸了)。但是基本讀完了之後發現,其實日本人對於太宰治的高度評價和推崇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他和他的作品是非常具有戰時日本普通的典型性的。至於通不通俗,我只能說一點兒也不通俗。能和三島第一次見面就打起來的人,骨子裡面絕對不是個想讓你讀懂他的人。

還有,最高%最高的問題。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吧。能被大家記住的作家都是好作家。個人喜好有所不同再成長不過,歡迎理性討論。


瀉藥。
主要還是看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如果想要了解日本當代文壇的近況,提供不同於前幾位的思路:
1、關注這幾年直木獎、芥川龍之芥獲獎作者作品。
2、關注一下近年日本重頭電影電視劇的原著作品與作者。
以上方式可以讓你比較迅速了解當代日本文學情況。


川端康成。日本性相當強的日本作家。只是閱讀門檻有些高。
至於我,是從村上春樹開始看的。


你不如先說說你自己看了哪些,或者不是日本文學的也行,不然空談太泛,能寫幾本書了,關鍵對你也沒什麼幫助啊,不如自己百度一下日本文學,在相關鏈接裡面點點自己不就知道一堆名字么


說物語的也是扯淡吧 這不是入門了解么 東野圭吾湊佳苗這種社會派的偵探小說 看起來很快 一天一本無壓力 語言環境之類的就很快能適應了 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這種流行文學也不錯 之後不討厭的話那麼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應該也沒問題 夏目漱石放在哪裡感覺都可以 我這幾年是專攻日本文學(好吧 其實不專 連日語都不懂 ) 基本代表作家都看過一遍 最近才下定決心看源氏物語的 另外額外推薦一個小眾作家 白石一文 已經成為活著的作家中我最喜歡的了


建議題主用一種發散的方法來了解,你可以選一本自己相對感興趣的然後通過他再去接觸更多的。像織網一樣,文學不是歷史沒必要按照順序。為了所謂的全面的了解而執意要求讀書要有個順序就太矯情了。


先從輕小說《文學少女》看起。

然後你就會對太宰治產生興趣,於是去讀《人間失格》、《斜陽》、《奔跑吧梅樂斯》……

你會對武者小路產生興趣,從而去讀《愛與死》、《友情》……

你還會想要讀《春琴抄》、《盛開的櫻花林下》、《伊豆的舞娘》、《青梅竹馬》,因為知道了它們的作家也許還會去讀《卍》、《痴人之愛》、《雪國》……

高贊答案列舉的所有作家、作品,幾乎都在《文學少女》中講到過。我是高中時候讀的《文學少女》,剛才這麼一盤點,發現自己這些年還真讀了不少的日本文學,真感謝當年與遠子學姐的邂逅~

[題外話:《文學少女》里也提到過很多日本文學以外的作品,我估計讀者也會受到相同的影響,反正我讀了《文學少女》以後,自己也成了「文學少女」,讀了好多經典文學,雖然對於一個理科生來講都是沒有用的閑書,但是我高興~藝術的價值無需實用性來衡量]


日本作家金原瞳近日在網站上呼籲世界文學界關注中國官方文學。她說:中國官方文學作為世界上最後僅存的少數幾個工廠式成批模式化生產的特殊文學,呼籲更多的人給予關注,希望世界文學界人士理性對待,少一些嘲笑和冷漠,多一些幫助和理解。

她這麼一說,要看看她寫的東西了。


先讀文學史


【趁別人刷牙的時候,偷偷借用他人賬號來答題】
題主首先要搞清楚,你要讀的所謂日本文學是什麼日本文學?
金色夜叉?
村上春樹?
銀英?
我的妹妹哪有那麼可愛?
枕草子?
古今和歌集?
水戶黃門大日本史?

如果題主自己不清楚自己究竟對哪個領域感興趣的話,可能大家也無法解答你的問題。

就像白鹿原、舒克貝塔、三體和洛神賦這四個有一毛錢關係嗎?


建議從物語類入手,物語是日本文學的典型形式之一,以源氏物語成就最高,先讀源氏物語,可以學到日本文學的一些基本特徵,有利於接下來的閱讀,除了源氏物語,也可以看看萬葉集 枕草子 平家物語 伊勢物語等等日本古代文學作品. 接下來比較推薦看近代早期作家 森歐外 宮澤賢治 永井荷風 泉鏡花 徳富蘆花 菊池寬等等,此階段以夏目漱石收尾. 之後推薦芥川龍之介. 完成之後可以嘗試 三島 谷崎,他們早起都是唯美主義,後期作品各有各的風格. 之後可以看看太宰治. 喜歡武俠的,一定不能錯過 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 喜歡歷史小說的可以挑選司馬遼太郎 陳舜臣 及山莊岡八部分作品翻閱. 大江健三郎的風格獨特,對味的話可以讀讀看,以川端收尾. 現代作家水平參差不齊,推薦村上 和渡邊.


看你喜歡看哪一種的了。

如果喜歡看短篇小說,情節引人入勝的,推薦芥川龍之介、星新一、乙一。(記得在某些書中看過他們的短篇,驚為天人。)

如果你能看枯燥一點的小說的話,從川端開始,不過他的小說很散文化,感覺沒什麼情節。

如果能夠看大部頭的話,可以看三島,村上。(所以他倆的我都看的不多。)

太宰治的話,有點點了解,可以在川端和乙一他們中間。

東野圭吾也不錯。(我不知道怎麼把他歸類。)


個人拙見。


年少的時候,我寫道:那些繚繞耳際的風並沒有想像中清澈,挾上窗台上水綠帘子的塵埃殘留在未能成眠的枕邊。蟬鳴不散,便成了我最難忍的瑣碎,尤在潮濕陰冷的一年之初,沾濕了發梢指間還有心裡舊事。

現在的我讀著這一段話,並不知道蟬聲為何會出現在一年之初。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無法解釋。

讀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之前,我對日本另外一些作家情有獨鍾,患有抑鬱症的幾個作家。雖然對他們的作品也並未廣泛閱讀,但偏愛始終存在。每每決定於人交心之前,我會甩出這幾個名字: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太宰治。如果那邊表示是同好,便會覺得是可以聊下去的人。當然這是一個危險行為。有一次說了這幾個作家,對方不喜歡,又想再嘗試一次,便問道,那你知道杜拉斯嗎?對方回答說,我還是比較喜歡杜蕾斯。此下便沒什麼可聊的了。

偏愛他們的理由,固然也是明晰的,就跟你喜歡梵高是一個道理。我們要的藝術,都源於心碎。我真的很難想像,一個人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卻不是因為心碎。

聊到川端康成,很難繞過《雪國》,但我還是打算忽視它。在高中的自習課堂里我捧著一本綠色封皮的《雪國》研讀,讀得心如枯木,同桌瞥了一眼書的封面裝作很吃驚的樣子。我只是笑笑。我沒有告訴她,我並不喜歡這個故事。也沒有告訴她,這本書後面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叫做《抒情歌》,我很喜歡它。

那是以一個失戀女子龍枝的口吻寫的祭文,祭奠她深愛的死去的戀人。特殊之處在於,龍枝個有特異功能的女子。四五歲時,她便是個神童,在母親的紙牌會上,她連一個片假名、平假名都不認識,漫不經心拿起的紙牌欠卻贏了眾人。後來戀愛了,互相寫信時總會與對方在同一個時間寫同一件事。心有靈犀的事情太多。可戀人最終拋棄了她,與另一女子私奔。新婚夜裡,可憐的龍枝啊,遠方新娘子在床單上灑下香水,龍枝卻嗅到了那馥郁的香味。但那也是最後一次。戀人死去,她的特異功能消失了。

大約十年後,我向我的戀人說起這個故事,他立即就去讀。他總是在我說起一本書、一篇文章的時候,悄悄地就去讀,彷彿那是個約定俗成的規定似的。

真是可愛。

半晌,約莫是讀完了,他問我說,他們這麼相愛,為什麼要分開呢?

文中是這樣說的:我們相愛的證據可能太多了,以至不得不分離。

自己讀的時候,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我本來就覺得,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無法解釋。

十來歲時在書店裡翻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與二十來歲再讀,心境居然並無二致,都充滿了代入感的自憐。誠然,偏愛這幾位作家的原因,大抵是覺得與自己有些許相同之處,後來喜歡其他作家也是相似的原因。除了作者的獨特性情之外,書名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比如三島由紀夫的《假面自白》,我確實喜歡書名甚於內容。

對於日本文化的理解,菊與刀是一個很好的詮釋。而我認為,我所提到的幾個作家,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更大的群體,也是一個很好的詮釋。抑鬱症是一部分,他們死亡的方式是另一部分。他們公然把死與美結合。日本文化里特有的一脈叫做「物哀」,對於流逝這件事,物哀文化表現出最高的謙卑,認為消逝也是美感本身的一部分。

村上春樹本不屬於我偏愛的範圍以為,但他的一段文字深得我心。「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我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遠也願意前往。那裡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艷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鬆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畢竟,審美即偏見。而我還是喜歡心碎。

以上,謝謝。


推薦閱讀:

寫出了《青蛇》、《胭脂扣》等驚艷作品的李碧華是怎樣的一個作家?她有怎樣的個人經歷?
如何評價資中筠和章詒和?
你知道哪些文字雕琢能力非常強的作家?
嚴歌苓所受的美國職業化寫作是什麼樣的?
中国现代文学里有哪些作家作品值得推荐?

TAG:書籍推薦 | 作家 | 文學 | 外國文學 | 日本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