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麼明顯的事,我明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你為什麼就是理解不了?是你蠢嗎?還是你根本就沒用心聽?或是你根本就不想理解我?」先別急,可能是我們「真的錯了」。

這個題目讓我想起來一個很有趣的、曾經紅極一時的心理學研究。1990年,一位斯坦福大學研究生Elizabeth Newton在她的博士論文中,記錄了這樣一個實驗,她研究的是一個簡單的遊戲。

被試者分別扮演「擊拍者(tappers)」和「聽猜者(listeners)」兩類角色。擊拍者每人拿到一份列有25首知名曲目的清單,其中包括「生日快樂歌」和國歌等等大眾都非常耳熟能詳的歌曲。每位擊拍者選定一首,然後在桌上將曲子的節奏敲出來,讓聽猜者根據聽到的節奏猜出正確的歌名。

在遊戲進行前,研究者讓擊拍者預估猜中的概率,擊拍者預測成功概率為50%。而實驗結果卻讓擊拍者大跌眼鏡,擊拍者一共敲了120首歌的節拍,聽猜者最終只猜對了3首,成功率僅為2.5%。換句話說,擊拍者以為每表演兩首曲子,對方就能猜中一首,結果,他們在平均敲了40首歌之後,聽猜者才成功聽懂了一首。

在這項實驗中,擊拍者全程都感到非常震驚,「為什麼這麼明顯的並且人人都聽過的調子,對方都猜不出來呢?」可以想像他們看到聽猜者把國歌猜成生日快樂歌時,臉上露出的「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研究者解釋說,擊拍者一邊打節拍腦海里肯定會響起相應的BGM,他們會「自動聽到這首歌曲在腦海里播放」,而此時,站在聽猜者的角度,他們無法感知到旋律,他們只能聽見一串不連貫(甚至感到「隨機」)的敲擊。

而這些還不是實驗的重點,這個實驗生動解釋的一點是,當你擁有了某種知識,你就很難想像缺乏這種知識的情形,你就很難理解,那些不了解這個知識的人完全無法get情況的原因。比如,對提前知道了歌曲名、腦海中響起BGM的擊拍者來說,他們根本想像不出聽猜者聽到的是一下又一下分離的敲擊聲,而不是連貫的旋律。

這種現象最早在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中被定義為「知識的詛咒」——當我們一旦知道某事,就無法想像不知道這事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我們被知識「詛咒」了,我們很難與他人分享這些「腦內的BGM」,因為我們無法輕易的理解到對方的心理狀態。

「我已經說得這麼清楚易懂了,傻子都能明白我的意思,你為什麼還是不明白?」這樣的實驗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在親密關係的雙方之間,不同成長環境、受教育背景、不同專業/職業的兩個人,往往會出現,一方「費盡心思的狂倒工作或學業苦水」,希望得到另一方的理解與合理建議,結果卻收到另一方的「一頭霧水」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蠢」建議。

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不斷成長的子女受到越來越多的西方教育的「浸淫」,知道了什麼叫做「成年人的個人邊界」,將自己與父母視作「理應相互尊重的,彼此獨立的成年個體」,而父母卻停留在一些類似於「你的婚姻大事是我的人生任務」的傳統觀念里。所以那些我們認為理應得到理解的平和順暢的溝通,事實情況可能是,你的「獨立自主」的BGM父母無法聽到,他們聽到的可能是「我不回家、不想結婚、不要管我、不關你事」之類的碎片「敲擊聲」。

在上司與下屬之間,一位深諳商業邏輯的資深CEO,當ta輕描淡寫的談論「股東價值」,或是嚴肅認真的指正下屬「邏輯不對,不是我們最初談論的模型」的時候,ta的腦海中正播放著員工聽不到的BGM。

一個有點可悲又需要警惕的事實是,我們可能都受了知識的詛咒,於是那些本該依賴不斷交流才能進行的互動,都成了擊拍者與聽猜者的下場,在信息的不平衡之中,我們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我明明清晰地表達了自己,而你卻始終無法理解我」的迷思中。

你怎麼看?要不要也試試這個「擊拍者」與「聽猜者」的遊戲?記得來評論里反饋哦~

以上。

Reference:

Heath.C. Heath.D.(2006). The Curse of K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amerer, Colin; Loewenstein, George; Weber, Martin (1989). "The Curse of Knowledge in Economic Settings: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 (5): 1232–1254.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好人有好報」
1、小學五年級轉學的男班主任是個猥瑣的變態,很喜歡摸女孩子屁股還用力掐大腿屁股。班裡同學洗澡時被家長發現了鬧到學校里也不了了之。----這位朱GY老師我百度了下現在是當地小學的校長。

2、初中的時候遇到變態老師成績一落千丈,體罰言語侮辱無所不用其極。不問原因叫我帶幾卷張信哲的磁帶來,然後上課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撕磁帶,指著我的胸部問我是不是發育了,想談戀愛了所以聽情歌。 我家鄉是一個教育資源還不錯的城市,我所在的班級是父母用盡了關係,全市最好的學校里的最好班級。侮辱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沒有背景。----這位鄭老師現在是重點初中的副校長。

3、高中我進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學校和班級,家長基本已經對我放棄,家長會搶著不肯來開。張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從來不放棄差生,一直鼓勵我們好好學習,誇讚我們原本就很聰明。高考的時候我上了一本,家裡人根本不敢相信。-----畢業頭幾年每年去看她,後來聯絡不上,幾年後輾轉打聽到她車禍,半身不遂,試了很多辦法也找不到她,人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誰說好人有好報?來,你先當

----------------------------------------------

5月21日補記:

有人說:對現實的失望不是我們傷害任何人的理由。

我很同意。

就像你選擇了一座名為「好人」獨木橋去到更遠更美的地方,路上看到前面的人紛紛掉落橋下,而隔壁名叫「壞人」的捷徑上,人們互相撕扯、欺凌,他們中有些人反而走的更遠。你一邊心有戚戚、常懷憤懣,一邊還是堅持在「好人」這座橋上走著,畢竟你心裡只有這一條路,沒別的可選。

只是現實教會我,不像剛起步時那麼盲目的「善良」,篤信「好人有好報」,我現在更知道什麼叫「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更知道世上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保護好自己,才是成為一個真正能行善的「好人」的前提,才能到更遠的地方得到「好報」。

----------------------------------------------

5月22日補記:

很榮幸有那麼多人來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我很開心看到這些點贊,有因為與我相似經歷的共鳴、有因為環境不公發出的感慨、有對我的觀念的「信」;

我也很幸運能聽到反對的聲音,有對善良、報應的深層次的理解,你們大多都懷揣著一顆熱血的心。

不過請相信,我闡述我的經歷,沒有一丁點兒誤導看客「因為好人沒有好報,所以就不要做個好人吧!」的意圖(可能「來,你先當」的言論有些過激了)。
看懂世上的黑吧,才知道白有多可貴,才知道如何成為一個在灰色環境里也能很好生活、帶給自己和別人更多光明的人。


好人有好報。


很多年前我算是真一朵盛世白蓮了,我也發自內心相信,天理循環,好人好報。


小時候住外婆鄉下,隔幾條巷子有一家子,叔叔是公認的好人,就是家裡窮。

叔叔人是真的好,有一次,路口的一條高速公路上, 出了車禍,兩輛車相撞,起了火。

叔叔在高速公路下不遠處的田裡農作,他的田離事發點有些距離,那天還下著雨,接近夜晚,天色也黑了下來。周圍沒什麼人。

他跑過去,爬上了高速路,將車內的人拉扯出來,背到一邊。渾然不顧車上冒著的火,也不顧車是否會爆炸。

直到警察過來。

這件事也算是在村子裡傳了好一陣子,幾乎個個都在誇讚著他善良且好膽。

這麼一個人,我就不細數他日常的細碎好心了,光是這一件事,身上至少也有了數十層浮屠了。


生活給他的真相是:

阿姨跛了一隻腳,是因為早年務農時,搬澆灌農具從田壟摔下,摔得嚴重,跛了腳。

跛腳行動有障礙的阿姨勞動力也便打了折扣,家裡越發拮据。

後來生了小孩。有一次雷暴天,叔叔趕著護苗挖溝,起早貪黑不在家。恰逢兒子發燒,阿姨因為跛腳不會騎單車,沒及時送去鎮上的醫院,孩子那天燒壞了腦袋,一直到長大頭腦都有些不靈光,有著智力障礙。

這個兒子長大後,成了村裡一個大家的「笑料」,經常被排斥,欺負,言語攻擊。有一天他歇斯底里在家裡發了瘋,拿著一把大掃把,追著他的奶奶和媽媽打。叔叔回到家蓋了他幾巴掌,拿著粗繩子把他綁在柴門上,一邊綁一邊哭。

那時候我在場,被外婆拉著,躲在「看熱鬧」的人群後。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叔叔去到山腳的田裡收稻穀。農曆六七月,天氣多變。午後下起了暴雨,又一次雷暴。

他赤著腳,踩在田地里。

雷電劈下來,叔叔死在收割季的田野上。

很可笑吧,這樣一個人,死在「被雷劈」這件事情上,在一個傳統的封閉的鄉村裡。提起「被雷劈」,第一個念頭是「應該做了什麼缺德事」的鄉村裡。

自那以後,我再沒說過「做壞事當心被雷劈」這些話。


-------


做公益時,認識一個姐姐。

在我十八歲那年,她已經四十。姐姐信佛,在我們那裡有一座山,山上修有佛寺,她常去那裡做義工。

偶爾,也會去參加社會上的志願者活動。

她比我虔誠得多,更加相信善有善報。身上沒有一絲戾氣,笑起來很溫柔。


她有一對雙胞胎弟弟,一個去了985,一個去了211,是村子裡出了名的狀元兄弟。

後來相繼精神分裂,退學回家,燒房子,打家人,鬧自殺。

老母親被逼死,老父親被趕出門,她照顧著失明的八十歲老父及這兩個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精神病弟弟十幾年,直到今年四十好幾,沒有結婚,沒有戀愛。

有一次她再聯繫上我,弟弟因為營養不良,暈倒在家裡,送到醫院,醫生說要輸白蛋白,一支500元,她拿不出。

我以前常年在公益組織,曾在她弟弟自殺搶救的時候為他們義演籌過醫療費用。所以這次她聯繫上我,想問問我能否能再幫上一些。

她語氣里充滿了歉疚,覺得麻煩我一個學生實在是非常過意不去。

說著說著她在電話里哭了起來。

「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不像人,每次出事,厚著臉皮去問別人要幫助,惹人討厭。可如果不硬起頭皮,又不知如何是好。」

「有時候就想不管了,讓他們就這樣死了算了,然後我也跟著去,一了百了。」


--------


要聽的話,好人惡報的事我還能說出見過的許多事例。


--------


如今我已不相信好人有好報的鬼話。

好人會有好報,壞人也會有好報。

惡人會有惡報,好人也會有惡報。

我們處在命運的俄羅斯轉盤上。


--------


沒有什麼一定會守恆的道理,生活的真相是,很多東西是靠自己掙來的,現實世界是符合叢林法則的。


--------


我不為「好報」而做好人,做好事只是單純因為我定義自己是個善良的人。

認清楚這個,讓我少了很多的期望,同時也少了許多的包袱。


--------


算是我認清楚現實世界後,仍對世界保留的一些善意吧。

-------


想起了一件事,讀大學時有一次我旅行到成都,公交車上很擠,我背著大大的登山包,站在車身前門位置。

擁攘中,站在我身前一位老奶奶大喊:我的錢呢。

我低頭看到兩雙手在底下交接著什麼東西。

老奶奶很急,抓住了站在我前面的一個男青年的手。車頭位置,我看到的疑似跟男青年交接的,是一個女青年,穿著現代,像個正常的辦公室女性。

老奶奶說錢被偷了,讓司機停車。並請求車上的人幫忙報一下警。

我拿出了手機,撥通了110,跟警察說了情況。警察一口川普,我聽不太懂,但終歸是報了位置。

警察過來時,詢問情況。

老人指認她抓著的那個男青年,說看到他有摸自己的口袋。

青年在警察的要求下,翻出身上口袋,沒有贓款。

我突然開口指認了那位女青年,她顯得很驚愕。手偷偷往後口袋裡一掏。車上人很多,且不給下車,她在車頭,沒人發覺。

她站上前,假裝把包翻出來給警察看,一邊喊著自己怎麼可能偷錢,指著我凶道這小夥子你有問題吧?

我跟警察說,我看到他們交接錢了,也看到她把錢扔在地上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去警察局錄口供。反正,我就是作為證人指認他們倆了。

警察把他們帶下車,帶上警車,出意料的竟然沒叫我一同去錄口供。

在他們下車的時候,那女的拿起手機給人打電話:「我在30x路公交上,被一個背著背包的外地小伙指認說偷錢......」

公交車重新開了,我在車上越想越覺得有點兒不對。越想越覺得可怕。

天色已經全黑,外面還下著雨。

在下一站我就果斷下了車,搭上了路邊一輛摩托車,跟他說抄小路,把我送到xxx酒店。


我的一個師妹勸過我,別做這種事。甚至說到哭了起來,把我嚇壞了。

在她的啜泣講述下,我才知道,她唯一的哥哥,剛畢業時,在公交車上阻攔小偷,被一刀子捅死。

也還了解到,當地政府追認烈士。每個月會有給家庭幾百塊的補貼,撥回原戶口地認領。

款項縮水了一大半,每次去領,還不一定領得到。師妹的父母,憤而再沒去領過這筆「錢」。

嗯,也是一個現實縮影了。


--------

我寫知乎,遇到質疑的,除了一些真的很不友善的,通常不會刪評論,但也不會多加解釋。昨天私底下和梁悅白詩詩聊天的時候,梁悅也跟我說了一下,並非不信,就是覺得真的很戲劇。所以我想想,覺得還是有必要回復一下評論區里的兩三條質疑。

我也覺得戲劇,但其實還更戲劇。

這一對是雙胞胎,智力超群,大概是兩千年前後參加的高考。

雙胞胎哥哥在某上游985大學讀哲學專業,我很清楚,因為我曾經在為他們籌款的時候,接觸過他的同窗。感謝有愛的那些師兄師姐,幫助了他們很多。

雙胞胎哥哥在我讀高三,12年的時候喝農藥自殺,送去醫院,幾度休克停止呼吸。

因為沒有醫藥費,姐姐各路求助而後找到我們。

弟弟高考算是失利,因為他在讀書時,比他哥哥的成績更好,經常排年級第一的那種。他的目標學校是清華交大復旦。

為什麼我又知道這個?因為他哥哥住院搶救時,在ICU時的主治醫師恰恰好就是他同屆的高中同學。跟我說起了他們兄弟高中時的風光。

評論區里出現了這麼一條,雙胞胎哥哥也是這麼想的。

他認為自己是青帝轉世,某一天夜裡受到託夢,拿著鋤頭去把祖墳給刨了。


--------

我一步一步成為最徹底的無神論者,不相信來世今生,就是不想這輩子沒做什麼壞事,遭了這麼多罪後,還要被一群人指指點點說你肯定是上輩子造的孽太多。

聽著都他媽膈應。


--------

看到這一條的時候,是讓我一股怒火湧上的。但隨後,又覺得無力且沒必要。

這位叔叔的人有多好,我是提起來都發自內心崇敬的。

他們與我無任何血緣親戚關係,在我被放養在外婆家鄉的童年期間,他是我最崇敬的一個人。

在這糟糕的操蛋的現實世界裡,膽敢去做一個無畏好人,也許不一定值得效仿學習,但,不值得尊重嗎?

別辱及逝者。


--------


關於觀念的轉變,本就是一個很主觀的事情。

題目也是指向「你認為」,我認為好人有好報,後來我認為並不是。

關於如何優雅地行善,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

那些表達諸如:「叢飛是個好人,但他死了是因為生病,兩者沒有因果關係」你們很冷靜很客觀很理智很棒。

你們也看不清楚我想要表達的東西。

邏輯帝們,放過我。


曾經我認為,人就是要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像中學時「不偏科」那樣,「全面發展」,所以要努力去做自己現在還不擅長的事,最終變得擅長,或者至少不給自己的綜合素質「拖後腿」。
比如說,我中學時成績最差的一科是化學,考過16分,後來上了大學讀的是文學,但在報選修課的時候,我還特意選了化學課……就是因為,對自己的這個欠缺無法釋懷,總想著「必須克服才行」。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就最不擅長跟人打交道,所以父母經常說要「訓練」我,故意讓我去社交。為此,我留下了很多痛苦的回憶,但同樣的,這種「必須克服才行」的思想,也在我心中留了下來。
我畢業之後找工作時也是這樣。因為別人總把我評價為「活得很飄」,「沉溺在個人世界」,「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我的父母認為我必須「學會和人打交道」,慫恿我去做了公務員,後來又去了個事業單位。
這兩三年的工作時間簡直是噩夢。
酒桌上,我是個低頭吃肉的獃子,被喊起來敬酒也只是皺著眉把酒吞下去,說不出漂亮話。逢年過節,父母讓我去給領導送禮,每次我都不好意思進門,總是像個小學生一樣被父母帶著進,進了也只會傻笑著附和。同事喊我打牌,我不會,也不喜歡,在辦公室不愛聊天,低頭看書,他們都當我是空氣,除了辦喜酒會發請帖給我,收我份子錢之外,根本不會跟我講話,該傳達的信息都不告訴我。工作任務我完成得也很勉強,事倍功半,很努力地想做好每一件事,但效果總沒有想像的好,累,且感受不到樂趣。
父母天天在家罵我「年紀這麼大了,還不會做人」,我也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我是一個性格有缺陷的人,都是我的錯。
直到後來,因為在工作過程中受到了無法忍受的性騷擾,然而單位領導卻站在對方那邊,反而各種欺壓我,讓我對體制內的環境無比絕望。
我媽評價說:你看你!叫你平時不跟領導搞好關係!出事了就不幫你吧!活該!
說逃避也好怎麼也好,那時候我就想:真的厭倦了,再也不想「克服缺點,變成更好的人」了,這輩子只想做一個能安安靜靜讀書,不用刻意去經營人際關係的小透明。所以我想考研回學校,最好再考個博,反正讀到不能讀為止。
於是選了個不算最好但也還不錯的離家近的學校,一個和本科專業稍有聯繫但也不同的專業,複習了算是有將近兩個月吧。但因為是社會人士,專心致志讀書的時間真的不多,而且我還同時在治療抑鬱症,打針吃藥也影響身心,所以正兒八經複習的時間加起來也沒有幾天。主要專業書有五本,一本是本科學過的,但畢業了四年早忘光了,另外四本是沒接觸過的,直到考前,我只來得及看完其中的一本,另外三本幾乎都只翻了目錄,更不要說外語政治,純粹作死的裸考。
但是我考了專業第一,筆試高出第二名四十分,後來面試也是第一,比錄取線高六七十。我保證我沒走後門……
這時候,很多認識的人就開始說我聰明什麼的,我其實也不覺得是這樣。我只是擅長讀書寫字這類事情而已,而且,我有多擅長這些,就有多不擅長生活,社交,戀愛,賺錢。我爸媽覺得我就像個白痴。
所以,到了這個地步,我終於認識到:要努力克服缺點的那個我,是錯的。
沒有人能成為完人,與其把時間浪費在不停的做自己討厭又不擅長的事情上,為什麼不幹脆放棄這些,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好了。多開心。
大概有人會罵我,說「反正你早晚要出來找工作!還不是要社交!」其實我也反駁不了,畢竟我不是富二代,就算我終生夢想做一個閉門不出的家裡蹲,大概也不會實現。但是我不會再強迫自己做一個能夠被領導或其他什麼人喜歡的人了。只要我自認為足夠真誠,也從不去傷害誰,那就夠了。何況我對物質生活也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大不了以後清貧而安靜地活著。
年近三十,我告訴自己,我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自由發揮,而那些不擅長的……就留給擅長它們的人去做唄。
反正我放棄了。


我小時候曾經一度認為我家境一般是因為中國近14億的人口分走了很多的資源,如果中國人口瞬間變成2億,那麼我家也是有錢人。

長大了我才知道,要不是我國有這麼多同胞撐著,我家估計比現在還窮。

有沒有我都不一定了。


我對女性朋友很護短,比如哪個妹子訴苦說男朋友很渣的時候,我肯定是站妹子這邊,陪她一起把渣男批判一番的。如果妹子想跟渣男分手,清凈一陣,我也會表示舉雙手贊同。可能是自己一度孤獨慣了,看到別人難過的時候,會覺得有人陪陪她更好。

這麼做,乍一看沒毛病,可事實很多次都給我回一個如來神掌。

你熬夜陪她聊到凌晨四點,心細如髮的她感覺心情好多了,可以安心睡覺了,你覺得自己夠朋友,沒多久他們倆依舊好的蜜裡調油,你成了多管閑事的惡人。

你聽她講述異地的不順,男朋友怎麼冷漠不疼人,小三怎麼囂張,她發誓要重新開始一段生活,你為她的勇敢決斷感到欣慰。過一陣,大紅燙金的結婚請柬送過來一張,裡面寫著他倆的名字,她摸著微凸的小腹一臉要當母親的驕傲。你感覺自己可能是個傻「嗶——」

以後再遇到妹子對你抱怨男朋友或者老公的不是,標準反應是「沉默是金」,如果她有要求你提供物質幫助,那可以幫,語言上還是少支持為妙。要不事後人家兩人和好,唯一的反面角色就留給你了。

沒有圖,沒有二維碼,沒有公眾號,就是想吐槽一下。


評論中有朋友為農民工打抱不平,我很理解和支持,因為我也是北漂的農民工(官方說法,農村戶籍來京務工人員)。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我們年輕的農民工們他們都用什麼手機,他們都喜歡用最新款蘋果(蘋果的使用率最高,vivo和oppo也很高),而我和同事們(IT行業)才是用小米/一加這些性價比手機的粉。也就是說,我們農民工兄弟也是對生活有追求的,並不是只求便宜,高鐵雖然公交化運營,但畢竟不是公交車,不是說必須要天天坐,這點錢對於年輕一些的老鄉們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尤其是春運時,儘管高鐵的高彈性運能在春運期間擴充了不少,今年春運我往返都是硬座,根本買不到鄰市的高鐵票,有人寧可站在高鐵上4個多小時,也不願意在硬座上坐18小時,為什麼?

更何況,坐普通車,尤其是比較遠的時候,即便是硬卧,也是一場比較辛苦的旅行。我們家鄉現在正在修高鐵,上次回家,遇到的老鄉們都在盼望高鐵及早修通,舒適寬敞,乾淨便捷,5小時到,不用再坐那個18小時的進京列車。

我覺得,不能因為有的老鄉還沒電腦,就關了12306吧(這個問題最近去年媒體還在炒,我覺得知乎好像早已經達成了共識,說明知乎絕大多數還是聰明人來的。而且在這裡,大部分人都是為了關心農民工兄弟產生的意見分歧,這也讓我覺得知乎比微博好的地方)。

說普通旅客線路車次越來越少,你認為是鐵路局把普通車都取消了,大家都被擠到高鐵上了。我覺得這種情況確實有很多,比如,上海到西南各省的車票,很多途徑杭州的不再售票,有次我向一個在調度中心的同學抱怨,他的解釋是,滬杭之間觀光客流巨大,會擠占很多返鄉/回城農民工的票額,這正是把一些被觀光客佔用的資源轉向西南省份的農民工兄弟傾斜,這也是有了高鐵,可以更好的調配資源,避免那麼多資源被浪費。我覺得普通車次也被取消了不少,他說這就更加正常了,對於欠發達地區,尤其是山區,運輸網路遠沒有大城市發達,運輸比較低效,而且成本不低,有了高鐵客貨分流客流結構優化了很多,自然省出來的運力就可以開貨運,這兩年調度方面也優化了不少欠發達地區的貨運線路(不過貨運掙錢,客運賠錢,不排除各路局可能也會有一些私心。但從大方向來看,這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你看到的是旅客們少花的一點錢,我的同學他們研究的全盤利益最大化博弈,他們覺得有些虧欠欠發達地區,更希望服務好那裡的經濟)。另外,我也見到過一個列車長(京隊,二線城市--北京)抱怨說乘客越來越少,擔心他們的車次被裁撤,所以,我覺得還不至於因為中國經濟趕不上美國,高鐵里程就不能超過美國吧。

---------------------------------------------------------------------

說一個高鐵有關的事兒吧。

時間節點1,滬杭高鐵開通。開始的時候,上座率很低,媒體批評,地方政府反對,當時出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高鐵,請等一等你的人民」。我當時比較憤青,覺得政府把納稅人的錢全部都拿去打了水漂,覺得劉跨越就是個騙子,搞這麼多錢就是為了貪污,拿工程款回扣。

時間節點2,自己第一次乘坐滬杭高鐵
當時媒體說滬杭高鐵天天在「運椅子」。我是周末去杭州玩兒,周日回去,發現周五晚上和周日晚上真的是想買到二等座不可能,於是買的一等座。這時候心想,為啥不全部設置成二等座,多拉人,還降低納稅人的出行成本。

時間節點3,2014年,上海虹橋站。看到一群德國人站在高鐵旁拍照。我心裡,有點……
據說網上德國鍵盤俠可是很不服的,覺得他們能造出更牛逼的高鐵,然而他們是民主國家,老百姓都像我在時間節點1的想法一樣,因此,低速高鐵提了好多次,也都被否定了。近年中國高鐵大發展,終於,德國在西門子等的推動下再一次打算把高鐵提上議程(既有的ice線路雖然部分路段可以開250,不過整體時速還是很低的,例如,柏林到漢堡,255公里,2小時,更像是國內的中高速城際鐵路),不知道近期發展的怎麼樣了。

現在來看,高鐵發展中成立的是各個以項目為中心的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借的貸款,注意了,不是直接政府財政撥款。而且鐵總當時就在走向公司化的路上,盈利最大化才是鐵總的目標,當然,兼顧一下其他群體也是很有必要的。總的來看,如果按照我當時的想法,就不應該修高鐵,杭州濱江的江南大道沒幾個車,就不應該修那麼寬,事實證明,我臉都被打腫了。

在此,真心感謝劉跨越同志和其他奮鬥在鐵路系統的同志們,雖然我錯了,但是錯的開心。

尤其是要向跨越同志說聲道歉,因為在媒體抹黑,群眾指責的時候,我也在一邊享受高鐵的便利,一邊對他的傳聞捕風捉影,在此,鄭重說聲「對不起」。


1 以前有病,羨慕愛情,現在病好了,只想暴富。
高中讀書的時候問班長最怕什麼,他說最怕沒錢,當時覺得不至於吧,現在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重大意義。
錢幾乎是萬能的,如果不能,還是不夠有錢。

2 讀高中的時候,經常聽名校的學長學姐說,名校沒什麼好的,苦逼累成狗。
後來明白他們這麼說,因為他們是名校的學生。
高中生要好好學習,985,211和普本就是有相當大的不同。

3 以前在愛情中,相信破鏡重圓,只要感情到位了,互相可以多諒解包涵。
呵呵,經歷過幾段感情,發現兩個人的信任總是特別脆弱。只要辜負過一次,就足以讓對方懷疑你一生。。。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經歷過的都懂。。。

4 婚姻就應該門當戶對,不在乎門戶的要麼智商欠費,要麼是想找個條件比他家好的,好讓他家脫貧致富。
三觀不同就是結婚了也過不長,因為你或許能改變他,但你改變不了他媽。

5 以前愛講"我最不喜歡。。。了"。
後來發現,你得有足夠的實力,你的原則和底線才能被尊重。有實力才談尊重,沒實力就沒立場。

6 愛情里,不要相信"永遠","絕對"這樣的字眼。

呵,愛情。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浪爺的好用分享(ID:buy7000),專註提升你的生活品質。


在我5歲那年,80歲的外婆用一塊長長的木頭給我做了一把鐵骨錚錚的木劍,我拿著劍撒歡耍起的時候,紅色的劍穗上下擺動,編織了我整個童年的武俠夢。
初二那年得知外婆去世那晚,趴在桌上寫作業的我,淚水打濕了一整本書,發瘋一樣找到那柄已發黑的木劍,紅色的劍穗鮮艷不再,像是腐爛的枯草。
這時候我明白儘管親人的愛依舊深沉,但不會永遠陪伴下去。
在我16歲那年,在家裡和父親大吵了一架,我聲嘶力竭的吼著青春的想法,騎著自行車奪門而出,一個人在外面遊盪了兩天後回到家裡,母親拿了濕毛巾讓我擦臉,白色的毛巾瞬間變成了黑色,父親接到電話衝到家裡,看著我什麼也沒說,沉默的走到廚房給我燒了一大桌子菜。
晚上母親陪著我睡,說父親今天打算賣了房子出去找我。
這時候我明白父母的愛不止有陪伴,還有包容。
在我26歲那年,半夜接到母親電話,父親腦溢血昏倒,鎮靜的打了120,拿了兩罐紅牛駕車上高速,全程時速控制在130碼,跑了400公里到老家縣裡醫院。
醫生告知父親已無大礙,以後注意飲食就好。我才敢抱著父親放聲哭出聲來。
這時候我明白愛要堅強,父母不僅愛我們,更需要我們的愛。

白駒過隙,韶華白首,多愛一點家人吧。
朋友圈發再多的祝福不如給父母打個電話,卡里存再多的錢不如回家一次給父母的陪伴。


與君共勉,嗯!


有那麼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跟人爭論個對錯。尤其是對方明顯錯了,還不承認的時候。

我會開啟雄辯模式,旁徵博引,甩各種論據,拼盡全力證明對方是錯的!

然而,事實證明,跟那些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人爭論,先氣死的永遠是我自己。

在無數次被氣得死去活來後,我頓悟了!

絕不會再做這種事了。替從前的自己心痛三秒。

省下來的精力和時間,干點什麼不好。

現在,對待那些死不認錯的人,我都是一臉微笑~

【end】

公眾號:柳柳心理

心理情感 社交職場 自我提升


勸分

後來才知道

人家想分,男方買了100塊錢的香水也是分手理由

人家不想分,即使女方當奴+流產+帶環+RT穿刺,人家也樂呵呵的原諒

你在用心良苦分析利弊,人家吵完架按在床頭哼哧哼哧來一發,和好如初。


上大學嘛,就應該好好放鬆、好好享受。


陪同學去網吧通宵開黑,跟同學在宿舍炸一晚上金花,早上的課想不去就不去,如此自在逍遙的混日子,才是大學生活啊。


幹嘛還需要努力學習,爭取不掛科不就行了。大半學期的課愛上不上,到了考試周面對著一周學完一學期的課的壓力,還有種「我不會掛」的蜜汁自信。


就算是不幸掛科了,那怪我咯!


還不是老師出題太變態,竟然出一些往年考卷上沒有的新題目;監考還那麼嚴,連向同學求助攻的機會都沒有;而且只差幾分及格,這都不給放水。老師你到底懂不懂規矩,這麼搞下次都沒人會選你的課了。


說這樣是墮落的人,你到底有沒有上過大學,身邊80%的人都處於這種狀態,這才叫「融入集體」。大家都這麼做,還能叫「做錯」么?


但到了大四,看著自己簡歷上慘不忍睹的績點和空白單薄的經歷,還要硬著頭皮去參加一場場面試。


那些高待遇的大公司就不要想了,都是學霸和牛人們廝殺的戰場,去了也是當炮灰的份;

那些待遇一般以前自己還看不上的公司,在面試現場卻坐著一大群當年陪自己一起開黑、一起炸金花、一起掛科的同學。


偷看一眼他們的簡歷,果然和自己一樣水,既有點心安,又有點難受,如果說大學裡80%的人都像自己一樣墮落,那不正好說明,只需要付出一點努力,就可能超越身邊80%的人么。


既然選擇了從眾,那面臨的後果必然是普遍的平庸。唯有比別人多儘力一點,才有去爭取更多機遇、追求更好生活的底氣。


如果只是想永遠呆在這個「普通人」的圈子裡,自己跟著大家一起混日子確實完全沒有做錯。但是一旦想跳躍上更高的階層,則必須從更高的角度來評斷自己和身邊人的這種「政治正確」。若是在曾經需要付出時逃避道「為什麼是我」,就不要在看到別人收穫回報時羨慕道「為什麼不是我」。


你也喜歡我。


這幾天有個新聞,說教育部調查發現,88.6%的學生比較喜歡上思政課,91.3%的學生認為思政課對自己有幫助。

這個消息在我的各個Q群和微信群里遭到許多朋友的吐槽 。我反而覺得不是很理解,我上學的時候比較喜歡上思政課,認為思政課對自己有幫助。

為什麼呢?這種課不用聽講,只要考前背一背、考時扯一扯,懶得扯還可以抄一抄、蒙一蒙,就能應付過去。可以有一節課的時間調養精神、走神開腦洞、補別的科目的作業,你不喜歡這門課?這門課對我很有幫助!

當然,我當初上這門課的時候還是間歇性的聽講的,有的時候我還跟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討論:

「說資本家剝削工人,資本家組織工人生產難道就不該有報酬么?」

「工人使用資本家的生產資料就不要付費么?」

「工人不去工作不就成了好吃懶做了么?資本家辛苦賺取家產才是勞模啊!以勞動的成果來看,資本家完成原始積累的勞動最有價值!」

「工人有意志自由,他們願意選擇上班,這不是剝削!」

等到我在零售業取得了一份收銀員的工作並且做了許多年,我才知道,上班不是意志自由,上班是身不由己,上班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這個人,特別怕浪費。時間,金錢,精力,人生階段,一時一晌都要用在刀刃上。


我追求性價比最高的人生,從小就是。


追求怎樣的人生,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你的底線決定你的生活,我深以為然。

從小到大我都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錢,去得到最大的好處。


比如,我常花很少的錢買到超值的東西;
能挑到便宜但高大上的禮物送人;
我會在上課/上班前幾分鐘坐到位子上;
不怎麼花心思在學習上但還保持著良好的成績;
愛情里我付出得更少,總是等別人來愛我,自己坐享其成。


隨著我長大,這些性價比超高的東西變得越來越猙獰。


2000塊一件的旗袍只比200一件的旗袍多了一些暗紋的設計而已,是我的話,一定選擇200的那件,一層花樣而已我並不願意花1800去買。


但2000塊錢的旗袍穿上的效果堪稱驚艷。


每天早上掐著8點30分整才出門,祈禱今天剛好不堵車,剛好坐電梯的人沒有排大隊,才能在快上班前幾分鐘剛好坐在位子上,問候一下那些早到的很從容的同事,慌忙吃完早飯整理文件,進入工作狀態的時候已經9點半了。


學習更是如此,我可以花60分的精力拿到80分,但如果想要拿100分,必須付出150分的精力,於是從小我都是80分學生,偶爾拿到90分,羨慕著100分的人。

甚至有時候努力100分才能得到1,我努力80分,只得到0。


要知道,基礎量變很容易,但要引起質變,需要經過長時間甚至看不到效果的積累,那無疑性價比超低。


我曾經的愛人他付出的足夠多,他極其用心的愛我,袒露全部的心在我面前,而我蜷縮著,呆立著,幾乎不去關注他。他付出這麼多,我暗暗的想,分手的時候肯定他是最虧的。

可是為什麼,我的心這麼痛?

他用他的愛,換來我長久的惦念,這才是最大的收穫。而我要用很久的時間,去悔恨自己將心意藏著掖著,沒有早早的送給他。


任何超值的東西包括性價比高的人生,總是帶來短暫的快樂和長久的懊惱。


現在明白還來得及嗎。

我願意付出150分的努力了,我願意選擇最好看的衣服了,我願意用盡全力去愛你了。

去他媽的性價比高的人生。


沒有全力以赴有多痛苦?別用最少的努力去換高一級別的結果。

永遠也做不到最好。


1
以前一直覺得,
一生只愛一個人最美好,
談戀愛一定就要走到最後,
堅信「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
每一次都毫無保留全力以赴,把愛情視為生活的全部。

後來我才明白,
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既功利又疲憊。
抱有太多念想和目的性去經營的愛情,太沉重。

愛情,不是必需品,而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如果不能讓兩個人都變得更好,不如不要。

為了走到底而強行綁定兩個不合適的人,
是錯誤,是罪過,也是枷鎖。

愛自己永遠是不能丟失的底線
【你可以全力以赴,但一定要有所保留。】

2
我爸媽就是初戀結婚的,
他們一直禁止我早戀,告訴我貞操的寶貴。
耳濡目染下也堅定了我一輩子愛一個人的決心。

加之我有精神潔癖,
所以我的每段感情都很長,也很傷。
初戀四年,第二個三年。

每一段感情,我都傾其所有,
命都可以給對方的那種。(很不孝)

沒想到這個觀念差點害死了我,
成了我最大的軟肋。
每一段感情都拼盡全力,一錯再錯;結果每一次都用力過猛,遍體鱗傷。

第二個男朋友,第一年都完全沒暴露出他的本性。反而是我經常作,脾氣不好。

後來我們一起出國後,沒有了家長的保護。
他從小的欺騙開始,到聊騷曖昧出軌,乃至之後的暴力行為,我都沒有選擇離開他。
我告訴自己,人都會變的,這是我選擇要共度一生的人,我能改變他。

我在最好的年紀,為他放棄一切社交,做賢妻良母學各國料理,為討他歡心給他買各種禮物。我甚至和他明確申明,畢業之後我們裸婚,我不要他任何東西。

我明知我們不合適,我還是改變自己的性格去適應理解他。
他激發了我內心的母性,剛好他比我小一歲半。
可怕的聖母心促使我用愛和行動去感化征服他,奢望幻想他有一天能變成熟能悔改,感激身邊身邊不離不棄的我,從此苦盡甘來過上令人艷羨的神仙眷侶生活。

無下限隱忍 包容 一次又一次原諒,他一再做出格的事情挑戰我的底線。
「我還能怎麼辦呢,還不是只有原諒他」這真是我當初心態的真實寫照,自我催眠下,他把我套得死死的。

所有朋友都不理解,直言不諱說他那麼渣,對你又不好,你又不貪圖他什麼,你憑什麼拿給他虐?你是不是受虐狂?那麼多人追你和誰在一起不好?

我前任敢這麼有恃無恐,就是因為他鐵定我不會離開他。他沒有危機感,所以他就偷懶,放縱,肆意妄為亂來。

我眼瞎,遇人不淑,
自作孽不可活,

自己的鍋,自己背。

3
女孩們,一定要記住,
【當你讓一個男人吃定你的時候,你已經離全軍覆沒的慘敗不遠了。】
你以為你的真心千金難買,
也許在他眼中,一文不值。

當然 沒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後來我發現大錯特錯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當他一聲不吭頭也不回撕爛我的護照,偷偷丟下我買機票回國,並且過了兩個月開始和另外一個女孩戀愛,如今已經談了快兩年戀愛的時候;
我也單身快兩年了。
他尋歡作樂秀恩愛夜夜笙歌,我一個人熬過了抑鬱症。那是我人生的低谷,後來我看到林奕含的故事,發現莫名的相似。自己活在水深火熱中掙扎,主導這一切的對方卻在外逍遙自在。
在這期間,還飽受外界所謂「當初和他在一起是為了錢」的中傷揣測(首先我家不差錢,再者我和他在一起三年都是AA)
他也從未說過一句抱歉。

所以我才會讀到林奕含的故事那麼惺惺相惜。


終於,我治癒好情傷浴火重生了。

說實話,從去年五月開始寫知乎,高素質的知友們的交流,一個健康和諧又有營養的網路社區,是讓我心情明朗,重生希望的主因之一。

如今我不說,沒人知道我是一個曾經因為感情自殘,設想自殺,深陷抑鬱症每天吃五六十顆藥丸的人。

4
現實就是這樣,
深情總是被辜負,做錯事的人完美逃脫,過上瀟洒自在的生活。
留下付諸全部的人獨自黯然神傷。

這兩年我都在背負這段錯誤的感情帶來的後遺症和懲罰。我很「佩服」那些見一個愛一個的人,雖然見異思遷喜新厭舊,至少他們很好地保護了自己,足夠聰明。

我不恨他,我會吐槽他鄙夷他,但我從未恨過。
因為從頭到尾我都把他當成未來的家人,一生的伴侶來相處,不分開的原因,除了習慣,更多的彷彿是責任和愛。

再者,我也有錯。
那麼多次分分合合還優柔寡斷沒有當機立斷及時止損。

我不想以弱者受害者的形象示人。
我明白,精神越獨立,感情越純粹。

我很渴望變強大,於是不停自我挑戰 施壓。
我一個人上漂然後北漂。習慣了孤獨,戒掉了對愛情的依賴。
我很努力很拚命去用新生覆蓋這段懦弱又卑微的過去。

我承認,事到如今我是心有餘悸對異性是存在抵觸的。我害怕被傷害,也害怕辜負別人。
我害怕過去的點滴深入骨髓,導致我是殘缺的,有污點的,有精神缺陷的。
我怕我不值得被愛,也難以去好好愛別人。

真的不是被迫害妄想症,
我沒有力氣再重來一次了,
從頭到尾再交代自己的人生。

除非遇到那種,很心動,很有安全感的人吧。

真愛肯定存在的。以後我仍然會誠懇對待未來每一段感情。但我絕不會抱著「嫁定你」的態度,去一再遷就,湊合,將就,妥協了。

講這個故事並非博同情博眼球,沒有一絲虛構,也只是冰山一角。只希望你們引以為戒,不要為愛犯傻,少走彎路,不用像我一樣撞得頭破血流才明白,別讓愛你的人心疼。


百分制考試59分就算不及格;
考試作弊會被逐出考場;
只有在分數線之上才會被錄取;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論文一定都是自己寫的;
科研成果一定是實驗結果的真實反應;
科研的目的一定是為了科研本身;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

大學就是一座純潔的象牙塔;
知識高深的學者一定淡薄名利;
天賦和努力是成功最關鍵的因素;

直到現在我還相信正義。


比如說 計劃生育好 國家來養老。


從我記事開始,爸媽就一遍遍囑咐:

千萬別跟人吵架,一定要跟人維護好關係,不管是同學還是陌生人。

還有,人家請你幫忙,不要拒絕。


帶著這些看似真理的囑咐,二十年後,我變成了一個非常容易妥協,被欺負不會發脾氣、不會反駁,因為幫別人透支自己精力的包子。


因為從小被教育不要吵架,所以我不會跟別人吵架,受了無數冤枉氣。只要被人搶白,第一反應不是反駁回去,而是愣在那裡,一言不發。結果別人更加認為自己有理,咄咄逼人。每次都是等別人「吵」完後,自己才反應過來,腦子裡一遍一遍回放剛才的情景。

一個夏天,騎車去未來的初中上英語培訓課。那天剛下完一場大雨,小鎮的公路有個大坑,常年失修。

沒穿雨鞋,邁過去是肯定不行了,我小心翼翼地騎著自行車,盡量選擇路牙石旁邊露出路面的地方。突然前面一個黑影衝過來,我哐一下整個人倒在了水裡。

對方破口大罵:*@#4!怎麼騎車的?我車都被撞歪了!還濺了我一身水!

我掙扎著從水裡爬出來,整個膝蓋血肉模糊。這個中年女人的目光一直盯著自己的自行車,生怕她這輛破自行車出了什麼問題。

我一瘸一拐地把倒在水裡的車子扶了起來,對方卻還是不依不饒,說我撞壞了她的車,真是倒霉等等。

明明是她逆行,不按交通規則,我卻偏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愣愣地站在那兒,反倒像我自己做錯了事,被大人數落。


兩個多月後,我膝蓋才完全結痂,到現在膝蓋上還有疤。那段時間,每次看到我的膝蓋,就恨自己為什麼當時變成木頭,一句為自己辯白的話都不會說,「她這麼說明明是強詞奪理,當初你只要這麼這麼說,不就可以駁回來嗎?怎麼每次都這麼笨!」

本以為長大後,就不會被別人欺負,就能夠保護自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在包子之路上一路狂奔,自己的利益連連被別人侵犯,連陌生人插隊都只能小聲在後面嘀咕,不敢大聲。這些人只是一些這輩子不可能見面的陌生人啊,為什麼我還是不敢發聲?


變包子的過程中,我也更加容易妥協,因為不妥協就容易導致爭吵,而在我的概念中,只要是吵架,那都是不對的、不好的,別人跟我吵架可以,但我不能跟別人吵架(什麼邏輯!)


你不想加班是吧?好,我替你加。
你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是吧?好,我替你搞定。


這隻學生包子在變成工作包後,最後又變成了感情包子。
在上一段失敗的感情中,因為害怕爭吵,面對前男友的冷暴力,想指責他的話幾百次落在嘴邊,卻變成了一句句不爭氣的噓寒問暖。

回顧這段不等價的關係,自己整個就一「受虐綜合症」。失戀那會兒,在知乎看到很多人跟我有相似的經歷,甚至「受虐」程度要遠超於我,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變成害怕爭吵的包子,又應該怎麼調整呢?

1、教育問題,家長、學校一刀切式的灌輸,讓我們以為所有「吵架」都是不好的,不管對方的指責是不是正確,我們都只能選擇忍讓。

不是鼓勵大家吵架,而是想說,面對別人的咄咄逼人,一味地縮頭是沒用的,只有自己才能保護好自己。

2、內心害怕跟別人吵架帶來的後果不可控。

比如,不敢拉出插隊的人,是因為擔心會被沒素質的人罵,甚至覺得他們會出手傷人。其實,大多數情況,這種人最慫。我後來再也沒忍過插隊的人,有那麼多乘客看著,說地大聲點,他們就都乖乖地站在我後面了。

不敢跟同事爭吵,因為擔心同事會給自己穿小鞋。放心,這種人你不跟她吵,照樣給你穿小鞋、造謠中傷你。你如果表現地硬氣,她反而不敢太小瞧你。

3、性格比較敏感。

敏感的人會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小細節,保護對方(粗暴點說就是「玻璃心,想太多」)。相比其他人,對於傷害別人感情的事非常抵觸,甚至會把消除摩擦作為自己的人生任務,「和事佬」就是這麼形成的。

4、缺少吵架經歷和經驗。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當眾演講/參加四六級考試/開車的情景嗎?是不是手腳發涼,心臟猛跳?對於之前從未經歷的事情,我們會本能地缺乏安全感,多練幾次變成「老司機」就好了。

5、對自己吵架的能力缺乏自信。

要說吵架能手,第一想到的是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的老闆娘。不過咱們肯定不走這種粗魯路線,多看點《奇葩說》,學點辯論技巧,絕對錯不了。

6、之前吵過架,但是敗走麥城。所以下次在遇到這種情況,不知所措。

跟第三條比較類似,多練習,多實戰。


===昨天時間原因,沒來得及結尾,今天補上===

我提倡的「吵架」其實是擺事實、講道理、有邏輯、有條理的據理力爭,講求「語言邏輯」,並非污言穢語,像市井破皮一樣耍無賴。看了一下大家的評論,跟我很有默契,哈哈。


在這個並不合理的世界中,作為成年人,我們不能再像個孩子一樣,把「乖巧、老實」當成身上最寶貴的品質。


果斷幹練而不失溫情幽默,據理力爭而不咄咄逼人,堅持正確的原則而又能適時變通,這才是在這個世界中更容易贏得別人尊重的處事方式。

====我和秦驛====

為了記錄我們平時生活的點滴,我們開了一個公眾號。這個號記錄了栗之和秦驛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小段子。雖然叫段子,但都不是編的。

我們一直走的是互黑路線,所以不用擔心被虐狗,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一點樂趣~

公眾號的文章和知乎回答不一樣,超短,一分鐘能看十篇~

微信號:一直夫婦的日常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浪潮君也曾深信不疑:自己家鄉的方言,曾經差一票就成為普通話了。

不少學者也對這個說法信以為真。廈門大學中文系易中天教授在其專門講述方言的《大話方言》一書中,也認為當年中華民國國會曾靠投票定國語,而粵語因為粵籍議員多,差點被選中,幸有孫中山先生大局為重,對粵籍議員逐個關說,才讓位於北京話。

為此,西南官話(四川話)甚至搞出了各個方言的完整得票數;湖北話則更犀利,說投票時有位仁兄上茅房,導致差了一票,真是一失「禁」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遺憾的是,我們都錯了!

競選國語,北方方言碾壓粵語

確定標準國語是非常專業的過程,說國語要靠議員選,就好比讓政客投票支持牛頓或萊布尼茨一樣荒唐。實際上,從民國以來,在國家層面確立標準國語的會議一共有三次,分別是1913年的「讀音統一會」、1923年的「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這其中勉強能貼合謠傳內容的,只有第一次會議。

當時,民國初立,社會呼籲教育改革,確立國語成為當務之事,在時任教育部長蔡元培等人的倡議組織下,召開了民國「讀音統一會」,會上也由各省搞了投票。

但首先,與會代表不是各省的議員,而是業內專家,要求以下四條至少居其一:「1.精通音韻;2.深通小學;3.通一種或二種以上外國文字;4.深諳多種方言」,最後確定下來的與會專家一共80人,大部分是教育部選派,其中廣東只有4人,而江蘇17人,浙江9人,直隸7人,都遠超廣東,根本不存在廣東人多的問題。

  • 2014年9月10日,廣州。「講古佬」在用粵語講演《笑傲江湖》。/視覺中國

其次,即使在當時的國會內部,廣東籍的議員也並無多數優勢。當時的民國參、眾兩院仿照美國設立,參議員除少數民族地區除外,各省均10人名額,以求對各省公平;眾議員則按人口多少分配,每滿80萬選民增選1名,以求彰顯民意。最後廣東省在眾議院分得30個名額,僅與浙江並列第七。可見,即使在國會按人頭投票,粵語也沒戲。

關於投票的內容,也不是選擇哪種方言做國語。對語言學家來說,國語須以北方方言為基礎,這是常識,不存在異議。

專家的分歧僅僅在於,有的人提議完全以北京話為準,被稱為「京音派」,而有的人則提出,北京話已經沒有了入聲和尖團,在韻律和準確性上有損失,而古音和南京話等方言則仍然保留這兩個特色,因此建議以北京話為基礎,進行人為修正,形成真正的「國語」,被稱為「國音派」。

會議當時選擇了第二套方案,以京音為基礎,進行人為修正。修正的方式,則是對六七千個常用字,由各省進行投票,逐字確定讀音,這就是所謂各省投票的由來。可見,各省投票的內容根本不是選擇哪種方言,而是在北京話的基礎上,如何進行逐字略微的修正,最後修正的結果,仍然是「什九(90%)以上與北京音不期而暗合」。這次確立的讀音標準,被稱為老國音。

  • 老國音區分尖團音表意更准,如「箭」與「劍」,入聲字則便於學習詩詞音韻。

而後面的兩次會議,乾脆壓根沒有按省投票。

1923年的「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是為了扭轉前面「讀音統一會」的錯誤。因為老國音只是看上去美好,從1918年剛剛開始推廣就出現了問題,其修正的部分是根據古音、南音(南京話,仍屬於北方方言)等人為選擇的,沒有任何使用基礎,沒有活的參照,甚至有人諷刺說全國恐怕只有趙元任一人會講。

因此,當時負責推廣國語的機構「國語統一籌備會」在1923年的第五次會議上,又改弦更張,決定國語發音徹底以北京話語音為準,廢除了引入入聲和尖團的「老國音」。而此時「國語統一籌備會」已經成為教育部下屬的機構,不再向各省負責,自然不會再按省進行投票。自此,民國確立了通行至今的「國語」(書面基於現代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口語基於北京話語音)。

  • 李宗盛等老一輩台灣藝人的國語水平秒殺無數大陸藝人。/視覺中國

共和國成立之後,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召開時,「國語」以北京話為基礎已經推廣了30多年,教育未曾中斷,而且事實證明推行效果良好,如果再次改弦更張,很明顯會造成混亂。

這次會議的更重要的議題是研究漢字簡化和異體字整理,對國語的討論則非常簡單順利。會議決定將「國語」一詞改為「普通話」,避免顯得漢語凌駕於少數民族語言之上。

至於普通話以什麼為標準,根本不存在爭議,而是直接由當時的教育部長張奚若做了題為《大力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的報告,經會議代表通過,沒有對各方言投票的環節。會議也給出了「普通話「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1982年,推廣普通話被寫入憲法。

  • 2010年9月14日,南京。推廣普通話活動在中國城市隨處可見。/視覺中國

由此可見,從民國以來,歷次全國性的會議當中,以北京話作為國語,是不斷加強的共識。從一開始的以北京話為基礎進行逐字修正,到第二次第三次則完全確定以北京話為標準,直至寫入憲法。根本不存在什麼議員按省投票,更沒有長者關鍵時候表態。

所以,就算是你的方言再有特點,面對巨大的人口數量和普及優勢,也只能是浮雲了。

本文首發於【浪潮工作室】(微信ID:WelleStudio163),歡迎搜索關注,帶你了解更多方言背後有趣的新鮮知識!


推薦閱讀: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
如果一個人註定沒有出息,那應該怎樣去生活才會快樂?
小時候被老師侮辱,長大後如何克服心魔?
放棄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理性和感性,哪個是人的天性?

TAG:生活 | 人生 | 生活方式 | 人際交往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