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受儒家思想影響有多嚴重?

為什麼女人要結婚生孩子,覺得很多女性結婚後是沒有尊嚴的活著,有些女人會打掉女孩生不出男孩會自責無怨無悔的做著傭人生育工具,一邊工作還家務不少做,可能至少有一半人女主是這樣活著的吧!


個人認為中國女性長期受到壓迫的原因恐怕不是儒家思想而是源於人性之惡。魯迅說過,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
所謂人性之惡。見高踩低,跟紅頂白,弱肉強食,欺軟怕硬。
亞當斯密說人生而自私,這是天性。
韓非子是性惡論的推崇者,也說過,夫妻生女便溺嬰,生男便歡喜。連親情都可以用利益來衡量,人性怎能不惡?
由於女性天生自帶懷孕生子功能以及體力不如男性,所以在傳統農耕社會一直處於卑下狀態,甚至沒有為人的正常資格。
具體表現為被纏足,要求女戒,三從四德,立貞節牌坊等等。種種不平等的待遇充分表明,女性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之中從未和男性處於過平等的地位。
如果說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壓迫和歧視還情有可原,而女性對女性的壓迫也是男尊女卑漫長傳統發展的又一劑猛葯。
男權社會設計好了框架,給女性洗腦灌輸男尊女卑的事實,從而達到維持社會穩定的目的。
具體表現為婆婆對媳婦的壓榨,正妻對小妾的壓迫,妯娌之間的內鬥等等,男性總是旁觀者,但卻是最終勝利果實的竊取者。
比如說甄嬛傳,裡面的妃嬪再如何斗,掌握實權的終究都是皇帝,她們當中的勝利者不過是靠近權力的虛幻影子罷了。
男權社會通過營造一種「女人靠依附和征服男人而獲取地位和權利」的假象來誘使女人內部的相互鬥爭。然而他們只是將女人當做一種繁衍工具和壓榨對象而已。
婚姻是最大的剝削,而最想結婚之人絕對是能夠在婚姻之中獲取最大利益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女人之中的精英大多成為剩女而屌絲特別渴望娶老婆的原因。
魯迅筆下的嫖父則是對中國大部分已婚男性的最真實寫照。
人類之間的一切行為動機的根本出發點都是因為利益,而使出的種種手段不過是為了掩蓋這種獲取利益的終極目的。
古代封建社會為守寡女子立貞潔牌坊以及塑造封建女子賢良淑德的所謂品格不過是採用捧殺的方式來使其成為男權社會的犧牲品和陪葬品。
而立子殺母、傳宗接代更是榨乾女人的最後一份利用價值。並且,一切對平權運動的改革方式最終都會轉嫁到女人身上,就好像無論怎樣對農業稅收進行改革最終的負擔都會轉移到農民身上一樣。
例如發現女嬰便墮胎,導致男女比例不平衡,農村出現大量光棍,為了維穩竟然有人提出讓大城市剩女和農村光棍結婚的奇葩思想。
而近期二胎政策更是給平權女權運動雪上加霜,很多女性尤其是農村女性在一出生就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成為父母自私的犧牲品,人都是趨利動物,即便是對骨肉也毫無例外。
此外,評論區有人提出漢代之前沒有男尊女卑的情況,是儒家思想被確立為正統思想之後才有的。
我想說,蘇妲己大家知道吧,為什麼會被口誅筆伐成亡國禍水,類似的還有褒姒、妹喜等。這些都是諸子百家那些文人乾的,那時候思想還自由呢。而妲己實在是冤枉啊,商朝滅亡的原因明明是因為紂王好大喜功四處打仗導致奴隸反叛,而酒池肉林那種事,完全是文人yy出來的,根本沒有記載。
有人質疑這事,我上個圖吧。

so,人類對同類尤其是弱小的同類的打壓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

總而言之,在中國歷史上,女性一直都是跪著的狀態。我們刻在骨子裡的傳統或許恰恰就是一直以來敲骨吸髓的工具。


我的其它回答:
如何看待廣東最新178天產假,你的感想是什麼?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1146897/answer/12432978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對於女人不婚的好處有多少?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197973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補充:
深深感覺自己還需好好讀些書,也要努力工作。不多讀些書,言語總是很是乾癟,沒底氣;沒有足夠反抗的資本,在很多現實問題前都有種無力感。

…………答題分割線…………
以前有時我會陷入這樣一種矛盾中,舉兩個例子:
1. 某天媽媽和我說她車間的某某都28歲了還沒對象,我腦子裡第一個想法竟然是「呀,馬上就30,嫁不出去怎麼辦」 後來,腦子裡會有這麼一個聲音說「為什麼一定結婚晚了就是一件不好的事?為什麼一定要結婚?」
2.某位大姐一胎是個女孩,又懷孕了。腦子裡的第一想法是「要是再生了個女孩怎麼辦?」

講真,有這些想法我是很鄙視自己的。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傳統的人,我選擇丁克,我可能不婚,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但遇到事情時,腦子裡第一出現的竟然是那些我痛恨不已的想法。
我覺得那些儒家糟粕大概是深入民族血液了吧,幾千年了,潛移默化地,生活里哪裡沒有它們的存在?
身邊有許多諸如女人大了就不值錢、女人怎麼可能不結婚、不生孩子結婚幹嘛、男人偶爾出軌是可以原諒,等孩子大了就好了此類無恥論調。
不僅男性貶低女性,被男性貶低的女性也去貶低其他女性。
真是可怕
我在努力地與它們做鬥爭,我要保持人格的獨立,經濟的獨立,思想的獨立。


我媽在我小時候(小學三四年級)教導我做家務,不是為了讓我能漸漸習得照顧自己的能力,而是為了教育我——你太懶了不會做家務沒人要。以後在婆家會被說閑話。
高中時候,獨立意識覺醒,經常和我媽在某些方面對著干,她氣急地時候會說你脾氣這麼怪,以後沒人要,說你沒家教。
大學後,她的這些想法被我扭過來了,我告訴她,她對我嚴厲的家教是成就了一個獨立自主的我,而不是一個適合嫁人很會討未來婆家喜歡的女生。我告訴我媽,我因為擁有照顧自己的能力而感謝她嚴厲的家教,但不會認可她教我勤奮賢惠的初衷。

傳統的三從四德,離我們並不遙遠


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是存在因果的,從歷史上說唐朝之前沒有專註採用儒家思想治國,雖然也是男尊女卑但是對女人的壓迫還算比較少,可能是出了武則天之後的宋朝防止再被女人踩在腳底,開始對女人的各種壓迫就是不讓女人出頭把女人的一切智慧才華斗埋沒,所以軍事政治經濟從各方面看唐朝以後是倒退的的
雖然西方也有封建時代,可是好像西方的皇帝老婆都比較少,感覺東方的皇帝都喜歡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孩子,西方的強盛也是伴隨著婦女的解放運動,東方的衰弱也是伴隨著對女人苛刻的禁錮,到最後被女王統治的英國用我們的四大發明打開滿清的國門
可是封建時代結束百年了,中國解放也提高可婦女得地位,為什麼還出現大量打掉女胎只要男孩的現象,看看如今的男女比例可以看出是多少人的努力的結果,至今還有女人被逼打掉女胎的現象,這些女人活的這麼沒有尊嚴的活著是不是都是經濟不能獨立沒有文化造成的還有自身性格的懦弱,如今還有多少女人連自己的子宮都做不了主的,還只是被當做生育工具生男孩的工具呢?
再過去中國自殺率最高的就是農村婦女,因為她們沒有經濟來源,看過一個網友說他家小時候住在縣醫院對面,三天兩頭都有喝農藥的婦女被送來,這種現象改革開放後有所好轉,因為好多農村女人可以去城市打工了,現在最高的是農村老人了
其實更本就是錢和知識這是每個人必須要具備的女人更是,不說什麼婚姻里誰吃虧的,碰到值得你結婚的人就去結婚碰不到就不婚,不要去做一些讓自己出於不利的事情
自然界優勝劣汰是很正常的,被淘汰的更不該去禍害國外女人,優良的基因被繼承劣質基因被淘汰
是不是儒家思想的灌輸導致東方的女性比西方女性的思想相差那麼大,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女性才能完全拜託儒家思想的影響,即使現代也對女人的太多不公平,古代農耕因為體力的原因,現代主要就是思想造成的吧?
覺得中國女人很不爭氣為什麼女人都喜歡老男人喜歡二手男人,為什麼女人大多能原諒男人出軌嫖娼,都說是為了孩子,其實就是經濟能力差和真的不想離開那個男人,所以更本還是金錢,女人想活的有尊嚴再沒有一個人能獨自扶養孩子的能力不要生孩子,不要覺得女人就是傳宗接代,自己是獨立的人格是為自己活著
好多人已經習慣了,其實就是儒家思想幾千年的洗腦造成東西方文化的差距和女性思想的一直落後,還是要靠自己堅強,懦弱的人永遠都有理由,被家暴被小三都忍都為了孩子,最後就是越來越嚴重的家暴和頻繁的出軌
除了體力是不是女人在性格上有天生的不足加上愚昧思想的洗腦禁錮,至今感覺女人好弱堅強的只是少數,是上天的造就還是後天的迫害還是兩者都有,會有平權社會的到來嗎?


最近關於這個問題想了很多,看到這個問題想寫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儒家思想只是歧視女性現象的一個載體,即使沒有儒家思想也會有其他思想來毒害女性。前面的最高贊答案寫的很好,我就不贅述了。

第二,思想這個東西,是對沒有自己想法的人起作用,對於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思想的人,一個泛泛的思想體系是無法起到作用的。拿我的媽媽和婆婆來舉例,媽媽是60後期出生,家中獨女,有四個哥哥,婆婆是60年出生,娘家姊妹3人,只有一個弟弟。不能說我媽就沒有被性別歧視思想影響,但是從小被父母和哥哥寵愛,她的思想是沒有被遏制的,甚至連她和我爸的結合也是自由戀愛。婆婆在一個女多男少的家庭中成長,成長的過程中必定被灌輸大量性別歧視的觀念,幾乎沒有思想的自由和獨立。然後看我媽和婆婆的生活觀和家庭觀:
我媽:男女都是平等的,我爸在家也是必須幹家務的,而且不比我媽少。女孩一樣要讀書,而且可以比男孩讀的更好。享受生活很重要,要掙錢也要花錢。
婆婆:女人就要任勞任怨,家裡男人不幹的都要女人干。女孩讀書多了沒有用,老公的妹妹自己選擇初中畢業就不讀書了,孩子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比如我,高中不想讀書了,但是父母堅決不同意。生活就是要掙錢攢錢,享受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錢都要存著,只有幹活才有意義。
我媽和婆婆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第三,說到底,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年代也會有我媽和婆婆這樣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女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這裡要感謝我的父母,在我的成長經歷中,他們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性別而少給我任何的一點愛。而且我家是在農村,很多城市長大的人可能體會不到,農村就是,家裡沒有兒子就會被別人明裡暗裡隨便欺負,我家因為沒有兒子,父母受的氣和欺負絕不是一點半點,但是關於這些,父母從來不讓我知道。

我的母親知道身為女性的不容易,所以永遠給我她所能給予的所有的愛;我的父親,因為愛著母親,愛著他的女兒,所以從未在我的面前指責過或者辱罵過什麼,對於所有外界給予的傷害,都是一個人默默承受。

作為女兒,承受了父母那麼多的愛,可我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孝順女兒,遠赴外地求學,在大城市不顧父母的擔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顧父母反對嫁給同樣來自農村的丈夫。對於這一切,父母心疼,卻從來都是尊重我。

女性在這樣的儒家思想濃厚,相對性別歧視的環境中,確實會錯過很多機會,會承受很多壓力,但是只要你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去追求,總會自得其所。

最後,如果你知道性別歧視對女性不公平,那就從身邊做起,尊重身邊的每一個女性。

我有女兒,雖然我對她有很多期望,也希望她能像大部分傳統女性一樣幸福,有自己的圓滿家庭,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我尊重她的一切,包括她對每一餐飯吃多少的選擇,以及她對人生的每一次選擇。

我有婆婆,她有她的思維方式,很多事情我們根本無法達成一致,但是我尊重她,所以在相處中,我們的磨合越來越好。仍然不斷會有一些問題,人的相處就是這樣,不斷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性別有關,但往往性別不是最主要的。

我有媽媽和外婆,她們給了我女性最無私的愛,我尊重她們,即使因為在骨子裡的傳統意識讓她們覺得如果我是兒子多好,我仍舊無法去責怪她們,我只有讓她們看到,生而為女性,我很好。
我尊重自己,生而為女性,可以經歷男人無法經歷的人生,這是多麼大的一筆財富。
我很驕傲,我是一個女性,一個獨立的女性,一個有能力愛別人愛自己愛生活的女性。


先問是不是,再說……

1儒家思想裡面有沒有男尊女卑的內容?肯定有。

2儒家思想裡面男尊女卑的內容是它核心的、本質的內容嗎?不是。

3男尊女卑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必然推得的嗎?不是。

4某些時代儒家的男尊女卑思想,根本在於當時社會的經濟政治條件下女性的現實身份。儒家自身的因素在於,儒家長期對於社會現實是一種溫和偏保守的引導姿態而不是激進的顛覆革命者,不會提出巨大的結構性的逆轉。

5女性要生孩子、要管家庭這種觀念在全世界普遍存在,這是早期條件下生產/軍事依賴體力而女性不佔優勢的結果。(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哦)但是,正如神話蒙昧也是歷史中曾經普遍存在的東西,歷史上普遍存在並不證明它是對的。

6題主提到的,現代中國女性受到家庭宗族觀念的壓迫,確實和儒家思想的宗法、家庭倫理觀念有很大關係。但是這不是來自於「儒家之為儒家」的本質的東西,而是來自他在過去的歷史條件下長期作為主流意識形態而與社會現實融合的部分。

7用中國的儒家對應歐美的基督教應該是可以的,基督教作為長時間的主流思想,其核心精神也是一貫的,而和具體社會現實融合的部分也一直在變化。問題在於,在中國,某些與過去的落後社會基礎結合的部分沒有被變革掉。

8更根源的,還是落後的社會基礎的遺存。但是這就牽扯到更大的社會歷史問題,比如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地理條件和自然因素(按馬克思韋伯的話說治水的需要)造成的中央集權……

-------------------------------------------------------------------------------------
下面簡要說一下上面省略的比較多的123

儒家思想關於政治社會的思想的核心精神在於禮樂德教。
簡單粗暴地(有以偏概全之嫌地)說,就是通過對於每個個體道德德性的養成,建立恰當的人倫關係,從而建立社會秩序。
從具體個人的視角上看這種整體的社會架構,「仁」作為德性修養的基本要求,其本質含義就包括了對他人的感通關懷。所以你的德性生活也是在和他人的關係之中進行的。到這裡為止沒有任何問題,甚至你可以說它的傾向有點像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僅僅是「有點像」而已)

但是,在當時的經濟社會環境之中,你的最親近的人倫關係當然是家庭,而在當時看來,家庭中人倫關係的「恰當」,就是一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的狀態。那種社會條件下,夫妻雙方就是有一種內外分工、而且當時來看也更多是合理的(生產需要體力,而生育的風險成本巨大)。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在農業社會中,這種分工一直是相對合理的。儒家對於合理的倫理、合理的家庭秩序的看法也一直是基於這種社會現實。

儒家的緣起與商周的貴族文化有較多的淵源,是一種偏保守的思想。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的背景下,諸子百家一開始對於禮樂的態度就能夠看出他們自身的傾向特點。道家是對禮樂等制度性的設置採取完全消極的態度,起於微末的墨家則有一種打散階級,惟賢是用的平等主義。儒家也尚賢,並且後世儒家思想成為主流後也事實上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但是儒家相對於墨家更考慮社會穩定、考慮不將既有的秩序一概推翻。儒家對於社會階層是繼保留宗法等級,又另開闢一布衣卿相的路途的這樣一種態度。這裡就可以看出儒家的保守傾向。(此段據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
體現在政治大架構上,對於宗法的維護使得其政治設想基於家庭人倫關係的類比和擴展。整個社會的政治秩序,整個社會的穩定,其實都有賴於家庭中的「秩序」。這也導致對於家庭宗族觀念的強調。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它也是有效的。


但是
按照儒家的基本精神,即便有尊卑內外的設置,男女之間也應該像君臣父子一樣,「順」和「禮」必須是對應的,讓一方順從另一方,必須建立在被順從者有充分的德性,並對待順從有充分的尊重的前提下。(當然我也不覺得這樣就能充分地使得一方「應當」去順從)。即便是君臣,如果君無德、對待臣下暴虐,那麼他就不再是君,這時候正確的做法不是「忠君」而是「誅獨夫」(《孟子·梁惠王下》)。秩序關係中,如果在上者無德,沒有什麼「天生應然」的東西保障他的「尊位」。我國現在的這種繁殖戀、物化女性、女性淪為財產……完全有悖於儒家精神,儒家不背這個鍋。

個人認為儒家的宗法家庭觀在現代社會是不可能繼續保持的,儒家的一些觀點必然產生調整,這也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儒家有其獨特的生命力,也將能夠面對新的時代做出調整。


拿自己舉一個例子吧!
我爹由於工作清閑,生活無聊,常年以和我作戰為樂。過年時,一如既往地挑釁我。我和我爹的戰鬥經歷常常讓聽眾覺得很搞笑。但作為當事人,受害者,我總是非常憤怒。過去多年,他對我的羞辱包括但不限於:我有多醜多笨脾氣多壞多自私。然而我在學校里成績極好,安靜,樂於助人,老師同學都非常喜歡我。他對我真正的不滿是我不是男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生活不如意攻擊我泄憤。
如此積怨已久,在我和我爹就某一事情看法不一,他無故發脾氣時,我媽說:別跟你爹吵了,晚上回去給他洗洗腳。他不滿意我是女的,我就給他洗個腳?他無故發脾氣,我給他洗個腳?
當我獨自一人忍受痛苦折磨,帶著親爹給的一坨陰影,覺得生無可戀時,誰來管我呢?所有的憤怒,久經壓抑,都成了對自己的攻擊,完全喪失活力生命力。
不好意思,我也長大了。拒絕任何傷害。可以唾面自乾,只是沒興趣自甘下賤。
這事多著呢!什麼吃飯女的不上桌,什麼女的要幹家務。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麼孝順。我恨!一個重男輕女就要殺死我了。


「這事兒我做不了主,你得聽你爸爸的。」


深入骨髓而不自知。
昨天和一女朋友聊起隔壁家的往事。那家的兒子殘疾,經濟也不寬裕,為了給兒子成家,就用女兒換親。結果女兒一生窮困潦倒。在我就此批判家庭剝削壓榨女性的時候,她表示理解那對父母的決定,並反對這是壓榨,堅持是為了家族傳承的犧牲。為了家族的犧牲是高尚,為自己是自私。她不是文盲,是正經大學的本科生,九零後。


這是西方的淑女教育。如果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有了不好的行為的話,就會遭到男性或者年長女性的管教打屁股。
儒家和基督教,不管什麼文化,包括非洲巫毒、東南亞巫術、伊斯蘭文化,都有各種對女性的限制和管教。這是全人類共同發展出來的一套文化體系,也許在古代不發達時期,確實有其必要性,而現代遭到了淘汰。因為人類,特別是西方人認為,女性和孩子一樣,心智並不成熟,需要管教。
而這種現象在現代的少的多,雖然美國還是很多高中有男老師體罰打女學生屁股的現象,但是隨著女性受教育率提高和媒體發達。女性並不需要像古代一樣被對待。而女性結婚養育孩子並不是什麼女性地位低,照顧家庭、愛丈夫並不是什麼貶低女性的事情,而是男女的分工不同。我一個女性朋友問一個美國女性,「為什麼要結婚養育孩子?還那麼辛苦做家務?我們中國女性追求女性地位,不做家務不養育孩子甚至出軌的很多。」那美國女性一臉驚訝的說:「因為養育孩子和照顧家庭讓我感到幸福快樂,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在家做家務養育孩子輔佐丈夫工作一樣也是男女平等。」


前任的媽媽,大概告訴過我三次,你以後就伺候好xxx就行了。
請注意,她用了 伺候 這個詞。

他們家是某地農村的,依舊還在沿襲,男主外女主內,女人不需要工作只要在家洗衣服做飯打打麻將生孩子帶孩子就行的思想觀念。


前段時間的那個不讓女人上桌我真實體驗過。
他弟弟結婚,家裡請了一堆村裡人來,我跟他媽媽姥姥舅媽之類的忙活了一上午,準備吃飯了,他媽跟我說,你就別上桌了,等他們吃完了在吃吧。 懦弱的我,跟一大群忙裡忙外的女人在門口坐著聊天,等那群在門口抽煙喝茶一上午的老男人吃完我做的飯,我們吃剩下的。

後來我把這事告訴了我父母。我爸說,他們那的女人活著是不是不如死了?
我媽說。。。。。。。

他弟媳婦在國企證券交易所上班,他們逼著她辭職,因為我家男人是做生意做大事的,需要女人在家顧家。然而,從他大舅到他爸他他弟,全部,他大舅養個小三十幾年了,大舅媽我有幸見過一次,一看年輕時候就是個漂亮女人,溫柔,皮膚白皙,大眼睛雙眼皮,他弟婚宴上告訴我,我不是挑撥你跟xxx的關係,但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這樣在你人生發生某些事的時候,你才有退路。 他弟我就不說了,帶女人同居上床我都看習慣了。 他爸,呵呵,我分手了才想明白,他年輕時候估計也是。 他,前年出軌了,我初戀,以為自己能原諒,想多了。

我問他弟媳婦,你爸媽怎麼說?她說她媽媽不讓她辭職,可是她又不能一直上班,這樣老公去哪裡做什麼她都不知道啊,所以她要看看能不能調回本地。我默默無語。

他媽,自己愛伺候男人就算了,還要告訴我,就算以後上班也是在自己家公司,跟他弟媳婦一起,就玩就行,但是我要比他弟媳婦提前一個小時到公司打掃完上下兩層衛生(這是分手以後他們教育我的),回了家也要給他洗衣服做飯伺候好他。又是伺候。


我問他弟媳婦,他媽有沒有跟你說過伺候?他弟媳婦說沒有,說從來不讓她幹活。吧啦吧啦。我心想,你快得了吧,前年在北京被他弟一巴掌打到地上,自己牛逼拖行李走了結果不用人哄再自己回去,完了告訴我他們是打架,笑死。

他爸親口告訴我,我沒結婚之前經常打你阿姨,可是結了婚我在也沒有。把他弟打他弟媳婦照片,給我看,鼻青臉腫の。告訴我女人要尊重男人吧啦吧啦,意思你們應該也懂的啦。

。 哈哈,我是打我前任の那種,他出軌我打過他耳光,罵我我就跟他對罵。你們想像不到一個男人怎麼罵自己女人的話。其中「婚內」強姦,罵我,掐我脖子,逼我跟他下跪,我呢,嗯,給他把臉砸了個大疤,打進醫院了。哈哈。一點也不後悔。就是覺得沒砸夠。都是被逼出來的。打的輕了。

我的初戀就是一部跨越大江南北國內外的狗血大字。我現在有多恨他,以前就有多愛他。

匿了


這些思想不是儒家給她們的,是想要一直享受的男人和我不好你也不能好的女人們教她的。


講真 有寫答主實在是把男權擴大化了。
結婚就算不是所有人的選擇,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父母擔心你走一條未知的路不是很正常嗎?
高齡產婦很危險,大家也都知道。除非人造子宮普及,否則女性確實是受到年齡束縛。
怎麼解決?只有科技發展。
女權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實事求是地追求平等。


一般這種撕逼方式的問題都匿名。

看到問題和幾個回答,覺得可笑。

問題里,一個群體中的個體就會代表一整個群體,一個女人想做某些過分的事情,卻被道德和倫理束縛著,做出出格的事,又害怕這種道德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不接受,於是乎開始毫無依據的批判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很搞笑。


中國女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多嚴重?

首先不單單是中國女人,中國男人也同樣在其文化的影響下發展,非要用一種極端女權主義來代表所有女性,也是不多見了。

可以肯定的是確實受影響,比如,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些都是一種現象。不過拋開儒家,去到國外溜達溜達。

看看人類四大文明國家中其他三個國家,那些沒有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女性是怎樣生存的。

埃及,印度,巴比倫

關於這方面的文獻回答這和問題時,答主沒有去認真的翻閱任何歷史文獻。就從一些碎片的信息中來講一下屬於個人的狹隘觀點。

這些個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一直發展到今天,這幾大文明發展到現在提出男女平等的國家都有那幾個?
一夫一妻都有那幾個?

生活在現代,非要去為自己女權找到一個看試似合理的依據,而且是從封建社會中找。這樣的邏輯站不住腳的。

如果男人能生孩子,那從天性和生物學的角度來講,女性在社會文明的進步中應該在什麼位置呢。

不要認為所有人都會覺得個人無法得到某種權力和自由就怪罪到整個文化和國家身上。

———純屬常識性回答———就這樣。


你懂儒家思想嗎?啊?


題主的的問題是中國女性儒家思想影響有多嚴重,很多答案都只回答了「有多嚴重」,並沒有討論到重點,那讓我們稍稍回歸到問題本質上。

不過大家對儒家思想的弊端近乎恐慌的反映真讓我為有些它喊冤。因為它確實分了各種派別和觀點,有的影響並不能冠之以「儒家思想之過」的罪名,少一些斷章取義,理智地從儒家思想的最基礎的大宗分析。

中國女性在不同時代受的影響不同,先秦時期儒家思想只有主張,並沒有形成完備的體系,專說對女性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並且先秦其實是思想解放時期,是非常開放的。但在這時儒家思想為今後幾千年來奠定最大的弊處即它的退步性的是強調階級性,說句題外話,正是這一點最大的弊病,成為日後很多復辟的借口,於是儒家思想在某段時期被改革派詬病。比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之說。

不得不提的是日後因統治需要被曲解的「人倫物理」。只說「人倫」,大致分為:君臣 父子 夫妻 兄弟 朋友,只是先秦時期的人倫雖然不是完全平等,但也是有相對性的,不過到了後來卻越來越把階級性官方化,直到程朱理學時期達到巔峰,變成了男尊女卑,女性要從一而終。

(善良的我只說了曲解二字,怕給朱熹招黑沒有說程朱理學,其實他也是被歷史書黑得不輕。想給他洗個白,因為他在《四書五章句集注》里其實對自己「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是做了明確的解釋,區分開了人正常的私慾和除其之外的慾望,比如,不認可的是叔嫂之間不合倫理的私慾,反對這樣的慾望有什麼錯呢?所以,這裡我只說,曲解儒家思想的人,而已。)

而這些,在每一種人倫關係中都有一方承擔著同樣的問題,(例如兄弟間,長兄如父,父又為子綱)所以並不是單單對中國婦女的影響,再加上這些都是後來者的觀點,與最開始已有失偏頗。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後來者的儒家思想卻是對中國女性最大的束縛。婦女裹足,母憑子貴,相夫教子,女主內……是它的影響,溯源即階級性和對人倫的曲解,方法論就是要通過憑藉男性來證明自己,要夫唱婦隨。

來總結一下,其實儒家思想帶來的原理就是一條:男尊女卑,其他問題只是這個問題的旁支,不過這些問題卻是非儒家思想影響區域也存在著的呀

如果說對現代中國女性的影響,那大概就是女性承擔「主外」和「主內」的雙重責任才能達到與男性同樣的社會化水平。

其實贊同最高贊的回答,現代中國女性的地位問題根本和儒家思想沒有關係。最近看過呂頻的《儒家如何才能令當代女性信服?》和人民網的那篇毒雞湯,我只能說在今天鼓勵女性回歸家庭的時代,我看不懂……


這是儒家思想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和男人一樣嚴重。


長知識了。一直以為是男人逼她們那樣做。原來是自願的。中國男人真不錯啊。


比較傳統的話,中國的傳統相對不那麼歧視女性。古代中國女性一直有財產權,歐洲則不僅沒有財產權,女性自己就是男人的財產。這不是要為儒家傳統開脫。導致女性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低下,女性的邊際收益低。


推薦閱讀:

人口數量減少會出現《使女的故事》那樣的國家架構么?未來會不會出現新計劃生育政策?
允許單身女性冷凍卵子、懷孕對於男性是否公平?
化妝是處於男權社會中取悅男性的表現嗎?
中國女權現狀如何?
如何得知伴侶是否有墮胎和性病史?

TAG:女性主義 | 丁克 | 獨身主義 | 不婚族 | 女性主義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