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從來不買銀行理財產品?


「你真以為銀行理財有那麼安全嗎?其中的套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同學的這句話讓小編嚇掉了下巴……

98%的人認為銀行理財是絕對安全的

不說100%,但是小編相信,一定有98%的人認為銀行理財是絕對安全的。

正因為如此,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的時候往往失去了理智,只關心收益和期限,而不關心資金投向。事實上,理智的用戶一定會發現,雖然客戶經理能把理財產品的名字、收益、期限背得滾瓜爛熟,但是這時候你要是問一句這個產品投向哪裡,這些客戶經理往往立馬卡殼,要不諱莫如深要麼一臉懵逼,搞不好臉色一拉剛才的熱情轉眼就不見了。

這是因為,很多客戶經理或許也解釋不清楚資金投向。

投向不明,再加上央行已經放出消息容許銀行破產,銀行理財真的那麼安全嗎?

銀行理財「暴雷」情況頻發

誰說銀行理財就一定安全,「暴雷」的情況在近幾年也可謂是頻發不斷。

2013年,於女士在光大銀行真新支行,簽約購買了一個預期年化收益率為11%的理財產品,當時該產品是100萬元起售,3個月結一次利息。但從2014年9月起,她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利息,到去年12月產品到期,連200萬元本金也沒有拿回來。

2015年7月,廣發銀行被媒體曝出「飛單」案件,客戶劉女士在該行北京某支行員工推薦下購買了一款年收益達11%的私募基金產品,一年兌付期到後卻沒收到承諾的本金與利息。此案中,與劉女士一樣遭遇的客戶有5人,共767萬元未兌付。

2016年11月,張女士在中信銀行酒泉路支行購買理財產品,卻被銀行員工推薦將200萬元投進投資公司,剩餘130萬元本金難以追回。

2017年4月,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假理財案違法行為的案件,涉案資金總規模可能高達30億元。

2017年6月,興業銀行一紙訴狀將建行咸寧分行和東吳證券告上法院。起因是2015年,興業銀行杭州分行通過通道方東吳證券購買了10億元建行咸寧分行的兩年期存款保本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6.3%。該產品本應於2017年4月21日連本帶息兌付,但距離產品到期還有約1個月時,建行咸寧分行拒絕兌付這筆理財產品,稱簽署理財合約是其某支行行長肖俊的個人行為。最終興業銀行杭州分行僅追回了1.37億元,剩餘資金去向不明。

銀行理財只不過是銀行的表外業務

在討論銀行理財是否安全的時候,我們必須先理解,銀行理財業務。

事實上,對於銀行來說,理財只不過是表外業務而已。其表內業務,就是銀行的基本功能:存款和房貸,這兩項業務是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要接受上級部門和央行的嚴厲監管。而理財作為表內業務,則是不需要計入資產負債表,在監管上自然也沒有那麼嚴格。

有銀行內部人員表示,在金融創新擠壓、經濟下行、表內業務嚴監管的多重壓力之下,銀行早已經無法擴張表內業務了,因此,理財作為表外業務自然也就成為了「撈錢增收」的一種合法手段。

銀行理財風險叢生

除了以上概念上的區別之外,小編還發現,銀行理財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

在不少人的世界裡,銀行理財是百分百安全的,雖然收益不高,但至少能保本,也不會出現資金池或者跑路的情況。

如果你這麼認為,小編只能告訴你,簡直是大錯特錯!

首先,銀行理財可不一定能保本。銀行理財產品的類型劃分有很多種,一般說明書中會以產品的收益類型來劃分,可劃分為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三類。

保本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較低,產品到期後,投資者拿到本金和預期收益,此類產品的收益率會比同期限同投資方向投資額的理財產品低,「一般會低2%個點左右」。

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承擔的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將固定收益證券的特徵與衍生交易的特徵有機結合,是我們常說的「結構型理財產品」。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風險比較高,產品到期後本金以及收益部分都不保證,投資者可能要承受本金或者收益虧損的風險。目前市場上出現了部分保本的理財產品,比如90%保本,這類產品到期後最差的表現為投資者只能獲得初始投資額90%的本金。

所以,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可千萬不要以為所有產品都是保本的盲目購買。

其次,銀行理財通常是資金池模式

銀行理財的基本模式:一般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形成資金池,與之匹配的是銀行設計的資產池,池子里有各種類型的投資標的。比如債券、票據、同業存款、信託產品等。用資金池裡的錢去購買資產池裡的各種投資標的,就完成了投資過程。投資到期後,返還收益。

在這種資金池模式之下,期限錯配、流動性收緊之時風險劇增等問題就更加明顯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銀行理財也是有風險的,特別是流動性風險很可怕。

購買銀行理財,一定要避開這些神「坑」

除了要防範風險之外,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的時候,還要注意避開一些「坑」。

你買的不一定真是銀行理財

大家是不是以為,只要是在銀行買的,就一定是銀行理財產品?其實並不一定,銀行銀行除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

在銀行代銷產品業務中,銀行作為代理銷售方,發揮營業網點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等優勢,提供產品的銷售平台,所承擔的責任與銀行自產自銷產品有較大區別。

因此,大家一定要學會判斷,自己買的到底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產品,還是代銷產品,如果是代銷產品,一定不能僅依賴於對銀行的了解與信任,更要重點考察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經營主體公司及產品本身的情況。

預期收益率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

針對這一個「坑」,相信不少理過財的人都能明白,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一樣。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時對產品的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

所以,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不要輕信所謂的高收益,而應該理智判斷。

購買理財產品時是否有「雙錄」

不少了解銀行理財的人都知道,銀行理財有一個風險,就是「飛單」,而「雙錄」就是針對這一情況的。為規範銀行自有理財及代銷業務行為,有效治理誤導銷售、私售「飛單」等問題,銀監會於3月30日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展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專項評估檢查的通知》,決定對銀行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

所謂「雙錄」,是指銀行通過營業網點開展代銷業務時,需通過錄音錄像「雙錄」,記錄營銷推介、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客戶確認和反饋等重點銷售環節,以保障客戶權益。

因此投資者在櫃檯辦理理財投資業務時,一定要留意理財經理是否給你提供「雙錄」,若沒有這麼做,那麼理財經理推薦的這款理財產品,多數是「飛單」,存在著投資風險隱患。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明白了,為什麼銀行員工不買自己家銀行的理財,因為風險同樣很高,而且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坑」。


隨著我們收入的不斷提高,現在理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想理財的人雖然多,但是真正懂的人卻沒多少。這個時候很多朋友就會把錢給銀行,心想銀行穩定啊,總不會給我賠了吧。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檯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更多精彩知識問答,請關注我:找靚機科普(zljkepu)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很容易造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情況。可以很負責任地講,銀行職員從來不買理財產品這種說法絕對是錯的,親身經歷,很多銀行員工都在買或者至少買過理財產品。理財產品不是保險,當然也有不良人員以理財產品的名義忽悠客戶買保險。實際上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還是很高的,主要是指年利率3%-5%這個收益段的理財產品,本金幾乎沒什麼風險,最多是收益上可能會有小的變化,例如約定的4.5%,實際收益4.3%,這種情況是有的。這種理財產品風險非常小,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收益率本身不是特別高,而且理財產品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缺乏流動性,例如你買3個月理財,3個月到期前你是絕對拿不出來的!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理財產品中也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類就是一種風險較高的,低風險偏好者最好不要去買。個人認為理財產品不是什麼騙局、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想獲得略高於銀行定期利率,對短期內流動性要求又不高的群體,可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在防盜這個點上,安全性是高於支付寶的,建議不要參與網路理財(支付寶這種除外),那個風險真的很大,說不定哪天公司就垮了。特別是對於年齡稍大、不熟悉手機或者計算機操作的人,銀行理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再重申一遍,我所說的,都是低風險收益也不太高的理財產品,銀行售賣的大部分理財產品也是這類。世界是公平的,追求高利率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追求平穩自然不會有太高的收益,但是能大幅高於銀行定期存款也算不錯了!


不知道這個問從何而來?根據何在?作為一個金融業人員,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幾乎所有銀行職員都有買自己銀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根據風險等級不同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收益和風險隨之不同,風險等級高的理財產品收益高,反之亦然。絕大多數銀行員工自己和向客戶推薦的理財產品都是僅比存款風險稍大,收益也稍高的理財產品,全年通算下來收益比存款年息大約高一倍,本金也很安全。另外我敢和提這個問題的小編打賭,你對銀行理財產品根本不了解,對銀行職工買賣理財產品情況沒有進行過起碼調查,就故意用誇張甚至惡意誤導的字眼提出問題,敢和我賭的話下面留言!


銀行職員也買理財產品,只不過不一定買本行的理財產品而已。

他們身在行業內,專業知識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行業信息也是最及時的。哪個銀行出了一個很好的理財產品,會第一時間得知。

產品究竟好不好自己很清楚,好的理財產品很多銀行職員也會買的。 而本行的理財產品卻不一定是最好的,為了完成任務可以向別人推銷,自己卻不一定買。


不懂什麼套路,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可能手續費比較貴吧。

其次,重要的是不要覺得銀行的產品就靠譜,要實際去評估風險大小。

最後,很重要的是,要看清,有些產品可能是第三方產品,銀行代銷而已。


題主從哪兒得到銀行員工從不買銀行理財的信息?就我所知,銀行員工很少存款大部分都是投資理財!

其實題主的問題很容易給人以銀行理財都是騙子連自家員工都不買的誤導!

可以這麼說,理財和基金是有根本不同的,通俗的說,理財一般有銀行信用背書,甚少本利無歸,但收益較低;基金是某個公司發起由銀行代賣,一般收益較高。

理財和基金這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謝謝邀請

我不知道你這個消息來自哪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銀行職員同樣也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有些是自己理財的需要,有些是銀行安排的任務。我唯一要告訴你的是,以前銀行理財產品是保本保息的。現在資管新規的出台,剛兌被打破了而已。強調的是凈值計算,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任何消息來源,我們要有起碼的分辨能力,判斷能力。不要聽風就是雨的。以偏概全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銀行職員尤其是擁有客戶源的客戶經理及管理人員都會有投資的渠道的。如購買股票,基金,各種投資理財,以及其它公司入股之類,將資產最大利益化。


你的問題有點絕對,銀行職員也是會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只是他們會選擇利息高,安全的產品。而且可能是內部優先選擇。當然也有其他理財渠道。因為從事金融工作,比我們經驗多。所以選擇起來更專業。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子星碰撞能製造出黃金?
已買房的人和未買房的人,可預期的3-5年內,生活會有什麼不同?
中國棉花產量最多的縣是哪個縣?
為什麼有些父母寧願讓孩子找工作每個月只賺2、3千,也不同意他們自己創業多賺點錢?
如何看待徐崢妻子陶虹的投資經:拉趙薇范冰冰做微商,產品頻陷毀臉風波?

TAG:銀行 | 個人理財 | 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