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畫印泥和篆刻印泥有什麼區別?


印泥是文具的一種,即能提供附著和轉移性良好的不幹有色油質,供印章粘附後轉印於紙、絹等表面的油泥狀半固體,通常由顏料、油料和植物纖維為主要成分。在我國有悠久的製作和使用歷史,近代以來,因為印章種類和其他移印介質的大量出現(如原子印章油、布面加油印台、海綿加油印台等),在辦公領域使用逐漸減少,為了區別一般的辦公印泥,才出現這一稱法。即主要用於傳統書畫篆刻的創作,按傳統的方式選料製作,並達到特定效果的印泥,稱為書畫印泥。

印泥是傳達印章藝術的媒介物,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印章藝術表達的效果。質地好的印泥,鈐印出來則色彩鮮美而沉著,有立體感,顯得有精神。質地差的印泥鈐印出來,則顯得色澤灰暗或淺薄,有的油跡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難看。印泥的品種很多,紅色的一般分硃砂、朱膘、廣嫖等。

硃砂印泥

純硃砂印,其色深棕紅。有人稱為壽星。它是用漂制硃砂時沉澱在乳缽最下層的一種硃砂製成的印泥,厚重沉著,非常美觀。

朱磦印泥

純朱磦印泥,它是漂制時上層的硃砂細末與艾絲、油等調製而成,(通常數十公斤的硃砂礦只能漂取一公斤的朱磦,所以朱磦印泥價格通常也高於硃砂印泥)略現紅黃色,如同熟透的橘子皮顏色,非常典雅。除了純硃砂和純朱磦,在硃砂或朱磦中加入不同的原料調製,其色澤,彈性、韌度、也各不相同,有珍泉、觀銘、魅力、通明、淵泉等。不管何種名稱,只要以厚亮細膩、色彩鮮明沉著者為佳品。

如何選擇印泥?

印泥是鈐蓋印章的材料。一般情況下,篆刻中國印用的印泥與用於公文的印油不同,前者主要是以艾葉纖維、硃砂和蓖麻油為基本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才製成。好的印泥鈐出的印文,色澤鮮明沉著,具有立體感,不會滲油,文字醒目清晰。

一般印泥除了紅色外,還有各種特殊的印泥,如綠色、黑色、褐色、藍色等。選擇印泥除了色澤外,還要注重質量和產地,上海、杭州、漳州、蘇州都產有質量很好的印泥。上海產的西泠印泥及福建漳州產的漳州八寶印泥是中國印泥的兩大主要門類。

對顏料的選擇主要看其是否會褪色,滲不滲油。對油脂的選擇主要是對其乾性度,粘性度和滲透性的考量。對纖維的選擇是彈拉力的強度和吸取色漿能力的大小。所以好的印泥應該是容易上章,容易上紙,不滲色,基本不褪色。

印泥分為書畫印泥,辦公印泥,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精品印泥,普通印泥。用於書畫印泥的應該稱為精品。書畫印泥的印文必須清晰,不褪色,不滲色;更優者篆文不僅清晰,而且有神,能如實反映作者的刀功藝術。同時,書畫印泥實體表面細膩,拌和時能成團且具有彈拉力。上章,上紙容易,而且均勻。用於書畫的印泥宜略濕潤,用於篆刻的印泥宜略干。用於辦公的印泥一般稱之為普通印泥,對它只要求表達的印文清楚,蓋章落紙輕鬆即可。


書畫印泥應該具備以下的特點:

一、不滲油。也就是通過印章轉印在紙或者類似的織物表面後,印痕邊界不會有油明顯外滲。

二、良好的遮蔽性。簡單的說,就是鈐蓋在墨跡上,印文部分能遮蓋住墨色,把紙提起對著強光,印文部分是不透光的。通常具備良好遮蔽性的書畫印泥,同時也就具備厚實的印蛻立體感。

三、良好的印文還原能力。如果還原能力不好,那麼朱文會變粗,白文會變細,同時印文邊緣會粘連、模糊,不清晰。

四、良好的轉移性。也就是可以比較快和比較均勻的被印章蘸取,再比較均勻的被印章壓實在介質表面。

五、顏色不浮不滯,具有持久的保持性。這主要是近代以來,印泥的製作多摻加有機顏料或者其他物料,造成顏色或過於艷麗,或粗滯不均,甚至為書畫作品減色。而人工合成的顏料,顏色的保持力有限,因此上乘的書畫印泥,都應使用純硃砂製作。

六、穩定的理化性能。也就是正常使用和保存狀態下,不會很快就變干、返稀,甚至變質。同時在環境溫差較大時,性狀變化要小。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

1、材料的加工,書畫印泥里的艾絨很細,一般的較粗,好多印泥用一根印箸是挑不開的,黏稠度高;

2、色彩原料,書畫印泥的色彩基本都是天然的礦石顏料,所以顏色鮮艷,時間再久也不會退色;

3、油料,書畫印泥的油料是優質的蓖麻油不易變質,受溫度濕度等的外界影響小;

4、鈐印效果,書畫印泥印出的效果清晰,不陰油,有立體感。

總的來說,用於書畫印泥的應該稱為精品。書畫印泥的印文必須清晰,不褪色,不滲色;更優者篆文不僅清晰,而且有神,能如實反映作者的刀功藝術。同時,書畫印泥實體表面細膩,拌和時能成團且具有彈拉力。上章,上紙容易,而且均勻。用於書畫的印泥宜略濕潤,用於篆刻的印泥宜略干。用於辦公的印泥一般稱之為普通印泥,對它只要求表達的印文清楚,蓋章落紙輕鬆即可。



看到回答,真有點笑不得,有些看頭像還是書畫篆刻愛好者,也太不講究了。篆刻印泥較干,印兌蓋於連史紙、蟬翼紙、扎花紙上,而且要翻轉括擦,印泥稍幹才不會漲線,字口清??。書畫用印泥要求濕一些,因為常蓋於凈皮宣紙等較厚較吸油的書畫宜紙上,又不能翻轉括擦,所以濕一點的印泥容易蓋出完美的印跡。篆刻用印泥一般使用上海西泠印社或杭州西泠印社出產的印泥,品質是比其他牌子的印泥髙些。以上海西泠印泥說,″鏡面硃砂"是分界點,低於此價格,嚴格來說已不算印泥。羌思序堂印泥、八寶印泥、雙維印泥就比較濕,可用於普通書畫。也不能選他們檔次低的印泥,個人認為那是化工顏料調色的,不會是硃砂。硃砂印泥的印花在火上烤一下是變深色的,溫度正常又變回原色。放水上、放太陽下曬、放火燒…自已體會。個人見意,書畫用還是要兩西泠印社的印泥,買點他們的印油調濕點就是了。無他,品質比其他的高。從顏色上說,只有正紅帶紫、正紅、正紅帶黃、黃帶紅才是硃砂、朱磦做的印泥。其餘顏色皆化工顏料調配,日久越污。最反感那些蓋仿古色的,自以為古拙,實為品味不遞。看看古書畫的印吧,上好印泥都是紅而不艷、鮮而不浮!江湖藏龍卧虎,有制印泥的好手。如魯庵印泥的傳人,上海李耘萍,石盦史雲楠,由之堂等等,都屬於私家訂製的。寄語書畫同好,書畫不僅於寫幾個字畫幾筆畫,是一個系統,識者能從您的用紙、用墨、落款、印章的優劣,甚至印泥的選擇等細節推斷出您的學養和品味。


書畫印泥和篆刻印泥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總的來說,天下是一家唄,只是一個質量高低的這個裝配成份的不同。所以對這個問題也不是很清楚了,一般的印泥就是一種辦公用的普通的這樣一種,包括很多的書法寫字都是印章蓋上去,只要清晰不模糊就可以啦!現在都挺方便的,就是有一種這樣的印泥,印上去就直接是一種自動有墨水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只知道這麼多,不精通,不好回答嘍!


區別不大,但是篆刻印泥一般品質要求較高。書畫印泥要能對書畫作品起到映襯和錦上添花的效果,最低要求顏色達標即可。篆刻印泥要能表現出篆刻作品的細節和風貌,品質較低的印泥影響鈐印效果容易失真。所以篆刻一般選用品質較高的印泥,像是西泠印社的朱磦印泥,很受篆刻者喜愛。





按我的經歷、體會和想像,一般人書畫,印泥都沒有講究,只要能蓋出印章來即可,用差的,甚至就用辦公印泥。

書畫上水平的,專業學生,專業老師,各級書畫協會會員,書畫家等等按照經濟條件和個人講究,會購買與使用品牌品級檔次不一樣的印泥,如西泠印社、榮寶齋不同檔次的印泥。

篆刻印泥分好壞兩種,可能按經濟條件,低水平篆刻者使用低檔印泥,也有可能有低水平使用高檔印泥。

按常理來說,即使是制印水平高的人,一般在制印時,在終稿出來前,用低檔印泥印在紙上看效果,還需要修改,既可節約成本,又無大礙。覺得沒必要修改了,罷手前,會用好印泥蓋些做紀念,或者給他人檢驗、觀賞等。


書畫印泥和篆刻印泥有什麼區別?其實沒什麼大的區別。就是書畫印泥要求質量稍微高一點,以便裝裱之需,不洇油墨為好。另外書畫講求以淡雅為美。故印泥顏色要以沖淡雅緻為佳,鮮艷如唇紅色次之又頹顯俗氣。

這些對於篆刻印泥來說就沒有那麼講究了。練習篆刻用印泥數量要大些,有時要反覆拓印 、修改,若是用質量稍微高的印泥成本就會增加,通常都會用普通的劣質印泥,說白了,就是省錢。好的貴啊!


謝邀!

印泥是文具的一種,即能提供附著和轉移性良好的不幹有色油質,供印章粘附後轉印於紙、絹等表面的油泥狀半固體,通常由顏料、油料和植物纖維為主要成分。

書畫印泥的特徵。

一、不滲油。也就是通過印章轉印在紙或者類似的織物表面後,印痕邊界不會有油明顯外滲。

二、良好的遮蔽性。簡單的說,就是鈐蓋在墨跡上,印文部分能遮蓋住墨色,把紙提起對著強光,印文部分是不透光的。通常具備良好遮蔽性的書畫印泥,同時也就具備厚實的印蛻立體感。

三、良好的印文還原能力。如果還原能力不好,那麼朱文會變粗,白文會變細,同時印文邊緣會粘連、模糊,不清晰。

四、良好的轉移性。也就是可以比較快和比較均勻的被印章蘸取,再比較均勻的被印章壓實在介質表面。

五、顏色不浮不滯,具有持久的保持性。這主要是近代以來,印泥的製作多摻加有機顏料或者其他物料,造成顏色或過於艷麗,或粗滯不均,甚至為書畫作品減色。而人工合成的顏料,顏色的保持力有限,因此上乘的書畫印泥,都應使用純硃砂製作。

六、穩定的理化性能。也就是正常使用和保存狀態下,不會很快就變干、返稀,甚至變質。同時在環境溫差較大時,性狀變化要小。


篆刻印泥的特徵。

1.觀察印泥顏色。顏色純凈沉著者,硃砂和朱磦色濃郁者為佳。如果印泥發暗發黑,則表明印泥中含雜質成分多,印色必然欠佳;

2.觀察泥體細膩度。細膩而有光澤者為佳。如果泥體毛糙,多有小球突起,則表明印泥艾草質量低劣,用印後定然起毛影響印文效果。如果泥體沉暗,則表明印油質量低劣,用印後不久印文顏色會產生退色等不良反應;

3.用附帶的骨簽翻起泥體,攪拌成團,感覺泥體的軟硬度和彈性。以軟硬度稍稍偏硬,但彈力十足者為上品;

4.用石章輕拍印胎,落紙上印。感覺上章勻稱,落紙輕鬆,起印時無拖沓感為佳;

5.觀察印文效果是否符合以下條件。印文清晰有神,能如實反映作者的刀功藝術,做到不胖不瘦,不偏不倚。印文厚度好且勻稱,富含立體感,且遮蓋能力強。歷時不跑油,不退色,不滲色。

故而篆刻印泥 篆刻印泥指篆刻專用印泥。由於篆刻者製作印譜或留存印樣,一般對篆刻效果要求都很高,字口要清晰,印面要完整均勻,線條立體感要強,而且最重要的是快乾,因篆刻用紙一般較薄(如連史紙),如果印泥太濕就會導致印文模糊,甚至出現滲油的現象,所以相對來說,篆刻一般適宜選用干一些的印泥,西泠鶴泉印泥(篆刻專用)則是非常專業的一款印泥,鈐印效果受到業內人士的肯定。


謝謝邀請!??

書畫印泥和篆刻印泥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接到邀請我馬上有點著急!

我認為書畫包括了篆刻,自從印章用於書畫,篆刻便是書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沒有區別。





謝謝邀請!書畫印泥比篆刻印泥要濕一點,即印油成分配比不同。因為書畫用的紙張較厚,易吸油,所以使用較濕的印泥,則容易上章,且厚度適宜,立體感強,能壓住整幅字畫。而篆刻字用的紙張比較薄,如太濕則會使印文模糊,甚至出現滲油的現象。用干點的印泥,則可使印文清晰有神,力顯各派篆刻藝術之特點。


其實不存在書畫印泥和篆刻印泥。印泥只有一種稱呼,就叫印泥,一般也都是用在書畫上。而平時辦公或私章大多用的是印油。至於區別,一聽名稱就能分出來,印泥是固態的,過去都是用硃砂製成。印油是液態的。大多數情況都用印油,原因是成本低使用方便,特別現在有一種電子圖章,印油加在圖章內部,使用非常方便。


推薦閱讀:

物理學裡對功w=fs定義是錯的嗎?
李白、杜甫、蘇軾和辛棄疾有過哪些讓你百讀不厭的詩句呢?
怎麼製作超輕粘土?
西周的九鼎為什麼放洛陽?
有哪些曾經被人懷疑的歷史事件被考古發現證明了的例子?

TAG:篆刻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