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或者小世界?

刷知乎一段時間了,大家的回答普遍都是如何通過自我提高放眼更大的世界,我本人也很同意這種觀點,只是偶有閑暇不知大家是否會想安於現狀,守著現在的認知人生也許一樣快樂?追求更大的世界抑或死守自己的小世界究竟哪一個才是人生真諦?
我相信多數人都會有的這樣矛盾的心理,希望大家能夠詳解


謝邀。

我選擇追趕大世界,是因為恐懼。

我以前受讀者青年文摘、流行歌曲和一些簡愛之類的名著洗腦,特別崇尚簡簡單單的小幸福,人生理想就是找個一貧如洗但是人品出眾的男人,然後倆人一起在租來的10平米地下室里努力奮鬥,不離不棄,他下班回來從背後變出一朵花店關門前白給的打蔫兒的花給我,然後我給他看我今天又用隔夜剩飯做出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炒飯。

現在想想當時是很勇敢的。後來上大學,別人在玩命申請出國準備考研的時候我也覺得沒必要這麼拚命。人生如果是舞台那麼總有人要做在台下鼓掌的人。人生如果是賽跑那麼總有人要做在一邊喝彩的人。平淡知足中自有美好人生。追求小小夢想我一樣很快樂。

可惜現實的打臉來得太快太急太狠。跟學校合唱團出國演出,我就傻眼了。國外真好啊,國外就是花店關門前白給的花兒都比國內的香。國外就是超市冰櫃賣的酸奶都比國內的好吃。國外就是路邊賣唱的乞丐老爺爺都比國內的水平高。國外就是機場安檢的工作人員都比國內的有禮貌。怪不得大家打破了腦袋要爭著給資本主義生孩子。

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膽小。擔心的事越來越多。害怕自己被同齡人落得太遠。害怕在大場合露怯。害怕跟牛人交談會冷場。害怕到了高級餐廳不知道怎麼點菜。

而且越是試圖解決這些恐懼,在解決的過程中,還會遇到更多恐懼。害怕自己的人生觀跑偏。害怕將來養孩子會出現誤操作。害怕處理不好家庭和事業的關係。害怕自己篤信的很多東西其實全都是謠言和錯誤。

當我看著朋友圈裡瘋轉腦殘段子的親友,想到我也會被比我段數高的人如此俯視,我的心情就難以言說。萬一我快死了才反應過來自己一生過著井底之蛙的日子,可咋辦?萬一將來我孩子埋怨我年輕時沒有努力,影響得他的眼界也很短淺,可咋辦?到時候後悔著急可就都沒用了。

知足常樂平淡是福那些道理我都懂,我10歲就懂,平常的生活里我並不會被恐懼包圍,但這些恐懼真實存在,我無法忽略,它們在我耳邊匯成一句話:「我天,我得出去。」

我知道我的問題主要在於想得太多而看書太少,可我沒法控制自己不想這麼多,我已經想這麼多了。所以我只好多看書,到更大的世界裡去找答案。三觀總在崩毀,我得到大世界裡去找建材撐著它呀。

以上。


基本上,每過兩個月,我媽就會來珠海跟我住兩個星期。白天我要上班,她就做家務、看電視,再安排點時間出去逛街。

她能夠坐一路公交車,到了某個站點下來,逛完便坐回來。但是,要她用手機查公交,或者中途轉公交,那是不可能的。此外,她很抗拒獨自坐地鐵。因為她覺得裡面像迷宮一樣。如果沒人帶她一定不肯去試。

她的普通話很差,但買日常用品基本沒問題。只是,如果要修電視,或者換傢具,都非要我在家不可。因為太複雜的東西她沒法溝通。

在我們老家,有一些從未離開過小鎮的親戚反對子女出外讀大學。因為好多大學生交了幾萬學費,畢業後一個月工資才兩三千。我媽說,人還是要讀點書的,不然去了子女的城市,字都認不出,出門往哪走都不知道。

實際上,與城市生活的隔閡只是一方面,與子女的隔閡是更大的問題。

我媽每次來住,我們會說些話,但說得不多。晚上她看電視,我就在房間里寫稿子、看書,互不干擾。彷彿彼此已有默契。因為,好多時候由於觀點不和,我們聊著聊著就會有點爭執。她總說要我娶個不工作的全職家庭主婦。我覺得,這種隔閡是沒法通過溝通消除的。一個人五十多年生活形成的世界觀,哪能反駁幾句就輕易扭轉?

實際上,對我們這一輩而言,這樣隔閡的場景並不陌生。因為我們80後、90後剛好經歷改革開放。而父母一輩的青春則是從上山下鄉走來的。接觸的完全是不同星球的世界,大部分都免不了隔閡。

所以,你當然可以一直生活在安逸的小世界裡,卻無法阻止這個世界進步,也沒法阻止你身邊的人邁向更大的世界。固步自封太久了之後,你會發現,你已無法在這個世界自如的行走,就像面對一台按鈕眾多的複雜機器無從下手一般。面對著身邊那些你最愛的人,你也會發現自己與他們已沒有共同語言可以溝通。那時候,你會有一種被這個世界拋棄的感覺。哪怕你有很多錢,恐怕也彌補不了自尊心受到的衝擊。

我們的父母青春被剝奪了。在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階段,他們大部分沒有條件接受教育。但我們不一樣,我們基本都受過教育,理應提升自己適應社會的腳步。

宇宙是浩瀚的。多大的世界才算大?這個難以下定論。對於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而言,我們都是孤陋寡聞的。所以,該爭取多大的世界,完全因人而異。

但是,我們是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擁有生存在這個社會的技能和常識,應該是對每個經濟能力負擔地起的人最低限度的要求。比如嫻熟地用手機、互聯網、訂機票訂酒店……此外,我們的思想不一定要前衛乃至先鋒,但最起碼,要保持不和身邊的人脫軌。

因為你也不希望,有一天你會跟自己的子女感情猶在,卻發現沒啥好說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他們知道你不知道的,不代表他們知道得比你多。什麼大世界,首先你需要確定他們的世界沒比你小?


走進房間不因世界之大而恐懼,
走出房間不因內心之小而彷徨。


失眠了,怒答此題。
--------------------------------------------------------------------------------------------------------------------------------------------
我很難說選擇大世界或者小世界。
首先,我所有的看法都是以兩個認知為基礎的。一是 世界上99%的人都生活在小世界中,而以我的天賦和性格顯然不是那1%;二是 世界是大的沒有邊界的。
但是不是說要死守小世界,用到了死守這個詞,這是絕對不可取的選擇,至少來知乎的人都不會是這個選擇。死守結果只能失去,畢竟世界是在變化進步的。
我想說的是我想要的是小世界,但我也會爭取看大世界的機會。一個是擁有,一個是看的區別。比如說我有自己的女朋友(目前還沒有),我會為她計劃未來,為未來的生活奮鬥,為她付出一切。但世界上那麼多美女路過的時候,我不會不看的是吧。一個給我以穩定的精神歸屬,另一個滿足我突然的興趣和好奇,我不會因為追求大世界而捨棄我的小世界,就像我不會因為美女而拋棄女朋友(假設有的話),因為我明白哪個是我的哪個不是。
然後我想說為什麼我想要的不是大世界。電影《海上鋼琴師》中1900說過一段話:All that city. You just couldn』t see the end to it. The end? Please? 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 ends? It was all very fine on that gangway. And I was grand too, in my overcoat. I cut quite a figure. And I was getting off. Guaranteed. There was no problem.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 You understand that? What I didn』t see. In all that sprawling city there was everything except an end. There was no end. What I did not see was where the whole thing came to an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用英文湊點字數畢竟是我第一篇長回答,以下是翻譯)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無法看見盡頭。盡頭?拜託!拜託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後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
與毛姐姐的答案相反,不選擇追求大世界的原因之一是恐懼,對自己不是足夠了解的就認為不安全,也沒有太大熱情去迎接很多複雜而多變的事物。
但是恐懼不是主要原因,知足常樂也不是,而是小世界就是我想要的。知足常樂帶有滿足的意味,不解的是很多人為什麼一定要用滿足來形容一個只想要簡單生活的人呢,然後給以懶沒有上進心的評價,你怎麼知道這不是恰恰他想要的呢?
我想起小學三四年級,我爸問我長大想要幹什麼,我說我想當個公司的職員,我爸很生氣,他對我的期望一直很高。現在想小時候的志向還不如現在宏遠啊。
現在我來構想一下我想要的生活,一個溫馨的家庭,一個好老婆,一個好兒子一個好女兒,幾個好朋友,一個好圈子,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一些投入的興趣愛好,一個可以不用擔心的晚年。每年計劃一下的話,經濟可以供全家一次旅遊,有積蓄應對事變,有精力也關心一下社會。這樣的小世界簡單嗎!很難!所以呢我得努力!
總結一下吧,我想擁有小世界,以絕對的熱愛和努力,我也看大世界,提高自己才能守護我的小世界。
--------------------------------------------------------------------------------------------------------------------------------------------
以上是一個二十歲男青年的個人看法。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我這樣想的吧。以後經歷多了觀念也必然會有所變化。
--------------------------------------------------------------------------------------------------------------------------------------------
知乎第一篇長回答,更多是給自己的總結吧,反正看到的人也不多。


人生從來不是只有一個答案啊,大世界小世界也不完全絕對的存在,你的小世界,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大世界,你的大世界對別人來說不過是小世界。
我想兩者之間橫亘的只是嚮往或追求更大世界的動力。
我一直覺得,當你滿足於小世界的時候,證明你的世界還沒有飽和,還有可以吸收的空間,還可以盛放你的心。也可能你還不知道更大的世界是怎樣的。
而當你世界飽和了,你再也找不到新鮮的東西,開始覺得匱乏的時候,或者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後,自然會想要追求外面世界的精彩,那時候也不需要去糾結到底在哪個世界好了,追隨自己的心就可以了。
然而,追求總是會疲憊的,尤其是馬不停蹄的追趕高很多level的東西,那時候不如放慢腳步,暫且在原先的小世界休養生息,鞏固一下再出發也不遲。


我覺得不在乎大小,在於心境,如果你自覺不安現狀了,那自然是需要改變的了…而且有一個問題是,人的物慾,總是會慢慢增長的,這也是常情。所以,稍微追求一下是人之的本能,但若是因此影響到本身就不划算了


在大世界裡用小世界的人生態度生存。


人生像是一艘漂泊的船,自有歸屬於它的最舒適最愜意的港灣,但是船生來就需要漂泊,尤其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多出去轉轉,去大港灣里見見風浪,見見深淵,看看別的船隻怎樣度過漫長孤索的漂泊生涯,回過頭來,你也許會明白,自己最舒適的是大港灣還是小海灣。如果不去品嘗一番,怎麼敢保證自己的選擇不會留下遺憾。


我畢業於一個還不算壞的大學的金屬材料專業,旁邊的冶金專業跟我們一脈相承。大學到企業實習。他們高溫鍊鋼,我們把鋼軋製成各種型材。
灰色調的工作環境加上噪音加上各種安全教育宣講,我們很多同學從那一天開始決定遠離這個行業。
有本科就爭取到項目去日本東京大學後來直博的,有在國內念完研究生後又自費到德國留學的。網上看他們的動態有做學術的感悟有背包漫遊的風景照。同時,也看到他們付出很多心血去適應語言和科研環境,花很多時間去泡實驗室讀文獻,他們在國外被大牛大神狂虐,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我越來越感覺畢業時以為人生是同樣起點的人原來有著不一樣的加速度。他們的人生未必比我的精彩得多,但他們永遠走的比我遠。他們的世界未必高等得多,但他們永遠在我前面。
與此同時,我們的同學裡有去到小縣城傳統鋼鐵企業的。畢業三年結婚生子,追隨配偶定居。我們在群里討論行業發展時她不關心,我們談起聽了誰的演唱會,發些旅遊的風景照她不感興趣。但每個人都感受得到她的幸福。她跟老公一見鍾情一拍即合,他們都願意偏安一隅,她想要的很少,她覺得知足就是幸福。
我們這些總是不滿現狀想要更多更好的人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覺得她不思進取嗎?不,她的幸福我們也很羨慕。只是不能對換。
在我前面的人——我——比我走的慢的人
我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危機感
危機感越強烈,你會越來越加快步伐,就像後面有惡犬追趕
但這隻惡犬是抽象的。有人很早能感知到有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察覺。
如果你未曾察覺,那麼沒有嚮往,就是幸福
如果你察覺到了,那麼窮其一生,你都在路上。


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會看到不同的世界,深嘗小世界的辛酸苦辣,也偶爾體會到大世界的多姿多彩,知道小世界的人們生活的充實而反覆,和大世界的人交流也得以了解他們曾在小世界裡掙扎向上的經歷,不同世界都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啟發,但不管哪個世界,這些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眼界的擴大,資源的積累,以及人生閱歷的增加,帶給一個人思維空間的不斷調整乃至重建,如果嚮往大世界的生活,就提升自我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一員,自己想要的終究還是得自己給自己,有小世界的夢是必要的,日臻完善,踏向邁向大世界的征途。


大世界與小世界之間的界限並不明確,身處世界的大小是有自己決定的,你希望在那個世界,就會最終到達哪個世界。


除非你不想融入這個世界,不然到哪都是小世界,只是這個小世界的星雨有些不同罷,所以沒必要把兩者分得清,just follow your heart!


在我的小世界看著大世界,跟走近的人交流溝通,我不願封閉但也不願改變!~


i"m a big big boy in a big big world。。。。


刻意去追尋大世界或者小世界有點捨本逐末了。

人生如果有意義的話,意義都應該是追尋心靈的富足,簡單點說就是追尋快樂。大世界or小世界都不重要,過得快活就是了。

現階段的我,還是更熱衷於大世界吧。我想見識更多的美,看看不同的地方!至於以後,那就說不準了。如果能遇到一個讓我寧願為她放棄整個世界的菇涼就好了!我會毫不猶豫的


怎麼走,外在豐富了內在沒有豐富就算躺迪拜塔上過的也是愁苦的生活,不是不讓大家追求,而是我們安靜思想,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世界恆常,談大小,有自以為是之嫌!

拋開大小,就是模式問題了。

對眾人來說,是"適"的問題,從接觸開始,經歷過程的感觸,實現最終的判別。

對個人來講,是"審"與"修"的問題,到底是達到"適"的問題。

常有人說:"我做不了這事。"短短六個字,有探明的成分在,有自知的成分在,很高很實際。

如此,依達到否來判別高低確是偏頗了。

生活嘛,管它大小做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致青春裡面陳孝正<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做法?
感覺一直都有一種「差一點就可以」的經歷和感受?
為F1寫一段溫情的文字?
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人到底有沒有前世?

TAG:人生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