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24個比利》的感受?

24個比利,多重人格,社會


[每周讀書 九十二] Daniel Keyes——《24個比利》 - 每周讀書 | 楓言楓語 - 知乎專欄

1977 年,比利·米利根(原名:William Stanley Milligan)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發生了三起搶劫強姦案,卻被診斷為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而獲無罪釋放。這件事情在當時引發群眾激烈的爭議,有人認為他是演技超凡的罪犯,甚至有人企圖謀殺當時還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比利。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呢?作家 Daniel Keyes 與比利經過數百次的談話,採訪了 62 位與比利相關的醫生、護士以及親人朋友,於 1981 年出版《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一書,揭露比利悲慘的一生,試圖為比利正名。

2014 年 6 月,作家 Daniel 逝世,同年 12 月,比利因癌症逝世。我想這可能是最近這本書又熱門起來的原因。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深刻的震撼,不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技巧與故事情節,而是這個真實的事件令人瞠目結舌。比利的一生過得太坎坷,太悲慘,人們的不信任與攻擊太冷漠,太殘酷。

我們普通人也會有類似多重人格出現的時候,比如情緒低落的時候,比如有反社會情緒的時候,但是普通人與病人的區別就在於:分裂症患者在人格轉換的時候並不共享記憶,其中一個人格無法記住另一個人格做過的事情,而且每個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名字和生活背景。這一點應當是出於自我保護而演變出來的,因為多重人格分裂的病人大都受到過巨大的心靈無法承受的打擊,才分裂出一個用於承受痛苦的人格,而自己的核心人格則可以眼睛一閉忘記痛苦。

比利就是在年幼的時候,遭遇繼父的虐待,才分裂出用於承受痛苦的丹尼與戴維兩個人格。比利的核心人格的感受就是,一旦繼父要虐待他了,他就把眼睛閉起來,等到睜開眼睛的時候,他不知道怎麼就到了另一個地方,時間也不對了,但是所有的痛苦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什麼樣的痛苦能夠讓一個人非得分裂出一個獨立的人格來承受呢?比利的繼父不僅毆打他,辱罵他,還雞姦了他,甚至曾經活埋過他,並告訴他如果他跟母親說起這件事情就會把他殺掉然後跟母親說他自己跑掉了。繼父對比利地獄般的虐待正是比利的心智崩潰的開始。

他早期分裂出的人格是用於承受痛苦的,後來他又相繼分裂出許多其他的人格。在醫生的幫助下,主要人格都陸續出來與醫生交談,經過長時間耐心的治療,比利終於開始以核心人格為基礎融合其他的人格。當大多數人格成功融合的時候,一個全新的人格「老師」出現了。醫生問他除了畫畫(比利有好幾個人格都擅長繪畫,曾以賣畫維生)還希望做什麼,最後他選擇讓醫生認識的作家把他的故事寫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虐待兒童的事情。於是有了這部《24 個比利》,大多數完整的記憶與有邏輯的敘述,都是由這個融合的人格「老師」對作家講述的。

但是事情並不總是美好的。比利雖然被判無罪卻需要一直呆在精神病院里接受治療。一開始他呆的醫院都是有學術界權威的醫生在主導,大家很快就相信比利確實是人格分裂而不是裝出來的,都盡心儘力想要幫助比利康復。但是隨著比利可以假釋的期限臨近,外界的報刊輿論對比利的聲討越來越激烈,什麼「強姦犯很快就可以自由出入我市」之類的報道每天都上頭條。剛剛才能融合的比利看到這些報道後承受了相當的打擊,人格又開始分裂。由於分裂的人格無法記得上一個人格的記憶,他有時候醒來發現自己被人抓住,就開始反抗,造成了醫護人員的傷害。這正好應了外界的批評,比利再次接收法院的審判。

最後他被判送入以收治精神病犯人而臭名昭著的利馬醫院,傳說進入這家醫院就相當於判了死刑。比利在這家醫院遭受了毒打,注射了過量鎮靜劑(鎮靜劑不利於多重人格分裂症,會惡化病情),比利在利瑪醫院期間 Daniel 還與他一直聯繫,後來把他的抗爭的故事寫成了本書的續集《比利戰爭(The Milligan Wars)》。由於各種原因,這本書於 1994 年在日本出版,2000 年於台灣出版,卻始終無法在美國出版。

從《24個比利》這本書,我們看不到作者刻意埋伏的懸念與注重情節的輕重安排,分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題材,只要稍加修剪就能成為一本極好的犯罪小說,但是作者不。從一開始作者就闡明了比利的全部 24 個人格,然後從比利被捕開始,到比利的多重人格被發現,到比利融合開始回憶自己悲慘的一生,到比利被關進利馬醫院遭受非人的待遇再也找不回融合的人格。作者寫這本書以盡量紀實的視角去寫,他是為了幫比利發出控訴而寫,不是為了寫小說而寫。說實話,以一部文學作品的視角,書中很多鋪陳比利人格切換的故事的地方都可以省略,以使情節更加緊湊,這部作品在寫作技巧上可謂平平無奇,但是他道出的故事卻驚天動地。

2015.09.05/下午
於自宅


小的時候,可以說遇見了很多的精神病人。
小學開始,由於家裡住的遠,比較偏,遇見過露陰癖,在雪地里寫過反共的人,跑到我們家門外拿石頭打我們家玻璃的人。
高中的時候,最有感觸的就是遇見過一個全裸的中年女性,東北的冬天她就睡在馬路邊,睡醒了就赤裸著全身走在車水馬龍的路上。有沒有人給過她食物不知道,有沒有人給過她衣服不知道,社會有沒有給予關注我們不知道。


說這些無關的題外話是因為讀完《24個比利》的第一直觀感受,比利是個擁有24個人格的病人,他因為無法控制好自己,所以搶了錢,成了「強姦犯」。法院做這些決定的時候,公眾得知他是多重人格對婦女造成危害的時候,沒有人曾關注過他是一個病人,如果有人能早些發現他的問題,發現他繼父的雞姦,他所受的虐待,他承受的壓力,他想要自殺的衝動,他如果能早些得到醫治,我想我們也不會看到這本《24個比利》。

每當一個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他是希望,他從生下來那一刻便被賦予了美好,純潔和希望。可是看看比利,一個人得承受了多少痛苦,需要分擔24個人格來分擔和保護自己。儘管如此,比利他依舊是個誠實,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他也是個保護兒童受虐待的人。

阿瑟,里根,戴維,凱文,丹尼.........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分工,承擔不同的情感。每個人都是比利的一部分,最終融合為「老師」。有了「老師」我們才得以看到這本書。

本書的最後,比利依然在瑪麗醫院,希望他能夠得到很好的醫療。不奢望公眾支持他,但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他。

無論是比利還是前面我所遇到的每一個精神病人,社會和親朋友還有都應給予更多的關愛。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什麼總會有父親砍死妻女,一家六口全部死亡,為什麼現在人的壓力都大!看似健康的你,你的身心都健康嗎?當你難以發泄的時候,你是怎樣排解的呢?你的排解方式健康嗎?有人替你分擔和解憂嗎?你是孤獨一個人在默默承受嗎?你真的開心嗎?


2014.12.12比利離開人間,令我欣慰的是他爭取到了自由,最後也獲得了自由。他的事件會一直鼓勵著我。我會一直記得你,比利。願你安好。


就是更加期待影帝的爆發


孩子們在客廳里看見繼父毆打母親,比利站在那兒嚇壞了,他想幫助母親阻止繼父,但一聞到酒味,就擔心繼父會殺了自己,埋在穀倉里,告訴母親他失蹤了。
比利跑回房間,砰的一聲將房門關上,用背緊緊頂著。他雖然用手緊緊捂住耳朵,卻仍然能聽到母親的尖叫哭聲。他的身體慢慢滑下去,最後癱在地板上,他使勁閉著眼睛。肖恩出現了,他天生耳聾,所以聽不見任何聲音……
————摘自《24個比利》第三章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的煎熬分別來承受。
讀完全書,感覺就是,悲哀,太悲哀了,比利從來沒被世界善待過,卻依然善待著周圍的一切,就像里根最後一封信的最後一句話……
「情出無奈,罪可赦免」


一個社會竟容不下它自身滋生的產物,就好比一位母親接受不了自己有缺陷的孩子


如果他是一個精神病患者,那他是可憐的;如果他是一個善於偽裝的罪犯,那他是完美的。


當看到連里根和阿瑟也不再反抗的時候很痛心。覺得比利一生都很傳奇,但是也坎坷,很慘。如果有的選擇,沒有人會甘願選擇擁有這樣的一生吧。24個人格也不夠來分擔他的痛苦。


社會輿論真的很可怕,尤其是媒體;


看完了二十四,也看完了戰爭,很感慨很惋惜 比利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天才,如果他的童年沒有那麼凄慘,當時的社會再對他多一點理解,法律多一點寬容,政治家不要那麼爭鬥,或許他就不會這樣了。 但在這本書當中,我也看到了很多願意真心幫助比利的人,真的很感動,因為我們真的無法體會當時他們冒了多麼大的風險,下了多麼大的決心!
很有啟發的一本書


剛看完24個比利。比利像是一個失落了時間的天才,最初是為逃避家庭的不和諧,到後面繼父的虐待。他沒有辦法呼喊沒有辦法傾述沒有辦法表達更不被母親照顧幫助和理解,當無法尋求到幫助的時候他只能自助,弱小如他的自助就是隱藏自己的痛苦,逃避自己的痛苦。而肉身依舊在現世中。沒有變成精神病而是人格分裂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於我認為,精神病是放棄了自我意識,徹底的遠離了現世。而人格分裂是分裂自己的意識。讓意識代替核心自我。而比利對如此多技能的學習更說明了他的聰穎矛盾。為了保護自己,為了偽裝自己。
如果不被理解就要偽裝自己。而被理解有是否真的是在做自己。
從最初翻開書的震驚到合上書的難過。希望善良的人在多一點,對身邊人的關心多一點。這樣比利會在少一點。人只有一世而已。


沒有點智商你連人格分裂都得不了。


天助自助者,比利最後是用自己的電腦技術侵入了俄亥俄州心理健康局的信息系統,並以此威脅他們,才使他們作證,最後得到釋放。並不是在那個制度下被判無罪釋放的。
所以,在這個社會,要麼有錢,要麼有權,要麼就抓住機會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強。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勤勞的人民又肉吃。


一個人的如果有靈魂,那麼一定是個完整的,但是偏偏有些人的靈魂會被某些特殊的原因影響而進行分裂,就如同哈利波特故事中的伏地魔,通過殺戮不斷分裂自己的靈魂,以求得不死和長存,現實中如果痛苦太多,難以承受,那麼靈魂也會被分裂。他有著苦難般的童年和一顆玻璃般脆弱的心靈,他是比利·米利根。

在醫生和心理學家的眼中,他就是歷經世間種種傷痛的受害者,

在法官和普通大眾的眼中,他就是欺世盜名飽受質疑的犯罪者,

他有錯,因為他的肉體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

他沒有錯,因為他的靈魂已經碎成24片,每一片都不是完整的。

當警方以搶劫強姦的罪名將比利從公寓中帶走的時候,比利一臉無辜,他堅持說自己沒有犯罪,並在關押的過程中表現的和正常人不同,一會冷靜,一會崩潰,一會像天真的孩子,一會像成熟的成年,辯護律師為他申請了精神鑒定,心理醫生的介入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眼前的這個人,似乎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

面對醫生對比利的詢問,他在戴維,克里斯多夫,湯姆,里根,阿瑟中來回切換,儘管都對比利這個名字有所應答,卻都不是比利自己。比利,本身就是已經碎裂靈魂的核心部分,他膽小,自卑,接受不了自己做錯事。靈魂是自私的,它需要物質的載體,靈魂的碎片也知道這個道理,於是當比利想要從學校的樓上跳下時,別的靈魂碎片接替了比利,比利得以存活在這世上。阿瑟,里根,亞倫,湯姆,丹尼,戴維……每一片靈魂都在混亂中爭搶這一具活生生的肉體,他們有著不同的名字和個性,有的來負責管理誰佔據肉體,有的來負責保護自己,有的來負責與外界溝通,有的來負責逃脫,有的來負責承受所有的痛苦和流淚,他們本應都是靈魂的組成部分,世界的每一種痛苦經歷都讓靈魂分割成對應的個性,然後在不同的場合里出現應對。

每一個靈魂碎片都努力學習各項技術和知識,為的就是保護比利,比利沒有辦法認識到每一個靈魂,更不知道其實那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他更願意選擇逃避,其實也就是比利自己的求生欲才讓靈魂不斷分裂成能夠承受不同痛苦的個體,代替他去承受,去經歷,比利有時候更願意這樣,就如同他所說,「有的時候只要不願意麵對,更願意閉上眼睡去,一醒來就什麼事都解決了。」

醫生的幫助下,比利一方面贏得了保釋的資格,另一方面也開始融合人格,形成「老師」,然而這樣並不穩定,對他的控告依舊沒有結束,「老師」也在不斷的打擊中重新分……


佛洛依德在其經典的《夢的解析》中曾經探討過夢與精神疾病的關聯,夢是短暫的神經放鬆,而精神病則是長時間的心靈失控,夢和精神病通常都有滿足現實自我的功能,也許每一個精神病患者不過是做著一個永遠醒不來的夢。


咳咳咳,居然真有人看完了啊!翻譯的如狗屎一般,幾次都睡著了……


某天,你在街上遇到中學時的好朋友,你高興地向他打招呼:「嘿,比利!」他雙手插在口袋,疑惑地望著你:「你是?」

你自我介紹,取笑他忘了舊朋友。然後你邀請他一起去喝咖啡。他答應了。

你們坐在咖啡店裡,遊離在比利臉上的疑惑忽然不見了,他流露出一個玩世不恭的笑容:「聽說,你是比利的朋友?」

你愣了一下,伸手去拍拍比利的肩膀,想借用肢體語言化解這一陣尷尬。不料你的手還沒觸碰到他的身體,他敏捷躲開並反扣握住你的手腕,嘴裡冒出帶非洲口音的生硬英語:「你想幹什麼!」

你的手腕被抓得生痛。你心想比利大概是瘋了,還是遠離他為妙,於是你說:「不好意思,我認錯人了,請放手,現在我想回家了。」

你的手被鬆開,比利又重新坐在你對面的椅子上,他雙手掌形成一個三角形支撐在桌子上,用標準的英式英語說:「你可以不用介意剛才發生的事情,比利並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你揉揉肩膀,心有餘悸,但比利始終是你中學六年的好朋友,你忍不住問:「比利,你需要什麼幫助嗎?」

比利卻起身離開,留下一臉錯愕的你。

j


上面這個故事是虛擬的。但比利真實存在。

威廉·斯坦利·米利根(後稱為比利)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症而被判無罪的嫌疑犯。他也是第一位在四名精神病醫生和一名心理學家共同見證下,住院接受徹底檢查的多重人格症患者。

他的案例廣受爭議。一部分人認為他假裝多重人格症以逃脫法律的制裁,一部分人借攻擊他以獲得政治或金錢利益,只有小部分人相信他體內真的住著多種人格。

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在徵得比利本人的同意,將他的故事寫成小說《24個比利》和《比利戰爭》。丹尼爾擅長刻畫人物的心理變化,他另一本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廣為人知,曾被日本被改編成連續劇。

萊昂納多則決定將《24個比利》改編成電影,暫定影片名《擁擠的房間》,計劃於2020年上映。這部電影未映先火,很多影迷預測這個角色將為萊昂納多拿下一座小金人獎。

24個比利指的是,比利體內同時存在24種人格。

這些人格性別、性格、相貌、年齡各不相同,有男、有女,有23歲、有3歲,有英國人,理性冷靜,有南斯拉夫人,性格衝動充滿仇恨,有打架鬥毆者、有吸毒販毒者,有藝術家,專長畫風景或者頭像,有醫學專家、談判專家、無線電專家。

他體內似有一支軍隊。

如果把這24種能力綜合起來,比利簡直是一個強大的超級人類。但比利沒有辦法控制這些人的能力及出場時間,相反,比利的核心人格因為小時候被繼父性侵及虐待,常有自殺傾向。

為了保護比利的性命,其它人格應運而生。譬如,專門承受痛苦的8歲小男孩戴維,為了承擔其他人格的痛苦而出現;「大力水手」里根,為了解救處於危險環境中的其他人格而出現。基本上,比利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應對生活,就會裂變出什麼樣的人格。

他們作為一個「家庭」存在,共同的訴求是保護比利的身體不受傷害。

22歲的英國男孩阿瑟,負責在安全的情況下管理這些人格,他決定「誰」出現代表「家庭」,對一些經常犯事的人格,阿瑟也有權力將他們列為不受歡迎的人格,限制他們不能出現。所以當16歲的比利核心人格企圖自殺時,阿瑟讓他沉睡了7年。


《24個比利》著重講述比利童年的遭遇,以及因不同人格犯事導致他必須面對法律制裁時,各界人士對他的看法、幫助及陷害。

《比利戰爭》主要講述比利在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民辦)轉至州立利瑪醫院(公辦)後連連遭受來自醫院、民眾、政府官員的歧視及迫害,導致他曾好轉並融合在一起的人格再次分裂。

書很沉重。

引出的討論也很沉重。

不禁問,假如我們處於比利所在的城市生活,會贊成曾吸毒、打劫、偷竊、強姦他人的精神病患者,離開醫院和監獄的監管範圍,和我們共享一個城市嗎?

我們會對這樣的人張臂擁抱嗎?

可能不會。

因為面對未知的危險,即使這種危險只來自假設,我們也會陷入莫名的恐慌。

所以,比利在獲得法院無罪的判決、以及醫院不會主動傷害別人的證明之後,依然被送入戒備森嚴、措施嚴苛、被稱為「人間地獄」的利瑪醫院。

在那裡,他得不到專業的心理治療,因為州立醫院薪金低下無法吸引優秀、合格的心理醫生。在那裡,他被私用電擊治療,導致人格之一湯姆喪失「無線電專家」的能力。在那裡,他被居心叵測的政府官員陷害,以致於他一次次錯失離開利瑪醫院的機會,以致於他的人格分裂狀況越來越嚴重。

是誰欠比利一個擁抱?


虐待兒童的繼父

書中比利的母親存在感很弱。她未婚生子,在比利親生父親離世後,又迅速戀愛、結婚。在被比利繼父虐打,兒女勸說她離開時,她仍不肯離婚,理由是她需要一個男人作依靠。

年幼的比利沒有從母親身上獲得保護,在遭受繼父性侵及土埋、淋尿後,他依然不敢告訴母親,因為繼父恐嚇他說,如果告訴母親,就把他活埋在谷堆里。

在比利向媒體披露繼父行為時,繼父拒不承認曾經侵犯過比利。

繼父是比利人格分裂的起因。那時開始,比利不斷分裂出不同的人格。其中一種人格在目睹繼父毒打母親後,想要殺死繼父,但沒有成功,因為另一種人格突然出來替代了她。

可幸的是,比利的核心人格沒有因為兒童時期的不幸、遭受社會各方的壓力及迫害而反社會,相反,他一直持有一份善意。他呼籲大眾關愛兒童,並將自己賣畫獲得的一部分錢捐給兒童機構。

在比利獲得最終的自由後,回到繼父對他的犯罪現場,他思索:繼父肯定是因在自身幼時遭受虐待,才會在成年後在比利身上報複發泄。

電影《舊日噩夢》講述的也是一個小男孩被父親性侵之後精神錯亂,在幻想中一直有個小丑在追殺他及其他人,其實小丑就是他自己,追殺他人的也是他本身。

所以,呼籲大家關愛兒童,不僅因為他們幼小,更因他們總有一天會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會成為父母。

受虐的兒童長大後,可能會成為施虐者。

這是最可怕的循環。

心術不正的醫生和看護

比利在具有強烈正義感的公眾律師施韋卡特幫助下,免除了監獄之災;在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的戴維醫生悉心治療下,24個人格逐步融合為整體人格「老師」。

在阿森斯,他被允許獨自外出購物。然而別有用心的媒體大肆渲染,引起了公眾的恐慌,公眾要求把比利作為危險人物關起來。因此,比利被轉移到管控嚴格的利瑪醫院。

利瑪醫院沒有專業的治療多重人格的精神醫生,比利的主治醫生林德納甚至不相信比利或有多重人格症,只把他當做普通的精神病,強迫他吃副作用大的精神病葯,嚴重損壞了他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

比利剛剛融合的人格「老師」又被分裂成多個。更糟糕的是,一些積極的人格在利瑪醫院工作人員的敲詐、虐待、譏諷、騷擾等折磨下,不再出現,譬如阿瑟、里根、湯姆,而另一些不受歡迎的人格頻頻出來鬧事。

比利向外界求救,在法院里說出利瑪醫院的黑幕,結果法官再次把他判入利瑪醫院,以林德納醫生為首的醫院團體變本加厲折磨比利。

比利在利瑪醫院度過了兩年半,直到利瑪醫院被撤,成為州立監獄。

都說醫者父母心,利瑪醫院的工作人員卻比監獄的看守員還要殘暴冷酷。他們將精神病患者當成白痴、智障的生物,隨意踐踏他們的尊嚴,直至他死去。

然而精神病患者死後,也只能得到一座只有編號沒有名字的墓碑,因為他們的家人不願聯繫,醫院則不管不顧。

他們死後,利瑪醫院一切照舊。

好像他們從未來過。

利欲熏心的政客和媒體

在比利的案件被媒體大肆宣揚引起廣泛關注後,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盯著比利不放,經常聯合媒體,發表誇大其詞的言論,以持續引發公眾的關注。

在進入利瑪醫院之後,根據比利的表現,他有多次機會可以轉回阿森斯,但一些政客、媒體和公眾的反對團體堅決抵制比利轉院。

政客在其中獲得什麼好處?獲得個人的曝光,提高自身影響力,最終在選舉時獲得更多的投票。

在政客眼裡,比利成為一個象徵。比利挑戰了制度(獲無罪判決),所以他們要懲罰他。比利也是個最容易攻擊的對象,因為攻擊他能夠引起公眾的興趣。

媒體也一樣,在政客獲得更多選票的同時,媒體獲得更多的報紙發行量。

這些政客及媒體對成年比利的傷害,不亞於繼父對幼年比利的迫害。他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大放厥詞,枉顧比利的生死。比利在一場場被暗中操控的訴訟中敗下來,身心疲憊。他覺得和這個世界對抗,除了損失金錢和受到心理傷害,一無是處。

若說繼父造成比利人格分裂,醫生造成比利人格分裂更嚴重,政客和媒體則是壓在駱駝身上那根最後的稻草。他們一次次煽動公眾的仇視,澆滅比利的希望。比利在得知三年前有勇氣判處他無罪的法官屈服於州議員和媒體的壓力下改變了主意,深感失望。

誰能翻得出這隻幕後的大手?普通人尚且不能,何況被關在高牆內的比利。

敬而遠之的公眾

除了少數幾個律師、醫生,大部分公眾對比利流露出敬而遠之的表情,他們要求法院將比利永遠關在高牆內,在他和普通人之間設下安全屏障,以防禦比利隨時的攻擊。

這種公眾的不理解,其實我們可以感同身受。試想,一個犯案累累且神經不正常的罪犯住在你家隔壁,你也會擔心哪天晚上他會闖入你家要求交出現金和食物。

放下戒心擁抱一個潛在罪犯,談何容易。

何況,公眾獲得到的信息都是通過媒體,而媒體和政客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攻擊比利。公眾在不對等的有限信息里,選擇了相信媒體和政客,抵制比利進入公眾生活。

然而,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當比利要對抗的不是體內24個人格,而是強勢的數億計算的群體。這個群體里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背負起責任。

如書中所言,如果無法張開雙臂擁抱,也不能為他做些什麼,也應該嘗試著理解他。

這是他至少應該得到的。

故事裡的主人公比利已於2014年罹患癌症去世。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也在同年去世。

比利的戰爭終於落幕,但因他引起的討論仍在繼續。

非常期待小李子的演繹。


愈來愈覺得能接受人和事物千萬種存在形式也是一件很偉大的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句簡單的話如果人們真的明白就不會去群起而抹殺任何不同的存在.
沒有絕對的正常和病態
即使千篇一律的庸常 或者人群里的任何一小部分 都是唯一的遍尋不獲的存在

如果不被理解 那就不被理解.
如果有著獨一無二的頻率
那就獨一無二.

如果說天才們有種殘缺
大概是唱不出眾人的歌
有著滿心的美妙樂曲卻在旁人眼中如啞巴


心疼他。
看到他經歷了這麼多人生苦難,受到了這麼多不公的待遇,還能拿起畫筆,還熱心地關注著社會,盡他所能去保護婦女和兒童,他的靈魂被撕碎了。但他很善良。
這是我最感動的地方。


很痛心,在看這一部紀實小說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如果我身邊真的出現了這樣的人,我會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在我們常人眼裡比利是一個矛盾的人,但這一切發生在他腦海底部的卻又那麼獨立完整甚至帶有一定的天賦,我不只一次為了比利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而感到通心流淚,也不只一次在反思問題所在。如果沒有了一切的殘暴和不平等,也許悲劇不會發生。在得知比利2014年因癌去世的消息後,我突然感覺很難過,也許是因為惋惜比利在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解脫,也是因為在痛惜他的一生都飽受著痛楚與折磨,看罷讓人難過。


完全不相信這是傳記,太太太精彩了。


一本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精神分裂患者「比利」的故事。比利擁有二十四個人格,並且據此因患有精神疾病不具有審判能力為由,在犯下強姦罪後被判處了無罪。比利是根據真實的人物故事纂寫的小說,或者也可以說這是一本人物傳記,作者的描寫也並沒有誇張的敘事,也沒有通常小說的懸疑描寫,所以這本書可以看作是比利的一本自傳,不幸的是比利和小說的作者都於2014年去世了。

比利的一生 可憐的一生

比利人格分裂是有原因的,比利從小受到他父親的虐待,甚至會遭受到他父親的強姦,而他在無法尋求任何保護的途徑下,他只能選擇逃避,而他逃避的方式就是人格分裂,分裂出耳聾的肖恩來承受責罰,分裂出戴維來替他承受痛苦。這就是他疾病的起因,一個人在無力反抗的時候他只能選擇逃避,看到這的時候說實話我是羨慕他的,有這樣一種方式來逃避,而正常人好多時候是無法逃避的,我們只能自己承受著全部的痛苦,如果可以像比利一樣可以有一個人來分擔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正常人遭遇了不幸,可以選擇和知己傾訴,但是總有一些事是不能說的,有時候雖然說了自己也許會輕鬆一些,但是這也是因為自己有了一個發泄的對象,而自己還是要承受著不幸,所以如果能夠人格分裂來逃避痛苦,真的是讓人羨慕啊。

人總有軟弱的時候,總有想不開的時候,就像尼采說的,自殺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緩解壓力,可以讓人度過無數個難熬的夜晚。但是夜晚總是要過去的,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在運動訓練中有一個理論叫做超量恢復原理。也就是說只有超負荷訓練突破自身的極限後才能有所提高,這也是運動員訓練採取的普遍做法。人心也是一樣,受傷才是一種最有效的成長方式,一次一次超越自己承受的極限,所以人總是在淚水中成長,皮膚在傷痕結痂後才會變得堅韌,只有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才能感受不到痛苦的存在,才能承載一切。

比利在開始人格分裂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新的人格不斷出現,不同的人格擁有者不同的記憶,使用著同一具身體,各自擁有者各自的生活,而原始的人格比利則一心想要自殺,為了避免他自殺其他人格只能讓他一直沉睡。所以他雖然自己擁有生命,但是他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在比利犯下強姦罪後,他的律師發現了他的人格分離問題,並向法院申請醫療,這以後便開始了比利的醫療過程。

超強的畫面感

這本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畫面感超強。作者用樸實的語言描寫了比利的故事,因為他的人格分裂所以他自己就可以上演一部舞台劇,而小說也無時無刻的給人這一感覺。引用一段書中的段落,當時我看到這時,真的是精神為之一振:

「我一直就知道有兩個人,」母親說道,「我覺得其中一個是我的比利,而另一個我根本不認識。我告訴他們比利需要幫助,但是沒有人願意聽我說。我也告訴過醫生和律師,可沒人相信我的話。」

凱西望著母親:「要是你告訴他們卡爾莫的事,就會有人相信了。」

「可我當時不知道啊,」母親說,「凱西,上帝可以作證,如果我知道他對比利做了什麼,我一定會把他的心挖出來。我真後悔將那把刀拿走,比利。」

比利皺起眉頭:「什麼刀?」

「這件事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母親說道,整理了一下腿上的裙子,「那時你大概14歲。我發現你的枕頭下有一把小刀,我問你是怎麼回事,你知道你是怎麼回答的嗎?我想大概是另一個你回答的,『女士,你的丈夫今天早晨難逃一死!』這是你親口說的,上帝可以作證。」

當看到比利他母親說的最後一句的時候,當時的感覺就是我這不是在看一本書而是在看一部電影,也是從那一刻起特別期待明年小李子的演技。24個比利改編的電影將於2018年上映,名字叫做《擁擠的房間》,期待一下。也期待小李子的演技。

我可憐比利 但是我支持法官的做法

小說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內容是,介紹比利以及他剛犯下強姦罪並且因精神分離被判處無罪,第二部分中描寫了他接受醫療的過程,這一部分中他遇到了兢兢業業的好醫生,醫生們相信他患有精神分裂並且盡心儘力的為他治療。而第三部分,看了則讓人絕望,也讓這本小說在絕望中走向了解決,第三部分中,比利的精神分裂已經開始好轉,已經開始了人格的融合,但是正當他回歸社會時,確受到了社會的排擠,受到了輿論的壓力,甚至連司法審判對他都不再有好了,法院判決他轉移到一個類似監獄的醫院接受醫療。這個醫院中沒有自由,醫生也不再將精神病人視作平等的人類,與其說是醫院,這裡跟像是一個監獄,在這裡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限制他們的自由。

首先,明確一點,轉院後醫院的做法無疑是值得唾棄的,無論如何這是一家醫院,即使醫療的對象是精神病患者,但是那也是人類,這樣的做法有違保護人權,而第二部作品《比利戰爭》就是描寫這個的,這本書被美國禁了,這個原因也可以想像了吧。

法官的觀點是不同意比利回歸社會。媒體輿論和社會群眾呼聲也是如此。這樣的觀點我是比較支持的,因為比利的精神分裂不同於其他的精神疾病,比利是擁有自己的清醒的意識的,而其他的精神病人則是沒有清醒的認識的。就拿犯罪來說,如果一個普通的精神病人行兇殺人,那麼他是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也就是說他的殺人對象是完全隨機的。但是比利則完全不同,他可以策劃自己的犯罪計劃並且可以實施,但是在實施後他卻可以用精神分裂這一理由來逃避法律的制裁,這就是很恐怖的一點,他的行為已經危害了社會的穩定了。

人類的社會不應該允許這樣一個定時炸彈的存在,不應該允許一個可以和我們談笑風生的人凌駕法律之上。也就是說如果比利進入社會,那麼他在享有正常人人權的基礎上,還享有不負刑事責任的權利。這樣的權利是不應該存在的。


推薦閱讀:

美國精神病人到底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4個比利是真是故事嗎?
字如其人,能夠寫多種字跡的人,是不是有多重人格?
一個正常的人通過想像、自我暗示等使自己有人格分裂,理論上可行嗎?

TAG:社會問題 | 多重人格 | 精神病學 | 24個比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