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美劇以「季」的方式播出?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我愛看美劇 ?,更多「美劇」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似乎是一個不需要回答,又從未搞懂過的問題呢,在本人搜索了幾十個網頁後,發現很多老外也不明為什麼美劇的播放以Season為單位,英劇以Series為單位。不過拼湊了一下各方觀點,「季「的概念差不多是這樣的。


普遍的答案是Season這個術語來源於戲劇界,舞台劇、歌劇、芭蕾劇都是以「Season」代表演出季,也就是一個時間段內上演的劇目,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不過像美劇的演播季的確很有「季」的特徵,秋季檔的劇每一季有22集,一般是從9月到次年5月,每一季的上半部分一般是10-13集,播放三個月後迎來冬歇。在間歇期(Hiatus),電視台高層可以拿到收視調查數據和觀眾反饋以評估新劇的價值,是續訂還是砍掉就看11月的數據啦。中間的空白會由一些季中劇(mid-season replacement)和重播老劇填補,《實習醫生格蕾》其實最早是《波士頓法律》季中劇,因為評價高被發展出來的。得到預定的劇集會在1-2月回歸,4-5月結束,接近一個季度的長度。


過去夏季檔會被電視台看做垃圾時間,不過現在電視台開始注重這個檔期,推出了不少原創劇。這點要歸功於USA和TNT這些有線台挖掘了這個市場,雖然夏季的整體收視率會下滑,但他們發現觀眾不會因為天氣原因不看電視的。


美劇還有一個樣片季(pilot season)。製片人會在1-4月為秋季上檔新劇進行前期試拍,這些Pilot會被送到電視台高層手上,還會舉辦小規模的試播。到5月的時候,電視台將會排定秋季檔的播出表,決定哪些Pilot適合延展成一季,選中的新劇還會向潛在的廣告商進行展示。

這樣英劇用Series就好理解多了,人家每年只播放6集實在離「季」的長度有點遠,另外播放也不像美劇有沒有固定時間。英國主要有兩家電視台,BBC和ITV。BBC是付費的,所以節目中間不插播廣告,大概因為沒有競爭和廣告的壓力,創作的隨意度比較大,一部劇通常也就1-2個編劇,沒有美劇那種龐大的編劇團隊。


美國的環境就大不一樣了,為什麼9月會成為新劇密集開播的時間?美劇製作模式歸根結底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因為廣告金主車企會在那時發布新系列,進行大量的廣告投放,而新劇會最大程度刺激收視率。


相比之下,收費的有線台的「季」要短很多,創作人員傾向於質量而非長度,所以一季一般在10-13集。

不是所有的劇集都是一周一更,日間肥皂劇是一周五集,年終不休,一部肥皂劇放上40年,集數都過萬了。另外重播劇也會一周播放五集,「重播」對製作方差不多是無本萬利,但要獲得重播資格起碼你得放了四季,必須有88-100多集數了。


謝邀!大家說得挺對的。

本質上,「季」是電視台試錯的最小單位。是風險管控的必然結果。


《三國演義》如果是Fox拍攝,肯定也是一季一季拍,大概講到桃園結義,高潮收尾——接下來這幾個中年才俊會在東方大陸上譜寫一曲怎樣的傳說呢? 等一年,再拍第二季。
因為即使是三國演義這個題材也不能保證必然有足夠多的觀眾願意看啊!

先說「季」是什麼:

電視劇按季製作,是因為電視台按季採購。六十年代後期以來電視節目一般每年連續播出20-26集,每周播一集。(之前更長,30集起步)到80年代,越來越多的節目扎堆在秋季(Fall Season)播出,這裡的秋季檔是個專有名詞,指的是從9月到次年3月(後來延長至5月),按照每周一期去掉一些重播,以及聖誕後面的類似冬歇期,算下來是22集或更多。年底為界,以前我們還把一季分為A和B,或者part 2。

那春夏幹嘛呢?重播。秋季檔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它避開了體育賽事的關鍵時間,以及大家集中戶外娛樂的時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夏季檔是大製作電影扎堆上映的時候。因此,秋季檔的傳統是不同娛樂方式爭奪用戶時間的結果

北美由於廣告收入基於收視率,而電視劇收視率沒法在播出以前很準確地估計,如果採購/投拍了一個電視劇,結果沒人看,巨額成本對應很少的廣告收入,就廢了。因此,電視台極盡手段降低此種風險,訂一季,如果電視劇不受歡迎,後面就不續訂了。這樣投入可控,選擇權在自己手裡。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開頭說「試錯的最小單位」——其實最小單位是半季,因為如今收視率競爭殘酷到如果前一半不好看,連後一半都不能拍了,直接就換新劇上,被稱為「midseason replacement」。試播集制度更誇張。製片公司拍攝1集,如果沒有電視台看了喜歡,想要採購,甚至第二集都不能拍,直接散夥。關於試播集(pilot)我另一個答案可以供大家參考:如何在觀看第一集時就判斷出一部美劇的質量? - 重輕的回答 - 知乎。

國內市場化程度低,電視台首先是輿論喉舌其次是商業媒體,因此收視率競爭沒那麼激烈,廣告收入不是電視台的命根子,所以沒有這樣的制度。

總結一下,由於電視劇成本很高,好不容易拍出來,必須要在廣告上賺回來,所以需要足夠高的收視率。秋季檔的傳統,本質是成本-收益決定的。

再說周播和日播:

美劇的製作成本單集經常可以達到幾百萬美元,一季《王冠》(Netflix)和《西部世界》(HBO)都是過億美元的預算。製作周期也很長,比如西部世界10集做了兩年多,中間還有返工。如果是日播好幾集的話,製作周期是不可能匹配的。

但這樣的論述只適用於黃金時段節目,也就是所謂的Prime Time,不是日間節目。日間節目很多電視劇也是日播的,幾千集是常事兒。你肯定想問,為啥咱沒看過呢?因為日間節目質量比較次,主要面向白天在家呆著的人群,比如家庭主婦和老人,劇集主要是在幾個場景里沒完沒了地講家長里短的故事,按單集或者分鐘計算成本,是黃金時段電視劇的零頭都不到,非常便宜,劇組長年累月地住在一起拍攝,自然就很長。

因此我們討論的美劇,通常是狹義上的美劇,也就是黃金時段美劇。咱們中國演員何琳還拿過艾美獎呢,《為奴隸的母親》,那個就是日間節目艾美獎,所以多數人沒聽說過。咱們關注的提名和得獎,都是指黃金時段艾美獎。


總結一下,黃金時段電視劇周播而不是日播,也是由於成本-收益決定的。國內電視劇本質上都是美國的日間節目。

但我還想說,其實,這是一個過時的問題。季和檔的概念是電視時代的產物。今天我們談論電視劇,其實和 客廳里的那個發光的東西 越來越沒有關係。它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帶有濃厚懷舊色彩的文不對題的提法。觀眾消費視頻內容方式的變遷,netflix, amazon新玩家的進場,會導致……

現在的一季越來越短了??

這樣的22-24集/季的規格就是國人開始看美劇所習慣的模式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劇越來越短了。曾經的22集drama現在都幾乎看不到了。主流變成了13集,甚至10集,甚至8集,甚至6集,近年限定劇質量好到飛起。這又是為什麼呢?

留給大家思考題~

好了不裝大尾巴狼了。我的答案在這裡:為什麼美劇一季的集數相對於以前越來越少? - 重輕的回答 - 知乎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最近一直在看電視藝術相關的書,今天看到的內容可能剛好夠解答這個問題。

這裡的「季」是「演季」,即「演出季節」。
這個概念並非美國獨有,許多國家電視業都有這個概念。
20世紀90年代及之前,美國一般是以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的一個演季,精心設計的系列劇和連續劇以及一些精彩的專題性娛樂節目通常都在一個演季開始的時候推出,結束時就暫停,以待來年。(這個栗子我在下面繼續分析)

具體表現可參見@夢多的回答,非常詳細,我就不重複了,這裡只在夢多的基礎上解答為什麼按「演季」播出。

先說結論:因為「演出季節」是電視業根據當代都市生活的基本節律安排的,最符合觀眾收視習慣。

下面說為什麼。

首先,和互聯網播出相比,廣播和電視節目最大的特性就是時間上的線性傳播。
互聯網上的節目是非線性的,我們平時在網上看的電視節目,都是以文件的方式並列存儲在的一個巨大的電子區域里,網路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隨意調取,基本上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沒有先後的順序。

所以你今天也可以看前天的節目,晚上別人都睡了你也可以熬夜看節目,同一檔節目你還可以先把進度條拉到最後先看結局。

但這些電視節目上是實現不了的,所以廣播和電視媒介在時間上的這種被動性要求電視台在安排節目表時要照顧到觀眾的生活節奏。

所以,第二要說什麼是生活節奏。
這個節奏並非說「快」或「慢」,而是指一個有規律的周期。
人類一直受著自然時間的制約形成一套生活的周期。
傳統時代,最明顯的生活周期是「天」和「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按照地球自轉的規律養成的。春播夏種,秋收冬藏,這是按照地球公轉的規律引起的季節變化養成的農業社會的節奏。
到了現代社會,都市生活中除了傳統的「天」和「年」,又增加了「周」。他雖然與自然節律無關,卻是現在時間文化中最具強制性的一部分,我們各個方面都受到了七天一個周期的制約,比如周一銀行不開門,單位聚餐一般在周五晚上。

體現在當今電視業,就是周五周六晚上是的《快本》《好聲音》《非誠》等這些熱門的高收視節目扎在這個時間段。

那讓我們繼續最開始的栗子。
20世紀90年代及之前,美國一般是以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為一個演季,精心設計的連續劇以及一些精彩的專題性娛樂節目(不僅是電視劇有季的概念哦)通常都在一個演季開始的時候推出,結束時就暫停,以待來年。
因為秋冬時節,天氣漸冷,人們更願意
窩在家裡看電視。
而在人們有更多的戶外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夏天,電視台更喜歡一些粗製濫造的節目和復播節目來應付了事。
這個就是夢多所說,曾經被視為垃圾檔的「夏季檔」。
但是時代在發展,電視行業競爭激烈,還受到了互聯網的衝擊,夏季檔被聰明的商業電視網撿起來也不奇怪。

發展到現在,「季」也不僅僅是傳統意義的演季,更成了一個播齣節目的計算單位。

我國直到這兩年的綜藝節目才開始有「季」的概念,芒果台開路,《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是8月錄製10月開播,12期節目播了3個月。這個時間跟秋冬檔還是蠻符合的。但今年第二季是6月開播,16期,每周一期大概播四個月,可見「季」已經更像計算單位而不是傳統的演季了。


美國商業性質的電視台很多,競爭十分激烈,於是就產生出這種「邊拍邊放」的商業化連續劇模式,收視率差的瞬間就會被從日程表刷下來,後面的也不用拍了,成本降到最低,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市場經濟」。
經過長時間實踐性的市場摸索,美國各商業電視台現在都普遍採用每年拍攝一個電視劇段落,如果反響不錯,則繼續拍攝下去。但是考慮到演職人員的休息、額外工作安排等問題,而不會把拍攝日程排滿整年,通常在3~6個月之間,於是把這樣的一個拍攝段落稱為Season(季),作為劃分這個段落的一個標準。
在推出了「季」這個概念以後,由於美國觀眾習慣連續劇在一次相對較短的觀看過程中看到劇情結束,但又可以留一個可以令人想像的空間,所以每「季」的結束一般是一個故事段落的結束。不過也不盡然,在美國及國內都很火的「越獄」第一季,在拍攝了十幾集的時候,演職人員進入了休假狀態,之後的半年才開始繼續拍攝和播放第一季剩下的十多集,如果從傳統意義的「季」上來說,越獄第一季應該包含了兩季,但是以劇情的完整性來說,又是一季。
所以說,如果追尋「季」的出處,是出於拍攝或播放周期,現在的含義,則是可以自成一個故事段落,後續作品還可能推出的電視劇段落。


問:喜歡看美劇的人有什麼共同點?

答:記仇、重口味、捉摸不透城府深

以上都是玩笑話,但也說得通。

論記仇,美劇一周播一集、一年播一季,一播動輒幾年十幾年,能一直堅持看下去,還能記住前面的劇情,你會不記仇?

論口味,美劇各種題材都有,靈異的、血腥的、黃暴的,能堅持看這麼多年,一定百毒不侵了,口味當然重。

論城府,美劇坑大,燒腦,講究邏輯縝密,科技含量高,經常看美劇的人,和經常看抗戰神劇、韓劇偶像劇的人相比,腦迴路明顯不同,不太好捉摸。

不過現在喜歡看美劇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美劇的製作水平有時不輸於院線大片,但是好多人都有個疑問,為什麼美劇總是每周一集、每年一季?追著太心累,等得太心焦了啊。

作為一部電視劇,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收視率。美國作為資本至上的社會體系,唯一看重的,就是這部電視劇收視率高不高。

收視率高的美劇,可以說從來不缺投資,也不怕砸錢,這一點從《權力的遊戲》單集成本過千萬美元就可以看出。但是收視率不理想的美劇,哪怕你口碑不錯,IMDB評分不錯,也會直接給你砍掉,比如《不死法醫》這種。

只播一季就被砍的《不死法醫》

很多美劇,都有試播集,收視情況理想,再預訂一季,播出後效果不錯,再續訂一季,諸如此類。當然,個別劇集的導演、劇本、主演陣容等都相當強大的話,不排除未開播直接續訂兩季的情況,比如今年剛剛播出的《心理神探》。

未開播就直接續訂兩季的神劇《心理神探》

而美劇每周一播,邊播變拍的方式,更為靈活,對製作方和對演員,都是一種保障。從製作方角度來說,不但可以隨時根據收視情況調整劇本,控制劇情走向,迎合觀眾喜好,甚至可以隨時對演員陣容做出調整,哪個角色存在感低、觀眾不待見,就直接讓你領便當,或者刪減你的戲份。

最典型的例子,經典美劇《國土安全》,男主角存在感太低,在第三季結尾直接掛了,女主角喧賓奪主,成為本劇唯一的主角。

經典美劇《國土安全》的男主和女主

而美劇《實習醫生格蕾》的男主角,因為一直和編劇(也有一說是製作人)不和,戲份大量被削減,最後再第十一季直接被安排了一場莫名其妙的車禍,把男主角寫死了,那場戲生硬刻意,漏洞百出,讓無數粉絲猛烈吐槽。

《實習醫生格蕾》中和編劇鬧矛盾而被直接寫死的男主角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角色不討喜,可以安排他在劇情中消失,不續簽合同就是了。但是如果某個角色觀眾反映強烈,編劇給他安排了更多戲份,那是不是要加工資?如果像國內這種一次拍完幾十集才播,某個角色再討喜,人氣再高,沒用了,他的工資已經付過了。而美劇模式,一季拍完,下一季拍攝前,人氣角色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加工資。比如《行屍走肉》里弩哥這個角色,原本是漫畫中沒有的,編劇最初也沒打算讓他拍這麼多年,結果弩哥憑藉其個人魅力,成為常駐角色,他的合同估計改了好幾次的。

因《行屍走肉》而意外爆紅的弩哥

美劇每一季結束,都要對所有角色、甚至包括編劇和導演的合同進行一次調整、談判,談得攏就續簽,談不攏就換人。一部長壽美劇,可能會經曆數個導演、數個編劇,演員陣容更是會幾經更替。而除了薪資問題,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是演員自己不想演了。

我們知道有的美劇一播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因為有合同各方面的限制,主要演員的個人生活都要以工作為重心,不能搬家、不能出遠門,要一直保持身材,甚至連髮型、鬍鬚都不能隨便改變。瓊恩雪諾飾演者基特·哈靈頓在《權力的遊戲》拍攝空擋期主演的新劇《火藥陰謀》中,依然是保留著之前的造型,讓觀眾動不動就想到囧.什麼都不懂.雪諾。

基特·哈靈頓在《火藥陰謀》中的造型

一些美劇中的主要角色,可能一直不溫不火逐漸被邊緣化,或者演員有一些其他戲份的邀約,覺得發展機會更好,那就在一季結束不再續約。

除了上面提到的《國土安全》的男主角之外,還有《吸血鬼日記》的女主角,說不演就不演了。《行屍走肉》的主要角色薩沙,上一季結尾處死去,馬上又出演了科幻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的主要角色,我猜是她自己不想繼續參演《行屍走肉》了。

《行屍走肉》角色薩沙出演新劇《星際迷航:發現號》

可是演員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劇中的角色怎麼辦?那就看編劇怎麼寫了,大多數都是飛來橫禍讓角色直接死掉,比如《傲骨賢妻》中的比爾,也有的是安排角色遠行、出國深造,退隱江湖之類,比如《實習醫生格蕾》中的克里斯蒂娜,例子太多,常看美劇的朋友肯定都能列舉出很多。

總之,如果你看美劇時,哪個角色毫無徵兆的就掛了,或者從此消失了,那就說明,合同沒談攏,或者演員不想演了。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吧,簡單來說:周播,是為了根據收視率靈活的調整劇本、劇情、演員戲份等內容的走向。季播,是為了重新談合同,以及研究是不是要拍下一季。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美劇周播一集的方式,也在隨著社會觀影習慣的改變而產生了變化,比如現在美國很多製片方,都採用網路播放、線上購買,以及一次性在網路放出整季的做法,比如HBO的《紙牌屋》就是整季一次放出,另外最常這麼做的,就是網飛Netflix,比如近期播出的《超感獵殺》、《捍衛者聯盟》、《毒梟》,還有上面提到的《心理神探》等等,都是整季一次性放出,這都是為了迎合年輕觀眾們的觀影習慣。

美劇迷一定熟悉的網飛台標

捎帶一提,美劇有時候播到半季就停播的情況,比如冬歇期,這是為了避開一些收視淡季,比如「超級碗」,聖誕假期,這段時間觀眾要麼都在集中觀看橄欖球賽事,要麼就到處旅遊度假,總之都是沒時間在家看劇,所以美劇乾脆停播,說到底,還是收視率決定一切。

最後再說一下為什麼我國無法實行美劇的播放模式,首先,我國的電視節目播出是先審後播制度,你不拍完就無法送審,不送審就不能播,我國行政機構的辦事效率,先不說我能不能一周拍一集,就說他能不能一周審一集吧。

至於季播模式,現在國內很多平台也開始採用了,最早這麼做的似乎是芒果台,但它嚴格來說不是美劇模式的季播,而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而如今各種網劇的季播,反而是比較接近美劇模式,比如優酷網的爆款網劇,豆瓣評分9+,剛剛第一季結束的《白夜追兇》。

最後,再說一下為什麼現在很多國內視頻平台,無法追最新的美劇(包括韓劇),因為根據廣電總局的新規定,境外劇集也必須先送審後播出,所以,國內網站即便購買了某部美劇的版權,也必須等該劇整季播出後,先去送審,過審後才可以「全網獨播」。

問題是,等你審完了,大多數美劇迷,早就在第一時間跟著字幕組追完這部劇了。


鄉村愛情故事都拍到第七季了,何來只有美劇以季為單位


夏天大家到處旅遊,沒人看電視了。於是夏天就作為自然的一個循環結束點,就是季的終點。

也有夏天繼續或者夏天開始的劇。


夏季是電影季,而且不少人選擇外出旅行,沒人看電視劇,不放。 9月開始放美劇,放三個月。 12月進入冬歇期,熱門電影上映,各項影視音樂評選開始進行,2月初超級碗,2月底奧斯卡,評選大體結束。這段時間公司可以決定是繼續拍還是砍掉。34月回歸,56月結束,這樣又是一季,這樣長的就20+集,短的12集。然後6月初nba總決賽。


美劇比國內劇競爭激烈的多。
一切都以賺錢為目的,這是一種優化的播出方式。
便於迅速淘汰掉收視率不高的作品,而將熱播劇迅速回歸到黃金時段。防止占著茅坑不拉屎的賠錢情況。


國產以部的方式播出只是播完第一部大家都沒興趣看第二部了


一些答案解釋了按「季」播出是什麼樣的,並且有答案已經講得清楚:「季」的概念來自於一年中的生活節律
很多人類活動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集中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段,因而產生「季」,比如旅遊季、打獵季、農忙季、體育比賽季,等等。電視節目的播出當然也會適應人們的收視習慣,而形成它的「季」。
而因為播出季是以年為周期的,那麼一年一「季」的美劇,慢慢地就變成了一種計量單位。

這裡要補充的,是為什麼其它國家罕有這麼做的。
因為美劇獨特的邊企劃、邊製作、邊播出的模式,在其它國家幾乎是沒有的(註:本文中除非特指,討論的都是黃金時段電視劇)。說白了,這是用做綜藝節目的方法去做戲劇節目。要長年維持穩定且高質量的輸出,需要強大的資金和人力支持,即需要非常高的產業化程度。
對比我們熟悉的國產電視連續劇,是20集、40集一播;而一般日劇是每一部就播三個月或半年;即使是受美國影響較大、更為相像的英劇,也是每次企劃一個series,集數較為短少,拍完後播出。
也就是說,美式電視劇製作是一直工作在同一個title,只不過中間存在(較為固定的)on檔期跟休播期而已;而別的國家的方式,都是一部作品完結之後,團隊作鳥獸散,各自接新工作,下一部有沒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也不知道,如果有的話就是新的項目了(所以許多英劇的series準確來說應該是「部」,第一部第二部等)。

但是,新世紀以來全球化的影響,讓美國電視文化強勢輸出了,這造成一個效果,就是根本不了解season這種概念來源的人,將它理解為一種純粹的計數單位,用來衡量一切,言必稱季。乃至電視從業者也趕時髦,把它安到自己身上。
比如,日劇通常習慣按照英國說法以「シリーズ」(series)來計算的,像《極道鮮師》《救命病棟24小時》《3年B組金八先生》等;少數稱「シーズン」(season),如《特命系長只野仁》。然而近年來後者似有增多趨勢(特別在深夜劇或動畫中較為明顯)。再比如國產劇也有《愛情公寓》這種從皮毛到骨血都照抄美劇的例子,開始(非官方地)自稱「第x季」。而其實它們都是跟年節時令無關,制播體系也跟美劇大不相同的,本質上屬於一部接一部的「續作」。
所以嚴格意義上按「季」播出的電視劇,是只在美式體制下才會有的。不過綜藝節目效仿這種模式則比較容易,在日本、台灣和中國都有比較接近的例子了。


美劇大多上於春季檔與秋季檔,因為暑期和聖誕節檔期是要留給電影的(這裡指大多數情況,並非絕對)。而春季檔多為短劇,不會超過十集,秋季檔時間較長,多為長劇,一般都十幾集以上。

就是說,到了暑期檔與聖誕檔,人家老美就不宅家裡看電視了,都出門看電影去了。


美國的影視產業已經高度產業化,商業化運作已經非常成熟了。電視劇在春季檔、秋季檔播出,暑期檔和聖誕檔是給電影留著的,這兩個檔期大片扎堆上映,你放電視劇也不會有好的收視率表現的。


注意觀察會發現, tv的season跟體育活動的season差不多是重合的. 因為天氣涼了減少戶外活動, 大家都會在家看電視節目/球賽, 另外就是夏天太熱不適合劇烈的職業運動.

所以tv的season從每年的9月底開始, 到11月底開始迎來一個高潮.
因為十二月到了節日季, 聖誕節類似我們的春節(only bigger). 國外可不像我們是7天長假,年三十還要上班. 很多美國家庭進入12月就會開始張羅聖誕節的事, 而直到元旦結束後大家才慢慢返工.
所以停在大家忙碌社交生活的12月, 很多電視劇會停播, 停播之前一定要有一個高潮,往往是chrismas特輯(加長版,重口戲碼,片尾留重大線索等等). 以期觀眾在一個月後還記得回來看.

有些劇甚至是要到1月才開始新的season的. 等到一月中旬, 回歸和新開播的劇就都到齊了, 三四月開始鋪墊劇情, 到四月底和五月, 就迎來劇終了. 各項體育賽事也差不多在五月結束.

season在五月結束的道理在於. 夏天到了,辛苦工作的人們要去度假了. 天氣暖和人們出門社交的時間也多了. 所以夏季也是電影票房大爆發期. 綜合所有這些原因. 電視就只能在夏季轉入弱勢.

今年網路發展和人們生活習慣漸漸變化, 夏季也會有一些製作不錯的劇集(我印象最深的是weeds). 不過總體來說, 重頭劇集還是以9-5月這種規律來製作的


美國的電視劇,每一個season,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如果前一季收效好的話,會繼續拍攝下一季,個人頁覺得是為了商業利益的考慮,在結合實際的時間,就成為了季


因為要招商,要植入牛奶,麵包,車,化妝品的廣告,這樣劃分費用比較明顯。


迎合市場需求


美劇有一個大的season和一個小season組成,你看看時間就知道為啥這麼做了,當暑期檔好萊塢大片上映,你會坐家裡看美劇嗎?具體請看曉說。


商業利益,降低成本,如果播出效果好,就繼續播,如若不然可以不繼續拍


季指的應該是播放周期,也就是一個電視劇的段落~
不過美劇,更新確實挺慢的,一周一集,一季得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結尾,脖子都望長了~


推薦閱讀:

權力的遊戲中哪名角色塑造的最為失敗?
如何評價《閃電俠》第三季第二十集(S03E20)?
《權力的遊戲》中的人物從來只喝酒不喝水嗎?
美劇《哥譚市》中都提到了漫畫中的那些重要人物?
為什麼沒人直接去搶iron bank?

TAG: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