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1分硬幣現在值多少錢?


全新單枚一分硬幣各年份市場價(2010年3月): 55年:2-5元;56年:2-3元;57年:5-7元;58年:0.5-1元;59年:0.3-1元; 61年:0.2-1元;63年:0.2-1元; 64年:0.2-1元;71年:0.1-1元;72年:0.2-1元;73年:0.3-1元; 74年:0.3-1元;75年:0.1-1元;76年:0.3-1元;77年:0.5-1元; 78年:0.1-1元;79年:0.5-1元;80年:0.2-2元;81年:380-680元;82年:0.05-0.2元;83年:0.05-0.2元;84年:0.05-0.2元; 85年:0.05-0.2元;86年:0.05-0.2元;87年:0.05-0.2元;91年:0.05-0.2元;92年:0.5-2元;93年:0.2-1.2元;94年:0.2-1.2元;95年:0.2-1.2元;96年:0.2-1.2元。

「五大天王」站上5000元

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發行了四套硬幣,其中第一套硬幣共有三種面值,分別為壹分、貳分、伍分,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套全為分幣的硬幣幣種。第一套硬幣從1955年開始鑄造,於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1965年至1970年間,因國內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況,三種鋁分幣均停止生產和發行。從1971年開始,第一套硬幣又恢複發行,一直到1992年底第一套硬幣才正式停止發行。在這期間,1955年-1964年發行的三種分幣18 枚,總面值為0.37元;1971年-1992年發行的三種分幣66枚,總面值為1.61元。按面值來看,壹分硬幣33枚、貳分硬幣30枚、伍分硬幣21 枚。

由於第一套硬幣數量眾多,加之部分品種當年鑄造量很少,因此收藏投資者要集全第一套硬幣就顯得非常不容易,其中最受藏家熱捧的硬幣當屬「五大天王」。即1981年發行的壹分和伍分幣,1980年發行的貳分和伍分幣,1979年發行的伍分幣,其總面值為0.18元。在外觀、面值和質地上,這5種分幣和其他同年代的分幣一樣,但由於其是作為紀念幣專門用於饋贈外賓,基本上不在國內流通,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大部分都是海外迴流來的。成都文殊坊收藏品市場專營錢幣的劉姓老闆稱,兩年前一套「五大天王」價格不足2000元,去年就漲到3000元,而目前則攀升到5000-5500元的歷史最高價。最關鍵的是,儘管單枚的在市面上偶爾還可見,但真正能成套的幾乎是一套難求,目前可謂「奇貨可居」,只有在北京、上海等收藏市場才容易見到。其中「五大天王」中, 漲幅最快的是1981年壹分硬幣,目前單枚價格在1500元左右,較面值漲了15萬倍。另外其它四個品種身價也不菲,其中1981年伍分硬幣單枚在 1200元左右;1979年伍分硬幣市價為350元;1980年發行的貳分和伍分幣,市場價格也均在400元附近。

劉老闆稱,除「五大天王」較珍貴外,第一套硬幣中1955年、1957年、1992年的壹分硬幣以及1992年的貳分硬幣(俗稱「四小龍」)的升值也非常快,目前1955年壹分硬幣價格在30元附近,1957年、1992年壹分硬幣以及1992年貳分幣均已漲至60元。

「長城幣」最高賣到18萬

所謂「長城幣」,是指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行的第二套硬幣,因背面圖案為萬里長城而得名。據了解,「長城幣」於1980年4月15日發行,到 1986年底停止發行,面值分別為壹角、貳角、伍角和壹元四種,共28枚,面值總計12.6元,每個品種均為7枚,為第三套人民幣硬輔幣,其中的貳角硬幣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行的唯一一種貳角面值的硬幣。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從2000年7月1日起停止1980-1986年共七個不同年份的硬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我國當時銅、鎳資源相當少,不能滿足大量發行需要,只在1980年至1986年間進行了少量的鑄造,屬於象徵性發行,沒有真正發揮流通作用。加之該系列幣的製造成本高,又不是流通中必需的貨幣品種,所以發行量比較少,很多人甚至從來沒有見過。正是如此,自發行那天起,「長城幣」就被收藏投資者視為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其價格便在大家的追捧之下出現快速升值。

據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的錢幣專家介紹,在「長城幣」中,除1981年版元角硬幣因鑄量較多,價格相對較低外(全套約為20元左右),其餘年份發行的「長城版」硬幣的升值幅度都十分驚人。像1980年長城系列普制硬幣的套價在700元左右,漲幅接近400倍,而且其它年份的長城幣,套價均在一兩千元左右。其中漲幅最大的要數1986年發行的長城版套幣,目前全套價格高達18萬元左右,已成為錢幣收藏界公認的一匹「大黑馬」,其中1986版的貳角硬幣,單枚價格就高達3萬元左右。四川省收藏家協會錢幣專委會專家黃初深告訴記者,該套硬幣在當年只生產了660套精製套裝幣,僅用於滿足國外旅遊觀光者購買中國硬幣紀念品需要而出售,故極為少見,屬於硬幣中的極稀品,目前已成為收藏投資者尋覓的珍品,集全者更是「鳳毛麟角」。而黃初深同時告訴記者,1986年發行的長城版套幣2000年時整套價格才2萬元左右,隨後受人民幣藏品整體大幅上揚帶動,價格就進入了瘋狂上漲階段,從目前來的市場態勢來看,1986年發行的長城版套幣,18萬元的價格也許不會是其真實價格,估計實際成交價應該還要高很多。

硬幣收藏找准「潛力股」

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的專家告訴記者,儘管硬幣收藏品在眾多藏家的熱捧之下,傳來了「漲」聲一片,但細心研究發現,對於大部分硬幣而言,並沒有出現大幅升值,而且不少品種的市場價格就是它們的面值,因此,在收藏投資過程中,要想讓自己的投資收益最大化,必須在數量、品種眾多的硬幣中下功夫,盡量尋找其中的「潛力股」,而且收藏投資者必須冷靜面對目前硬幣收藏過熱的現象,畢竟當下人們參與硬幣收藏的熱情並不高,以北京、上海、成都為例,專門經營硬幣的商家並不多,很多硬幣大多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當然對於人們所說的「五大天王」、「四小龍」以及「長城幣」等龍頭品種而言,因發行量實在太少,而且也深受藏家喜愛,預計後市還有良好的升值效應,並有可能成為收藏市場上下一個投資熱點,其收藏前景其也不會遜色於第一、二、三套人民幣和第四套人民幣連體鈔。

當然在收藏過程中,收藏投資者最好能成套、成體系收藏。從品種來看,第一套硬幣無疑是前景最好的,但很難湊到整套。一般來講,除重點關注「五大天王」、「四小龍」外,1958年以前以及1990年以後發行的硬分幣也可以重點留意。而第二套硬幣因流通時間短、發行量較小,目前的收藏難度也較大,幾乎每個品種都值得收藏。對於第三套硬幣(1991年-2001年發行,分壹角、伍角、壹元三種流通金屬幣,背面圖案分別表現了壹元幣牡丹、伍角幣梅花、壹角幣菊花。共31枚,面值總計16.5元),目前很易收集到,其收藏價值並不高,但其中1996年、2000年壹元幣、1991年和1998年、2000 年版壹角幣因較為少見,目前市場行情已有啟動跡象,值得廣大收藏愛好者關注。而對於第四套硬幣(1999年-2010年發行,分壹元、伍角、壹角三種流通金屬幣,鑄有「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共45枚面值總計29.7元),因目前還在流通,且非常常見,當前幾乎沒有任何收藏價值。

不過,目前造假現象也比較多,普遍的作偽手法是用真幣改刻年份來牟取暴利,因此在購買時要仔細鑒別。像1980年貳分、伍分幣通常用1989年貳分、伍分幣改刻,將「9」改刻為「0」;1981年的壹分、伍分幣分別用1987年的改刻,將「7」改刻為「1」。由於硬幣沒有太多的防偽手段,購買時不使用高倍率的放大鏡仔細觀察,恐怕資深藏家也容易看「走眼」。

1分硬幣能賣1000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分、兩分、五分、一角的硬幣越來越少見,但在收藏市場它們的身價卻是日益提升,有的升值幅度甚至達15萬倍之多。1981年的1分硬幣,眼下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是1500元,較面值相比漲了15萬倍。其它四位 「天王」的身價也不菲,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現在的價格在250元左右;1980年的2分錢目前市場價達300元,是面值的上千倍。建國以來,我們國家已經發行了四套硬幣,第一套是新中國發行的1955年版流通金屬分幣,其面額有1分、2分、5分。從1955年至1992年,我國共發行這三種面值的硬分幣75枚。1955年版硬幣其材質均為鋁鎂合金。隨著我國集幣熱潮的高漲,硬分幣漸成集幣者手中的寵兒,其價格日益見漲。目前,整套全新硬分幣的售價已從1990年的幾百元上漲為3000元以上。部分年份的硬分幣發行量非常稀少,只作為旅遊紀念品(精裝)賣給國外遊客,基本上不在國內流通,故現在已蹤跡難覓,其價格自然不斐,如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硬幣,號稱硬分幣「五大天王」,每枚收藏價格都在200元以上,因而成為集幣者夢寐以求、備受追捧的「珍品」,因為罕見,所以目前收藏市場上見有偽幣,收藏者應謹慎。
從1955年1992年,新中國發行了75枚流通金屬分幣中,1分幣28種,其中1960年、1965年至1970年、1988年至1990年均未發行1分硬幣。2分幣27種,其中1955年、1958年、1965年至1973年未發行2分硬幣。5分幣20種,其中1958年至1973年,1975年、1977年均未發行5分硬幣。由於發行數量及其流通時間長短不同,有些年份的硬幣已很難找到,其收藏價值升值潛力均不可低估。有關收藏投資人士認為,在具體操作時不必刻意追求「珍品」,宜選擇那些發行量較小,正常流通渠道中不太多見,但收集起來又比較容易的品種。如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和1959年、1992年的2分這種較為稀罕的品種,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對於那些發行量較大的品種,若是全品相收集,也可有所收穫。
另外,應當指出的是,從1993至2000年,國家又發行了8套精裝硬幣,內裝1、2、5分,1、5角,1元硬幣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幣不參與市場流通,是專供收藏用的,應該具有較大的增值空間,並且有可能成為錢幣中的珍品。
第二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80年4月發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的金屬硬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其中角幣的材質為銅鋅合金,元幣材質為銅鎳合金。這套硬幣從1980年至1986年共七種不同的版別,每年4枚,計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幣最為稀少,收藏價值較高。其他年份的硬幣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見,並且價格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第三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6月發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種面值的流通金屬硬幣,配合第四套紙幣流通。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其中1994年的1元硬幣較少,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鑄幣圖譜》把這枚1元硬幣列為兩星級。
第四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製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幣,是配合第五套紙幣流通的輔幣。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
綜上,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是:1、硬分幣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參與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計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計28枚。4、1994年1元硬幣


幾天前,凌耶百事通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份硬分幣收藏價格表,說1965年、1967年和1977年的1分錢硬幣,收藏價格是350元。

1分錢上漲了3萬5千倍,天底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其實,1965年的1分硬幣純屬子虛烏有,如此收藏價格表也很早之前就有了,或是出自賣方,目的是炒作市場。一炒作,老百姓會認為硬幣很值錢,就會有人去收藏投資這些硬幣,這樣賣家就可以趁機出貨。

那麼,硬分幣到底有沒有收藏價值呢?硬分幣界有「五大天王」,才一直是市場的大熱,它們分別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81年的1分硬幣,目前單枚市場價都在1000元以上。這五種硬幣當時並不短缺,所以沒有大規模生產發行,造幣廠也只生產了少量,與同年度各種面額鈔票裝幀成人民幣套裝,作為收藏品針對海外市場出售。

必須注意的是,眼下從事硬分幣收藏的人並不多,大部分藏家對於硬分幣的興趣遠遠沒有金銀紀念幣濃厚,而金銀紀念幣的市場價值、價格及流動性,都遠遠超過了目前尚在流通中的硬分幣。


謝邀。一分兩分幣,發行的年份不同,回收的價格也是不同,當然回收價格每年也都有波動,不過基本價格都不會很高,幾塊到幾百不等。可以參考一下


值多少錢呢?真不值什麼錢。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出現了一張分幣價格收購表,沒有來處,卻有去處,雖然從沒有人按那個價格賣出去過,可轉載卻樂此不疲。轉了一年又一年,今又發現這張表還漲價了,漲成一枚幾百塊了。了不起啊,可什麼「五大天王,四小龍」才多少錢啊?

分幣這種東西存世量真的太大,長期看恐怕都沒有什麼升值空間了,現在收購價能給到一斤一百的都不多。


65年至70年都未發行過一分硬幣,哪來的一分硬幣?這不是瞎爛糊撞嗎?我給你看看下面那個最新出來的表格,硬幣的發行年代和收藏價都有了。


六五年的壹分硬幣現在值多少錢?從我個人角度始終認為它不值錢!因為,我就有一些。至於他人發表的硬錢幣如何如何值錢,個人從不相信。其根本原因就是三個字:"不靠譜"!至於一枚錢幣(古錢幣等丿價格競炒到上萬、幾萬、幾十萬元。請問發布此錢幣價格表們人您按此價收購嗎?稍微有點頭腦的人,能相信嗎?!豈不是:半夜上墳燒報紙,糊弄鬼那!因此,在此問題上,大家要擦亮眼睛,不上當。天上不會掉餡餅。也絕沒有那麼誘人的免費午餐。謝謝了!


1分錢市場上如能使用,1分錢就是1分錢的價值。如有人願收藏,就看他收藏的誠意,如以10倍價格收藏100枚1分硬幣,恐怕他一點也不願意。如是連號的以1000倍也要收藏。我認為單單1分硬幣沒有收藏價值。可嘆硬幣上沒有編碼。凡具有收藏意義的,都是由編碼引起的。


原來國家發行流通的硬分幣,國家只是說停用,並沒有說作費。因些,若拿去銀行兌換,只值面值。若遇收藏硬分幣的人,剛好需要這一個年號的,可能會要,但不會出很高的錢。因為硬分幣存世量太大了,很多人一講都是說我家還有幾口袋。


我己回答多次,沒有再討論的價值,對不起,並且30萬數目標,今日頭條上己經超了,老闆說我已經達到80萬了,數量8o0條還沒有達到,月底就會同老闆合作了。謝謝大家關心,在這二十天里,真開心,真的想和網友一起共度時光,在此感謝大家,若我所寫的只要大家喜歡,可以自己使用發表,作為自己的板權,我不過問,謝謝大家支持,其它媒體會見面的



大家幫忙看看這個值錢嗎


推薦閱讀:

怎麼讓客戶感覺到佔到了便宜?
30多了還在工廠掙死工資,還能做些什麼增加收入?
許家印是如何成為首富的?

TAG:財經 | 生活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