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為何不像周星馳一樣專註於喜劇領域?

周星馳自從被發掘出喜劇天賦之後一直專註於喜劇領域,90年代更是爆發出驚人的三十多部無厘頭電影,幾乎個個經典,專註於挖掘喜劇的深度,乃至於成為華人世界的喜劇標籤。


黃渤也是因為搞笑天賦成名,為何這幾年他演《記憶大師》《尋龍訣》《心花路放》《親愛的》《無人區》《廚子戲子痞子》《101次求婚》…這些,有的不是完完全全的喜劇,有的甚至不是喜劇,雖然他塑造人物的能力沒話說,口碑也好,但這些電影總感覺不是他的正道,單個拿出來的票房也不是數一數二,為何他不再專註於自己拿手的小人物喜劇了?這不是浪費自己的天賦嗎?


答於黃渤憑藉《冰之下》獲得金爵獎影帝之後
~~分割~~
黃渤從14年的《心花路放》後,已經三年沒有演喜劇了。14年前的黃渤,提起來大家都會說,他是一個好的喜劇演員,他的喜劇票房很厲害,動輒十多億。但同樣是那年,黃渤演了《親愛的》,大家不禁有些疑惑,他能演這種戲嗎?觀眾不會覺得齣戲嗎?結果,黃渤憑藉《親愛的》提名金像獎,請自行百度內地男演員提名金像獎名單。接下來黃渤更是讓大家驚呆了,他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期選擇休息一年,這一年帶來了極限挑戰,完成了自己已經想了好幾年的劇本,同時,讓自己獲得更多思考和積澱。回歸後,黃渤拍了兩個電影,不是喜劇,是《記憶大師》和《冰之下》,至於帶來的收穫和評價就不用多說了。所以,你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喜劇演員黃渤嗎?我看到的是文藝能擼獎(冰之下),商業能抗票房(尋龍訣),各種類型都能駕馭(親愛的,記憶大師,鬥牛,殺生)的黃渤,黃渤不斷的嘗試各種類型的角色,卻幾乎沒有失敗的例子,這才是證明了他的天賦遠遠不止喜劇。


我是一個喜劇演員,我不太敢這麼說,我想做一個,可以這麼說。

其實大多數喜劇都有個悲劇內核,我最愛他的一部電影《殺生》還有讓他獲得影帝的《鬥牛》

黃渤本身是十分熱愛喜劇的,今後相信也不會放棄喜劇這塊。

另外題主提到了票房。

票房不會太好就不去演了么?

從他14年末息影,到復工之後接的兩部戲《冰之下》《記憶大師》,《冰之下》其實在之前粉絲這裡的看法大概是,能拿到龍標上映就不錯了,票房誰都知道不會有多少。《記憶大師》犯罪懸疑片,小眾口味,票房也不高。可以看出來票房從來不是他的追求。

如果光拿一個電影的票房來判斷成功與否,那後面就可以不用看下去了。

===============正文===============


能力上不多說什麼。在我的認知里除開喜劇外黃渤的專業能力也是被大眾認可的。

金爵獎評委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吉,回應了黃渤「喜劇演員難得獎」的看法:「對你們來說,他是一個喜劇演員。但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演員。他在表演中表現出高密度的情感張力,令人震驚,可以說實至名歸。」

想從黃渤他個人身上說一說,
雖然情商的教科書隔段時間就會被各種營銷號拿出來炒一炒,但他內心其實只是個大男孩狀態。

總是詮釋同一類人物當然更加安全,但就我理解,創作兩個字本身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嘗試就可能失敗,而我寬容自己的失敗。

但你老覺著這一直那麼平平穩穩的,然後再接一個戲、再接一個戲,就意思不大,就想干點新鮮的、能刺激到自己的東西。

他不安於活在一個節奏上,做一個電影工業里規規整整的零件。他想幹些自己覺得有意義,能讓自己興奮起來的事情。


2012年,導了兩部微電影,出演話劇《活著》,電影小說,珠玉在前,抱著必定失敗的心態去嘗試

同年,還主持了49屆金馬獎,是第一位來自內地的主持人。

甚至還出演了《西遊降魔篇》里的孫悟空,也是反對聲一片。

2014年票房累計50億,卻急流勇退,息影一年。

2015年參加了綜藝節目《極限挑戰》

2016年擔起青(zhong)年演員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些許責任,啟動了HB+U新導演助力計劃,為電影行業的新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歸歌壇,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

2017年終於開導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除了這些之外他業餘還喜歡攝影,近兩年還迷上了畫畫。其實這樣看來他乾的東西挺雜的,不算個正兒八經的演員,但他知道自己的主業是電影,其他領域也只是稍有涉足,所幸做的這些評價都還不錯。因為他對他的每一次嘗試,都是竭盡全力去做的。主持金馬會提前兩周去台灣跟曾寶儀對台本,參加綜藝會因自身經驗不足提前看了大量的綜藝節目。我所見的第一次提到他有做導演想法的新聞是2010年,中間消息不斷,可時隔7年他才終於執導,導演二字在觀眾面前早已被消耗得變得廉價。現在轉行做導演,又是一片不看好聲。我知道他不是為了導而導,他既然去做,就會盡全力做好。

我覺得就是人生苦短,沒必要花時間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非要硬撐著頭去做的事。後邊真的有表達欲的時候,真的,嗯,覺得有好的故事或者想表達的時候再去做這件事情。

他除了是個演員之外,他也只是個凡人,他有他自己的追求和選擇,有成功也會有失敗。

我覺得專註一項發展也好,多面發展也罷,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

我們可以選擇的是是否願意為他的作品買單,誰都沒有權利去規劃他的人生。

你期待那是你的事,我如果沒達到你的期待我只能說聲對不起。因為我要拿出來兩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去完成你們的期待,我覺得是不對的,是完成自己的期待才對。

但相信只要他拿出的作品是好的,不管是不是你原本所期待的,你都會願意為他貢獻一張電影票。


廣告時間:敬請期待黃渤主演的電影《冰之下》(雖然還不知道多久上映)和導演處女作(雖然還不知道多久拍完)


黃渤當然有喜劇天賦。
他的那張臉加上爐火純青的演技,就是喜劇效果的保證。但他如果堅持這個天賦,註定會越演越平庸,用不了兩年,就沒人記得了,為什麼?

先來探討一個問題:周星馳為什麼可以成為喜劇大師?我們暫且不討論無厘頭(星爺自己也不知道什麼叫無厘頭),星爺電影的搞笑,不是某個人物搞笑,而是他動用了所有的手段(動作、肢體、語言、道具、音樂),每一分每秒都在讓觀眾發笑。換言之,星爺已經打通喜劇的任督二脈,他的搞笑天賦靠的是「內力」。

回頭看黃渤的喜劇代表作《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註:《泰囧》里的黃渤,已經不是喜劇形象)。黃渤的喜劇人物形象都有點「臟」、「混」、「痞」。這種形象,與他的臉是不謀而合的,觀眾也樂於看到這樣的形象。黑皮啃著麵包在路上跑,這個畫面,再過個十年八年,觀眾也很難抹去印象。但,除非遇到十年一遇的好劇本,不然這個形象是很難超越的。

周星馳為什麼可以突破?因為他的喜劇靠的不是特定的形象。但黃渤演喜劇,觀眾很難跳出「臟」、「混」、「痞」的形象。也就是說,黃渤的搞笑方式不得不靠「外相」。

我相信,黃渤絕對有喜劇的「內力」,但他跳出這個形象去突破,觀眾肯定不認賬,吃力不討好。

成也這張臉,敗也這張臉。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王寶強、小瀋陽、宋小寶、賈玲、岳雲鵬.....

黃渤不會在喜劇這條路上死磕,以黃渤的聰明,他當然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更多喜劇研究分享,請關注公眾號[喜劇雜貨鋪],公眾微信號:hahadu666


上海電影節金爵獎頒獎正式於日前結束,其中大部分獎項都被國外電影人拿到。

中國方面,只有我們的青島貴婦黃渤憑藉導演蔡尚君的《冰之下》演出獲得了影帝。

黃渤在發表感言稱:「美從來都不缺乏,只是缺少發現,沉甸甸的獎盃讓我知道,老是去演喜劇片是沒有出息的,這兩年離沸騰的電影市場稍微遠了點,沒有出現在媒體裡面,靜下來去做了些嘗試,感謝這次評委會給努力和嘗試的肯定,而且我自己人生中,第一部導演的電影正在拍攝中。」

從他的發言里,一如既往的充滿幽默感,除了調侃顏值和喜劇演員的不容易,更重要的是,黃渤再次透露出自己的第一部處女作導演作品,正在緊鑼密鼓的拍攝製作當中。

近些年,演而優則導或者直接演不行則導已經成為娛樂圈演員們都在做的事情。用趨之若鶩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從早期的徐靜蕾,姜文到後來的徐崢、陳思成、鄧超、蘇有朋,王寶強、黎明等等。

演員們似乎都想憑藉自己的資源優勢在導演這條路上多多嘗試。

尤其是寧浩、徐崢和黃渤這三個鐵三角一般的人物關係,寧浩本就是導演出身,徐崢也早就憑藉「囧」系列拿下過30幾億票房。可謂功成名就。

但只有黃渤,雖然一直有很多人慫恿、呼籲、期待他做導演。

但就是等不來。

此前,他執導過兩部微電影,

2012年,他曾和劉燁、吳秀波、黃磊等人就一起參與導演7電影系列。而當時黃渤自編自導短片叫《特殊服務》,主演是好友松鼠——王迅。

同年,他又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微電影——《2B青年的不醉人生》。

這兩部微電影成色都還不錯。網路上的口碑還算很好的。

但大電影,黃渤一直很遲疑,用他自己的話說:「導一個爛戲,我的水平早夠了。」

「想把它做好,你自己得是從心裏面喜歡去做這個事,得找到一個這樣的東西再去做。」

大概處女座的黃渤正是因為對待事情的這個認真態度,才會在演戲的路上取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贏。智商情商雙高的他,如今拍攝大電影,自然也不會缺乏幫手。

據圈內人說,黃渤的這部處女作大電影,暫定名就叫《一出好戲》。

不論怎麼說,黃渤作為演員的成功和對自己作品負責的態度,讓我們對黃渤這個導演有著與眾不同的期待。

他為做導演做準備多久,我們就期待了多久。

回到話題,周星馳有一直專註喜劇嗎?

其實也沒有,《喜劇之王》《回魂夜》《食神》《長江七號》等片其實都算不上喜劇。

而是有喜劇元素的劇情或者神話鬼怪片。

之所以周星馳的片中總是帶有著喜劇元素,更多的是基於市場和觀眾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星爺是愛錢的人,讓他拋卻賺錢的戲選擇那些說不準的嘗試,他自己可能也是不願意的。

而且相比周星馳,黃渤明顯在演戲上,戲路更寬,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對很多角色都更加遊刃有餘。

民工、痞子、老實人、黑幫、屌絲失意者等等。

從《民工》《鬥牛》《殺生》到《親愛的》《記憶大師》《冰之下》

黃渤得戲好,有目共睹,而且不止於喜劇。

一個演員,既然能嘗試更多可能,並且有這個能力,創造更多驚喜給我們,不是更好嗎?

而且,黃渤的導演作品,更說明,黃渤是一個認真有想法,但是也適應潮流趨勢的人,

從個人轉型和市場需求上講,黃渤都是與他的情商智商相匹配的那個靈活的牛人。

唱歌的歌手、配音的北影學生、龍套的配角、喜劇的主角到多樣性發展的演員,再到編導演、出品人的多重身份。

黃渤是在延長他的演藝生命,是在實現自己的想法,順便多掙幾年錢。

我們還能看更多風格的戲,何樂不鼓掌?

電影十三妹公眾號,歡迎來公眾號玩。

http://weixin.qq.com/r/6znA2PDEa60UrbS792z5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仔細看了看評論,又重新理了理我的思路,對回答里一些不恰當的觀點進行了適當修改。下面說說我為什麼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出於一種鳴不平的心態來回答的,提起周星馳,我們固有的認知都是他是喜劇之王,但其實正如評論里所說,喜劇只是他表達自己的一種橋段。我看到題主所說「周星馳專註於喜劇」,其實下意識是想改變這種認知的,因為周星馳他是很用心在做電影,他的初衷也是想拍電影,喜劇於他的意義我確實不該妄加揣測,這種心態導致我在描述一些事件的時候主觀的做出自己的推測,可能誤導了一些人,我表示歉意。但我同時也覺得,看到星爺近幾年來的作品,我是有些著急的,因為大家認為星爺是拍喜劇的,現在他的喜劇沒有以前那麼能打動人了,有很多人都在罵,我覺得這不公平,我相信他肯定不是單單只想拍喜劇,星爺本人自己也說過很多次他很喜歡拍電影,(注意,沒有「喜劇」二字)我想打破這種認知和枷鎖,希望大家能以平等對待其他導演的心態來對待星爺,而不是談及周星馳,就只看到他喜劇的一面。可惜我自己還太年輕,很多事情只看到片面,我自身也是有問題的,那下面的回答僅供參考,也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


–––––––––––––分割線


題主要搞清楚一個前提,周星馳專註於喜劇這條路是有原因的,大話西遊上映的那一年,在香港票房是不如人意的,至少跟周星馳前面的喜劇電影相比是相差不少的,影片也只堪堪回本而已。整個香港都在罵他,一個喜劇演員,拍什麼愛情片。你以為周星馳很大咖么,在他火之前,很多人都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向太跑炮轟他的時候,整個香港也找不出幾個真的站出來撐他的人。這個男人幾乎不上綜藝節目,因為他骨子裡,其實真的不是一個喜劇演員。而黃渤是幸運的,在當今這個包容性很大的社會,他沒有受到那麼強的觀眾認知的束縛,自然而然會選擇拓寬自己的戲路。我這裡不提黃渤,反而想為周星馳答一波,你們很多人罵周星馳的電影這幾年越來越難看,是真的,我看過西遊降魔,我也覺得星爺老了,後來的美人魚我也看了,也沒有我預期的那樣好,可是看了星爺那麼多電影,喜劇已經變成烙印在他身上的一個文化符號,但其實這個文化符號,也是一種枷鎖。這枷鎖束縛了他,反而流露出他註定和喜劇無法分離的表象(我認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演員或者是導演身上,開始可能是長處,可時間久了必成弊端。)而造成這發生的原因,我認為有兩個。一是他早年的經歷,二是他特殊的性格。

先說早年經歷:周星星在加入香港無線早期的時候,做了好幾年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同時期和他一起出道的梁朝偉當時已經和王家衛這些大導演拍了很多部電影的。他也很想拍電影,但是當時沒有人給他機會後來很多龍套活他都接得好像正式拍片一樣,一兩個露臉的鏡頭他都能揣摩的不亦樂乎。後來李修賢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拍了一部叫做《霹靂先鋒》的片子。再後來他就走上了喜劇這條道路,但是其實他不只是想做一個喜劇演員,他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就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也想和梁朝偉一樣演一些有深度的電影,或者是一些喜劇風格不那麼濃厚的電影。但是那個時代觀眾對演員的認知太狹隘。嚴格意義上大話西遊應該是周星星嘗試的一部轉型製作,但是後來一出來整個香港都炸了,沒有人喜歡,一個笑星賣什麼眼淚博什麼同情。那段時間他和劉鎮偉幾乎天天被人堵門追債,所以那段時間應該算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刻。
我認為這是造就他今後電影風格固定的重大原因之一。

下面說說性格,星爺是很有才華的一個人,有人說他腦子裡有很多天馬行空的主意。他在這一方面的才氣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古靈精怪,你看他拍的《功夫》和《長江七號》結尾,那種童真一下子就出來了。但是他不善言辭,也不懂交際,他是那種有什麼東西都會放在心裡不出聲。所以很多人說星爺人品不好眾叛親離,不是的,這個老男人其實什麼都看在眼裡,但是他就是不說,不管好的壞的他都自己一個人消化掉。我一直覺得,周星馳小時候應該是有自閉症的,一直到大了還有很多人說其實周星馳是個很羞澀很內向的人。所以你看外界傳出他的負面新聞的時候,他都不回應的,他不知道怎麼回應,你怎麼能要求一個滿腦子古靈精怪但又美好幻想的孩子去和那些沾滿銅臭,火藥氣息的流言蜚語作鬥爭?
但是他又是很可惜的,他對於每一個觀眾都是發自內心的討好,你想他那麼喜歡拍電影,要是今後觀眾不買單了把飯碗砸了,電影不給拍了,那對他來說一定很痛苦。我一直認為,如果當年的大話西遊在香港口碑爆棚座無虛席,那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星馳,就該把「喜劇演員」這個頭銜的前兩個字划去,換上更恰當的稱謂。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他現在的電影里,不管想表達的核心和主旨是什麼,他都絕對不會將電影中的喜劇元素去除,哪怕那些笑點現在看來格格不入,哪怕他越來越老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都不會再拿自己的職業生涯開任何一個玩笑。

周星馳不會講故事么,當然不是,只是他現在人越老,講的故事反而愈髮帶有濃厚的理想主意色彩,他知道人愛看的是自己的喜劇,所以他只拍喜劇。因為沒有人說想看他周星馳拍文藝片或者是別的什麼,他先是被動而後又是主動的接受了這一認知,所以他的影片現在越來越難讓人發笑,沒有人能一如既往的拍同類型的風格的片子拍出花兒來。而他已經被很大一部分人捧上了喜劇電影的神壇,還有很多人覺得他不過爾爾不值得這種讚美,但是不管真實情形如何,他確實是騎虎難下了。

所以冒昧的在題主的問題下答了一波與黃渤無關的回答,先說一聲抱歉,我認為大陸還是有很多人存在這種不恰當的認知,認為周星馳只拍喜劇片,不是的,他一直想做的只是電影,喜劇與否我不多加評測,當年那些片子有多少現在還在地方衛視台不停循環播放就不必多說。而我本人其實一直希望有生之際能看到周星馳自導自演的一部,沒有無厘頭笑點,沒有誇張的語言和動作,單單純純一部正兒八經的文藝片或者是紀錄片,出於私心或者是別的什麼,我覺得周星馳不止只有喜劇拿得出手,我也相信他。嚴格意義上《長江七號》並不算是一部完全的喜劇片,包括之後的片子我們也看得出,星爺是在嘗試著不同的方式講故事,可是很多人提及周星馳都下意識將其與喜劇二字串聯,近幾年的幾部電影是不是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和需求拍出來的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這種循環無疑是不利於星爺最後幾部電影的口碑的。而今說到周星馳只能是一種情懷,而我不希望十年二十年後人們提起周星馳會說他是成也喜劇,敗也喜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到這個回答,如果有人能耐心讀完,我很感謝,我也希望你讀完這些東西之後能夠對周星馳的看法有所改觀,當然事情的背後肯定有更複雜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尚且不得而知,星爺本人的意願我也無從探討,只是有時候也許我們稍稍的換一個角度來看待事物,對當事人說不定也是一種幫助,畢竟星爺沒有什麼大的夢想,只想自己拍出來的電影有人喜歡。


只有天生的演員,哪有天生的喜劇演員?哪有喜劇演員的天賦?又不是某雲社那種耍寶,那個要點豁出去的天賦


從來沒覺得渤哥是個喜劇演員呀。
老實講當初看《心花路放》和《101次求婚》的時候沒太被戳到。
提起來大家都非常被震撼到的《殺生》也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喜劇吧。
反而是這兩年看《親愛的》《記憶大師》的時候被震撼到。maya看的時候真的一個被感動到不行,一個被他的眼神轉換嚇到瑟瑟發抖。都塑造的非常棒呀。
他為什麼要專註喜劇呢?明明是個戲路廣又很有實力的演員呀。嘗試各種類型不是很好嗎?


黃渤年輕時可是走偶像路線的!歌手出道,後來奈何大家都是顏狗,沒辦法,只好去演戲了,天知道不為人知的一面就被發掘出來了。所以很可能喜劇就不是他的夢想啊,內心深處說不定還隱藏著一顆想當偶像的心啊哈哈


個人感覺回答。

我覺得黃渤和周星馳的演技的領域都不止於『喜劇』。

黃渤之前是學配音專業畢業的。他在北電07屆聯合作業《飛船》中做主演。【短片】飛船 2007年_短片_電影_bilibili_嗶哩嗶哩

這是一個完全抽象,觀念先行的短片,他一個人撐起了整個片子,這種要有強大的信念感的片子他也掌握得很好。表演自然,信念感十足。這是我對他第一個印象。

我覺得這個專業給了他很大的助力,首先就是他的台詞就是很過關,作為一個被培訓鍛煉自己的台詞來表達感情,貼合表演的配音演員,他的台詞實力是毋庸置疑的。配音的時候,分析表演,解構台詞節奏,我不知道他的專業對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在我看來,他的邏輯重音和台詞節奏都是些相當好的。

然後就是《瘋狂的石頭》,天然的語言天賦和親和力的臉,那張臉讓人代入感很強,表演自然舒服。

喜劇我覺得最重要的兩點,就是節奏和自然的信念感。

很多台詞的斷句不一樣,他說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你看郭德綱說一個故事,和我們普通人說一個故事就完全不一樣。這是講故事的技巧。一個好笑的故事,你按照笑話講也許不如當做一個普通故事講來得好笑。我覺得黃渤有天生的喜劇節奏感,他台詞的氣口把握得非常好,這是一個相當有天賦的演員。

他自己的生活經歷讓他對於各種人物的認知和理解都上一層樓。只是他的這種節奏感在喜劇里體現的比較明顯,觀眾緣也比較好,但是實際上從上面那個短片就能看出來,他不只是個喜劇演員

黃渤我覺得不專註喜劇領域是好事,是因為一個節奏好的人固然能駕馭一個喜劇,但是我覺得節奏的好能夠運用到更多不同類型的片子裡面去。

再來,星爺。

我覺得目前他演得最好的是《喜劇之王》,一個喜劇的本質必定是悲劇,我覺得他抓住了這個本質。他自己的喜劇理念是貫穿始終的,他毋庸置疑的是個好演員,而他的能力不止於演員,他的導演才能也在被挖掘,他在試圖把自己的喜劇變成一個具體可見的風格和體系。所以我覺得他是在實踐自己的喜劇風格,不只是表演上,而是在影片本身上。影片的所有元素都服務於『喜劇里的悲劇』。

所以我覺得他的片子不能說是喜劇片,看到最後就是個悲劇的核,只不過他的表演方式比較統一感覺像是喜劇。他也在嘗試不同的片子類型,只不過裡面的橋段多少逃不過他自己的喜劇表演形式。


星爺大部分電影內核都是悲劇的,反正我常看哭。

渤哥愛演什麼演什麼,這是他的職業規劃。他演的正劇,例如親愛的。我也很喜歡


黃渤早期的電影我沒怎麼看,是在《泰囧》以後才開始關注他的。後來又陸續看了《101次求婚》《痞子英雄》《心花怒放》《無人區》和《親愛的》《尋龍訣》這些電影。
黃渤確實很有喜劇天賦,他的喜劇能夠讓人笑得很自然很輕鬆,我不是黑誰,但是像王寶強大鵬小瀋陽還有沈騰這些,雖然也搞笑,但是總不免或多或少有些尷尬。
個人覺得專註於喜劇有些太限制他了
第一次覺得他不演喜劇也特別好是在《親愛的》里,黃渤在裡面飾演一個離異的單親爸爸,兒子還被人販子拐走了。裡面給我最大震撼的一個場景是黃渤找到兒子以後,兒子被拐走好幾年已經不認識他了,拒絕跟他走,只認現在「媽媽」。從公安局出來後黃渤在樓梯上坐著哭。說真的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男人可以哭成那個樣子。
黃渤長相可能放在哪兒都和好看不沾邊,但他那張臉就有魔力,演喜劇能讓你發自內心的小,演悲劇也能讓你跟著他哭得死去過來。


對不起,周星馳並不是喜劇演員


他的演戲才華不止於喜劇,近的例子——記憶大師,冰之下獲獎……
所以,專註於喜劇,不是浪費了才華嗎?


講道理,《喜劇之王》是喜劇嗎?


黃渤很有喜劇天賦,但他的戲路也是超級寬的。
星星的戲路也很寬,但星星在喜劇演繹是真是一座山峰一般的存在。
相比去戲路寬窄,黃渤可能比星星更加駕輕就熟。但只談喜劇,星星真是不世出的天才。


這麼說吧,假如當年的香港觀眾中也有這種想法的人,他們的佔比是1/10,現在對黃渤有這種想法的也是1/10。

那麼現在的這1/10是能夠支撐起一部電影的票房的,哪怕他們只是少數

而當年的香港,1/10是支撐不起一部電影的票房的,而除了喜劇動作外其他類型的電影票房本來就少,對於投資者而言很不划算。

星爺肯定有轉型的想法,尤其是悲喜劇的嘗試他也做過,但是票房支撐不起他的理想,所以只能作罷,現在大陸的電影市場起來了,小眾也能支撐起一部電影的票房,更何況是一部下了功夫做的電影,所以黃渤當然有底氣去嘗試改變。


法國戲劇家Beaumarchais曾說過:我不得不總是狂笑著,怕的是笑聲一停我就哭起來了。這或者也是愁苦的人之所以滑稽的原因。

他看出世上一切事物的矛盾,他抿著嘴唇微笑,演繹出那趣味雋永的滑稽表演,用古怪的視角把這世上的矛盾窮行盡相地表現出來。

而黃渤不是這種人。(非黑)


很正常。

就如有些人喝奶茶每次都點不同的嘗試而有些人就只點那一種從來不換。

沒有對錯,只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罷了。

周星馳的長江七號和美人魚是科幻片。(或者科幻喜劇片?)

但他也不斷的在自己的作品裡融入新鮮元素,嘗試不同的風格。

都挺好的不是嗎。

其實還有一種就是,好的喜劇片真的很少。

不是僅僅靠惡俗的段子和一些誇張的肢體和表情就能叫做喜劇片的。

一方面可能是演員沒有遇到好劇本吧。

最後恭喜青島貴婦抱獎而歸。


《鬥牛》


不。
黃渤並非只擅長於喜劇,這的確是一項天賦,也是他受到好評的一項,但絕非唯一一項。

應該說,黃渤的天賦在於「演戲」,他演的戲,絕對不僅僅是「喜劇」。

一來,對於他自己而言,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夠在更多的種類電影中有所發揮。這一點想必也是很多演員的希望吧。
二來,黃渤演非喜劇電影,並不會帶給觀眾他不合適的感覺,他的演技一直都是在線的,甚至可以說,碾壓了同一部電影中的其他演員。
三來,單論票房,大概並不足以評判黃渤演喜劇之外的電影該不該、他有沒有埋沒自己。我記得當年星爺的《大話西遊》剛上映,票房和評價並不怎麼樣。
很多東西要用時間來證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了不起的菲麗西》 (Ballerina)?
問題:中國電影一年比一年會折騰,誰能梳理一下2015年的中國影市?
如何評價電影《功夫》?
哪部西班牙語喜劇電影好笑又適合學語言?

TAG:電影 | 演員 | 周星馳人物 | 黃渤 | 喜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