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光一上台,就把王安石的變法內容給廢止了?


如果說司馬光在熙寧年間反對變法勉強算是給新法提出意見,考慮百姓利益,出以公心的話,那他東山再起後全面廢除新法的表現完全就是發泄個人私憤,後果極其嚴重。

綜觀司馬光一生,幹了一件小事,兩件大事。一件小事是砸了自家的缸,兩件大事是修《資治通鑒》和廢除新法,而廢除新法這件大事幾乎葬送了大宋的江山。

司馬光家庭條件優越,科舉入仕後僅干過幾任州縣通判,之後一直在中央混,嚴重缺乏主政地方經驗,不了解基層實情,是出了名的嘴炮,雖然經常給皇帝提意見上奏摺,時刻把國家和百姓利益掛在嘴邊,但你從他的傳記里,根本看不到干過什麼實事。

熙寧年間,宋神宗重用王安石變法,司馬光從一開始就表示反對,他和王安石本是好友,多次書信往來爭論新法(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就是討論新法內容),始終無法談攏,誰也不肯讓步(兩人一個「拗相公」,一個「司馬牛」),越到後來言辭越強烈,最後司馬光牛脾氣一犯,自己主動請調,跑到洛陽去修《資治通鑒》了。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宋哲宗即位,英宗高太后(神宗的母親)聽政。這位高滔滔比慈禧太后還要保守頑固,迅速召回了反對變法最賣力的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范純仁、蘇軾、蘇轍人,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司馬光在洛陽修書十餘年,在盛年之時遠離權力中心,對仕途負面影響極大,這很可能讓他對新法產生了個人私憤,重新上台後,他把新法比之為毒藥,必欲除之而後快。

由於新法是神宗皇帝堅決推行,原則上新即位的皇帝是不能廢除前任皇帝政事措施的,但司馬光不愧是大學問家,他振振有詞地說:「『孔子說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謂孝矣』,那是說對國家百姓有益的不能改,像新法這種禍國殃民的事,必須立即就改!現在軍國大事由太后和皇帝共同處分,太后是神宗皇帝他媽,『以母改子』,完全行得通嘛!」

司馬光找到理論依據,取得高太后支持後,竟在短短一年五個月內,幾乎將新法全部廢除,他曾限令全國各地5天內廢除免疫法,恢復差役法,大家都覺得太過急促,只有開封知府蔡京如約完成,司馬光一聽,高興地說:「若是人人都像蔡京,天下還有幹不成的!」

對司馬光的倒行逆施,很多舊黨也看不慣,原來反對新法的鐵杆們如范純仁、蘇軾、蘇轍等等,都認為免疫法、青苗法是利大於弊,可以適當調整,不同意全部廢除,但司馬光壓根不聽,一意孤行,居然聲稱:「新法不廢,我死不瞑目啊!」

除了全面廢除新法,司馬光還不遺餘力打擊變法派,曾經擁護王安石變法的官員幾乎全被貶黜,而且都被貶到福建、嶺南等偏遠之地,相對當初宋神宗和王安石只是把舊黨官員調出中央的,仍在地方擔任實職的處理,完全就是變本加厲,惡意報復。

司馬光個人品德雖堪稱完美,對史學貢獻巨大,但他在政治上頑固保守,毫無作為,更無治績,對新法的全盤廢除,對新黨的打擊報復,對西夏的妥協投降……種種倒行逆施將個人意志凌駕國家利益之上,加劇了北宋的新舊黨爭,削弱了北宋國力。

後來一些別有居心的人把北宋滅亡的黑鍋推到王安石身上,卻把司馬光奉為聖人,殊不知司馬光廢除新法的激進行為對北宋黨爭的加劇更甚於當初熙豐變法的影響。

【狄飛驚:專註歷史的顏值擔當作家】喜歡我的回答,請幫忙點贊、分享或關注我!



簡單的說一下:

第一人性需要.

第二 政治需要.

第一、人性需要:

文人士大夫的劣根性、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互相攻訐謾罵 踩著別人才能顯示自己的高度、這就是文人相輕!文人士大夫的劣根性!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好友,但這種情況往往就發生好友身上、你不帶我玩、你憑什麼比我強、你為什麼能當我為什麼不能、你不聽我的意見就是獨夫、你不捧著我你就是壞人!你動了我的利益還不照顧我的感受你就奸臣!說白了就是這麼回事!

第二政治需要:

1.王安石變法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就要抱團,保住自己的利益、而司馬光這種文人士大的劣根性,自然而然的兩者就會走到一起去、利益集團想扳倒 王安石 司馬光想做王安石的位置 兩者合流就是必然.

司馬光藉助利益集團的力量上位、若是不廢掉 王安石的新法 如何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能 如果不廢掉王安石的新法 就得不到利益集團的支持 一旦眾叛親離 死的會比王安石慘一百倍.

1.王安石的一句 「天命不足為畏 祖宗不可法」徹底動搖了 文人士大與君王共天下的根基!

他王安石一人無所謂 可是他是天子近臣 一旦皇帝要是也篤信「天命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那有宋一代所有士大夫的努力就將付之東流!

宋太祖的一句與「士大夫共天下」是宋朝士大夫制衡皇權的法理基礎!

其後的 《資治通鑒》程朱理學 都要拿祖宗禮法 作為核心 不斷加強制衡皇權的法理性!

乃至把皇權套上狗鏈子 以士大夫的力量左右狗鏈子來達到左右皇權 控制國家政治的最終訴求!

而王安石的這句「天命不足畏 祖宗不可法」如果皇帝學去了 那 文人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的 法理基礎將不復存在!

給皇權套上狗鏈子的行為也會遭到皇權最無情的的打擊!

綜合以上兩點 王安石必須扳倒!新法必須廢除!

國家可以貧弱下去 但士大夫的政治權利不可以被廢除!


推薦閱讀:

宋朝司馬光、范仲淹、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等等我們常常在課文里學到的被貶人士他們之間有什麼政治糾葛嗎?
上聯:豈畏幽雲遮望眼?誅風斬雨重開宴。請對下聯?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和鄧廣銘的《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對王安石變法的講述哪個更靠譜?
黨爭一定要暴力流血嗎?
為什麼會有「靖康之難的禍首是王安石」這一說法?

TAG:宋朝 | 司馬光 | 宋英宗 | 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