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說的是什麼?


謝謝邀請!

王陽明心學說的無外乎十個字,四句話。研究任何人或者其思想千萬不要太過於複雜,大道至簡,知易行難而已。這十個字就是「心即理」,「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

所謂「心即理」,王陽明反覆強調「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試圖弄明白竹子里包含什麼道理,但直到頭昏眼花,身體虛脫,他也沒有將竹子的道理上升到人生的哲理。這裡,我們不能說王陽明智商有問題,盯著竹子看,除了能練出鬥雞眼,還能幹嘛?老實講,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很高,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松、竹、梅又被稱為「歲寒三友」,可見竹子在文人心目中地位。竹子常以其「有節」代表骨氣,「中空」代表謙虛,「耐寒」代表堅強,而其外形挺拔洒脫、正直清高,深受文人喜愛。按照朱熹的觀點,所謂「格物致知」,需要把竹子從發芽到開花、結果,一直到枯萎,中間詳細的過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然後進行很複雜的升華,最後明白竹子就是有這麼多好的品格啊!但王陽明經過七天七夜的觀察,他感覺朱熹那一套是有問題的,他在想,所有這些品格不都是人內心本來就有的嗎?龍場悟道以後,王陽明更加堅信,心即理,心外無物。據說有一次一位朋友指著一朵花問王陽明:「你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那這朵花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有何相關?」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致良知」,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於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羞惡有心,人皆有之」,王陽明認為:人皆有良知。當你看到幼兒落井,你會想去救,當你看到飛禽走獸悲鳴,會起不忍直視之心,當你看到好端端一個物件,被無辜打碎,會起惋惜之情,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中間過渡過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會多看幾眼,看到美食,自然會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會想去扶。有人可能會說:「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訴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虧。」但我要說:「這並不是你的第一直覺,故而不是你的良知,當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來起不來,又很痛苦的時候,你的良知會告訴你趕緊去扶,之所以沒有扶,或者不敢扶是因為社會的輿論和現象給你造成的一種障礙。

知行合一 不用多說了吧?我知道悟到的是我的,我給不了你,給了你,你也不一定能用,只有你自己知道悟到的才是你的。如果你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要做到知行合一。

四句話是那四句呢? 王陽明奉旨前往兩廣平亂。臨行前,他召喚門下兩個重要弟子錢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橋上,進行了他最後一次課業傳授,他說道:「我死之後,心學必定大盛,我之平生所學,已經全部教給了你們,但心學之精髓,你們卻尚未領悟,我有四句話要傳給你們,畢生所學,皆在於此,你們要用心領會,發揚光大,普濟世人。」

吟罷,王陽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間飄然離去: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天泉論道」。當王陽明沒有看到那塊地時,他的心沒有動,是「無善無噁心之體」,看到地之後,生出了「風水寶地」的想法,這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當他發現自己有後悔的念頭又感到羞愧時,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最後克服了私慾,心情復歸於平靜愉悅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明朝的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因此民國時期陳復開始提出「心靈儒學」做出註解。儒家的學脈自清末已經全然中斷,西學東漸的過程里,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張開的貢獻。因此,陳復重新提倡心學,並書寫《盤古心經》,繼承陽明學的道統,再開「盤古心學」,創辦書院講學,教育弟子,並組織「新人道協會」,從事外王事業的奮勉,這使得心學開始有新的動能,這種心學包容儒釋道傳統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紀思潮與印度瑪家哲學,創造出極其特殊而新穎的儒學面目,目前正在台灣發展中。

  王陽明心學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認為心學是空談,實在是被歪曲的太厲害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好比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適滿意,這就是實踐。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講究名正言順是中國的特色,思想家們都想爭儒家正統的地位。朱熹為了宣揚他的思想,減少反對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學》,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解釋。其實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離了。

同樣聰明的王陽明的心學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學發展起來的,但是在剛開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揚鑣,因為當時的程朱理學是主流,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些東西,為了減少阻力,他寫了幾本書,《大學古本》,說心學才是儒家的嫡傳。《朱子晚年定論》,說朱熹晚年已經逐漸象心學靠攏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學理論進行解釋。舉一個例子,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羅欽順就對此進行了質疑,王陽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跡說道

孟子辟楊、墨,至於「無父無君」。二子亦當時之賢者,使與孟子並世而生,未必不以之為賢。墨子「兼愛」,行仁而過耳;楊子「為我」,行義而過耳。此其為說,亦豈滅理亂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獸夷狄,所謂「以學術殺天下後世」也。今世學術之弊,其謂之學仁而過者乎?謂之學義而過者乎?抑謂之學不仁不義而過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獸何如也!孟子云:「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時,天下之尊信楊墨,當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說,而孟子獨以一人呶呶於其間,噫,可哀矣!韓氏云:「佛老之害,甚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壞之先,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嗚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眾方嘻嘻之中,而獨出涕嗟,若舉世恬然以趨,而獨疾首蹙額以為憂,此其非病狂喪心,殆必誠有大苦者隱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為《朱子晚年定論》,蓋亦不得已而然。中間年歲早晚誠有所未考,雖不必盡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調停,以明此學為重。平生於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一旦與之背馳,心誠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為此。「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與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則道不見也。執事所謂決與朱子異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雖異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雖同於己,適損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損於己者,己必惡之。然則某今日之論,雖或於朱子異,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過也必文。某雖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這裡,王陽明已經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楊子一類的人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揚鑣了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所以,我認為要理清王陽明心學不得不提及陸九淵和朱熹對「理」、「氣」、「心」幾個關鍵點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陸都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但是陸九淵藉助的是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髮。「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的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道德水準必將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進。陸九淵說「明心」,要尊德性,強調為學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增進知識,而是為了實現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實現增進道德境界的目的,因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擴大、完善人的良心結構就能實現增進道德的目的。(從當前德育範式來看,學習知識的多寡並不決定道德水準,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公的公僕並沒有高深的知識,但是,知識的深淺有助於增長道德水準,不過,這是由於學習者不把學作為致知目的而作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這種定為方式決定了難以達到道德的較高境界。)

「氣」的分歧。陸九淵的概念中,「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意義上的問題,指的是人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狀態。他認為,人的這種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會行為之間雖有聯繫,但並不是必然的、唯一的關係,即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人的善惡賢愚,並不能決定人的做後歸宿,學能變化氣質。朱熹之氣是和理相對的概念,既指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惡賢愚)之別的內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認為心是分為「人心」與「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體現,是「原於性命之王」,是義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故而必須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統領,此即「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狀態,如果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裂天人為二」,心是人的本質所在,是倫理本能。(朱熹覺得形而上心為道心形而下則為人心,本質還是天理決定氣的問題;陸九淵似乎認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首先問題中《王陽明心學》這個書名號有問題,因為王陽明心學本身不是一本書,而且一個哲學思想體系,一個儒家學派。

是的,心學其實是儒家學派的一個分支,與之對應的是理學。錢穆先生說過:研究心學就必須研究理學,心學是另一個角度上的理學。

雖然王陽明本人肯定是否定的,因為心學的的開端就是對理學的質疑。那麼王陽明質疑什麼呢?

理在何處?

古代儒者認為,「理」是哲學的最高範疇,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

本質上的「理」其實就是人類的最高智慧,所以不管是理學還是心學的初心都是為了追尋這種極致的人生智慧。

問題就在於怎麼找?理學認為格物致知,什麼意思呢?就是去發現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道理。

王陽明原本也是研究理學的,為了發現真理,他當真去格物,比如我們知道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他為了了解竹子的道理,面對竹子苦思冥想了七天七夜,結果是一無所獲。

於是他開始質疑,他發現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如果一一格物,恐怕一輩子也做不到,那麼怎麼辦?

如何能追求到真理?他想了很多年,直到在貴州修文頓悟,他發現:心即理也。

啥意思?理不在他處,就在我心。這也是為什麼叫心學的原因。心即理也,心外無物。

理」、「心之本體即是天理」、「良知即是天理」、「心即性,性即理」等。他所說的心,即是本心、天心、道心,即良知。所說的理,即是天理、道理。「心即理」也就是「良知即天理」。

「心即理」是指心就是理,理就是心。即是心離不開理,理融合於心。這裡的「心」,並非我們現代意義的「心」的概念,也就是說他不是指生在胸腔內的那團「血肉」,而是人的性靈。也就是指人的良知,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本原。

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讀讀《明史·王守仁》,《傳習錄》等古籍,可以幫我們全面的理解王陽明和心學。

文/阿信,鬼穀道,中華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微信公眾號:鬼穀道。


王陽明,王守仁,是華夏第一位把道,佛,儒的學問從治國,修行中提煉為心理學的第一人。其學問和實踐,繼承了禪修,道家,儒家的精華,雖然沒有達到前人的高度,至少已經接近了意識本源的研究。這個內容,西方心理學現在也做不到。國寶啊!「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是意識本體論。認知神經科學想找到意識,這個就是。人性本無,沒有好惡,後天學會了好惡。當我們大腦清晰時,只有知道,沒有升起分辨,這個純的狀態,就是無善無惡。一旦動念,就會出現接下來的內容。「有善有惡意之動」,因為覺不會動,很穩定,很踏實。清醒下,最舒服。但是,人心總是有牽掛,這個就是習氣慾望。有這個牽引,就會有升起消失。意動,就是意識過程。心理學總是把這個當本體。說意識也是心理過程。「知善知惡是良知」,意動,就會出現認知與分辨。發出命令。而本體是觀察者,看到這個意動的內容,有著習氣方面的判斷,這個就是良知。不是根據教科書,法律。而是根據自己的習氣和親近本性。本性是動物身體需要和習氣習慣。所以,良知並不是王陽明的核心,而是學術上的成就,之前的人,沒有獨立拿出這個良知,說明人的內心反應習氣。「為善去惡是格物」去除惡念,是調整身心的方法。所以,王心學的價值,後人遠遠低估了!因為,良知是什麼都沒搞清楚,意是指什麼?本體指什麼都不可能理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百年後,或許能科學證明。



《王陽明心學》說的是: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孝慈是人的天性,不是從外學來的道理,當一個人沒有被外在環境污染的時候,他見著父母親自然會孝敬;當一個人有了小孩子的時候,見到這個小孩子自然會做到慈愛。人是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知道以上兩個道理的。也就是「心即理」,道理全在自己的心中,不需要從外去學習。但是,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不被世俗的思想污染,這些世俗的思想會阻斷人的靈性。因此,人就需要通過讀書學習(或信仰)這些途徑來養護自己的心靈,防止人的私慾膨脹阻斷人本身的天賦。


我在河流一一頭條號發表了一篇文章《透過理性對天斌的察覺》也是讀到王陽明先生的心學理論後得到的啟發而寫下的。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皆已完備,以後要做的工作就是去養護自己的身心,去學習一些實用的技術更好地服務這個社會。


我感知《王陽明心學》主要講了三方面內容。一是"心即理『"。每個人都有活潑潑的心,此心就是《中庸》第一句講"天命之謂性"的"性",就是天命在每個人身上的顯現,這就打通了人心和天理、天道、佛心之間的全部通道,這就將儒釋道歸為『一",這個"一"就是人心。人人皆有此心,這就是說人人皆可成聖成佛成道,這正是陽明先生超越前人之處! 二是"知行合一"。我認為提出知行合一是陽明先生的『無奈"之舉!真知就是行,篤行就是知,知行本是"一",這是陽明先生的本有之意,但人們將其分為二了。這就會使人們脫離實踐這個真知,而將知識當成一事,將行動又當成另一事了,長期下去,就造成我要等知了再行或者是盲目無知而行的問題。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家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



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最高概括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臨終遺言


陽明心學現在很熱,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在這個以物為主的社會裡,是很需要對每個人自我的心靈進行一下關懷的。

心學說了什麼?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看法。關鍵還是心與物的關係,這個關係處理的如何,關係到每個人的人生幸福與否。所以真的要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一下,人生的幸福到底是物的關係大還是心的關係大?

從傳統的儒釋道來看,儒家孔子就讚歎過顏回之樂,顏回很簡單的物質生活沒有影響了他的幸福人生,物的影響對他很小,他過的是心的生活。道家和佛家比儒家更洒脫,這二者都是出世間的生活,從根本上就放棄了對物的追求,過著純粹的精神生活,心的自在的生活。

陽明心學從名稱來看,不用說也是偏於心的一面,所以這些歷史上有名的大家,著名的人物、有大智慧的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心,過心的生活、心的人生,可見人生的重心在心不在物。物慾難填,有了一百萬還想要一千萬,有了千萬又要上億,物慾難得滿足,何況有的為了滿足物慾不惜挺而走險、殺生害命就更等而下之了。

陽明心學要說的關鍵一點是心要做主,不要讓物慾做主,隨緣而行,隨緣而過,有錢就過有錢的生活,沒錢就過沒錢的生活,保持這顆心的的自在、隨緣,修鍊此心到明明德,到止於至善,即逍遙遊的人生。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就三句話: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還有良知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成心學,而二年多沒有可以共語者。謫貶期滿,調任廬陵知縣,經過湖南沅陵時,受當地土子敦厚好學風氣影響,特停留一月寓居該縣虎溪山龍興講寺,首次向世人系統講解他的陽明學說。


推薦閱讀:

有哪些書名很low但內容和文筆讓人驚艷的小說?
零基礎想學習周易可是不知道從哪裡學起,有沒有一些入門的書籍推薦?
有什麼書是讓你看完之後逢人就推薦的?

TAG:王陽明 | 讀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