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缺乏基本數碼常識么,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買OPPO?


在以前的話也可以這麼說,因為以前OPPO比較注重線下市場,我國大部分人口還是在三四線城市和其他農村地區。在全國各地OPPO和vivo的體驗店幾乎是最多的,在不起眼的小市鎮就有幾個賣OPPO手機的。

想買手機,哪裡懂什麼上網啊,也沒有那個再加上條件啊,再加上OPPO銷售人員的大力推銷,各種活動有聲有色,先入為主,就是它了。

再加上OPPO手機要顏值有顏值,要體驗有體驗,可打電話,能玩遊戲,拍照也好看,效果也不錯,齊了。

最近兩年OPPO也再走線上線下齊步走戰略,所以即使懂數碼,有數碼常識,選購OPPO手機也是理所應當的,比如OPPO R11s 在11月10日首發開賣後線上開售僅30分鐘,就成為京東、天貓、蘇寧易購三大平台2500-3000元價位段手機單品銷量第一;與此同時在線下OPPO也開賣了R11s全面屏手機。

OPPO R11s主打全面屏設計、智能拍照以及系統易用性,同時擁有星幕屏、AI智能美顏、智選雙攝等賣點。

OPPO R11s Plus創新性加入了業界領先的AI美顏演算法,前置攝像2000萬像素自拍鏡頭,具有業界最多的254個人臉特徵點,能夠更精確的識別人臉面部特徵。基於自拍大資料庫,從性別、年齡、膚質、膚色、表情、狀態等多維度分析數萬張照片特徵,利用AI神經元網路演算法,可以實現上億種美顏效果,解決拍照美顏效果「同質化」和「失真」的問題。


曾看過一項調查,購買OPPO的人群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對手機參數不敏感,喜歡拍照,聽歌。

第二,追求時尚,受偶像媒體影響較大。

第三,靠廣告獲取信息。

第四,主要靠線下門店購買手機。

第五,消費人群主要為女性。

從以上幾點我們就不難看出,OPPO用戶為何如此之多,首先OPPO主打拍照,這正契合了很多女性的需求,她們需要一款手機來更好的體驗自拍。而且OPPO手機參數也並不差。

OPPO的代言人經常是人氣明星,這些就足以讓那些粉絲選擇OPPO了,而且OPPO經常出售明星定製版的手機,這無疑是讓粉絲瘋狂的行為。OPPO對於廣告以及代言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舉個很淺顯的例子,一個人每天在你耳邊總是重複一句話,假以時日,你也不自覺的就記住了。

不調查根本就不知道,OPPO的線下門店有多龐大。幾乎遍布了大江南北,很多小城鎮也有很多門店,甚至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家,這對那些並不習慣從網上購物,以及從網上獲取信息的人,在這些門店購買無疑是最方便的。

最後一個,OPPO手機主打拍照,有人氣小生代言,這本身對女性就是一個大殺招。

我並不知道OPPO手機怎麼樣,因為沒用過,但是擁有著這種大局觀的OPPO,誰都無法否認它的成功。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誰都不好說。大家拭目以待。


市場是消費者決定的,不是數碼常識決定的。你的產品定位才是關鍵,為什麼KFC在任何地方都不如金拱門,唯獨中國例外,因為在口味方面KFC真的抓住了。ov當年從功能機開始就一直抓住了女性的胃口,不管顏色的多樣性,手機的美觀度一直受到總多女性的喜歡,最關鍵的是價格,不便宜也不貴,八九年前我還從事餐飲業的時候,我手下的兼職基本都是想奮鬥一個ov的手機,直到iPhone4的出現才變成了兼職奮鬥iPhone4。

安卓時代開始,ov的定位可以說是手機界標杆,就定位女性,沒有參數,但是卻擁有一個女性朋友需要的所以功能,最主要的是這些功能基本還是傻瓜式的。我們可以想像以為女性朋友在不買iPhone的情況下有什麼需求,自動美顏,前後都帶美顏等功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你要讓她再去搞懂ps真的很難,音樂這個玩意我只能說聽個響,但是廣告入人心呀,步步高開始就是一直主打音樂手機,外觀方面,丑不到哪裡去,價格,基本都是2499,2799,3299也沒有多貴,基本咬咬牙的事,你一定要排除ov去找別的手機,實體店的米6,一加5,魅族等機器你覺得都是和網上一樣便宜嗎?一個低配米6在實體店我見過3299的,大部分參數黨覺得低價高配的手機實體店的加價後都變得很普通。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上網買,我想說現實里還是有很多人在網上買東西單價基本控制在500以內。我這種浙南小縣城你去街上看,全是清一色ov和金立,

說在最後,不是說ov有多好,只能說它定位真的非常精準,線下渠道備貨也足,給予商家利潤也高。雖然我不會去買,但是我也不會去笑。現實里,總有那麼些東西,你很重視,但是別人往往很隨意,比如最常見的牛仔褲,你可能隨便幾百買過來就穿了,但是你去看看真的玩牛仔褲的人。不要在這些東西上面找什麼優越感,生活重心都不一樣優越什麼呢


我不是專業學這個的 所以我就從生活經驗出發談談這個問題吧。

1.粉絲經濟帶來的大批用戶

李易峰 陳偉霆 楊洋 迪麗熱巴 楊冪 周杰倫 TFboys 哪一個不是現在最流行的粉絲數量最多的明星?


oppo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就走起了明星代言的道路 而且簡直大手筆 同時請到多位流量大咖為同一款代言 這樣怎能不讓粉絲瘋狂?這是粉絲經濟的運用。

2.廣告投放渠道多樣,內容吸引人

①投放渠道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能看到oppo的身影。電視上各個頻道大數量地播放,網路各個平台大量投放,街道上也隨處可見明星代言牌。

②內容豐富精緻

就不談明星代言所拍攝的廣告,就說oppo拍的微電影。李易峰的《你是我的喋喋iPhone 》和《看不見的TA》。畫面製作之精美讓人根本忘記這是一個手機宣傳電影。試問當時哪一個少女不想擁有一部可以變成李易峰的喋喋iPhone ?簡直就是直切消費者的要害!

3.廣告頻率高重複宣傳

廣告的功能不止在於宣傳,還在於「洗腦」。就好比當年的腦白金!現在問到買什麼保健品,你敢說你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腦白金?顯然oppo已經達到這個程度了。當人們準備買手機的時候,oppo便會是他們第一個考慮的對象(蘋果除外)。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電子產品並不了解,他們並不會去考慮產品的具體情況,經過很久的對比後再買最佳產品。所以oppo的「洗腦」是非常成功的!

4.緊緊抓住用戶的心

①外形

說句不好聽的,oppo外形現在已經是另一個版本的蘋果了。蘋果的外形簡潔好看,絕對符合大部分的人審美,但是因為這個原因那個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會買蘋果的,所以oppo很好地滿足了這個點。從外形上抓住眼球。

②照相功能強大

會去分析手機市場和性價比的大都是男性用戶,男性用戶最後會選擇配置水平更高的手機。所以oppo手機大部分用戶就是女性用戶了。女性用戶最在乎的便是照相功能,oppo便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這是我根據平時看到的做的總結。

從不專業的角度出發,還請多多包涵!


謝謝邀請,話說我才換手機最後自己買了網上買了小米,之前同事換了oppo那個所謂的全面屏手機3000塊,我就說同事買著高價低配虧得很,但他說,手機3000塊,店裡活動12期免息一月二百多,加上還要返話費1800塊,然後他自己本來就每月話費158(因為帶移動寬頻)。所以他自己覺得還挺劃來的,反正每月得交話費,這樣算下來玩手機價格也不是很貴,而且機器的確挺漂亮的。


我買手機前也去實體店問,結果一進店裡店員就過來推薦oppo vivo ,我問有沒有小米他給我推薦華為,oppo vivo的手機基本上都會返話費,華為的部分返。

這種oppo vivo手機店三四線城市裡太多了,開的到處都是,廣告打得厲害,還和運營商搞返話費,所以銷量高的很。


我們鎮上 ov總是閃閃發亮,在這個夜裡燈光本身就不多,但夜幕降臨之後又人潮湧動的小鎮來說,ov店就像一盞又盞明燈,晃瞎每一個路過的人,照亮了整個小鎮!夜晚9點,阿麗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工廠門口等待自己的男友阿龍下班,因為自己的流水線今天早一些完成生產指標,所以不用加班,阿麗是不是的那出手中的ov,刷著讓人心煩的朋友圈,唉 阿秀的老公又給她買了前置2000萬像素的柔光雙攝,把她照的是真美啊!為什麼好男人都是人家的,阿麗不禁感慨。此時,阿龍下班了,兩人像往常一樣去街上逛逛,阿龍去水晶之戀奶茶給阿麗買了一杯,阿麗捧在手裡暖在心裡,頭45度上揚望著天,那出ov打開了自拍,標題是:縱然給我全世界,我也不願放棄你的柔情。」 此時路過了他們每個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ov店!夜裡的ov店在他們看來就像一顆顆璀璨奪目的鑽石!上工之後的閑暇時光都要來逛一逛,體驗全球的最新科技,阿龍牽著阿麗的手進去了!直接分期了一部2000萬柔光雙攝送給了阿麗!「別的女人有的,我的女人也要有」 阿龍說。 阿麗激動的頓時語塞了!這代表了從此她將是她們流水線的明星!她們線的皇后! 阿麗熱淚也有些盈眶了。兩個速速的趕回了家,阿麗體驗全球最厲害的ov,而阿龍靜靜地看著她,幸福而恬淡…


oppo怎麼了,oppo手機雖然配置低,價格高,但體驗好,買手機買的是什麼,就是買體驗那。配置高,體驗不一定好。去年我買了樂視手機,配置高,但體驗太差。打開一個微信要等一兩分鐘,那個大球在屏幕上就是不下去,氣死你。上qq,那個企鵝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你有什麼辦法。那個急啊,急死你。想一想,除了華為,小米,oppo,vivo,哪台手機還在體驗上下過功夫。買手機買的就是體驗,不是配置。請你不要去卑視oppo,它的體驗是不錯的。


其實很多人就認識個高通的cpu和幾g內存,就自以為是懂手機的,對買ov的各種冷嘲熱諷,智商機云云的,這種人才是傻的可笑。好像除了cpu和內存,別的配件都不要錢一樣。實際上,高通驍龍835和660,在實際體驗上並沒有那麼大,反而是屏幕顯示,音質,手感以及系統優化這些更來得直觀。更何況說手機質量也很重要,配置再高,大小問題不斷,你能用的舒心嗎?所以說,片面強調配置,或者是不懂裝懂,或者是故意耍流氓。



我簡單的說一下我的認知吧,對錯不重要。

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要購買一件商品的時候,選擇消費的範圍肯定是自己知道的。至於好壞,性價比這些都是基於知道和了解以後的一個自我認知。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阿迪達斯和耐克,王老吉和加多寶都是歡喜冤家,互相競爭打的火熱,但最受傷的卻是第三者,而現在OPPO和VIVO就做出了這樣一個效果,線下遍地開花,隨處可見,對消費者有一個很強的品牌灌輸效果。兩兩互相對比,硬體差不多,各有一定的優勢,都常見,消費者對手機的認知和標準的建立也基本來源於這兩個品牌,當建立了標準以後,你就會發現,比來比去,不管輸贏,這個做標準的肯定是最大的受益方。因為人群是一個很盲目的群體,人云亦云者絕對比冷靜堅持自我認知的人要多的多的多,更何況,現在買個手機並不是什麼大事,需要花費精力認真對比嗎?

最後做個假設,假如購買手機的人數是100,在線下活動的人就是100,那麼可能選擇OPPO手機的人就是100,對手機硬體基礎知識了解的人佔20,30,40比例不重要,絕對比想像的少的多的多,(至於網購手機的人基本都可以歸屬到了解基礎硬體的人里),可還有至少50以上的人並不了解硬體的好壞,這時候他們比的無非就是知名度,價格,外觀了。去掉那部分隨手就能買個蘋果,買個三星的人,中低端可選的手機無非就是OPPO,VIVO,華為,小米這一類了。那麼顏值來說,OPPO還是不錯的,再加上廠家給經銷商的高利潤,經銷商的力推,消費者為什麼不選OPPO呢?


我的理解,你這個問題隱含的意思就是:OPPO高價低配,各項技術參數比不過同價位手機,為什麼那麼多人買?

你買一樣東西,是因為這樣東西滿足了你的需求同時符合你的心理價位。這種需求,不僅是實際使用需求,還有心理上的需求。

換句話說,一件東西的總價值,是實際使用價值和心理價值之和。你認為很多人沒有數碼常識才會買OPPO,就是因為你忽略了一個產品的軟性價值——給人心理滿足、獲得價值認同感的價值。同時,你還不懂市場。


先說價值。

OPPO有非常明確的目標用戶群體:18—25歲的二三四線城市打工族和學生。他們的需求是什麼?手機外型好看,拍照好,音樂好,電池續航好。至於CPU等那些參數,只要夠用就好了。

這就像買相機,人家一個小白,只需要相機便攜、外觀漂亮、拍照自動美化的相機,想買個索尼微單就好,你偏在那邊拿佳能尼康同價位的單反參數去比較,什麼光感元件什麼材質,說人家不懂相機,但人家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機而已。跟你在意的點不一樣。索尼微單有它自己的優勢。

回到OPPO,上述目標群體,他們的需求,OPPO滿足了嗎?滿足了。外型確實還不錯,拍照有幾百項技術專利,自拍效果好,做MP3出身,音樂沒得說,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電池續航也強,他們要的OPPO都有了,為什麼不買?

還有心理層面的滿足。OPPO請了這個群體喜歡的明星們來代言,在各種渠道鋪排廣告,對於他們來說,用自己喜歡的偶像代言的手機,作為粉絲,能得到心理上很大的滿足,還能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之間的聊天話題,增加認同感,幫助他們通過使用的手機表達他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你能說這些不是OPPO的價值嗎?


一個產品,人家願意購買,意味著這個產品對於他來說,總價值符合它的價格,無論總價值構成是偏向實際使用價值多一點,還是隱形的、軟性的價值多一點。這個產品不符合你要的價值,那不買便是,沒必要去說人家缺乏數碼常識。


還有,為什麼說你不懂市場?如果你懂點市場,應該是知道,一個品類的市場,是從縱向與橫向分為許多個細分市場的,這些分類標準包括並不僅限於:職業、年齡、性別、學歷、城市、愛好、使用習慣等等。


OPPO經過長期的調研,在各個維度的綜合下選定自己的目標市場,並在硬體和軟性上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而你只是站在某一個維度,去判斷其他市場的消費者,這樣不僅非常片面,而且格局太小。

以後不要再提這種臆斷性這麼強的問題了,多觀察,多思考,客觀點,才會更接近真相。


推薦閱讀:

oppo、vivo、魅族、小米、榮耀和三星手機,究竟哪個最好?
OPPO R11,VIVO X20,小米mix2哪個更好?
OPPO Find 7所用的Multi-Shot技術具體是什麼原理或演算法?
vivoX20跟OPPO R11 P哪個比較推薦入手?

TAG:數碼 | OP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