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爾街歷史上有什麼有趣或者傳奇的故事?


謝邀。其實這個問題非常之大,真要認認真真對待,方方面面完整回答,實在是需要寫一本書的經歷與時間,本人才疏學淺,只是把自己從新聞還有八卦看來的一些東西呈現出來。分成一些小故事說說,給大家解悶子便是了。

華爾街如同世界每個角落,充滿了各種起起落落的故事。可是與其他角落不同的,確是這片土地的故事或多或少的影響了美國乃至世界金融的命脈。這條街道從成立之初就有著很多頗有爭議的故事。

華爾街的名字源於16世紀40年代,那個時候的美國還在殖民統治之下,為了對抗殖民者,人們在現今華爾街的地點建立了一條長為4米的牆作為保護帶。時間推移,未來的數十年里,白人在這條街道上合法的販賣和出租非洲和印第安的奴隸。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這個加固的保護牆也是主要由非洲奴隸參與建設的。但是奴隸對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貢獻確是寥寥幾筆帶過,甚至沒有。想來這也是前幾年「occupy
wall street」大家抵制華爾街的原因之一吧。

1.
Madam Anna Gristina 華爾街高級老鴇?

官方消息,這位身值百萬的大姐在高級妓女界叱詫風雲15載,其間手下數朵金花成功俘獲多位美國政界以及金融界大佬。大多數金花都是白天居住在上東區養尊處優的白富美。最小的還未成年。這位大姐被抓的時候據說還在與華爾街某投行職員商量著把自己的窯子生意擴個張,搞個網路運營啥的。(事實證明做任何行業生意流程還真像,估計再下去,她借殼上市都是可以做的來了)選這個大姐來講,是因為小道消息稱她與Morgan
Stanley的老大相交過密。而她本人在2012年被抓的時候曾揚言要寫一本小黑書,曝光她的所有高級客人。自然這也只是個自保的手段。所以現在她好好的待在監獄裡,而不是哪天被人上門查水表了。話說美國這些掌握秘密的都好愛用小黑書,小黑箱這些東西來自保啊。真是制勝自保的大法寶。

2.
Jon Corzine

此人一生可說是非常之傳奇了。也算是回答的最符合標題特徵的人物了。拜登當年稱他是見過的最聰明的,對金融與經濟最有知識與見解的人。此人少年時代就是個風雲人物,高中時期的橄欖球的四分衛,籃球隊隊長。大學(UIUC)時期的兄弟會榮譽會員,同時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儲備軍,並且獲得上士軍銜。研究生去了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這個學校的金融經濟還是非常之大牛啊)在職場上沒混多少年就進入高盛任職,並且混到了主席地位。最後因為跟公司另一位CEO
Henry Paulson 關係不佳,高盛上市後他就離開華爾街轉身政界。當年高盛上市,他自己得到了4億美金的收入(這還只是對外公布的,你們該知道金融行業對外公布跟事實出入非常大吧),這筆錢讓他在政治界玩的順風順水,據說他當年個人花費6千萬刀在競選新澤西州議員上,可以說是歷史上自己出錢最多的了,對手才出了2千萬,於是出局了。(還真有點花錢買官的感覺)他的政績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我個人比較讚賞的是,他當年也是推行同性戀婚姻的政治家之一。在金融監管界,他是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的共同書寫人與推動人。

2006年,他在與對手競選中失敗,於是重新回到商界,出任MF GLOBAL公司的主席兼CEO,老頭可能對當年在高盛被排擠一直耿耿於懷,一心想把
MF GLOBAL 打造成高盛第二,或者超越高盛,野心逐漸增加.
MF GLOBAL主要是做商品交易(commodities
trading包括期貨等)這一類型的投資是不允許使用客戶的資金購買政府類型的保險以達到破產保護的目的的。但Jon
私底曾不斷轉移過客戶的資產並利用這些資產做再次投資或者維護公司使用。最終東窗事發,老頭名聲一落千丈。2011年10月31日,MF
GLOBAL宣布破產,而這個醜聞影響了美國將近十萬的農夫,造成了他們在期貨市場中大量的損失,要知道投資有時候就是肉包子打狗,尤其是他們的錢都被轉移跑了。期貨的交易量在2012年上半年縮水大筆,芝加哥交易版財務也因此嚴重縮水。但老頭憑藉著個人商界政界多年的豐富經驗加上證據實在很難到手,這傢伙他爸還是一名商業律師。所以至今依然無罪,監管部門只是要求他把客戶的錢還出來。他現在主要致力於對沖基金市場。有興趣的可以對他做深入了解。

3.
JP Morgan 的醜聞們

啰嗦一句,問題是要介紹些有趣的或者傳奇的故事。我這樣寫的都是些黑暗面似乎是黑色有趣了~囧啊

故事一:倫敦鯨

這件事情當年非常轟動,相關的中文報道和小道消息都不少。不賣弄專業知識,簡單來講就是JPMorgan
手下的王牌交易員私動公司流動資金並投資於對沖基金中,最終造成公司大筆損失。而這個事件的最大丑聞,是在於摩根大通對本公司不同交易員針對同一產品的對立投資的實際態度過分曖昧,尤其是這些完全對立面的投資產品是以百萬甚至更大數目來計算得失的。要知道JP
Morgan內部很多交易員是給予權利做獨立交易,而且這些獨立交易所得利益是收入的重大組成部分。所以倫敦鯨事件不是沒有內部交易員泄漏Bruno(鯨魚同學)的position給Blue
Mountain 等公司,而這些公司以opposite
position來從中獲利。

故事二:Bear Stearns and JP Morgan

2008年的次貸危機,毀滅了雷曼兄弟這樣一個巨頭。同時倒下的還有萬千公司,這些公司中Bear
Stern 可以說名氣不亞於雷曼兄弟。在2005年至2007年的期間,這家公司曾經被福布斯評價為最值得敬佩的證券公司(「most
admired securities firm」)他們公司的總資產在2005年的財務報告中達到3500億美金。雖然公司業務龐大,範圍甚為廣泛,但他們主要業務是發行大量的資產抵押證券,房地產尤甚。2006年,BS 公司在金融衍生產品市場中擁有市值超過13萬億的金融產品,種種投資策略,使得該公司有著非常高的槓桿比率(風險高),所以08年次貸危機爆發,他們首當其中讓投資者失去信心,股價從黃金時期的每股150刀左右降低到每股10刀的可悲境地。最終命運坎坷,被摩根大通以每股10刀的價格收購(當年摩根大通最初offer的是每股2刀)。

這個公司的悲慘故事不僅僅歸罪給次貸危機,更是因為BS的前CEO James
Cayne, 此人如同最近很獲的華爾街之狼男主角Jordan
Belfort 一樣,是癮君子,不過James主要是抽大麻(marijuana),自己私下也承認過上癮可卡因。他也許不如別的大佬那般傳奇,卻也是從一個小小推銷員做起,在華爾街佔據一席江山的。當年公司危機,他不是積極對抗,爭取政府的破產保護等措施,而是緊急拋售手中大量公司股份,造成市場恐慌,一時間股價大跌。

BS這個公司在摩根大通手中也是命運坎坷,變成了摩根大通又一隻有力的賺錢工具。原因是摩根大通收購該公司後,同時得到了BS公司在加州以及密歇根銷售電力的權利,而摩根大通卻是利用一些醜聞以及錯誤信息給加州,密歇根故意報高價格,獲取不合理的高價謀利。美國金融監管部門仍然在調查此案。

To be or not to be continued…

資源(全部英文文獻)

Top 5 Biggest Wall Street Scandals Top 5 Biggest Wall Street Scandals

10 Real Wall Street Stories That Should Be Movies 10 Real Wall Street Stories That Should Be Movies

Jon Corzine Wiki Jon Corzine


這是一張1660年的曼哈頓下城區地圖。當時這塊區域由荷蘭人統治,並被稱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

注意地圖右側帶有V字形的垂直線,這是一座長度橫跨整個曼哈頓島,高度12英尺(3.6米),帶有警衛塔的防護牆。荷蘭人稱其de Waal Straat。1665年英國人佔領後改為牆街(Wall Street),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華爾街。

關於其名稱的來由仍存在不同解讀。許多人認為華爾街因牆得名,因為Wal荷蘭語中是柵欄的意思。但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紀念最初修建新阿姆斯特丹的瓦隆人(Walloons)。


推薦閱讀:

都有哪些學習金融基本知識的網站或者書籍值得推薦?
錯過80年代下海,90年代炒股,00年代炒房,10年代比特幣,接下來最可能錯過的投資熱點是什麼?
如何操作國債逆回購?
造成國內收入低消費高,而國外恰恰相反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一萬元投資做小生意,做什麼好?

TAG:投資銀行 | 歷史 | 華爾街 | X的有趣故事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