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理論近期有出現新的應用嗎,為什麼「依戀」話題如此老舊卻還是很受歡迎?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圓桌「心理諮詢師的進階之路,更多「心理諮詢」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傳統的依戀理論隱含了一個假設,認為依戀類型超越了具體的人際關係,是一種類似於特質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在嬰兒期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面對各種依戀對象,無論是父母、戀人還是親密好友,就都是安全型。

然而,這些年有不少研究表明,可能並不存在這樣一個單一的依戀類型,一個人在不同的關係中所體驗到的依戀模式,差別其實很大。例如,你可能在母親面前是安全型,在戀人面前卻是迴避型,或者反過來。各種關係內的依戀模式,彼此間的相關並不是很高,一般都在0.5以下。

這方面我也做過一個研究,收了一批中國大學生的數據,測量了他們與母親、父親、戀人和好友的依戀關係,然後通過一種叫做latent profile analysis的方法,聚出了四種典型的分布模式:

這四類人里,人數比較多的兩類符合經典依戀理論的假設,這些人在各個關係里的依戀模式都差不多:

  • 全安全型(All-secure):人數最多,在四種關係里都是安全型
  • 全平均型(All-average):人數第二多,在四中關係里都處於中點的位置,不太安全,也問題不大。

剩下的兩類人數比較少,但分布模式很有意思,都不太符合經典的依戀理論:

  • 同輩安全型(Peer-secure):和戀人、好友的關係是安全型,和父母的關係則是迴避型。這種比較符合「叛逆青少年」的刻板印象。
  • 戀人非安全型(Romantic-insecure):和父母、好友都是安全型,和戀人卻是恐懼型。也就是說,他們和別人處得很好,就是談不好戀愛。

另外一個有趣的結果是,在這四種類型里,幸福感最低的不是那兩種有明顯非安全型依戀的,而是全平均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似乎並不需要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是安全型,只要有一部分是安全型就行。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x27; general and relationship‐specific representa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Variable‐centred and person‐centred analysis


依戀理論一點也不過時呀。最流行最廣泛接受的應用應該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Interpersonal therapy (IPT)主要內容是幫助來訪者改善或建立人際關係來緩解心理壓力。

Bowlby的依戀理論大前提就是人類與生俱來就有對建立人際關係的需求,特別是親密的關係。當這種需求沒有被滿足時,人類往往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這一論點被廣泛接受和證實。基於這個前提,很多心理問題都能解釋為是「錯誤的人際交往模式--孤單被排斥--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心理問題--更錯誤的人際交往模式--更孤獨更被排斥」這樣的惡性循環。IPT就是為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而設計。另外,Bowlby提出的working model of attachment 和Sullivan 提出的parataxic distortion理論都認為每個人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的方式都基於個人的經歷所形成的,尤其是童年與父母的關係經歷。比如長期被冷漠對待的人會建立起「人都是冷漠的,沒有人關心我的問題」這樣的信念,從而無法對朋友/家人/愛人坦誠交流自己的心事,無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Bowlby四種依戀類型(secure, anxious, ambivalent, anxious+avoident)也被進一步引申為人際關係四象限模型 (secure, preoccupied, dismissing, fearful)被運用在IPT中: IPT的重要環節就是識別來訪者心中的錯誤的人際關係模型,找到人際關係問題癥結,並引導來訪者重塑人際交往或者建立親密關係的方式。
當然IPT不只基於這一種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等也對IPT起了指導作用。但依戀理論作為IPT的基石,可以說是這一療法的靈魂所在。臨床心理學能有IPT這樣一個易上手,高度規範化,療程短,對進食障礙,焦慮症,抑鬱症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有顯著效果的治療方案,依戀理論功不可沒。

手機碼字,錯別字見諒


前幾位答主提到的Interpersonal therapy (IPT),依戀類型對情緒調節能力和mentalization能力的影響,以及依戀風格對個體對長期影響。我補充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新進展,二是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我姑且將它翻譯成「基於依戀的家庭治療」。

第一是認知神經科學對依戀理論對探索。坦白說,我沒有能力理解這一部分的實驗方法,還請認知神經科學方向的專業人士來講明白。直接上最新的研究結論(引用內容直接複製粘貼自參考文獻,括弧里的話是我的個人理解,希望有幫助):

(1) LPP 波、N1、N2、P2、N400、C1、P1 一定程度反映了不同依戀風格在注意資源分配、編碼、提取等方面的影響差異; (2)成人依戀類型相關的腦區主要有杏仁核、海馬、下丘腦(這三者都屬於邊緣系統,不管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個體發育的角度來看,都屬於比較早形成的結構,也就是說,很多「低等生物」也具有類似的結構以及對應的功能,人類個體的這部分結構比另外一些腦區更早發育成熟,比如前額葉負責理性決策等高級功能,要成年之後才真正發育成熟,所以就算是青春期的個體也會做出衝動行為,這和他們的前額葉不成熟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杏仁核和海馬更多地負責情緒加工,這部分腦區發育很早,所以兒童甚至幼兒都會表現出豐富的情緒,這和他們已經發育的相關腦區也是有關的)、前扣帶回皮層及其相關腦區、額葉皮層及其相關腦區、顳極等; (3)不同依戀類型發揮作用有其各自對應的腦機制。

而未來的研究方向包括:

(1)繼續探究更為準確的成人依戀風格測量工具, 為科學研究提供質量保證;(2)關注不同依戀風格在內隱信息加工中的神經機制; (3)細化依戀風格在不同信息加工階段發生作用時的神經機制研究; (4)注重不同依戀風格影響信息加工的腦機制研究在臨床治療中的運用。

臨床運用這一點我可以解釋得更具體一些。文獻綜述的作者提到了兩個方面,第一是在個體診斷和治療評估的時候參考腦電指標。通俗來說就是,讓個體完成特定的認知任務(比如最簡單的觀看母親的照片)時通過儀器監控個體特定腦區的活動,不同依戀風格的個體的腦區活動是不一樣的。某些「異常」的活動可能和某些特定的心理障礙有關(就好比糖尿病患者在攝取特定營養成分之後體內血糖變化會和非患者不太一樣)。而儀器測量往往比個體的自我報告更加客觀準確。第二個方面的應用則是探究母嬰之間以及個體在不同年齡的與依戀相關的腦機制,比如可以關注和母親的依戀關係對不同發展階段(也就是不同年齡)的個體的腦區發育究竟有怎樣的影響,這可以幫助臨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來訪者究竟經歷了什麼,他們的大腦內發生了什麼,臨床工作應該做些什麼,可以做些什麼(比如研究證實了個體的性取向取決於先天因素,心理諮詢師就真的知道自己不需要也不能夠「幫助來訪者改變性取向」)。

以上是認知神經科學近年來為依戀理論做出的新的貢獻。接下來,和心理諮詢從業者關係更密切的則是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並不是一個「理論流派」,這只是一種基於依戀理論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主要面向於青少年(adolescents),它認為,在個體的心理諮詢中,心理諮詢師會充當來訪者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建立起咨訪關係,讓來訪者在安全穩定的情感聯繫中實現自我探索/提升自尊/完成自我整合等諮詢目標;然而,相比於「青少年個體在原生家庭中擁有安全穩定的依戀關係」,「咨訪關係」顯得更單薄了一些,也就是說,諮詢師與其在心理諮詢中「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倒不如去幫助來訪者調整家庭關係,這樣一來,青少年個體就會「真的擁有」好父母。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假設,人類對於安全穩定的情感聯繫的渴望是與生俱來的。類似於情緒聚焦婚姻療法(emotion-focused couple therapy),這種療法關注的是情感聯繫。所以它不會以具體的問題或者具體的解決方法為起點,而是去關注個體真實地體驗到了什麼,關係里究竟發生了什麼。在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中,青少年和父母都會發生真實的情感捲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首先可以去理解和處理一些創傷的負面的經歷,其次可以練習溝通技巧,學習如何開放地交流類似的話題,第三還可以體驗到新的依戀關係——孩子可以表現出脆弱的一面,父母給予愛與支持,雙方建立起安全穩定的情感聯繫。這個過程中,青少年真正擁有了好父母。

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有五個任務。第一個任務,關係重構(relational reframe),幫助青少年和父母將注意力從青少年的問題或者癥狀轉移到親子關係上,不是去問「這孩子怎麼了」,而是去思考「我們的關係里發生了什麼,是什麼破壞了關係里的安全和信任呢」。第二個任務,和青少年建立聯盟(adolescent alliance-building),去探索和了解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和優勢特長。然後,諮詢師要幫助青少年探索出一個關於依戀破裂的陳述(attachment rupture narrative),這個陳述不是為了去職責父母的失職,而是為了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並表達自己在親子關係里體驗到的失望和創傷。第三個任務,和父母建立聯盟(building an alliance with the parents),這個任務和第二個任務是同步進行的,諮詢師需要鼓勵父母去思考和討論近期的生活壓力和個人成長歷史,因為這兩方面因素都可能對養育質量造成負面影響,這些探索會激發父母學習新的養育方式的動力。第四個任務,依戀任務(attachment task)是這個療法的核心部分。在這個任務開始時,青少年已經能夠比較好地理解自己在親子關係里的創傷經歷,父母也願意學習新的養育技能。於是,孩子以更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這種情況下,父母即使不同意孩子的一些觀點,通常也會為這樣的坦誠溝通而感到高興。當父母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共情時,依戀關係在被修復,雙方的內部工作模型也隨之發生變化,慢慢的,這種新的更具有適應性的模式會取代之前的破裂的模式,他們也會對關係越來越有信心。第五個任務,自主提升任務(autonomy-promoting task),青少年和父母練習新習得的溝通技能,鞏固被修復的依戀關係。話題不只局限於過往的創傷經歷,還會涉及到校園生活,同一性發展等方面。由於青少年階段的個體需要在獨立自主和依戀父母之間不斷調整位置,諮詢師會鼓勵親子雙方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共同尋找平衡。

目前為止,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主要針對的群體是抑鬱和自殺傾向的青少年,也在慢慢開始推廣到其他群體。關於治療效果和任務過程的研究也還在進行。

以上兩方面可以稱得上是「近期」的新成果。針對這兩方面內容,我分別找到了一篇學術期刊的文獻綜述,分別發表於2014年和2016年,可以在文末參考文獻的部分看到。

-------------------------------------------

就像之前幾位題主所講到的,依戀理論很「老」,但是它並不「舊」,經典始終是經典,就像是牛頓經典力學,就算是很久之後被發現有明顯的局限,它也依然是經典。至少,在養育親密關係心理諮詢的領域,我相信依戀理論永遠有參考價值。

依戀理論在養育方面的貢獻可以參考這個回答:三歲以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知乎

接下來簡單討論一下依戀理論在心理諮詢的背景下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首先,就像上文提到過的,咨訪關係或者說治療聯盟的建立過程,就是諮詢師成為來訪者的安全基地,建立起信任關係的過程。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咨訪關係對治療效果的影響遠遠超過具體的理論流派或者治療方法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治療關係的強調貫穿我從本科到碩士,從國內到國外整個受教育的過程。

另外,關於成人依戀的研究發現,如果個體在早年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但是之後和伴侶建立起了安全的依戀關係,如果這段關係時間足夠久,質量足夠好,不安全依戀的個體也會慢慢形成更加安全的依戀風格。這意味著,個體的依戀風格哪怕是在成年之後也是有可能改變的(當然,時間和體驗的積累必不可少)——這是所有針對依戀的心理治療的基礎。用我一個老師的話說,「如果研究真的表明這玩意兒變不了,咱們拿它沒辦法,那大家都不用幹這一行了。」

還有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戀的心理諮詢師在面對來訪者的「移情(transference)」時,能夠表現得更加穩定,也能更好地共情,不容易受到反移情的干擾,而且面對焦慮型依戀的個體時,安全型依戀的心理諮詢師更不容易被他們一些明顯的淺層次的需求困住,而會看到一些埋藏更深的需求。就我個人的理解,這為心理諮詢師做個人體驗的必要性提供了另一個證據——如果心理諮詢師可以在心理治療中發展出更加安全的依戀風格,未來的來訪者也可以受益於此

在和個體來訪者工作時,諮詢師需要對咨訪關係的距離保持覺察。具體來說,和焦慮型依戀的個體工作時,諮詢師需要注意守時,不要頻繁地更改治療時間,以免過分地刺激到來訪者非常渴望被照顧的急切的需求,因為這些信號可能會被來訪者解釋為疏遠或者拒絕。而和迴避型依戀的來訪者工作時,太急切的情感捲入則會讓來訪者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離。同時,諮詢師需要始終記得,依戀既是聯繫也是探索,當來訪者表示需要暫停諮詢關係時,也許並不是想要拒絕/迴避或者切斷聯繫,也可能是非常健康的自我探索過程,這也是咨訪關係中存在安全依戀的一種體現。

以上,致敬經典的依戀理論。

-------------------------------------------

參考文獻:

張曉露, 陳旭. (2014). 成人依戀風格在信息加工中表現出差異性的神經機制. 心理科學進展, 22(3), 448-457.

(這篇中文參考文獻主要對應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內容,在心理科學進展的期刊官網可以免費下載,國內或國外的網路都可以,不需要註冊或者特定的網路許可權)

Diamond, G., Russon, J., Levy, S. (2016). 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Support. Family process, 55(3), 595-610.

(這篇英文參考文獻主要討論了基於依戀的家庭治療的實證研究,這是下載鏈接,可能需要用國外的VPN,Attachment-Based Family Therapy: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Support (PDF Download Available))


依戀理論是心理治療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當代理論,不但一直有新的發展,應用也相當廣泛。從治療對象劃分的角度看,成人治療、兒童治療、家庭治療、夫妻治療領域都離不開它。從治療取向的角度看,它是被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學、家庭系統等治療取向共同承認和應用的一個理論維度。所以並不能因為它已出現了幾十年就被認為是老舊而應該被拋棄。試問弗洛伊德一百年前的驅力理論過時了嗎?完全被拋棄了嗎?題主問題中的思維方式顯然更適合自然科學而不是心理學這個需要一定思辨性的社會科學。

我在每一門臨床治療課上都一定會遇到的理論就是依戀理論,但是因為剛剛上完創傷治療課,記憶還比較清晰,而且依戀理論在創傷治療中的應用是一個很基礎的部分,所以僅就這方面稍微來談一下。

簡單來說,依戀類型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兩種,而不安全依戀下面又再劃分出三種亞型:焦慮/矛盾型、焦慮/迴避型,及混亂型。除了混亂型不安全依戀一般在受肢體虐待、亂倫等行為影響的兒童中出現以外,其他兩種不安全依戀的形成大多是由於早期養育者不能提供(持之以恆的)與嬰幼兒生理、心理需求相應的照料,在普通人群中相對常見。限於篇幅,具體的依戀理論類型就不多談了,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能出來不少內容。

依戀理論與創傷研究和治療的相關性主要體現在依戀類型對情緒調節能力和mentalization(這個詞我不清楚在中文的心理學專業語境里怎麼翻譯;大意是感知並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心理活動,簡單點可以說就是mind reading )能力的影響。在嬰幼兒與養育者形成的二人互動關係中,養育者除了提供食物和住宿等物質條件,也應幫助發育中的嬰幼兒解讀他們自己的內心活動,並幫助調節嬰幼兒的情緒。在養育者對於嬰幼兒的這兩項重要的心理/情感功能之中,前者是小孩子形成mentalization能力的關鍵。比如大人看見孩子摔倒了在地上哭時說:「寶寶摔疼了吧?」 這實際上是幫助孩子對事物進行意義賦予,因為嬰兒並不知道「疼」這個感覺應如何命名,最初也不懂「摔」與「疼」之間的因果關係。或者當孩子因玩具摔壞了而哭,大人說:「哦寶寶不開心了,玩具摔壞了。」 這亦是幫孩子為他心裡的感受命名,其中的因果關係也在教孩子初步建立解讀自身情緒(及日後讀出他人內心感受)的能力。而有能力調節孩子情緒的大人可能會接著說:「媽媽/爸爸再幫你找一個玩具,寶寶就開心了。」 或者是說一些類似的安撫話語。這樣,小孩就會從哭鬧這一激烈的過度喚起(hyperarousal)狀態中逐漸回復到平靜的常態。如果大人沒有能力對嬰幼兒的情緒進行調節,則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會常常陷入情緒失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以情緒失調為基調的情緒「常態」。

創傷的受害者往往都有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不安全的依戀導致他們同時缺乏情緒調節能力和mentalization的能力。這兩種能力的缺乏既可能是幼年所受成長創傷的結果(如果我們認為不安全依戀是某種形式的成長創傷的話),也使得他們的心理韌性變差,以至於對創傷的耐受度變差、恢復起來要慢得多。遇到同樣的負面事件,心理韌性差的人會長久處於失調的狀態,而韌性強的人則更容易從失調狀態回到正常情緒,因為後者對強烈情緒的耐受度高。並且,在生活中無法mentalize,會造成對他人動機、情緒等內心活動的誤讀。對於創傷經歷者來說,這也會延遲他們的康復,因為誤讀他人的心理狀態會引發對社交信號的錯誤理解,而創傷治療則是一種社會性活動,需要社會資源、需要與人(比如醫生、治療師、治療團體中的其他成員,等等)互動,離不開與他人社交信號的交換。良好的mentalization能力對於來訪者與治療師形成治療聯盟也是有幫助的。

依戀理論的Mentalization這一維度由英國的精神分析師Peter Fonagy等人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開始推動,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了主要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基本上早年都經歷過各種創傷甚至虐待)的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所以大約能符合題主所說的「新的應用」吧。


近期開始有大量研究將依戀理論應用於創傷領域的研究中。

成人依戀模式和創傷的關係開始受到人們關注,正是因為二者都在闡述類似的議題——我們對與他人或世界關係的感知,並且其核心議題是安全感。

Bowlby (1969, 1973)提出的依戀內部工作模式認為,嬰兒與生俱來有一種生理心理特徵,這種特徵驅動嬰兒就近尋求支持性的他人(依戀對象),從而獲得足夠的身心安全感(safety and security)。當嬰兒的依戀對象能夠穩定地被嬰兒獲得,並且充滿支持性和回應性,嬰兒能夠形成一種內部印象——自己尋求支持的這種策略是有效的,它能讓我獲得穩定可靠的安全感。

隨著個體逐漸成長,這種安全感的保障會讓人們形成一種信念——「我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被理解、被接納、被照顧」——從而個體會積極地探索環境、與他人互動。


所以從此出發,研究者會有一種假設,認為個體的依戀類型(安全 or 不安全,不安全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迴避性、焦慮型;後續研究還將迴避性劃分為恐懼型和拒絕型)在早期形成,此後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Fraley, 2002)。而成人依戀狀態的改變大多集中在重要關係變化的探討中(例如,親密的朋友、浪漫關係等)(see Bowlby, 1988)。

但是,近年來研究開始注意到,依戀的安全感還會被環境的劇烈變化所改變(Mikulincer Shaver, 2007b ; Shaver Mikulincer, 2008)。

首先研究者探討的領域集中在個體的情緒調節和心理健康,會發現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在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時能更有效地調節情緒。在面對外部的應激源或威脅時,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更有效地啟動尋求幫助的行為,更有可能獲得他人的支持,從而在他人支持中保持情緒穩定,Waters and Waters ( 2006 )把它稱為「安全基地」,關於安全基地有這樣一個內部工作的腳本:

如果我遭遇了困擾或痛苦,我可以找到某個重要的人尋求幫助。一般情況下,我都能找到他/她,並且他/她是支持我的。我會因為靠近這個人而感到放鬆和舒適,因此我可以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所以從壓力和應對的框架下,研究者開始意識到成人依戀的安全感對個體應對壓力、迎接挑戰是具有重要意義,發揮著焦慮緩衝的作用(anxiety-buffering function)。


進一步,把這種壓力放大,面對巨大的應激事件/創傷性事件呢?

一項元分析探討了多種創傷事件下,成人依戀類型和PTSD的關係(Woodhouse et al., 2015),果然發現安全型依戀得分和PTSD負相關,而不安全型依戀得分和PTSD正相關,且不安全型下屬的各個類型均呈現相似的趨勢(其中疏離型和PTSD相關不顯著)。

(對dismissing 和preoccupied 類型好奇的小夥伴可參考:是什麼決定了你戀愛中的表現?|再談「依戀類型(Attachment Styles)」 - 知乎專欄)


進一步有研究從多種創傷類型出發,看不同的創傷類型下依戀類型和創傷後反應的關係,並比較了幾種依戀類型在面臨創傷時的PTSD水平高低,發現從高到低依次是:恐懼型、痴迷型、疏離型、安全型(Elklit et al., 2016)

另一個發現是,疏離型的依戀模式在不同的創傷類型下影響有所差異(這也印證著上述元分析中為何該類型在總體上是無顯著相關的)——在疾病和身體健康問題導致的創傷中,該類型的水平越高,PTSD反而越低。

綜上,從壓力和應對視角出發,擴展到應激和創傷事件的程度上,個體的依戀模式依然發揮著焦慮緩衝的作用(anxiety-buffering function),安全的依戀狀態保護著我們不被創傷事件所擊垮。

這些結論都為臨床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啟示,在創傷治療中關注來訪依戀的安全程度,並增強來訪者依戀安全感都會是非常有價值和治療意義的。


參考文獻:

Elklit A, Karstoft KI, Lahav Y, Andersen TE (2016) Attachment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Multiple Trauma Samples. J Psychiatry 19: 370 doi:10.4172/2378-5756.1000370

Woodhouse, S., Ayers, S., Field, A. P.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35, 103-117.

Waters, H. S., Waters, E. (2006). The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concept: Among other things, we build scriptlike representations of secure base experiences.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8 , 185–198.

Bowlby, J.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 New York: Basic Books.


分享一項新鮮出爐的研究進展~

前幾天發表在《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研究顯示,個體的依戀模式與他們對社交網路(比如Facebook)的知覺和管理存在強相關。

依戀模式也是一種關係模式,是我們在關係中如何思考、感受以及行動的模式。

首先測量被試的依戀模式,然後評估他們社交網路的聯結程度(tie strength)和關係的多重性(multiplexity)。前者是指個體對社交網路中的朋友感受到的親密度,以及彼此互動的頻率;後者是指網路中的成員是否扮演了多種角色或者起到了多種功能。

比如說,一個人,他既是你的同事,一起打棒球的玩伴,也可以是支持同一政黨的盟友。進一步而言,網路成員既可以提供情感的支持,也可以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還起到了信息傳遞的作用。

總之,越多角色或者越多功能,關係多重性越強。而聯結程度和關係多重性越強,個體就能夠從社交網路中獲得越多的好處。

研究發現,焦慮型依戀或迴避型依戀的個體有著更差的聯結程度。迴避型依戀的個體還報告了更低的關係多重性,並且不太容易開啟、維持一段新的關係。。而當啟動了被試的安全型依戀後(比如,回想一段讓自己感到安全的關係或者事情,回想自己感受到被愛和被支持的時候;或者呈現"love""hug"這些溫暖的詞語),他們會更願意開啟和維持新的關係,尤其是高焦慮和低迴避的被試。

換句話說,安全型依戀的個體會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社交網路,從中有更多的受益。而非安全型依戀的個體通常會從社交網路中獲取更少的好處。

研究還發現,朋友的數量越多,聯結程度和關係多重性越弱,數量削弱了質量

研究者們將依戀模式應用到社交網路研究中,這意味著我們今後可以通過個體的人格來推測他們社交網路的結構,以及他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社交網路的。

參考文獻:

Omri Gillath, Gery C. Karantzas, Emre Selcuk. A Net of Friends: Investigating Friendship by Integrating Attachment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7; 014616721771973 DOI: 10.1177/0146167217719731

測一測你的依戀類型,戳:測測你的依戀類型 - 簡單心理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依戀理論被發現後估計就永存,是理解我們人類行為模式的一大基石。

依戀理論是畢生發展的理論, 從早期嬰兒依戀研究到青少年、 成人依戀的重點的轉移,換而言之就是嬰兒時期自己關愛怎樣?青春期自己有多憤怒絕望呢?成人時期可以和愛的人有好的關係互動嗎?
老年生活質量?

近期很多解檔的幾十年追蹤研究,一個人的幸福,成功,壽命,都和好的依戀緊密相關。
有興趣的可以看


依戀的話語權不亞於Freud講的意識和潛意識。更從客觀生活角度描述了整體的情結和強迫性重複這部份。類比力學那些原理。
簡而言之就好像為什麼北方人愛吃糧食而南方人愛吃米飯,因為從小(過去運輸沒這麼發達)周圍模式。(打這個比方因為之前類比正念就好像肉類對大腦影響,雖然有些人不吃肉但是吃素肉)
區別是是否意識到,如何解讀,但是就依戀本身所指代的是客觀自然世界存在的。


依戀既是一個客觀現實本身存在現象。
早期最深刻的印刻部份存在於關鍵時刻,過了就會不同,又對人(動物)的後續一生有影響,特別是在不同的主體性下,可以說依戀關係影響塑造了主體性和一個人的主體間性,一個人有意識的主體性又會使得依戀有所變化。

(比如,這個時候我睡醒思考回答這個問題,而不是和人聊天。好吧。我回答會,回去聊天會再回來寫會。)

依戀理論最初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師Bowbly(1969)提出的。
經典精神分析也有翻譯成古典精神分析的是Freud創世,他的女兒安娜延續發現自我心理學(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a8%9c%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6618145?adapt=1fr=aladdin),
最初的她沒有結婚,一輩子沒有孩子。
和她同期有位後期很著名的是後精神分析理論中客體關係理論的創始人,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驅。她提出了許多具有深遠意義的創解,開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歷程的途徑,被譽為繼弗洛伊德後最優秀之一。她除了結婚愛人有情人,最初不少論文觀察她自己孩子們寫的,所以她明確了孩子是可以接受精神分析治療可以分析的。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a2%85%e5%85%b0%e5%a6%ae%c2%b7%e5%85%8b%e8%8e%b1%e8%8c%b5/10841490?adapt=1fr=aladdin
Bowbly是客體關係流派取向的精神分析師,真正影響一個人精神發展過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嬰兒與父母的關係,探討的是嬰兒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個體的精神結構以及個體如何成長起來,並有將人格發展的重心從俄底普斯情結轉移到從出生到3歲的俄底普斯前期的衝突之上。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進而言之,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複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源於約翰﹒鮑比(John Bowlby)及其同事(James Robertson)的工作(1951-1982),他們在20世紀40和50年代持續地觀察分離和喪失的精神創傷對年幼兒童的影響,在現代精神分析理論中佔有重要的席位。

依戀理論的主要研究和發現從對嬰幼兒的觀察開始,後來也包括成人,主要概念有:
(1)「依戀」(attachment),指的是個體與一個特定的人的持續聯繫,這個特定的人是當孩子或者個體感到脆弱或需要保護時就會去尋找的那個人(照料者)。依戀是撫養者與被撫養者之間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結。鮑比認為,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是一種源於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願望,是進化原則的產物。Bowlby強調,依戀是「從搖籃到墳墓」的終生現象。不論父母是否會滿足他們生理或者心理的需求,孩子都會對父母依戀,甚至會依戀施虐的母親(Bowlby1956, Harlow 1962, Ainsworth1967)。
(2)個體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嬰兒和兒童需要體驗到與母親(或長期的代養母親)的溫暖、親密和持續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獲得滿意和享受」(Bowlby,1951,p.13)。
(3)嬰兒在和他們的主要照料者互動中會發展出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認知圖式(cognitive schemas)。
這些工作模型或認知圖式貫穿整個生命周期,影響了個體在人際關係中對自我是否值得他人照顧(自我模型)以及他人能否提供照顧(他人模型)的覺察和判斷。
個體的依戀類型或模式(Attachment styles)對其人生的影響重要而久遠,它制約認知能力的發展,左右人格特質的形成,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以及社會功能的表達。
(4)兒童與父母親分離導致的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兒童會將這種分離體驗為一種對他們快樂的根本性威脅。他們的反應首先是恐懼、憤怒、不顧一切地尋找消失的父母;之後表現出絕望、悲傷和退縮。這個階段的絕望是他們在抗議沒有能換回失去的依戀對象;第三階段表現出「超然(detachment)」,其標誌是活動抑制、顯著缺乏快樂和激情。外表的超然是長時間不能得到喪失人物的情況下對依戀反應的一種防禦性抑制。由此可見,遭受喪失的嬰兒和幼兒能夠體驗到悲痛和哀傷,其強度並不亞於成人。
(5)後來的研究者Mary Ainsworth(1969,1975,1985)創造了「陌生情景」技術,觀察短暫分離後的母嬰相互作用,發現了在陌生情景中與母親暫短分離的嬰兒表現出三種基本的依戀類型。Crittenden(1988)補充了第四個類型,分別是:
安全依戀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傾向於有敏銳和能夠應答的母親,他們對母親暫短離去表示抗議,表現出痛苦並會去尋找。當母親回來時他們會高興地迎接。這些嬰兒更為積極,好奇,與陌生人互動良好;
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style):他們的母親常常是不應答嬰兒的需求,或者對孩子的反應不夠敏銳。與母親的暫短分離會使這樣的嬰兒非常痛苦,當母親返回時他們會更加憤怒,經過安撫也很難平靜下來;
焦慮迴避型(anxious- style):常常有不應答且具有控制性的母親,嬰兒對母親的離去和返回都反應冷淡;
迴避矛盾型(avoidance-ambivalent style):常常有高度控制性的母親,兒童表現為強迫性的順從,即使在允許表達不滿時也會抑制自己不高興的情緒。以上後三種類型都是不安全型(insecure attachment style)的依戀模式。
鮑比及其後來研究者們發現,嬰幼兒和兒童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對個體成年後發生的各種形式的心理與精神障礙有密切關係。
成人依戀的主要研究:根據內部工作模型的差異,Bartholomew和Horowitz在Bowlby和其他依戀研究者的工作基礎上,將成人依戀類型區分為四種類型:安全型(secure)、拒絕型(dismiss)、關注型(preoccupied)和恐懼型(fearful),並且從自我模型(依戀焦慮)和他人模型(依戀迴避)兩個維度對它們進行測量。
安全型依戀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總是能夠對自己的需要做出回應,對自我和他人所持的觀點都是積極的,他們對於依靠別人感到舒服,同時也樂意於讓別人依靠自己。
拒絕型依戀的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從來不會對自己的需要做出回應,因此他們形成了「強迫性的自我依靠」(compulsively self-reliant)的應對策略,儘管他們對於和他人親近或信任他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對他人持消極的觀點),他們對於自我所持的觀點還是積極的,這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們的「強迫性的自我依靠」。
關注型依戀的個體對早年照料者的體驗是:不一定能夠對自己的需求做出回應,因此他們在依戀關係中顯得過分的小心警惕,在情感上依賴於他人的認可(對他人持積極的觀點),經常讓人覺得「粘人(clingy)」,他們的自尊心通常比較弱,容易感到沮喪,更多地關注負性的情感(對自我持消極的觀點)。
恐懼型依戀的個體在渴望親密的社會接觸上和關注型個體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由於害怕被拒絕,他們最終抑制了自己的這種渴望。這一類型的個體體驗是:早年照料者為完全拒絕的或嚴厲的,因而他們形成了消極的自我觀點和消極的他人觀點。恐懼型依戀的個體在成年後所採取的人際互動的模式通常為:當他們和別人的關係到達一定的親密程度時,他們就會從關係中逃離,也就是說,「迴避接近(approach-avoidance)」的行為是根植於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關注型依戀的個體一樣,他們沒有強大的自尊,更為關注負性情感。
不同依戀類型的個體除了在「內部工作模型」表徵上存在差異,在情緒調節上也有策略應用的不同:
「親密尋求(proximity seeking)」是人類在依戀關係中調節情緒的初級依戀策略(primary attachment strategy)。在情緒壓力中的個體傾向於尋求依戀對象並與之維持親近。可獲得安全依戀對象的個體將表現出「安全基地」策略。
無法獲得安全依戀對象的個體退而採取「次級依戀策略(secondary attachment strategy)」:他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判斷「親密尋求」調節情緒的可行性。如果不放棄「親密尋求」,會導致「過度激活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ies)」,試圖通過糾纏、控制的行為重新獲得對方的關注和支持,然而,這一策略對其所處的非安全依戀狀態很可能產生一種自我放大作用,使其在心理結構上混亂和無法分化;
如果認為「親密尋求」不可行,將導致「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為避免再次受到傷害,個體不再嘗試接近依戀對象,而是抑制依戀系統,在情感、認知和生理上遠離他人。
鮑比等和其他精神分析學者們一樣,在依戀理論中強調了早年關係的重要性,但他理論的核心內容更強調母(或照料者)嬰關係的重要意義和依戀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bowlby.html

二戰期間,許多兒童成為無人照料的孤兒,Bwolby發現這些進入孤兒院的孤兒雖然在身體上得到了看護,但仍然表現出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他從孤兒院中由於母愛剝奪等因素導致的孤兒的心理障礙的關注開始,在生態學和精神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依戀理論。
1944年他進行了一項關於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發了他研究母子關係的興趣。隨後,他開展了一系列「母親剝奪」的研究並指出:在個人生活的最初幾年裡,延長在公共機構內照料的時間和/或經常變換主要養育者,對人格發展有不良影響。

1969年,Bowlby的關於依戀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問世,它闡述了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聯繫,該觀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依戀並非來自母親的餵食行為及人類性的驅力,它是生命系統的一部分,雖然它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存在,但在兒童早期最明顯,兒童只有把父母作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圍環境。假如嬰兒不尋求並維持與照顧者的親近,這無助的人類嬰兒就會死亡。

Bowbly(1973)的依戀研究發現,母親是幼兒的第一依戀對象。母親與幼兒交往過程中的積極經驗幫助幼兒形成對周圍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將母親視為安全基地;由這種基本信任感形成一個對壓力事件的適當預期,知道這些事件儘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對,去忍受,但畢竟是可以應付的。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理論趨勢強調個體差異在應對和適應環境過程中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壓力情境下,依戀系統被激活,安全依戀可能是幫助個體積極評價壓力情境的內部資源,從而可以建設性解決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適應能力;而且,安全依戀的個體有一種很強的自我效能感和對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外部幫助。不安全依戀會降低個體在遭遇壓力時的心理彈性,可能是導致個體適應障礙以及較差的處理壓力事件能力的內在因素。

Bwobly認為在個體和依戀對象的實際交往中形成了個體和看護者之間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內部工作模型是對早期依戀經驗的內部表徵,而這種依戀的內部表徵又成為幼兒建立有關自我與他人概念「內在工作模型」的原型。依戀關係的工作模式是一種認知情感性的構造,是在幼兒與照料者行為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對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徵。幼兒對照料者的依戀行為並非作為一種次級性的需要,而是從屬於一個獨立的依戀動機系統。依戀對象(客體)不只是一個緩解驅力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個終極性的目標。

自 20 世紀 60 年代 Bowlby 對依戀進行精細研究開始直到現在,依戀研究已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個階段從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葉,是依戀概念的提出和理論構架建立階段;第二個階段從 70 年代中葉至 80 年代中葉,由於測量工具的發展,使依戀的研究成為西方兒童社會化過程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深化了依戀本身的研究,並且同時開始進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個階段從 80 年代後期至現在,是對依戀的心理機制進行深入研究的階段,如開展嬰兒期以外不同年齡兒童的縱向研究;依戀與別的心理過程的相互關係和依戀的神經心理機制的橫向研究;依戀在發展精神病理學的研究以及依戀的跨文化研究等許多工作。

繼Bwobly提出依戀理論之後,以美國心理學家MaryAnisworth為代表,依戀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通過精心的家庭和實驗室觀察,Ainwsohrt(1975)等人發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測驗法來測量幼兒與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通過對多個樣本的分析,探討了影響母子依戀質量的因素,並根據陌生情境下幼兒與母親分離與重聚時以及陌生人在場時的表現,將幼兒的依戀類型劃分為典型的三類:安全型依戀、焦慮一迴避型依戀、焦慮一反抗型依戀。
安全依戀的幼兒當母親在場的時候急於探索遊戲室。但母親離去時表現出不安。當母親回來時,幼兒會主動發起與母親的互動,尋求與母親的身體接觸,很快從不安中平靜下來,接著開始探索行為。對陌生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警覺與怕生,但有時也能試圖接近並向陌生人表示友好。
焦慮一迴避型依戀的幼兒和母親進入遊戲室後立即開始玩耍,沒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到母親的離去,在母親離去後仍能繼續玩耍。母親回來時,表現出對母親的迴避行為,不注視母親,而是尋找玩具。對待陌生人甚至比對待母親的迴避還少一些。
焦慮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戀的幼兒一進入遊戲室就表現出「痛苦」,對新奇環境相對沒有興趣。整個過程都擔心著母親的去向,母親離開後十分沮喪,母親回來時表現出矛盾行為,即尋求接觸與接觸抗拒,不容易平靜下來,整個過程都表現出不安和痛苦。對陌生人不主動接近,社會適應上表現消極。
Mani(1990)的研究又提出了一種新的依戀類型一混亂型不安全依戀。這類依戀是一種最不安全的依戀類型。在陌生情境下,其行為表現為雜亂無章,缺乏目的性、組織性、前後不連貫。在這種依戀類型中,前述三種類型的依戀行為以非同尋常的方式複雜地結合起來。

Brehtartno(1992)提出,幼兒會在與周圍人和物不斷複雜化的交往中,建立了一個內部的工作模型,這種模型內化了對依戀對象和自己以及兩者關係的內在表徵。兒童在這個模型的指導下,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應方式。這種行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強的保持自我穩定的傾向,並且會在行為主體(幼兒)的潛意識中起作用。

依戀理論在實驗室內研究,有很多通過觀察和研究猴子等動物的實踐,包括國內能搜到的視頻。
早期或許孤獨的怪癖的猴子即使生存過了相對高死亡率的幼年期,成猴的社會化關係和性行為/能力也會有所偏差,出現問題的幾率很大。


知乎上有些戀愛方面講的安全感等會用到依戀。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88973?columnSlug=jolijoy
心理諮詢中,特別是長程的百次,百次以上的就是在改善依戀,提供安全基地,擾動原本的系統。

有興趣的推薦:《情感依附:為何家會影響我的一生》

另外對自己依戀有興趣的。也可以在簡單心理預約依戀訪談,一般六到十次,預約時候請註明。


弗洛伊德的理論近期有新的應用嗎?為什麼精神分析如此老舊卻還是很受歡迎?


樓上已經從學術的角度解釋的非常清楚了,我的心理學是副修,所以我看待心理學的態度可能更批判(也更業餘一點...)。

我個人認為依戀類型的相關討論經久不衰,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1. 不同依戀類型的人區別明顯,易於觀察而不需要額外的測量:

MBTI也是廣泛傳播的人格分類方法,但是確定自己屬於16個人格之一需要經過近百題的測試,就算確定下來,INTP和INTJ的區別可能要在長期相處中才能逐漸顯現。因為MBTI測試中有四個維度綜合作用,最終就很難分辨究竟是哪個維度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依戀類型則是單維度的,既不用關起來掃描大腦也不用坐著完成專業的測評,大家一看身邊的女孩:外向開朗,和誰相處都落落大方,在團體中很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哦,安全型;男孩兒追她她總不答應,覺得人家不靠譜→迴避型;非常不獨立,做什麼都得有朋友陪著→依賴性人格。甚至只是這樣簡單的幾句,我就已經能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每種類型對應的朋友,而相比之下,很多其他人格分類的描述卻顯得模稜兩可。

換言之,大眾所熟知的依戀理論,正巧是那種有了成型理論體系卻不涉及太多專業測量手段的、最適合一知半解的入門者的知識領域。(同理還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和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這些理論的應用範圍非常廣,依戀理論可以用來解決大家最關心的感情問題,而需求層次理論雖然聚焦個人成長,但是在市場營銷中能用來解讀消費者需求,企業管理又能用它來理解員工。

2. 依戀理論為人際交往失敗提供了科學的借口:

「沒辦法,我就是這麼一個人。」

就如同如果我說我是一個內向者,我就為我無法在演講台上滔滔不絕、無法在人群中長袖善舞找到了理由。我如果向伴侶自稱迴避型,再煞有介事的解釋一番心理學知識,我就為自己在感情中屢屢被動提供了一個借口,還是一個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和高大上的心理學外衣的借口。

借著依戀的理論,我們可以將當下的不幸歸咎於過去不完美的家庭教育,比如童年創傷、父母關係不好、原生家庭錯誤的教養方式,都可能讓孩子無法成長為安全型的人格。

將人格的形成追溯到童年的心理學理論不在少數,但它們往往也對後天可能的改變持積極態度。還是那句話,you are more than your labels. 與其將依戀理論當做自己的不完美人格的避風港,不如每天都為做到完美努力一點點:)


很好的一個問題。

任何一個理論,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會重新發生變化。包括廣度和深度。依戀理論從大的廣度來看,也可以用於成癮性的治療方面。這個看使用理論的人的認知的變化。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的認知也是不斷的深入的一個過程。對理論的認識也是如此。

歡迎一起討論。


我來修改一下我的回答吧,本人所在課題組就是專門研究依戀的喲。依戀過去的理論就不說了,就說說兩個方面的內容吧一個是治療心理問題的新方法;一個是解釋新問題的一個新視角。

首先呢,治療領域的新方法就是心智化治療理論,這個方法重點在於心智化這個概念上,和心理理論,社會認知的概念很像,指的是,對於自己和他人內在的想法和行為的認知和推測能力。心智化出現缺陷後,我們就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不良的認知,接著情緒和人際上的問題就可能出現了。而心智化怎麼會缺陷呢?是因為我們生命早期的不安全的依戀關係。而這種缺陷,指的是就是遇到某些特殊事情的時候,這些個體的心智化能力就出問題了,而其他時候,並沒有表現出有什麼問題。

第二,就是新視角解釋新問題,這就是特殊依戀了,根據依戀理論,個體會對其他物體產生一種依戀關係,比如寵物呀,玩具啊,還有上帝啊,當想到或者靠近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會感覺舒服,心安,一旦與他們分離,就會出現焦慮。而當下的一個很好的應用就是個體對手機或者是社交網路的依戀了。我們之所以玩手機,說白了,就是因為手機,我們感覺到和重要他人有了聯繫,有了安全感。而一旦手機不在身邊可能就慌了。用這樣的視角來解釋當下了,過度手機使用行為和網路使用行為,我想是一個很有價值也很有創新的研究取向。

就說這麼多了,也不知道,我說明白了沒有?


好幾個研究都顯示依戀在預測性上比大五人格要好。

Several studies have explor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easures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r factors, but the studies have not included current dimensional measures of attachment style (Brennan, Clark, Shaver, 1998) or the most complete (NEO-PI-R; Costa McCrae, 1992) and frequently used (BFI; John, Donahue, Kentle, 1991) measures of the Big Five. Moreover, most studies after Shaver and Brennan"s (1992) have not compared attachment style and Big Five measures as predictor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Here, we summarize past research and report two studies comparing Brennan et al."s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achment style with the BFI and NEO-PI-R measures of the Big Five. There are consistent and theoretically meaningfu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attachment-style and personality trait measures, but attachment-style dimensions still predict relationship quality better than measures of the Big Fiv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c) 2005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應用性是在太好了,理論也完善,所以添油加醋或者修正的相關論文發不出來。

後人真想發文章,編輯一看,你引用的文獻怎麼都這麼老啊,還是M。

下次論文爆發應該是和表觀遺傳測序結合。

就看錶觀遺傳測序成熟要多久。


順便求問安全型依戀一定有其特殊的社會問題吧。


推薦閱讀:

在向災後兒童和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的過程中,有哪些常見誤區?
國內專業的心理諮詢系統培訓有哪些?它們的詳細情況如何?
心理諮詢師個人成長?
老是感覺自己頭上應該長蘑菇,所以沒長蘑菇會很焦躁,該怎麼辦?
心理學專業人士如何看待著名心理學家卡倫·霍妮的理論?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認知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