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和化學,哪個更重要?


物理和化學,哪個更重要?物理學家自然會說物理更重要,化學家不服氣。記得物理學家施郁教授說過,物理比化學重要(我記得不是太清楚)。其實,我也是支持施郁教授的。我甚至認為,物理比其他任何的學科都重要,最起碼可以和數學並駕齊驅。化學研究到了最後,還是物理問題。有一門就叫做物理化學。我之前和英國的朋友也討論過,他就認為,化學最後會消亡,取代它的就是物理。搞清楚了物質的構造和反應原理,化學實驗完全可以在計算機上面做,不需要實際上的實驗材料資源,通過建立一個模型,計算機就可以自動做化學實驗,在虛擬環境中完成分析。好像這次諾貝爾獎中的化學獎,也是物理學家在拿。以後物理和化學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不僅僅是化學,甚至生物學最後也成為物理學的一部分。我很久之前似乎和呂乃基辯論過。還有一個中科大的,不同意生物學最終被物理學取代。他的理由是,靈魂是生物學不能被物理取代的關鍵。我和另外一個人,就和他發生了辯論,告訴他,實際上「靈魂」也是有物質原理的,也是可以最終用物理學解釋的。這個涉及還原論。當然,我不是真正的還原論者,我說的「靈魂」指的是生物體的複雜意識,而不是超自然範疇的靈魂。

再用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大家都說,如果是考試,化學最簡單,相當於理科中的「文科」,依靠記憶力就可以,主要是背誦方程式。而物理這門學科最難考出高分。化學簡單,物理複雜。化學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深挖的金礦,而物理學僅僅只是開始。從這一點來看,物理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化學,以後用物理的方法做化學,才是方向。


當然是物理了。

要我說當然是物理了,因為我是學物理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聊一聊什麼是科學?在科學體系中物理和化學有什麼相同點,又有什麼區別?

科學是追求世界的本原問題,這種追求來源於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幸運的是我們發現自然規律都建立在包括質能守恆,動量守恆,熵增原理,電荷守恆,電磁理論,力場理論,薛定諤方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對稱定律等基礎原則上。這些原則構成了我們認識世界的運行的基礎。

在這些基礎上,物理學家更關注於物質內在的性質和為什麼具有這些性質。而化學家更關注於物質的轉化和如何轉化。熱力學,量子力學,是現代化學必教內容,但就像「條條道路通羅馬」並不能揭示「人們為什麼總走這條路」或者甚至「為什麼人們不走向米蘭」一樣,物理不能代替化學。反之亦然。

其實這個問題還有一種問法:物理、化學、生物哪個更重要?其實在物理學家眼裡,這三門學科是一樣的。如果能夠把生物過程切片的話,你會發現裡面全是化學反應。同理,如果能把化學過程分段的話,你會從裡面發現滿滿的物理。如果從分子原子的尺度去看,這三門學科是相通的,但是越是涉及到大分子,研究起來越複雜。例如人類早已做到操縱原子了,但是對於我們自身最基本的問題(例如我們為什麼有記憶,記憶的內容存在了大腦的哪個部分?為什麼會遺忘?遺忘的事情為什麼又會突然想起)幾乎一無所知。


剛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第一感覺是:地上有兩張一百元的人民幣,你撿哪一張。別攔我,我都撿。

巧合的是,我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物理化學。

學好物理, 以後家裡跳閘, 你會換保險絲, 不會被老婆罵,還能修個電燈泡,水龍頭什麼的。 學好化學, 以後不會把亞硝酸鈉當食鹽用, 別人拿假冒偽劣食品忽悠你。 你也不會輕易上當。 知道要用環保油漆, 不會被甲醛弄死 ,生命有保障。更不會被老婆罵。

我們可以先簡單區分一下化學與物理學的區別,用一句話就是化學是研究其物質內部性質及其內部結構起主導作用的運動,就是化學運動,也叫化學變化,化學反應。舉個栗子,氫氣與氧氣的反應與氫氣與硫的反應,他們化學反應是由於硫與氧的內部性質起著主要作用。而物理是研究物質內部性質不起主導作用的運動,他們叫做物理變化或者物理運動。如典型的例子是機械運動把物體抽象為質點,不考慮物體的形狀與體積,只考慮質量。 那麼化學與物理區別如下,基本單元不同,化學基本單元是基本微粒,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夸克,超分子體系(部分細胞)等等,而物理學基本單元是質點,而生命科學的基本單元是具有全生命特徵的細胞(如病毒,細菌等)或者生命個體。

個人感覺化學更接近真實的世界。在自然科學中,數學是最抽象的科學,少有自然世界的影子,而被稱為自然科學的哲學。而物理學雖比數學具體,但還是抽象化研究自然世界,可以是半抽象化。化學不同,化學研究的是具體的自然世界,它抽象只是理論,是面向全部自然世界的最精確、最詳細的中心的、基礎科學。而生命科學不是研究全自然世界的科學,它只研究與生命有關的自然科學,它與化學的關係猶如天文學與物理學的關係,其實質應歸於於化學。所以化學的偉大性在於它非常具體而真實的反映了自然世界,是研究全自然世界最後、最具體、最準確一門科學。

可以說整個全自然世界基礎科學只有三種,數學,物理學,與化學,但數學是全抽象的自然科學,被譽為自然科學中的哲學。


物理比化學更重要。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

物理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它研究的範圍從空間上小到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大到星系、宇宙。時間上小到普朗克時間、基本粒子生命周期,大到宇宙起源與結束。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而原子層次上的變化,可以用物理規律變化去研究,當前主要是量子力學,但是我們無法用很多很多量子力學的方程來描述一個化學反應的過程,所以我們需要化學這樣一門有效理論來從宏觀上描述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在原子電子層面的實質,是需要物理公式去解釋的。

物理和化學在可見的時間範圍內應該不會合併,就像在當前學習物理時,牛頓定律還是必學的,即使已經證明是錯的,但在宏觀層面,它還是很好的工具。今後即使我們掌握所有化學反應在原子電子層面的變化規律,在宏觀層面還是需要化學反應來描述的。


重要?重不重要關係到選擇,選擇關係到心理需求,心理需求是慾望的表現,慾望是未那識的我執導致,慾望客觀的表述就是心識的運行貫性,這個貫性可以一路產生業力,有業力便可催成因果相續的生命世界。

物理和化學是同一個東西,要統一起來看待。世人將二者分別立名,是因為化學的應用領域的獨特性,物理是它的理論基石,它本身就是一種物理,血水相溶沒有誰與誰。

物理化學,都是人類生命意識中現起的內容,依心識的相續而存在。宇宙人生是一場心識主導的虛幻現象。你認為這場現象中哪個重要就哪個重要,一切色法都靠意識認取,一切名相都是意識賦予。


回答:物理和化學實質上,是相相輔相成的關係。物理化學數學三者,已經高度溶合,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

在客觀宇宙大世界裡,各門學科已經形成了,高度交叉溶合,組成了一門新的總體科學!物理和化學,只是片面的一部分!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把兩家人,多家人,逐漸地變成了一家人了!.


物理的一切都是以化學為目的,物理因化學而有意義。沒有化學歸宿的物理是沒有意義的。熱力學就是從物理向化學轉化的力學機制。如果量子理論不解決能量連續性問題,而總是靠擲骰子 那麼熱力學熵就會把量子力學所有成果葬送掉。


對於文科生來說,物理和化學都難學 ,物理更難一點,但是我覺得學好物理可以更好的探索一些物質規律,並且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是很有體現的!化學我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的就是日化用品了,各種牌子的化妝品,日化用品,好不好用,可以對生活品質有更好的追求,其實兩者對於人類的發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某種和程度上兩者都是相輔相成的!


這個就跟問鼻子和眼睛,哪個重要一樣。答案一定是:都重要。

但是你問這個問題,一定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兩個科目很為難的情況。

就學校學習而言,物理提分會比較快,化學細節很多要提分會相對慢,隨意如果你在考試的關鍵時間,可以多放些時間在物理。


化學更重要!否則沒有古代青銅時期的輝煌;沒有陶瓷藝術的巔峰之作;沒有糖鹽調味的美食之享;沒有成分確定的西藥的對症治療;沒有紙上的妙筆生花;沒有色彩絢麗的時尚氣息;沒有塑料橡膠的方便之圖;沒有汽車飛機的快捷之樂……這是個化學元素的世界,告訴了你,你是從化學元素中來,也要回到化學元素中去。沒有化學,你無法真正認識世界,認識你自己!只有真正清楚了自己,你才會前進!所以請一定學會學好化學!


推薦閱讀:

沅江一學生殺死班主任,在16歲的年紀犯罪該不該嚴懲?
像我這種情況可以去國外讀書嗎?需要留學機構嗎?有哪些國家?或者各位有更好的建議都可以暢所欲言,謝謝…?
一億人民幣、一個自己喜歡的偶像和一張著名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你會怎麼選擇?
如果這個學生殺鮑老師沒有得逞,反過來被鮑老師殺死或者被殺傷,鮑老師算不算正當防衛?
不明白為什麼而學習就不會有興趣?

TAG:物理 | 化學 | 教育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