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人如何在聽粵語時分辨是廣東人還是本港居民?


我是一位時年廿五歲的廣州人,可能在回答本問題時沒有港人那麼有發言權,不過會試著從「被測試者」的角度淺談一番自己的看法。
題幹言及「聽粵語」,那簡而言之,是從語音(語氣)、遣詞(造句)這兩大角度入手分析,不過必須先明確一個大前提,即不同年齡、地區、祖籍乃至成長環境的廣州人(只討論以粵語為母語的廣州人),其粵語發音亦不盡相同。

以本人屋企為例,一家人三代同堂,三代人之間所使用的粵語經已有所不同:
爺爺、嫲嫲年近九十,廿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家鄉開平(以碉樓聞名於世的五邑僑鄉,最近翡翠台劇集《公公出宮》的主要外景地),之後定居廣州(先後住於市中心的惠福路、北京路),數十年來多數只在清明或新屋入夥、婚宴等重大日子回鄉。平時的消遣娛樂即看廣州台六點鐘新聞、珠江台南方台情景喜劇以及無線的三線劇集、綜藝節目。至今說廣州話時,依然帶著濃重的開平腔調(與廣州話一樣,五邑方言亦是粵語的分支),至於與鄉里交流時,隨時可切換回開平話。

小結 1)
對於祖籍或成長經歷不在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老一輩廣州人,香港人應該是非常容易辨認的,現居九龍的姨婆應該深有體會吧?


爸爸、媽媽年逾五十,祖籍分別為開平(廢話 Orz)以及番禺/東莞(公公、婆婆的家鄉不一致),但均在廣州越秀區(包括原東山區)出生、長大,開平話、番禺話、東莞話均不靈光,大致處於大部分聽懂但難以流暢表達的水平。受教育程度(高中)影響,英文超差,背字母表沒問題,但不要指望他們說得出除Hello, Bye-bye, Office, File, Check(全賴TVB看多了,發音港式得很), Vegetable(阿媽表示當年用「挽住銻煲」死記硬背的)等簡單詞語之外的單字了。
他們的廣州話固然流利、標準,只是幾乎不了解粵語拼音以及特別艱深、獨特的粵語漢字的寫法(如「閂」、「擘」、「騸」、「罅」),偶爾亦會受普通話影響,讀錯少數字詞(如「栓」、「沿」、「纖」)。而受成長背景影響,區別於香港人粵語的存古、西化及「圍頭話化」因素,父母輩的遣詞造句既保留廣州本土色彩,亦包含了大一統普語環境下的文白不分、翻譯混亂現象,如「雞翅」VS「雞翼」、「水泥」VS「石屎」、「空調」VS「冷氣」、「冰箱」VS「雪櫃」、「排插」VS「拖板」、「草莓」VS「士多啤梨」等。

小結 2)
對於地地道道的廣州中年人,香港人較難辨別其是否「自己友」(尤其是穗港中年基層市民,講話時都夾雜著粗口與港式/廣式英文),不過多交流幾句,隨著「普語化」詞彙的增多和港式/廣式英文的減少,答案會逐漸明朗了。

至於本人,可能由於家住廣州市中心,從小接受港譯卡通、TVB、ATV、粵語流行音樂及以粵語口語入字的穗港書報(說白了就是盛極一時的八卦雜誌和&、&等少年刊物)熏陶,接受十多年的語文、英文教育,本著對本土文化的熱愛接觸粵拼並參與過大學的粵語文化社團、本地 NPO 的粵語義工教學活動,在粵語、英文乃至粵港澳文化差異的理解上可能比一般廣州市民深入一點點,說話時而夾雜英文、時而出現懶音,但又樂於做「正音運動」,香港人大概就不甚容易辨別出我到底是廣州人抑或香港人了。當然,我是可以選擇性地以近似廣州人或香港人的表達方式說話的,視乎當下的精力、心情或價值判斷啦。
假如說我是飲著嶺南文化的奶水長大的,那其中一個乳房自然是生我育我的廣州——我從這裡感受到廣府家庭的溫暖、同學朋友的情誼以及十六載的校園教育;另一個乳房則是這麼遠那麼近的香港,她給了我國際視野,還有現代的公民教育和政治思維。

小結3)
80、90後廣州土著是目前港人辨別的最難點,皆因在其成長階段,香港與珠三角交流頻繁且緊密,香港文化近乎一面倒反哺廣州以至整個華南地區,而年青一代接受相對良好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英文水平取得長足進步,說出大量港式/廣式英文乃至標準的英美口音不成難題;隨著這批人步入大學或社會,恰逢本土主義興起和傳統保育回潮,嶺南文化同時得到穗港青年重視(如破天荒的江南西「撐粵語」行動),在上述多重因素交織下,港人大概只能從網路潮語(「Hea做」、「Chok/擢樣」、「瀨嘢」、「戴Con」、「捽Mon」、「Wet妹」、「搞Gag」、「講呢啲」等廣州後生仔女也講,但「Chur住」、「十卜」、「巴打絲打」、「挑機」、「喪隊」、「姣溝」等就不一定了)和新生事物的講法(如「刷屏」VS「洗版」、「移動充」/「奶媽」VS「尿袋」、「充電」VS「叉電」、「九零後」VS「九十後」、「換乘」VS「轉線」)上努力區分了。


為什麼我說80、90後已經算是辨認的最難點,莫非千禧年後出世的廣州人,其粵語與香港人的粵語就如同兩條射線,相交過後離得愈來愈遠?唉,誰叫內地經濟文化越來越強勢,粵港經濟文化地位相對下降,而廣州推普行動又變本加厲?新的廣州人真的快要變為新廣州人了——連粵語都說不好說不準,談何廣州話和香港粵語?

此外,近來香港的一個詭異跡象同樣值得警惕,即普教中的矯「枉」過正、踩過界問題。不知道是港府中央施壓、教材委員會激進抑或校方無知的原因,不少香港普通話中文課程,從課本到教學,出現了大量大陸教科書都不會出現的兒化音(這是東北話的特點)和北方俚語,大家對比一下近年翡翠台劇集字幕的變化也可略窺一二,「土豆」、「黃瓜」、「涼瓜」、「一籃子」、「一股腦」、「不是味兒」等詞語也常常掛在資訊節目主持人和嘉賓的嘴邊,何等怪哉。

最近一期&<鏗鏘集&>,對香港與廣州的語文教學有所檢視:&<廣東話VS普通話&>
港台製作,探討粵港兩地粵語、普語發展現狀!


最後來兩道無獎問答:
閱讀理解A
——小華問:「請問你們有橡皮擦嗎?」
——阿穗答:「我得膠擦咋。」
——亞鵬補充道:「唔知擦紙膠啱唔啱用呢?」
——大隻港說:「好彩今日有帶擦膠啫!」

Q1:借問到底誰可以借橡皮擦給小華?

閱讀理解B
——「阿Sir,我真係乜都冇做過呢,出貓單嘢唔關我事?!」
——「呢位先生,出貓嘅嘢留返同你Miss講,我呢度係要告你非法養貓。」
——「先生都冇話過班房唔畀養寵物,你憑咩屈我?我真係好miss隻貓啊。」

Q2:請問該段對話中出現或提及了多少個人物?
Q3:他們之間各自有怎樣的訴求?


粗口。廣州人講粗口每每帶女性器官,香港人相反,以男性器官為主。


只是個人感覺……
香港人說粵語中英夾雜得很厲害,廣東人基本不會


廣州話更正字腔圓,每個字發音都力求飽滿。港式廣東話就明顯語速偏快,特別是女生,有很多吞音懶音,而且夾雜了港式英語(內地教學的英語與夾雜粵音英音的港式英語聽感差別頗大)的廣東話才最讓初學者頭痛。當然廣州話與港式粵語聽感上的區別都遠遠沒有廣東其他地方與兩者的區別來得大,作為非母語使用者在香港和廣州基本能使用,但是在電視上聽到過三水、中山一帶的口音還是讓我感覺要聽懂有很大困難。


香港有有一些「潮語」(好像是叫潮語)是非香港人的廣東話native speaker不懂的
比如說:
挑機
chur
hea

然後香港人說廣東話的時候喜歡懶音
最大的特徵就是!加英文!
已經到了不加英文就覺得彆扭的境地了哈哈


我是香港本地人,大概按感覺回答一下吧…
還有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我這個話嘮的長篇大論~

1)
聲調表現不同。
香港人說話語調比較圓潤,音調九聲的差異不會太過於明顯。但廣州人大概因為受普通話影響(修正:雖然有受普通話影響的因素,但傳統廣東話本身的平仄也都挺明顯,所以大概是兩方面結合的效果),大多都帶有比較重的普通話四聲聲調【音調】(我用普通話形容是因為粵語9個聲調裡都沒有和四聲對應的去聲……所以只能用普通話形容,而且只是音調,不是真的普通話),這是香港人不會有的。

比如【音樂】這個詞,主要是在【音】這個字上差異大。用英文發音來表現的話,香港人會發第一聲【yum1】,但廣州人會發帶普通話第四聲【yùm】的感覺

2)
連音和拆開。
大概也是受普通話影響,很多廣州人都會習慣把一個發音有三部分的字拆開來強調讀,而香港人會輕輕帶過。

比如【張】(jieong第一聲)這個字,廣州人會念成
解一用(快讀),像念【江】的時候【j+i+āng】一樣,而香港人則是普通地輕輕帶過,不會拉長念,不會強調某個音。
(這裡的拉長是相對比較長,不是真的拖很長)

再給個例子,【在】(joi),部分廣州人會念成jo+i,發得挺分開。

還有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發j的音時會發成【zh】,念在的話會念成【zhoi】

3)
【部分】廣州人發音受普通話影響,韻母讀錯。

直接上例子好了。之前在香港地鐵大鬧的一位內地旅客的兒子在有提示寫著不能進食的車廂內吃餅乾,有乘客提醒,反被大罵:「你厚多士啊!」 (你好多事啊!)

如果不是她開口說你厚多士,大家也未必會知道她不是香港本地人。

【這位內地旅客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廣州人,但她的粵語有新廣州人說粵語的部分特徵,所以拿來參考一下。】

用英文來表示的話,(不看音調)
你好多事:nei ho dor si
你厚多士:nei hau dor si

區別在於【好】和【厚】上。
【厚】的粵語韻母<au>和【好】的普通話韻母<ao>挺像,因為知乎沒有錄音功能,我也沒辦法再更具體地描述了……<au>大概就是<ao>的嘴型拉長成豎橢圓形時發出的聲音吧……

下面附圖加送笑料,
讓大家看看聞名香江的厚多士女士到底說了什麼……(她是因為自己先犯了規矩,被路人發現還打死不承認,反過來罵人家,態度惡劣,連自己的孩子都讓她消停,還有罵來罵去也只會無限循環「你厚多士啊」(你好多事啊),「你唔正常啊」和「__你老母」,實屬奇葩才被香港網民所熟識,就類似之前那個【什麼仇什麼怨】和【連一百塊都不給我】,youtube已有鬼畜,無聊的話歡迎翻牆看看)
非鬼畜,原視頻:http://m.56.com/view/id-MTE0MzYwMTgz.html
P.S.這位女士一直重覆的【你唔正常啊】的【常】,發音正好可以代入我的第2點,大家沒事可以看看~

放上來只為博君一笑,這位女士我個人不知道她是不是廣州人,只不過她的口音和新廣州人說話方式有一點點像的特徵。

其他粵港兩地發音不同的例子還有(原字/部分廣州人發音):
【我/禾】(粵語的禾與普通話的我同音)

4)用字不同,用語不同。
【我們在這裡說的是中文用字用詞的不同】

比如張敬軒吧,他之前在某訪談節目上舉了好幾個例子,說明廣州人和香港人用的的不同。

他說,現在的廣州話加了越來越多普通話語法,讓整個表達方式有點怪。他用的例子是:

去酒樓飲茶,吃完的時候香港人會對服務生說:「小姐,唔該幫我清左佢啊。」(小姐,請替我把這些給清了)

而近代的廣州人會說:「小姐,唔該幫我撤左佢啊。」
(小姐,請替我把這些給撤了。)

在近代廣州人的廣州話裡,清變成了撒。

還有【waiter/waitress】,香港人會說【侍應】,部份廣州人會和普通話用法一樣,說【服務生】,但還是有不少人會用【靚仔/靚女】。

【總結】
香港人【覺得】【聽起來有點像普通話】的粵語,就是廣州人說的。
==================================

太多人誤會了…心塞。我用之前回覆一位知友的話來澄清一下。

我在回答裡有強調【有些】廣州人和【部分】廣州人。我知道還有很多廣東話正宗的廣州人,但這裡答的是香港人怎麼從粵語上分辨本地人同廣州人,我只是按我個人感受作答。

加上在香港,香港本地人分辨非本地人就是根據【不同的口音】,所以在香港人自身的立場來看,香港地的口音才是衡量標準。我從來沒講過香港口音才是最正宗的,只不過香港人是用自己的口音判斷非本地人的廣東話口音。再說,粵語是香港人的母語,也是香港官方語言,我們說廣東話是很自然的事,無所謂高低之分。

我一直都只有強調廣州現在的廣東話變得越來越有普通話特徵,而這個也是香港人普遍的想法。我覺得香港人會有這個想法,可能是因為自由行有不少外地人來香港玩;他們不是廣州人,但又在說「唔咸唔淡」的廣東話;有的說得挺標準,但某些用字跟普通話很像。大家的想法係:【會講廣東話,但是聽起來有普通話的感覺。那又會講廣東話又在普通話氛圍,廣州吧。】其實大概就是這樣。而我所舉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普通話和英文空耳本身就很難還原廣東話,我想表達的和你所接收到的極有可能有很大區別。還有我有時候會去廣州,覺得語言溝通有違和感的地方多數都是在聲調和用字上。可能是因為接觸的媒體完全不同,所以我們習慣了媒體所傳遞的字眼,再用出來的時候整個表達方式都會很不一樣。比如說「語音」這個詞…因為百度貼吧、微博、微信之類的媒介都用的【語音】這個字眼,但香港人比如習慣使用的facebook, snapchat和whatsapp,都用的【錄音】。所以會造成使用字眼很不一樣的結果。這個是環境因素所導致的結果和分歧。

但是由香港人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使用字眼不一樣,聽著像普通話,從而推論出,哦那可能是廣州人吧。

其實就是這樣……

==================
宜家喺廣州,又發現左一D更好嘅例子。
詞語使用
【廣州】 |【 香港】
廣州話/粵語/白話 | 廣東話
空調 | 冷氣
冰箱 | 雪櫃
語音 | 錄音
膠擦 | 擦膠
充電寶 | 尿袋
計數機 | cal機/caltor(calculator簡稱)
刷屏 | 洗版
新年好 | 新年快樂(香港人不會講新年好)
寒假 | 聖誕假/sem break(冬)
高考 | A Level/ DSE
【科普:
A Level=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是2013年前香港使用的全港統一高三公開試;
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是代替A Level的新制考試,A Level和DSE對香港學生的意義相當於高考對於內地學生的意義。】
圓珠筆 | 原子筆
課間休息 | 小息
塗果液/修改液 | 塗改液
公交(車)| 巴士
非主流 | mk仔/mk妹
面紙/紙巾 | 廁紙/紙巾/tissue
塞啲野入袋 | 擠啲野入袋
視頻 | 片
發上網 | po上網/ 掟上網
語文(科) | 中文(科)
語法 | 文法
一頁 | 一版
啱先 | 頭先/求先/啱啱
上班 | 番工
落班 | 收工
程序 | 程式
九零後 | 九十後
睇球 | 睇波
放電視劇 | 播電視劇
睇電影 | 睇戲
好睇 | 靚
U盤 | 手指
==================
我現在在廣州,剛才有廣州本地人跟我聊天……不時會用普通話語法…… 感覺怪怪的
他說:「你要麽就食蘋果,要麽就食奇異果。」
但一般說粵語的人在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都會說:
「你一係就食蘋果,一係就食奇異果。」
大概他是特殊例子吧,我不知道 =v=
==================================
我在廣州地鐵發現廣東話廣播的口音非常非常非常像香港人口音!!!!
================================
老實說,最近我自己為了準備考一甲,完全沉浸在普通話環境中,或者說自己會找內地的電視劇、電影、綜藝之類的看,也會聽廣播劇,於是現在我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粵語組織句子不太一樣,像是從普通話思維翻譯過來的。比如說:「咁都係幾唔錯嘅」(那還是很不錯的)、「佢落班之後仲係一直喺到工作」(他下班後還是一直在工作)、「全班都比佢帶歪左」(全班都被他給帶歪了)
……
感覺普通話跟東北話一樣……都很容易把人帶跑啊。

=========================================

題外話:

【香港人並,不,是,每句話都夾英文】,有時候夾英文只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學校裡除了英文科之外,教【數學,生物,化學,物理,經濟,世界史,會計,旅遊,blahblahblah】都用的英文!!!!如果是英文中學的話,只要不是和全部中國有關的科目——中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就全部用英文教。我們也很無奈。但就是因為整個中學生涯,甚至大學,都用的全英文,我們寫作業、寫卷子、考試寫習慣了,用英文表示某些專有名詞或者是在學校生活會用到的字詞,比如project, assignment, quiz, stimulate, sub sth. , book sth. , highlight pen, 還有各種專有名詞和術語,因為學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中文是什麼,所以也就不會用中文……不是裝逼,不是裝逼,不是裝逼,是學制的問題。也因為香港這個學制吧,害現在這一代學生英文高不成低不就,中文爛得一塌糊塗,國學更是
沒有,完全沒有。

心塞。
===========================================
4月30日更新。

剛剛看小紫微博,發現評論裡居然有很多廣州人不知道【戲肉】/【戲玉】。嚇到了。

【上圖是熱評。】
還有……第2個評論,質問不知道的,居然用的是
【看不看電視】???????

其實還有沒截出來的…………不過人多得真的有點嚇到……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戲玉/戲肉嗎?


詞語使用不同,你拿一塊橡皮問他這是什麼就知道了。


一是口音,廣東的除了廣州以外,其他地方廣東人說話還是有點不一樣,反正就是聽起來很奇怪…不過,廣州人的話,很多人基本跟香港廣東話口音一致了,總之我是聽不出來的…
二是辭彙
舉個例子,上次有個廣東的同學來香港,在茶餐廳吃飯找服務員要吸管,結果服務員沒聽懂,我上去解釋服務員才聽明白他是要飲筒這個東西…
不過隨著內地香港之間聯繫越來越密切,這種情況也是少數了…
年輕一代的香港人,口語夾雜英語現象是很普遍的,很多廣東人都表示聽不懂是真的,各行各業都涉及到許多專業辭彙等等
怎麼說呢?我覺得不是有意要夾雜英語,我個人覺得是有些詞用廣東話正音讀出來也是奇怪…


香港人稱呼粵語為「廣東話」
廣東人對粵語有許多稱呼
「廣州話」
「白話」
等等
唯獨不講「廣東話」
因為省內還有客家話以及潮汕話
聽到有人說自己講的是「廣東話」那九成九是香港人了,剩下那一點可能是在學粵語的北方人,北方也是直接把粵語等同於「廣東話」的


1、音調方面:港音聽上去音調平和一些,廣音相對會高亢一點,也字正腔圓一些,這點看TVB新聞和珠江新聞就可以感受到差異。
2、讀法方面:港粵有一些詞語讀法跟廣粵是不同的,就拿「索取」一此,HK會念「撒取」。再比如「餅乾」的「餅」字,香港人習慣會張開更大的嘴巴去發出[eng]這個韻,「靚」等字同理。又比如「使用」的「使」字,港人會念成「屎」的發音(僅發音而已,不要想多..),而不是「駛」的發音。」購物「的」購「,廣東人習慣讀成」扣"的音,香港人會說「夠」。
3、用詞方面:港粵有相當一部分用詞跟廣粵是有或多或少差異的,比如「已經」,港人更習慣說「經已」,比如「搜索」,港人更喜歡說「搜尋」。比如電腦的」程序「,港人會說」程式「。」警察「,在香港叫」差人「...這些例子還有很多。
4、俗語方面:香港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說法,比如:「hea(意指隨意敷衍的做某事)」、「chur」(意指被不斷被要求、苛索,程度可達至不人道的地步),當然現在有很多源於香港但流行於其他粵語區的俗語了(尤其是粗口,流傳最快)。
5、中英文夾雜問題,這個是港粵的一大特色,很難想像港人不夾雜任何英文去說清楚一件事:我等陣要番OFFICE去FAX一份ORDER,聽日就系DEADLINE了。
先想到這麼多……


我可能是最沒資格回答問題的那個人,西北人哎。
對於粵語的學習全仰仗平時看TVB和聽粵語歌,看棟篤笑。後來看看香港新聞報道什麼的。
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腔調!
香港人和內陸粵語區的人講話腔調是不一樣的。
腔調是個奇怪的感覺,聽的多了,自然就能感受出來。
某次在韓國旅遊時,碰見一班講粵語的旅行團,有人在我旁邊買巧克力,一聽就知道是香港來的。
就像本地人和外來人口同樣講上海話,到底是有區別的。
單純的不靠用語習慣,我就是這樣判斷出來的。
話說這個問題,我之前也想過。
但是聽的多了,就慢慢能感受到了。


佛山本地人。
對於粵語為母語的人來說廣粵和港粵還是很好分的,當然我們大都靠直覺,但也有幾個分法
1.語調。香港人講話比較軟糯,整天語速會相對偏快,給人感覺比較圓滑,懶音很多,特別是一些女生,那一旦語速快起來感覺是在踩著肥皂滑行,而且夾雜英語現象不要太嚴重。廣東人(以廣州西關口音為代表)講話會比較一板一眼,字正腔圓,給人感覺比較澀。甚至於有些非廣州附近地區的人因為自己當地粵語口音不同會覺得某些廣州人講粵語怪怪的,殊不知那才是老廣的正確打開方式。
2.發音。舉個例子,粵語里的「我」,廣東人一般都會發為後鼻音eou(自己根據讀音寫的,不是標準粵拼,下同),而香港人一般會讀作ou,沒有鼻音。廣東人的鼻音會更重一些,特別是在非廣州地區,比如我的家鄉佛山,佛山石灣土話的鼻音就特別重,還有順德話的發音也是一大特色。相反的港人的鼻音基本上沒有。再舉一個例子,粵語中的「廣」字,正宗老廣會發為guong,而香港人多發為懶音gong,與「港」字同音。不過受香港文化影響,近年來廣東年青人懶音現象也是不要太嚴重……
3.稱呼與叫法。去香港玩總被稱呼妹妹仔或妹妹的我-_-||雖然總體上廣東與香港在這方面差別不大,但細節上還是有差別的,除去對人的稱呼,對物品的稱呼也有區別,比如,一塊橡皮,廣東人叫交擦,香港人叫擦交,廣東人說你沒素質,香港人會說你沒質素,然後因為香港的歷史,地緣問題,很多英文詞已經進入了香港人的語言體系,而廣東近年來受普通話的影響,也產生了很多不屬於原來粵語中的新辭彙和新叫法。比如坐電梯,廣東人直接稱呼為搭電梯,香港人會說坐lift。買電影票,廣東人說買戲票,香港人說買戲飛(英語中票是fare)。訂座位,廣東人說訂位,香港人會說book位。不過也是由於TVB,港樂和港產電影的影響,現在你在廣州的街頭聽到「今次肥佬(fail)咗」「我琴日book咗幾張車飛」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4.髒話。這個最簡單粗暴哈哈哈。粵語五字真言,屌 嗨(西) 鳩 撚 7,據我觀察廣東人比較喜歡用嗨,香港人偏愛撚,屌是兩地通用,鳩和7多有指定用法,蛤蛤。


大概這麼多,想到再寫


其實看粗口就能一定程度上分別出來,現在廣東人罵粗口會夾雜一些普通話的粗口,而港澳則不會,


作為一個順德人,感覺自己無論是去到香港亦或是廣州,都會有一種覺得自己的順德話(雖說是廣州話的一個分支)特別有鄉土氣息,音調比較鈍,一些資深的人一聽就能聽出來。


口語
好攰變成好累 哈哈哈哈 越來越普通話feel


當年林海峰《是但噏,踎低噴飯》裡面那個手機掛了一大串毛公仔的女生就是典型香港新時代口音。『』痕身en寒」——恒生銀行。懶音好多,前後鼻音都省了。話說省掉後鼻音——ng,是否受到番禺口音的影響呢?因為番禺話也是常常省略後鼻音的,比如「我」——o,「牛」——au。

不過香港老一輩說話還是很字正腔圓的,特別是練過粵劇的老演員。關海山、夏萍、……在比如《大地恩情》那個年代的電視劇,我現在看著都覺得口音好聽,很正,很多用詞都非常有粵味。後來到了新一代演員上位,好多人的口音就變懶了,以至於現在廣州很多年輕人都跟著學壞了。

對了,關於口音輕重的區別,看《大地恩情》,黎萱(演革命黨容昌的母親七嬸)就是比較傳統的廣州口音。

再舉個例子,比如陰平這個聲調,具體到「身體」的「身」字,港音接近普通話拼音的一聲,而廣州音接近四聲。


認真說起來大家區別比較小,香港和廣州的粵語更像是粵語中的普通話,正式場合交流說出來所有廣府人都聽得懂。


比較接近現代的粵語在基本成型的時候客家人也差不多遷到廣東了,也曾經受到過很大的影響,加上南方方言十里不同音的普遍特點有了今天粵語的多樣性。

在東莞感覺每個鎮都有自己很獨特的口音,而且差別比香港和廣州的大,我初高中都在松山湖念我的室友都是不同口音的,不是不同鎮就是弗蘭人啊四川人什麼的。

其實我個人覺得受普通話影響並不值得擔憂,這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帶來多樣性沒什麼不好,東莞莞城話也有客家話的影子。

最噁心的就是形成廣府語圈相互鄙視,如同香港鄙視受普通話影響,東莞人也被鄙視過是鄉下粵語。大家都是廣東人,無論是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與其用嘴互相傷害還不如用嘴吃吃吃或者交流胡建人烹飪經驗(說笑啦hhhhhhh)

還有不要忘記廣東人的使命
就是:
用嘴征服世界!
(嘴:語言和飲食)


講不出,但是比較容易能聽出來,作為一個在廣州很久也沒能完全百分百聽懂粵語有時還需要帶點猜的人,在動車上聽到一對母子說粵語的時候立馬就能感覺這應該是香港人,一問果然。


據我所知,廣州人很少會玩香港的網路社區,你看他會不會用香港的網路流行用語就知道了。我有個粵語區的同學還不知道「爛gag」是什麼意思。


每次回港,都會經過羅湖口岸或深圳灣口岸。其實光從語言上是很難區分粵港兩地的人,特別是經常往返中港兩地的年輕人。
香港人會在語言中加入英語,比如我一般會說"Keep住喇",有大陸人會覺得裝逼,但其實在香港這就是說話的習慣,大陸朋友太針對了。
其實現在很難在香港分辯粵港兩地人的。


推薦閱讀:

馬來西亞/泰國的華人是不是相對其他一些地區的華人更熱愛中國?
內地人怎麼去香港打HPV宮頸癌疫苗?
Vibram HK100越野賽即將開賽,賽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遇到香港人和台灣人說「你們中國人怎樣怎樣」怎麼回應?
怎麼看待香港的生病住院不花錢,住房政府分?

TAG:香港 | 粵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