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孕媽媽說孕婦吃辣椒,孩子出生容易起濕疹,是這樣的嗎?


從得知肚子里有個小寶寶開始,准媽媽對食物的謹慎態度啊,簡直恨不得把餐桌都搬到中科院去做個分析。

這也難怪,雖說咱們都是高舉科學紅旗長大的新一代。但天天看著後宮劇里下點藏紅花、淡竹葉,就害得某妃嬪滑胎不孕;婆婆媽媽念叨的「吃兔肉孩子會兔唇」、「螃蟹大寒,吃了會流產」這些飲食禁忌,多少心裡還是有點犯嘀咕。

孕期對藥物要格外謹慎當然沒問題,那不能吃螃蟹、兔肉、桔子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對此,老媽子就要給那些好吃的平個反啦:這些謠言到底是誰傳出來的?你出來,我保證不打你!

謠言一

螃蟹、西瓜「大寒」,吃了會導致流產。

真相:可以吃,但要科學、適量

作為一個在孕期吃了螃蟹的老媽子,必須要為螃蟹做個「無罪」辯護。

沒什麼靠譜資料能證明「大寒」之說,造成流產的原因有很多:早期流產多半與胚胎染色體或其他基因異常有關,而晚期流產多半與准媽媽不健康的身體狀態、宮頸和子宮狀態、亂用藥物或接觸有毒物質、胎盤等問題有關。

但吃也要科學、適量的吃,比如本身就是過敏體質的孕期媽媽,還是要剋制下對螃蟹的熱愛;對於西瓜要擔心的不是寒涼,而是糖分高,會影響孕期血糖。

謠言二

准媽媽吃橘子,寶寶出生後皮膚偏黃,黃疸會高,眼屎還多。

真相:可以吃,盡量挑選新鮮的、有機的,每天吃2~3個就好。

寶寶的膚色是遺傳爸爸媽媽的,並不會因為準媽媽吃什麼而改變。

至於黃疸,就更和桔子沒有半毛錢關係了。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因為新生寶寶的肝臟不能及時「開工」導致的;病理性則是疾病所致。

關於寶寶的眼睛經常出現黃色分泌物這件事,很可能是輸淚管堵塞引起,和准媽媽吃桔子也是沒有關係的。

而且桔子還是葉酸的良好來源,其中含有的豐富的鉀元素可以預防妊娠期高血壓,是不是有點意外的小驚喜?

謠言三

准媽媽吃辣的,寶寶出生後容易長濕疹。

真相:適當的吃是沒問題噠!

「寶寶出生後長濕疹,都是孕期媽媽吃辣積攢下來的胎毒!」關於這種說法,大家不陌生吧?於是辣椒和蔥姜蒜之類,都不能倖免的被加入了孕期禁忌黑名單。

——等等,那川渝湘鄂這些無辣不歡地區的准媽媽們孕期咋辦?出生的小孩子都容易長濕疹嗎?他們的皮膚可都是出名的好啊!

咱再來了解一下濕疹發生的原因。濕疹的發生多半由過敏原引起,包括孩子出生後的飲食、環境中某些物質等,這其中並不包括准媽媽的飲食。所以,准媽媽在孕期不能吃辣似乎是有點杞人憂天了。

所以除了特殊情況被醫生囑咐需要忌口之外,偶爾吃一點辣的問題並不大。當然啦,「適度」原則是任何食物都適用的。否則解了饞癮,結果孕期敏感的腸胃「造反」,引起燒心、消化不良等癥狀,也是得不償失的。

謠言四

吃兔肉,孩子會兔唇。

真相:無稽之談,可以吃。

准媽媽不能吃兔肉,不然孩子會兔唇——這是老媽子這麼多年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先來普及一下兔唇的知識:兔唇,又叫唇齶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出生缺。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時,上唇或上顎不能完全融合就會出現這個問題。而准媽媽在孕期酗酒、吃驚厥類藥物,或者有家族史的,寶寶兔唇的風險會比較大。

所以,吃兔肉並不會導致孩子兔唇。相反的,兔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比豬肉什麼的都要健康一些,很適合準媽媽們食用哦。

懷孕之後,連原本real心大的人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寶寶。其實,在孕期,並沒有那麼多的食物禁忌,准媽媽營養全面、心情舒暢,對於寶寶來說才更重要。所以,放下壓力、輕鬆上陣,讓我們一起做一枚快樂的「小孕婦」吧~


現在寶寶濕疹大戰,讓嬰幼兒濕疹不再「頑皮」說到濕疹,辣媽們不陌生,很多人都能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如何預防,如何護理治療,都有非常清晰的認知。

對於反覆發作的濕疹,大家通常都會聯想到是沒有規避過敏源,或寶媽不願意給寶寶用激素藥物。

最近在辣媽群里,許多寶媽在諮詢我們的五行康元膏適不適合寶寶們。因為,夏天快要來到,或者近些天的天氣狀況多變,本身就對寒濕重和體質差的寶寶就是巨大的挑戰、遇到的這個寶寶,大多醫生該迴避的過敏源都迴避了,就連激素藥膏也讓寶媽抹了,濕疹卻還是反反覆復。怎麼回事兒呢?

每次洗完澡以後,遇到熱水,痱子和濕疹就起的特別厲害,癢得痛不欲生。這時候該怎麼治療呢?

在日常飲食中,有兩類食物需要媽媽們注意: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魚蝦、蛋、牛奶、花生、小麥及大豆等。並不是說這些食物全都不能吃,而是通過食物日記判斷哪種是可能的過敏原,哪種可疑忌哪種,避免可疑的食物。不要搞「一刀切」式的過度忌口,否則可能影響母乳分泌,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類、咖啡、濃茶等。這類食物不一定會導致過敏,但會刺激皮膚血管擴張,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加重皮膚瘙癢、充血,使濕疹病情更嚴重。一旦孩子發生濕疹,無論其發病是否與食物有關,媽媽和孩子都應該避免這些刺激性食物。

同時注意不要在孩子長濕疹的時候添加新的食物,可待孩子病情緩解後,再嘗試新的食物,每次只增加一種,確定該食物安全後再添加另一種,這樣逐漸篩選安全的食物。

有些媽媽在避免各種易過敏食物一段時間後,孩子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就認為沒有忌口的必要,這也是不對的。這種情況只能說明食物可能不是孩子發病的主要原因,但母乳餵養的媽媽在孩子長濕疹期間還是要避免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防止病情加重。

還有,皮膚護理也是非常重要!

孩子長濕疹之後,比忌口更重要的是皮膚的護理:

每日 1~2 次溫水沐浴;

使用低敏無刺激的潔膚用品,pH 值最好偏弱酸性,接近皮膚正常值;

沐浴後擦乾皮膚即刻外用保濕劑、潤膚劑,有助於恢復皮膚屏障功能。

正確使用外用激素治療:部分媽媽對糖皮質激素心存顧慮,甚至拒絕使用而耽誤病情。事實上對於濕疹類疾病,局部外用激素是首選,正確使用既可以及時控制病情,也可以避免不良反應。只要遵醫囑用藥,一般都是安全的。

對於患濕疹的寶寶來說,護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止癢、抗感染和保濕。止癢是重中之重。冰敷、限制寶寶抓撓,都不是治本的止癢方法,還是要合理用藥、正確護理。


對了,還有一件事兒忘記提醒了。

在出生後不久,有些寶寶的臉上、腋下等部位會起紅疙瘩,老百姓們稱此為「胎毒」。

有一些家長會給新生兒服用一些中草藥來去胎毒,還有一些媽媽甚至在懷孕期間就開始使用各種偏方來排毒。那麼究竟什麼是胎毒?該不該清?跟辣媽老師一起來了解下吧。

胎毒究竟是什麼?

1.老百姓眼中的胎毒「清胎毒」的說法在東南沿海地區比較流行,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有熱性,加上孕期吃了辛辣熱氣、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在孕婦體內積聚熱毒並傳給胎兒,寶寶出生後就容易長紅疹。

2.中醫這樣解讀胎毒清代兒科專著《幼幼集成》則這樣記載:「凡胎毒之發,如蟲疥、流丹、濕瘡、癰癤、結核、重舌木舌、鵝口口瘡,與夫胎熱、胎寒、胎搐、胎黃是也。」明代中醫典籍《幼科概論》中是這樣描述胎毒的:凡初生嬰兒,數月或周歲及兩歲以內,頭面環唇等處,忽生瘡結,細如粟米粒,白膿頭破裂即連成片,熱脹痛癢不安,時時流出淡黃腥膿水……治不得法,日久能由頭面漫延遍身,此即所謂胎毒也。簡單來說,中醫認為胎毒是由於媽媽在懷孕期間體內有濕熱之毒,使寶寶出現了癰癤、痘、疹、鵝口瘡、黃疸等等皮膚問題。

3.從現代醫學角度認識胎毒現代醫學中並沒有胎毒這種說法,因為它不能歸結為一種疾病。由中醫胎毒的範疇對應而來,胎毒多是指新生兒痤瘡、脂溢性皮炎、嬰兒濕疹、小兒黃疸等皮膚問題。

「清胎毒」偏方別亂吃!

由於新生兒的肝、腎發育未完全,解毒和排泄能力很差,而中草藥的成分複雜,大人的肝腎能夠將其代謝掉,新生兒卻吃不消。所以,給寶寶喂各種中藥、湯水來「清胎毒」的習俗可有點不靠譜。

在此提醒辣媽們,當寶寶出現了自己不明白的癥狀和表現,還是要及時向辣媽老師求助,而不要亂給孩子用藥或偏方,以免延誤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作為一位過來的媽媽,懷孕的時候也說不能吃這不能吃那等等,現在總結幾點經驗:

第一,每個人體質不同的,這樣建議你的人或許是出於好心,因為她的體質是這樣;

第二,基因最強大,吃什麼寶寶會聰明,會皮膚白,會好帶,這些都挺扯的,而且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還是基因最強大。 我懷孕的時候胃口特別不好,一直沒怎麼吃營養的,當時身邊的人也是各種勸說,真的覺得很煩,說我不吃寶寶沒營養,身體不好之類的,可是我女兒身體特別好,這個是基因的作用,我老公經常運動,我的身體也沒生過病,所以我女兒的身體不會差,即使我懷她的時候什麼營養的都沒吃。

第三、媽媽舒服寶寶才舒服。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寶寶在你的肚子里,如果你身體不舒服,吃再多的東西,寶寶在裡面也是不舒服的。

第四、辣椒這些刺激性的食物,還是少吃為好。具體吃了寶寶會怎麼樣,其實沒有科學定論的,只是說辣椒容易上火,吃多了可能你自己也會不舒服,這樣寶寶也不舒服。

第五,孕期除了山楂、螃蟹不要沾以外,其他只要吃得不過量,真沒什麼的。不要焦慮,保持好心情哦。


孕期可以吃辣,但不宜過多。

孕期吃辣太多,的確有不利

1、吃辣椒太多易便秘:由於孕期激素及懷孕腹壓的影響,使孕期的便秘更容易發生,如果食用過多的辣椒(油酥辣子、干辣椒、小米辣等),容易加重便秘的癥狀。

2、過量吃辣可能出現不適:從中醫角度講,辣椒辛熱,過食,可使體內濕從熱化,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長期大量食用辣椒,會引起准媽媽身體不適,如胃脘灼熱感、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眩暈。

適量吃辣椒還有好處呢

當然,准媽媽並不一定要絕對禁止吃辣椒,但一定要適量。這樣不僅不會給寶寶帶來危害,相反會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哦!辣椒確實有很多好處,每100g可食柿子椒,可以提供59mg的維生素C。另外一個品種的辣椒(紅、小)100g可食部分可提供115mg的維生素C。維生素 B2、胡蘿蔔素及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其次,在懷孕早期由於妊娠反應,大部分准媽媽食慾不佳,適當吃些辣椒,有助於增加食慾。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准媽媽可以嘗試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改善一下食慾,增加飯量。但同時有一點,准媽媽也要注意,做辣椒時一定要掌握火候,因為辣椒本身所含的維生素C不耐熱,很容易被破壞。

哪些准媽媽絕對禁止吃辣?

1、臨產前的准媽媽:准媽媽臨產吃辛辣味過重的辣椒,可間接地引起子宮異常收縮。早產等情況的發生。

2、前置胎盤的准媽媽:在進食辛辣食物或者受外界刺激情況下,很容易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前置胎盤跟子宮壁結合不牢,容易出現早剝而大出血、早產。


孕婦吃辣椒寶寶出生後容易出現濕疹,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新生的寶寶要護理得當,注意清潔,不要裹得過厚,過熱會引起寶寶濕疹,也不利於寶寶的健康,如果寶寶起了濕疹,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平時寶寶洗完臉以後擦乾,抹點郁美凈兒童霜,保持濕潤避免乾燥,不久便可痊癒。


看個人體質吧!我是南方人,平時都比較喜歡吃辣椒,不過我喝水也很多,所以我平時也不容易上火。我剛懷孕的時候不懂,那個時候特別想吃辣椒醬,吃了蠻多的,後面懂了就比較節制一些,不過想吃還是吃,到懷孕最後一個月不懂為什麼,特別想吃辣椒,然後基本就不節制了,吃菜都蘸辣椒醬,生的前一天還吃著辣椒呢!現在寶寶快滿月了,沒有得濕疹,護理好點應該沒有什麼事的吧!我孕期基本也沒有怎麼忌口的。要是平時不怎麼吃辣椒的,孕期還是別吃的好。


這個完全得看個人體質,如果孕媽媽在懷孕前就經常吃辣椒,比如四川人,因為氣候潮濕,很多女性天天吃辣椒,懷孕後要立馬不吃也不大可能,所以很多四川孕媽仍然是吃辣椒的。我妹妹就是,結果生出來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嚴重的濕疹呢?反正沒有我家孩子多,而且也很健康。只是哺乳的時候,她吃很多辣椒的話,孩子容易上火。


我懷頭胎時一點辣椒都不吃,平時特別注意忌口,吃什麼都是小心翼翼,結果兒子生出來得了三四個月的濕疹,臉上頭上的皮膚都換一遍了。現在二胎了,再也不講究那麼多了,想吃啥吃啥,濕疹什麼的真的和孕期吃什麼沒關係。反正都有可能起,不如大人不計較那麼多,說不定會好些


推薦閱讀:

TAG:辣椒 | 調味品 | 育兒 | 孕婦 | 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