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會心軟放過徐達的後人?


眾所周知,朱元璋本為布衣,在40歲稱帝,登基以後,都這樣傳,朱元璋幾乎殺盡了大明的開國功臣,唯獨徐達的子孫。

仔細看看,

徐達(蒸鵝之說經不起推敲)

常遇春

李文忠(病死遷怒醫生,封建時代很正常,不能說明被殺)。

劉伯溫(哪有慢性毒藥使人吃後,跋涉數千里回家,病痛半年而死,劉基是自然死亡)

沐英

鄧愈

湯和

其實,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大多是正常死亡,而朱元璋殺的都是那些貪官污吏,膨脹之人。

在《明史 徐達傳》中有「洪武諸功臣,惟達子孫有二公,分居兩京 」也就是說,在協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中,只有徐達的子孫承襲魏國公和定國公。其他的功臣,大抵都是被朱元璋殺的殺了、貶的貶了。其後人,當然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因此,有人說,朱明王朝恩澤徐達子孫,蓋因徐達之忠也。

其實,明朝第一代開國武將與朱皇帝的感情還是不錯的。而徐達本身根朱皇帝是同村的。也就是說,沒有顯赫的背景,無需防備。對於徐達而言,對朱元璋也是知根知底,要叛亂也不需要建國之後。再簡單一點,徐達不是當皇帝的料,這一點朱皇帝是知道的,所以徐達以及其子孫安全很多。

徐達和朱元璋都是濠州的,徐達本人寬厚善良,精通兵法,屢戰屢勝,是明朝開國的大功臣。而且徐達為人低調、謙遜,不居功自傲,忠心侍主。

朱元璋對徐達也很信任,兩個人關係不錯,

朱元璋曾評價徐達:「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然而,徐達依然是莫名地去世了。明史記載相當簡單:「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民間有朱元璋賜徐達燒鵝的說法。這一點,似可信,但無依據。

  徐達背生毒蒼是事實,朱元璋賜死之意,卻是後人想像的。徐達英年早逝,後人當然是要浮想聯翩的。以朱元璋的無賴為人,這是不奇怪的。徐達去世,朱元璋甚為悲痛,明史說:「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以徐達之功,大明王朝當然要厚待徐達之後的。徐達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輝祖、添福、膺緒、增壽。其女也分別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長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兩位封侯晉公之子,卻根本沒有好下場。這兩個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 「靖難之亂 」。一個因忠誠而被囚致死,一個則因親情而被殺。

最後徐達的大兒子徐輝祖,承襲魏國公;小兒子徐增壽官至左都督,也捲入 「靖難之亂 」,兩個人因此死亡,他的次子徐添福也早早夭折。僅有三子徐膺緒曾授尚寶司卿、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等職,得以善終。


暫且不回答這個問題,徐達本人的死也是一個謎一般的存在,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一種說是朱元璋賜燒鵝毒死的,一種說是自然死亡的。不管那種說法都從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徐達處理是很謹慎的。徐達情商很高,不像藍玉等人,再者徐達跟朱元璋共事的時間長知道對朱元璋看的比較透徹。所以他盡量不去觸碰朱元璋的底線,自己不拉幫結派,也不貪污腐化,自己在府里閉門謝客。

徐達一生戰功卓著,在軍隊的影響甚大,朱元璋想動徐達家族牽扯太大,所以朱元璋不會動徐達家族。第二個原因就是徐達通過聯姻把自己家族與朱元璋家族綁到了一起,一損具損,一榮俱榮。如果貿然處置徐達後人會牽扯到太子和燕王。不僅僅是朱元璋就算是朱棣也沒有處理徐達家族,徐達家族不是那麼好處理的,他和朱元璋家族已經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個局面了。

不是說朱元璋心軟放過了徐達家族,只能說徐達不但是軍事天才,政治上也很厲害,情商很高。其他人文臣武將之間相互聯姻,徐達比較聰明跟朱元璋聯姻可以保護自己的家族。


扯一點遠的,明朝之後清朝統治華夏大地,而清朝非常盛行「文字獄」,漢族文人,稍有不慎,今天吟詩作畫,明日就人頭落地,而且「文字獄」還是後人公認的明君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最烈。

作為統治階級,為了消除漢人的反抗情緒,滿清統治者存在抹黑朱元璋的嫌疑,所以,後來流行的蒸鵝害死徐達,毒死劉基的說法,真的值得商榷。

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事情看來是無法洗清了,看一看他殺的人,胡惟庸意圖謀反,死,藍玉被告謀反,死。李善長,受到胡惟庸誅連,死。宋濂,受誅連,流放途中死。馮勝,遭猜忌,死。葉升,受誅連,死。傅友德,沒什麼罪,死。

經過朱元璋的一番操作和,大明朝的開過武將能臣,十去七八。就按照史書說的,他是為了給仁厚的朱允文清除障礙,免得以後把控不住這些功高蓋主的名臣猛將,那麼,當這些人都不在了時,威脅已除,他們的後人,翻不了多大的浪花了。單說徐達,朱元璋把它稱作第一名將,兩人是老鄉,知根知底,徐達不一定是他害死,所以,老朋友的子孫,當然會善待了。


徐達是洪武開國六公爵之一,出將入相位極人臣,死後封王配享太廟列功臣第一,子孫托其功高官後祿享盡榮華富貴。徐達是開國第一名將,在文武功臣榜上僅次於第一功臣李善長,李被謀反罪株滅三族除名,故徐老二變徐老大,建國後軍權掌在李文忠手裡,徐實際無權僅有第一名將的虛名,徐既忠貞於朱又不貪念權柄,對朱無威脅故朱無殺徐之心力,相反善待優厚其後代,傳說朱殺徐是子虛烏有的瞎編亂造。


朱元璋誅殺的人有幾個特點,其一,驕兵悍將,憑藉打天下的功勞為非作歹,欺壓百姓!其二,貪官污吏,對貪官實行削骨剝皮,嚴刑俊法!其三,威脅繼承人的皇權,功高蓋主之輩!徐達,湯和,劉伯溫在三點中不佔據任何一點,因此徐達燒鵝之死,劉伯溫被朱元璋下毒之死皆不可信,這只是那腐敗分子痛恨朱元璋的一種宣傳罷了,徐達後人更無關皇權利益,因此朱元璋無需殺他!


朱元璋殺徐達是怕他幫助朱棣篡位,朱棣是徐達的女婿。徐達在軍中的威望太高,徐達的存在會對朱允炆繼位構成威脅,畢竟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和徐達誰先死。至於徐達的後人就沒必要殺完了,畢竟徐達的女兒是自己的兒媳。


感謝邀請目答。朱元璋為何會心軟放過徐達的後人?徐達是有功之臣,對維護朱元璋的統治還是具有一定的價值,相信其後人總會有一定的正面遺傳,朱元璋也不會過多地節外生枝。加上朱元璋人也老了,人之將死心也善,大明江山還非常需要這樣的高人,放過徐達的後人,也是為了保駕朱元璋自己的帝位。


對於明朝的很多歷史或傳聞,都是清朝入關後寫編寫或編戲劇化的,不都可信。明朝是漢人最後統治的一個封建王朝,經濟社會相對已經比較發達了,漢人後來不喜殺戮和戰爭,也是明朝的功勞和過失,不喜殺戮和戰爭是社會發展的標誌,但也是漢人後來經常受外族統治和侵略的原因。


推薦閱讀:

徐達兩次故意放走元順帝,朱元璋為何沒有怪罪?
朱元璋為什麼不肯把皇位傳給驍勇善戰的朱棣?
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漢高祖、明太祖,為什麼前三位不殺功臣,而後兩位要殺功臣?
元朝末年,群雄四起八方割據,在這些梟雄中最有才華的倪文俊為何最先出局?
朱元璋是張無忌的手下,為什麼最後是朱元璋稱帝,而不是張無忌?

TAG:明朝 | 徐達 | 朱元璋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