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這麼逆天,為什麼谷歌還要賣掉它?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使得谷歌想要賣掉如此受矚目的公司呢?

1、不掙錢!

根本不掙錢!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高管們認為,

在Alphabet保護傘下運營的各類子公司必須產生真正的營收,

而Boston Dynamics未來幾年都不太可能推出可以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

因此他們決定出售Boston Dynamics。

簡言之,就是這麼多看似風光的機器人,

差點把家底掏空!

實際上,在2015年Alphabet正式之時,

員工們就立下了要自己的東家可以開發出好產品,

創造巨額營收,只有這樣才能為股東謀取利益的誓言。

佩奇邀請頂級工程師加入到Alphabet子公司,

向他們提供股權作為報酬,

但最終波士頓動力創造利潤的前景看來並不理想,

或者說投入產出比不那麼高。

2、技術瓶頸

需求難以實現

Boston Dynamics的產品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先進。據消息人士稱,該公司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讓機器以一種現實的姿態進行活動,但要實現全自動化還有很大的差距。

Boston Dynamics創始人馬克?萊伯特(Marc Raibert)在2月份接受採訪時承認,在視頻中,機器人在外面行動時需要人類通過無線電引導,而在室內,雖然這些機器人可以自己搬運盒子,但必須有人對其進行啟動,並下達命令。

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驅者、Rethink Robotics創始人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說,一個機器人不能依靠自己的意願進行散步,其甚至都不具有狗的目的性。

谷歌的謝爾蓋?萊文(Sergey Levine)說:「為了使人工智慧在現實社會中工作,並適應現實環境中差異性和複雜性,我們需要思考如何使得機器人不斷學習,可能還需要他們長時間與其他機器人合作。」這可能是讓機器人應對每日隨機任務的唯一途徑。

Boston Dynamics機器人所需要的技術現在還不存在。控制這些機器人,並賦予其自動化的軟體仍是一個研究性的問題,目前全球各大高校還在積極攻關。這可能也是谷歌認為Boston Dynamics產品商業化需要十年時間的原因。

3、鬧不和

內部派系宮斗

在外媒圈裡,還有一種說法,成為主要原因那就是,自始至終Boston Dynamics都沒有成為Google X的一部分,原因有多方面,安迪?魯賓的離開對此有重大影響。

12月份,谷歌重組Replicant,它成為了谷歌先進研究團隊Google X的一部分。當時Google X曾私下召開全員大會,Google X主管Astro Teller告訴Replicant員工說,如果機器人無法幫助谷歌從實際層面解決一些問題,員工就會另作安排,他們將被調去做其它的工作。

2013年,安迪?魯賓(Andy Rubin)作為Android部門前主管,當時主導了谷歌收購Boston Dynamics,Boston Dynamics的300多名工程師也因此全部加入谷歌。但不到一年時間安迪?魯賓便離開了谷歌。而在換帥後的一段時時間裡,隔壁部門Replicant機器人項目碰到了許多困難,企業協作出現了問題,部門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主管。

一位知情者說,Replicant最大的問題在於Boston Dynamics高管不願意配合谷歌加州、東京機器人工程師的工作,在短期之內,部門無法拿出可以發布的產品。

Boston Dynamics與其它Replicant團隊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矛盾開始浮現在谷歌內部。11月11日,一份書面會議記錄曝光了矛盾,隨後在線論壇還貼出了一些內部郵件,谷歌其它員工都看到了這些資料。

4、公關壓力

沒有正面推動

人機大戰圍棋對決中,谷歌借AlphaGo以勝利者的驕傲姿態轉身,殊不知,關於人工智慧威脅論的口誅筆伐卻硝煙四起。

機器人視頻出現在YouTube上後,谷歌公關團隊不太高興,他們不希望Alphabet和人型機器人扯上關係。內部論壇後來貼出了一些郵件,這些郵件所有谷歌員工都可以看到。

「科技媒體對視頻很激動,從中我們也看到一些負面報道,大家有點恐懼,他們擔心機器人會爭奪人類的工作職位。」 Google X新聞發言人、谷歌溝通主管Courtney Hohne寫道。Hohne向同事提出要求:疏遠X和視頻的關係。她還說:「我們不希望引發媒體另一輪報道,不希望它們討論Boston Dynamics在谷歌的位置。」

「我們不會對視頻發表評論,因為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它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大多數我們都不想回答。」

那麼

誰會成為接盤俠呢?

很現任軟銀接盤了。軟銀為什麼接盤?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簡單的說,軟銀更傾向於資本的方式培養企業,軟銀是投資公司,押注的是一個趨勢。


國內的發展:未來,已來!

技術的發展如此之快,國內還需要再加把勁努力,畢竟幾分鐘的視頻,凝結的是波士頓動力他們在動力學、控制、機械設計、動力系統設計、製造等方面幾十年的扎紮實實的積累。下圖是中國科學院設計研發的一款雙足機器人刑天 ,並完成了產品。,可以說代表了當前國內機器人的最高水平。

國內雙足機器人刑天

當前機器人的技術壁壘主要在於:

設計。機器人的實用性低,與機器人的自由度、運動能力不足有關。讓它到樓下取個快遞實現不了,去廚房倒杯水也不容易做到。軟銀的機器人 Pepper不能跨過僅僅2厘米的坎。如果使用雙足行走方案會大幅提高成本。履帶也許是一個折中方案。手部和臂部多自由度設計也很重要。自由度多了,可以完成的動作種類會多,動作也會靈活。

部件。電機、驅動器、感測器。高端的電機、電機驅動器控制器和減速器在歐美日。精度高,轉矩密度高,壽命長。

軟體。多自由度和路徑規劃控制演算法,視覺等多感測器融合演算法,人工智慧。語音識別如果要求不高,離線版本進入成熟應用階段。

能源。電池普遍在用,但是儲能密度小,堅持不了太長時間,離1天1充電的實用階段還遠。燃料電池成本高。內燃機驅動在室內不實用。

製造。一些高端的製造方法,如精密加工,3D列印等。利用3D列印技術儘可能地簡化機器人肢體的結構。谷歌團隊將會在許多重要的部件上使用類似蜂巢狀的結構,使用3D列印技術將液壓系統直接列印進了實際結構中,能夠將液壓系統像血管一樣分布在整個肢體,減少體積,降低造價,增進效率並提高其冷卻能力。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之外,中國的研發單位還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夠重視,遠不如國外的科技企業那樣有知識產權意識,時刻努力維護著自己公司的合法權益,一旦有新發明則會通過專業的專利申請來保障其利益,使其免受侵權的干擾。國內其實也有較為專業的專利申請平台,其中專專網便是以其申請效率高,管理專利方便,專業化水平高等特點在業界飽受好評,國產機器人企業完全可以將知產方面的問題全權交由專專網來處理,省心又省力,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多幾分保障。


說起波士頓動力和谷歌,還有一段淵源的。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他們的故事。

波士頓動力公司成立於1992年,創建者是Marc Raibert。這個人就厲害了,不僅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的成員,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卡內基梅隆的教授,十分熱愛多足仿生機器人的研究。公司創立之後,幾個合伙人就一直在對仿生機器人進行相關研究,並且一直與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據、美國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有合作,生產出了很多令人震驚的成果,主要應用還是在軍事方面。

波士頓動力公司,日益強大,在他們官網,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新研製的機器人。這麼強大的機器人公司,對於一直致力於AI和機器人發展的谷歌公司來說,肯定是香餑餑。因此,在2013年12月中旬,波士頓就被谷歌收購。當時這是谷歌收購的第八家機器人公司,收購成本也是最高的。

那麼,現在我們回到問題,谷歌花大價錢收購的機器人公司,而且這麼強大,為什麼會賣掉?

1.發展目標不同

上面敘述提到,波士頓動力公司一直在與軍事方面合作,而谷歌機器人的目標卻是商用機器人。對於谷歌來說,即便不商用,也不能應用于軍事。但是,波士頓動力並沒有放棄軍用機器人的研發。兩家公司理念和宗旨不同,分家也是早晚的事。

2.沒有可觀的收入

縱然波士頓動力,總能搞出些創新型東西,但是在谷歌眼裡,這些小東西拿來賺錢,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研發成本還高。這就造成了,支出和收入成反比,盈利性公司,誰會同意這麼做下去。為什麼小東西不掙錢?話又說回來,有足機器人的適合領域還是在軍方,比如:穿越叢林和攀爬高山等。除了軍方,多數企業並不敢興趣。

3.機器人與人類

谷歌一直在強調的是,機器人不能毀滅人類。然而伴隨著AI的發展,機器人也開始慢慢有了三觀的認知,並且也可以像人類一樣正常行走。而這人型的機器人,當初就是波士頓動力公司,優先公布的視頻。谷歌對此提高警惕了,擔心這樣的機器人裝上谷歌大腦,機器人就會對人類造成不可描述的影響。也正因為視頻的曝光,加上之前的商業變現太慢。谷歌就準備出手波士頓公司了。

作為谷歌來說,可能更大的隱患也在於,和波士頓公司劃清界限。真正的意圖是消除大眾對谷歌人工智慧野心擔憂。這就不禁好奇,Google的AI發展到底到了什麼地步?


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確實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驚艷一下世界,谷歌在收購波士頓動力後轉手賣給了軟銀孫正義,據說這其中的原因就是谷歌相關的負責人期望波士頓動力能夠做一些可以量產的產品,而波士頓動力的負責人堅持完善技術。谷歌的相關人員覺得波士頓動力不具有商業化的能力,就把它轉手賣掉了。

我們看到的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確實逆天,經常紅爆YouTube,但是機器人的研發非常非常的燒錢,要是不能夠盈利,從公司的角度來說,賣掉也並不奇怪。同時,到目前為止,這些機器人也有造價昂貴,雜訊大,維護成本高等諸多缺點,距離真正的上市來說也確實還有一段路要走。

說到這裡,還想說說科技研發與量產的問題,任何高科技產品,做到大規模的量產前,都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AlphaGo贏得人類,這也是谷歌大量的科研經費燒出來的。至於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這奠定了谷歌在人工智慧界大佬的地位,推動了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當然,無論如何,也請警惕人工智慧的泡沫,從歷史上來看,有今天欣欣向榮快速發展的景象,就會有陷入低谷停滯不前的時候。

谷歌沒有賣deepmind,沒有裁掉自動駕駛汽車的業務,而是賣掉了波士頓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與其公司的發展戰略不相符。但無論這家公司被誰買走,我個人都是非常欽佩這個公司的,未來的某個時候,也一定有機器人的一片天下。


首先,所謂的機器人,是個非常燒錢的玩意兒,一般人,一般公司,一般國家,還真玩不起。其次,現在看到的所謂機器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早期研發階段,是思路,是雛形,就是玩具,離真正的「機器人」,不知道要差多少個「十萬八千里」。再有,由於如此昂貴的造價,短期內根本無法推廣普及,無法收回投資賺取利潤,就像個無底洞,砸進去的錢,幾乎肯定是玩水漂,必將是收穫破銅爛鐵,不值分文。還有,如果是公司運作,資方、管理者、研發者、製造者……等等未必都有非凡的耐心和合作精神。所以,所謂的機器人,無論怎樣誇大其詞,吹得神乎其神,目前,也只能算是,小孩子玩玩具,看著好,聽起來神,玩起來也就那麼回事,哭著鬧著要家長投資給你買,搞不好,屁股上噼里啪啦,挨一頓打……


這種機器人能成為有市場的良好工具嗎。

不能。

如果只能看,只能不完全擬人。那不就是個大號玩具嗎。

至於軍事應用。。越擬人真的就越可怕了。不是說會多厲害,而是犯罪性質。但是就這靈活性感覺不行吧。。還不如擔心殺人蜂這種。

老是說什麼未來已來。但是相信人類永遠會是主宰。就憑信息時代的知識可獲性和人類的求生本能。人類的動能食物來源是廣泛的,但是機器人不是。機器人不是生態的一部分。並不是必須的。

關鍵是。。。要人形的他們幹嘛。。。人類高級的是手臂和腦袋。但是機器人的腦袋也並不是說你覺得你控制了它就真的被你控制了,不會有黑客入侵嗎,不會發生系統故障嗎。一旦發生了就和神經病人一樣機體也失控了怎麼辦。


推薦閱讀:

沒有任何基礎,能學工業機器人嗎?
如果一個生物或者機器人有銀河系那麼大,他的一個動作是不是可以認為超過光速?
十年後,如果彩禮超過十萬,你是否願意買一個機器人伴侶而選擇不結婚?
高達類的online遊戲有哪些?可以分別列舉遊戲體驗嗎?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機器人的電影?

TAG:Google | 波士頓動力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