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的宋國先後出現了兩位宋桓公?

宋桓公(?-前651年),姓,名御說,宋庄公之子,宋閔公之弟。宋閔公十年(前682年),宋大夫南宮長萬弒殺宋閔公,立公子游為國君,諸公子與蕭叔大心向曹國借兵反擊,殺公子游,立公子御說為國君,是為宋桓公。
宋桓公(?-前356年),原名辟兵(也作辟兵或辟),宋休公之子。司馬彪說「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驅呼『辟』,故為狂也」。休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辟兵即位,據說奢侈荒唐,大興土木,建築蘇宮(《太平御覽》卷四八八引《莊子》)。《史記·宋世家》說:「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史記》認為子剔立為國君是父子傳位。事實上,這段時期發生「戴氏取宋」的事件,《竹書紀年》記「宋剔成肝(司城子罕)廢其君壁(子辟兵)而自立。」韓非說,司城子罕能奪得政權,是由於「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二柄篇》)「宋君失其爪牙於子罕」(《人主篇》),《呂氏春秋》說宋被齊滅亡「此戴氏之所以絕也。」

以上出自維基百科。很好奇,在給第二位宋桓公上謚號的時候不需要避忌第一位宋桓公么?


不請自來。

主要有兩個原因:

1、謚號的功能是對死者一生的行跡進行評判,「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謚法解》),所以從功能源頭上而言,它並不具有唯一性。——當然,隨著制度的發展,到後世逐漸嚴密,同一個帝系謚號變得唯一了。

2、春秋時期,謚法還不嚴密,還沒有後世那一整套的制度,所以我們看到在春秋時,同一國內往往有國君的謚號重複。

舉個栗子:除了題主所說的這兩位外,宋國還有兩位昭公,衛國有兩位庄公,晉國兩位國君謚號同為文(晉文侯、晉文公),兩位同為昭(晉昭侯、晉昭公)。

最後說說題主所講的這兩位宋桓公。其實我們提到宋桓公大多是指第一位。第二位在歷史上提到時,大多叫宋桓侯,——這也是宋國國君中唯一一個被稱作「侯」的。而在《史記·宋世家》中,乾脆把他叫「宋辟公」,這顯然是錯誤的,辟是他的名字,在這裡司馬遷搞錯了,他甚至還把殺死宋桓侯而自立的剔城肝(即子罕)當成了是宋桓侯的兒子。——其實這從側面說明了這位宋桓侯是何等的沒有存在感。


這種例子還有一些,除了其他答主說的齊莊公、晉文侯/公之外,還有魯文公、秦武公/王等。
我認為那時的人在給國君上謚的時候,對謚號的選擇是考慮了避免重複的,畢竟西周到戰國那麼多君主出現重複的只佔極少數。也就是說,考慮到盡量避免了,但是謚號重複也不是非得禁止出現的。
另外,戰國時期各諸侯以及周王室都開始流行用雙謚,比如秦惠文王,趙孝成王,周威烈王等等。究其原因,可能就有避免和以前的君主謚號重複的考慮。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


謚號是不能重複的。雖然史料不足,但合理的解釋是多字謚簡稱,造成後世誤以為相同。


推薦閱讀:

佔領某地、奪取某地政權,到底是怎樣實現的?
同樣是辮帥,請問巴蒂和古力特在足壇歷史中誰的地位更高?
歌劇《釣魚城》中蒙哥汗為了救南宋小孩被打死的劇情,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趙敏和周芷若,你會選擇哪一個?
為何說包拯審理狸貓換太子一案是歷史的杜撰?

TAG:歷史 | 爵位 | 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