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上班是什麼體驗,工資待遇如何?


首先,說一下在事業單位上班有這麼幾點體驗和好處:

工作穩定待遇好,安全感強。

按照事業單位的單位性質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俗話說的鐵飯碗。而且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女生有六個月的產假還不影響正常發工資。在小城市,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也偏高,所以大家都願意在事業單位上班。

社會認同,受人尊重。

尤其是女生,因為工作穩定,早九晚五周末雙休,可以在家帶孩子充分享受生活,而且收入還不錯,圈子也比較單純,不複雜,所以普遍受歡迎。在社會上,事業單位的認同度高,碰到熟人都會被高看一眼。

時間充裕,自由選擇。

事業單位不是特別工作不是特別繁重,這就給了你充分的業餘時間,讓你可以靜得下心來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還有一種情況,在事業單位工作,有老油條覺得升遷無望,做事就很隨便,領導也不把事情交給他們。就是這麼個情況。

其次、說一下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工資待遇情況:

為回答您的答案,我特別搜了一下官方提供的事業單位工資構成:

(一)、基本工資: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
(二)、績效工資:
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範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貼補貼:
1、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主要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對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的補助。重慶市現經國務院批准的艱苦地區是:一類地區有黔江縣、武隆縣、巫山縣、雲陽縣;二類地區有城口縣、巫溪縣、奉節縣、石柱縣、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
對艱苦邊遠地區根據發展變化情況,每5年評估調整一次。
2、特殊崗位津貼補貼:
對在苦、臟、累、險及其它特殊崗位工作的人員實行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國家統一制訂特殊崗位津貼的項目、標準和實施範圍。(尚未制定)
(四)、其它工資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以各單位工資制度為準)

身邊事業單位人士的實際情況:

在山西,我看工作十年無職稱的朋友工資條,稅前工資4000多點,拿到手3000-3600之間。這個4000多的工資已經包含夜宵費、績效、生活津貼了、崗位工資了,是一個月的所有福利。如果有高級職稱,可能會有更多的收入。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和獨到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們將有專業的老師對您的提問進行解答!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我是在深圳的事業單位上班,應該這麼說如果來得早的絕對是賺得了,不僅工資高,而且還有可能享受到了福利房,在房價高高在上的今天,個人資產可能是你在目前的事業單位幹上幾十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事情,你說說這是什麼體驗。

深圳以2002年12月31日為止,只要之前來到深圳上班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人,都享受到了福利房的待遇。福田區的僑香村和深雲村就是最後的一批了。當時買下來的均價基本上是一萬左右吧,現在的均坐六七萬了。如果是一百平米的房子,一下子就賺了八九百萬,所以假如你一年能存30萬,那你也得存上30年了。但是,在深圳的事業單位,不吃不喝能存上30萬的應該不多吧。

所以說房價的問題,深圳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其實是大大減少了。比如幾年前可能還有些內地的高級名師希望調到深圳來當教師,但最近兩年就少了很多了。工資的絕對數是比內地高了一兩倍,但是深圳的房價可比不少地方高出兩三倍甚至四五倍的呀。所以沒有房子,收入高又能怎麼樣,除非你說將來回老家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事業單位上班的體驗,其實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沒有什麼壓力, 比較穩定,但是就拿一個固定工資,別指望發什麼財的。生活工作都比較有規律的,也體面些啦。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其實是不願意在這個事業單位呆著的。至於工資待遇,真的,不同的地方,或者同一個地方不同的部門差距還是有的。


我也來說說吧,我是去年考進來的,在個中部地區小縣城裡,城建局下屬事業單位,就如很多人說的那樣,餓不死,但是也發不了財,如果你是本地的,沒有房貸車貸之類的壓力,日子還是可以過的挺滋潤的,一個月到手差不多4000左右吧,社保醫保公積金都是有的,而且比企業來說,好點。其實這個大家最看重的,就是穩定了吧,進了編製內,只要沒有犯大錯,你就不用擔心失業,擔心發不出工資,每個月財政準時打到你卡里。在縣城裡,社會地位也還是有的。總體來說,生活不會很差。

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這個問題其實太籠統了,各種單位各種崗位其實差異還是挺大的,事業單位走專技崗吧,以後評個中級還是沒啥問題的。如果可以副高也是可能的。所以說,考事業編的話,建議報專技崗,如果是管理崗,能轉盡量轉吧。一開始可能沒什麼,慢慢差距就會出來了。

再說說人際這塊吧,反正我單位還可以,不至於像有的回答那樣,什麼都有,關係確實比較複雜,這好像是體制內的通病吧,亂七八糟的。不過自己平時多注意就好了,勤快點,多做事,少說話。

這大概就是這一年來的體會吧,我單位工作不很多,就是有點枯燥那樣,同事說的,幹了十多年了,年年一樣的工作,重複再重複,都是瑣事,確實比較會消磨鬥志。說實在的,雖然工資是之前在企業的一半了,但我不後悔,不管怎麼說,節假日正常了,可以有時間多陪陪家人,也不用總擔心著工作。大概就是這樣,能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吧。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若此生能得幸福安康,誰又願顛沛流離。


1.事業單位以前給人的印象和國企差不多,曾是一張報紙一杯茶一坐一天,比起私企輕鬆太多。但是隨著機構改革和社會發展,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以往印象里事業單位的工作狀態,在偏遠城鎮應該還存在,但是在一線二線城市裡,正在逐漸被嶄新的工作狀態所取代,因為很多事業單位正在轉企改制,自負盈虧,當然需要採用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所以,如果因為圖清閑想去事業單位混口飯吃,這樣的算盤最好趁早收起來。社會越來越趨於公平,想收穫更多就要付出更多,就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里學會適應和進步。否則,遲早會因為不思進取而被社會淘汰掉。

2.另外,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里,事業單位本身存在著一些差異。因而在工作體驗和工資待遇方面,會有無法進行比較的距離。如果傾心事業單位,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地區的現狀來具體分析。如果你是年輕人,建議還是讓自己去更有活力的崗位上歷練,你的工作經驗越豐富,對未來的事業發展也就越有利。不要過於相信穩定這件事,這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是百分之百穩定的,只有你掌握里一門真正能賺錢的手藝,才能讓你的生活狀態安穩下來。不然,哪一天你的工作變動,崗位調整,部門取消,對你來說都是一場血雨腥風的大地震。

3.趁著還年輕,快去學門手藝吧。


001我在這裡鏈接,在這裡成長


看到現在的益晨,業績突出,做事幹練,與當初拿到事業單位錄取通知的時候,幾乎激動的哭出來的小丫頭形成了鮮明對比。3年事業單位工作,她都經歷了什麼呢?

1)嚴格的錄取門檻

是的,她報考的是省級發改委的熱門崗位,競爭很大,經過幾個月的專心準備,她這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以成績第一的絕對優勢進入了面試。

面試不敢有半點懈怠,不僅考察專業技能,更注重人際溝通以及組織協調等各項能力。為了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她報名了培訓班,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面試的各項技能。認真的態度,加上過人的努力,終於迎來了好的結果。

而,這僅僅是開始。

2)於微小處見真知

進入工作崗位以後,一級事業單位的平台和崗位性質,決定她有很多事務需要處理:工作彙報,文字編輯,活動舉辦還有會議召開等等。這些事情,看似繁瑣微小。可是處理起來,才明白它對一個人的提升多有作用。

比如,一次會議召開,從邀請函如何撰寫,如何通知到位,與各層領導如何溝通,遇到衝突如何解決,會場流程布置;更小處,一個會議PPT的製作不嚴肅認真對待,都可能會有重大損失。

在這些繁瑣的事情當中,益晨鍛煉自己,時刻為他人著想,做到細緻入微。並在繁瑣中建立自己的做事邏輯:提前準備,重要事情優先辦理等等。

3)鏈接,從做好自己開始

經過3年的成長,經她處理的事情總是井井有條,得到領導和上級的一致認可,更重要的是,在這期間,通過組織重大活動和會議,她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和領導,與他們的鏈接,讓益晨明白:做好自己,提供價值,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3年時光,事業單位並沒有豐厚的薪資,稅後5000+,加上各種待遇,讓需要買房的她並沒有多少積蓄。

但,一級的事業單位是平台,是人脈,它給的鍛煉機會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


002知識指數級增長


師姐老公的專業是雷達研究。這類專業,因為其嚴格的保密性和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對應的就業單位一般都屬於財政全額補貼的事業單位。畢業後那位師兄沒有意外的去了一家事業單位。

進入工作後,師兄感慨說:單位里都是頂級專家和教授,這裡有大量的新知識等你去學,很多新研究項目等你參加。單位里以專業性人才占絕對優勢,每天接觸的,交流的都是領域的專業知識。

師兄表示在剛進入單位的幾年,他感覺每天自己的知識量都在飛速增加,在積累,在裂變。已經工作5年的他,儼然已是這個行業的高級專家了。

因為各項保密政策,師兄的具體收入並不能知道,但是從,在堪比一線的城市裡,憑藉師兄一個人的收入買房買車這方面來看,師兄的收入應當是很豐厚的。

知識就是生產力,知識密集度越高,你的價值也就越大,這點在事業單位里是很公平的。


003於絕處找生機


4年前,蒙蒙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周圍人的俗套的勸說下:女孩子應該安穩,以後以家庭為主,她考取了目前的地市級事業單位。按照單位的分配,她被安排到了「離退休職工管理中心」。

平日里,幾乎沒有什麼人!只有到每月一次薪資發放的時候,退休的老人會來質問「我這個月的怎麼發少了,我的補助怎麼還沒到賬等等。」

每次去衛生間,都會因為少有人來,沖水的聲音異常的大,顯得有些瘮人和詭異。

在這種每月只有2000多基本工資,扣完五險一金只有1000多,但是節假日統統都有,每天只用工作6個小時的工作里,蒙蒙度過了開始的2年時光。

慶幸的是,「慢生活」並沒磨滅她的鬥志,她利用自己的充足的閑暇時間,參加課程培訓班,培養自己的其他技能,並取得了資格認證證書。她給了自己隨時離開的技能!

無人的樓道不再冰冷,因為我臉朝向陽光!沒有什麼可以禁錮自己,輕鬆的事業單位更不能,除非你自己!


我的經歷比較特殊,畢業後找關係進了公證處做臨時工(統稱公證助理,也有司機和會計崗位,基本都是關係進來的),待遇方面有五險沒公積金,工資比當地最低工資稍微高一點有限。工資僅夠自己吃飯。

平時工作都是制式化的,剛開始每天整理檔案,檔案是整理不完的,今年整完整去年,去年整完整前年,基本上不管什麼崗位,都要從整理檔案開始做起,就是枯燥,但能大致掌握整個業務流程。整了一個月左右的檔案,開始跟公證員一起值班接待當事人。一開始就是做文書,打筆錄,複印材料,整理案卷順序,檢查簽字等等流程的缺失。基本上除了公證員必須做的審核工作之外,其餘任何工作都要參與,但不用承擔責任。

就這麼做了三年,只希望通過司考轉做公證員辦業務拿績效,公證員雖然沒有編製,但可以通過辦業務賺取績效工資,與助理天差地別。幸運的考了三次終於通過司考,轉正做公證員,每天不必朝九晚五,按業務情況安排可以外出做調查或者現場辦公,當然主要是不必坐辦公室等點下班。做公證員的那段時間很自由,有時實在沒事做下午兩三點就回家了,也沒有什麼考勤管理。公證員的待遇上多了公積金,工資據說是參照科級職員的待遇,但也不到兩千,這是保底。其他絕大多數是靠績效,而公證處的收入也是靠收費再留存部分支撐。

公證屬於窗口法律服務單位,有其特殊性,但也絕對是壟斷的行業。有些事情必須做公證才保險,也有實質上強制辦公證的情況,但近幾年因為簡政的大背景,業務量萎縮的很厲害。

如果想舒服過日子,又不圖賺大錢,事業單位是挺理想的去處,臨時工也好,至少穩定,心理上沒有負擔,但時間長了容易失衡,負面情緒很重,也可能是破罐破摔吧,所以普遍沒有工作效率,人都懶洋洋的。

從公證處離職很久了,在外奔波的幾年,時常會想如果自己繼續在公證行業,現在恐怕也早已結婚生子了,可能二胎都有了。凡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每個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工作體驗都不太一樣吧,這裡分享一個朋友的體驗,真的是痛並快樂著。

朋友是今年畢業的,本來是在陝西當導遊,但是收入不穩定,所以報考公務員,現在在西藏工作,工資貌似還挺高的。剛開始去那兒的時候,有高原反應,大概一個月才適應,正式開始工作。

以前我一直以為事業單位就是那種工作特別穩定、非常清閑的,直到聽了他的介紹,簡直刷新了我的世界觀。每天早上十點半上班,凌晨兩點左右下班,期間吃飯都是狼吞虎咽!

我以為是事業單位的老員工都喜歡欺負新人,結果他說,新人每天凌晨兩點下班,老員工還要加班更久!如果是偶爾一兩次這樣長時間加班還好,但是他們那是長期的工作狀態,當他跟我講的時候,已經連續21天了!

問及工作內容,每天都是「看材料,寫材料」,傳說中的「寫公文」!真的有點困惑,事業單位就有那麼多公文要寫,領導每天都有那麼多話要說嗎?感覺比自媒體小編還要辛苦!

如果換作是其他人,可能早就辭職回家種地了吧,但是他到現在一直堅持著,忍受著無休止的加班。為什麼?就因為工資高!

就是從那一次,我才發現,原來事業單位也不一定全都是錢多活少的工作,如果你是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就更不可能清閑了。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自己過得日子,我也來說一下在事業單位上班的親身感受!

首先來和大家說一下事業單位的區別,事業單位一共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一級事業單位,二級事業單位和三級事業單位,一級事業單位是指局機關(含行政附屬單位),二級事業單位是指局事業單位,以上單位人都是雙編單位,由財局下發工資,三級事業單位就是指人員只有事業編,沒有財編,但是有一定的財政補貼,屬於自掙自吃類型的,比如市、縣級電視台。

我就在我們當地的區電視台上班,工作也已經5年了,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屬於那種撐不著餓不死類型的,一月工資交完五險一金髮到手有4000多一點,屬於很穩定類型的。就拿我們單位來說單位職工的職稱分為四個等級,初級、中級、副高、正高,這些職稱都是需要熬時間,漲資歷才能晉上。記者這個崗位大家可能大多都知道些,看著比較光鮮,實際上屬於那種累死狗的職業,沒白天,沒黑夜的,尤其是在傳統媒體經濟下滑的年代,全國很多縣級電視台都發不下來工資,還得天天跑新聞,夜夜寫稿件,風裡來雨里去的,但是我們依然熱愛著這份職業。


我畢業實習三方協議簽的國企,畢業當了大學生村官在鎮政府上班,之後考上省會某事業單位,同時考上了該省會郊區一警察,但是被我放棄了。現在有些後悔了,因為我大學同學好多都是警察,不管是公安系統還是交通、司法系統。

那我就說說在現事業單位的一些情況吧。這個職業不被老百姓認可,但是因為離主城區近而做出的選擇。現在實習期工資到手3300,可是我房租就得1000塊錢,大城市消費高平時不敢出去吃,還好單位提供三餐。

再說說這裡的房價。我這邊的房價兩萬五千左右一平。住房補貼加住房公積金也不過2700元,為此好多同事都選擇考回家,這裡的房價真的讓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工作內容單一,就是普通一線工作人員。其他話不多說,畢竟怕影響不好。

那些想考編製的或是要做選擇的,奉勸選一個工資性價比高的,這樣壓力不大;選個不錯的職業,畢竟這樣不愁婚嫁。事業編製多少有些尷尬或雞肋。在同一單位里,行政編>事業編>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合同工、社工、計劃志願者等。

所以當雞頭和鳳尾選其一時,還是選鳳尾吧,畢竟那也是鳳凰。經驗之談。

歡迎各位添加關注,我會在寫完單位關於母親節邀稿的任務後,持續更新。


本人在縣國土局下屬事業單位,外派到鄉鎮國土所,屬於編製在事業單位,實際在鄉鎮國土所工作的那種,每天的工作和鎮政府所有在編人員一樣,精準扶貧,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人大選舉,村委換屆選舉,全都參與,一樣不落,一句話,鄉鎮工作不好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在鄉鎮工作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工資待遇方面,三月上卡工資3400塊,還是加了200的鄉鎮補貼,有績效,不過是每月從工資中扣除,到年終一次性發放。有年終獎,國土局是多少,我們就是多少,總的來說一年有6多的年收入,合每月5000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推薦閱讀:

被公司炒魷魚,媽媽知道擔心哭了怎麼安慰她?
職場里,哪種人才是你的貴人?
為什麼感覺工作後找對象特別艱難?
大學生初入職場為什麼會收到排擠?
大學生與單位簽約了,只要不返悔,畢業後就一定能到該單位上班嗎?

TAG:社會 | 職場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