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營銷、售假機票,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公司為什麼黑料那麼多?


這個問題,我自己在用攜程,去哪兒的時候也經常遇到過,稍不注意就被坑,總之點擊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否則就被捆綁銷售了,但不得不承認,哪怕定個火車票,攜程、去哪兒等用戶體驗確實要比12306好。

這類公司其實平台公司,說的再直白點,就是提供服務的大中介,而且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公司的服務非常同質化,那同質化就會導致競爭非常激烈,因為客戶會多個平台比較價格,這就和買書在噹噹、亞馬遜、京東上比較價格是一樣的,線下的時代比較價格還比較難,這線上時代要比較價格那真是太容易了,那會導致的結果就是各大網站的毛利會變得越來越薄,要賺錢必須做大追求規模效應,而且票價上因為客戶的比價很難賺到錢,那能賺錢的地方就在各種增值服務,也就是捆綁銷售,捆綁銷售是有各種明目的,什麼搶票,保險,休息室,接送機等等,總之點擊的是時候一不小心就中招,還有一個就是心態的問題。

消費者在買書或者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心態一般都能保證比較平和,但在購買機票和車票的時候,往往容易犯迷糊一方面是心裡比較著急,有些熱門的票怕搶不到,還有一個就是相比淘寶買東西,出行旅遊的概率算低的,攜程、去哪兒等之類的APP只要更新,改版,之前的購買經驗統統作廢,又開始了新的戰鬥。

我能理解那些在線旅遊公司的苦,畢竟任何公司都是要盈利的,單純轉賣機票和車票賺錢難能理解,消費者享受你們的服務要付費也是應該的,但捆綁銷售被付費就特別不爽了,不如攜程開發一個VIP,年費100,保證無任何捆綁消費,界面乾淨,純粹買票,就做好機票的搬運工。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在噴攜程和去哪兒,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在線旅遊預訂服務商,其實它們承擔著很大的責任,責無旁貸的要負責任,這是一定的,但是這裡我個人有一些不同的意見。

這是我個人通過攜程和去哪兒預訂的一些心得:

第一:在預訂的時候,看清楚,尤其是在支付的時候,在整個流程中,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打開以後看到支付詳情裡面會有相信的一些支付細節,清楚的說明那些是保險,那些事酒店或者專車禮包等等。

打開以後取消即可,這點是需要注意的,而且這不是攜程去哪兒一家問題,幾乎所有的網站都是通行做法,相信這點很多用過其他網站的應該明白。

第二:我有遇到無法取消的情況,記得打電話給客服,如果確實無法取消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答覆:這是屬於特價或者必須捆綁銷售的,否則價格會高,那麼此時你可以看看其他的網站是否有同樣的價格,如果比這個低就可以選擇更低的。

雖然很無奈,但是這是不得已的辦法,對於消費者而言就是如此。

第三:假機票的事情沒有遇到過,但是這個同樣作為航空公司也是一個預測性的超額出售做法,幾乎國際上都有如此的玩法,不過我們也只是學習而言,但是對於處理方式,的確需要改進一下,畢竟這麼大體量的一個用戶,需要為用戶考慮是前提。

第四:公正一點來說,企業就是要盈利的,不是為了做公益的,這是事實,但是當企業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社會責任就會非常大,這點相信無論是攜程或者去哪兒都清楚。

只是在競爭如此激烈,機票利潤如此薄的情況下,如何能夠讓用心滿意,又能能夠賺錢,的確是她們頭疼的事情,其實我們就只能儘可能的期待。

期待有合適的法律,法規來規範,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責任劃分,還有就是多點寬容給他們,企業做到這個程度不容易,畢竟我們也是他們的用戶嘛,但是絕對不是托。


謝邀請。看著昨天的話題發酵,我也想來說說我所被OTA玩過的套路。

昨天晚上俺也看到了這條熱搜內容。的確是需要有人出來說了。攜程等在線旅遊公司的套路太深,如果你不留意,就被套路了。

我這幾年出差的頻率非常多,所以很多時候大交通基本上選擇在攜程上進行預訂。但老是被攜程綁定的套餐給套路了。現如今我的帳戶里背無辜購買了有許多無用的套餐,看著就鬱悶。特別是有時候因為行程畢竟趕,沒來得及去細看和對比,所有無意間就被安利了與行程無關的產品了。而且他娘的買了之後還不能退。

我認為首先是利益驅使,攜程這樣的在線旅遊網站,也是需要賺錢,但是如果少了套餐,單純的機票,車票,恐怕沒能獲取更多的收益。如果捆綁的其他產品,很多粗心的旅客無意間就給購買了。

比如提示你的價格是1040,但是當你進去之後,會發現有各種讓你去選擇的套餐。

專車,酒店券,這其實我們是用不了的。單攜程卻默認的讓你買了。

在今天客戶的各種投訴後,攜程出了個普通預訂的窗口,BUT,字體明顯淡了很多。如果不留意,就會選擇上面的購買渠道了。

我曾經去三亞參加酒店活動,那次記得酒店特意提醒我不需要去購買其他套餐和保險(因為客戶那邊也不好報銷,也就那次才發現原來攜程會默認的讓呢去選擇了購買保險,機場接送,以及機場VIP貴賓休息)。想想咱們去機場值機都是掐著時間走,哪裡有時間去貴賓室休息呢,但是如果購買了,不使用也就浪費了。

多次購買後,我帳戶上有了許多的酒店券等,但是,基本上用不到。錢卻進了OTA的口袋了。

而我也有許多小夥伴預訂國外的酒店,然後到酒店辦理入住的時候,酒店前台說沒收到預訂號,但他的賬號上卻明顯的提醒已經完成預訂,並且付好款,出訂單了。最後打國內電話給攜程客服,卻是各種的打太極。

如果你也遇到被OTA坑的事情,歡迎評論留言。


攜程的捆綁銷售,終於引發眾怒。連韓雪都忍不住出聲吐槽,她的經歷應當說是有些代表性的。據媒體報道,對於攜程存在的「搭售」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早已對其展開了調查。

跟傳統旅遊公司相比,在線旅遊公司的優勢在哪裡?正像其中的一家公司在網站上標示的口號那樣:放心的服務,放心的價格。可惜這「放心」二字並不容易做到。在線服務要有市場口碑,要有客戶粘性,其中的兩個關鍵就是「服務」與「價格」,要是還有第三個的話,那一定是誠信。

有一句老話叫做,店大欺客。放在在線旅遊的領域,被曝出那麼多黑料,既使不被完全坐實,也總是可能有這方面的傾向。牌子做得越大,店做得越大,本來是需要有更大的誠意來面對客戶,如果沒有,說明這個產業還不成熟,這家公司還缺乏遠見。

下面說點一些在線旅遊公司為什麼黑料那麼多的可能原由。

其一,每一項產業,都是從萌芽、發育、發展、成熟過程。在線旅遊在國內發展的歷史不長,頂多也就十來年的歷史。在這麼短的歷史之內,發育發展出這麼大一個行業,期間必然存在諸多不規範的地方。這是難免的。就比如中國股市,都已經20多年了,卻依舊如蹣跚學步的兒童一樣,一直長大不了。股市還有國外先進經驗可以借鑒,而在線旅遊幾乎是與國際同步,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它一夜之間規範起來,是不可能的。簡單說,這個行業發育不良。

其二,從業者素質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不要以為那些從事互聯網創業的人,都是高學歷、高科技、高素質人才,這是絕對錯誤的。他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恰好遇見了這個機會,然後抓住了產業機會。在發展過程中,在追逐財富,或者追逐事業過程中,首先是要活下去,要活下去,僅依靠傳統的勤勞肯干,在互聯網行業是行不通的,之間有無數的明槍暗箭陰謀詭計需要規避或者需要出手。還有一些是,互聯網平台,有時候本身不去弄這些事兒,也有競爭對手的亂來,或者旗下員工急功近利。

其三,監管上的困惑仍然存有。現在互聯網技術是日新月異,監管的難度自然有些個大,但如果監管能跟著技術一起奔跑,其實是很有利於產業或行業的良性發展。

還有一點是,在平台做大之後,必然追求一種壟斷收益,這是在線旅遊公司在捆綁消費等亂象頻出的核心驅動力。所有商業活動中,壟斷收益都是超額收益,你不給還不行。於是,一些在線旅遊在市場上取得絕對優勢時候,類似捆綁銷售這樣的無恥套路,就堂而皇之來了。

可以看到,以前有的手機品牌捆綁流氓收費的應用就飽受消費者怒懟,最終長大的品牌都不玩這個套路,而堅持玩這個套路的,最終還是玩沒掉品牌。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過這樣一句話:「智慧、時間、誠意都是企業的另一種投資。不懂這個道理的人,就不是真正的公司運營者。」 這句話,在這樣的時候,同樣值得玩味。


#

謝謝邀請。

作為一枚長期在路上奔波的差旅狗,沒少在機票預訂上折騰。從2010年開始在網站上訂票,看著OTA網站的銷售方法不斷變遷。

2010年的時候,OTA網站還不多,叫得出名字的就攜程、去哪兒,我用去哪兒比較多。那個時候賣機票就是賣機票,沒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捆綁。低於門店代理商的銷售價格,讓網路代理商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受歡迎。

航空意外險銷售一直都有,我沒有全年的意外險,所以順手購買也很正常。但對於有全年意外險的人來說,每次都要剔除,就有點麻煩了。

OTA網站變得尤其無恥,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了。最近被點名的某網站,捆綁銷售越來越多。不僅有常規的航空意外險,還有延誤險,更奇怪的是,竟然還捆綁銷售他們家的酒店優惠券?!!!這是什麼鬼?我花30塊錢買一張優惠券,在你的網站訂酒店給我50元優惠。這是什麼奇怪的套路?你直接在我訂酒店的時候,給我一些優惠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我買你們家的優惠券?

這個就算了,下了訂單之後,還有接送機的優惠券購買。為什麼要我買優惠券?!!!為什麼!用完優惠券之後的接送貨機,比滴滴還是要貴一半有多,不知道意義在哪裡。

以上說的這些捆綁,在去年之前,是在訂單中可以勾選或者取消的。從今年開始,竟然是在第一次選擇機票的時候,就隱藏勾選,一旦進入訂單狀態,就無法取消。如果你著急買票,就支付出去了。細心發現的,還要退回到初始選擇狀態,做勾選取消,極其麻煩!

在這裡不得不誇飛豬,它從上線開始,就0捆綁銷售,越來越喜歡去它們家買機票。

我只想說,消費者都是心有一桿秤的,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傷害消費者的感情,最終只會失去市場。


「攜程在手,看清楚再走。」10月9日晚21:40分,演員韓雪發布微博稱,自己因為攜程存在捆綁銷售的問題而「被套路」,「作為一個在攜程獲得『天外飛仙』稱號,截止目前總里程超過99%的旅行者的我,曾經多次發現,並手動取消,隱藏在訂票信息下的{預選保險框}。然而,百密一疏。心碎地發現,機智的我依然被套路了。」

韓雪還提到,「曾經不止一次因為酒店訂單被轉賣,海外地接嚴重違法違規等問題,向攜程投訴,而並非訴諸公眾平台。但除了等來一句抱歉,別無其他。」她還稱,「不對公眾說,因是我個人遇到的問題。但這一次,看來不只是一個人的遭遇。

以上

企業的目的在於盈利,這點無可厚非;但以類似欺騙消費者的形式進行盈利,只能說它不再是一個企業,而是賺錢工具。

每次筆者訂機票、火車票都需要在下訂單前把所有的費用看一遍,因為下單後就只能支付或放棄,無法更改訂單了。也源於此,很多遇到緊急情況的乘客,只能被動挨宰。捆綁營銷到底是福利與優惠,還是商人逐利下的騙局,捆綁營銷涉及違法問題嗎?下面筆者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目前我國法律還沒有明確認定,只在《反壟斷法》第十七條中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下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其中包括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

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二條中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哪些情況屬於不合理條件,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卻沒有明確。

也就是說以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公司進行的捆綁銷售理論上是法律不允許的,但缺少實質的法律處罰辦法。此類的法律漏洞促使部分不良的運營商進行違法的營銷產品。希望通過此次的熱點,能夠引起政府、公眾足夠的重視,實現對在線產品的有效法律監控。

至於黑料問題,真正的好企業,應當是能給予消費者優質的產品、服務。

打鐵還需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斜。與君共勉。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國際法律事務部主任 吳曦律師

諮詢熱線:4001-666-001


曾經我在去哪兒網和攜程之間做鬥爭,到底哪個更具有良心,結果平分秋色。這次攜程又鬧事情,幸虧娛樂圈還有敢說實話直接懟維護自己權益的韓雪,否則攜程這種惡劣的行為會一直這麼噁心下去。但是這些本身方便便宜快捷的旅遊公司為什麼發展到最後越來越噁心呢?

膨脹!耍手段!忽悠消費者一套又一套,有時候投訴無門,不了了之。正是如此,一些旅遊公司就繼續這種手段,反正得利的永遠是他們。

如果這次不是韓雪爆出,那麼換成一個普通人,會有這麼大的動靜?而這些旅遊公司往往還喜歡道歉,所謂道歉少有實質性解決問題,給消費者最大權益補償。而攜程這次鬧出的捆綁消費,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很多旅遊公司出的app都差不多。尤其是在訂飛機的時候,一些捆綁消費就會自動存在。比如酒店住宿,打車,接送車系捆綁消費實在噁心。看著像是在替你解決出行問題,一副好心腸的模樣,實際上坑死你不償命。

就有網友爆料自己在攜程訂機票的時候就被捆綁預定頭等艙休息,價格很便宜,十幾塊錢。這換成誰都有可能一併付款。結果該網友的航班7:00左右起飛,該頭等艙休息室七點多才開門。雖然就十幾塊錢,但完全的坑蒙消費者權益就特別噁心了,換誰都無法接受。這簡直就是欺騙消費者。但往往這種情況,你若投訴,換來的也許只是一句道歉,實際上屁都不放,反正錢已經坑到了。

而我本人以前用攜程的時候,被坑的最厲害的就是酒店預訂,往往一些離店後退款的行為根本就不是退款,而是所謂酒店紅包,好幾次都這樣。後來就徹底刪除這噁心的東西。雖然我現在一直在用去哪兒網,但頁面操作也麻煩,換句話說,捆綁消費一樣存在,就看自己有沒有及時發現,將其取消。


關於在線旅遊公司為啥黑料多的問題,我想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是整個航旅票務行業惡性競爭亂象的反映。其實不只是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企業,傳統的線下渠道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並不比在線企業乾淨。由於惡性競爭,大家拼的是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非常微薄。而生存需要利潤,企業只好動起了歪腦筋,通過捆綁銷售、虛假優惠等行業黑手段來牟取暴利。這種情況,與中關村等線下電子產品賣場欺騙、宰客等非法經營行為無異。攜程、去哪兒等在線旅遊企業只是把航旅票務行業的黑料從線下帶到了互聯網而已。

其次,市場監管不力。任何行業的亂象,我們都不能完全指望企業自律和市場競爭來解決。 行業的監管,通常有行業協會和相關監管部門兩個管道。在中國古代,行業監管通常由行業協會負責,比如大米有米商行會,自發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由於種種原因,當前國內的行業協會沒有發揮類似的功能。國內市場經濟重啟較晚,加上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相關監管部門很難跟上。在行業監管比較鬆懈的情況下,企業就會無所顧忌,把非法行為進行到底。

對於此事,我們在感到氣憤的同時,也要看到積極的另一面。畢竟任何行業,由亂到治有一個過程。比如之前淘寶等電商平台假冒偽劣嚴重,但隨著平台勢力的增長和用戶消費者意識的提高,以及監管部門的介入,如今電商的購物環境改善了不少。在線旅遊行業也將走過類似的歷程。

攜程最近的回復,承諾立即停止之前的默認捆綁銷售行為,就是輿論壓力之下擔心失去用戶和市場而被迫進行的改正。這就是消費者的一次重大勝利,當企業越來越多的黑料爆出並在壓力下改正時,在線旅遊行業也就將一步步走向有序健康。


原因很簡單:傳統旅行社因為靠拼低團費甚至零團費來吸引遊客,最終靠進店購物返佣獲得利潤。

OTA旅遊電商目前沒辦法靠進店購物返佣獲利,因此只能靠強賣旅遊保險或者差價大的景區通票,難於取消機票酒店預訂或者收取改簽費等不合理手段,來獲取不合理的利潤。

只要是企業,前期零利潤甚至虧損補貼客戶的非常規運營狀態最終是無法持續的,而當回到正常運營狀態時,傳統賺差價的中間商模式又行不通時,這些平台就很有可能採取不合理手段來獲取利潤,黑料多就是這種情況的最正常反映了。


任何行業都是這樣,一旦成為「霸主」有壟斷市場的份額時,都會強勢地推出各種不合理的產品和霸王條款,讓企業受益,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其實攜程酒店,機票捆綁銷售的行為由來已久,也有很多人曝光過,但是可能普通消費者影響力太有限,激不起大的聲勢和影響力,引不起大家的關注和重視,而這次事件發酵,是擁有近700萬粉絲的明星韓雪發微博曝光,加上各大旅遊類媒體集中報道,才引起廣泛重視,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事情一出攜程就立即發表聲明表示要調整和優化,雖然還不能讓大家滿意,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撼動了這顆大樹!

任何事情被群起而攻之,一定是積怨已久!問題的癥結無非是:

1. 強行捆綁銷售,且默認勾選,給攜程產生很多無形隱性收入,讓消費者蒙受不明不白的損失

2. 取消勾選的位置隱蔽,很難找到取消勾選的地方

3. 捆綁的很多優惠券,形同虛設,毫無實際價值,用戶「被消費」,使用率極低

作為中國最大的OTA,全球第三大OTA,曾經因為優質服務,獲得無數商旅客戶青睞的攜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傷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 機票行業傭金率低,甚至幾大航都已經0傭金,出於盈利的角度考核,只有打包捆綁消費券,保險,其他增值服務才有可能在每一張機票上賺錢!

2. 上市企業面臨很大的盈利壓力,經過前幾年價格戰的補貼之後,攜程需要快速增長的盈利,才能保持股票上漲,讓投資人看好,市值更高,股東更賺錢!所以需要想方設法在每一個消費環節增加收入

3. 看看攜程這兩年財報可以看到,傭金率極低的機票收入,利潤都已經超過傭金率在10-20%之間的酒店業務,此為攜程收入最高,盈利最高的業務,可見這些捆綁銷售給攜程帶來了巨大的收入和利潤!

此次攜程的聲明和調整措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第四季度的機票業務收入和利潤,但是卻是實實在在地保護了部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最後,很多人問,那麼我們的機票和酒店該怎麼訂才是最安全的,才能享受到最優惠待遇的?旅遊君作為一個資深驢友,我們出行攻略是醬紫的:

1.機票預定:肯定官網啊,雖然機票官網都很卡很傻很難用(確實不爭氣,用戶體驗和ota沒法比)現在機票價格最透明了,連攜程都是0傭金或者是享受後返,所以官網最安全!如果是會員還有會員專享價,可以累積里程,退改簽也都是最優政策!

2. 簽證辦理,盡量不要淘寶,淘寶也要選擇靠譜的店鋪!大家一定要重視簽證辦理,因為你把你全身身家的材料和資產證明都給對方了,誰知道有什麼後患?萬一泄露了呢?簽證我還是攜程,或者正規的簽證網站.

3. 酒店預定,其實攜程酒店排名靠前的酒店,都是他的金牌銀牌酒店,在價格和政策上應該是全網最優價,到店也可以享受到酒店很好的服務(酒店都想攜程點評分高一點)甚至還有升級服務,投訴也會相對重視!但是呢,大部分是local酒店,在品牌、設施、服務標準上還是和國際品牌酒店有區別!攜程是大而全,而我偏向找小而美的平台預定,比如專門做高端度假和親子度假的周末酒店APP,經常推TOP20特惠的travelzoo,還有很多酒店,度假類的APP,可能產品不足夠豐富,但是酒店都經過精挑細選,所以會比較精準,而且這些平台太實在,價格好不說,服務也不差,沒有什麼隱性捆綁銷售!

4. 度假預定,現在建議機加酒自由行,然後到當地選擇一日游,這樣的玩樂最舒服,最全面,性價比最高!

5. 火車票,當然選擇12306,雖然有點卡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閱讀:

開滴滴太坑人了,註銷不了,怎麼辦?
如果不註銷廢棄的手機卡會怎麼樣?
請教一個問題,互聯網中可以訪問的網址是否全部都可以映射為唯一的公網IP地址,感謝?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嗎?
傳統行業的工程師是否已淪為新時代的農民工?

TAG:旅遊 | 市場營銷 | 攜程 | 社會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