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成為像宮崎駿一樣的人?

1.問題雖然是如何成為一個像宮崎駿一樣的人。但我知道誰都不能成為誰,我們只能成為自己。所以這個標題只是為了表達簡明。

2.我是一個正在實習準備考研的口腔專業醫學生。

3.說來話長,我現在的專業確實是自己選擇的。但是選擇專業的時候,是出於對保守家庭的很多顧忌,又在高考前除了學習,家裡人讓我完全與各種其他信息隔絕的情況下做出的父母所希望的選擇。從小我一直以為我活著的意義是讓父母開心然後報答他們。雖然這也沒有錯,但是這種意義並不能支撐我走太久或者說是在個人方面無悔的過完一生,當然怎麼可能無悔,希望看到這句話的人能理解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整個人日復一日沒有靈魂也不快樂,很空的狀態,這種感覺不好。不想就這麼考研,找工作,然後從30多歲開始每天在醫院然後過完一生。

4.上了大學後,通過網路等了解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幹什麼,什麼是有理想的感覺。看到了宮崎駿,感受到了他的作品傳遞的反思觸動,我知道繪畫不只是像父母說的那樣,只是連保證物質生活都困難的,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只要當做簡單的業餘愛好,有一技之長就罷了。不想快死的時候發覺自己因為沒有踏上追求夢想的道路而後悔,不論結果如何,就算是死在追求夢想的這條道路上也是值了的。後來知道了手塚治虫,宮崎駿。當然我不能跟他們比,只是他們大學學的也並不是動畫這個專業,知道這件事很鼓舞我,我想或許我可以像他的人生軌跡學習。

5.我覺得成為一個醫生真的是要很大的覺悟,你要真的愛它。不然只是混日子般的沒有靈魂的當做每月可以發工資的工作,對不起自己的內心也對不起患者。而且這種情況根本不會長久。
∞所以在以上這4種情況下提出了這個問題。不管來回答問題的前輩們是訓斥我要我安分守己也好,還是讓我現實一點不要沉浸在夢想這樣虛無的詞裡面也好。我都會認真聽著。感謝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的每一個人。謝謝!


謝謝邀請!我就從動畫來回答吧。

下文無雞湯。

我覺得(明確告訴你)成為一個醫生(動畫工作者)真的是要很大的覺悟,你要真的愛它。不然只是混日子般的沒有靈魂的當做每月可以發工資的工作,對不起自己的內心也對不起患者(觀眾)。而且這種情況根本不會長久。

每一位喜愛某一個行業,希望能從事某一個行業的朋友,首先需要做的是,大致了解這個行業。動畫也不例外。否則就像問「我好喜歡蘋果公司的產品,我如何才能成為喬布斯那樣的人」一樣大而空。
如果你想從事動畫行業,你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先把「繪畫」和「動畫」分清楚。什麼是動畫。
2 動畫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每一個步驟都分別做了什麼。這些工作分別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
3 動畫導演(因為你提到宮崎駿)需要哪些素質。
這些問題在知乎上都有很好的回答,你可以參考下。

然後也許你會更切實的考慮發展方向,因為學動畫之後覺得夢想破滅的比例應該遠遠高於學口腔醫學的。

面對現實和夢想的時候,都需要了解自己和夢想的關係,動畫電影《怪物大學》不就是告訴大家這麼個道理么。

無論如何,有夢想都是好的。


讓跟提問者有類似背景經歷,22歲時赴日本學習動畫的我發表一些拙見。本人是個吉普力粉,對宮崎駿及其作品略有了解。如能夠對你有一些幫助,不勝榮幸。

一個把做動畫當做理想的人,不想成為像宮崎駿這樣的人,那就是無節操。個人認為,對於20來歲的人來說,最大的武器不就是還有很多選擇權么。只要你選擇動畫這行不是出於一時的閃念,幹嘛不去嘗試追求夢想。
==========================================================================
先上一張吉普力第一工作室的社內準則:

希望你走人的條件
1,不聰明的員工
2,不做說明就無法完成任務的員工
3,(遇到問題)立刻向他人尋求幫助的員工
4,(遇到問題)立刻推卸責任的員工
5,對待工作精力不旺盛的員工
6,總是抱怨不滿的員工
7,經常請假的員工

給宮崎駿做動畫監督的館野仁美採訪說過:跟著宮崎駿做動畫,你必須要達到他的要求,越是厲害的人,要求也越高,中途遇到挫折離開的人太多,其中當然不乏厲害的人。如果你想適當的保護自己,那還是離開這裡的好,因為這裡需要的是即使犧牲自己,也不在乎的人。

以上為了表達動畫這行是門嚴謹並艱苦的藝術。
出處(夢と狂気の王國)紀實。

館野仁美這位女士很有魅力,最近出了本書,講述她在吉普力27年的故事經歷,有興趣的話推薦看看,可以了解吉普力製作現場大概的氣氛,書名 エンピツ戦記。

截張插圖

風立ちぬ裡面她擔當的一個原畫跟動畫鏡頭,感受下宮崎駿助手的水平。

==========================================================================
扯遠,回答正題如何成為宮崎駿這樣的人。

紅線圈部分故事板,分鏡,人設,背景設定是他的硬性部分,沒有讓步餘地,他個人習慣是不單獨寫劇本的,劇本指示全用分鏡完成。企劃部分一部分獨立完成,另一部分是跟鈴木敏夫交流出來的。作為從業者只能仰視而望。(占坑待續)

下面放一組他的分鏡跟成片對照圖。

風立ちぬ裡面比較典型的客觀色彩設定服從主觀感受的一個鏡頭運用。有時間的話他所有作品按倒敘方式繼續碼字,還有他的一些牛人助手們的事,放長線詳盡敘述。如果沒看過,去看下吉普力短篇集shortshort跟懸崖上的金魚的13個小時紀錄片。裡面還算客觀的反應了宮崎駿的創作思考過程。

==========================================================================
推薦你一個試水的方法,找一個題目比如「吃」,試著做一個5秒左右的動畫來體驗一下,得到實際的感受後,再選擇是作為畢生事業還是興趣愛好也不晚。


謝邀,很高興答主能勇敢地對自己提出一種質疑,「究竟怎麼樣可以無愧於人生」,而不是糾結於表面上成為某個「成功人士」。

先給結論,你只需要在你純粹的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外,多一份社會責任感就好,這無關你做什麼行業。


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為什麼宮崎駿會受到比其他動畫人更多的追捧,私以為這在於宮崎駿作品裡的,包含了更深的社會責任感。藝術家履行社會責任感的方式便是將他們對社會的觀察反饋出來,所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觀察和體悟,最後都會化為產出。換句話說就是他們的體現社會責任感的方式和他們認認真真地生活狀態是有很大重合的。

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宮崎駿這樣的職業生涯更為直觀,但不管是做動畫也好,寫文字也好,醫生也好,商人也好,公務員也好,計程車司機也好,每份職業都有實現這份社會責任感的方式,只是有的直接,有的隱晦而已。


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何須惶惑,既已心有徘徊,又何必躊躇不前,反正就這麼幾十年,為何不遵從自己的心聲去干他一場,如此,最後有無成就是否又真的那麼重要?每個人都在用他有限的生命來檢驗自己的人生信條,而答主既然想盡這份社會責任,將自己統歸於這份社會進步的大進程當中來,為何又在乎那麼多的壁壘?是在乎他人的看法,還是自己心有不甘,私以為,只要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哪怕在實現自己心中所想的路上節衣縮食,也比心懷不甘地吃著珍饈來的暢快!


言畢,望珍重。


瀉藥

如果題主的意思是成為宮崎駿一樣了不起的動畫師 , 簡單里講去日本動畫公司底層開始打工。 畫中間幀開始, 一步一步的向上爬 。 但也要有基礎的美術功底打底。 去培訓班呆幾個月去。 成為宮崎駿的打算放棄吧 自己掌控自己多好。

潑一大盆冰水。 成長時間漫長 , 工資待遇很低(妥妥的月光), 職業病紮根兒在骨子裡。 成為導演也不一定就能做你想做的東西。 沒投資上哪開工去。

一碗味道湊合的雞湯: 題主是學口腔的, 想來對於人體結構還是有相當的了解的。 不知道是不是經常畫結構口腔結構, 可以做簡單的口腔衛生的宣傳小片, 一步步的做唄。 至於成為宮崎駿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片子是多人合作有完整的流水線才出來的 你單個人就做實驗性的片子吧 就像《李獻計歷險記》。 做關注戰爭環保性質題材很大的東西不好做,新聞看的不夠是么。 生活夠TM苦逼了 吐槽身邊的點點滴滴就非常好 也容易引起共鳴 題主也容易掌控。


我大學是學動漫設計的,以下就權當我的一些個人建議,僅當參考。

做動畫這一行也是需要很大的覺悟的,日本的動畫行業是一個完全靠興趣撐起來的行業,從事這一行業的員工拿的都是很低的薪水,他們願意堅持都只是因為喜歡這一行業,願意為之付出,願意為了動畫犧牲自己,這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除非你真的真的真的熱愛這一行業,要不然你真的無法堅持下去的。

中國的動畫行業就更不用說了,也是一條走起來十分艱辛的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明明是很需要能力的一個行業,但是工資卻低的可憐,當然也有少部分動畫公司是賺錢的,比如喜洋洋與灰太狼,為什麼喜洋洋與灰太狼會賺錢,其實動畫本身是不賺錢的,在電視台播放基本不會產生任何利潤(動畫電影除外),動畫賺錢主要靠的是衍生品,就是以動畫為主題所製作的一系列產品,比如主題公園(迪斯尼)、玩具、卡牌、手辦、T恤,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動畫普遍低齡化,因為小孩子都比較願意花父母的錢去買這些東西,而且低齡化作品的製作水準普遍不高,日本動畫的製作水準精良,題材廣範圍大,基本概括所有年齡層,他們的動漫衍生品,是老少皆宜的。

動畫,是靠一張張畫堆積起來的作品,影視級別的動畫都是1秒24幀,以二維動畫為例,意思是1秒的鏡頭要畫24張畫,一部動畫算3分鐘的話,那就是要畫4320張畫,如果算動畫電影90分鐘的話,就是要畫129600張畫了,所以動畫的工程量是十分巨大的,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情,一部動畫可能有幾十號上百號人來分工合作,每個人分別畫幾個鏡頭,基本你是只參與了製作這部動畫的一部分。

宮崎駿是動畫導演,導演是主導整個動畫故事走向的人,也就是負責講故事的那個人,首先導演要畫出分鏡稿,類似用畫面來表達的故事大綱。

分鏡稿只畫出了關鍵的畫面,畫面只要故事和動作表情表達到位即可。

然後動畫師們就根據分鏡稿的內容進行繪畫。

所以說其實只有宮崎駿一個人是在表達自己,在述說自己想要表達的故事,其他人等於流水線上的工人,只是在重複作業而已,這裡沒有鄙視的意思,只是客觀事實,很多人從事動畫行業都希望自己是講故事的那個人,將自己的故事述說給別人聽,感動別人感動自己,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導演總是少數的,大多數人其實只是在完成別人的故事而已,然而在製作動畫方面,即使你只是流水線上的一員,對你的繪畫功底還是有很大的要求,要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對人物的動作理解到位,這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的。

動畫導演是很厲害的人,而宮崎駿,是很厲害的動畫導演。

動畫導演必須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再是會用鏡頭講故事的人,還要對人物的設計,人物的動作表達,場景的設計,場景的氛圍都有一定深刻的理解,動畫導演要學習的東西有太多太多。

而宮崎駿,基本他一部動畫電影要花5年的時間去完成,在《起風了》這部作品中有一個戰亂中人潮擁擠的4秒鏡頭,他畫了1年的時間去前前後後去修改,他對動畫的執著和熱愛是超乎了一般人的想像了。

我覺得,要成為想宮崎駿那樣的人,需要的不是堅持和努力,而是熱愛。


我覺得這麼大年紀了,中二病不大好。就像某些看了李狗嗨就說要辭掉工作去當律師的。看了幾部動畫片漫畫就完全不考慮其他情況,就立志要拯救中國凍鰻成為低價勞動力的。
動畫這行一點也不比你當醫生輕鬆,累而且工資不高。能堅持下去的真的都是真愛。
而且動畫要求繪畫能力綜合能力很高。(原畫師,導演)

你零基礎學繪畫手上功夫起碼就要一兩年,再達到公司能就業的標準這幾年時間你怎麼打算?萬一沒有錄取上呢?還要算上學日語的時間,轉行學習的費用。
還有關於受他兩影響轉行的事,手塚治虫17歲考入醫大,18歲就發表漫畫了。宮崎駿好像也是上大學也開始投稿漫畫了。。 兩個人繪畫水平那時都已經不錯

我建議題主可以先找個工作什麼的,一邊先學點繪畫基礎。學了一段時間還是覺得想走動畫這條路的話,去試一試也是可以的。頭腦一熱的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某些勸人不顧一切追求夢想,說難聽點就叫害人。人家以後不順你們負責不?


不一定貼題哈~ 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夢想要堅持,但是有些現實也不得不面對。
有些人是天才,不太努力就能做得很好。
有些人是庸才,似乎有點天賦,但又很平庸,即使很努力也無法達到天才的境界。我就屬於這種人。
我在高中時期就確定了將來要做動畫,但我所在的邊遠小城市完全沒有可學習或者可以打聽的相關信息,在我上大學之前甚至都沒有看過宮崎駿的動畫。我在報考大學的時候也沒有概念,但我知道學畫畫一定有用,於是我就報了一個素描班,去考藝術類學校。上大學後專業是架上繪畫,我發現架上繪畫和我想做的動畫其實沒什麼關係。我就到處買書,泡論壇找素材找資料,學動畫知識。那個時候網上的內容很少,尤其是教程,非常少,能接觸到的高手也不多。我就自己畫呀畫,大四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畫的很爛,和很多同期的動漫愛好者相比爛很多。我很失望,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然後很迷茫。畢業後我就在一個三線城市的小公司里做視頻剪輯,在這裡學後期製作,很快我就發現自己也不適合做後期,因為我TM就是學不會AE……我在那個階段看了很多書,注意力從表面技法轉移到了更深層的東西,鏡頭的運用、編劇、視聽語言分析……總之自己想了很多,但最後也沒什麼頭緒,但是隱約覺得,國內的製作團隊技術水平其實已經很高了,只是創作方面高人還很少,也許我應該轉向創作方向。我必須找一個好老師去學習。於是在我工作的第二年,我去了當時很有名望的動漫公司工作。當然了入職的基礎是我之前6年左右練出來的技法,但不得不說我是同期同事裡面技法最吊車尾的之一。在一個動漫公司工作的日常還是很苦逼的,當時年輕又有衝勁,也無所謂。在幹了半年多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終於想明白了,我要做編劇的方向。因為當時行業里畫神太多,但是故事大都不好看。我就去問老闆也是我的老師,我可以做編劇嗎?,他說就憑我這塊料永遠做不了編劇……我在這一刻受了很大的刺激,我把這句話做成手機壁紙,放在桌面上,然後第二天就去圖書館,把所有有關編劇的書都借回來。心想,你等著,我3個月後就給你寫一個特別牛逼的劇本給你看!結果我一學就是三年,三年後我只學會了編劇的一些皮毛。不過靠著這些皮毛我也混著做了一些連載漫畫。後來由於家庭原因,我不得不面對現實,回到老家。(做不出名的漫畫作者賺錢實在太少。)那個時候我已經不年輕了,開始面對現實,買房子,結婚還房貸,我覺得動漫之路差不多就要終結了。我去當老師,做廣告,變胖……生活逐漸趨於穩定。
打字好累……長話短說……
當我的生活喘過一口氣來之後,我又開始創作。我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招呼了幾個朋友在上面做漫畫,然後把漫畫改編成動畫。這個過程經歷了3年多,近期剛做完。放在網上也並不火……
我想說的是,我不是牛人,也不是大神,我只是個天資平庸的動漫愛好者,距離宮崎駿還有100個星海誠。我努力過,我失敗過,我遺憾過,最後因為經濟原因和家庭原因不得不向生活屈服,回到三線城市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賺錢養家……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不放棄不意味著不顧一切的去冒險。雖然我現在還是沒有牛逼的作品,也不算牛逼的動畫導演,但我一直在進步,雖然緩慢,但是只要往前走,總會比停下來的人走得遠。也許這就是中庸之才的夢想之路,其實到底能走多遠,能不能像宮崎駿那樣偉大又有什麼關係,我不著急,我在動畫中找到了自己,這就夠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想走這條路,可以先自己走走看。腦子裡有想法都是屁,能拉出來的才有味道。


據我了解的是宮崎駿雖然沒有學動畫專業,可是他很早就開始畫漫畫了。
先得嘗試。


卸腰"~人有夢想是好的
但是不要過分追求夢想 畢竟我們還要在現實里生活

我個人覺得 你需要對自己的現在狀況和如果實施你的夢想之後的生活做個評估
如果覺得你再苦再累也不會後悔 永遠也不會後悔當初做出的那個選擇 那就去 趕緊去

你可以吃苦可以流淚可以忍受可以變成你不想變成的樣子

只要你 不後悔 就好


宮崎駿從來沒說過他要成為下一個誰,所以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下一個宮崎駿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動畫在豆瓣被刷一星和刷五星?
中國動畫特效的製作水平在十年間有了怎樣的進步?
2014年11月28日,動畫端腦即將開播,這部作品是否會成為有妖氣的里程碑?我們是否應該期待?
為什麼一人之下2質量口碑這麼好?
為什麼《喜羊羊》這部動畫片在中國這麼賣座,它的賣座點在哪裡?

TAG:動畫製作 | 宮崎駿 | 動畫設計 | 中國動畫 | 跨專業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