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艷」為什麼這麼出名,誰是真正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


明末的秦淮八艷為何很有影響力?

作者/洪燭

導讀:秦淮八艷堪稱明末最具影響力的美女組合。她們是怎麼成名,成大名的呢?一方面,恰逢朝代更替,時勢造英雄,同時也造美人,這一系列亂世佳人的命運,無形中映證了國運的跌宕起伏,成為記載喜怒哀樂的風向標識。另一方面,她們居紅塵而脫俗,出淤泥卻不染,尤其在國破家亡之際…

  秦淮八艷堪稱明末最具影響力的美女組合。她們是怎麼成名,成大名的呢?一方面,恰逢朝代更替,時勢造英雄,同時也造美人,這一系列亂世佳人的命運,無形中映證了國運的跌宕起伏,成為記載喜怒哀樂的風向標識。另一方面,她們居紅塵而脫俗,出淤泥卻不染,尤其在國破家亡之際體現的高風亮節,契合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與審美情懷,所以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很吸引人眼球,並且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秦淮八艷,美則美矣,但她們的美更是與正氣、大氣同在的,因而更美,最美,絕美。那個玉碎宮傾的時代,除了史可法等人,男性社會還真沒出太多的英雄,反倒是這些弱女子,表現出許多男人都沒有的膽識、氣度與節操,令人刮目相看。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淮八艷與文人的交往,以及在文人群體里贏得的讚頌,使其美譽得以流傳。秦淮八艷一開始的出名,出的是艷名,她們與一系列名人雅士的風流韻事,應合了才子佳子的模式因而作為娛樂資訊或花邊新聞進入街談巷議。但緋聞是有時效性的,秦淮八艷真正站得住的,還是靠後來的美名,即她們在大難臨頭時的鎮定自若,潔身自好。這時,曾與她們作為神仙伴侶並駕齊驅的才子,卻紛紛滾鞍落馬,成為秦淮八艷高尚情操的陪襯人,甚至是反面教材。站直了的女人使趴下了的男人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自古英雄愛美人,自古美人愛英雄,而在和平年代,才子就是英雄,文化英雄。才子佳人作為民間版的英雄美人,在野史里佔據著跟帝王將相的緋聞同樣重要的位置。秦淮八艷,絕大多數都與才子產生了情史。可一旦國破山河在,這些才子卻不如佳人經受得住考驗,平日里恃才傲物的文化英雄一遇真刀真槍或真金白銀,就變成狗熊了。美人沒變,對故國的忠誠沒變,對故鄉的熱愛沒變,對自己的要求沒變,要求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對得起故人也對得起後人,她們不僅當時看上去很美,事後讓人想起來依然很美。秦淮八艷是真正的美人,美人中的美人,外表的美與心靈的美集於一身,正因為在變動的現實中一如既往地保持住美人的形像與口碑,才光榮地成為歷史中的美人,永褒青春,而不是曇花一現。

  讓我們看看這些了不起的女人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吧,最好跟那些男人的表現對照著看。便會發現:跟真金不怕火煉的佳人相比,才子精神上的含金量反而值得懷疑。

  復社骨幹侯朝宗,名方域,雖然當時己是妙筆生花的散文家了,但他為後人所知,還是沾了李香君的光。畢竟,李香君為了堅守與他的山盟海誓,拒絕嫁人,以頭撞地,血濺他贈予的定情物,那把日後被稱作桃花扇的扇子。

  李香君與侯方域的生死戀情,原本是血染的風采。可惜,侯方域最終還是使之蒙上陰影。明朝滅亡,侯方域一開始表現還不錯,跟好朋友吳梅村互相激勵,約定隱居不出。硬挺到了順治八年(1651年),也不知什麼原因,據說是被迫,出應鄉試,中式副榜。他那時還是有良知的,羞於見人,即使獨處,捫心自問也後悔不該走這步臭棋。

  當聽說盟友吳梅村被兩江總督馬國柱向朝廷上疏舉薦,生怕他跟自己一樣,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趕緊去信勸阻:「十年以內,海內典型,淪沒殆盡,萬代瞻仰,僅有學士,而昔時交遊能稍稍開口者惟域尚在,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信……」他的意思,還流露在信末所附《寄吳詹事》一詩中:「曾憶掛冠吳市去,此風千載號梅村。好酬社日田家酒,莫負瓜時郭外園。海汛東來雲漫漫,江楓晚落葉翻翻。少年學士今白首,珍重侯贏贈一言。」

  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人,常以河南古俠士侯贏自比,這回贈詩吳梅村時也不例外,以示俠骨猶在,俠氣尚存,希望能促進好友堅持做個硬骨頭,多多少少也能抵銷自身犯的過錯。

  吳梅村給侯方域回信,還是慷慨激昂,指天發誓:「必不負良友。」可這最後的「釘子戶」,也沒再堅守多久,雖然於順治九年(1652年)寫了請求免予徵召的《上馬制府書》,第二年又去南京向馬國柱面呈《辭薦謁》,並作詩《投贈督府馬公》二首,詩中有「青山舊業安常稅,白髮衰親畏遠遊。慚愧推賢蕭相國,邵平只合守瓜丘」的句子,可不久清廷限期報到的詔書下達,吳梅村再不敢硬頂,於順治十年(1653年)陰曆九月攜家眷北上,應召為京官。再給勸戒自己的侯方域寫詩,就有既失節又失信的雙重慚愧:「死生總負侯贏諾,欲滴椒漿淚滿樽」。詩後自註:「朝宗歸德人,貽書約終隱不出。余為世所逼,有負夙諾,故及之。」

  力阻吳梅村出仕的侯方域呢,也沒擋住自己,同樣北上應召。他的變遷,讓對愛情忠貞對家國也忠貞的李香君傷心得很。李香君攔不住他,也只能潔身自保。她削髮為尼,遁入空門,以示永訣,讓他找也找不到。南京棲霞山,據傳為李香君的秘密修行地。除了領她去的一位畫家好友外,當時再無第二人知道李香君躲到了哪裡。李香君就這樣把自己藏了起來,藏得很深,深得不能再深。她希望別人都忘掉她,因為她不僅想忘掉別人,更想忘掉自己。她在自我遺忘中孤單而憂鬱地死去。她如願以償地消失了。消失於空白之中。她留下了一片清白。那是比任河形式的空白都要偉大得多的清白。

  歸順大清,侯方域的靈魂並沒少受煎熬。既失去了愛人,又失去了自我,這種雙重的痛苦,很快就擊倒了這個敏感的文人和懺悔的情人。順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侯方域病逝於河南家中。臨終時,是否還挂念著蹤影全無的李香君?記憶中暗香襲人的桃花扇,吹來的已是陣陣寒風。天冷,地冷,心坎里颳起的風更冷。再看吳悔村《懷古兼吊侯朝宗》一詩,即是在說自己有負亡友,又像在說亡友有負李香君:河洛烽煙萬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門。氣傾市俠收奇用,策動宮娥報舊恩。多見攝衣稱上客,幾個刎頸送王孫?死生總負侯贏諾,欲滴椒漿淚滿樽。

  跟侯方域一起名列明末四公子的冒辟疆,人生的一大幸運,是在秦淮河上結識了董小宛。

  董小宛是貧家女,十五歲便為拯救家境,被賣入青樓。年歲雖小,頗有志氣,發誓守身如玉,直至遇見真愛之人。由她的經歷,可見秦淮八艷大都屬於賣藝不賣身的歌妓,與日本的藝妓類似,唱歌獻舞,頂多屬於三陪,並不做皮肉生意。林語堂曾解釋歌妓與普通妓女不同,純屬演員,形成一個獨特的階層,與蘇格拉底時代的希臘交際花相似,而中國的歌妓傳統可上溯到唐代:「歷朝都有自己的樂師,性質與御用畫家相同,唐朝長安歌舞藝人活動的場所名見經傳,許多詩人為她們吟詩作賦,進京趕考的年輕的學子有許多人與她們共墜情網,這些令人銷魂的歌女有時會改變他們的人生,對他們影響極大。說來也怪,這些學子有時卻在她們中間找到了純真的戀人,鞭策他們奮發向上。她們中有些甚至為他們事業的成功犧牲了自己。」

  秦淮八艷乃至她們與文人的交遊,似乎頗有盛唐遺風。話再說回來:當董小宛遇見冒辟疆,果真找到了真愛。這位秦淮河上著名的冷美人,開始熱情似火,像變了個人似的。她毫不猶豫地嫁給了終於現身的夢中情人,只為他一人唱歌,只給他一人跳舞,不僅願意同甘,還準備共苦,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她這麼想的,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我去江蘇如皋,參觀過一對恩愛夫妻琴瑟相和的故居,亭台樓閣,畫山綉水一應俱全的園林。

  好景不長。清兵南下,冒辟疆舉家避難,東躲西藏,董小宛一直陪伴著他,跋山涉水,含辛茹苦,沒有半句怨言,永遠遞上一張笑臉,給落魄公子的風雨生涯帶來了遮不住的陽光。到底是窮人家出來的孩子,真能吃苦,一路上都在暗自忍受病痛的折磨,不願給夫君增添煩惱。直至病死在艱險的途中,臉上仍然掛著強作出的笑顏。她內心的遺憾其實是藏不住的:相見恨晚,可惜我不得不早早地去了。唉,對不起,不能再陪你走下去了……別忘掉我啊。

  當然,這無聲的台詞是我替她想出來的。估計也差不多。

  冒辟疆,你要對得起這位臨死前還覺得自己的死對不起你的賢女子。她不怕死,她怕的是自己死後,你會孤獨。

  跟錢謙益、吳梅村並稱為詩壇「江左三大家」的龔鼎孳,贏得秦淮八艷中「橫波夫人」顧媚的芳心,納之為妾,把秦淮河上這一片瀲灧波光收入囊中。

  顧媚鼓勵龔鼎孳反清復明,當他一度被官府追捕,顧媚還多次拿出私房錢來資助他,希望他堅持下去,不要改志或變節。顧媚這樣做,對她本人來說是有很大風險的,一旦被牽連,甚至構成大罪。可龔鼎孳扛不了多重的擔子,也扛不了不久。因先降李自成,後再降清朝,舊污點尚未洗去,又沾上新污點,而被人諷刺為雙料貳臣。幸好,在清者自清的顧媚面前,他還是有愧意的。

  顧媚抑鬱而亡,龔鼎孳為表達對這位高潔女子的懷念,特意在北京長椿寺為之建造了妙光閣。仗義疏財的顧橫波,真是一道奇妙的波光。

  馬湘蘭是美女中的才女,才女中的美女。在秦淮八艷裡面,她不僅詩寫得不差,而且畫也畫得很好,尤其畫蘭,據稱不下於蘇州才子唐伯虎。《列朝詩選》記載:「馬姬名守真,小字玄心,又字月嬌,以善畫蘭故湘蘭之名獨著……性喜輕俠,時時揮金以贈少年,步搖條脫,每在子錢家,弗顧也。常為墨詞郎所窘,王先生百穀脫其厄,欲委身於王,王不可。」馬湘蘭不愛高官大款,只喜歡畫家詩人,對江南才子王百穀(也稱作王雅登),情有獨鍾,主動出擊,幾次都要以身相許,王百穀卻以自己事業尚未成功為理由,婉言拒絕。

  馬湘蘭了不起的地方,在於把這段單相思進行到底,終生不改痴情,直到自己都五十多歲了,還從南京趕到王百穀家鄉,自掏腰包為之辦酒席過生日:「萬曆甲辰秋,百穀七十初度,湘蘭自金陵往置酒為壽,燕飲累月,歌舞達旦……歸未幾而病,燃燈禮佛,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五十七矣。」此為金閶數十年勝事。一直到五十七歲,都還保持著少女一樣的痴情、熱情,始終不渝地眷戀著年輕時的偶像,彷彿忘掉偶像已老了,自己已老了。難怪馬湘蘭的精神戀愛會成為一大傳奇。用今天的話來說,簡直比柏拉圖還柏拉圖。

  我想,當她給高壽的偶像舉行完隆重的生日慶典,回到自己形單影隻的家中,不只是端坐而死,也是微笑而死,臉上一定掛著懷春少女般的微笑,甜蜜的微笑。誰說單戀、暗戀註定是苦的,馬湘蘭的表情與心情,卻是甜的。那是她不同尋常的愛,不同尋常的愛的方式。其滋味的獨特、美妙,也非常人所能理解,所能體會。

  我找到馬湘蘭的一首愛情詩:「自君之出矣,不共舉瓊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幾個時。」讓人心疼。不知她單戀的對象王百穀讀到時,是怎麼想的?這倆人,不管愛人的人,還是被愛的人,不管被拒絕仍然愛了一生的人,還是被愛卻一生都在拒絕的人,在我眼中都挺酷的。想做到這樣,還真不容易呢。或許,這正是他們彼此需要的某種奇特方式吧。拒絕了,並不離。被拒絕,也不棄。

  馬湘蘭在秦淮河上賣藝出名,終生都住在秦淮河畔,死後也葬在秦淮河後面。《秦淮聞見錄》記:「江寧南城外瑞相院後叢林中,為馬湘蘭墓。」當年常有多情男女為馬湘蘭掃墓。據考證,馬湘蘭墓,大抵是今天白鷺洲公園的位置。可惜墓已不存。她的名字卻留存下來,她的名字就是她的墓。

  清朝的風流書生汪中,對馬湘蘭這位前朝的美女產生了隔世的感情,寫過一篇《經舊苑吊馬守貞文》,尋訪馬湘蘭故居,有一點人鬼情未了的時空恍惚感:「客居江寧城南,出入經回光寺,其左有廢圃焉……室廬皆盡。惟古柏半生,風煙掩抑,怪石數峰,支離草際。明南苑妓馬守貞故居也。秦淮水逝,跡往名留。其色藝風情,故老遺聞,多能道者。余嘗覽其畫跡,叢蘭修竹,文弱不勝。秀氣靈襟,紛披楮墨之外,未嘗不愛賞其才,悵吾生之不及見也。夫託身樂籍,少長風塵,人生實難,豈可責之以死?婉孌倚門之笑,綢繆鼓瑟之娛,諒非得已。在昔婕妤悼傷,文姬悲憤,矧茲薄命,抑又下焉。嗟乎,天生此才,在於女子。百年千年,猶不可期,奈何鍾美如斯,而摧辱之至於斯極哉……江上之歌,憐以同病,秋風鳴鳥,聞者生衷。事有傷心,不嫌非偶。」

  才子對才女產生了同病相憐之感,忘掉中間隔著百年千里。唉,馬湘蘭,總算隔代找到了知音。

  寇白門,她的名字就是對南京的紀念,南京又稱白門,吳梅村詩有「白門楊柳好藏鴉」之句。也許她本身就是南京人,叫寇白門,彷彿在叫小南京。她本人也嫁入豪門。保國公朱國弼,在秦淮河上欣賞其歌舞,驚為天人。不久,即派五千士兵手持大紅燈籠迎娶這位紅歌星,婚禮搞得好隆重喲。不敢說傾國,確實已傾城了。

  南京市民夾道觀看那頂大花轎走過,嘆道:北京的保國公府里多了道風景,南京的秦淮河上卻從此少了道風景。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見過舊人哭?寇白門在偌大的北京城裡還真是哭了,面壁垂淚,因為老公又有了新歡,她一夜之間就貶值了。後來,老公犯事了,成為階下囚。寇白門不計前嫌,返回南京籌集二萬兩白銀,將其贖出,以還其將自己從秦淮青樓贖身之情。

  朱國弼感到對不起寇白門,鄭重道歉,希望她原諒,使破鏡重圓。寇白門卻拒絕了他再續前緣的請求,理由很簡單:我已不欠你的了!當然,這句台詞是我編的。估計她也確實這麼想的。

  自此,寇白門不再為別人而活了,純粹活給自己看的,由於她愛好文藝,在文人圈裡交了一大班朋友,親自主持沙龍,琴棋書畫詩酒花,大家玩得很開心。偶爾,喝醉了,還是會哭。可她的淚水,也是為自己而流的,不再因別人而流。這就是寇白門,本想做賢妻良母,卻成為社交明星,讓文人雅士競折腰,紛紛拜倒在石榴裙下。

  陳圓圓是秦淮八艷中,少有的嫁給武將的。她愛上吳三桂時,吳三桂不是一般的武將,還是朝野都寄予厚望的英雄,被視為護國之長城。

  況且,陳圓圓之成名,「一代紅妝照汗青」,還是跟文人的炒作有關。這句詩就是吳梅村寫陳圓圓的。吳梅村另外寫過以圓圓名字命名的《圓圓曲》,使陳圓圓的名字在若干年後,若干年後的若干年後,仍然家喻戶曉。至少,在歷史學家尚未落筆之前,吳梅村就把陳圓圓的故事傳播開了,認定她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山海關失守,標誌著吳三桂的失節,反而保證了陳圓圓這個名字永遠不會失傳。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

——這一聯詩是清代著名史學家趙翼總結歷代文人墨客文學水平的詩句。但是它用到秦淮八艷的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秦淮八艷裡面的八位絕色美女,正是由於大明滅亡、李闖進京以及滿清入關做為背景,才得以被大家口口相傳、念念不忘。


我們傳統歷史上有四大美人,除了王昭君出塞和親不是國家悲劇之外,其他三位都伴隨著國家的不幸。

西施的出名源於吳國的滅亡。貂蟬的美貌因董卓、呂布而傳誦。楊玉環為唐玄宗李隆基帶來了安史之亂。

所以,有人說絕色不是祥瑞,而是禍水。

秦淮八艷的名聲大噪,也是與國讎家恨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①陳圓圓真的值得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在這裡陳圓圓無疑是背黑鍋了。沒有人會相信區區一介女流之輩,能擔得起斷送大明江山的責任。

做為一個女人,身在亂世,命運多舛,就如同籠中之鳥一般,生死存亡都無法被自己控制,如何能左右興旺更替的歷史潮流?


反倒是吳三桂,大權在握、重兵在手,效忠明朝則大明強,投靠李闖則李闖厲害。可是他偏偏剃髮留頭、做了清朝的鷹犬。

最起碼他有三個選擇,然而他卻做了最讓人不恥的決定。雖然陳圓圓曾經做過他的小妾,但是當時陳圓圓在北京李闖的宰相牛宗敏那裡。那時陳圓圓無法替吳三桂做投降後金的決定。

再說堂堂正正一個山海關總兵,連自己下的決定都無法負責嗎?

可笑大明的話語權在男人士大夫手裡。他們心裡為同是大明士大夫的吳三桂開脫,他們覺得無地自容。然而他們卻把這個滔天的罪名放在一個無辜的弱女子身上。

就這樣,陳圓圓禍國殃民的名聲被傳誦了幾百年。

如果陳圓圓真的有什麼錯,那就是她不該在秦淮河邊碰到吳三桂。也許她的一生會是風輕雲淡,而不會像如今這般「惡名昭彰」。

②「柳如是如柳」的柳如是絕對不如柳樹般柔弱。

柳如是列秦淮八艷第二出名。據說才情很好。


在三百年前,柳如是曾經拿自己的名字出過一個對聯的上聯——

柳如是如柳。

據說這個上聯一直無人能對出下聯。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國務卿華萊士到中國訪問,才有好事之人將柳如是出的上聯對出來——

華來士來華。此時,距離柳如是出這個上聯,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

當然後世武俠小說巨匠古龍先生也曾戲謔地對過這個對聯。他在自己的書中多次寫到——「陸小鳳小陸」。我不知道古龍先生在寫作的時候是不是同時向三百多年前的柳如是女士致敬。

柳如是最出名的是和錢謙益相約自殺殉國。

柳如是對自己的丈夫錢謙益說,大明亡了,夫君做為大明的大臣應該自殺殉國。我在料理完夫君的後事之後,隨後自殺。

結果錢謙益跑到玄武湖假裝投湖之後沒多久就活著回家,對柳如是說水太涼,所以就沒有跳湖自殺。


清兵來了之後,錢謙益趕緊剃髮留頭,做了滿清的官員。而柳如是則是繼續明裡暗裡繼續反清復明。

柳如是是錢謙益之前從青樓買回來的女子。大家從此笑話錢謙益的操守不如他出身青樓的夫人太多了。

③《桃花扇》的主角李香君堪稱紅顏薄命。

李香君也是秦淮河邊的青樓女子。她在16歲那年碰到了正直的書生侯方域。

侯方域當時前程遠大。南明小朝廷重臣加奸臣阮大鉞想拉攏侯方域,就通過侯方域的朋友資助侯方域為李香君贖身。

李香君知道錢是阮大鉞的之後,對贖身斷然拒絕。

阮大鉞對此懷恨在心,借朝廷選秀女之機,將李香君抓入宮中。

後來弘光政權覆滅,做為南明抵抗力量的侯方域失敗後帶李香君回家鄉商丘。然而侯父看不起她的出身,將她趕出家門。

李香君因此鬱鬱寡歡,三十歲就死於肺癆。

④放浪形骸之外的顧橫波。

顧橫波做為秦淮河的名妓,可謂空前絕後的膽大妄為。

有一次,東林黨復社的學生們為檢驗黃道周(英雄,後死於抗清鬥爭)是否真的如同柳下惠坐懷不亂,花錢請顧橫波脫衣與醉得不省人事的黃道周共寢。顧橫波也欣然同意了。


後來顧橫波從良後嫁了一名明朝官員。這個人是個見風就倒的人物,之後投降了李闖王。清朝人來了,又投降了滿人。他在清朝官運亨通,一直做到禮部尚書。按照慣例,他的正妻要被誥封的。然而大老婆之前受過明朝的誥封,所以顧橫波得了一個便宜,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所以大家對顧橫波很是詬病,覺得她沒有氣節。

其實她曾經建議老公不要在清廷出仕,但是她老公自己貪圖富貴。當然不管怎麼說,顧橫波還是做了清朝的一品誥命。這個是無法洗刷的污點。

顧橫波工詩善畫,現在還有作品被故宮收藏呢。

⑤卞玉京最漂亮。

當時有傳說「酒壚尋卞玉京,花底出陳圓圓」。時人評其為八艷之首。

艷壓群芳的卞玉京情路坎坷,她對才子吳梅村心有所屬。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吳梅村對拋過來的橄欖枝不置可否,一直若即若離。


卞玉京嘗讀唐詩「獨噯人異雁,不作一行歸」,而痛哭不已。

後清兵入關,卞玉京遠離塵世、出家修行,人稱「玉京道人」。

⑥寇白門是俠女。

寇白門是秦淮八艷裡面最有個性的一個。

明朝時候,有個官員把她買回來做了小妾。

清兵入關後,這個人投降清朝,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被清朝抓了起來。這人就打算把身邊姬妾賣掉換錢,疏通關係。


寇白門此時主動給跟這人說,你現在賣我只能得到一百兩銀子。但是你放我回金陵,兩年後我可以給你一萬兩。

所以寇白門就被放回金陵了。

回到秦淮河,寇白門有才有貌,情商又高,不久就把一萬兩送給了那人,當然順便也給那人戴了許多帽子。

後來寇白門身體不好,有一個書生多有照顧。寇白門暗生情愫,打算與之白頭偕老。然而書生道貌岸然,對寇白門敬而遠之。

然而不久,寇白門發現這個書生卻和自己隔壁的姐兒肆無忌憚地打情罵俏。

寇白門急怒攻心、撒手人寰。

為啥她總是碰到渣男呢?

⑦畫蘭花最好的馬湘蘭。

據說相貌在八艷中不算上乘。然而她蘭心慧質,畫的蘭花很有收藏價值。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對她的作品讚賞無以復加。

⑧命苦的董小宛有個好的伴侶。

董小宛才藝很多,她發明的「董肉」和「董糖」現在還是南京的著名特產。

另外她還很有民族氣節。她鼓勵自己的夫君冒辟疆不要和清朝合作。

大漢奸洪承疇曾把她獻給順治,然而她誓死不從。

兵荒馬亂的時代,冒辟疆幾次病倒,都是董小宛悉心照料得以康復。

然而為了照顧冒辟疆,董小宛卻一病不起,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她曾在雞籠山見山河破碎、一家飄零而淚眼葬花。據說是《紅樓夢》黛玉葬花的藍本。

她們能列為秦淮八艷,必定貌美如花。又加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我們也不要比較她們的才華了。反正她們的才華比許多人強許多倍,至少是強於我的。

她們的出名與國家的不幸是緊密相聯的。我不願意過多地觸碰。


秦淮八艷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妓,十里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分別是南方地區會試的總考場江南貢院,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妓聚集之地著名的有舊院、珠市。

「秦淮八艷」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故又稱「金陵八艷」。

明朝遺老余澹心在《板橋雜記》中記載為: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而稱為秦淮八艷。

《板橋雜記》的作者余澹心與「秦淮八艷」是同時代人,又久居金陵,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來所言不謬。此外清末葉衍蘭刻的《秦淮八艷圖詠》、現存於董小宛與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繪園中的「金陵八艷」說明,以及劉培林、張德義合著的長篇小說《秦淮名妓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艷」之名,亦與《板橋雜記》相同。


著名才女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聲名不亞於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她是嘉興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好,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氏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於崇禎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有「紅學「者認為,曹雪芹設計的絳雲軒是來自柳氏的絳雲樓。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後來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繫。柳氏並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後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郁達夫在《娛霞雜載》中錄有柳如是的《春日我聞室》一詩。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艷」這首。著名學者陳寅恪讀過她的詩詞後,「亦有瞠目結舌」之感,對柳如是的「清詞麗句」十分敬佩。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柳氏還精通音律,長袖善舞,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讚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這樣結束了一生。柳氏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

柳如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詩人,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


秦淮八艷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故又稱「金陵八艷」。

最先見於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婉、卞玉京、李湘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艷。


1.顧橫波,工詩善畫,善音律,尤擅畫蘭,能出己意,所畫叢蘭筆墨飄灑秀逸。作有《海月樓夜坐》、《花深深·閨坐》、《虞美人·答遠山夫人寄夢》、《千秋歲·送遠山夫人南歸》,收入所著《柳花閣集》。受誥封為「一品夫人」。


2.董小婉,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19歲時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其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3.卞玉京,出身於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淪落為歌妓,卞賽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擅小楷,還通文史。她的繪畫藝技嫻熟,落筆如行雲,「一落筆盡十餘紙」喜畫風枝裊娜,尤善畫蘭。卞賽一般見客不善酬對,但如遇佳人知音,則談吐如雲,令人傾倒。卞賽曾與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吳梅村有過一段愛情往事。


4.李香君,江蘇蘇州人。因家道敗落,飄泊異鄉的李香君在八歲的時候,隨養母李珍麗改吳姓為李。她歌喉圓潤,但不輕易與人歌唱;絲竹琵琶、音律詩詞亦無一不通,特別擅長彈唱《琵琶記》。1699年孔尚任的桃花扇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


5.寇白門,人稱「女俠」,十八歲時嫁給明朝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1645年清軍南下,南明小朝廷失敗,寇白門回到了秦淮歌樓後因病去世。


6.馬湘蘭,生於金陵,自幼不幸淪落風塵,但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她的居處為秦淮勝處,慕名求訪者甚多,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她給王稚登的書信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在王稚登70大壽時,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以禮佛端坐而逝,年57歲。


7.柳如是,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為側室。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8.陳圓圓,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後,手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


「秦淮八艷」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商業社會發達的青樓文化與文人士子的相結合,簡單點說,就是名妓之名出在了才子身上。

明朝《上元燈彩圖》描繪了元宵節熱鬧的夫子廟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承載了中華民族一個最重要的遷移標誌——經濟與文化中心的南遷。從東晉、六朝開始,到南宋偏居臨安,再到明初定都南京,這一方虎踞龍盤之城已成為經濟和文化的重鎮。所謂花柳繁華地,如此富庶風雅之處自然少不了艷情之事。「金陵春夢」,不僅表明了明清時人眼中的南京,也永久了成為了中國的一脈文化和審美。

秦淮河作為南京最大的地區性河流,是當地的母親河。同時漕運的興盛,也必然帶動秦淮周邊地區的發展。所以秦淮兩岸出現了舊院與貢院相對的景象,舊院即妓院,是商業繁榮、經濟發達的產物,貢院即科舉考場,是文化強盛的標誌。

從時間上說,秦淮河邊的勾欄瓦舍要早於貢院。元代的詞曲中已提到秦淮歌舞的繁華,《板橋雜記》更是明確記載:「洪武初年建十六樓以處官妓……迨至百年之外,而古迹寖湮,存者惟南市珠市及舊院而已。」但是,沒有文人參與的狎妓,不過就是嫖娼,最多的還是肉體交易,和其它地方的妓院沒什麼兩樣。

有了貢院以後就不同了。南京的「應天府貢院」可同時容納兩萬餘人考試,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考場。對於讀書人只有科舉一條路可走的明代社會,這裡自然成為江南才子的聚集地。才子們雖然也有原始的生理慾望,但畢竟飽讀詩書、風流多情,對於妓女的審美和要求斷然不會只限於肉體。有求必有應,對岸的才子喜歡色藝雙全的雅妓,此岸的青樓便馬上開闢新業務甚至完全轉型,「為才子佳人而設」。於是,精通琴棋書畫的高檔妓女出現了。

此外,明末心學思想大盛,自我發現成為時代主題。從嘉靖之後,民風就開始慢慢轉變,社會思想趨於開放,上至官僚文人,下至販夫走卒,都不把情色特別當作禮教大防。所以《金瓶梅》、《牡丹亭》等等文學才會在那個時代誕生。也因此,讀書人逛逛青樓,跟妓女飲酒賦詩,就更不算什麼了。

「秦淮八艷」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出現的。試想,如果時代禁慾,那麼她們是絕技上不了檯面的傷風敗俗者;如果沒有河對岸的貢院,那麼她們很可能只是供人洩慾、躺著掙錢的皮肉商品;如果南京不是大城市,那麼她們也很難艷名遠揚。

以上這些,還只是秦淮河畔的青樓文化興起的原因。秦淮河的妓女有的是,為何獨獨「八艷」能力壓群芳呢?這和他們的男人有關。其實很多被我們熟知甚至奉為文化的東西,都是因為有了文人的參與和記載,比如老北京的豆汁兒,本來是窮人食品,但正是因為有文人也好這口兒,並把它寫成文字,所以成了名吃更成了文化;再比如,梅蘭芳之所以成為京劇大師,除了自身的藝術功力,還在於齊如山等一眾梅黨的文化指導。

「秦淮八艷」也是一樣。首先我們知道這「八艷」就是來自文人的記載,明朝遺老余澹心的《板橋雜記》里講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是為八艷;清末葉衍蘭也刻有《秦淮八艷圖詠》,更不用說各種寫董小宛、陳圓圓等的小說、演義、野史了。

電視劇《鹿鼎記》里的陳圓圓

其實就算在」八艷「中,我們也不是都特別熟悉。最為人常道的,也就是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董小宛了,再排個名的話,應該是陳圓圓、董小宛、柳如是、李香君。很正常,陳圓圓之名是跟吳三桂的傳說綁定的,吳梅村寫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太有文學性了,最起碼看個《鹿鼎記》就知道了;董小宛呢,誤傳的董鄂妃嘛,順治皇帝為了她都出了家了,夠誘人吧;陳寅恪先生寫《柳如是別傳》,把一個妓女推到了歷史研究的高度,自然受到了重點關注,但限於大眾基本不讀陳寅恪,所以沒有前面那倆那麼流行;李香君就更差一點了,現代人有幾個看《桃花扇》的,但是這戲以前流行啊,所以多少還是有點知名度的。

上面說的是後世,當時也一樣。陳圓圓的男人是明末大將吳三桂,董小宛的男人是復社才子冒辟疆,柳如是的男人是復社領袖陳子龍與東林領袖錢謙益,李香君的男人是復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顧橫波的男人是江左三大家之一龔鼎孳,卞玉京的男人是詩人吳梅村,寇白門的男人是保國公朱國弼,馬湘蘭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與江南才子王稚登都有很好的交情。倘若她們的男人不是這些留名情史的顯赫人物,那麼她們的艷名也多半不會傳於後世。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那個傳統的男權社會的事實,更何況她們出身低賤,更鮮有他路。近代的小鳳仙,不也是因為蔡鍔,才從八大胡同里脫穎而出嗎?

再有,「八艷」生活的年代是明末清初,正是一個改朝換代的跌宕歲月。她們的男人又多卷進風雲變幻的時局之中,命運流離,於是還多了許多傳奇性的經歷。這些經歷在後世成了故事,也就更容易被人口口相傳。

這八位佳人都是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其中柳如是或許可以算得上是居首的。柳如是才氣過人,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傳世,錢謙益對柳如是的戲稱就是「柳儒士」,可見一斑。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郁達夫曾在《娛霞雜載》中錄有柳如是《春日我聞室》一詩,足可證明其詩作的文學價值;陳寅恪讀過她的詩詞後,更是生出「瞠目結舌」之感。柳如是最難得的是其氣節,過於鬚眉男兒。清軍南下時,她曾勸其夫錢謙益(時任南明禮部尚書)一起投水殉國,錢謙益猶豫許久,最後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而柳如是卻「奮身欲沉池水中」。後來,錢謙益降了清廷,柳如是堅決留在南京不隨之去北京赴任;再後來,錢謙益吃了兩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錢出獄,並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等聯繫,自己也傾盡全力資助抗清義軍;錢謙益死後,族人慾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保護錢家產業,用縷帛結項自盡,嚇走了眾人。論小情小愛,其他幾艷不比柳如是少,甚至可能更加纏綿動人,但論大情大愛,怕就無人可及了。


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秦淮八艷。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八人被稱為秦淮八艷。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一邊是江南貢院才子的考試之地,一邊是煙花柳巷之地美女雲集之所。

明末清初,大明王朝腐朽黑暗。文人墨客壯志難酬心存鬱悶,便在花街柳巷中打發時間,這類人眼光高一般的女子自然入不了他們的眼,於是一批修養高的煙花女子便誕生了,其中又以這八人最為出色。為什麼出名?當然是她們都有各自的本事。

1、柳如是,她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詩人,就文學和藝術才華而言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艷之首。她的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清人認為她的《尺續》「艷過六朝,情深班蔡」。她還精通音律、舞蹈,她的書法和書畫也頗負盛名。


2、顧橫波,是明代知名女畫家。她通曉文史、工於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覺,尤其善畫蘭花。十七歲時所繪《蘭花圖》扇面至今流傳。

3、卞玉京,她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擅小楷,通文史。她的愛情是絕對的悲劇,一生都沒等到她想要的承諾。

4、馬湘蘭,明代女詩人。她能詩擅畫,尤擅畫蘭竹。她的《墨蘭圖》至今流傳。

5、陳圓圓,色藝超群。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為的就是她,引清軍入關也和她有直接關係。(一種流傳的說法)

6、李香君,她的愛情故事很出名,《桃花扇》讓她流芳於後世。

7、董小宛,的美好歸宿讓人看到青樓女子也可以幸福。她的廚藝也很高超,發明了董糖。

8、寇白門,能度曲、擅畫蘭、能吟詩。為人單純卻不圓滑決定了她在婚姻上的悲劇。一個柔弱的女子,也能撐起一個家,展現女俠的一面。

美麗以陳圓圓為最,才華以柳如是為最。要是才華與美貌兼具者還是推柳如是。


「秦淮八艷」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後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艷」。

比起歷代妓女,「秦淮八艷」不僅有著美艷的容貌,也身懷才藝絕技。她們或工於繪畫,或擅長吟詩,有的唱得一首好曲,有的做得一手好菜。在我看來,她們個個都是「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下面僅舉幾例:

柳如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詩人,君不見,她的名字「如是」便是自己取的,借用辛稼軒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她的詩歌傳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詩》《尺續》等三部詩稿。

董小宛擅長繪畫,畫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她15歲時畫的《彩蝶圖》現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上有小宛題詞,並有二方圖章印記,還有近人評價很高的題詩。她還被後世尊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淮揚菜中的「虎皮肉」,即是董小宛所創,被稱為「董肉」。

顧橫波通曉文史,工於詩畫,尤其善畫蘭花,十七歲時所繪《蘭花圖》扇面今藏於故宮博物院中,十八歲與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參加揚州名士鄭元勛在南京結社的「蘭社」,被推為「南曲第一」。顧橫波精曉音律,常反串小生與董小宛合演《西樓記》《教子》。

馬湘蘭喜愛蘭花,也擅長畫蘭花,《歷代畫史匯傳》中評價她的畫技是「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在北京故宮的書畫精品中也間雜著馬氏的蘭花冊頁,被視為珍品。在文學上,馬湘蘭亦頗具才華,曾撰有《湘蘭子集》詩二卷和《三生傳》劇本。馬氏多才多藝,還通音律,擅歌舞,並能自編自導戲劇。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戲班,能演出「西廂記全本」。


七律· 秦淮八艷 (新韻)

秦淮八艷世無雙,嬌粉佳人迫為娼。?

才冠絕倫壓滿座,婀娜俏麗舞霓裳。?

綾羅綢緞身腰曼,花鈿珠釵鬢髮璫。?

俠骨柔腸潔志遠,紅顏薄命嘆情殤。??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幾部諜戰武打片?
步步驚心若曦和四爺荷塘划船是哪一集?
黃景瑜簽約張家振了嗎?
這四大瞬間,你有沒有感覺到他們好美?朱茵眨眼、青霞喝酒、祖賢穿衣、張敏回眸?
有多少人現在還在聽著經典歌曲?

TAG:娛樂 | 秦淮八艷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