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出現的「黑船」事件,是指什麼?


黑船來航又稱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日本嘉永六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佩里率領的四艘艦船密西西比號巡洋艦、薩斯喀那號巡洋艦、薩拉托加號炮艦和普利茅斯號炮艦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要求將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的國書遞交日本官方的時間。因為這些船隻由於船體被塗上有防止生鏽的黑色柏油,而被日本人稱為「黑船」。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黑船事件呢?以及黑船事件又帶來了什麼影響?

黑船事件是因為日本德川幕府在1633-1639年間頒布「鎖國令」,明確禁止日本人出國、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國,並規定於外國的貿易關係僅允許在長崎進行,而且對象僅限於中國和荷蘭,之後美國船隻多次訪問均被排斥。直至1846年,美國海軍准將詹姆斯?貝特爾率領三艘美國軍艦來日要求開國,但被江戶幕府拒絕。之後1852年長崎荷蘭商館館長庫修斯聽說美國艦隊即將來日本的消息,便把此事告知幕府,並勸說簽訂日荷通商條約當作對策,但江戶幕府仍不為所動。以至於1853年6月3日,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狂熱的擴張分子馬修?佩里率領4艘戰艦出現在扼守江戶灣要衝的浦賀近海,武力逼迫德川幕府,此時幕府將軍德川家慶病死,幕府老中阿部正弘借口要得到孝明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佩里因還有他事,沒有輕易動武;不過佩里聲言明年再來,並且率艦繞航江戶灣,方才揚長而去。


指的是美國以武力為後盾,強迫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

在日本橫須賀附近,有個小城叫久里濱,久里濱一個不大的公園裡,有座紀念碑。碑上的題詞是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寫的:「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伯里上陸紀念碑」——1853年,美國海軍軍官佩里,率領艦隊來到日本,迫使日本與美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打開日本的國門。

  在日本歷史上,佩里來到日本這件事,被稱為「黑船來航」。當時來日的美國艦隊其實只有4艘軍艦,規模不大,但卻令日本人第一次見識了鐵甲戰艦,這4艘船上有大炮63門,而日本陸地上防禦用的岸炮,只有20門。佩里將軍趾高氣揚地在久里濱這個海灘上踏上日本國土,向德川幕府轉交了美國總統的親筆信,要求日本開放通商口岸,並送了些電報機、火車模型等,日本人因此驚呆了,他們沒想到世界上還有如此先進的國家——在此之前,他們只有2個老師和模仿對象,最早是中國,後來是荷蘭。

  不過,允許外國船隻進港,登陸、居住並進行貿易,與當時日本制度不合,不答應又怕美國人動用武力,掌握實權的德川幕府只好答應商議商議,約定次年再談。第二年春天,佩裡帶著戰艦又來了,這次直駛橫濱,德川幕府與美國終於簽訂了《日米和親條約》,允許過往的美國船在下田停泊,上岸購買補給品並居住,隨後,英國、俄國、荷蘭等國陸續與日本簽定了類似條約。

  3年後的1857年,德川幕府在下田與美國簽訂了第2個條約,開放長崎、橫濱、神戶、函館、新瀉;江戶和大阪兩地通商,美國擁有上述地區的居住權,並建立領事館,承認領事裁判權,通商自由,關稅由兩國協商制定。隨後,英國、俄國、荷蘭、法國也陸續簽約。

  主權的喪失,令人們沮喪不已,隨後,日本中、下層武士展開了一系列抵抗活動。有的刺殺美國使館人員,有的燒毀英國領事館,還有一群人,用大炮襲擊美國商船和法國、荷蘭軍艦------英、美、法、荷立馬組成四國聯軍,戰勝了日本人,日本人只得賠款道歉。通過這件事,日本人認識到,只有振興工商業、擴大貿易、自主發展之後,才能與西方抗衡,盲目排外只能吃虧。於是,他們將掌權280年的德川幕府轟下台,把權利還給天皇,由此展開了「明治維新」。下圖,就是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里率艦隊來到日本的情景。

這個海灘,就是當年美國人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地方。


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國力迅速上升,昔日那些不平等條約,陸續修改,日本開始與西方國家平起平坐。而此時距黑船事件只有46年。由此,人們認為,由於佩里和他的戰艦,才使日本比較早地結束愚昧,進入現代社會。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要為入侵者樹碑立傳,紀念至今的原因。


黑船事件就是1853年美國佩里艦隊開進東京灣停靠橫濱,要求日本開放通商的事件。因為佩里艦隊船體烏黑,因此稱為黑船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黑船事件並不像鴉片戰爭那樣,被認為是民族恥辱,日本人認為黑船事件使得日本得以開眼看世界。日本二十世紀初為美國艦隊司令佩里修了個公園,豎立了一座佩里登陸紀念碑,上有當時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二十世紀初日本重要的政治人物,1909年被朝鮮民族英雄安重根刺殺)的親筆手書,紀念碑下邊是一幅世界地圖。


現在橫濱地區仍有黑船祭,也就是黑船節的活動,還挺熱鬧。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為何還被董卓打的落荒而逃?
為何樊登、羅振宇、陳年都無比推崇《反脆弱》一書?
故宮為什麼晚上不開放?
寫楷書應該用半生熟還是生宣,多少錢的宣紙寫作品合適?

TAG:亞洲歷史 | 文化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