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抑鬱症屬於富貴病嗎?抑鬱症可視作時代進步和發展的表現嗎?

「人們如此害怕失敗,所以找了各種借口,甚至故意用左腳絆右腳讓自己摔倒。被自己的左腳絆倒比起被石頭絆倒的好處就在於:有掌控感。
但兩腳交替地絆倒自己的同時,也無法好好地在一條路上走下去。在保護著自己脆弱自尊的同時,也困住了自己。
《刺蝟的優雅》中有這麼一句台詞,用來當結尾很合適:
追逐星辰,莫似金魚在缸中了此殘生。『』
(簡單心理)

看了各位知友的回答,受教了,只是題主仍有疑惑:,富貴也許成為抑鬱的資本能否體現「抑鬱症」是富貴病?被察覺的抑鬱症患者數目增加能否視作時代進步和發展的表現?

如果連生存都存在問題,可能患抑鬱症嗎?(比如在原始森林或突然查出絕症,面對死亡的威脅抑鬱癥狀反而消失,感受到生命的珍貴與美好)
抑鬱症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標誌之一嗎?

關於抑鬱症是否屬於富貴病,大概每每發問都會收到諸如「你又沒得過怎麼理解」「知道痛苦倆字怎麼寫嗎」之類的反饋。
個人認為,抑鬱狀態不等同抑鬱症,很多抑鬱反應只不過是其他精神疾病的副產品,甚至成為跟風的旗幟和所謂「酷」的標誌,似乎具備「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壯烈豪邁。試問:如果抑鬱症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流行」病,那麼醫院的診療又有何意義;如果網上虛假的問卷泛濫,那些專業機構的量化考核又能發揮多大的能效?
「在追求獨特性的同時,人們也在追求認同感。人類學家認為,人們會選擇用其所處時代所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衝突與痛苦。當媒體或專家們將某一心理疾病的癥狀引入公眾視野(包括我們所做的心理科普),人們便會選擇這些癥狀進行自我表達。」 說白了就是自我綁架,一種自以為是的矯情。
『』抱著'嘗試看看'的心態去表現出這些心理疾病的癥狀,加上本身具有符合其典型癥狀的期待,於是強行給自己貼上抑鬱的'標籤'。『』
相似的情感訴求衍生出抑鬱的克隆物,荒蕪的心靈,求同的渴望……嚴峻的社會現狀告訴我們:「矯情」不再只是蒼白無力的俏皮話,而演化為一種畸形病態的心理問題,一種造就於輿論並被廣泛擁護和傳播、趨向富貴病發展的「假性抑鬱症『』。

PS:除了這個問題,我的觀點並不明朗,且基本不具備專業知識,有強答嫌疑。只是希望言語不要過激,無意通過冒犯或刺激他人來達到求教的目的。
類似問題除了私人經歷吐槽空無一物,我想嘗試得到更多有見解、具有代表性的回答。
矛盾衝突反映實情嘛,理智的網友最真實,即使存在異議,也可以代表一種意識形態啦。
做個略有牽強的類比:很多人驚喜地說「誒我有恐高」「我有強迫症」,甚至有意識地和病症對號入座,甚至以此為傲,向朋友「宣揚」,作為彰顯個性的標誌……
我想表明的是這個意思,而不是否定抑鬱症。


謝邀。以前就有這樣的老話:西施捧心,東施效顰。西施捧心是真病,東施效顰是裝病。你題目中描述的不是真正的「抑鬱症」患者,而是模仿抑鬱症的臨床表現的人。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模仿者確實存在。而且他們的存在,會造成非常大的麻煩:既給醫生的臨床診斷帶來麻煩,也為社會上人們對於這種病情的認識帶來誤解,比如你現在的這種看法。而真正的病患,可能會因為這種誤解而失去生命。


偽抑鬱症忍不住要來說話了。
你們知道偽抑鬱症們有多努力嗎!你們有他們的那樣犧牲自己的精神生活來娛樂大眾的勇氣嗎!
開個玩笑。

誠然,現在的社會輿論正在把抑鬱症從談其色變往「天哪你抑鬱哈哈哈哈哈哈你怎麼也抑鬱了」瘋狂發展。
雖然不是沒有看到過一些生來矯情的人在前一秒來找我喊著寶貝我受不了了我也抑鬱了,在發完了傷感朋友圈以後又真的快快樂樂的繼續吃吃睡睡玩玩鬧鬧,對此我只能表示你高興就好。

可是當我自己也被家人懷疑是不是裝病的時候,我自己也真的糊塗了。

自我介紹。
上海的普通離異中產家庭,就讀於普通的市重點高中,準備休學的准高三。

利益相關。

我面對自己的這個精神問題幾乎沒有遮掩,因此省得了應付很多人的好奇心。強行的接受著別人的關心之時也聽見了零星幾句在背後的[劉盼最近好像變了很多。]
幾乎不放在心上,繼續吃我的葯看我的病過我的生活。

真正出現的問題是在家人上。
首先我們要從他們的角度換位思考,自己的小輩變成了精神病,想必是難以接受的。他們看著不去學校沒有活力整天渾渾噩噩的我想必是很失望且憤怒的。

這會理所當然地用說教或者武力發泄來表現出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殷切的希望。

你憑什麼抑鬱?
你裝什麼裝啊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嗎。
你只是懶而已。
你如果真的想死自己早就死了。
天天喊著頭痛頭痛頭痛其實你就是給自己找借口。
你就知道給我們添麻煩。
你如果都能抑鬱山區里的孩子怎麼辦?
就是富貴病。
矯情。

有一次在22樓的家的窗口趴了很久,再把重心往下一挪我就會摔下去,但我最後還是哭著爬了下來,那一刻沒有任何人會比我更想活著。
有一次在學校頭痛難忍,心亂如麻的想就算是死也要把這頭痛給止住,就把手邊拿的到的葯全部吞下了,但我還是去告訴了醫務室老師並被送去洗胃治療,那是為什麼呢。
更有一回我聽見媽媽在隱隱約約的對我說她受夠了不想再看到我,當時迷迷糊糊的想那就不要再給家人添麻煩了,去廚房拿了把菜刀打算走進浴室。
被家人發現了,未遂。
但她們說的是對的,如果我一心求死,沒有人攔得住我。過了幾天我又舉起了刀,我知道,豎著劃,放在熱水裡,再把剩下的安定吃了,就沒有事了。
最後還是沒有這麼做。
淺淺的刀疤已經快看不出來了。
我也繼續活著。


我不認為這樣的自虐行為是為了博大家關注。家人的不理解以及辱罵給我帶來的只有更深的負能量。面對他們無數次激動的表達劉盼只是矯情的時候,我的腦子裡只留得下懊悔為什麼不在第一次就從22樓跳下去。

說這些只是想告訴那些一味的抨擊抑鬱症的人們,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將傷疤暴露給別人,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傷疤就不痛不癢。
在你並不清楚眼前的人是抑鬱情緒還是較嚴重的抑鬱症並對其沒有了解的時候,與其用自己其實愚蠢的大道理去[開導]他們,不如閉嘴。

2017.8
有必要來更新一下。後來經過了非常非常非常矛盾掙扎的考慮過後,我沒有選擇休學,成績如今真的不理想,學業壓力挺大的,畢竟高三了。說實在話我自己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撐過去。可是我還是沒有休學,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的吧。
有一天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突然腦缺血,在家暈倒了。醒來後我家人幾乎停了我所有的藥物,這是令人更加矛盾的選擇,總隱隱覺得高三的遲早一天我會再把它們塞進嘴裡的。暑假減肥大計失敗,但至少我的暴食傾向......好吧並沒有改善。
病情沒有任何好轉,只是我已經快適應啦!
適應萬歲!

很多人來私信找我,我基本做到有問必答,可畢竟精力有限再加上知乎的私信實在是!好卡啊!所以你們如果有大問題可以移步值乎,小問題可以加我微信 乖啦
祝我好,也祝你們好。
謝謝XD


不請自來.我也覺得「偽抑鬱症」才能算是富貴病.
抑鬱症是基於 家庭條件.身處環境.人際交往.等原因雜合而成的一種疾病.比抑鬱狀態要複雜千百倍.
它本來不算是一個嚴重致死的疾病.
但就是這種「偽抑鬱症」的出現.將真正的病人推到了風口浪尖.受輿論迫害.本來就被腐蝕的破爛不堪的人.該如何靠自己承受住衝擊.我們不得而知.
但這是致命的.


關於題主的問題.有兩點

1.自以為是的矯情 .確實是存在的. 通過網上所謂「抑鬱測試」來診斷自己的癥狀.因為測試分數達到了某一個標準.就自己為自己貼上了「抑鬱症」的標籤.其實沒經過醫院專業測試的ta可能壓根就是因為生活中諸多不順導致的抑鬱情緒上頭.
這個是對自己不負責的.也是對真正的患者不負責的.(雖然他們並沒有義務為真正的患者負責)
2.關於這種裝病的畸形心理.
身邊實在是不缺少這樣的人.
裝病的人不外乎兩種.

一類是因為壓力衍生出了抑鬱情緒. 是為了博取別人關心.藉此來緩解一下自己的壓力.讓自己走出抑鬱情緒.
我覺得這個是社會大勢所趨.
造成抑鬱症患者處於輿論巨大壓力下 . 跟裝病的人有關係.但跟社會環境一比較.這層關係顯得就比較淺薄.
另一類是那種只為了博關注的.覺得抑鬱症我行我素的作風很酷很時尚.能夠顯得自己很有個性.
我覺得這種完全是個人修養有問題.不予過多置評.

以上。


抑鬱症和所謂的富貴病完全不沾邊,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和抑鬱患者,我可以負責任的回答題主。

針對題主的一些問題,我相信是由於對抑鬱症相關知識的不普及造成的誤解,我慢慢一點點來解釋。另外,爪機打字慢,不要催我。

首先,題主的第一個問題:患抑鬱症的人數增加是否可視作時代進步和發展的表現?
回答:否
因為我們很多人只是從統計數據上看到抑鬱症患者人數隨時代進步發展而同步增加,就誤以為兩者有一級相關。

其實統計數據表明增加的並不是「抑鬱症患病人數」,而是「抑鬱症患者被發現數」或者「抑鬱症被確診數」,這個數字在一定範圍內確實會隨著社會進步而增加,但並不是說社會越發展,抑鬱症越多,而是社會越發展,我們「越不會把抑鬱症當成其他病或者無病呻吟的矯情」。

舉個例子,以前有人問過我,說以前古代都沒有什麼心理疾病,就是你們這些學心理的人弄出來的。
我說以前也有的,不過歐洲中世紀當成魔女附身燒掉了而已。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如果連生存都存在問題,可能患抑鬱症嗎?(比如在原始森林或突然查出絕症,面對死亡的威脅抑鬱癥狀反而消失,感受到生命的珍貴與美好)
回答:可能性仍然存在,只不過其他心理疾病比如廣泛性焦慮障礙,雙向障礙,驚恐障礙,躁狂發作,習得性無助和PTSD之類的發病率會大大提升。

再舉個例子,我自己,我以前晚上加班,要坐小巴回家,半夜三更估計小巴司機也著急回家,破破爛爛的車能四檔踩滿,遇到個減速帶能四輪離地開到飛起,車上還有其他女生嚇哭的。但是我當時抑鬱發作,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想睡覺。

對於可能致命的威脅,抑鬱者的反應很有可能是,「會死?who fucking care?」
感受生命的可貴什麼的,抱歉,並沒有。

題主第三個問題:抑鬱症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標誌之一嗎?
回答:正視抑鬱症,才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標誌之一。

至於後面題主覺得有些人為了潮流「假裝抑鬱症」,我想提醒一下,抑鬱症的發病不只是存在遺傳和生理因素,還存在認知因素和環境因素。

那種「為了憂鬱假裝抑鬱」,最後玩脫了,真的發展成抑鬱症的來訪者,我遇到過兩個。


曾經看過的一個外國實驗可破這個問題。
一些教授有和題主差不多的疑問,難道只有生活水平還可以的人才能得抑鬱症?生活水準低的人為什麼很少聽到這種病呢。
於是他們找到了貧民窟里的一家人,這家人的妻子就有抑鬱症。把該乾的活幹完,送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就在床上睡上一整天。她十分煩躁,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對孩子們發脾氣,對丈夫發火,等等等等。
丈夫嫌棄她,孩子們不喜歡她脾氣暴躁。
經過一系列檢查,教授們確診她是重度抑鬱症,並為她治療,開導+開藥。
經過一段時間都治療,這個女人漸漸好轉,不再整日昏沉大睡,對孩子們恢復了溫柔,和家暴的丈夫離了婚,甚至積極地去找工作,最後在一家幼兒園任職,生活的一切漸漸好起來了。

很難說女人是因為抑鬱才生活困苦,還是因為生活困苦得了抑鬱症。
而且在貧民窟中的很多人,都像這個女人一樣,並不知道自己有抑鬱症。(我記得看的那篇文章給出了數據,還推斷貧困的人裡面得抑鬱的比率只會更高。我再找找補上數據。)

抑鬱症並不是「富貴病」,而是只有富人們才會注意到自己心理方面的不正常而去檢查。就像是貧民要為溫飽奔波,而富人會花更多錢在娛樂,也就是精神世界上。而貧民自己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生病了。
拿國內行情來說,一次最普通最低檔的心理諮詢,1小時200起吧,一周一次。當然吃藥更重要,但是基本上醫生還是會推薦心理諮詢為輔助手段(裡面的產業鏈就不提了…)如果真的窮得連飯都吃不起,還敢去約心理諮詢嗎?

記錄實驗的文章還沒找到…但是搜到了相關新聞,就是時間古早了點…


題主可以了解一下19世紀法國有一個「世紀病」
因為當時法國時局動蕩不安,社會經歷著巨大的變革,人民生活很不穩定,很多年輕人就整天思想消極,想著自殺…

當時物質生活可以說是很差的,然而還是有這種思潮出現,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抑鬱症比這種思潮有著非常根本的不同,因為是「疾病」。
你該去醫院看看,真的,看看真正的病人是不是你想像的、每天吃飽喝足沒事幹的養尊處優的富家子?實際上,他們可能是任何人,來自任何家庭。我看到過來自農村的一對父子,家境普通的學生,諸如此類。

生命的美好…恕我直言,我有時候瘋狂拜神祈求自己絕症啊,出門被車撞啊,這根本就是解脫啊!生命的美好個毛線?!

至於那種裝抑鬱的,我覺得沒有必要批判,真的,存在即合理,一個人需要博取關注,那麼一定是因為他得到的關注和關心太少太少了,少到沒有滿足他基本的心理的需求,他才會去想辦法博關注,這樣的人,多給他一些關心難道不好嗎?
而且這種情況也多發生在家境比較普通的人身上吧,家庭富裕的人會缺少關心和關注…?我不是,我不知道…

哈哈,大家都加油,把世界變得更美好吧。


恐龍化石在現代變得越來越多了,是不是因為現代科技發達所以它們就自己多起來了?

只不過是以前的人根本不知道,或者說是不了解有這麼一種東西而已。相對起來就會使人覺得「現代社會不行了,各種奇怪的病越來越多,什麼抑鬱症癌症,以前完全沒有聽說過有這些東西嘛」。(相同的問題有「癌症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同性戀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不過其他人說得挺對的,由於媒體發達,大多人都開始知道有這麼一樣東西(雖然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於是「矯情」的人來偽裝出一些外在特徵的事情也是有的。


你自己得一回試試?別說那些無病呻吟的人了,媽的真纏上你了你才知道什麼叫黑暗


謝謝回答!
在此我的見解是:
「人們如此害怕失敗,所以找了各種借口,甚至故意用左腳絆右腳讓自己摔倒。被自己的左腳絆倒比起被石頭絆倒的好處就在於:有掌控感。

但兩腳交替地絆倒自己的同時,也無法好好地在一條路上走下去。在保護著自己脆弱自尊的同時,也困住了自己。『』


很多人說,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人永遠不能理解抑鬱症患者的做法。但是我想說,身為抑鬱症患者,他們同樣不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
也許一些人只是迫於輿論壓力自殺。不是他們想死,而是社會乃至最親的人帶著故意或是懷著好意逼死了他們。畢竟,向死而生,決定你是誰、將往哪去的,永遠只會是藍色寂靜海面洶湧下的浪潮。而「富貴」也許是導致抑鬱症的原因之一,助長單純的抑鬱狀態衍生為抑鬱症。所以我並不認為「富貴病」的看法對抑鬱症患者是一種誤解。
上述問題中「假和諧」的手段,是可能存在於抑鬱症患者自身的,即相對來說更為優越的生活環境給予某位單純存在抑鬱情緒的患者抑鬱「症」的助長條件,在心理上為抑鬱症提供充分發育的土壤,在涉獵不全面的專業知識的情況下,通過理想化意象和消極的心理暗示,最終反而不幸造就了一名抑鬱症患者。(這就是我說的「矯情」的含義,他也許目前確實不是抑鬱症患者,但從長遠考慮可能會發展出病態行為)
試想:當今物質生活迅速充實,為什麼抑鬱症患者數量大幅增長?是因為生活節奏加快?又是否有可能是輿論「故意」造就了真正的「患者『』?雖然這樣思考不大人性:但假若一個人連生存都成了問題,又怎會有精力發展抑鬱症。富足的生活反而給予抑鬱狀態逐漸演化為病態的時間和空間,甚至豐饒的心理條件。基於這個想法,我認為某種意義上抑鬱症可以劃分在富貴病的範疇。
淺薄之論,略有偏激,還望多多指教。


看看新世紀福音戰士,俗稱EVA,那裡都是講抑鬱症怎麼產生怎麼被利用的。

這個問問題的人是來釣魚和學習進一步製造更嚴重有效的抑鬱的。各位抑鬱用戶要留意一下,將來你們面對的是比你們更加聰明和狠毒的人給你們製造新的抑鬱。


我覺得抑鬱症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不過確切的說,是互聯網信息發達的產物。。
抑鬱症在過去信息閉塞時候可以說是富貴病。現在就和生活質量環境沒什麼多大關係了,因為每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很多很多。
這麼說吧,抑鬱症過去有些許名人得,究其原因,名人接觸的世界大,人多,見識廣,充斥了各種自發or被迫比較。。也讓他們看清局限性,也就是眼界低的人會覺得吃飽了很開心,而接觸過更多美好事物的人會在追求不得的情況下抑鬱,雖然抑鬱不全是完美主義作祟,也有感情問題等等。。。但是現代的大多數抑鬱,拜互聯網所賜,當你發現你就其一生努力也不如別人一個腳趾頭。。。對一些低情商的人是毀滅性的打擊。。。
知乎抑鬱方面的提問看了很多,,,大多數都不是家庭環境惡劣。。。大多數都是完美主義作祟加上低情商,不具備判斷力,允許自己跟著情緒走。。。
朋友圈的暗中比較,同學聚會,父母的諷刺,領導發脾氣,都說現在生活壓力大是不錯,其實換句話說,現在的生活節奏對低情商壓力大。。。你壓力大因為你不會控制情緒,因為你看不懂別人發怒背後的邏輯,你都是被動接受別人的情緒,所以活的很累。。。再有就是完美主義問題,這個真沒辦法,當你發現別人做到你想做的事情而你碌碌無為,總是會心理失衡。。。至於怎麼鼓起勇氣克服,這個還比較看你是不是找對合適的進步節奏,。,否則就會一直努力負反饋裡面循環。。。


不覺得是富貴病,你覺得誰會好好的就變成有人眼中無病呻吟的主,往往是真的出現問題了,初期還想被理解的人,在喊些什麼,但是他們的求助,就被有些人,不對,大多數人看做矯情無病呻吟,自尋煩惱,巴拉巴拉,然後就開始講道理,屁,道理有用,早就好了,當誰不懂道理一樣,不管環境是什麼樣的,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他就是沒理由的發生了,別說是因為大環境好了,才出現的,就是大放厥詞,至於時代,也許一直都存在,只是礙於信息的交流方式,不被他人知曉,不覺得把它看成時代進步的提現是件很正的事情,某些所認為的體現,是建立在一群人的不舒服,很不舒服的狀態上的。
可以說我語言行為過激,巴拉巴拉,但是我就是這麼覺得的。


這麼認為的人是阻礙人們理解抑鬱症的最大絆腳石


我一度認為我患病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的家境


所以你們認為只有病理性、器質性的才叫真的抑鬱症,其他原因的都是偽的?


我在985上醫學院,身邊的同學很友善,帶我的老師很好,我的宿舍很融洽,我幾乎沒有任何資格心情不好。可是就是這樣別人羨慕的生活我就是焦慮抑鬱了,沒有任何的徵兆,一切照舊。

醫院照樣下的抑鬱狀態,儘管吃藥的時候很難受,但是不吃藥更難受。

一種葯你吃了整個人反應變遲鈍,開始厭食,對心臟還有影響的葯,你會吃嗎?

我也不想吃,但是我無計可施,無可奈何,否則我就將面臨掛科退學。

我僅僅只是抑鬱狀態,抑鬱症的人又多黑暗呢?


落差症


先噴一波題主!
只是過去沒有重視過抑鬱症這個現象而已。很多的抑鬱症患者在自然的淘汰中消失了。

直到最近的研究才對抑鬱症的病因有所進展,所以即使到現在數據也沒有真正統計出來全球抑鬱症真的有多少。

還有就是偽抑鬱是會發展成真正的抑鬱的。打噴嚏是感冒的前兆!但注意保暖就不會發展成感冒!

抑鬱症有兩種,一種是心理疾病,一種是器質性。但長期的心理疾病是會發展成器質性疾病的。

看著這個導向答主是不是細思極恐?
但其實抑鬱症是更多的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是受到了傷害以後表現出來了而已~

可能題主還年輕,或者遇不到同樣的事。但你關注了這個問題想必最近壓力也很大吧?要注意自己或身邊的人心理健康啊~畢竟重視這種疾病不容易的!


抑鬱症其實更偏愛生活不順,飽受挫折的人。


不太在乎別人是否真有抑鬱症,但既然自稱抑鬱了,想必多少能理解一些我的感受。我不太清楚大家除了看醫生吃藥以外是如何緩解情緒的,於我而言能看見別人在網上留言表示理解,而不是說我無能,這就讓我很滿足了。

看見曾經一起交流過的病友,過了段時間走出這段晦暗時期,讓我覺得我也一定可以的。。。。。。


我看到樓上的發言。你知道有多少抑鬱症患者,因為得病,失去了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在生活中非常貧窮,正在苦苦地掙扎?抑鬱症絕對不是屬於富貴病,正相反,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壓力太大,腦力勞動太多,很多人過度辛苦的工作和學習,過度的疲勞,加之社會不公平,才是引發抑鬱症的誘發之一,如果放在古代,只是種地打柴,簡單的體力勞動,相對來說不容易患抑鬱症。

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減壓,這樣的人生也只能忍受,並且儘力去追求更好。

應該重視心理療法,引導患者回到記憶,去尋找不安的根源,給心靈一個出口,將其中強烈的不安和不適感,以及強烈的痛苦情緒,徹底釋放出來和解除。這樣抑鬱焦慮就會緩解,心靈才可以恢復很好的狀態。關於心理療法我熱心推薦一本書,很有參考價值,《從心理問題到心理優勢:一個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治療筆記》,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講述如何釋放記憶和內心深處不安走出抑鬱的心理療法,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閱讀:

非抑鬱症吃抗抑鬱葯會怎麼樣?被診斷時狀態已在好轉是否可能是誤診?
那些幼年即患抑鬱症的孩子,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呢?
什麼是潛在性抑鬱症?
指責型人格,怎麼改變?
如何安撫抑鬱症患者的情緒?

TAG: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