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為什麼會衰落?

近期推出的一些互聯網新產品(微博、問答網站、FaceBook類的產品)的功能,論壇完全可以輕鬆的實現,為什麼用戶都湧向了這些新產品呢?

例如愛物的增長速度遠遠低於美麗說和蘑菇街;
又例如很多論壇的用戶湧向了微博、問答網站等產品,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做網站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尤其是在搭建平台的時期。只有平台搭建起來了,才談得上盈利,才談得上效益,才談得上其他任何事情,換句話說,搭建平台是一切的起點,在這個目標沒有達成之前,一切都應該是為此服務的。

當然這裡說的「平台」不是指技術上的網路架構,而是一個有一定關注度和凝聚力的信息發布或者交互的場所,換句話說就是先要吸引人關注。

人們的關注來自於哪裡呢?

當然是內容。年紀稍大一些的人應該都還記得天涯論壇、百度貼吧、鐵血論壇、豆瓣小組、西祠衚衕等等這些著名論壇鼎盛的時期,準確地說是鼎盛前夕,大家最關心的是今天哪位大牛(大大/菊苣)又發了新帖,瀏覽量最多的也是這些「乾貨」,有他們在,加精或置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在很認真地寫原創帖,很認真地表達感受,很認真地維護這種氛圍。

正是這些高質量的內容或者說高質量用戶吸引集聚了大量的訪問量和註冊用戶。

然後人多了,內容卻沒有更豐富。因為能創造高質量內容的用戶永遠是少數。這時候休閑區開始火爆起來,在升級制度的刺激下,大家開始大量地灌水,同時由於聚眾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也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灌水現象。當然,有一些論壇會即使採取措施禁止灌水,強迫所有發言者參與討論,但是卻令人料想不到地引起了最初的高質量用戶和一部分新人的矛盾。

為什麼會有矛盾?

當你勞心勞力地寫出一篇文章,卻在下面發現一群毫無道理的糾纏,忍住的就忍住了,忍不住的就開始講道理,當發現對方根本不講道理的時候,怎麼辦,對罵么?有,但是也有人選擇了離開。

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大多數人都會留下來的。留下來看著以前大家認真討論問題的地方慢慢被這些話題佔據——

萬能的XXX,我求助個問題;

XXX就是這麼個地方,誰都別裝逼;

大家來評選XXX最有影響力的一百萬個ID;

是中國人就頂;

要玩轉XXX,你必須知道的;

上了XXX,再也不用上黃網。

一開始偶爾有個幾條,誰也沒當事,但是漸漸地,這些內容佔據了主要的頁面。

這就太令人不爽了。

刪?

刪就行了的話,那也太簡單了。你這是侵犯他們的權利啊,你以為他們不會生氣么?

憑什麼刪我的帖;

你們這群精英主義的上流狗聯合起來欺負我;

運營人員是傻逼就知道維護大牛;

心情不好繼續找個人罵罵。

一個兩個倒還好說,但是你以為這樣的話不會得到響應么?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個地方已經變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用戶選擇離開,甚至包括最初的創建者。到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能夠吸引人的就只有人群的聚眾性而已了,因為人多,所以人更多。偶爾也會產生一些群體性事件壯壯聲勢,比如著名的「六九聖戰」,比如「天誅八尺,還我公兔」。但是這樣的方式註定不是長久之計,漸漸的,覺得無趣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的人越來越少,論壇里除了水還是水,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尋找下一個聚集地,這裡慢慢別人遺忘。

當然一個論壇的沒落還會有其他多種因素,比如融資能力,比如政府管控,比如運營策略等等,但是對於用戶來說,「體驗」永遠是最重要的,這一群人當初為什麼會聚在一起?當最初的目標和力量開始稀釋和流失,就註定了最後的結局。

一個論壇的興衰過程簡化來看大體是——

論壇創始–吸引第一批高質量用戶–吸引第二批高質量用戶–形成小圈子–吸引大量註冊用戶–吸引大量遊客–小圈子和新入用戶產生矛盾–高質量用戶離開–註冊用戶維持–註冊用戶離開–遊客離開–論壇關閉

在經濟學中,這樣的現象被命名為「格雷欣法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劣幣驅逐良幣」。從用戶的眼光來看,那些曾經輝煌的網路社區,天涯、貓撲、貼吧、虎撲、豆瓣……沒有一個能逃得過這個法則,甚至於現在如日中天的知乎也被認為正在一步步滑向這個深淵。

當然也不是說只能等死。為了生存下去,一些論壇積極主動地尋找出路,目前能夠有效遏制這種下滑趨勢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改變平台的主要功能,相當一部分論壇現在已經喪失了有交流意願的用戶,但是瀏覽量和訪問量依舊居高不下,他們的策略是提供下載資源,用資源換流量。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外的影視資源和翻譯字幕是稀缺產品,掌握了高質量的片源和字幕就掌握了流量。但是目前國家的政策的形勢對這一類網站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大部分此類論壇所獲取的資源都沒有受到正版授權,嚴格地說是非法的,一旦監管力度加大,除非投入巨資購買資源,否則只能轉入地下。

另一種是切斷用戶集聚鏈條。當吸引一部分高質量用戶,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小圈子之後,通過邀請碼、註冊考核等方式限制甚至拒絕新用戶進入,內部產生的內容通過專業網站或者電子雜誌等形式向外輸出,這樣也可以獲取利潤。

除此以外,尚未發現第三種方法,如有知曉請告知。

但是這兩個方法顯然都無法適用於公共論壇,那種敞開門大家一起玩的歲月只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開頭提到的那些掛靠在「門戶網站」上的論壇現在靠什麼在支撐呢?

有獎活動、申訴渠道和依靠組織。

有獎活動大家都見過,參加活動做一些事情,然後拍照回帖可獲現金或實物獎勵,這種辦法對於尚有一定人氣的論壇可以維持一段時間,這也要看獎品的豐厚程度和論壇本身積累的口碑。獎品從哪來也是個問題,大部分論壇本身並沒有實力提供足夠吸引人的獎品,只能尋求合作企業,但是企業願不願意和你合作,就看你還剩下多少活躍用戶了。而且別忘了,這些活躍用戶並不是那麼好維持的,如果你這裡沒有意思,他們為什麼不轉移陣地呢?

所以想留住他們,必然需要有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更直接的——製造剛需。大家都知道現在政府對於網路建設口號喊得震天響,而大部分和群眾關係密切的部門的網站實際的成效大家也都很容易去了解到,基本上所有政務網站都是小心翼翼地把這幾張網頁作為單向展現自己成績的平台,但是群眾是需要有一定出聲渠道的。我曾經熟悉的一個官方媒體旗下的論壇就利用了這種交流的不便利,當「負能量」積攢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有政府公職人員出面跟帖或開貼解釋。我不知道這是網站聯繫的還是部門自發的,但這樣也確實保證了論壇訪問量的穩定。

至於依靠組織是說通過和一些公益組織合作,舉辦一些公益活動,有些時候這些組織會主動拉攏遊客進來,但是更多的時候只不過是自己一小幫人自娛自樂而已。

能做到這些,已經很值得讚揚了,但是很顯然,這幾種方法都各有局限。為什麼這些新創辦的論壇甚至都沒經歷過興盛期就開始長草了呢?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沒有吸引到高質量用戶,沒有高質量的內容,當然就無法吸引更多用戶加入,不僅沒辦法產生聚眾性,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應——因為人少所以人更少。

高質量用戶從哪裡來?

一般來講,吸引高質量用戶的因素有兩個:人脈和高質量體驗。

能創辦網站的人一般不會低端到哪裡去,他的朋友圈在初創的時期會起到重要作用,一些朋友為了捧場來到這裡踩一踩,或者反正需要一個寫字的地方,既然朋友辦了一個,幹嘛不用這個呢?這裡面有一些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朋友還會進入管理層,甚至入股分得紅利。

也可以通過嘴炮說服相關行業的大牛入局,但是除非你的論壇填補了某項空白,否則我覺得很難,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能夠產生高質量的體驗,如果沒有這個,大牛們根本不會留在這裡。這種體驗包含兩個因素,高舒適度的界面和高質量的內容。

首先這個地方需要看起來很舒服,用起來很方便,就像房子一樣,誰會花錢買罪受?另一個就是這裡有並且能夠繼續產生吸引人的內容,如果無法滿足獲取高質量的信息或者無法產生高質量的交流,都是留不住這些人的。

好矯情啊。

沒錯,但這也正是他們的價值。

那如何滿足上面兩項呢?

投資。

花錢請好的設計師設計頁面和功能,花錢請好的寫手創作吸引人的文章,至少如果有人能做到這兩點,可以得到現實的回報,這不過分吧……

什麼!老子辦網站就是為了賺錢,你他嗎還讓我往裡貼錢?我哪有錢,你看看我哪有錢,我擦你有病吧!


作為一個在國內四大網站之一的論壇里混了十年版主的人,我首先要確定的是,論壇確實正在沒落。而原因就是簡單的幾個方面:
一,經濟。經濟是一切的根本。以前人們很單純的發帖曬心情,義務的寫手 水軍。現在稍微運作下,在 微博發點有質量有內容的文字照片都可以有錢拿,有點文字功底的誰還去認真敲上還不知有沒有人看的幾百字?以前論壇各種徵文各種活動實物獎勵報刊約稿,還真培養過一部分文學青年。我也認識好幾個曾經專門混論壇的寫手玩家,現在以此為業。版主管理之類的義務服務者,就更缺乏動力了。
二,時間。時代發展步伐越來越快,人們的時間也都越來越寶貴,少有人像以前一樣每天拿出幾個小時泡bbs了,守著電腦逐字逐句的看上幾百字的耐心根本沒有了,隨時抱著手機刷個小視頻短新聞各種吐槽來的方便愉快。作為論壇版主,每天拿出幾個小時處理那些乏味的廣告貼和後台數據,就不可能了。
三,認同感。也就是所謂虛榮心,微博或者朋友圈 豆瓣以及知乎,共同特點就是互動頻率極高,也確實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以及自己發的東西也會最大 可能的得到關注和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帶來了參與各種事件的可能性和被關注的滿足感。而現在的論壇,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軟廣告之外偶爾幾個發帖,除了我們版主義務性的回復下外,基本沒有人去關注。論壇根本吸引不到新人加入的了。
四,死板。除了專業論壇持續火爆之外,其他的幾個曾經很火的論壇都已經是雞肋了。原因就是運營策劃死板,缺乏創新。越冷落,收益越上不去,領導越不願持續投資。如果沒有大的有效變革,大多數的論壇關門指日可待。就像曾經流行的人人網開心網白社會校內網ChinaRen等等,就算存活的,也是慘淡經營。

這種網路產品應該像婚姻,應該修,而不是換。及時跟上時代步伐,提供更前衛的需求引導,敢於做出更新的策劃和嘗試,而不是一直在後面追趕模仿。


說論壇衰落,那真是沒了依據了,相反蘑菇街、知乎什麼的,它們是進化了的論壇形態,不要將論壇定義成 discuz 的樣子。


dz模式的論壇,之所以衰落,是因為其信息展示、篩選等方式沒有與時俱進。


論壇確實今非昔比了。
1、以dz為標準的樹狀結構不利於交流(平板式好些,如豆瓣、友人):即時性不強
2、製造內容的用戶急劇減少,圍觀、起鬨、人云亦云者居多:激勵機制不夠
3、垃圾信息過剩,小白滿天飛:缺乏意見領袖的區分和認證,以及高質量內容的挖掘和推送
4、做論壇是在做服務。是重運營、體力活。數據挖掘是有效輔助,但目前還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我覺得論壇只是一個容器,受不受歡迎取決於裡面的內容和用戶群。誰都可以輕鬆的搭建一個論壇,成敗關鍵是運營。


首先,感謝論壇。說這話有點像那些影帝影后們得獎後要感謝出品方一樣。很虛偽!
從市場表現來看,中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論壇級產品在公眾市場出現。從運營角度看,論壇又是中國這個互聯網市場上運用最多的一種互聯網產品。各行各業充斥著大大小小的論壇不勝枚舉。是中國互聯網內容方面真正的締造者。
從技術和產品模式來看,它是博客,掘客,SNS,所有WEB2.0的母親。
從內容來看,它是用戶產生內容,用戶消費內容的父親。
如果單從WEB2.0泡沫說起,根子就出在論壇從沒真正贏利過。父母是家庭的根本,他們的作用只是一種內容的產生機制產品,他們的子女也多半是藝術工作者。蓬頭垢面,不良於經濟生活,孑然於世。
悲劇的內容模式
我們得承認是論壇為中國的網路發展奠定了內容基礎。如果搜索引擎靠門戶從報刊複製和人工採集的那點內容為基礎,我想百度早喝西北風去了。後來論壇又生下了兒子博客和女兒掘客。讓百度有了產品應用的基礎,所以百度老李要給論壇運營者多一些青眼。
當大眾走進並參與到互聯網內容的生產的時候,悲劇已經註定。
為什麼?
1:我們不可能向生產者自已收費。所以消費這些內容註定是免費的。
2:大眾產生的文化,是流行文化和泛文化。這種信息本身沒有買賣的意義。
悲劇還在繼續:
雖然論壇對產生的內容做了一些聚合(這是門戶的做法),但版塊內的內容是沒有有效管理和規整的,內容越來越多,想找到點東西得到海底去探索了。你會買份不知從何看起的報紙嗎?
最後的晚餐:
論壇最給力的內容生產機制「頂」,恰好是消費內容最大的障礙。一個好的內容被無數的頂催生的同時,也為他的傳播和後來的消費帶來的阻隔。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好多很好的內容最終由論壇產生,流量卻跑到了QQ共享,豆瓣,百科。
贏利模式—得了癌症的流量變現
互相網現有的贏利模式有三種:廣告,增值服務,產品買賣。論壇從技術上來講已經不具備做增值和產品開發的基礎。所以最直接的流量變現就是廣告。
我們知道在中國,網站的運營成本和流量現金還遠沒有達到趨和為零的狀態。再加上一個網站的流量以廣告形式變現的時候就會形成很多剩餘價值不高的流量,因為有價值的廣告位置是有限的。從運營的角度論壇就是個妓女,虧了身體還沒掙著錢。永遠也成不了能潛規則的電影明星。
我們也看到很多大的論壇在做內容增值服務。不是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是為企業提供廣告軟文服務。這個一定不可能成為它的主流贏利模式,因為它會把論壇最本質的生產機制破壞的一乾二淨。
做內容的實質就是做門戶。我們可以看到搜狐,天涯其實都是以論壇為基礎的門戶。
世界上最大的門戶網站雅虎市值不斷下降,不斷裁員。為什麼呢?因為FACEBOOK,因為Twitter。
真正的門戶已日薄西山,何況信息價值供應低端的論壇。
我們已看到它的結局,就不必再糾纏於它的過去。


要說大規模綜合性的論壇,例如天涯,貓撲等,確實是沒落了。
專業性,地區性等中小規模的社群,論壇依然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現在生存不錯的百度貼吧,我認為不是一個綜合性的大論壇,而是無數個專業性論壇的集合體。)

論壇本身就是一個基於中小規模的,有共同話題的社群,一起聊天的產品。(甚至可以看成有聊天記錄的非實時的聊天室。)

論壇的產品模式決定了它的適用範圍和興衰

1、當用戶有共同話題,而規模不是太大的時候

論壇簡單的版面,足夠展示有限的內容。

有限的用戶聚集在幾個熱點帖子上,顯得很熱鬧。

每個用戶都可以參與討論,不用發表長篇大論,一兩句話回復就為論壇產生內容,融入社區氛圍。

由於用戶不多,產生的垃圾內容不多,對主題帖影響較小。

甚至很多回複比主題帖更好,有很好的可看性。

2、用戶規模巨大,內容海量的時候

論壇的簡單版面,展示這麼多信息就非常吃力了。

這使得同一個論壇里,同一時間討論的主題,很難超過一個極限值。

論壇的簡單推送和搜索,也難以滿足各式各樣不同用戶的需求。

而由於用戶量巨大,論壇對熱門主題又有聚集效應。這導致大量用戶湧入主題帖。

由於討論門檻低,誰都可以發帖,這就產生了大量的垃圾內容。很多主題帖下面的討論,已經不具備可看性。

由於討論的平等性,產生了大量的垃圾內容,淹沒了精華內容,導致優質用戶出走。

+++++++++++++++++++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產品,解決了論壇的這些問題,也就搶走了論壇的用戶

比如知乎這樣的模式

話題分類,關注用戶等:解決了海量內容的分發推送。

點贊、摺疊等方式:篩選出優質的內容和用戶。而垃圾內容則被摺疊,噴子的影響範圍局限在回答的評論(並可被回答用戶管理)。


樓主怎麼看愛城和草榴?


微博、問答網站、FaceBook類的產品 無一例外地向下兼容了bbs的討論功能,之外又多了sns基於人的維度,quora 對問題,話題也可以關注,這是傳統bbs沒法做到的。
還有FaceBook這種泛sns社區,運營投入的比例與傳統bbs運營相比低很多,這不能不說明sns社區運營較之bbs社區更加民主web2.0化,sns把更多的內容過濾,聚合的權利更人性化地交由用戶來完成。
這個理念上的本質區別,導致傳統bbs初期門檻雖然很低,但要做大很難,適應不了人和內容節點爆炸式增長的網路效應,控制是social風格交互的,不是bbs這種管理員單項干預的。


論壇是建立在話題的基礎上的,關鍵在於論壇的運營情況。


任何東西都是要發展的,網路也是一樣的道理。或者這麼理解這些新的產品是論壇的變體,並且這些變體都在進行市場細分。人們善於接受新事物,並且能從新事物中獲得收穫,所以用戶會有所轉移。
論壇雖然有輝煌的歷史,但是版主的權利和骨灰級人物往往掩蓋了一般用戶的能量和光輝,也算是一個因素。論壇的主題比較集中,這方面也是很有生命力的。很多專業的論壇是不會流失太多用戶的。
產品運營也是一個主要因素,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也是決定一個產品走向和成敗的基本因素。產品在合適的時間上線,有具有影響力的人推動,有合適的媒介進行輔助,這些因素都是產品成敗的關鍵。


麥克盧漢:強化、替代、再現、逆轉
萊文森:玩具、鏡子、藝術
麥克盧漢:舊媒介會作為新媒介的內容出現


馬甲是得經常換,要不用戶就沒有新鮮感了,當然,新馬甲也得有點新花樣、新玩法,要不用戶很容易發現,也會不爽的。

就像雲計算。
最早的計算形態為大小型機+偽終端,計算能力都集中在主機上。
然後,發展到伺服器+PC,計算能力部分分散到了PC上。
再然後,發展到伺服器集群+PC,計算能力在內部被分配,有的在外部看來像是只有一個接入點,有的是多個接入點。
到現在,發展到雲計算,伺服器集群或虛擬主機集群+PC+移動終端,計算能力在內部被繼續優化,在外部看起來像是只有一個接入點。
說白了,隨著技術的發展,除了衍生出新的終端和虛擬化外,雲計算在形態上並不新鮮。

同樣的,論壇、社區,改的是信息匯總和人們交流的方式,是有在進化的,但沒有變成兩個物種。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反過來的:這麼多新產品,都是腦袋削個尖地想取代BBS,但是結果顯而易見——沒有哪個東西取代了金槍不倒的BBS

哈哈


簡要說最主要的吧

論壇是箇舊產品,臉譜微博問答社交等是新產品,不是舊產品擁有新產品的全部功能,而是反之,新產品兼容了舊產品的功能後還有所創新增加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論壇對個體的宣傳和關注是弱於新時代社交平台的,社交網路把論壇的技術討論繼承下來,同時更多強化了人類社交的心理需求,方便打造大V和粉絲,更加方便撕逼站隊交友約炮等社群功能的實現,所以比傳統論壇更人性化,於是勝出

也恰恰是因此,不論是臉譜微博還是面向主流群體的問答網站這些社交平台越來越向人類社交行為傾斜,技術性信息有所弱化
所以,傳統論壇的優勢更加純粹了:技術,專業論壇可能比社交網路更注重專業知識的交流,從而變得小而美


論壇 → 博客 → sns → 微博

以群體為中心 → 以個人為中心 → 以好友為中心 → 以興趣為中心

互聯網是在根據用戶的需求在不斷變化的


應該說有些傳統論壇用戶開始向互聯網新產品發展。但是傳統論壇我覺得真沒有衰落一說,我也比較喜歡趕潮流用互聯網新產品,但是傳統論壇上我也會不定性不定期地關注動態和變化,這是大家share的一個平台,東西很多,看你如何吸收和消化了。
相比之下像微博一類,我雖然也有關注一些技術方面,用得更多的是面對生活的,像我這麼羅里巴嗦的人,140字的微博僅能代表我每天的心情,記錄每天的生活……但這比blog更適合我,我真是每天在記錄著,偶爾可能會感嘆下,發篇長長的長長的blog來說些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更多的是記錄自己工作中成長的知識。所以,你明白的。^_^~


誰說論壇衰落了?我認為,至今為止,論壇是成本最低的吸引並保持流量的產品形態,是大多數草根創業的最佳選擇。

這是一個相當有生命力的產品形態,在此角度也證明了其存在是多麼的合理。


據說,人可以用自己下邊的「菊花」喝水。(參考貝爺生存。)
但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用上邊的嘴巴喝水,為什麼呢?因為簡單方便。

同理,人們想要問答,為什麼去問答網站,而很少去論壇?因為對於問答這個需求來說,問答網站提供的服務更好。


推薦閱讀:

大家覺得做行業軟體好,還是做互聯網軟體好?
怎樣提高文案寫作能力?
做跨境電商的企業最怕哪些問題,如何服務好跨境電商企業?
有哪些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全面消除一個人在互聯網上的所有訪問痕迹?
你認為字幕組在未來該如何取得存在的正當性?

TAG: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在線論壇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