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的智商在動物界中處在一個怎麼樣的水平?


我給你找了一點相關資料…你可以看一下~

2005年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鳥類學家日前聯合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腦袋大的鳥兒也許更加聰明,因為它們更能適應新環境。

這些科學家們針對世界各地觀鳥愛好者所提供的報告進行了研究,通過調查1967種鳥類的大腦後得出了以下的結論:與腦袋較小的鳥兒們相比,腦袋較大的鳥兒更能適應新環境,更易產下後代。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所稱的腦袋大,指的是腦袋占身體的比例較大。按照他們的標準,鴕鳥的腦袋算是小的,而鸚鵡的腦袋算是大的。

為了調查鳥兒們如何適應新環境,專家們還研究了600多個鳥兒遷入新居住地的案例,其中涉及了近200種不同鳥類。科學家們發現,那些腦袋較大的鳥類在搬家後確實能比腦袋較小的鳥類活得更好。

智商排名

科學家們把這份調查報告發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研究人員還於上個月發表了一份鳥類智商指數指南,給鳥兒們的智商來了個大排名。指南表明,包括烏鴉、松鴉等在內的鴉科鳥類是最聰明的鳥兒,它們要比其他種類的鳥兒聰明得多。此外,在聰明鳥兒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還有鷹、啄木鳥、蒼鷺。而在排行榜上位居末位的則是山鶉、北美鶉、鴯鶓、鴕鳥這幾種腦袋比較小的鳥類。

比較讓人吃驚的是鸚鵡的排名。鸚鵡算是「大頭一族」,而且它們善於模仿人類的言談,總是給人一種聰明的印象。但事實上鸚鵡的智商並不太高,在鳥類中只能排在中等位置。

科學家指出,許多鳥兒都比人們想像得聰明。辛巴威的禿鷹能通過地雷區周圍的柵欄將雷區分辨出來,然後它們便站在這些柵欄上等待。當其他動物不小心闖入雷區送命後,便成為禿鷹們的食物。而日本烏鴉則善於利用人類的力量。這些烏鴉常常將自己無法咬開的堅果放在繁忙的十字路口上,等待經過的車輛替它們將堅果殼壓爛。這些聰明的烏鴉居然也對交通法規無師自通,必要時,它們甚至會利用紅燈以及人行橫道,在繁忙的交通中保證自身的安全。

許多資料還證明山雀的學習能力極強。英國的送奶員常常把鮮奶放在訂戶門前的階梯上,而這些愛唱歌的小鳥們通過仔細觀察,居然學會用喙啄開牛奶瓶上的金屬箔,在主人取奶前先把牛奶嘗個飽。

社交性與智商之間存在關聯的想法目前也已經在對海豚、鯨等鯨類動物以及鳥類動物的智力水平的研究中得到證實。

西方人經常用「鳥腦」來形容愚蠢的人,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鳥兒其實非常聰明,智力和人們一般熟知的高智能動物—猩猩或者海豚,不相上下。

據2005 年2月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評論》報道,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艾里奇·賈維茨領導的一個鳥類專家國際小組近日宣布,鳥類的大腦和任何哺乳動物的大腦一樣,是複雜、靈活、具有創造性的,有關鳥類大腦的解剖學教科書里所寫的幾乎都是錯誤的。

專家表示,鳥類大腦的成簇組織承擔著和大腦皮層近乎相似的功效,這使其不僅能依靠本能生存,還可記憶不同場景、學會高等哺乳動物的多種技能。

鳥類大腦具有同哺乳動物類似的神經結構

哺乳動物有複雜的大腦,既有能促進學習的神經組織,又有能控制行為的基底核(基本神經中樞)。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鳥腦只有基底核而沒有神經組織,比哺乳動物的大腦低能得多。

但是由來自6個國家的29位鳥類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推翻了這一說法。他們通過長達7年的研究發現,鳥類腦部結構其實非常發達、複雜,其所謂的原始區域事實上與哺乳動物是相對應的。

研究發現,鳥類大腦雖然容層較小,皺褶不像哺乳動物那麼多,但其核心的紋狀體十分發達。該結構構成鳥腦的主要綜合中心,操縱各種活動,如吃東西、歌唱、飛行和所有複雜的本能繁殖活動。鳥類的智力主要取決於這一結構的發達程度,而非大腦體積的大小,較聰明的鳥,如烏鴉和鸚鵡的大腦比不聰明的鳥,如雞和鴿子的更大。專家還發現,鳥腦執行知覺處理、運動控制和感覺運動的區域,與哺乳動物的新皮質是一樣的。

鳥類中腦的側突即視葉還形成一個視覺聯繫裝置,類似於哺乳類的視覺皮層。這類複雜的神經和感覺系統能確保鳥兒準確地反射飛翔和高空生活所能遇到的複雜問題,使其能夠很好地收集食物、配偶、保衛占區、孵卵和育雛,同時還能正確地區分敵友。此外,分子研究也顯示,鳥類及哺乳動物的腦部區域就基因和生物化學機制而言,也是十分相近的。

研究小組在《自然神經科學評論》上撰文指出,人們通常認為鳥類大腦簡單,科學界多年來也是這麼認為和這樣教人的。但當烏鴉和鸚鵡,包括其它鳥類的行為表明它們和黑猩猩一樣聰明時,這種觀念就不斷受到質疑。非洲灰鸚鵡不但會在與人類的對話中恰當地使用詞語和數字,而且還具幽默感,能造新詞。研究人員說,一隻名叫亞歷克斯的非洲灰鸚鵡掌握一些數字和顏色的概念,並能像嬰兒那樣捕捉到人們談話里的字母。更神奇的是,它還會發明辭彙,並能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教給其它鸚鵡。該文還談到,鴿子能記住725種不同的視覺模式,可區分「人造的」和「自然的」物體,甚至還能分清畢加索、莫奈及印象派中立體主義的作品。烏鴉可使用不同的工具來獲取食物,它不僅能用小樹枝的枝杈來覓食,還會把胡桃銜到公路上,讓過往的汽車將硬殼碾碎,以便其輕鬆享用胡桃仁。牛津大學實驗室里飼養的一隻烏鴉居然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能將一根長金屬線做成彎鉤,從試管里搞出魚來美餐一頓。小夜鶯則會使用自己的左半部大腦模仿人類嬰兒的哭聲。研究人員認為,對鳥類大腦的重新分析將有助於對很多鳥類的奇怪行為做出解釋。鳥類大腦的「簡單」區域實際上是類似哺乳動物的複雜的信息加工區域,這是其能夠完成複雜行為的物質基礎。解剖還表明,若是根據身體比例,烏鴉的大腦和黑猩猩的大腦其實是等大的,這就意味著鳥在神經系統的規模上與哺乳動物相近,這也為鳥類的高難度動作提供了保證。黑猩猩能使用簡單的工具,能根據不同的目的選擇不同的工具,烏鴉也是如此。猩猩和鳥類都是高度社會性的,都已經進化到能使用和處理社會信息,知道誰與誰結盟,誰和誰有何種關係及如何進行欺騙。它們都有記憶,烏鴉能藏起三萬粒種子,6個月以後再找回來。當其藏食物時如果發現其它鳥在一旁觀看,它們過一會兒會悄悄地回來將食物重新藏匿。喜鵲在幼年時就有了足夠的理解力,知道一個物體躲在窗帘的後面並不說明這個物體已經消失。研究也表明,鳥類在智商指數上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哺乳動物一樣,總有一些鳥兒會比另外一些鳥兒更聰明一些。

科學家要求修改教科書為鳥腦正名

專家們現在達成了共識:鳥類的確是聰明的。賈維茨表示:「客觀研究表明,有些鳥類演化出遠比許多哺乳動物要複雜的認知能力。叫人傻瓜時別再用『鳥腦』這個詞,就把這當成恭維話吧。」專家小組認為,目前解剖學書本中有關鳥的大腦皮層與「智力」的大多數說法,均需要改寫,現有關於腦部結構學術命名的原則也需做出重大修改。

賈維茨指出,目前的體系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它顯示鳥的大腦主要是基底神經節,這個區域控制簡單的大腦功能和本能行為。但事實上,這兩點都不對。鳥的大腦與人的大腦更相似。而且,基底神經節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區域。他建議把鳥類作為研究學習和發展能力以及遷移和社會行為的範例,認為這將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賈維茨稱,名稱對於其所做的實驗和思考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陳舊的術語有礙科學的進步。他希望學術界能夠提出一套新的、更準確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大腦各種組織結構的名稱,如將鳥類大腦智力的中心部位改名為大腦皮層。該專家小組還呼籲,繪製新的鳥類大腦圖,以反映其真正的結構。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問~


推薦閱讀:

大家出門觀鳥的裝備是什麼?
這是一隻什麼鳥,到屋頂它沒飛就抓住了。?
這個鸚鵡是什麼品種的?
城市裡的鳥,鳥窩都建在哪裡?
這是什麼鳥?有什麼習性?

TAG:鳥綱動物 | 動物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