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對「 居家 」的空間裝修審美觀有哪些?


謝邀,就目前看到的設計作品,我就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畢竟沒有在人家那裡生活,就是說說自己的感受,澳門我是真不知道就不說了)台灣是學習日本,香港是學習美英,看移民留學就知,香港的設計偏簡練雅緻明快,台灣的設計偏生活與人文。台灣設計細節細膩,由人感性要求推導設計,香港設計比較功能,由實用性指導,再加潮流元素。設計沒有一種很確定的對比和答案,只有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一些香港設計師的作品:

然後再貼一個我的一個香港的豆瓣友鄰(遊戲程序元)自己裝修的家吧。
迷你新居裝修筆記這是人家的原文鏈接,我把一些內容截圖過來方便大家看。

··············································································································································
下面放一下台灣設計師我看到的作品。相對來說他們更偏好一些自然的顏色或者材質,人文氣息看起來濃厚一些,或者有一些日本關於侘寂之美的精神,這種思想來自於日本(侘寂是現代文學翻譯上的一個誤解,侘び(WABI)與寂び(SABI)。國人將其整理為侘寂一詞。19世紀的日本美學家 岡倉天心 的著書《茶之本 Book of tea》把侘び的翻譯成「Imperfect」所指的應是侘び美學中,外表的殘缺。但這種翻譯顯然是被我們再次翻譯時誤解了,Lost in Translation。 侘び是日本戰國時期千里休創造了侘び茶,是把精神與茶追求的美融合在了一起,亦是所謂的麁相,日語原文意思是上をそそうに、下を律儀に(外表粗糙,內在完美)。寂び,寂在古語中也可寫作錆,意思是「舊化,生鏽」。字的原義固然是來自於中文。是俳句詩人松尾芭蕉,能樂推動下,逐漸產生出了一層美感的含義:從老舊的物體(人)的外表下,顯露出的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甚至會加強)的一種震撼的美。這是百度的介紹)

最後我想說一句,台灣設計里經常用到的那些好看的木飾面都是挺貴的,一般的建材市場的很少有,是一種防火板材,有專門做這種板材的廠家,因為台灣人在大陸做東西的話比較喜歡用這種板材。我的一個客戶就用過這種板材,價格我忘記多少了,反正一張板材的價格好像要比我們市面上見到那種水曲柳什麼的板材得貴一倍吧,而且收口條也不便宜(就是封邊條),另外工藝也不是用釘槍釘而是用膠粘的。所以用這種板材還是比較貴的,但是效果真心好看。


港澳台的居家多數講究簡約或者低調奢華,一般金屬元素較多,材料品種較少,一般大理石,木,金屬,玻璃等四五種材料進行不同的切割拼湊


面積小,多數利用空間存儲,大部分簡約風格;
利用鏡子或者極致的收納方式增強空間感;
哪裡都能找到收納存儲的地方。


港澳地區:
1.因為地方小,不飾合有太多裝飾,多走簡約現代路線。
2.喜歡用鏡子裝飾牆身增加空間感。
3.流行睡房有地台設計增加儲物空間。


推薦閱讀:

哪些小傢具可以把新家布置的有趣溫馨呢?
竹鹽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好嗎?
你有在網上買過什麼優質、性價比高的家裝物品(可以放在家裡用的都算)?
三口居家有必要購買消毒櫃嗎?
有哪些好吃不貴的零食?

TAG:居家 | 裝修 | 家居 | 審美觀 | 室內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