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納尼亞傳奇》系列電影沒有獲得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一樣的成功?


《哈利波特》的小說本身就是暢銷書,拍成電影很大程度上借了原著的東風,具有時效性。你看哈利波特的導演演員陣容有多強大,保證了作品質量是歷史級別的。而且演員全部是英國演員,很多大牌以參演哈利波特為榮。完結後英國全民狂歡,跟過節一樣。
《納尼亞傳奇》原著與《魔戒》齊名,《納尼亞傳奇》是好萊塢在《魔戒》電影創造歷史後的跟風之作。跟現在的跟風青春片本質上是一樣的。
體量上就沒有可比性
《納尼亞傳奇》有點尷尬的地方是既有《魔戒》的史詩性,又有《哈利波特》的童話性,導演能力所限。沒有處理好這點,大戰之後一滴血都沒有,搞的最後小孩子不喜歡,大人嫌幼稚。最後定的七部曲也拍不完了,生生毀了一個系列。以後能重啟就好了。


《哈利波特》系列原作篇幅一部比一部長,電影刪減了不少原作劇情,既讓電影還原了原著,又保證了劇情節奏。
電影在還原原著人物、場景、服裝、道具上都很花心思,知乎上也有不少關於《哈利波特》電影彩蛋的答案。
《哈利波特》系列的配樂也很出彩,基本上你聽到那個音樂,就知道魔法旅程要開啟了。
更重要的是,故事是從哈利——一個在麻瓜世界長大的孩子的眼光來探索魔法世界,讓身為麻瓜的觀眾很有代入感,魔法世界的神秘感和新鮮感都準確地傳達給觀眾了,好像是大家跟著哈利一起探索魔法世界,你看到了這個角落,但還有更多內容只告訴你一點點,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讓人很想繼續看下去。

《納尼亞傳奇》原作篇幅相當短,我買了譯林版的書,感覺七本加起來的篇幅還不到《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一本的字數(待核實)。這樣一本書拍成90分鐘的電影其實是夠的,不用像哈利波特那樣刪減,但是會有一些雞肋情節,拖住了進度。
拿《獅子女王衣櫃》來說,電影很好地還原了原作的劇情,選角、場景、道具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特效也夠一塊錢了,但是整部片看下來,沒什麼出彩的鏡頭,大戰的拍得好平淡,也沒什麼出彩的人物,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半羊人和白女巫。
納尼亞的原作構建了一個世界觀完整的異世界,第一次通過露西的經歷來揭開這個世界的一角,第二次四兄妹被捲入納尼亞的戰爭,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世界,可是電影沒有呈現出來,好像就是在交作業,交完之後指著作業本給你看:作業要求的內容我都寫了,沒偷懶哦。我第一次看到預告片的時候好驚喜,看電影的時候很激動,看完之後:哦,就這樣?
喂!你家衣櫃後面是另一個世界啊親!我小時候看完書天天鑽衣櫃啊!我長大後看了這電影之後後悔鑽衣櫃了!如果我不是很喜歡原作的話,大概也看不下去。
至於連貫性,收留四兄妹的教授跟納尼亞的淵源很深,我已經不記得第一部的電影有沒有彩蛋了,如果導演想拍系列的話,至少也該埋個伏筆吧……
真要說可取之處的話,原作的埃德蒙超級討厭,但電影里的演員長得太可愛了,讓人討厭不起來


對於納尼亞這樣一部暗含深意的書,電影可以往深了拍,也可以往淺了拍。

納一基本上將受眾定為低齡區間,加上聖誕節檔期,讓電影呈現一種合家歡的效果,自然也有票房。再看原著,納一與聖經的呼應算得上是納尼亞系列裡最明顯的一本,阿斯蘭的犧牲正對著基督的犧牲。而在這樣一部兒童電影里,犧牲的精神並沒有很重筆墨地展現,更多的是一種常態化的「愛」。導演安德魯 亞當森在這裡的處理手法有明確的傾向性,利用他擅長的奇幻手法,使電影更趨於商業化,為大眾普遍接受。

而到了納二,安德魯導演希望看到一些成長和突破的東西,也開始嘗試往原著的深層次走。電影和原著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彼得指導的那場失敗的夜襲。他想讓大家看到彼得的成長、越發自負的性格,以及他對阿斯蘭信仰的缺失造成的後果。從納二關於信仰的解析來看,它是最具有納尼亞氣質的一部電影。

然而納尼亞電影的受眾群體仍舊停留在低齡觀眾層,導演煞費苦心的解讀放在孩子們面前不僅難以理解,而且十分乏味。用童話的場景講一個成人故事給孩子聽,自然不會有好反響。

於是投資方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將納三帶到了奇幻方向,擴大受眾。納三想要塑造的是一個類似哈利波特的奇幻世界,略帶陰暗的風格,精緻的特效和配樂。

比起自小閱讀納尼亞原著的安德魯來說,新的導演更加商業化。換句話說,他拍的不是劉易斯的納尼亞,而是給觀眾看的納尼亞。但是他忽略了重要的一點,納尼亞之所以成為不朽的奇幻界楷模,不僅因為它塑造了孩子們的夢,更因為劉易斯賦予它的基督思想。沒了這些思想的電影,只是一個披著納尼亞外衣的空殼。更何況納三的節奏過慢,本身作為一部商業片也算不上優秀之作。

綜上,納尼亞的電影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能將原著的內核和讀的懂這些內核的受眾相結合。但是我們願意相信經典的不朽,在不斷的翻拍之中終能和《魔戒》一般接近原著的高度。

以上。


《哈利波特》:該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3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4.5億本(截至2015年)。
《納尼亞傳奇》:在半個世紀里,這部書的銷售達到8500萬冊,至今已被翻譯成30多種外國文字
來自百度百科。
格完機維基上不去了。
若不準確求精準數字。
不過大致應該如此吧。


「大人往往發現不了納尼亞里隱藏的故事。」
——C.S.Lewis《關於納尼亞傳奇的那些事》

說電影,不說書。

《納尼亞傳奇》的電影定位本來就是面向兒童的。如果以兒童電影的視角去審視這個系列電影,這個系列電影是可以作為「兒童奇幻」這個類型的代表作的。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定位反而是限制級的。這點是我以前在一些外國兒童節目里了解到的,當時並不在意,現在我查了百度百科,《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確是明確分級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分級是:PG-13、PG.

啥意思,嫌我啰嗦自己跳過:
PG-13級的電影是需要對13歲以下的孩子進行限制觀看,對於13-17歲的孩子需要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PG-13級的電影有少量暴力鏡頭,粗魯的暴力鏡頭則幾乎沒有,電影內容中可能出現部分裸露和髒話。

......................................................

觀影群體不同,口感,節奏感也是不一樣的。畢竟都是商業電影,《哈利?波特》能有本事把最後一部分開兩次賣錢觀眾還叫好,客觀地說:你用大眾商業電影的消費意識去消費《納尼亞傳奇》系列電影,正應了開頭給出的話。


「As a result, you are already too old for fairy tales, and by the time it is printed and bound you will be older still. But some day you will be old enough to start reading fairy tales again.」

這是劉易斯寫在魔衣櫥那本書前面的話。

「你長大了,不適合讀童話了。
可有一天,你會長大到再讀童話。」

第一部的定位把這個系列設定為兒童向的電影,所以很多內涵孩子們是不懂的,但是成人也很難去通過兒童向的電影感受更深刻的東西。現在這個時代 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劉易斯所想的那樣長大以後還會看童話的。

另外 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看的時候感到的驚艷,也記得對第二部《凱斯賓王子》的喜歡。但是第三部的時候,感覺就偏離了我印象中的納尼亞。
畢竟作為第一部的四個主角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可是熟悉納尼亞的朋友都應該清楚第三部以後幾乎沒有這四個主角的出場機會了。
作為一個系列的小說,並且擁有深刻內涵的小說是可以脫離主角的。但是作為一個系列的電影,脫離了大家所熟悉的主角,甚至脫離了一開始設定的背景,那真的是很難受到歡迎了。


我覺得納尼亞的故事比較淺,是舒緩類型的,故事情節的衝突沒有那麼嚴重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魔法師要以掃帚作為交通工具?
斯內普那麼強,為什麼會被納吉尼殺死?他打不過伏地魔還可以逃啊
小說《哈利·波特》中,為什麼斯內普教授沒有對魔葯教材進行改進?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哈利·波特》?

TAG:電影 | 童話 | 哈利·波特 | 書籍改編電影 | 納尼亞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