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滿族文化網微博說岳飛只是軍閥不應該過度吹捧?

胡適呂思勉早就指出岳飛只是軍閥,不應過度被吹捧!


1.滿人皇族先祖努爾哈赤,讓自己的兩個孫子改成了名字,即長子代善之長子岳托、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岳樂。(存疑?望高手解答)

2.康熙,御賜岳飛的23世孫岳鎮九伴朝鑾駕和蟒服。

3.雍正,在岳飛墓前親題「碧血丹心」四個大字。(實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書,感謝@暗影吉他手 指正)

4.乾隆,多次去岳飛墓祭奠,親筆題詞曰:「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5.清雍正9年(1731),李衛重修岳飛祠墓,錢塘知縣李惺重鑄四跪像,並立碑記之;

乾隆12年(1747),布政使唐模重鑄四跪像;

嘉慶7年(1802),巡撫阮元用收繳的外國海盜鐵炮兵器改鑄四跪像;

同治4年(1865)布政使蔣益澧重修岳飛祠墓,又重鑄四跪像;

光緒23年(1897)布政使張祖翼又重鑄四跪像,並刻碑記之。

百戰神威

——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匾額

忠靈未泯

——清西太后葉赫那拉氏·慈禧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匾額

6.哪裡來的奴才在這大言不慚,膽敢質疑主子的做法?來人,掌嘴!


滿族文化網發的東西沒有看的價值


滿族文化網嘛,雖然這個答案里有幾位滿族人士罵的很厲害,但其實他的微信公眾號,單單北京一地就有上萬人關注。我也看過皇漢的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只是這個滿族文化網的零頭而已。只怕這個被人嘲笑的滿族文化網,對普通的有點民族意識的滿族來說,還有些影響力呢……

我真的很想知道那些罵它的滿族人士,對滿族的影響力,有他們痛罵的滿族文化網大么?這個滿族文化網對當代滿族的民族主義究竟造成了多少影響?我們是不是嚴重低估了所謂「皇滿」的數量,而嚴重高估了所謂「皇漢」的數量?


這個滿族沒文化網的人……我微博上好幾個滿族兄弟姐妹都看不下去了……

有清一代對岳飛是很尊崇的,從順治到光緒岳廟修繕史不絕書,乾隆這個岳飛的粉絲給予岳飛「嗚呼!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的高度評價,還御筆硬點一聯「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岳飛的後裔岳鍾琪做到陝甘總督……

評書界說岳說得最好的是劉蘭芳奶奶,一百度,滿族……


看看御批通鑒輯覽里乾隆對岳飛的評價,這些偽旗人應該拿塊豆腐撞死。

而且任何言論不考慮歷史背景,都是在耍游氓,北洋軍閥時代,搞關岳合祭,說岳就是在罵軍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觀點和前後差異太大的,都是為了打鬼立靶子。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
漢族同胞已經表示進入現代之後歷史仇怨既往不咎了
滿族同胞這麼急吼吼的跳出來強調自己和歷史上的女真人一脈相傳,是想讓漢族不但每天宣傳民族英雄,還對他們清算賠款么?


漢滿之類的問題就不談了,這個……真沒什麼可糾結的。就我而言,我認識的最鐵杆的岳粉妹子就是滿族人,人家嗑史料撕傻逼挖同人坑砸錢買書買周邊的勁頭三個我都比不了〔扶額
只能說,傻逼放哪都是傻逼,不能因為ta碰巧是哪個族群的,就把某個族群也列入傻逼一類。這麼做的人,邏輯和智商可也就被傻逼拉到同一個層次了……
————
這篇文本來看標題就可以略過去的,奈何本人嚴重抖m症,忍不住點擊進去圍觀黑子的新套路。誰知道一看一個笑點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
先提前說一下,這是吐槽貼,乾貨不多。時間寶貴的知友就不必往下拉了。

岳飛不如張俊韓世忠。
——吹吳大吳二吹劉四廂吹老韓我都認了,起碼以上眾人能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吹鐵臉……這是認真的?要知道陸務觀那篇收錢洗地文也只能勉強列出明州和柘皋啊……
惟願每一個鐵臉真愛粉,都能碰見乘著七彩祥雲救他的花腿軍〔比心

岳飛北伐失敗要靠劉錡救。
三千岳家軍敗回臨安。
——我思考了半天也想不通這是怎麼來的,口胡也要按xx法。莫非他想說的是順昌那次岳飛把張憲踢出去援劉錡(那也不是打敗了要救啊喂)然後華麗麗地記反了?還是把岳飛希望友軍配合齊頭並進弄成他老人家慫到讓人去救?還是把趙構吃了後悔葯重新踢去戰場的楊沂中記成了劉錡?只能在這留方家指正了。
至於三千岳家軍敗回臨安,我懇切地請求po主別慫,趕緊把史料砸過來。

岳飛殺舅,殺傅慶,殺劉經。
——以上三條加上馬家渡可以合稱岳黑界的四大天王。
我一直很好奇他們為毛不把段子更新一下,這不從側面論證某人黑點哪怕強行整出來的黑點也真心不多嗎?

從韓順夫擄掠婦人看岳家軍的糜爛,從取麻斬兵看岳飛的虛偽。
——韓順夫擄掠婦人絕對是個例中的個例,上升到岳家軍全軍純屬玩笑。如果這都能被批鬥所帶隊伍軍紀糜爛,那一言不合就讓部下老婆陪酒的韓世忠,縱容部下劫掠的張俊又該怎麼算?
何況岳飛得知此事後,從重處罰了韓順夫的親兵(當時韓順夫已經因為嗨得過度死於敵軍偷襲),岳飛對擄掠婦人是什麼態度可想而知。
包括被黑子噴慘了的殺舅,看看材料全文就知道,岳飛對舅舅的處罰開始就是因為舅舅不守軍紀侵犯百姓。對親人尚不徇私,對其他人又會如何?
而岳家軍後來的軍紀如何,不止一處材料有記載,有名的如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沒名的如在老百姓家借宿一晚走前還幫人家把屋子打掃了……連當時官方的表彰也逮著這點可勁誇,誰能想到千年之後居然會被營銷號噴作風糜爛呢?
當然這篇文最神奇的一點不是噴作風糜爛,而是噴完作風糜爛轉臉噴岳飛軍法太嚴過於虛偽。可軍法不嚴,又怎麼保證作風不糜爛?他又怎麼能把本來盜匪遊民占多數的軍隊訓練成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難道是充話費送給他的?
在我看來po主就是自打臉,不過鑒於po疑似花腿軍真愛粉,這麼推演倒也當真不奇怪……

岳飛的名聲都是岳珂吹出來的。
——持這個說法的人,大多下一句就是金佗不可信云云。但《鄂國金佗粹編》到底是部怎樣的書,倒沒多少人關心。
金佗確實有不合史實之處,但這種錯漏一是由於岳珂編寫此書時據岳飛被害已經過去半個世紀,相關的核心人士如王貴李若虛大多去世,相關史實難以參證,二是出於為宋高宗文過飾非的需要不得不做的改動。但這隻能說明,金佗的材料需要與其他史料參照,不能籠統說「金佗不可信」,起碼不能因為作者是傳主的孫子就把一本書打為偽書。——別的不說,金佗里除了行實編年和籲天辯誣還有高宗的詔令和岳飛的上書,難道連這種原始資料也給否定了不成?
最搞笑的是,有些人前手批岳珂文過飾非,後手就用王次翁兒子編寫的東西批岳飛淮西救援不力。我也用黑子的套路質問一句:金佗是私史(當然金佗應該並不算是,人家是南宋官方認可的),那《敘紀》算什麼?就岳飛的孫子算孫子,王次翁的兒子就不算兒子?
說岳飛是岳珂吹出來的,多少隱含著這樣的論點,別的將相木有名氣是別人沒有好子孫吹。是不是這樣的呢?張俊的曾孫張鎡可是請陸遊給張循王寫德勛廟記,扶天夾日都吹出來了。再如,張浚的兒子也就是著名的南軒先生張栻,在給別人寫的墓志銘里暗戳戳抱怨淮西兵變不是他爹祥瑞的後果,而對符離之潰的記錄也是「雖然打敗了但我爹是多麼優雅淡定從容值得我們學習啊」這個畫風的咳嗯。再如朱熹給他義父劉子羽寫的神道碑也是一通猛誇……那麼問題來了,陸遊張栻朱熹誰的分量不如岳珂?又為什麼只有岳珂的「洗地文」造出了神?


岳飛北伐打敗高宗不得不求和,高宗才是雄才大略的君王。
——撕到這句突然懶得撕了。以前你們起碼認可高宗主和岳飛主戰,起碼認可北伐有一定效果,撕也圍繞著戰和哪個有利於南宋國運,圍繞著繼續打下去能不能把勝利持續下去。
現在這波算什麼?因為岳飛北伐失敗,所以高宗不得不和,和之前還雄姿英髮指揮了個柘皋大捷以最大限度保全談判桌上的利益。因為岳家軍是私軍岳飛是軍閥,對北伐無用對皇權有威脅,所以趙構不殺了他簡直對不起作者yy出來的中興英主的光環……
辯無可辯。
以前我以為最無恥的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後來才知道,殺人放火之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為了千秋萬歲名,把修橋補路據為己功。真英雄的屍骸,只能徒然在塵埃里躺著。
我一句話都不想說。


努爾哈赤不是軍閥難道是煤氣閥么?
手動滑稽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愛國英雄。公元十二世紀,女真族在北方建立了金國。金人不安心偏居北方,隨著國力的增加,他們吞併宋朝的野心日益膨脹起來,並不斷肆無忌憚地侵佔和騷擾中原地區。面對國家山河破碎,百姓民不聊生,甚至生靈塗炭的悲慘景象,岳飛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主動請纓提旅,率領英勇善戰的岳家軍,馳騁抗金前線,殺得金人棄盔丟甲,聞風喪膽。】——毛澤東
【岳飛還有兩句話:『餓死不搶掠,凍死不拆屋』。就是餓死也不能搶劫,凍死也不能拆房子烤火。看起來,岳飛治軍是有他的一套的。所以那時金兀朮不怕別的,只怕岳家軍。他說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誰要撼我們解放軍,那就更加困難了。撼山易,撼解放軍難。】——毛澤東
【我也是看三國掉眼淚的人。想起風波亭,心裡就難受。可是後來我還發現,人這一生經多大難,辦多大事。英雄一死就出了名。岳飛被殺,就家喻戶曉並且流芳千古了。他流了血,這血就滲透到我們民族體內,世世代代傳下來。】——毛澤東

2013年,岳飛誕辰910周年,《人民日報》以專版形式,【隆重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誕辰910周年】,並以「民族精神世代傳承、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為副標題。
民族英雄,萬古流芳,偉人讚譽,先烈榜樣,激勵後人,振興中華 - 狐言論史 - 知乎專欄


富察春兵這貨曾經鼓吹偽滿洲國是自己的祖國,曾經大肆讚美川島芳子,你們覺得他思維正常??


岳飛是中國宋代抵抗外國入侵的民族英雄,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反對民族壓迫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為漢民族的民族英雄!!!!—本人態度
謝邀,本來在單位看書準備考註冊岩土,剛好手頭沒啥事兒,就來看看
--------------------------------------------------------分割線
好了,一看到標題,發現又是滿洲文化網。。。。。。。。。。。。我只能說:「哈 蛤 哈」。咱們和這個瘋子較什麼勁啊。。。。。但是呢大家這麼熱情啊,我就說兩句了
呂思勉什麼樣子的人大家還不清楚么?他的話暫時放下。我們先來看蒙古人如何對待岳飛周邊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欽奉詔條內一款,五嶽四瀆,遣使詣祠致祭;其名山大川、聖帝明王、烈士載在祀典者,所在長吏,除常祀外,擇日致祭,廟宇損壞,官為修理。欽此。」
至大四年(1311)正月初五日,欽奉祀南郊,詔書內一款,岳鎮海瀆,已議加封遣使致祭;其路府州縣名山大川、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凡在祀典者,各具事迹申聞,次第加封。除常祀外,主者施行,嚴加致祭,廟宇損壞,官為修葺。
其實蒙古政府不僅給與封謚,而且支持對杭州岳廟及岳飛墳墓的修繕。
對此,元人(好區分而已,政治上我們等不承認「元」)陶宗儀曾有記述,現轉錄於下:
「岳武穆王飛墓,在杭棲霞嶺下,王之子云祔焉。自國初以來,墳漸傾圮。江州岳氏諱士迪者,於王為六世孫,與宜興州岳氏通譜,合力以起廢,廟與寺復完美。久之,王之諸孫有為僧者,居墳之西,為其廢壞,廟與寺靡有孑遺,天台僧可觀以訴於官。時何君頤貞為湖州推官,柯君敬仲九思以書白其事,田之沒於人者復歸,然廟與寺無寸椽片瓦。會李君全初為杭總管府經歷,慨然以興廢為己任。而鄭君明德,元佑為作疏語曰:西湖北山褒忠演禪寺,窺見故宋贈太師武穆岳鄂王,忠孝絕人,功名蓋世,方略如霍驃姚,不逢漢武,徒結志於亡家,意氣如祖豫州,乃遇晉元,空誓言於擊楫。賜墓田棲霞嶺下,建祀祠秋水觀西。落日鼓鍾,長為聲冤於草木。空山香火,猶將薦爽於淵泉。豈期破盪子孫,盡壞久長規制。典祊田,墮佛宇,春秋無所烝嘗。塞墓道,毀神棲,風雨遂頹廟貌。休留夜啼拱木,躑躅春開斷垣。落淚路人,事關世教。蓋忠臣烈士,每詔條有致祭之文。豈狂子野僧,攙國典出募緣之疏。望明有司告之台省,冀聖天子錫之珪璋。褒忠義在天之靈,激死生為臣之勸。周武封比干墓,事著遺經。唐宗建白起祠,恩覃異代。疏成,郡人王華一力興建,於是寺與廟又復完美。且杭州路申明浙省,轉咨中書,以求褒贈。適趙公子期在禮部,倡議奏聞,降命敕封並如宋,止加「保義」二字。
方面一:蒙古人畏懼強者,尊敬勇士。岳飛的武勇符合蒙古人胃口
方面二:籠絡人心。。。。這一點不需要多說,大家都懂
註:蒙古人僅僅評價,修繕周邊。

明代,蒙古人被逐出中國,淪陷了快400年的幽雲十六州,河西故地,遼東故地都被收復回來。(蒙古國現在都在)恢復漢祚後,無論是在官方話語還是在民間視野中,岳飛都一再地被提起,並且地位一直在提高才開始對岳飛推崇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下詔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一,「從祀歷代王廟,配宋太祖享」。
景泰五年(1454年),武功伯徐有貞創岳飛廟於湯陰故土,景泰帝御題為「精忠之廟」。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政府甚至將岳飛置於神的地位,加封其為「三界靖魔大帝」。
(明顯的愛國主義教材)
民間對於英雄,士人也做了大量詩詞讚賞:

《題岳武穆王祠》

   黃周星

  山川不改仗英雄,浩氣能排岱麓松。

岳少保同於少保,南高峰對北高峰。

看第三句,將于謙和岳飛等同,他們都是抵抗外敵的英雄,其性質和抗日英雄等同。

《岳王墳》

   邱濬

  我聞岳王之墳西湖上,至今樹枝尚南向。

  草木猶知表藎臣,君王乃爾崇奸相。

青衣行酒誰家親,十年血戰為誰人。

  忠勛翻見遭殺戮,胡人未必能亡秦

  嗚呼,臣飛死,臣俊喜,臣浚無言世忠靡。

  檜書夜報四太子,臣構再拜從此始。

這是明人的推崇,正常的漢人對於民族英雄的崇敬,並且以此為目標報效國家。並且是成為明代最好的反思教材(國家滅亡過一次,當然要反思。)


到的滿清時期

岳飛當時移出武廟;滿清對待岳飛的態度就不如蒙元時期那樣洒脫,變得極為複雜。滿清政府一方面希望繼續借岳飛來宣揚忠順,籠絡漢人;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看到這個打過自己老祖宗(名義上,其實通古斯人嘛。。。大家懂)的人被頂禮膜拜。於是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將岳飛移出供奉了幾百年的武廟,追封漢將關羽三代,在全國普建關帝廟。

想借關羽之名,將漢人對岳飛的尊崇全部轉移出去。這樣一來,岳飛地位自然大跌,各地武廟多為關羽獨佔。而在此後滿清的官方評價體系里,岳飛則被僅僅定型在一個「精忠」的框架里,成了「精忠岳飛」。


到了民國

岳飛形象才又被重新塑造。

民國元年(1912年)11月20日,袁世凱甫一出任大總統,就發布「關岳合祀」命令,把岳飛重新請進了神廟,並下令民國海陸將領均需按時祭拜「武穆」,甚至詳細規定了祭祀禮節及貢品用度。但是隨著北伐戰爭的打響,打倒軍閥變成了舉國口號,北洋軍閥尊崇岳飛,自然岳飛也就被連累戴上了「宋代軍閥」的帽子,並遭到革命力量的批判,很多地方岳飛廟盡毀。

這一點聯繫北洋時期的社會狀況,難免胡,呂有此評價

北伐勝利後,國內矛盾緩和。國民政府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將岳飛與伏羲、神農、黃帝、孔子、孟子、關羽等十二位歷代名人列為「先哲類神祀饗祭」,並列入法典,岳飛一下子就成為了「民族英雄」的化身。

然後我奉上毛澤東同志對於岳飛的一些評價:

「岳飛軍,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1935年3月2日,毛澤東在四川聽朱德講紅軍遵守紀律後說:「岳飛軍,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朱毛紅軍的紀律在井岡山是這樣。」(《毛澤東長征在四川》第49頁)

「秦檜在朝,害死岳飛」: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說:中國賢明皇帝,忠臣當朝;昏君,奸臣當朝。宋徽、欽二帝,秦檜在朝,害死岳飛,弄得山河破裂。(陳晉《毛澤東之魂》增訂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367頁)

1950年2月,毛澤東同志在蘇聯向斯大林介紹了12世紀古代中國著名統帥岳飛以抗女真人入侵而出名。斯大林聽完輕輕說:「這位將領,真是有勇有謀啊。」(武原、曹爽編《外國人眼中的中共群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1頁)


毛澤東同志一生常吟、聽、手書《滿江紅》:他非常敬重岳飛的民族氣節和文韜武略,一生常吟《滿江紅》。 毛晚年做白內障手術的時候,就是在《滿江紅》音樂下進行的。毛澤東同志也有親筆手書的《滿江紅》。

綜上所述;建議國安部門對滿洲文化網進行調查;此主頁存在嚴重反革命嫌疑。。。。。。。。。。。。

以及鄙人覺得1583年在中國東北有個人帶了十三個人開始非法尋仇,在中國土地參加各種鬥毆,搶劫各大部落,和東北城市破壞民族團結,到了1616年更是身為朝廷命官時突然公開的以外國人身份公然分裂國家,獨立建國,並且進攻撫順市。。。。。。。。此行為大概才是軍閥吧?而後此外國軍閥偽政權長期把控神器近300年,直到辛亥革命……

奉上本次西塘漢服文化周照片。大家加油努力,著漢家衣冠,興禮儀之邦

君不見,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


······這玩意·····老一輩學者是由他們自己的歷史環境的,他們寫的東西不能成為某某不能成為英雄的論據。

只說統治者態度

乾隆,乾小四最愛的文臣偶像是諸葛亮,他給諸葛丞相寫了水一樣多的詩啊,雖然質量不咋樣。

武將寫過詩的大概就是岳飛了吧。雖然後來搞武聖的時候暗箱操作變成了關二爺,但是岳王廟也一直佇立在西湖邊上喂。誰敢BB啊。

這種傻嗶網站的東西就讓自身自滅不行嗎,要不舉報一下,封了算了。

反正也沒啥正經玩意,成天作妖!


順便再說一句,我也不怕得罪人,反正有人罵過了。動不動就:你們敢這麼說我們要拉清單的喲。搞清算這種手段,別想著我用一用就行了,不要緊的。你開了口子,只會清算擴大化,把火燒到自己身上。真該撕擄明白的,不也沒整明白么。


說岳飛是軍閥的話。

嗯,最先這麼說的呂思勉被蔣記國民政府送上法庭,狠狠地收拾了一回。

之後就乖多了。

本朝更不用說了,太祖出訪蘇聯的時候,給斯大林同志談話,用了「視死如歸」這個成語

斯大林聽了翻譯以後,表示無法理解「看見死就像回去一樣」是什麼意思。

太祖給斯大林同志解釋,這個歸不是歸去,而是回到當初的生命的原點。

然後給斯大林同志安利了一波岳飛同志抗金的事迹。

斯大林同志聽後也甚為感慨,評價說「此人是一傑出人物」。


回有中穆,滿有文化


我一個滿族人都不看這個垃圾網站,請各路大神莫要拿這等腦殘為代表抨擊滿族,謝謝。


在我童年時,我母親經常拿恢復祖業教育我,如痛恨革命黨人,咒罵孫中山先生等……有一年,看見父親的月曆牌上,在中華民國的民字旁上,加上一個亡字,我就問為什麼改為中華氓國?我父親會心的笑了。—— 《醇親王府的生活》


脫離歷史環境評價某件事都是耍流氓
我說是呂思勉這件事要放到當時軍閥混戰的大背景下
呂思勉批評岳飛是軍閥本來就是借古諷今,當時民國草創,尚無一個能鎮壓全局的中央政府,北洋一塌糊塗,國共還是反賊,中國軍閥混戰,苛捐雜稅兵災匪災,民不聊生,各地的草頭王有槍便是王,橫行一地,魚肉鄉里,

呂思勉先生有感而發,借古諷今,用批判岳飛來批判當時民國大大小小的司令「軍閥」。
再加上呂先生基於自己所屬的知識分子階層的貶低軍閥,推崇文人政治,這種悖逆與中國傳統忠奸觀念和當時新興的民族主義思潮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此脫離當時的局勢,指責呂思勉先生或者批判岳飛都是不合適的

不同的史觀得出不同的史論,用批判岳飛這個「假軍閥」來批判當時國內的真軍閥,以及為秦檜翻案來力挺中央政府攘內,都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基於當時的政治背景借古諷今,並不是單純的論史,岳飛等中興四將和秦檜其實都只是個載體鋪墊而已,所有斷章取義企圖用呂思勉先生為其背書的人,要麼語文不及格,要麼就是別有用心,當然,大部分人兩者兼而有之


史學問題自有專家評判 微博這位把胡適當論據 胡適不是史學家 更不是宋史專家 在知乎 也有很多人能從史實上駁斥岳飛軍閥論

以前的廢話還能繼續用

在一個民族主義復興的時代 一個主體民族占絕大多數的地方 一個曾經的征服者的後代 如此行為 借用嘎子的話叫做 別看你今天鬧得歡 小心將來拉清單 舉個栗子 如果認同納粹的德國人到以色列去宣揚納粹非常好 該是什麼下場呢

話說漢人健忘也好 以德報怨不計前嫌也好 反正那些個事 遠的過去近四百年 近的也過去百年了
誰都不提 讓他停留在書本里 對於弱勢一方是最好的 畢竟烏合之眾集體無意識 真要鬧到不可收拾 族群角度誰會完蛋是一目了然的 怎麼就不聽勸呢

ps 八旗後裔最好分清自己的祖先是滿八旗 蒙八旗 漢八旗 滿八旗里也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建州的敵人 比如葉赫那拉部的後代 蒙八旗認祖歸宗 漢八旗 呵呵 遲至乾隆時代 大清國就開始勸退漢八旗了 別的還用說么


我倒是覺得那個 愛新覺羅 玄燁 被過分吹捧了。


岳飛和戚繼光是軍閥

文天祥和史可法是封建士大夫

好不容易有劉邦和朱元璋是無產階級了,還是流氓無產階級-……

就他們家滿清十二帝兢兢業業-……

我看了,早晚乾隆會成為穿越過去的省委書記


推薦閱讀:

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區對漢族執行計劃生育嗎?
蚩尤是不是漢族的祖先?
跟隨北元軍隊退入草原的那些漢族人後裔今天生活在哪裡?
如果2100年中國人口不到6億,按照現在的漢族和少數民族生育率,到那時漢族人口會佔多大比例?
李唐鮮卑論,是誰先提出的?又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TAG:民族 | 南宋 | 岳飛 | 滿族 | 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