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股票作手回憶錄》?

請教一下金融業內人士,最好是現在從事證券分析或投資的人士。
1、你們怎麼看待《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據我觀察,很多資深投資者或者公私募基金的人對其評價很高。
2、看過該書的朋友們,覺得哪個版本比較好?我手裡這本是海南出版社的,不知道好不好。希望得到各位的回答,多謝了。


貼一篇自己的讀書筆記。
作者的建議,幾乎就是投機交易要旨的全部,剩下的,唯有執行二字而已。

1. Chapter 5】不要失去你的頭寸

行情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不會永漲不跌,也不可能永跌不漲;

大多數時間內,多空力量在一個區間中不停地強弱變換,走出震蕩行情;

當一段時間內多空雙方中某一方力量明顯強勢時,會走出一波趨勢行情;

行情處於趨勢狀態時,相較於震蕩狀態,方向更明確,更容易獲取利潤;

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輕易看出來,行情目前是處於趨勢狀態還是震蕩狀態;

但沒人能夠永遠精確知曉多空雙方力量何時會達到平衡並開始發生轉換;

因此,在趨勢行情中,比起努力做到高拋低吸迴轉交易獲取額外利潤,持倉直至趨勢結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在行情中不應過分擔憂趨勢是否會立即反轉,預測最高點的難度與拋在最高點並反向開空的難度一樣高;


2. Chapter 8】在多頭市場看多,在空頭市場看空

當判斷趨勢即將出現時,比起在判斷多空反轉時進入,不如等待趨勢確定啟動後進入,雖然此時入場會錯失多空反轉後的一波運動,但也避免判斷錯誤而可能造成的損失,總體而言,成功率更好,獲利也更為客觀;

同樣的,當判斷趨勢即將結束時,比起在判斷多空即將反轉時離場,不如等行情盤整並開始反轉後離場,雖然這樣會錯過一部分利潤,但相比起錯失之後可能的行情延續,這些代價是值得的;


3. Chapter 10】總有一個錯誤在你前邊

與其抄底,不如等待行情啟動後再買入,雖然相對價格較高,但因確定性更強,因此風險更低;

即便如此,對行情啟動與否的判斷,依然有誤判的可能,此時應堅決止損,並視之為使用該策略的正常成本,不必太過在意,因這些成本當行情出現時即可輕鬆挽回;

不應貪圖行情啟動前的局部波段,做確定性較小的交易,造成額外虧損;


4. Chapter 12】股市不會為你的皮大衣付錢

任何時候做交易都應當保持獨立決策,完全為自己的交易負責,可以聽取他人的意見及建議作為參考,但最終應當依據自己的交易系統而非依賴他人的指點或判斷;


5. Chapter 13】身為投機客,我的事業是始終支持自己的判斷

交易的技術和技巧可以被交流和探討,但在交易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自己的操作,不可由他人代為操作,也不可僅憑他人指令進行操作;


6. Chapter 14】抓住空頭回補的理想時機

l 獲取盈利不僅僅依靠個人的交易能力,更取決於行情的波動;

當市場沒有行情時,即使連利弗莫爾也無法賺到錢,此時所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機遇的出現,盲目交易只會導致更多的虧損;

當只剩下一次交易機會且必須盈利時(如:面臨總額止損/最大回撤止損時),應當極其謹慎,避免絕大多數勝率不夠高的交易,努力研究並耐心等待機遇的出現,當時機到來時牢牢把握住;

不應將自己的交易建立在對未來未知事件的猜測或其它方式的判斷之上,這類交易與賭博無異;

相反地,依據未來事件發生的結果順勢進行交易,成功率更高,收益也會很不錯;


7. Chapter 18】投機客的勇氣就是有信心根據自己的決定行動

當發現自己判斷發生錯誤時,應當果斷平倉,乃至順勢反向開倉;

不可因為自己當前倉位方向而預期乃至於期待行情走勢,而應以行情走勢檢驗自己倉位的正確與否,一旦錯誤即應立即擇機平倉;


8. Chapter 21】在景氣熱潮中,大眾總是先賺到很多錢賬面上的利潤,而且始終是賬面上的利潤

永遠不要責備行情走勢不同於自己預期,更不應為此抱怨或懊惱,而應當認識到自己判斷錯誤,承認問題,吸取經驗;


9. Chapter 24】大眾應該始終記住股票交易的要素一支股票上漲時,不需要花精神去解釋它為什麼會上漲利潤


市場永遠領先於實際狀況,在交易時,不必過於追究行情波動的原因與理由,而應及時作出相應應對;


10.【其它】

利弗莫爾的交易能力強於絕大多數人,也曾在交易中賺取極多的利潤,但最終依然破產,一貧如洗;

在交易世界裡,生存比盈利更重要,只有將良好的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永遠放在第一位,才能避免類似利弗莫爾的結局;

永遠不要讓自己破產,更不可讓自己因交易而負債;

如果因為資金不夠而無法獲得更多的利潤,那隻能說明這些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並不是目前所應當得到的,不可因過分貪婪而急於冒進,承擔額外的風險;


股票作手回憶錄筆記

我希望每讀完一本書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而做成電子檔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以後翻閱的時候更加方便,無論成功或者失敗。黑體加粗為原文,後面為個人愚見解讀

不要問什麼,原因總比機會晚來很久

我的想法從來都沒有替我賺過大錢,總是堅持不動替我賺大錢。沒有人能抓住所有的起伏。

市場在短期來看的投票機,而長期來看是稱重機。短期來看可以因為大資金的進入或者大勢的利好或者利空來決定走勢,但是不能因為這樣而把市場先生當成傻子。股票的本質就是公司的股權,這點是股市的性質所決定的,這是一種規則的力量,而作為小資金的散戶,能打敗主力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時間,只有把時間周期拉長來看,短期的波動與對錯就不那麼明顯。當然,你要開始就朝著錯誤方向走,那樣也會漸行漸遠,所以,我想交易紀律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牛市中拿住牛股,熊市中拿住現金。能看對波動的人很多,能面對波動並堅持不動的人才真正厲害

投資一直是反人性的,莊家很清楚散戶的弱點,或者說人性的弱點。華爾街沒有新鮮事,投機就像山嶽一般古老,股市上今天發生的事,過去曾經發生,將來也必然發生。因為人性是永恆不變的。進入這裡,貪婪,恐懼,自大,挫敗這些情緒將一直伴隨著你,如果你無法控制情緒,在極端情緒下做出決定,那麼恭喜你,你將被市場蠶食乾淨,直到退出。

不要問為什麼,原因總比機會來要晚

因為原因是事情發生後人們對結果做出的解釋,而機會確實在事情發生時產生的,如果任何事都糾結於水落石出人盡皆知時才去做,機會也早已流逝,做大概率的事,並且相信自己合理的判斷,這樣才能讓你賺錢,賺大錢。

永遠跟隨市場,不要和市場慪氣,可以和股票談戀愛但不要結婚,感情不會一層不變,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在找到大概率時間後,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刻行動要麼錯失機會。至於所謂的原因和解釋,我想,你肯定會找到。這就是投機者的本質,永遠對別人殘忍,對自己更殘忍。原因總比事實遲到很多。

這是一個人的遊戲,你告訴別人,是為了把他拖下水嗎,還是為了把他拖下水

錢是自己的,對自己負責,能夠長久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依靠內幕或者朋友是不能讓你長久獲利的。只有自己掌握了這些技能,才能讓你市場上活下去,並且長久滋潤的活下去

在母親眼裡這是一萬美金,而在我眼裡,這只是一萬保證金。

一旦站在賭場里,最好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不去計較本金的得失,忘記這是你的錢,不被情緒所掌控,這樣雖然很難,但卻能提高成功率。你的目的不就是成功嘛,過程難過點想必也是可以接受的吧。

你必須清楚的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莊家也可以快進快出 ,市場一旦出現異常波動,那麼必須給自己理由,必須審問自己,這和你所做的方向是否一致。莊家可以在朋友圈內散播特定消息,利用市場上的博傻。而你要知道,在大熊市或者大牛市中,傻子總是比騙子多的

犯錯的是人不是市場,不要抱怨市場


出錯的時候必須認錯。

認錯就是割肉,就是殺跌。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行為會讓你很難受,但你若是堅持錯誤就只能將錯誤放大,會讓你更難受。

失敗的原因是不能堅持自己的交易原則,在市場沒有明確發出你認知的信號時,不要輕易出手,沒有人有充分的理由天天買賣股票,沒有人有足夠的只是保證每次都正確

既然制定了交易紀律就算堅決遵守,可以在過程中不斷完善,而這種完善的過程是不斷的實踐,而不是簡簡單單單憑一兩次交易就能達成的,如果因為你的單次交易成功失敗來定義規則,我想這種規則只是隨波逐流,並不能持久穩定的替你盈利

當你進場的慾望壓倒了理智,像無頭蒼蠅一樣。那麼肯定會失敗。要知道,股市不是一份固定工作,規定你每天必須帶多少錢回家。

踏空的痛苦並不比滿倉下跌來的少,既然你選擇了在資本市場上逐利,那麼各種痛苦肯定會如影隨形,如果不能適應,最好趁早退出。當然,你若是憑衝動來決定你的交易,靠運氣來決定你的行為。那你是進來送錢嗎?不要試圖每天都頻繁的交易,像毒蛇一般,耐心潛伏,一擊即中。

賺錢的交易不會讓你成長,它只會拖你後腿。你必須從失敗和犯錯中獲得經驗,經驗必須用金錢來還,所以經驗是昂貴的

每一個都持久獲利的交易體系都是通過無數次成功或失敗後得到的,相對來說,失敗更能啟發你的靈感,更能完善你的交易體系,而成功只是說明它的好用,增加你的信心,不是嗎?

承擔風險是投機客的基本道德

怕死別當土匪,婊子和牌坊勢不兩立

股市只有贏家和輸家,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凡是都有兩面,而股市只有一面。既非牛市的一面也非熊市的一面,而是正確的一面。判斷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候獲得了多少利潤,錯誤時虧損了多少

在市場上正確和錯誤的定義是很模糊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標準缺失永恆不變的,那就是你的盈利。而多空,周期,持有時間等等都是重要的指標。不要過於迷戀紙上富貴,賬面上的是數字,口袋裡的才是錢。

出手後出現不對,就必須任由損失擴大來告訴你是有多麼愚蠢?你應該及時止損,而且一定要果斷。

不論牛熊,股市中的箱體運動一直存在,只要能夠總結失敗,不再同一地方跌到太多次,總能賺錢。

沒有任何內幕消息是可靠的

股票交易本身就是充滿了無數對手盤的,沒有對手盤則沒有交易,而這些所謂的內幕消息是告訴你對手手中牌嗎?那麼無數傻子都能發大財,但這與我所看見的完全不同。比起內幕消息,相信自己判斷似乎更加可靠和能長久穩定獲利。

這個遊戲玩法不止一種,可以用專業知識,也可以用經驗和感覺,也可以根據報價器上的指標。而我希望找到其中的納什均衡,或者不用那麼苛刻,能讓我的預期收益最大化就好。這樣似乎能給自己的失敗找些說得出口的理由,不是嗎。另外說明一個觀點,賠錢是錯的,賺錢是對的,這點與之前說得一切都不違背,不是嗎。

知道什麼不該做和知道什麼該做同樣重要

如果市場總是可有效預測的,那我只是街上的流浪漢

你的交易系統無論多麼完善,但市場總是充滿意外的,不要抱怨意外,因為這也是市場的一部分。情緒是交易最大的敵人,如果不能放下情緒,那麼請空倉,等你恢復理性了,能好好審視分析你的交易再出手。不虧錢和賺錢同樣重要,當心平氣和的時候思考自己的操作,隔一段距離和時間,你總能更清楚地看透事情的原委和本質。

不要著急,不要再股價的短期波動上下注,而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些,去預測整個大盤的走勢

找到大趨勢所在,簡單來說就是看懂大盤,逆水行舟的難度對順水推舟難度來說,是呈幾何倍數增加的。有簡單事情不做,一定要做困難的事來證明你的能力嗎?市場中賺錢才是最重要,你能力不能讓你獲利,那麼只能說明你沒能力。

弄清楚你買的是什麼股票而不只是輸入股票代碼

大多數散戶在沒有當股東的打算,沒有著於公司共同成長的覺悟。他們所追求的是短期的漲跌。那麼在交易開始之前就要明白自己行為的性質,別把投機失敗後安慰自己說是價值投資,這種愚蠢的自欺欺人將給你帶來無盡的虧損。那麼,對於投機而言,好價格遠比好公司更重要。

從財務角度來說,普通客戶是無法堅持太長時間的。

從50到100需要百分之百的漲幅,而從100到50隻需要百分之五十的跌幅。普通客戶無法忍受金錢的大幅虧損和一直錯誤的交易邏輯給自己內心帶來的痛苦,這雙方面的打擊導致真正能在市場上長期活下來的人會很少,一旦活下來了,通常都會活的不錯

因為傻瓜總是賠錢,所以覺得自己賠錢也正常。而有些自以為聰明者在某段時間總是賺錢,他們覺得賺錢也正常。但這兩種最正常的思維邏輯,會演變出超乎你正常的想像的事實。

市場大多數時候都不會朝著大多數人看到的方向演變,這也是「七虧兩平一賺」這種說法的來歷。所以大熱少做,大家都看好了,說明價值也一般了。如果要做,請仔細考慮其他的交易條件。

我總是在不該交易的時候交易,當我無法按照自己實踐並研究出的方法投機時,我就只能靠賭,我不確定自己能贏,只是抱著僥倖的心態去賭

十萬隻猩猩進行丟飛鏢比賽,最後的勝者絕對不能說明他丟飛鏢的水平比別的猩猩好。如果你想當猩猩,那麼請儘管賭博吧。

等你知道為了避免虧錢,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你就開始懂得如何賺錢了,明白嗎?

風險控制永遠第一,盈利收入永遠第二

賭博和投機的根本區別,賭漲跌和預測漲跌


緊靠數據模型和這些定律是遠遠不夠的,否則人人都是股票天才了

這是由一個所有參與人一起的博弈,你無法知道所有人的想法,你需要的是知道大多數人或者說是大多數資金的方向,而不是想法,想法很複雜,但方向卻很簡單

如果股票你看不懂出現異常,不要碰它。不知道它怎麼不對勁,就無法預測他怎麼走。所以不要碰那些你不了解的股票

做大概率事件,我們是投機而不是賭博,時刻都要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

一般的圖表閱讀者太過專註於股票的底部和頂部,主要波動和次要波動。他們認為這就是股票投機的全部了。

不要以點概面,以偏概全。身在棋盤內,心在棋盤外。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如果牌過三巡,你還不知道牌桌上的傻子,那麼你就是那個傻子

傻子分幾種:第一種知道自己是傻子,他們盲目的買進賣出,但卻因為他們身處牛市,所以賺錢似乎並不難,但稍微有一些大幅度的調整甚至不用熊市到來,就足以讓他們退出這個不美好的遊戲。第二種高級傻子,他們知道避免常識性錯誤,學會了高拋低吸,學會看圖表,能隨口說出無數的前輩名言,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做傻子

失去自己的倉位是誰都承受不起的,包括洛克菲勒。

如果堅信自己的對大趨勢的判斷,不要丟失你的倉位。特別是缺乏日內交易的果敢時。我們都不願意認錯,因為一旦失去了倉位,你願意認錯並且用更高的價格來買入嗎。不要妄想著一直高拋低吸,想著賺盡市場上每一顆銅板,在牛市來的時候只需要堅定的持有,等待那幾次大波動,在牛市即將結束的時候或者剛剛結束的時候拋出,這樣你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盈利

沒有耐心堅持對趨勢的判斷,這是大多數投資者難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場在按照你的預測走之前,不會步步都按照你的預測一致走下去。這時你定會感到焦慮,甚至懷疑自己判斷。這時候除了審視自己最初持有倉位的邏輯是否錯誤時,再來增加自己信心。我們有時不是輸給了市場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內心。並且用嚴格的止盈止損紀律來約束自己那焦躁的情緒。

事實上刻意的買在底部和賣在頂部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開始就抱著這種目的進場的,那麼一定會交很大學費。學會放棄開始於結束時那10%的波動。最終讓你賺錢的是大波動,這是投機和賭博的根本區別

每當找到虧損或事物的原因是,把他作為一條禁令記下來

自己交的學費如果沒有收穫,那麼下次你還將在叫同樣的學費,直到你學會。

數字會說謊,大勢是唯一可靠的朋友


行情收錄器並非總是立刻說真話

市場小姐是有情緒的,也可以理解為大資金刻意會做出假象、吸盤。但這些是不必當真,有人可以一時打敗市場,也可以一時操縱某隻股票。但從沒有人在所有時間打敗市場,在趨勢的面前即使世界上所有的資金都來托盤也無濟於事,不是嗎?

不可能,我不會跟主流作對的

問題在於,你確定你知道的是主流嗎,你所謂的主流是否人盡皆知。如果人盡皆知,恐怕已不在是主流了。

當你收取勝利勝利果實時,適當的貪婪即使是上帝與會允許的。這是你應得的報酬不是嗎?

如果做多是不明智的,那麼不做空應當同樣不明智

對此持保留意見,在我看來股市使人虧損的根本原因不是大熊市,而是那無休止的箱體運動,箱體運動的本質就是多方博弈。沒有永遠的多頭,同樣沒有永遠的空頭。總有一些被兩邊打臉的可憐人。我想,沒有人願意成為這可憐人吧

我學會了投機而捨棄了賭博,我學會了按兵不動,而捨棄了頻繁交易。我開始著眼於大盤,而不只是關注個股

在趨勢向好的時候,傻子都能賺錢,精選個股是為了取得比大盤更好的成績,而趨勢不好的時候,高手機構也會賠錢。精選個股只是比大盤跌的少,但還是在跌不是嗎。我的目的是賺錢,還不是和誰賽跑。努力做個賺錢的傻子

似乎有些更加明白華爾街沒有新鮮事的說法了,在零和博弈中,你越是進化越是理智而在對手愚蠢的程度始終不變的情況,結果就是你離正確答案漸行漸遠。而你的最佳策略就是你那些賺錢的前輩所採取的策略,因為你們的對手始終一樣的愚蠢。越是進化越是偏離軌道

, 試水:股價永遠不會高到你不能買進


關鍵不在於能否抄底或逃頂,而在於能否保證每次買進賣出時機判斷的正確率和錯誤時及時止損的能力

買在底部和賣在頂部那是神的水平,我們只需要在確定趨勢扭轉後進去分一杯羹即可,如果判斷錯誤,則應用止損紀律來完成操作。這樣會讓我們少賺很多,但也會讓我們少虧很多,錢賺不完,但虧的完

通常場內交易者會破壞對手內部人士的炒作而不是助漲它

因為國內機制的限制,導致大家對於對手盤的概念雖然有,但不是很強烈。但市場上標的那麼多,如果繼續助漲,太快的偏離軌道,對整個板塊乃至整個市場來說都會成污點,這種標的一旦躲起來,誰能保證不會成為沙拉熱窩的槍聲呢

很明顯,除非有人願意買,否則沒人能拋出

完美的詮釋這章標題

在大量交易中,應該研究所有的相關條件,謹慎地做出操作計劃並付諸實踐

在市場情緒樂觀時才能大量出售,等到大家都悲觀了,你手上那堆廢紙準備賣給誰?

股價永遠不會高到你不能買進,也不會低到你無法賣出

趨勢,趨勢是歷史車輪,這種東西是擋不住的,市場永遠是由95%的投機者和5%投資者構成的。(止盈線的設置應該是由兩個值組成的,一個是理性值,另一個則是讓利潤奔跑)

第一筆交易後除非真的有利潤,否則不要進行第二次交易

你的時間成本和痛苦指數也是你的建倉要素,時間過久或者回撤較大只能說明你這次投資是失敗的,而不是愚蠢的加倉。

很多事情是否成功,完全要看是否在對的時機行動。

如果一個人可以買500股,就不該一次性買入,可以先買進100股進行試探,如果虧了,證明操作是錯誤的,至少暫時是錯誤的,他就沒有必要再買進更多的股票了。如果這支股票對於你當初的一切判斷都沒變,那麼還可以耐心持有,等待確實趨勢翻轉了再去持續加倉,而不是盲目的無腦補倉

捨棄先入為主,把偏見留在場外


擺脫偏見投機,不單看讓一隻股票上揚或下挫的因素。我盡量避免這樣的操作

單一個股的波動除了消息面的突發利好或利空,這些都是不可預測的。那麼剩下則是整個市場環境的因素。你來到市場就是賺錢的,沒有什麼股票因為你對它特別眷顧就一定要賣。沒有你愛的,只有讓你賺錢的

只接受自己觀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聽信別人口中的事實和他們試圖灌輸給我的結論

閱讀大量券商研報和新聞這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些新聞的最大價值是提供諮詢和一種分析思路,而不是一味的聽從他的安排。一旦某件事我認同,必然是經過實踐告訴了我,這是一件大概率事件,我才會去做。

別人告訴你的,不論是善意還是而已都不應該成為你決斷的標準,那些只是過去的經驗,完全靠經驗做事等於刻舟求劍一樣愚蠢

只有經過分析看張行情我才會做多,而不是因為持股所以看多。如果股市不如你所以,你就火冒三丈,就像得了肺炎抱怨自己的肺一樣愚蠢

屁股決定腦袋,但別讓屁股代替腦袋。沒有什麼事是因為你正在做就一定要像你所嚮往的方向發展。希望每天起床自己持有的股票就上漲的人,該是有多麼無知

只有在牛市的整體上揚中才有機會賺大錢,這種走勢的持續性必須依賴整個經濟環境,內線集團和金融家的炒作永遠無法持久

如果只是短期炒作,人人都想從中賺一筆就跑,但每次都有一些『聰明人』成為最後一個買單的傻瓜,大勢不好的情況下,今天的多頭就是明天的空頭,這也是熊市中每次反彈都是誘多的原因

如果能讓你賺錢的資料都需要別人全盤整理的話,那麼你註定賺不到錢。我始終認為預測下幾周的走勢比分析過去一周來的重要的多

歷史可以借鑒參考,但後視鏡中看不到未來。很顯然,明天永遠比昨天更重要

不完整的觀察,不僅沒能起好的作用,反而拖了後退

盲人摸象,錯把一隻腳當成了整隻象,這種猜測必將付出慘痛代價。以創業為例,開始的一切都正確,但時機不對,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是倒在黎明前黑暗中的那群人,事實上,這種人總是有的,不是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試錯是股市永恆的主題

犯錯並改進就是成長的捷近

最強大,最真誠的盟友基本面。儘管它有時反應比較遲鈍,但只要足夠耐心,他總是很可靠

牛市就是經濟向好帶來的產物,或者說有經濟向好的預期。而經濟在下行過程中,是不會誕生牛市的,絕不會

先學會做對的事,賺錢只是結果


所有在熊市中做多頭的人都註定會以失敗告終

在趨勢形成後人們人性中的情緒化會以誇張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也是說信心比黃金重要的原因。趨勢為王,賺盡市場最後一顆銅板的人,我做不到

解讀行情很重要,在正確的時間進場,堅持自己的立場同樣重要,但我最大的發現在於必須研究和評估經濟形勢

只有宏觀形勢或基本面出現向好的拐點,也就是大方向出現變數的時候,這是剩下的因素都會朝你預期的方向發展

我懂得了往長遠看,制定並遵循明晰的規劃,我明白了想賺錢就必須要做一些事,我再也不是在賭輸贏了,而是終於學會了在更高的層面上明智的進行交易

棋在棋盤外,沉溺於遊戲本身永遠都只是遊戲在玩你,而不是你在玩遊戲

最大的敵人是你自己,致命的希望與恐懼


認識自己的錯和研究自己的成功一樣對我們有利,但人在犯錯的時候總想逃過懲罰,這是人的自然衝動。

因為骨子裡對自己的認同,總是逃避錯誤。或是明知道錯誤還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不願意承擔責任。過後他會反過來問自己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痛定思痛之後可能就會明擺著在什麼時候,在那個環節怎麼犯下這個錯誤的,然後他會罵上自己幾句,拋之腦後。這種只會抱怨不肯總結,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股市上的錯誤必然導致雙重打擊:錢財和自尊心

這兩樣東西通常都被人們所看重,雙重打擊後最有可能會影響情緒,繼而做出更加錯誤的決定·,繼而惡性循環

分析行情的目的是確定立場——做多還是做空,然後是什麼時候最適合進場

投機不是投資,你不是在追求一定能賺到的高額回報,而是利用價格起落來獲利。

所以,他所要做的只是等待方向確定的時刻,這就是他行動的指示牌。

我們在投機中,必須學會耐心,耐心等我們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已經形成的趨勢等多個因素。

股價的高低和最小阻力方向沒有必然聯繫

只要當初買入的要素沒改變,趨勢沒有反轉,那麼價格只是最後形成的產物而不是影響決策的要素

一方面做正確的人會得到其他股民的幫助,另一方面,那些錯誤的人更會助你一臂之力

正確的一方或者說順勢的一方最多只會放慢優勢,而不會改變這些優勢。而錯誤的一方無論是認錯出局還是改變立場,毫無疑問,會加快趨勢形成的速度

如果價格窄幅波動,不必試著猜測下一次大波動是上漲還是下跌。確定浮動上下區間,除非價格波動突破界限,否則絕不出手

沒必要一定要行情按你設定的劇本走下去,只要趨勢成立就順勢而為,別棋盤行情給你解釋或者理由,事後給股市解刨驗屍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利潤。換句話說,在震蕩市場中一旦出現突破位,就等於最小阻力位已經出現

我們需要給自己一點耐心,投機的收益不僅僅是金錢的收益,還有在這個過程中減少心理的痛苦指數,這不也是一個收益嗎。所以,我們要學會耐心點。

態度不同是專業和業餘之間唯一的區別


在投機市場上,決定一個人是賺錢還是賠錢的,正是他看待事情的態度。普通人士總覺得自己的操作是遊戲,而且自以為是,從而思考不深刻不透徹;專業人士力求行事正確,這比賺錢更重要

態度影響行為,行為造成結果,結果決定收益

傳言中有誇大其詞和添油加醋的成分,外加大量錯誤信息

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可以憑感覺甚至是愛好來決定,但若是這件事重要到必須理性分析時,不要怕麻煩和失敗,沒有人在一開始就是大師,路途中那些想來可恨可愛的錯誤並不會影響成功

在大宗交易的一個問題,你無法隨心所欲的退出,在你想買或者認為應該賣的時候,總是無法順利脫手,所以你必須在能夠退出有市場能吸入你倒出的貨的時候趕緊退出,一旦錯過時機,就可能付出巨大代價

這裡想到的是坐莊和對手盤,若你是主力或說你的持倉量已經影響到市場走勢的時候,在下降途中金字塔似得逐步賣出是不明智的,因為市場情緒悲觀,並且你的拋出會加大這種市場情緒,這樣的戴維斯雙殺或許會給股票帶來斷崖式的下跌,這顯然不是你的目的。而正確的做法是,在給予一定的高估價值後,在市場情緒已經亢奮時,金字塔式甚至迅速賣出,利用市場情緒給你買單。也許你繼續持有會獲得賬面利潤,但你對手盤的危機感會上升,這就是一個經典的旁氏騙局,一旦有一方退出,那麼所有的失敗將由另一方來買單,你死我活,簡單粗暴。分析這個是因為在市場中,對手和盟友的概念很模糊,並且善變,我們為的就是在這個連續動態的博弈中盡量給出優勢策略,不斷的換位思考,不斷的更新策略。

人是容易被左右的動物,堅持獨立思考


我知道即使是一個有獨立思考習慣,一輩子都獨立思考的人,碰見能說會道的朋友也難以擋住攻擊

能說會道的營銷者的前期準備工作中必定有換位思考,但換位思考應該是一個連續動態的策略,沒有必然一層不變,在對方沒有完全接受你的觀點時應留有餘地,為下次的聯繫策略做準備。但你的策略一旦奏效後要儘可能的放大收益,你不在正確的時候領取那些應得的獎勵那應該在什麼時候呢

一個人吸取錯誤並從中收益後,才能原諒自己的錯誤

試錯是永恆的主題,特別自己交學費犯的錯更是要從中得到有益的東西,這樣的學費才沒有白交

一流的輸家,一流的商人

一個無法正面面對自己犯錯的人,總是找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說服別人放棄對你的懲罰,在我看來,這其中的虧損比不完全認錯,不承擔,損失的更多。因為你會把這種錯誤當成正確或者不加以重視,重複再犯。你不能保證每次都有人慷慨的原諒你,用自己的錯來賭別人的善良,只要是長久的賭博,那麼一定是輸家

這是場心態、原則、智力的競爭,最大的樂趣在於贏而非錢,但贏就是得到錢,這兩者並不衝突

第一印象很重要,但並不意味著第一次交談效果不理想就判了死刑,事實上大多數人給予對方的第一印象只是一般,想要建立長久的關係,耐心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只能說第一印象好相對來說成功率更高,但並不是第一印象不好就一定不能成功。乍交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一個人不會和自己曾經堅信的東西對著干,但是他可能被遊說到猶豫不決,無法確定的狀態。這種情緒更糟,因為這意味中他無法輕鬆自信的做事了

這是在接受新事物時必然出現的狀態,這種狀態只能花大量時間思考來解決,別無他法

因為我們都在讀同一本書的同一頁,一旦我接受 他的事實,毫無疑問,我得出的結論就會和他的完全一致、

身為合作夥伴兩人應該和而不同,最後討論得出最終答案,而不是一人說一聽,這種灌輸式的表達方式。這樣只是讓兩人達成一人的作用,最多是加強了信念而已。顯然這種合作是不明智的。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先後表達觀點,相互印證相互改進才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力

在投機操作中,很少有比不斷補倉企圖攤平自己虧損更嚴重的了

這是一種不肯認錯的愚蠢行為,賣出有盈利的股票,保留虧損的股票。並且不斷加倉試圖攤低損失,就像把花園的花拔掉而去澆灌野草一樣

對於交易者來說,最危險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熱切規勸和人格魅力

朋友的魅力越高,同質化的能力就越高。但無法確認的是這種同質化對你的交易或許沒那麼大的好處,甚至是壞處

命運女神不會讓你自己開價,她會嚴厲的教導你,然後奉上賬單。她知道,無論數目多大你都必須付賬,想讓市場成為樂善好施的仙女的動機,是在華爾街虧錢的原因之一,也是最常見最頑固的原因

市場不是十字會,更不是應該哺育你的父母。她拒絕題任何人支付生日禮物,投機者保持心平氣和甚至恭謙的態度。當一個人想讓股市為他支付心血來潮的需求時,他會抱著賭一把的心態,賭博心態地帶來的風險遠比明智操作時大得多。他在追求立竿見影的利潤,不願等待,希望市場馬上顯示出對他有利的一面。因為它準備好了已有問題就迅速脫身—比如說,在希望賺兩個點時,下跌兩個點就馬上止損。他抱著50%成功機會謬論

最致命的是自亂陣腳,最費錢的是人情羈絆


妄自尊大,它在任何地方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代價昂貴的弊病。而在華爾街對一個投機者來說,尤其如此

你的判斷一致準確,市場一直按照你的走勢繼續下去,慢慢的,你覺得你讀懂了市場玩透了市場,忘記了理智和止損,一旦失去理智不肯認錯,投機就變成了賭博

任何一個正派之人都應該懷有感恩之心,但人不應該被這樣的情感所羈絆

陰謀論至少不會害你。感恩是一種美德,卻不該在股市上履行。因為你對別人忠誠仗義,行情可不會對你俠義,也不會獎勵你的忠誠。生意就是生意,作為一個投機者,我應該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

漲勢總有盡頭,就像跌勢不可能永遠持續


如果操作過量,即使對市場判斷正確仍會一敗塗地。因為操作過量的人輸不起

槓桿是個中性工具,但若槓桿過高則會導致心態失衡,不能承受本應該承受的正常波動,這這種失衡的心態和正常波動下,已經不能冷靜理智的看待市場。從而做出情緒化的操作

交易商除了要研究基本形勢,牢記市場先例,考慮大眾心理,了解證券商的限制外,還必須認識並防範自身的弱點

結合自身的策略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別人的策略再好也是別人的,它並一定能適合自己。在制定策略前認真客觀的研讀自己,最大情況的考慮自己的弱點,對那些短時間內不能改變的弱點不必過分糾結和生氣,對那些可以達到要求或者說可以更改的則儘快更改,因為不論怎樣,你的弱點越多,你的策略就越不完善

牛市不是在光輝的榮耀中達到頂點轉為熊市的,熊市也不是突然反轉中見底轉為牛市的,股市可能而且經常在股價開始普遍下跌之前就已經不是牛市了

牛市中,價格走勢自然是確定無疑的上升,所以,當一隻股票背離走勢,你有理由認為僅僅是這隻股票有問題(不出現黑天鵝的情況下開始下跌,最大的可能就是估值過高,騙局破碎)但大多數領漲股都出現問題,就是市場給出的信號了。因為每次牛市總是有少數板塊從一開始就會引領市場的,當他們開始退潮,其他那些跟漲的就是跟漲。當他們不足矣推動大勢時,我可以很明確的說,剩下的就是存量資金的賭博博弈,趁早走

利多和利空消息總會順應大盤的最小阻力方向

這裡講的是趨勢解讀消息,趨勢向上或向下時消息面則會跟隨。而場內的交易者則會將消息面放大。記住,他們只是放大器,還不是原因,原因永遠只有一個趨勢,趨勢,趨勢

絕對不要妄圖在最高價拋出,在最高點逃頂的心態是不明智不健康的,如果沒有上漲空間確定要拋出了,就在回檔的第一時間拋出

行情一旦確定的時候,就別再死纏亂打,希望會起死回生,這是在搖骰子賭豹子。什麼叫做行情確立,市場情緒和估值是最有效直觀的判斷標準,操作層面上則應該設置止盈止損,利潤奔跑點。這些指標的設立就是對上述理論的實際操作

商戰不是人與人的爭鬥,而是眼光於眼光的較量


當非正常的情況從我兜里往外掏錢的時候,我並不會怨天尤人,頂多會想埋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樣討厭這種情況

因為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我會選擇平靜接受一切

所謂商戰其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而是眼光之間的較量

我設法只相信事實,並根據事實行動。什麼叫做事實,事實就是行情收錄器上事實實在在的數字

被打壓下去爬不上來的股票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它得不到內線買進的支持

所謂的打壓,實際上99%都是合理的下跌,只是有時某作手的操作加速了這種情況,但不管他的交易量有多大,這並不是下跌的根本原因。

如果有唯一的內幕,那也只能是老闆的行事風格


這些人錯誤的認為150點開盤的股票,降到130點是很便宜的,而降到120點就是撿了個大便宜

對於趨勢投資者來說,10000點時2000點時的風險是一樣的。我們只需要等到行情已經好轉來告訴我買進,不必刻意地買在底部,抄底的下場很明確:地板下還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還有地獄,地獄下面還有十八層地獄。換個思維方式,既然牛市能給與泡沫,那麼熊市就必然能給與低估,看似價格已經合理了,但情緒的因素還會將他打的更低。

聽取內幕消息是愚蠢至極的行為

這不是被渴望蒙蔽了雙眼的貪婪,而是被懶得思考束縛了希望

理由不一定說的出,說不出的理由總是最充分的理由


這些經驗帶來了速度,一個人即使知道了該怎麼做——他有知識,但如果慢了——他缺乏經驗——還是會虧錢

經驗帶來自信,自信帶來執行力,執行力為你賺錢

說不出的理由卻都是充分的好理由,因為它們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而這些事實是他從職業角度通過多年實踐思考和觀察積累出來的

這些經驗就是多年犯錯改正後帶來的回報

他不但必須觀察準確,還要一直記憶自己的觀察結果

如果沒有記憶和自己的經驗,即使一個有再強的數學能力及罕見的準確觀察能力,在投機中仍會失敗。因為股票投資不是建好數學模型就能成功的

即使是明確的牛市,如果某隻股票並沒有表現出在牛市中應有的走勢,我也絕不會買進

背離明顯的板塊走向去操作是不明智的,我並不能指望根據確切的事實才去操作,必須預測各種可能性,並根據可能性去操作,就大概率即可,賺錢的事大數定律會幫我。另一種思考,明顯的背離拒絕上漲是說明有巨大的拋壓盤,而股民散戶是盲目的並且資金量較小,是不能形成這種合力,那麼是內線集團和大資金在拋售。那麼顯而易見,最小阻力位就是下跌

沒必要知道為什麼內線人士或者大資金不看重自己的股票,並沒有在下跌的時候買進,但他們並沒有操作市場來抬高股價,知道這一點就夠了

股票從一群了解情況,急於套現的大資金手上轉到了另一群毫不知情,一心想買進獲利的股民手裡,這就是不看好不能產生板塊聯動效應股票的根本原因

投機者的勇氣,就是有信心按照自己的決定進行交易


市場某一時間的走向不能決定我的對錯,只有漲勢或者跌勢才能決定我的立場正確與否

趨勢為王,重要的事情只說一遍

人性不變,陷阱不變,現在犯得都是前人犯過的錯誤


數學不能控制金融市場,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場的關鍵,更確切的來說,只有掌握群眾的可能才能控制市場

不論是消息面,政策面,資金面,最終的演化都會形成情緒面,情緒才是決定市場是否走強的關鍵。前三者很重要,在前三者利好的情況下,聰明的資金會提前進場埋伏,賺取他們一定能夠賺到的利潤,但對於趨勢投機者來說。有前三者還不夠,因為還有可能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內線集團不可能成為上漲的主要力量,他們是發起者,但行情的發動者或者說讓行情高潮的永遠是那群不明真相的群眾。正努力成為一個知道些許真相的群眾。

股票投機的成功原則的基礎是:人類會在將來犯過去犯過的相同的錯誤

當規則被參加者習以為常後,遊戲的規則反隨之發生變化,但人性沒變,從這個角度來說,規則從未變過

有遠見卻沒有錢,嗚呼哀哉,有遠見又有錢,就意味著成功,成功帶來力量,力量獲得財富,財富造就成功。如此反覆,永無止境

正反饋的力量是恐怖的,但這一切的基礎都是走好第一步。第一步或許不是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但如果走的好,會讓你獲得成功所需的時間大大減少

讓一隻股票看起來活躍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它真的活躍段時間


作手要讓同伴誤解並不難,同伴可不他一樣清楚的了解市場的需要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即使是你的同行甚至同伴,如果你們對事情的了解過

很難進行溝通協調,這互相不能說服彼此的兩人,看起來都像個傻子,所以,

別爭論

廣告無疑是一種藝術,而炒作則是用行情收錄器來傳播的廣告

行情收錄器是作手希望散戶看到的行情,顯示的越真實越能讓人信服,這個

廣告就能成功,今天的作手不僅讓要股票看起來走勢強勁,而且要讓這支股票

真的很強勁

炒作的目的通常是激活市場,讓自己能隨時以某個價位拋出大量股票

內線集團發現自己不得不作出犧牲才能脫手持股時,但沒人願意做出犧牲。

這是炒作的原因就顯而易見了

由一千個人來持有一隻股票顯然比一人持有要好(對手盤來說)這對股票市場來說比較好,所以炒作者不僅要考慮以有利價格賣出,還必須考慮如何分散出貨

對手盤的重要性,一千人持股表明大多都是跟風散戶,這是很容被左右並且很難形成合力的,與人決鬥時一方持鐵劍,一方持鐵粉,結果很顯而易見不是嗎

盡量把股價炒到最高,然後在下跌中拋給股民

散戶對股價的分析大多是行情收錄器,他們認為跌的足夠多就是入手的理由,我只能說這是理由之一,但不是全部

要讓一隻股票一路上漲,第一步就是讓它漲起來,聽起來很傻是吧?仔細想一想,並不像聽起來那麼傻,對吧?

世上最有力的宣傳工具就是行情收錄器,世上最有效的廣告也是行情收錄器,其他的我無需操縱,必要的理由會自己或由別人幫你說出來

場內交易者需要很活躍的股票,只要能賣出去,他們就會以任何價位買賣任何股票

跟風者的交易總容量總是很大,他們會隨著價格上漲不斷跟進,所以他們會是上漲時很大的助力,但切記,他們買進是為了迅速獲利,你因為是發起者,手裡必然有大量囤積的股票,必須在沒有人願意跟風之前及時脫手套現

要想把某隻股票散出去,就要把它炒到儘可能高的價位,只有這樣才能散出去

廣大股民認為,還沒達到最高價的時候就應該繼續買進,這是典型博傻式的龐氏騙局

一旦炒作者無法讓股票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炒作就結束了

作手一旦發現行情不能如其所願,便會停止操作,因為接下來的發展是賭博不是投機

止盈和止損同樣重要,在能夠脫身時儘快脫身


消除了賣壓,股票的最小阻力方向自然明朗,顯然是上漲的。善於觀察的交易員發現這一點後,他們對股票的需求源於這隻股票明顯的漲勢這就是行情透露的可靠的利多消息。

沒必要追究這是為什麼,沒有拋壓而又有買單,很明顯會上漲,這是基本原理不是嗎

隨著漲勢的停止,投資者們再無買進的理由,也開始賣出,但是我早已做好準備,隨著股價一路下跌,把之前高出幾點的價位賣給他們的股票買回來,買進這些我早料到會被賣出的股票一定會讓跌勢停止,然後我故技重施

很顯然的坐莊吸籌手法,逐步抬高重心,讓底部很結實的上漲,這樣既會洗盤也能讓留下來的籌碼更加穩固

股票炒作的基本原理是要拉抬股票以便賣出,但你不會也不能在上漲的時候大量拋出,只有股價從最高點往下跌的時候才能大量拋出

炒作總是超出預期和理性的,上漲的時候會給予市場情緒溢價,同理,下跌的時候也會給予情緒低估。而在下跌中拋出是為了讓那些試圖搶反彈的賭徒來進行博傻。趨勢一旦形成,每次反彈都是逃命良機

我首先看跌才會做空,操作方向錯誤時賺不了什麼錢的

屁股和腦袋的問題。空倉看下跌,滿倉盼上漲都是一種賭徒的盲目心理

經驗能教會人很多事情,違背經驗行事就是重複交學費

這問題的餑論在於你那過往的經驗本身是否正確,並且這次的事確定能套用你上次所得來的經驗嗎,如果只是其中一個變數改變而影響整體結果呢。那我們只能抓住過往經驗的錨,然後再對這次額時間進行收益與變數的在分析。完全放棄經驗,你將一無所得,停滯不前

炒作者必須把市場目標定位在投機者上,因為只有他們會為了高額回報的機會冒更大的風險

先搞清楚你的市場目標,再根據你的市場目標來制定策略,否則你的策略就像驢唇馬嘴一樣可笑

沒有永恆的朋友,利益共同體只在有限的範圍內有效


如果衰退時連內線認識都不買進自己的股票,還有會買?缺乏內部支撐就是最充分的利空。

放任自家股票下跌不去支撐,無非是自己意識到泡沫,低位有大量籌碼,或者高位拋清了大量籌碼,內線人士絕不可能放任自家股票大幅跌破內在價值,因為那是在撿錢和幫自己賺錢,在資本市場,絕不會有人拒絕,絕不

華爾街是一個人吃人的地方,人們認為必須爾虞我詐,不爾虞我詐就是愚蠢

防人之心,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不因為你們之間的感情、利益、關係任何因素而改變,這是一種處事的基本態度,不必過多解釋

當股價因為內線認識的買進上漲,而又沒有利多消息鼓勵散戶跟進,那些人就會四處打探到底出了什麼大事

市場總是大量充斥著陰謀論,因為資本市場的資金本質是逐利的,當出現異常情況時,理由會從各個方向冒出來充當正牌解釋,這一切都是逐利本質造成的,人們要強行把情況搞清楚,因為不這樣做,就無法說服自己接下來的操作。對於這點最好的鑒別就是,忽略小波動,看對大趨勢。莫把反彈當反轉,沒有什麼人和資金能和趨勢作對(除非你能改變趨勢)

如果我家的保姆知道一隻股票要漲,那就是我該賣出的時候了

大熱必死背後的邏輯是,大家都已經在轎子上,那誰來抬轎子呢。你不可能指望聰明錢成為你的倒貨對象吧。場內的多頭都是明天的空頭,場外的空頭才是真正的多頭

內線和股民的心理博弈中,刻意地誤導輿論總會笑到最後


股票投機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人性不希望它消失

大多數人吧投機當成暴富手段,平淡的生活在哪個時代都需要這種真實可見快速發財的誘惑

不管一個人多能幹或經驗多麼豐富都不能避免猜錯,再精心制定的計劃也有可能因為預想不到甚至根本無法預想的事而失敗告終

這個遊戲里,你即使作對了一切也有不小的可能會失敗,更可況,你並不能保證你完全做對

股民還有可能聽信刻意用來誤導大眾的消息而虧損,這類消息和普通的內幕消息不同,因為它們常常以各種偽裝和粉飾的形勢出現,所以更危險,也更具摧毀性

沒有什麼比獨立思考更重要,也更具有摧毀性

個股的漲勢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炒作因素,內線人士想通過這種炒作達到的唯一目的:以最有利的價格脫手持股。

絕大多數匿名或內線人士刊出的利多消息都是不可靠的

沒有一次空頭慣壓造成了股價大跌的事例

所謂的空頭慣壓,不過是確切了解真實情況的內線在拋出。但他們不可能說出股票的下跌是由於內線的拋售缺乏內線支撐。

在牛市中,尤其在市場繁榮時期,廣大股民一開始都能賺錢,可後來都因為流連於牛市不肯收手而虧損,他們就是聽信了這種空頭慣壓的解釋才會流連然後套牢

熊市就是估值回歸的過程,估值過高就說明不是底部,底部是一個區域,別急,等形勢明朗再進場

有些人有時候能打敗某些股票,但沒有人能永遠打敗整個股市


證券商理應通過證券公司內刊簡訊或口頭方式給客戶一些交易建議,可他們不應過於強調現狀,因為市場運作總是領先現狀6-9個月

後視鏡中看不到未來說的就是這個,如果把目光拉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形勢的發展會改變正在發揮作用的力量,這個力量不論是前進還倒退的。如果只是按照當天或者說當前的盈利還決定買賣,那麼只能是超短,但真正的超短實戰中,考慮更多的是心理和資金層面的博弈,遠非估值。

證券商只關心現在能否賺到傭金,所以證券公司內刊簡訊中通常都不可避免存在錯誤的判斷

核心的本質是,所有的買方或者賣方研報,都是鼓勵你交易的。我再重複一遍,他們只是鼓勵你交易,至於你賺錢還是虧錢和他們沒什麼因果和利益關係。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最愛的是短線客或者市場在搖擺不定巨幅波動的情況,但這個結論又和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具體在A股來說,只有牛市是能源源不斷吸引新資金入場的,新資金入場才有巨額成交量,才能帶動股價上漲,股價上漲才能吸引更多的短線客幻想著一夜暴富和傳說中複利威力。而熊市人心冷淡,交易萎縮。券商的盈利水平自然大打則扣,所以,券商在找到新的盈利爆發點前,一定是強周期股,一定的牛熊的風向標。上漲時非理性的繁榮,那麼下跌自然也是極度的低估(這裡說的低估不代表低市盈率或者破凈之類,對於高成長股,如果熊市能逆勢上揚,牛市更會順勢而為)

法律懲罰那些散布毫無根據的利空消息的人,那法律又如何保護大眾不再高於股票實際價值的價位買進呢?誰來懲罰那些散布毫無根據利多消息的人呢?沒有人

想起一段話,就算格林斯潘告訴我明年的經濟政策,但還是不會影響我的決定。市場里只有對手盤和潛在對手盤兩種情況,你和券商的想法是否相同不是判斷你對錯的因素,若券商研報每次都對,我想麵包可能需要一百萬,甚至更多

愚蠢的股痴就像吸毒成癮的人一樣沒有資格收到保護

成年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散戶只能被消滅不能被教育

可能真的有某些充分的理由引起股價下跌,可只有少數人知道這些原因,他們要麼把這些原因秘而不宣,要麼就宣稱這隻股票還很便宜,這個遊戲的本質就是這樣。知情人是少數人,而且他們絕對不會透露真相

你如果不是知情的少數人,那最好不要輕易認真分析每條有關你利益的資訊。最好的資訊是單純的數據,數據不會騙你,最多是這個數據的製造者故意誤導你,這個是可以規避的。

有人有時能打敗某隻股票,但沒有人能打敗整個股市。不管他的經驗多麼豐富,任何交易商都可能遭受損失,因為投機活動不可能百分之百全中


篇首思考:投機作為一種賭術,它的價值是什麼?

我的觀點是,投機作為一種高難度的博弈之術,類似於圍棋,本身並不會直接創造現實價值,它的價值在於人類在這場博弈較量中沉澱下來的博弈技術以及思維上不斷拓展出新的空間的高度智慧,這些東西可以脫離它的載體而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

巴菲特對本書的評價最為客觀而有份量:「讀再多的投資書籍也不見得就真能笑傲股市,但是連這本書都沒有讀過,贏利基本上等於妄談。」

-------------------------------------------------------------------------------------

很經典的一本書,沒有交易致勝神技,沒有樹立什麼炒股理論,但勝過任何炒股技巧和理論!隨著市場經驗的不斷積累,越來越覺得,金融交易書籍僅此一本足矣!對沒遭遇過挫折的市場新手來說,本書用處不大,如同對夏蟲語冰;對市場老手而言,字字珠璣,能讓你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值得嚴肅認真地精讀十遍以上,是個人投資者必備的一面鏡子,照出你的渺小,照出你身上難以隱藏的缺點,讓你明白哪些彎路最好少去走,讓你少虧些冤枉錢已是功德無量,主人公就像你的一個老朋友一樣無私。

"股市是人類發明的最大的和最複雜的謎團,解開這個謎團的人是應該得頭獎的。"

利弗莫爾是這個星球上最具智慧的投機天才,再過一百年這個結論也不會改變。他是一匹孤獨的狼,至死都是單打獨鬥,切記他面對失敗從來不會去怨天憂人,只是嚴肅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一點足以照明專業交易者的內心。一個人分析決策,一個人交易,不像現代大炒家們基本背後都有一個大團隊在支撐運作,正因為這一點,他的經歷更貼近個人交易者,將所有的成功與失敗,以及細節的心路歷程,毫無保留地分享,這一份真誠,在字裡行間更能引發散戶的共鳴。

他的偉大在於,時光追溯到一個世紀前,那是個投機的原始社會,沒有前人可借鑒,所有的東西都來自於自身的高超領悟力,所以他就是那個讓後來人可以站在其肩膀上的巨人,以一己之力數次擊潰股票的幕後操縱者,是那個投機大時代的個人英雄,影響了後來幾乎所有的頂級炒家,包括彼得林奇、索羅斯、巴菲特等,無不對他進行深入解讀,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林奇點評版-股票作手回憶錄》更有閱讀價值,專業交易者絕不可錯過。

我沒有追隨者。我自己的事自己干,而且總單獨干。我憑自己的腦子賺錢。股價朝我預測的方向發展時,並沒有靠朋友或夥伴幫我推動市價;股價朝不利於我的方向發展時,也沒人能使它停下來。"

一個人不能在同一件事上花幾年功夫,還形不成正確的做事態度,正是這一點將專業人士與業餘人士區分開來。正是看待事物的方法使得人在市場上賺錢或虧錢。一般 大眾對自已的努力都有一種很外行的觀點。往往自以為是因而思考往往不深入徹底。而專業人士注重的是力求行事正確,而不只是賺錢,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做好每一件事, 利潤自己會產生的。一個交易商應該象一個職業大玩家那樣做,也就是說,他應該高瞻遠矚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利益。"

轉載一段對他一生客觀評價的話:其他人的存在究竟有沒有目的,沒人能說的清楚,但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是為了投機。他自殺於63歲,絕不是因為巨額財富化為烏有。金錢對於他而言只是投機遊戲的籌碼。只要他還是投機之王,就永遠不怕找不到失落的王冠。

華爾街觀察家~斯密特恩的這段話很有代表性:"謝謝你,利弗摩爾,感謝你的智慧,感謝你所做的艱苦工作,感謝你那非凡的悟性,在探尋投機方法的道路上,你從來都沒有過終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從這本書里我真正讀懂了做股票最關鍵的大勢觀,這比任何具體的方法都更重要。我對市場的視角真正從局部切換到整體,迎來關鍵的轉折點!學會順著大勢資金動能的推動力找到阻力最小的切入路徑,然後再逐漸融入市場的潮流,這是所有交易成功的根基,當你真正抓住這一點,自然就踏上了投資的正道。

以下是本書所有文字中最重要的一段話:"在股票交易上我的第一個變化是對待時間。不象在對賭行時,等到行情已定才動手,僅贏一兩個點,而現在,要在富樂頓的經紀行里抓住行情,我必須及早動手,換句話說,我必須研究股市行情,預測其走勢。這話聽起來乏味,但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對待股票投機態度的轉變對我至關重要,我漸漸地知道了在股價波動時賭和預測股價必然的升降之間的區別以及賭和投機之間的根本區別。"。

我對這段話的解讀是:從大的格局上看,以波段性的時間為單位,股票要漲還是要跌,根本上是由市場說了算,而不是某些機構或者莊家,市場的趨勢無人能擋,機構或者所謂的莊家可以操縱特定的某幾隻股票,但永遠無法操縱整個市場,另外,操縱者也必須視大勢而動、據大勢及時調整操作計劃,這也是控盤運作一支股票的根本,無視它的任何市場參與者都遲早要引火燒身。

這段話徹底地點解了我的正確交易觀,以及先勝後戰、勝於易勝的投機哲學。

好比三國,最有大智慧的人,是司馬懿,而不是諸葛亮,司馬懿說諸葛亮違反了天道,諸葛亮違反了"以強勝弱、先勝後戰、勝於易勝"的天道,縱有千般計謀也是難以在大局上掌握勝算的。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時者,天之燥也。",點火借勢的關鍵,在於等待天乾物燥的時候。

何為阻力最小的切入路徑?核心在於把握大勢的時機,這是利弗莫爾留給後人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大勢!大勢!大勢!時機!時機!時機!一個世紀前的炒家已經在敲著黑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提醒著一代代懷揣財富夢想的個人交易者。

有心者請仔細去研究本文最後的一段節選,就看你的領悟力如何了!牢記這段文字,在市場波浪的浮沉中反覆去思考和感悟,才可能逐漸真正把握好它,對於那些想從別人口中找到財富永動機,不願真正潛心去思考的人,早點退出市場吧,這裡完全不是動動手指就能撈錢的地方。

我解讀到的第二個關鍵點是:耐性,它在利弗莫爾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重複一遍,在一個趨勢真的出現時,肯定會同期出現一些時機,而且我堅信,任何具有投機天賦且具有耐性的人,都能夠設計出一種特殊的方法當作自己的原則,這種原則可以讓他在最初入市時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段話道出了所有頂級高手的共性和套路。

任何中級及以上的行情,甚至是結構性行情,都需要一個過程,"它走完自己的邏輯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有足夠的時間讓你進出,任何的急躁只能說明你對市場了解的還不夠,要有在市場的潮流中撲騰的大局觀,無謂長短,什麼時候該進入,什麼時候該全身而退,由市場來告訴你,而不是由你自己決定,你所能做的只是保持對巿場的客觀觀察和監測。

這一切的背後,需要的是一個專業炒手必備的耐性,耐性源自一個炒手的自信和野心,它是在任何博弈中時時刻刻要面對的東西,與人類急於求成的焦燥本能對抗,也是投資理念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耐性兩個字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了職業投資人的不易之處,它意味著無盡的等待,買賣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思考和等待幾乎貫穿了整個投資生涯,包括進場前的等待、持倉中的等待、投資經驗和心理逐步成熟過程的等待,漫長的操盤理念磨鍊歷程,學習-總結-等待-堅持-初嘗成功-……-失敗-再學習-總結反思-等待-堅持-再失敗-……-理念成熟-繼續等待-堅持-再次成功……,一步一步向目標靠近,時光就在這個過程中一年一年飛逝,對市場來說,一個循環動輒十年八年,一個投資人從稚嫩走向成熟,耗費十年二十年也是不足為奇的。

在很多時候,利弗摩爾是持幣觀望,直到合適地行情出現。他的很多成功就在於他能夠持幣觀望,耐心等待,直到儘可能多的因素都對你有利的時候,再進行交易。直到「恰當的行情出現在他的面前」。當行情出現,有很多對他有利的機會出現時,在這個時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像眼鏡蛇一樣,「噌」地一聲竄出去。"我後來的交易理論的一個關鍵是:只在關鍵點上進行交易"。

只要我有耐心,在關鍵點上進行交易,我就總能賺到錢。所以,我再強調一遍,投機者必須有耐心,要蓄勢待發,要等待。關鍵點的定義是:進行交易的最恰當的心理時刻。

說到耐性和謀略,不得不再提及歷史人物司馬懿,他是三國真正笑到最後的大贏家!他有大的謀略,最最主要的是善於等待。他打仗不如曹操,治國不如諸葛亮,識人不如劉備,謀略不如郭嘉、賈詡,勇武不如關羽、張飛,魅力不如孫策、周瑜……之所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首要是善於等待,把這些大英雄都熬死掉,最後來個一鍋端,順順噹噹地得了天下。真正運籌帷幄的人正是司馬懿,三國的諸多英雄都做了司馬懿的棋子。至此中國進入了西晉,然後東晉,長達一百多年!這樣的謀略和格局正是金融交易這一行所需要的,值得任何一個投資人去深入了解。

對做交易的人來說,等待是一種常態,等待的過程應該從煩躁中跳出來,該仔細思考的是,新的一次機會來臨時,我該如何做得比以前更好,市場的潮起潮落是有節奏的,如果你感受不到,說明你還未入門,需要拓展你的知識面和視野,要儘可能做到最充分的把握好時間節奏、在當前的能力圈內做到最好,你就不會百無聊賴。微小處見大區別,市場節奏把握及資金管理水平不同,收益率相差極大,這些都是需要反覆磨礪的,技無止境,同樣的一次機會,你應該知道,一流高手和一般水平的人收益率可以相差幾十倍上百倍。

我解讀到的第三個關鍵點是:堅持獨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風和丟棄掉自己最自然順手的交易方法和系統,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比知彼更加重要的是--知已!

"一個人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在這種遊戲中走不了多遠。這些大概是我學到的一切——研究整體狀況,承接部位,並且堅持下去。

"使我失誤的是我沒有繼續堅持我的交易方法。那就是說,只有當市場上有先例支持我的交易計劃時,我才做交易。所有的事都要在恰當的時機去做,但我並不知道這個。而這一點正是華爾街許多智力非凡的投資者失敗的原因。"。

成功不是靠加長最短的木板,而是把最長的那塊木板做得更長,像把長劍,直擊要害!

索羅斯一語中的:你不用什麼都懂,但你必須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別人多!

過多的勤奮努力盲目廣泛學習克隆不同的流派,很多時候是無益反而有害的(好比病人同時找多個醫生開藥同時混著吃,結果可想而知,不如不吃藥),會擾亂你原本已經成熟的體系。孫子兵法有云:"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你只需要專註與鋒利,專註於你熟悉的市場,切記每個市場的差別都是巨大的,不要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堅持你最擅長的交易手法做到極致,絕不可輕易去改變。錯誤方法引發的盈利比正確的方法引發的虧損要可怕得多,遲早會招致慘敗。

----------------------------------------------

"大利潤不是來自報價紙帶,而是來自於系統全面的預判大勢。我最大的缺點在於沒有考慮市場的趨勢,而是醉心於細小的波動。要知道,沒有人能把握住所有的細小波動。"

"一個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益需要很長時間。人們說事物都有兩個方面。但對股市而言, 只有一方面,既非牛市的一面也非熊市的一面,而是正確的方面。"

記住,如果一個投資者沒有自律,沒有一種明確的策略,沒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計劃,他就會陷入情緒的陷阱。

"對我而言,我必須用賺的錢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解讀】:當你找到一個方法,扭轉了資金曲線徘徊不前的局面,並且每一戰未開打時心裡已經有數~心智已趨於穩定成熟,這種感覺自己是能清楚地感覺到的,只有走到這一步,才足以說明你已經開始穩步走向成功。當然,要做到這些,你必須付出最大的熱情去不斷思考。

"我沒有多少你所想像的有趣經歷。我是說,學習如何投機的過程似乎並不富於戲劇性。我失敗過好幾次,這當然令人不快,但我輸的方式和那些華爾街 上的人是一樣的。投機是一門艱苦的冒險行當,投資者必須始終關注自己的工作,否則他很快便會失業。"
【解讀】:投機這一行是艱苦的,不斷的失敗是你無法避開的環節,至少在你真正掌握竅門之前是這樣的。好聽的話是會害死人的,你必須願意傾聽深刻的一針見血的不那麼好聽的話,有益無害。

"如果說我了解這一切太慢,這是因為我是從失敗中學會的。從失敗到認識再到失敗和認識需要時間,認識失敗和找出失敗原因更需要時間。"
【解讀】:學習就是不斷從失敗中深入思考並逐步提升完善的過程。學會長期結合大環境跟蹤分析自己的收益變動方向及趨勢,逐漸反推出交易的突破口。

"按自己的想法辦事,我找到了自信,終於擺脫了的交易舊方法,薩拉托加事件是我最後一次靠冒險,憑運氣的經歷,從那以後,我開始通盤考慮基本條件而不是只抓個股,我的努力使自己在艱難的投機學習中終於升級了,這實在是漫長而艱辛的一步。"
【解該】:股市是個有機關聯在一起的一個整體,只有通盤考慮整個市場的變化因素,才可能真正把握好股票價格演變的節奏,隨機中蘊含著永恆的規律,不能精確描述,但可以從哲學角度深刻領會它。

"對我而言,象在對賭行那樣做交易是再自然不過了,也就是看準股價的波動趨勢,抓住微小但肯定會有的差價來贏利(其實就是當今計算機量化自動交易的原型)。初到紐約,我仍然依此行事。沒有人告訴我和過去的區別。要是有人說我的辦法行不通,那我實際操作一番以檢驗之。因為只有一件事能說明我錯了,那就是「賠錢」。而我唯一正確的時候就是「賺錢」。投機本來就如此。"
【解讀】:"看準股價的波動趨勢,抓住微小但肯定會有的差價來贏利"。這就是一個世紀以前的投機天才,憑著直覺從市場里感悟出的交易真諦。

"世上沒有什麼比失去你擁有的一切更能教會你什麼是不該做的了,如果學會了不做某些事避免虧錢,那麼你已學會怎樣賺錢,明白了嗎?你開始學了!"
【解讀】:人的潛能只有在面對巨大壓力甚至瀕臨絕望的時候,才會被挖掘到極致,所有的積累會在某一刻全部匯聚發酵成洞察複雜龐大系統本質的靈感!社會的轉折時期,往往是英雄倍出的時期,時代在變,這一點卻從未變過。

"我犯了個錯誤,但錯在哪兒呢?在熊市遵循熊市的作法,這是英明之舉。我做了空頭,這也是正確的。我拋得太早,代價太大,我的頭寸是正確的,但我的時機錯了。……行情記錄還是要研究的,這樣才能判斷出行動的適當時機。如果開始時你作對了,那麼你所處的有利情況就不會受到威脅,然後你會發現抱牢手上的頭寸,也就不再困難。……我看對了,但是,我破產了!"
【解讀】:看對和做對~嚴謹把握好進場時機,都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畢竟利弗莫爾是人而不是神,他的經驗很有價值是面鏡子,功績在於他坦誠自己的所有失敗細節,讓後人少走彎路,這才是根本。個人認為,就這個典型案例來說,問題在於,求勝太心切,第一是過早進場,這個可以用有計劃地分批進場來解決,第二是犯了重倉大忌,違反了概率法則,我個人認為,投資的概率法則是只要不是100%的勝算(個人投資者基本都是如此),就絕不可孤注一擲,否則就極有可能應了墨菲定律,最不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往往就在此刻出現了,這也是科學的資金管理規則!在人工交易中個人的信念到底是什麼,是想戰勝市場,還是要穩健地賺錢,不同的人的區別就在這個瞬間體現了。

----------------------------------------------

人們常說:獲利落袋,必能斂財。但牛市裡賺4個點就急著套現的人永遠也發不了大財。-- 利弗莫爾

當有機會獲利時,千萬不要畏縮不前。做對還不夠,要儘可能多的獲取。-- 索羅斯

每個股票投機商都是自己的哲學家,他必須是。-- 彼得林奇

如果牌過三巡,你還不知道誰是桌上的傻瓜,那麼你就是那個傻瓜。-- 巴菲特

----------------------------------------------

書里的思想可以不斷穿透新的時代,的確,從本質上說,華爾街無新鮮事,投資如山嶽般古老,在信息技術爆炸的現代社會仍然如此,術千變萬化,道不變。

對於閱讀經典,要注意的是,投資的世界裡,學習他人不可一切照搬,盲目克隆他人的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會導致慘敗。針對不同的市場環境,道相同,術可以完全不同,在那個沒有計算機的年代,為了精細了解市場,利弗莫爾會動用人力進行大量人工計算統計供自己操盤決策,現在這個繁雜工作可以交給計算機完成,計算機功能強大,但是它沒有思想,觀察市場的思維和靈感需要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是我們需要反覆對先輩炒家們進行深入學習思考的原因。

見到太多把利弗莫爾奉為至上神明和貶得一無是處的人,這兩種人都是不適合做投資的,投資是門哲學,凡事講究辯證看待,不能非此即彼,它類似於太極。我尊敬利弗莫爾,因為他是交易天才,在交易上非常認真嚴肅對待,將自己的整個生命融入了交易,真正當做事業在做,但我不會把他奉為神明,因為時代在變,遊戲的規則在變,用當今的市場環境去批判他的操作細節,這種鑽牛角尖的做法是很可笑的,另外沒有人有能力達到他當年的高度,縱然拼搏一生也難望其項背,你可以不照搬他的做法,但沒資格批判和抵毀,從他的成功和失敗特別是失敗中去深入思考學習,才是可取的做法。可以說我個人的整個實戰交易方法和系統也與他完全不同,但這並沒什麼關係,對市場的解讀和投資的核心思維是相通的,在當今仍然是極有價值的。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學習和成長,不做某某某第二,你也成不了,只做你自己,永遠別忘了我們來到這個市場的初衷。

對此,利弗莫爾說過:"我對自己事業的每個階段都深感興趣。我當然從別人和自己的經驗中學習。但是今天很難從下午收盤後,流傳在號子里的故事中,學習如何炒作股票。當年大部分的手段、絕招和妙招都已經過時、沒有用了,或者是非法、不能再用了。證券交易法令和情勢已經變了,丹尼爾·朱魯或小雅各或古德在50到70年前能做的事情,即使是精確詳細的事迹,也沒什麼聽的價值了。今天的作手不必考慮這些前輩所做的事情,或是考慮他們怎麼這樣做,就好比西點軍校的學生不必學習古人的箭術,才能增加實用的彈道學知識。另一方面,研究人性因素總會有好處,例如:為什麼人這麼輕易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為什麼他們讓自己——其實是鼓勵自己——受貪心的影響,或是受一般人粗心大意、斤斤計較的影響。恐懼和希望總是相同的,因此,研究投機客的心理,其價值始終如一。武器會改變,但是戰略還是戰略,無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還是在戰場上,都是這樣。我認為對於整個情形最能執簡御繁的話,是湯瑪斯·伍羅克所說的,他說:"股票投機成功的基礎,是假設大家未來會繼續犯以前所犯的錯誤。""。

----------------------------------------------

千人有千悟,不必太追究書裡面的具體方法和規則,應該關注和反覆思考的是利弗莫爾觀察市場的思維方式的"道",那正是投資成功之道。

從利弗莫爾的一生,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人的一生要講究一種平衡,夢想和快樂生活的一種平衡,過於瘋狂地追逐夢想追逐事業,註定燃盡自己,過後會發現,自己最終其實什麼都沒真正戰勝,然而快樂早己離自己遠去。人這一生的快樂是有定數的,過度透支和揮霍,前方不遠處,無盡的抑鬱正等著你。

歐奈爾曾告誡說:「在生活中做一個『無聊』的人,在市場中做一個敏銳者,你就能避免利弗莫爾的精神痛苦」。認識你自己,淡定過好這一生,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讓自己接受占生活大部分時光的平淡。事業和生活,講究適可而止,懂得到了一定程度及時收手,回歸平靜的生活,才是真正智慧的人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 老子

----------------------------------------------

【針對網路上的關於利弗莫爾的人生結局的爭論,這邊提供一些資料,供投資人自行判斷】:

Jesse Livermore一生三次破產,每次都東山再起。最後一次雖然沒有破產,但是他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殺的根本原因是他已經沒有追求了。

1929年是美國股票史上的一次大災難。但是對Jesse來說,卻是人生的最高峰。在這場股災中,他通過做空賺到了1億美元的財富。1億美元現在看起來不多,但是那是1929年的錢,考慮的通貨膨脹,能當現在100億美元用。用相對數字更能說明他到底手裡有多少籌碼,1億美元是當時股市總值的1/10(你去算算你的偶像巴菲特的資產佔美國股市的百分之幾!).錢還是小事情,更重要的是,他成為了華爾街之王。這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他想把那隻股票做下去,就能把它做下去。按照他說法,停手的原因是:如果幹的太過的話,華爾街關張的話,他的飯碗也砸了。

但是從此Jesse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面前再也沒有挑戰後,他開始縱情於女人,毒品和酒,徹夜狂歡。他的思維和靈感被這些東西毀掉了。另一方面他開始分散投資,這些投資大多以虧損告終。他在書中自稱自己只擅長股票,不應該涉足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短短10年間散盡1億財產後,Livermore吞槍自殺。分析表明他患上抑鬱症。更八卦一點,他的自殺是命中注定的,他的第三個老婆,Harriet Metz Noble,在和他結婚前的所有的4個丈夫都是自殺身亡的。

Jesse livermore死的時候,賬面上還有1萬現金。但是其實他還有400萬。這些應該是他從股市拿出來後用某種方式存起來的保證不會被再頭進去的。他的書里有這方面的論述。

作為股市史上最偉大的牛人(他的1/10市值的記錄讓後人只能仰望),他的墓志銘是對他一生如此評價:「他的去世為一個時代划上了句號。他的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但是人心目中的Livermore的形象卻是他書中的一段話:「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我在床上輾轉反側,反省自己為什麼沒能預見一段行情即將到來,第二天一大早便醒來,心裡想出一個新點子。我幾乎等不及天亮,急於通過歷史行情記錄來檢驗新點子是否有效。」

Jesse Livermore的破產和自殺和他的股票投資方法無關,Livermore的破產有多個原因:

(1)有一次是他的broker倒閉了,連累了他,還有另一個大牛江恩。Livermore東山再起後,把自己的錢散給很多人,包括江恩。江恩在自己回憶錄中說Livermore是個noble的人。後來Livermore倒霉,江恩也回報他。

(2)Livermore的position太大。他做成功時,他的對手用非市場手段阻止他。比如股市暴跌時,華爾街老大JP摩根勸他別賣空了。他有次做棉花期貨,搞得威爾遜總統要他以國家利益為重讓他收手。一戰中他做咖啡期貨,政府以發國難財產為名把他的頭寸作廢,導致他又一次破產。如此故事太多了,神仙也扛不住。

(3)股市外的投資失敗。他在how to trade in stocks中提到他在股市外的投資全虧掉。

(4)開銷大。全國多處豪宅。自己經常住一個島上,每天坐自己的300英尺遊艇去紐約上班。家裡經常開百人宴會。去佛羅里達度假有自己專列。喜歡女人,開銷無數。

(5)自己在股市犯錯誤。

在利弗莫爾最為成功的一年,他絲毫感受不到他的成功。

1929年10月29日早上7點20分,如往常一樣,利弗莫爾坐上他那輛黑色的勞斯萊斯轎車,離位於長島納蘇郡北岸的豪宅,一綠燈抵達紐約第五大道730號的赫克歇爾(Heckscher)大廈,再坐上私人電梯直達頂層18樓,穿過會客廳和會議室,最後走入最裡面的辦公室。

這是利弗莫爾平靜的一天。早在此前數月,他已動用了超過100名經紀人,悄悄放空了手中所有的股票,當天他累計獲利已超過1億美元。

而在窗外,紐約股市已徹底崩潰。繼28日下跌13%,道瓊斯工業指數這天再跌22%,《繁華》雜誌封面說:「華爾街摔了一個大跟頭。」而至1932年7月9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收於41.22點,較1929年跌幅達89%。

但當晚利弗莫爾回到家,見到的場景卻讓他大吃一驚。他的第二任妻子、漂亮演員的多蘿西與兩個兒子——小傑西·利弗莫爾和保羅·利弗莫爾不見蹤影,房間則如洗劫了一般。

在司機的公寓里,利弗莫爾找到了多蘿西和兩個孩子。白天有關丈夫的各種廣播嚇壞了多蘿西,她甚至沒有給丈夫一個擁抱。

進入1930年代,媒體之外,家庭成為利弗莫爾的夢魘。

在利弗莫爾生命的最後幾年,可能唯一讓他真正心的是1936年,他在長島海峽釣到了一條重達486磅的旗魚。而出現在朋友面前的他,更多的時間裡,是他那獃滯而恍惚的表情。

-----------------------------------------------------------------------------------

【以下的本書節選,隱含著交易的真諦,頂級炒家磨鍊心法,貫徹到每一次戰鬥中,有心人務必用心深入解讀】:

我離開丹·威廉森的事務所後,大體上研究了一下形勢,並特別研究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當時的市場是牛市,這種形勢對於我和數以千計的投資者來說一樣明顯。可是我的資金只能買五百股股票。雖然受限制了,可別無他法。一開始我就承受不起哪怕是小小的挫折。必須用第一筆投資籌措起資金。開始階段買的五百股一定要帶來利潤。得賺到實實在在的錢,我清楚,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就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判斷。沒有豐厚的利潤,就不可能以一種冷酷的不帶偏見的態度去面對這一行業;這種態度來自於那種能承受一定的損失的能力,這種損失是我在大舉入市之前測試市場時常常遭受的損失。

這時,我認為自己已不知不覺地到了作為股票交易商生涯中最關鍵的時候了。要是這次失敗了,即使可能的話,也談不上能在什麼地方或者什麼時候得到另一筆資金來再作一次嘗試了。 很明顯,我必須等待最佳時機。

我遠離威廉森-湯姆事公司。我的意思是說,在股價穩定的六周內我一直不到他們那兒去。我擔心如果去了交易大廳,了解到可以買五百股的話,就可能受到誘惑,在不恰當的時刻,買賣不能獲利的股票。一個投資者,除了研究基本情況,牢記市場先例,把外界公眾心理和自己經紀人的局限性銘記於心,還必須認識自己和清楚自己的弱點。既然是人,就別惱怒。我懂得讀懂自己和讀懂股價行情是同樣重要的。我對自己對所承受的壓力和活躍市場的不可避免的誘惑力的反應作過仔細研究並思考過,當時的精神狀態同我考慮農作物行情和分析收益報告一模一樣。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我心急如焚地等待重新入市。我坐在另一個經紀公司的行情牌前,在那兒我不可能買賣股票,只是研究市場,不錯過股價行情記錄的任何一筆交易,密切注意上漲鈴響的關鍵時刻。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1915年早期那些關鍵的日子裡我非常看好的是貝斯萊姆鋼鐵公司的股票。簡直可以肯定它要上漲,但是為了確保能旗開得勝——因為我必須這樣——我決定等到它有明顯的上漲勢頭才入市。

我想我已經告訴過你了,我的經驗是:無論什麼時候,一支股票首次越過一百,二百或三百點時,它幾乎總要繼續上漲三十到五十個點。越過三百點後,漲得比越過一百或點時更快。我成功地獲利的股票之一是阿拉康達股票,當它越過二百時我買入,一天之後在漲到二百六十時,我把它拋出。我這種剛好在越過票麵價值就買下股票的做法可追溯到我早年在對賭行的時候,這是一個古老的投資原則。你可以想像我是多麼渴望重新以原來的規模買賣啊!我太急於開始了,其他事情想都沒想, 但是,我還是控制住自己。正如我所料,貝斯萊姆的股票每天都在上漲,越漲越高。然而,我還是控制住自己不要衝動地去威廉森—布朗公司買入五百股股票。我清楚必須使第一筆投資儘可能獲益。

那種股票每上漲一個點就意味著我又沒賺到五百美元。第一次上漲的十個點意味著我本該連續投入的。那樣的話,現在手裡就不是五百股了,而是握著每漲一點就可賺得一千美元的一千股股票了。可是,我卻端坐在那兒,我不是傾聽心中喋喋不休的希望和鬧鬧嚷嚷的信念,而是只所以來自經驗的平穩聲音和常識的忠告。只要我一旦籌集到象樣的資金,就可以抓住這些機會。但是,沒有資金,抓住機會,哪怕是小機會,都是力不能及的奢望。但是,最終還是自己的常識戰勝了貪婪和希望,耐心等待了六周。

正當我開始猶豫不決憂心忡忡之時,那支股票漲到九十點。想一想我因為沒買進而沒賺到的錢吧,當時可是行情看漲啊!唉 ,當漲到九十八點的時候,我想,貝斯萊姆看來要漲過一百點,待它漲過一百點時,屋頂都要被掀翻了!行情記錄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實際上,這記錄大家都知道。告訴你吧,當股票行情記錄器上只列印出九十八點時,我就看到記錄上是一百點。 我知道這不是我希望的聲音,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風景,而是我對行情記錄的本能反映。因此,我想,不能等到漲過了一百點才入市,現在就得買入了。只要超過票麵價值有錢可賺就行了。

我跑到威廉森—布朗公司,一下子買了貝斯萊姆鋼鐵公司的五百股股票。這時股市是九十八點。我在九十八點到九十九點時買了五百股。這之後,在晚上收盤時,股票瘋漲到一百一十四點或一百一十五點,我又買了五百股。

第二天貝斯萊姆鋼鐵公司的股票漲到一百四十五點,我套現了 。那等待最佳時機的六個星期,是我曾經度過的最使人緊張和疲乏的六個星期。但是,我得到了回報,因為我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本去進行有規模的投資了。要是只以五百股的規模交易,我永遠也成不了氣候。

第一步走對了非常重要,在投資貝斯萊姆之後,我還幹得不錯——真的,我幹得太漂亮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還是同一個我在投資。實際上,我已變成了另一個人,因為凡是我原來煩惱和出錯的地方,現在的我都幹得既愉快又正確。沒有債權人來煩我,思路不因為資金缺乏而受到干擾,資金充足不會干擾我傾聽自己可信的經驗之聲,因此我不斷地賺錢。

......

這就是我怎樣東山再起的經過。在完全還清了所有債務之後, 我支取了一筆非常可觀的錢作為年金。我下決心不再回到那種身無分文、憂心忡忡、投資失利的處境了。自然,在我結婚後,我就為妻子劃撥了一筆錢。有了兒子之後,我又為他劃撥了一筆錢。

我這樣做的理由並不只是擔心市場會把錢從我這兒拿走,而是因為我知道一個人會把自己垂手可得的任何東西都花個精光。做了上述安排後,妻兒就不會受到我市場交易活動的威脅。

我認識的許多人都做過這樣的安排,可是當需要那筆錢時,卻又好話說盡哄騙妻子簽字拿出那筆錢,而自己卻又拿去虧掉了。但是,我是把這事安排妥當了的,無論我想要什麼或者妻子想要拿出錢為我幹什麼,那一張託管合同起著作用,不可能動用一分一厘,這筆錢絕對安全,不會被我和妻子中任何一個人挪用,不會受到市場需求的打擾,也不會因為妻子對我的摯愛而損失殆盡。


如果只讓我留下三本關於交易的書,其中必有《股票作手回憶錄》。
投機領域無論後人寫出什麼牛書,這接近一個世紀以前出版的書永遠可以排在前三名。
不要以為時代的變化可以忽略掉它的價值,開篇「投機就像山嶽般古老,華爾街從來沒有什麼新鮮事物」到今天依然適用。那些以為這些過時的人只是被自己的狹隘遮蓋了雙眼。
書中的大局觀,視野,以及對人性的剖析都酣暢淋漓。


這本書告訴了我兩件事
一個是告訴了我什麼是天才,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在那個年代,在所有人都沒什麼系統亂炒的時候,能不能悟出他書里表達的東西
二是他告訴了我市場永遠是對的
市場有兩派,一派是李佛摩爾的市場永遠是對的,一派是索羅斯的市場永遠是錯的,這兩個人說的都是對的,你理解這兩個為什麼都是對的嗎


交易與人生——丁聖元談《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丁聖元 —— 人稱中國期貨界技術分析「教父」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實戰期貨培訓班》核心講師,縱橫國內外金融市場近20年,北大碩士,曾經先後從事外匯交易、股票和債券投資管理、金融市場研究和金融產品設計等業務工作。翻譯著作《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等,著有《投資正途》。

「這本書的最可貴之處在於,你還找不到任何一本書能夠像這樣誠實的把成長經歷剖析出來。」丁聖元給予《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樣的評價,「我們做交易的人可以時常拿它來照照鏡子。」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可以引領交易者更加清晰的認識市場,而其主角利弗莫爾四起四落的一生更是起到了很好的風險警示,他稱,「人最終還是不能夠戰勝市場,但是同時也不需要對這個市場盲目恐懼」。利弗莫爾的成功以及失敗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在這個市場裡面,是需要天份、努力以及對交易的熱愛。

丁聖元是這個市場的資深人士也是實戰派人士,現任銀河證券衍生產品部董事總經理,他對市場研究頗深,曾翻譯過很多交易者耳熟能詳的書籍,如《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

在訪談中,他也暢談了自己的投資經歷,把自己的經歷劃分做三個階段,同時也認為,而這些階段也是一般交易者所必須經歷的。

結合自己多年的投資經驗,他也給出了一些實際的建議和書目,建議交易人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個市場,有所提高。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騰訊的網友們好!歡迎來到騰訊《財經會客廳》,我是主持人軼婷。今天我們《財經會客廳》請到的嘉賓是銀河證券衍生產品部董事總經理丁聖元先生,丁老師您好!

丁老師曾經為我們帶來了《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等等被股票投資者譽為枕邊書的著作,如果沒有他,我們現在可能都看不到這些書的中文版。今天丁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描述了華爾街市場最出色的投資人傑西·利弗莫爾的充滿傳奇經歷的一生,您認為這本著作給我們留下來最大的啟示是什麼呢?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是交易人的一面鏡子

丁聖元:這本書是很寶貴的一本書,一般來講,做交易的人,特別是賺錢的人都不會說自己到底怎麼回事。傑西·利弗莫爾為什麼要說給別人聽?當時他做得比較大,有這麼一個故事,他太太找一個裁縫做衣服,去了三趟,因為比較熟了,那裁縫就推薦給她說哪只股票會漲,可以買,就是想這樣讓利弗莫爾把這隻股票托起來。他在人生最好的年華接受一個名記者的採訪,把從14歲開始的歷史一五一十的交待出來,目的是不做對不起普通人的事。

你還找不到任何一本書能夠像這樣誠實的把成長經歷剖析出來。14歲的時候就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初中畢業,然後去打工。然後就開始做交易,也是很偶然的機會做交易。其中一波三折,四起四落,這麼一個過程就有啟發。

對我們最大的啟發是什麼?第一個從技術角度來講,他那個時代,你從他整個歷史當中,從個別的技巧,超級短線到大市,從一點點認識市場,認識趨勢,這是技術分析的過程。你可以很透徹看到當初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怎麼通過這些前輩一點一點積累下來,這是交易技巧。

第二,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是一個只是一個窮小子,後來卻過著很奢華的生活,都是從自己的交易出來的。所有的錢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麼去折騰。他最典型的一次是第二次失敗回老家的時候,他說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幹這一行的料,所以覺得應該轉行了。這麼偉大的一個天才,遇到交易挫折也會這樣想。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可以給我們做交易的人心路的過程。

這樣使我們做交易的人可以時常拿它來照照鏡子。

主持人:這麼一個大師幾起幾落最終還是失敗了,是不是剛好證明了證券市場確實是充滿艱辛的?

丁聖元:我們作為負責任的財經編輯,像您這樣提醒我們網友還有投資人時刻注意風險是我們應該的,因為這個事確實是很有風險,就像孩子去學跳舞,學鋼琴一樣,真正能夠出人頭地的肯定是少數。

剛才說到他四起四落最後還是落下去了,但是他的落和交易經驗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在這個人從小出生他對自己的生活也是沒有有控制的,後院起火。應該說最後的失敗主要還是生活上,不是在交易上。

主持人:他的「起」是因為什麼?「落」又是因為什麼?

丁聖元:分幾個階段,前面幾個「起」,第一「起」就是自己作為一個小夥計,在人家的報價行裡頭,報價設備不像現在這麼先進,每個人都有電腦,那個時候沒有電腦,就有一個電報機隨時打那個數字,大家要看到怎麼辦呢?有一個人坐在電報機旁邊,那個小帶子不斷的往外吐,就大聲的讀,有人在黑板上一個個寫。接著寫另外一個,回來再擦掉再重新寫。有一個人看那個電報,有一個人寫那個,他就是寫那個黑板上的小夥計。這就需要他做什麼呢?如果你記一兩個數字問題不大,如果是整天連續這麼做,這個就不容易,傑西·利弗莫爾他天生有數學天賦,從小數學學得就好,還因為數學好跳過級,不管別人念多快,他都能記下來。有條不紊的寫在黑板上。他的父親對他很嚴厲,他們老家在波斯頓附近,田地很多,但是很貧瘠,地里有好多石頭,他父親讓他儘早幫他去勞作。他母親對他比較寵愛,願意讓他去讀書,結果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中畢業他就出來了,什麼也不懂。

但是他有一個好處,他看到行情數字波動之後,這個數字對他來說很敏感,他看到數字波動之後,慢慢慢慢注意到他感覺這個數字怎麼變,有的變化比較小,有的變化比較大。他就想,這個大的變化有沒有什麼徵兆?他發現有徵兆。現在很少有人去看上有成交價,下有成交價。最微觀的那個你也要有,他就從最微觀的那個跳動之中找到了一種心態。

比如說原來漲過,比如說猛漲一下,突然掉下去,掉得不多,但是在那兒橫盤,橫盤一段時間之後越橫越窄。突然有一天稍微一拉,對他來說就是形態。他腦子裡記得這樣的東西很多。價格波動,他注意到很短暫的小的波動。

後來他為什麼做交易呢?他雖然沒有意識到這是錢,但是還是願意學這個東西。他看到價格波動的形態,知道這個東西之後,不知道這個能賺錢,只是覺得這一行好玩。自己拿一個小本,每天把技術的東西記在本上。按照我的經驗,14歲的小夥計,按說下班之後去玩去,他不是,他下了班以後在營業部呆著。把自己的記錄和紙帶拿出來,從頭開始看起核對,我看的那個股票,當時記得那個形態應該是跌的,跌了沒有。果然跌了,說明這個是對的。我預料它應該漲的,沒漲,這裡有什麼問題。

他做這種功課,知道這些東西能夠掙錢以前已經做了很多很多功課。過了大概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次一個小夥計在營業部打工的小夥計中午一塊兒吃飯的時候說,你借點錢給我。他問借錢幹嘛?然後小夥計說炒股票。他說炒股票應該是有錢的人玩的東西,都是有車,穿得很光鮮的。我們打工的哪兒能玩這個?他說你要做什麼?然後他就說我要做什麼。然後他把小本拿出來,翻翻自己的帳,一查,果然那個要漲。

他就從這兒開始,他自己過去只是簡單的去驗證,碰巧這個小夥計說要買這個股票,然後查,果然有,兩個人湊了五毛錢,就去做這個交易。做了之後果然賺錢了,從這兒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你看他的經歷,這是很偶然的,但是是一個天才。

股票投資是天分+勤奮+熱情

主持人:從這裡能給我們投資者什麼樣的啟示呢?

丁聖元:你要想真正做這個交易的話,還是要有一點天分,有一點勤奮,還要有用功,還要真正好這個東西。跟我們其他所有的行業都一樣,人類也挺殘酷的,他也要有競爭。競爭的市場才有效,不能說我很懶,什麼也不願意做,我能掙很多錢。如果這樣的話,你想你的市場是什麼樣的市場。

就像鋼琴、繪畫,所有的藝術一樣。

主持人:但是他是八十年以前的一個失敗者,最終還是失敗了。

丁聖元:他的那個幾起幾落的過程,不妨把這個人這一輩子都視為不斷嘗試的過程,越嘗試越大。沒有人能夠在這個市場,最後失敗是必然的。就像你要跟太陽或者是跟地球,人總是要死的。人不可能戰勝市場,從這個意義上講,他還是相當成功的。

最後失敗的時候,雖然欠了債,那是生意上的債,生意是破產的,但是生活沒有問題。

主持人:他的失敗給我們什麼啟示?

丁聖元:其實我們中國的古典哲學是很有價值的,我是我們古典哲學的信奉者。當我們講健康的時候,西方人講健康的時候說練健美,胸大肌,腹肌,非要練成那個樣子。按照中國人的標準是什麼?要平衡,你平衡就是健康。你可能天生可能壯一點,你可能天生瘦一點,這都不要緊,只要你保持平衡就非常好。

把這個觀點應用到我們的事業和生活上來,平衡還差很多。現在這個時代,也不能要求每個人做道德標兵或者你想在任何方面追求成功,至少你的私生活或者是各個方面不至於太離譜。如果太離譜了,最後必然會導致翻車。

主持人:他的翻車不是因為技術而是因為私生活?

丁聖元:他離婚了,他有兩個兒子,最寵愛的大兒子,後來他的前妻為了報復他從紐約搬到洛杉磯,為了不讓他看到兒子,兒子也是很晚騎摩托車兜風,後來他媽媽不高興。後來也喝點酒,說了點不高興的,就把家裡的槍拿出來,兩個人拉扯中開了一槍打中了兒子的腹部。當時傑西·利弗莫爾在法國度假,當時聽了如雷轟頂。他的私生活很糜爛。

主持人:而您翻譯這本書是不是代表您對他的投資理論的一些高度贊同?

丁聖元:他是一個先驅也是一個探索者,通過自身的切身體驗總結技術分析。從這個角度來講,是值得推崇的,相當不錯。另外他通過自己的交易實踐證明技術分析是可行的。現在很多人說傑西·利弗莫爾沒有做好,說他失敗了,我們聽說這個技術分析師是一個大的學派,大家都在用。你要知道真正做交易成功的人是不怎麼會講的,一般是不說的。

要舉一個願意講的人,另外一個人斯丹尼.克羅爾,他有好多書,其中有一些書是講他追隨傑西·利弗莫爾的足跡,當時的事件都去重溫,這是一個很成功的交易者,他也很願意和我們分享,但是你要知道他跟我們分享的東西就是專業的東西,很少有自己心理的活動還有成長的過程。

主持人:《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之前也有好幾個翻譯版本了,為什麼這次還要重新翻譯呢?是因為以前的幾個版本有什麼地方不妥嗎?

丁聖元:這個也是讀者的要求,我的時間比較忙,我不願意在一般的事情上下工夫。為什麼會考慮翻譯這本書呢,第一,確實是讀者的要求,所以我翻譯下來。另外,這本書我也看過,英文我也看過,相關的幾本書我都看過。那個故事從那本書上來的,對我們來講,那些故事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這段經歷,尤其是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是45歲,這是巔峰。他願意教給大家成長的過程,對我們的啟發太好了,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這本書為什麼我願意投入精力做這個事呢?也有好幾個版本,公平競爭,這麼一個好的經典,給我們讀者多一個選擇,我相信還是有幫助的。

股票投資要跟著大勢走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書里的有一些投機理論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您覺得在今天的中國股市哪些理論比較適合?

丁聖元:像跟著大勢走的這種理論太重要了。因為我們中國這個市場不是很成熟的市場。我們的波動是40%、50%,70%、80%,今天漲20%、30%不得了,舉國同慶。

主持人:可以理解為您認為現在的中國股票市場還是一個投機的市場嗎?

丁聖元:也不能這麼講。如果是作為投資者看待這個市場的話,一方面我們可以探討我們希望證券部門對這個市場太好一些,另外不要對它有太多的情緒。市場本身20年了,20年還不是很成熟,歷史也不是很長,它有問題當然有問題。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呢?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儘可能的適應它,或者是不做,你要做儘可能適應它,這是一個忠告。

主持人:說到中國資本市場20周年了,您覺得中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的地方和可以提高的地方在哪兒?

丁聖元:這個話題比較大了。我們現在資本市場20年,往前展望應該怎麼做。其實我們有些敏感的話我不講,我只從市場本身來講。一個好的資本市場首先有一個好的固定收益市場。固定收益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利率、信用還有現金流的評估。所謂價值投資或者說評估一切東西的價值尺度的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好的市場,實際上你在判斷所謂投資價值的時候你是很難獲得一個價值尺度。

第二點,對大部分投資者,為什麼好多投資人一聊都是股票,其實有很多投資人他是風險業務型的,他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可去。要做的話,也就是這個股市流通多一點。對他們來講迫切需要這種市場,他不想冒險,就是想固定收益。

第三,我們在探討中國市場發展的時候,對西方市場有好多誤會,比如說衍生品市場,存在的誤會太多了。我們在總結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你要知道美國金融市場效率肯定是很高的,金融市場相對於整個經濟是一個服務者,一個服務者你不希望它效率高嗎?你主人犯錯誤的時候,比如說美國金融危機就是房地產市場靠十年的牛市,沒有人不做這個房地產生意,銀行必然就做貸款,做了貸款以後還不夠,後來資產證券化,賣掉。回籠資金再去做。這個很合乎理由。

我不會輕易參加這種投機,但是這樣董事就會不幹了,人家都在做了,你還不幹,三年你熬得住,五年你熬得住嗎?恐怕你這個總經理的位子都坐不住了,研究了八年九年,根本還是在這個地方。

說到衍生品的作用,第一個就是因為金融市場本身就應該有效率,衍生品是必需的,它是自然產生的,缺這一塊效率就會很低。比如我們舉辦婚禮,你去訂一個酒席,交一個定金,說這個宴席你可以去,這就是衍生品。金融產品只是金融產品的衍生化。金融市場的效率應該高,美國採取措施救經濟的時候很有效。

整個金融市場的效率提高是以分工為前提的,恰當的分工很重要,而我們現在的分工是不清晰的。證券公司該幹什麼?大家說你上了股票市場,你做投資者,大家都一樣。

還有一點是剛才說的誤解。發展市場最根本的一條,我們也看到整個國際趨勢就是標準化和透明度。

主持人:結合這種情況,我們是不是可以結合一些《股票作手回憶錄》裡面理念作為我們操作的指導呢?

丁聖元:其實剛才講的那個市場宏觀一點,跟我們操作的關係不是很密切。真正做交易的人從《股票作手回憶錄》裡頭,要學技術的話,你可以看他怎麼去磨鍊他的交易技巧,一開始是從小的做,慢慢看大勢,到最後把基本面的東西跟大勢結合起來做,這是我們學技巧的產品。

還有更重要的是每個人做交易,交易是關乎錢的得失,心理的影響是很大的。傑西·利弗莫爾是一個小小子,他的衣食都靠這個東西,他的心理的波動和心理成長的歷程對我們做交易的人做一個對照或者是反思自己,這是兩個層面的事情。

主持人:確實這本書裡面提到了有關心理學和人性對於一個投資人的巨大影響,很多地方都是不可以克服的。總結來講,是不是有些人根本就不適合做股票?

丁聖元:也可以這樣講。按照傑西·利弗莫爾這個說法,學習交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你要肯認識自己的錯誤,肯反省,你要肯糾正。有的時候是很痛苦的,不是那麼容易。這個事情如果你不肯做的話,肯定是不行的。糾錯的過程嚴格意義上來講就是改造自己的過程,真的是改造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很痛苦。

主持人:您認為在股票市場里究竟是什麼力量在冥冥中主導著市場的漲跌,普通投資者應該加強哪方面的訓練提高自己呢?

丁聖元:你看我們去學太極功,太極推手的時候有一個功夫叫「聽」,你要跟對手之間兩個人都是圓弧勁,從我的角度來講,我的圓弧勁我不鋪散給你,但是我要知道你往哪兒使勁,這叫「聽」。我要知道對方的趨勢是什麼。

第二,要借人家的力量,就是他往哪兒去的時候我借著他的力量去做。某種意義上真正會做交易的人其實是很容易做交易的,因為如果你真的聽的話,把自己拋開,沒有太多的心理負擔或者是雜念的話,真的練到那個程度,聽起來就容易得多。

這就像潭水越深越平靜,照出來的水面的倒影越清晰。如果你有波動,嘩啦嘩啦流起來了,它照出來的水面就會走樣,就會失真。

人心就是一個潭水,潭水靜照出來的樣子就清晰。按日常生活中很難靜的,要練自己,怎麼樣去做減法。

主持人:怎麼樣做減法呢?

丁聖元:這個跟讀書類似,讀一本書,你從博覽到讀厚,一本書的背後的千言萬語是很多的,為什麼翻一本書我們要尊重原作者的素材,你能夠從中從薄讀到厚,你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閱歷,你要把那麼多厚的東西讀薄了,為什麼呢?從薄了到厚了,你作學問和了解知識越多越好。你從厚又讀薄了是什麼意思?任何時候你做任何事情,你只能選擇一個,一個時候只能做一件事情。一定告訴你,做的人只能是按照簡單的做法做,那就有矛盾了。你看了那麼多,想了那麼多,最後你只能做一個。很簡單,這個是不是一個矛盾呢?這一步怎麼跨呢?就是吃透。真正從厚到薄。

從表面上看著很豐富,很繁雜的東西找到本質上一致的地方,怎麼樣不走樣的反映返照。第二是能夠簡化,真正做交易做得好的就是這樣的,並不是帶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按照市場去走,市場怎麼樣,我就跟著去做,往往是這樣的。

股票投資需經歷三個階段

主持人:對於您自己來說是怎麼樣的呢?剛才我們談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經歷,提到在這個市場裡面要求要有天賦,要用功,還要好這個。您本人是怎麼樣的呢?

丁聖元:我是90年做外匯交易。當時賠很多錢,幸虧當時是給單位做。

主持人:您跟傑西·利弗莫爾的經歷也有一些相似?

丁聖元:沒有人家好。他一開始很傑出,我一開始磕磕絆絆的。我反思這個過程,我找出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看山識山,看水識水」。剛入市的時候,看到漲你就買,看到跌,你就去賣。這個時候一半贏,一半輸。

主持人:剛開始不是都賠嗎?

丁聖元:真正血氣方剛的人去做,一開始還是能夠馬馬虎虎的。有人說我智商這麼高,投入這麼多的精力,大概從90年開始頭兩年都是在這個階段。

後來進入第二個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去學好多東西,聽好多講座,看了好多書,然後再來做,回家還用功,看了好多報告,看了好多新聞。我應該把能力提高一點。你看到漲的時候你會分析這個漲背後是什麼道理,這不是漲了,這個漲背後是什麼道理,漲了以後是怎麼繼續跌呢?是調整呢?還是漲了以後繼續漲。

第一個階段也是一個簡單的反應,到第二個階段就是多了,一會是這樣,一會兒是這樣。傑西·利弗莫爾第二次失敗回家的時候就是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你會懷疑自己,你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做出來的虧的面多於贏的面。

第二個階段時間很長了,我頭兩年算是第一個階段,兩年以後一直到七、八年之間都是第二個階段。

主持人:你當時有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這一行?

丁聖元:肯定會懷疑自己。因為你怎麼做怎麼賠,怎麼做怎麼不對,怎麼這麼挫折呢?你肯定會懷疑自己,第二個階段很痛苦。但是它也催你去努力。第二個階段你不能放棄。

我始終強調一點,人這一輩子肯定有一個前程,就像練琴的人,你不能一開始投入的東西太多,一開始如果投入太多就會有問題。那個時候雖然賠錢,是給單位做的,賠的是單位的,不是自己的。所以還能坐在這兒跟你聊天,有好多人沒有這麼幸運。

第三個階段,就是後來痛苦了以後,一開始是學這個技術分析,學這些東西,學經濟學,實際上都不能解決問題。它是一個螺旋上漲的過程。後來要看《周易》、《孫子兵法》、《老子》這些書,某種意義上來講,方法你固然要學,經驗的層面也要去積累,還要能夠把它吃透,吃透就要學一點哲學。要有一點理念,要有一點哲學。

這樣才有可能到第三個階段去,到這個時候你才能養成一個習慣,把自己當成一個第三人去分析他。

主持人:那股市跟《周易》跟《孫子兵法》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

丁聖元:關聯太深了。打個比方,我們普通人都覺得《周易》是算命的,《周易》講的就是變化,變化是什麼呢?形式就是趨勢的形式。假如市場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變化,就是以趨勢的變化來做的,《周易》把這個道理講透了。這是我們現在的作者應該好好翻譯。《周易》凝聚了好多代人的智慧。另外它確實很認真。

我們現在人學《周易》的一個痛苦的地方是你沒有童子功,《周易》的卦相還有語言最好是從小就記得滾瓜爛熟的,前後的聯繫還有對比,跟生活的啟示還有關聯,你很容易能夠吸收。我學《周易》痛苦就痛苦在沒有童子功,看了後面就忘了前面,看了前面就忘了後面。

主持人:具體的運用在什麼方面?

丁聖元:比如像我自己寫的那本書裡頭,我就借用先天的八卦的卦序,借用魔法價格的形態做了一般的趨勢應該怎麼樣走法的形態,然後分析它每個階段的特點。實際上我做的這個工作也可能是把我們從一個角度,趨勢演變過程的那個角度翻譯《周易》的那些想法。

說到《老子》,《周易》有兩塊,一塊是你要不斷的天行健,另外一塊是君子以厚德載物,心胸要開闊,為人要厚道,做事情要寬容和包容。強調的是前面那個。

《老子》這個哲學強調的是坤的這個哲學更多一些。像剛才說的他希望你靜如止水,你靜如止水才能看到完整的客觀的現實是什麼樣。他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老子》有另外的價值。

某種意義上,你看那個相機和看音響設備,音響放在上面,你發現好的音響設備都是很沉,很大很重,才能把聲音儘可能保真的傳播。這是坤的哲學或者是老子的哲學。

反過來講,如果我不是在研究這個世界,我是在表現自己的時候,音響里表達的聲音以及相機表達的時候,你儘可能的充分要自我發揮。

有人說「君子厚德載物」,你別吱聲,都是甘為人後,其實不是這樣的,當你是一個觀察者是輔助者的時候你要強調這個道。

主持人:後來到現在您投資做的不錯。

丁聖元:也不能說不錯,這個事沒有止境的。現在比以前也超脫。

主持人:您信奉過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理念嗎?

丁聖元: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表面上看是兩個方面,實際上是一致的。價值分析的重點是一個橫向的比較,這個東西跟那個東西的關係相互比較怎麼樣,技術分析我不看橫向,儘可能的看縱向。一個個體在競爭的系統裡頭,他自身的演變歷史能夠說明他的演變的過程。橫向的競爭關係也是他過去所有的特點形成了現在的反映。股市這個對象是極為複雜的,對於一個複雜的對象技術分析肯定實用一些。包羅萬象,你去看很難理清楚。

主持人:我們的投資者是不是應該盡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有的適合投資,有的適合投機。

丁聖元:比如巴菲特那一套,看報表,確實能夠有火眼金睛你可以。

主持人:我們投資者是應該兩者結合起來去用,還是只堅持一種?就是看情況一會用價值一會用技術?

丁聖元:最好是把它吃透。怕的就是這個我也知道一點,那個我也知道一點,哪個本質你都沒有掌握。你要從薄到厚,從厚到薄的過程你要經歷,與其兩個都有,還不如把一個完整的過程吃透了。寧可精也不要過多,還是要減法為上。

交易者學習應循序漸進

主持人:如果請您給我們的投資者開一個書目,結合您自己的經歷還有傑西·利弗莫爾的經歷,您覺得他們怎麼樣的一個讀書過程比較好?

丁聖元:學技術這一塊應該從方法開始,比如像《金融市場技術分析》和《日本蠟燭圖》,你要先掌握基本的方法,你觀察市場,開頭很重要的。有了這個方法以後,觀察市場就有一個線索,你知道要去看什麼,然後你去觀察市場,拿一點小錢開始做。做了以後你就會跟市場有互動,市場是一個很好的鏡子,會把你所有的行為都反映出來。

然後你就可以開始看《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你一定要好好的研究自己的交易記錄,看人家的案例,結合自己的情況不斷的反思,然後再回過頭分析方法結合起來。這樣自己對這個市場的領悟真正的真刀實槍。

再下一步應該看《周易》、《老子》、《孫子兵法》,看一點哲學的東西。還有對哲學的應用。最重要的還是把《周易》、《老子》這樣的書好好看一看。

《孫子兵法》相對於《周易》和《老子》更容易懂一些,它講的就是一個事,這個事也要把它好好琢磨透也不容易。

主持人:這必須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丁聖元:肯定的。

主持人:開始上來看《周易》肯定不行。

丁聖元:《周易》你可以開始看,看不懂不要緊,記住它,然後做這件事不耽誤。

主持人:您研究《周易》多長時間了?

丁聖元:可能從開始做交易的時候就開始看。那個時候沒有感覺到,還有好多錯誤,這個東西是算命,其實不全是這樣。它實在是一個很豐富的東西。

主持人:您對於有一些做圖翻譯也是在逐漸研究的過程當中把他們翻譯出來了?

丁聖元:我解除了中國的古典比較早,一開始的時候有些理念不知不覺還可以潛移默化的聽,《老子》我很喜歡,《周易》沒有看,《周易》實在看不懂。《老子》《孫子兵法》、《莊子》在大學時候就開始看。無論是《日本蠟燭圖技術》還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像我們一些哲學思想都是有幫助的。特別是我寫的前言裡頭都能看得出來。

當前市場趨勢未變

主持人:最後請您結合我們現在股市運行的經濟環境給我們講解一些您自己對股市的操作的看法。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去做一些什麼樣的投資理念進行操作比較好?

丁聖元:這個問題很困難了。對技術分析大家都有一個誤會,比如說這個東西是拿來預測的,不是的,它更多的是一個技術,它是怎樣走的,你就應該怎樣去做。到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你就會發現還是這樣。

你就觀察它的月線,如果月線一個比一個高的話,一切東西都以這個為依准,目前看月線是在呈這個態勢,你輕易不能動搖。某種意義上減法減到最後,遇到任何事不要輕易改變,市場的變化也是這樣的。什麼叫趨勢?趨勢就是一根筋。

主持人:趨勢就是一根筋?也就是現在還沒有改變?

丁聖元:對,認準了一個方向,輕易不要改變。

主持人:如果最後再請您用一句話評價您的新翻譯的著作,您會怎麼樣評價?

丁聖元:這本書傾注了我的很多心血,我現在40多歲,也是我一生相對比較成熟的一個階段,跟十年前,二十年前大不一樣。這本書花了很多心血,值得認真探討財富的人推薦,值得向認真探討交易經驗的人推薦,值得向在交易當中經歷挫折,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的人推薦。你看了絕對不會後悔。

主持人:非常感謝丁老師今天作客我們的財經會客廳。如果有什麼具體的問題以後歡迎登陸我們的騰訊財經微博,在微博裡邊向丁聖元老師提問。今天節目就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收看,感謝丁聖元老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Q2ODQ1NA==mid=503709375idx=1sn=4c994c1fd924e0fd1e2544b28b6d99de#rd


題主提了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目前37個回答,看了下,有意見分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我在其他問題業餘金融交易愛好者,需要學習那些專業知識,軟體,才能獲得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 投資中提到過這個情況,建議初入交易這行的朋友,先別看這本書,看了也沒用,因為你滿腦子都在想怎麼找到萬能鑰匙。最好別人能免費給你一把,越細緻越好,最好直接告訴你什麼時候開倉,什麼時候平倉。各種行情都順風順水的操作,只賺不賠。越早看這本書,越會否定其價值,以至於數次失敗後還想不起來,或是抵觸去看。

等你什麼時候不想找萬能鑰匙了,再來看這本書。後悔是肯定的,只是還不算晚——如果你能按傑西提示的避免犯錯,或者及時糾正錯誤的方法去做的話。

傑西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點。更重要的是,他用終結生命的方式告訴後人,人性弱點是可以想辦法去克服的,但仍然會被再次打到。常說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這是不可能的,事實是我們一生都在犯同樣的錯誤。誰能及時糾正,控制自己,誰就能活的長點,誰就能有機會積蓄儲備,以彌補未來再犯錯而造成的損失。看看現在的期貨界大佬——葛衛東,葉慶鈞,李詠澤,林軍等等,你是以為他們在完成資本積累後,就只賺不賠了嗎?或者他們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是只賺不賠嗎?他們仍能活在市場里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執行力,紀律性比同期的傑西更強些(當然,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永遠保持大佬地位,這就是交易的魅力所在)。傑西的性格,就已經決定他一輩子都要去冒險(有幾個人敢壟斷單一商品的籌碼,即便你有錢去賠),雖然他總是勸別人不要冒險。

沒有人能手把手教會另一個人做交易,別的事情可以,可交易不行。知道會有人反對,很多人確實是被師傅帶出來的,但效果一定能達到預期嗎?好比程序化,你編的程序就是你的徒弟,但實盤效果如何呢?不是程序的錯,是計算機語言無法真切的表述你的交易精髓。計算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師傅的作用是指點迷津,遇到瓶頸的時候,幫你捅破窗戶紙,但基本功得靠自己練。這本書就是這個作用。

為什麼說這本書是高階課程,好比佛祖釋迦摩尼傳法一樣,他從不講該做什麼,而只是講不能做什麼(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皆如此),說的現代一點,就好比上海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一樣,清單以外的都可以做,隨便做,但前提是你得會做。看這本書的前提,要麼你已經有一套可以穩定盈利的系統了,但效果不盡如人意;要麼你一直做的很差,認為單靠自己的悟性已經無力回天了,想推倒重來。在這兩個前提下,希望大伙兒認真看這本書,反覆看。直到突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能冷靜的看盤了;不再主觀臆測,對漲跌已經麻木了;對待任何行情,不是猜它能走多遠,而是跟著走,並隨時觀察、控制風險的時候,恭喜你,開悟了,你要還不能賺錢,老天爺都對不起你(或者說你上輩子欠債太多了,哈哈哈)。

綜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再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看這本書。也就是常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評價一本書或者一個人,最好能順便評價背後的歷史,比如說《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就應該附帶介紹下背後的那些理論和演變。


看大部分答案都是直接開始吹這本書多厲害,以及看了以後的心得,其實很容易就陷進去,看不清全貌的。我在這裡介紹一下,西方近代歷史上,證券投資哲學的一些演變,這樣就能比較好地理解Livermore的一些看法和操作了。


Livermore屬於心理分析流派,這一派的特點就是把股票投資的研究重點放在「思考其他股票投資者如何思考、如何行動」上,較少思考股票的實業投資方面的功用,較少強調長期投資。還有很多流派,像技術分析流派,基本分析流派,理論金融流派等等,技術分析流派裡面有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基本分析流派有格雷厄姆,巴菲特,理論金融流派有資產組合理論、套利理論、夏普市場模型,就算是心理分析流派本身,也有凱恩斯、索羅斯、行為金融學等等。當然,這些理論都有交叉。[1]


他本人的投資思想很多都是個人直覺和經驗總結,這使得他的人生大起大落,多次破產,最後自殺,不過畢竟影響深遠,概括起來有一下這麼幾點:


1、 股票投資者是非理性的

這一條是他投資哲學的基礎之一。他認為投資者非理性是基本人性,而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交易商就要學會克服弱點,利用人的貪婪、恐懼、自欺和短視,去承擔風險和付出努力,然後就能盈利。書里的原話是,「華爾街沒有新事物,對於投機最能概括總結的就是假設大家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2、 重視風險控制

他通過止損來控制風險,看錯了就要堅決止損,也同意要適當分散投資,「一個成功的商人絕不會把所有產出限於一個顧客,顧客越多風險越小,所以投機事業要求我們,對任何風險產品,只能投入一個有限數量。」當然,他也沒能貫徹這一點,導致了最後的破產和自殺。


3、價格就是價值

在Livermore的時代,是金融投機初步發展的時代,專業金融投資者逐步從實業投資者中剝離。他的理論體系里,投機者是核心,投機者在想什麼是關鍵,股票價格是股票交易者決定的,所以交易對手和市場形勢才是真正需要研究的東西,公司的現金流、凈資產和盈利一類的指標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所以股票價格就涵蓋市場信息,也決定了股票價值。


4、強調時機的重要性

選擇適當時機買賣股票。總的來講就是,看錯行情就馬上賣出,賣股票也不能幻想總是賣在最高點,必須在能賣出的時候賣。而且他提出了「金字塔」理論,如果判斷某支股票會漲,先建立少量頭寸,驗證可行以後再不斷買入。


5、利用市場趨勢

他認為市場是有大趨勢的,不要與市場為敵,在牛市中就要堅守頭寸,在市場產生真正的波動趨勢後再行動,實際上,他是在討論個別股票和整體市場的相關性。「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判斷,直到市場證實了你的判斷。」


6、股票市場運動是有序的

Livermore發現「類股波動」現象,也就是不同股票的相關性問題。通俗來說,就是同類股票同方向波動是一波行情的基礎,較早並帶動其他股票上升的是領導股,投機股票追隨領導股同時上漲是牛市特徵。還有一個「關鍵性位點」規律,就是股票突破整數位後會持續性快速上升。


Livermore其實是站在美國股票發展的轉型期的人物,從1929年大蕭條之前的飛速發展但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嚴重,到大蕭條後的規範化,然後才是他自殺十幾年後的現代投資時代。也就是說,他的投資理論有其特有的時代背景,在A股這麼複雜的環境里,其實很難有什麼收益,或者直接點說,基本就是給散戶意淫

[1]張弘林. 西方股票投資思想的演變與當代中國股市研究[D]. 復旦大學, 2006.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求思林潘」,服務於中產階級的閱讀與投資自媒體品牌。


它是對沖基金奇才的啟蒙書,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本書,那麼或許就沒有對沖基金奇才——科爾姆·奧謝。
這到底是本什麼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講述了一位華爾街傳奇人物從名聲大躁到破產隕落的傳奇人生。
科爾姆·奧謝在《對沖基金奇才》中,曾讚譽是本關於金融市場的真經
究竟是什麼人,能成為科爾姆的「啟蒙導師」?

他是20世紀華爾街最花哨的百萬富翁,14歲就已嘗到買賣股票證券的滋味,52歲做空獲利1億美元巨額現金,他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股票投機客」。

他就是:傑西·利弗莫爾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美國投資領域的經典力作,是金融圈公認的投資者必讀書,不敢想像如果沒有它,世界上會少多少金融奇才。

一本人物傳記這麼受歡迎,其實挺不容易的,更何況讀過它的人都說好。除了對沖基金奇才科爾姆·奧謝,美國價值雜誌、著名投資家等等都是它的忠實讀者。

FDT金融書摘

你的掌上金融圖書館

以書摘形式呈現金融知識,24小時不打烊,可隨時隨地閱讀。

打開FDT外匯/股市/期貨操盤手app,點擊「發現」-「學堂」-「金融書」,get更多金融知識。


有關Livermore的書一共讀過三本,分別是《股票作手回憶錄》、《投機之王(Jesse Livermore: Speculator-King)》和他晚年寫的那本小冊子《股票大作手操盤術(How to Trade in Stocks)》。

先說《股票作手回憶錄》:作者埃德文·拉斐爾。這本書不是Livermore親手寫的。拉斐爾是當時的財經記者,因為採訪Livermore並寫了這本小說而出名。另外這位記者一生從未做過投資和交易,但仍然不影響這本書的文學性。說是「回憶錄」其實不妥,此書1922年作為財經八卦體插圖小說連載在《周六晚間郵報》。這個時間離Livermore做空的巔峰時期1929年還有七年。因此不能算是完整的回憶錄。
這本書大概是Livermore人生正當得意時,找來記者寫一寫自己的光輝歲月,炫耀一下成功經歷的八卦作品。(這種做法倒也符合他本人實際性格)。其中有些事件,在《投機之王》中又有另一種說法,很值得玩味,至於真實情況是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Livermore在書中寫了很多看似放之四海皆準(其實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投機操盤理論。可以算做投資風控失敗經驗教訓大總結。

《投機之王》出版於1967年,此作觀點相對客觀(高級黑)。作者看似在追憶傳奇人物Livermore,實際在作品中處處暗示L是個靠內幕消息坐莊、暴發戶嘴臉的投機客。介於Livermore本身生活作風和性格就很逗B,倒也不能怪保羅·沙諾夫在書里各種黑他。相比《回憶錄》,這本書描寫其生活細節更全面,人物關係和投機事件也更符合現實(真實性值得商榷)。
比如:Livermore每年賺了錢把自己關在銀行金庫3天、讓管家長期給交警小費以便每天早上都能一路綠燈到辦公室、買遊艇男孩船長夢角色扮演cosplay——"利弗莫爾很快就沉浸於遊艇之中了。他搞到了美國海軍軍官艦橋大衣,灰色法蘭絨褲子和船長帽子"。
他也很善於利用輿論和媒體(有自己的公關團隊)——「他還開始叫別人幫他搜羅操盤人才(幫他操盤)、「指示犬」(收集市場操縱相關消息)和善於推銷的金融「寫手」向他提供內部消息——他用自己的錢或客戶的錢支付這些人。」——這段是不是很像近些年國內那幾位「大佬」的發家史?


從兩部作品來看,Livermore表現的性格特徵和普通人是一樣的,得意時候炫耀自誇,失意時候貪婪恐懼。有時甚至比普通人表現得更極端。但這是此種性格成就了他的成功與失敗。他極端的性格使他在看到機會時候敢於迅速殺入(輸贏都有可能)、而我們普通人大多都是在觀望、猶豫、蹉跎中錯過(機遇和風險)。

最後提一下Livermore晚年寫的那本小冊子&,這是其親手寫的書,國內卻很少有人提到。細讀一遍,卻又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其中的理念,波浪線,買賣點,也和現在市場上大多技術分析派的書籍差不多?再一想,呵呵,本就是這樣的。人家在《回憶錄》開篇就說過了——「 There is nothing new in Wall Street. There can"t be because speculation is as old as the hills.華爾街沒有新事物, 投機像遠山一樣古老。」——昨日之所見今日必將重現。


我對利物莫充滿了敬意。我相信認真讀過的人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書中對「趨勢」的理解很深刻,這也是利物莫成功的原因。在證券投資的這條路上,我們的看法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也是上面諸位觀點不一的原因。如果是剛剛接觸證券投機的新手,看這本書可以了解些基本原則。做過幾年交易的人能看出的東西就多了。看到有答主覺得這本書沒有講什麼。我是這麼學到東西的,有次在我經歷的大的虧損後,我痛定思痛,翻開了《股票作手回憶錄》,當時的感覺書上寫的就像是在說我自己,那種句句尖銳直指痛處的感覺至今不能忘懷。從此我經常時不時看看它,總是溫故而知新。當然《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是同樣重要的。強烈推薦。要認真看,否則覺的講的太簡單,真的簡單嗎,搞懂他的那套規則就不簡單,我記得當時我是坐在電腦前,打開畫圖軟體,邊畫邊捉摸了挺久才弄懂,然後發現了其中的智慧。一個世紀前一位傑出的個人交易者的智慧,基本都在這兩本書里了。因為人性不變,所以華爾街沒有新鮮事物。在市場中,成功的永遠是少數。真正做到穩定盈利的交易者剩下的只有感恩了。


Jesse Livermore(1877.7.26 -- 1940.11.28)

傑西·利佛莫爾的外號是華爾街巨熊,因為他人生中最成功的操作是1929年金融危機時做空美元,一舉賺了1個億!同志們,1929年美國財政稅收也就40多億美元。


儘管如此,利佛莫爾的一生先後有4次破產,其中第四次是1933年,也就是他賺了1個億四年後就玩完了。一個原因自然是紙醉金迷生活放縱,豪宅+游輪+情婦都玩的很浪,另一個就是投資風險控的比較寬,資產起伏較大。利佛莫爾人生的盡頭是1940年在公寓里舉槍自盡,很多喜歡戲劇化筆風的網文都把他的死因歸結為投資失敗,其實即便是1940年的利佛莫爾生活並不困頓,多年的抑鬱症才是他自殺的原因。

自殺並不是破產引起的,別的不說了


最近又看了一遍股票做手回憶錄,說說我的看法。

先不論傑西 利弗莫爾,只是從書來說,不得不再次感慨,真是一本神書。

首先,這本書避開了一個交易類書記最大的弱點,就是懂交易的人不會寫,而會寫的往往不是真的懂交易。後來交易類好看的書,往往都採取了同樣的形式,比如說謊者撲克(liar』s poker)的作者是sales部門的,或者wizards系列的對話模式(market wizards1,2,stock market wizards),或者drobny的對沖基金系列(inside the house of money, the invisible hands)。往往交易員可以說,但是卻不太能寫成既有趣味有發人省醒的書(就說現在誰還看傑西 利弗莫爾自己寫的書)。

其次,看這本書時很難相信這本書是幾乎100年前寫的,因為書中提到的故事放在現今當下也是絕對不突兀的。所以,可能百年之後,如果還有人在做投機,那麼他們拿起這本書時,也會驚訝的發現原來投機就這麼回事,200年前的傑西 利弗莫爾,100年前的索羅斯,和現在的他們做的是一樣的事,犯著一樣的錯。

最後,傑西 利弗莫爾的年代是真投機的年代,他經歷之豐富(三次破產,又東山再起,做過股票,農產品,貴金屬),後來人可能很難超越。而後來人更難比擬的,是他交易的力度(29年前的市場投機非常兇猛,高倍槓桿,彷彿提現再加槓桿,導致傑西用500塊,在一隻股票上做到幾十萬)。所以他的很多教訓是現在交易員不可能體會到的。


再寫寫對傑西 利弗莫爾人的理解。他的一生三起三落,可以說作為一個投機者,沒有什麼好遺憾的,最後自殺,也只能襯托他的偉大(有多少人投機賺了一個億還是以100%的資金繼續投機?)對於傑西 利弗莫爾來說,他就是愛投機,就是要戰勝市場,就是要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觀點,沒有這樣的魔性,也就做不到這樣的投機。

第一起,15歲到去紐約前,資金最多做到了1萬美元。這一段時間,傑西 利弗莫爾其實做的不是股票,而是一種最原始的股票衍生品。賭法是在投機商號做多做空,而投機商號和顧客對賭(是不是有點想現在的一些黑平台,鐵匯什麼的),顧客只能有一點保證金,所以股票往反方向走一點,顧客就爆倉,投機商號就靠大家爆倉來賺錢。這時候能看出來,小傑西已經有一個投機的自帶天賦,就是tape-reading(讀報價表),對市場的小趨勢把握很准,很會抓小突破,當時的交易手段基本上就是scalping(不知道中文是什麼),現在很多prop trading firm的day trader還是就是靠這個技術賺個吃飯錢。

第一落,到了紐約,開始做真正的股票交易,結果虧光了破產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之前的交易系統到了紐約不好用了。為什麼不好用呢?因為在投機商號是對賭,所以只要投機商號接了單,就算成交,哪怕其實投機商號沒辦法去股市真的以同樣的價格對衝掉(估計也不會對沖)。所以呢,只要反應快,看到tape上110,112,115,可以趕緊交易進去,然後跳到120就出貨。但是到了真正的紐交所,發現自己看到了小趨勢,發出買的指令後,不是當即成交,這就限制了小傑西的天賦。而傑西作為投機者,他必須得相信自己的系統(甚至信仰系統),所以直到虧光才開始真正總結到底哪裡錯了。所以這一次破產,是操作性問題,對於傑西來說不是大事,他相信只要解決了問題,一定能東山再起。

第二起,比較跌宕起伏,先是回到了類似投機商號的交易商,賺了第一桶金。然後回到紐約,意識到scalping不管用了,開始研究市場,提前預判市場。這就從賭博進入了交易的領域,傑西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判斷出了市場的趨勢,但是不提前進場,而是等待市場發出最強烈的信號(新高,放量)再進場而且瘋狂做多做空,賺取巨額利潤(是不是有點像現在打板敢死隊)。當然這一階段的傑西還沒有爐火純青,所以很多時候也沒有等到最佳交易時間,所以有起伏,有幾乎破產的時候,也有1907年大做空,賺到100w。

第二落,認識了很有魅力,很有能力的棉花交易商托馬斯 佩西。被托馬斯 佩西說服,開始用托馬斯 佩西的系統進行交易,這就犯了大錯,因為不論托馬斯 佩西的系統有多好,只要不是自己的系統,就會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這麼辦,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別人的系統再好也沒用,不是自己虧錢得來的經驗,做出的系統,終究是靠不住的。連傑西這麼厲害的人也抵抗不住。這一落,對傑西打擊挺大,因為不僅虧了錢,更重要的是犯了很多錯,這在他看來是不可以忍受的。所以後來他只單獨行動,只聽tape告訴他的信息,跟這個經歷有關。這一落讓他認識到只有交易技術也是會敗的,要對自己的心理把握修鍊到一定境界才有機會(知道自己的心理弱點,然後改變行為來避免讓自己陷入心理陷阱)

第三起,已經是幾年後了,因為市場應該進入了長達幾年的熊市休眠期,哪怕是傑西也沒辦法賺錢(所以這裡可以看到,傑西其實主要還是momentum trading,只是膽子大,博弈心理好,所以大漲大跌時賺很多,而range trading時也沒辦法賺錢)。這一次就是很有名的伯利恆鋼鐵戰役,從500股做到了賺幾十萬,感覺這一段時間是他投機生涯的黃金期,從交易理念到系統到心理,都是巔峰狀態,所以直到書結束(1922年)到1929年大崩盤都做的順風順水,到崩盤做空後個人已經累積了1億美元的財富。

第三落,1930年到1934年,短短几年就把大賺特賺的1個億都虧光了。當然這已經不在書裡面了,個人推測,輸錢的原因,一,覺得自己超神了,放棄了以前嚴守的操作系統,二,生活的放蕩,丟失了心理上的防線,三,行情以及交易規則的改變,導致原來的系統失效,四,可能也跟年齡有關係,已經不能像年輕人一樣看盤,拋棄了自己的最大天賦tape-reading,而轉為做投資,丟失了自己的優勢。當然個人認為如果是黃金時代的傑西,就算是虧光了還能東山再起,可能也真的是英雄遲暮,沒有辦法再通過學習調節自己來再起東山了。



以下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看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感覺都沒有戳中這本書真正的點。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本書說的是交易最難控制的地方:心態。
書裡面其實本沒有告訴你該去怎麼賺錢。其實,他告訴你怎麼賺錢了也沒有用,因為沒有一個賺錢的方法是放之四海皆準且能夠延續這麼久不變質的。但是,心態能。
為什麼呢?這涉及到交易的本質。建議立志於從事這一行的,想做交易員的,先去看看華爾街1。裡面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greed is good。這就是交易的本質。貪婪。然後在看看margin call。這個是貪婪的另一面。
所以,在一個市場中,你需要用你的能力去打敗別人的貪婪,最終達到盈利的目的。無論是內幕、消息、技術、基本面,這些都只是工具,就好比你背字典來考英語一樣。也許你努力10年能背好字典,但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到高分。可能大家看到這個比喻覺得彆扭,這些都是字典,那語法在哪?就在心態。並且和語法一樣,一旦固定下來,那麼它就是不變的。縱觀幾千年歷史,人類的貪慾也是不變的。因此,涉及到貪慾的心態,本質也都是不變的,只是表現形式變了而已。
看到交易到高階,能把市場當提款機的大牛們,都在扯所謂的「道」,感覺特別逼格。後來有幸跟一些人多交流過幾次,並不是人家想裝逼,而是思維到了那個層次,普通人真的會跟不上。
為毛會跟不上呢?因為環境不一樣。當你的資本完成原始積累,開始不斷為了盈利而盈利時,操作模式、手法、面臨的對手等等都不一樣了,想的問題和想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了,說白了還是層次的問題。
感覺國內大多數理解的搞投資的,還是屬於賭徒式的投機範疇。你看到人家500萬虧到100萬然後變成5000萬,但是你沒看到人家另一個賬戶裡面的1個億每年都有1000萬的進賬給他虧。
扯遠了。這本書講的,是人性在市場中表現,我們看到的是以他個人經歷為鏡子反射出的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牛把它和貌似能夠直接告訴你怎麼賺錢的江恩、艾略特、巴菲特等等扯到一起的原因,甚至這本書的地位還要高於什麼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他並沒有告訴你怎麼賺錢;他告訴你的是,避免很多導致你虧錢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以及你從事這一行必然會遇到的「牛角尖」,甚至連他的自殺都是。這比告訴你100個賺錢的方法都重要。打個比方,你做單成功了100比賺了1000萬,然後10比把這1000萬虧出去了。這是99%的人的模式,沒有例外。這本書想告訴你的就是避免這一點,以及成為1%所必備的素質提醒。
不要告訴我你賺了之後提走500萬之類的話,只要你在這個市場,這筆錢最終還是會回來的。當然,也包括這本書的作者,雖然他在大蕭條時代賺到了美國整個GDP的10%還是20%。也不要告訴我你賺了之後就不在這個市場玩了,你也會回來的。因為貪慾。
所以,心態很重要。

PS:看到有人還扯到10年一夢,那哥們跟這本書真心不是一個數量級。。。他現在就在青澤投資,靠著這本書的餘熱來忽悠入金呢···當然青澤前輩比我們這些小魚小蝦還是牛逼的,畢竟這麼多年後他現在還在這個市場活著,還活的不錯,不是么?雖然感覺方法已經有了改變= =


小說,很多故事是真實的,也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最後是抑鬱症自殺(他家庭一團糟),不是所謂投機失敗窮困潦倒,雖然錢也虧得差不多。 對現在的投資有一定意義,但完全照做很難大成。

Livermore時代 ,可能技術分析佔8成,基本面2成,現在完全反過來,可能基本面要到8成,市場體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所謂技術分析是所有人在面對價格波動的一種博弈,當所有人都在看《作手回憶錄》等此類書時,這個方法就難以產生α,偶爾有幾個賺大錢的,到底是運氣還是實力,誰說的好呢,就好像當年大賺1億的Livermore 結果也都賠回去。

當然你也可以說巴菲特 ,林奇 ,比爾米勒等做基本面分析的也是運氣,也不過是碰對了,其實也有道理,巴菲特其實也不相信繼任的人能一定和他做的一樣好,所以我們看到的上面三個人最後都很推薦指數基金,未來不可知,連續10年20年戰勝市場鳳毛麟角,還不知道是不是運氣,跟上市場也就很不錯了。


經典中的經典,沒有之一!!!


每年看一遍不嫌多
另外跳出這本書看看Livermore的人生,以再再再次破產後自殺收場。


借這個帖子問一問,書里說的「價格沿阻力最小的路線運動」是啥意思?


金融投機界的聖經。


推薦閱讀:

TAG:投資 | 股票 | 金融 | 證券投資 | 股票作手回憶錄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