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法號是怎麼命名的?

像 太虛 虛雲 之類這些法號是怎麼命名的?出現重複的名字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既然看到那就回答吧,以解諸位心頭疑惑。【我所回答,是我所知道的,僅代表自己的見解】
說到法名的起法,要從根本說起。
佛陀在世時,並沒有法名輩分一說,佛教僧人的排法,首先是比丘為七眾之首,七眾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那麼,如果同是比丘,則按結夏安居的次數來排,誰結夏安居的次數多,誰則排在前,每年,只能安居一次。也可以不安居。如果安居的次數同樣多,那麼則是誰先受戒,誰排在前。在佛陀時代,有一個比丘先出家,之後,他的父親才出家,那麼他的父親後來給他的兒子頂禮。而這樣的排法在中國,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儒家的思想在中國是主流的思想。
佛教傳到中國初期,並沒有形成宗派,那時候的名字起法,是跟隨師父的姓,並沒有姓釋。到了東晉時,道安大師提出,全天下僧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應當姓釋。到了隋唐時期,佛教在中國經過時間的推移,形成了有中國思想的宗派,那麼,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本土的環境和思想,所以慢慢吸收了儒家的文化,比如說排班,東單放法器,則同儒家文化中上朝的禮數,因為朝廷上朝,武官站東邊。西單則是文官,而寺院中一些老班首,則是站西單。包括法名的排法,也是吸收了儒家的族譜文化,儒家重視傳承,所以佛教到了中國,吸收了這個文化,也就有了法名的排法。法名的排法,一般是中間的字是規定的,比如說,釋永信,那麼他則是永字輩,他的師兄弟,則都是永字輩,而永字後面的字,則是憑師父的想法而起的。
隋唐時期,形成了八大宗派,那麼最基本的也就有了八個排法,後來,八大宗派又分成很多的小的宗派,而這些字,則是祖師級別的老和尚一起商量來確定的,比如說,現在最多的則是臨濟宗,【寂照普通,本覺昌隆,能仁聖果】這只是一部分,很少的一部分,臨濟宗,是禪宗的一個分支,這就是老和尚定下來的。而如今傳下來的最多的弟子,則是臨濟宗的,另外還有許多小宗派。當然,佛陀在世時的比丘為七種之首依然在施行,結夏安居也還在施行。族譜文化,並沒有代替佛陀在世時所沿用的方法,只是在佛陀制定的方法上,加了一個族譜宗派的傳承,這樣使得佛教的傳承更完善。
那麼,這種族譜文化,是屬於儒家的產物,只是佛教借鑒了或者引用了,並且傳承了下來。因為佛教的發展,徒眾越來越多,就會有時候,突然聊著聊著,和你聊天的就是師叔或者師伯,但大家也都還是以同參道友相稱呼。
寫的有點倉促,也很粗糙,有不妥之處,見諒。
另外,如果有興趣看一下佛教的傳承,可以找禪門日誦來看一下。


嚴格說來,法名、法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法名是指皈依或剃度、傳法時,由師父按照所屬宗派傳承字輩授予的名字。法號,則是指由僧人自己所取的字型大小。一般說來,法名只有出家僧人的師父或長輩可以稱呼,而外人只能稱呼其法號。

與傳統的名、字、號類似,僧人也有名、字、號。傳統的名字型大小比如李白,名是白,字是太白,號青蓮居士。

僧人的名字型大小比如:
1、虛雲禪師法名「演徹」字「德清」號「虛雲」。所以「虛雲」兩字是法號,是演徹法師自取的一個號。演徹才是虛雲禪師的法名,「演」字才是虛雲禪師的字派傳承。弘一大師法名「演音」,字派傳承輩分和虛雲禪師一樣。「弘一」則是演音法師的號,即法號。

2、太虛大師法名「唯心」字太虛號昧庵。這又涉及到古代尊稱的問題,即對一個尊敬的人,其弟子、晚輩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稱他的字、號,以示避諱、尊崇之意。所以,「太虛」二字其實是字,不是名。

3、印光大師法名「聖量」字印光號常慚愧僧。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在「禮祖法會」時,尊稱「量公大師」,以示尊崇。

4、還有,像當代高僧,夢參老和尚法名「覺醒」,但老和尚認為自己既沒有覺、也沒有醒,加上又是因為夢境才出家,所以號「夢參」,即還在夢境之中尚需參悟的意思,以字型大小代替法名。

法名由皈依師父或剃度師父、傳法師父按照所屬宗派傳承的字輩取名,字則是由師父或者自己取的,法號或者說字型大小一般是自己取的。法名兩個字,前一個字代表著宗派字派傳承,後一個字則是按照個人的因緣取的。如永信法師字代表著曹洞宗字派傳承(「德行永延恆,妙體常堅固」),信字則是給僧人個人取的,以示區別。

關於法名重複問題,這個重複的就很多了,比如台灣印順導師和深圳弘法寺印順大和尚。但在法名前會加上其職位,或者法脈傳承以示區別。比如台灣太虛大師弟子印順法師,其弟子稱其為「印順導師,而深圳弘法寺方丈一般稱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這樣就區別開來了,也不會產生誤會。

有些句子不通順,修改了一下。


師父按照輩分來起的,通常一個門下不會有重複


推薦閱讀:

「南無哦彌陀佛」同「哦嘛咪唄咩哄」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釋迦摩尼不使用神通直接滅掉魔王波旬?
困擾我十幾年的問題,出家人為什麼不吃肉,佛家清規戒律中有明確規定嗎。如果有,那麼佛教對生命如何定義的?
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可以菩堤樹下大徹大悟?
中老年婦女在不吃葷的條件下如何調理身體?

TAG:歷史 | 佛教 | 名字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