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拖延症?


林釗文 的答案符合我對這個事情的了解。但是他的答案太簡略了。簡單籠統地來說事情是這樣的:

  • 從經濟學角度上講,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你覺得以後再做這件事所能獲得的效用比你現在就做這件事所能獲得的效用更大。具體來說:
  • 首先,人在不同階段的偏好是不一樣的(β-δ discount)。舉個栗子, 對於今天(周一)的你來說,明天(周二)做作業是件好事;可是一覺醒來,對於明天(周二)的你來說,在這一天(周二)做作業不見得是件好事了(到了周二你很可能又覺得周三做這件事對你更好)。拖延的一個心理根源就在於,你每天都覺得明天再做這件事對你來說更好(效用更大)。
  • 更要命的是,你(naive agent)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偏好。就拿剛才那個栗子來說吧,你今天(周一)認為,明天(周二)做作業對你來說更好,並且你還天真的認為,到了明天(周二),你還會認為在周二做作業是好的,也就是說你認為你周二會做作業。但是你並沒有認識到,到了明天,你就會認為後天做作業會更好,於是你拖延了。
    如果你(sophisticated agent)幸運的認識到了這一點, 你就會想,嗯,估計我明天又會把事情往後天拖,要不我把作業先寫寫?你的這種想法會緩解拖延症。

綜上所述:最嚴重的拖延症患者(naive agent)的問題在於,你始終確信你明天會寫作業,但是到了明天你又確信你後天會寫,於是,你無限的拖下去了。

本問題屬於行為經濟學的範疇。我自己都繞暈了。表達能力不行啊。
參考文獻O』Donoghue, T. and M. Rabin, 1999, Doing It Now or Lat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103-124.


可以從行為經濟學裡一個很小的點來解釋:雙曲貼現模型里的時間貼現。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一種傾向:避免從事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獲得收益的活動,比如說堅持三個月鍛鍊出馬甲線,努力學習一學期拿到好績點,儘早做規劃寫出一篇好paper。相反,我們都喜歡一塊吃了就能獲得幸福感的蛋糕,一集看了就能獲得虛擬戀愛感的霸道總裁網劇,或是一個閉上眼睛就能暫時拋開deadline的懶覺。這種行為傾向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即時傾向,即為,你的大腦認為,現在能得到的滿足感要更重要——活在當下,此刻爽了就行,誰知道未來會怎樣?——這類人往往是拖延癌的高發群體,他們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被「貼現」了。

所謂「貼現」,指的是你將一張尚未到期的匯票轉讓給銀行,從而獲得現金的行為。在匯票到期前兌換的現金比匯票到期後能取得的收益要少,這個折扣的比率就稱為貼現率。未來的收益現在兌現是要打折扣的,人的大腦也如銀行,也會「貼現」,而且大腦的貼現率比銀行高得多。三個月後努力鍛鍊出一身馬甲線的成就感,六個月後努力學習拿到的A+,經過你的大腦一貼現,可能也無足輕重了,所以你選擇拖延。

時間貼現倘若呈現兩種選擇:報酬較多但卻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獲得,報酬較少但卻能較早或獲得,人們往往表現出即時傾向,不理智地選擇快而少的報酬——也就是說人們偏好儘快獲得報酬,事件的主觀價值隨著距它發生的時間的增長而下降了。這樣的時間貼現引起研究者的興趣,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諸如指數貼現(DU模型,假設偏好在時間中保持一致)、雙曲貼現的說法,後者常用來解釋一些 上癮者明知有害,卻為了即時滿足而放棄長遠利益的社會現象,如抽煙酗酒等。

雙曲貼現模型最早始於1975年Ainslie的研究,1984年Mazur提出的形如vd = V / (1+Kd)的雙曲線模型,預測到了這種選擇偏好改變的現象,貼現率為K / (1+Kd),是延遲時間的減函數,當前的貼現率最大,表現為隨著延遲時間的增長,價值下降的速度放慢。

一個兩級實驗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示例:

在實驗第一階段,人們可以選擇今天得到100美元或者明天得到110美元;第二個階段,他們可以選擇一個月後拿到100美元或者一個月零一天後拿到110美元。這兩個選擇在本質上是完全等同的:多等一天,就可以多拿10美元。然而,很多人在第一階段選擇立即得到數目較小的那筆錢,而在第二階段則更傾向於多等一天而得到那額外的10美元。

換句話就是,如果時間足夠長,「雙曲貼現者」在考慮將來的時候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但是,由於現實的切近,短期考慮壓倒了他們的長期目標。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的不是人類如何目光短淺,而是他們的偏好不在時間中保持一致。我們想要看庫布里克的傑作,想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寫好一篇paper,想要長期儲蓄……但隨著它們由長期目標變成短期行動,我們的偏好發生了轉變——你可以選擇當一個couch potato躺在沙發上吃一口冰淇淋、看一集網劇,立刻獲得滿足感,而下周就要交的paper,畢竟是下個星期的事,留著以後再說吧——於是你總能找到讓你獲得即刻滿足的事,而那個用於寫論文的」明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


Referenc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首先我想說,拖延症符合經濟學原理,原因有幾點:

1. 之所以要拖延,是因為要做的某件事情是你不喜歡做的(比如做作業),而你相反現在先做的事情是你喜歡做的(比如打遊戲)。這就好比付錢和收錢,前者是你討厭的,後者是你喜歡的。在金融學上,由於貨幣的時間價值,如果人們知道他們會收到一筆錢,又要付出一筆錢,他們總是傾向於盡可能早地收到那筆錢,而儘可能晚地支付那筆錢。所以這就好比,你希望儘早地享受快樂的事情,而儘可能晚地經歷不快樂的事情,拖延症正好符合這種假設。

2. 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們如何把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利用的,而人們的行為通常情況下會反映這種傾向。以拖延症來說,人們不難發現當deadline日益臨近的時候你再去做某件事情你會發現你的效率很高,而如果你很早就開始做,反而會拖拖拉拉。因此,拖延症說明了人們儘可能得把一件事情放在自己能更高效率完成的時候去做,而能夠更高效率完成這件事情的時間段就是deadline快要到的那段時間,因此拖延症又符合這種儘可能對時間最優化分配的假設。

3. 到底拖延多久也是一個人風險偏好的問題。可以想像,拖延得越久,離截止日期越近,完不成任務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提前太早開始做,根據第2點所說,效率又不高,因此人們會在效率和完不成任務的風險之間做出權衡,從而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動手做。同時這還受一旦完不成任務的後果的嚴重性的影響,把這個因素加入到風險權重裡面去以後,結合個人的行為特點,就形成了一個人真正開始動手做的時間。

個人意見,很有意思的問題,歡迎討論。


rational camp的解釋就是beta discount--越往後拖效用方程的重要性越低(乘以beta^t)。 但是我們常看到一些人把重要的事情往後拖以致嚴重負面後果(比如我),這種情況硬要用rationality來解釋說服力實在是慘不忍睹,只有用behavioral econ的理論來解釋才合理,比如hyperbolic discounting或是willpower depletion,但behavioral在經濟里還是小眾,雖然我個人認為它是未來,但是還是不在主流範疇。
×××××××××××××××××××××××××××
以上各位說效用隨時間變化而改變的其實都是在講hyperbolic discounting, 其實根本不是傳統的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理論的範疇,其實是在說behavioral econ.


經濟學符合拖延的矯正思路,這是個好問題,我展開談談(千字文不是個好習慣)
在拖延症的矯治過程當中有一種啟動困難叫做環節性啟動困難,在這個案例中我們曾經講述過成本和拖延的關係
拖延自控學沿用精神的分析的理論,將人格分為三部分: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我」在戰拖上有更為深刻的應用,這裡不展開,只分析一下本我的特性)
本我指的是本能的「我」,這個「我」,是三個「我」當中,是進化時間最長,最成熟也是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
本我在人類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形成並且管理人類的行為並幫助人類生存下來,同時也養成了精於算計,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拈輕怕重的特點
這種特點幫助人類在缺少食物,危機四伏的野外環境中順利存活,這是一種極其優勢的特性
很多人會不解:懶惰怎麼會是優勢呢?
本我催生的懶惰和生理上的痛覺一樣,看似無益,實際上對人類的生存發展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和你是原始人,生活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上,食物和能量是最我們最稀缺的資源
我有一個強大的本我,而你沒有
有一天我們一起找到了一隻獵物,飽餐一頓,吃飽之後呢
我的本我發揮作用促使我犯困,慵懶,於是我就找了一個安全的山洞躺在裡面睡覺
而你沒有本我的管理,吃飽之後非常的興奮,東瞅瞅西逛逛,一會爬山一會過河
3小時以後,我還在睡夢中回味著飽嗝里的肉味的時候,你已經開始餓肚子了
這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悲劇
缺乏食物的環境,在適合的時候慵懶,是提高存活率很重要的一個手段
就好像疼痛一樣,很多人不解,為什麼人會進化出痛覺這種自我折磨的機制,受傷就受傷唄,稍微疼一下讓我知道就行了,非得如此的撕心裂肺么
疼痛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讓我們難受,而是讓你知道你身體的某個部位出了問題,以及問題的嚴重程度,讓你及時的去檢查和保護
劇烈的疼痛是為了限制我們的活動以便更好的保護傷口
如果你感覺不到疼痛的話,不管什麼地方受傷,你都無法察覺和保護,這隻會讓你的傷口越來越糟糕
在原始的生態中,本來是適應環境的利器
但是人類文明進化速度太快,導致硬體更新無法及時跟進,現代的文明中:能量和生存已經不再是人類所追求的目標(人類真正拜託飢餓折磨沒幾年,1959-1961三年自然災害,還餓死過幾千萬人呢)
本我這種對能量支配過分吝嗇的特性,反而成為了我們拖延最根本的來源
我經常對學員講:本我負責當下,超我負責未來
本我更看重眼前的實實在在的,能夠影響生存質量的東西
比如說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躺著絕對不坐著
它對於明天的,明年的,10年以後的事情,絲毫不感興趣
所以說當我們為了目標搖旗吶喊發誓為夢想去奮鬥的時候
他只能夠感覺到眼前的痛苦和歡愉而感受不到未來目標對它的激勵,於是就限制行動和能量供給,這也便產生了拖延

講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已經想到某一類拖延的克服方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兩家健身房,一家健身房離你家5公里,年卡需要5000塊,另外一家就在你家樓下年卡需要8000塊
服務和硬體都差不多,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經濟上的成本意識會要求我們去選擇5000塊的這一家
但是從拖延自控學上來講的話,我會建議你選擇樓下這家或者乾脆在家裡自己鍛煉
從經濟學上來講,第一家要便宜,但是從自控成本上來說,第二家的自控成本要低很多很多
因為健身房離家越遠就意味著你去健身的成本會越高,這個成本我指的是自控成本包括:時間成本、決心成本、到健身房的難度等等
你要知道,下決心開車5公里或者是坐公交去健身房對你來講是一件自控成本很高的事情,成本高就意味著很難堅持
相對而言,去樓下健身就簡單很多,這也就降低了我們去健身的啟動成本,更利於事情的堅持和推進
啟動成本越低,就越容易啟動和堅持
再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幫助學員實現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的時候,會要求學員在家中常備幾樣東西:微波爐、速凍食品,切片麵包和牛奶
這幾樣東西是規律健康飲食的保證,這種策略還是從成本的角度出發的
我們先想一下:為什麼你經常會不規律飲食呢?
絕大多數情況我們是想按時吃飯的,沒人會討厭食物
那為什麼我還總是不按時吃飯,或者乾脆不吃飯,或者吃有害健康的垃圾食品呢?
比如早餐,絕大多數不吃早餐的原因是:
1、沒有時間做飯吃,起床到上班時間很緊,做飯已經來不及了,就匆匆忙忙去上班了
2、家裡沒有可以吃的東西,出去買,或者自己做太麻煩
這兩個都是成本太高造成的
再看幾個場景:
周六,10:00多了,你還躺在床上,亂糟糟的沒法見人所以不想出去吃,又不想做飯,於是午飯就給錯過了
周日下午,窩在家裡看電影,外面很冷,不想出去買菜,家裡又沒吃的,晚飯就不吃了
下班回家,很累不想做飯,拖到晚上十一二點實在餓得不行,只能泡麵吃
。。。。
這幾個場景中不規律,不健康飲食的原因都是「進餐成本太高」造成的問題
首先是時間成本,比如說:早餐時間太少了,根本沒有時間來做飯和吃飯
然後是製作成本,比如說要買菜啊,要洗菜啊,要炒菜啊,要準備食材啊,對我們來說很麻煩
還有就是清潔成本,洗菜洗碗洗鍋,後續有很高的成本,這也會導致我們不願意去做飯,吃飯
出去吃成本也不低,很可能我們剛剛起床,睡眼惺忪連澡也沒有洗,頭髮亂糟糟的根本沒法見人,而且吃飯的地方可能很遠,天氣可能還很冷
好了,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打算不吃了
這對「本我」來講都是非常非常大的成本,如果回到家裡,飯菜都準備好了,我們很少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飲食失調,有人做飯就意味著,進餐的成本極低,所以健康飲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們讀書的時候,父母在身邊,就很少飲食問題,但是大部分人成年之後,沒有這樣的生活條件了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就提供了三種成本依次遞減的低成本飲食方案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兩點,健康的飲食意味著你首先需要保證:至少三餐你是吃的
其次,絕大多數情況,我們是可以正常吃飯的,只有當我們極其疲憊,睏倦或者是慵懶的時候,我們才會不做飯、不吃飯或者胡亂吃東西
也就是說問題一般發生在我們的精力水平比較低,自控力嚴重下降的狀態
那麼,我們只需要在這個狀態下,啟動低成本的備用方案就可以了
首先我們要在日常的家中儲存相對健康的快捷食品,比如說速凍水餃,速凍蔬菜沙拉,沖泡米飯等等
這類食品相對健康,口味不錯,製作成本低,快速方便,可以作為首選方案
如果實在非常睏倦連快捷食品都不願意去吃的話,那麼我們就會啟用方案二,切片麵包和牛奶
切片麵包是成本最低的一種食物了,只要我們打開包裝袋,就可以吃了,連碗都不用洗
當然,這不是很好的飲食習慣,但是相對於我們不吃飯來說,已經是劣中選有了,至少比泡麵或者不吃飯要健康
有條件的訂外賣也是不錯的一種方案
另外一些條件特殊、工作異常繁忙或者對家務有極大恐懼的已婚學員我還會建議他們購買一次性餐具,你無法想像使用一次性餐具多有些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最後升華到本質層面解釋這個現象:
什麼是拖延?我們不願意去做這件事情,但是不得不去做,所以產生了推遲去做的想法,就是拖延
為什麼不願意去做呢?原因有且只有兩個:
1、主觀上我們不喜歡去做
2、客觀上做起來困難,也就是成本太高
所以成本能解釋一大類的拖延問題,降低某些事情的成本,也就成了日常的生活管理和拖延克服矯正的一種思路
這也是系統矯正的一個目的:全面系統的做生活診斷,通過一些巧妙的設置和方法幫助你順暢的完成一些原本拖延的事情
比如:強制早睡,強制早起,強制運動,規律飲食,強制啟動等等
好了,不知不覺又三千字了,這不是個好習慣,先說這麼多,要去做諮詢了
不要忘記,點贊是一種美德

http://weixin.qq.com/r/wLhfR9XEwYi_rZEk9_3S (二維碼自動識別)


若干年前,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碰到了一個簡單的任務:將一箱衣服從他所居住的印度郵遞至美國。這些衣服是他的一個朋友兼同事來看過他之後落下的,所以阿克洛夫急著想將它們把它送回去。但是有一個問題:印度的官僚體系和阿克洛夫自己稱作「我在這些事情上的無能」使之成為一件麻煩事——確實,他估計這將會佔去一整個工作日的時間。於是他一周又一周地推遲處理這件事情。這樣一直持續了八個月之久,直到阿克洛夫自己都快要回國了他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另外一個朋友恰好也要寄一些東西回美國,於是阿克洛夫得以將斯蒂格利茨(Stiglitz)的衣服連帶著一同捎回去。考慮到洲際郵件的不穩定性,阿克洛夫很有可能比斯蒂格利茨的襯衫提早到達美國。

這個故事有一點讓人感到安慰:就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會拖延!很多人生活中都充滿著一大堆未完成的任務,或大或小,噬咬著我們的良心。但阿克洛夫將這再熟悉不過的體驗看成是一個謎。他真心想把衣服寄回給他的朋友,但是,就像他在1991年的論文《拖延和順從》(Procrastination and Obedience)中所提到的那樣,「八個月里每早醒來我都決定第二天早上去把箱子寄給斯蒂格利茲。」他永遠都將要把箱子寄出去,但那一刻從不到來。後來成了行為經濟學的中心人物之一的阿克洛夫意識到,拖延可能不僅僅只是一個壞習慣。他認為這揭示了關於理性思維的限度的一些重要問題,並且可能幫助我們理解包括毒品濫用和儲蓄習慣在內的形形色色的現象。自從他的論文發表以後,拖延症研究變成了學術界的一個重要領域,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都爭相加入。

學界人士經常很長時間都在自我主導的形式下工作,因而特別容易拖拉: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大學生有拖延現象,而涉及到這個現象的文章又往往以作者表示這是自己的問題而結束。(這篇文章也不會是例外。)但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的學術討論並不是一群學究在試圖合理化他們的怠惰。就像在《時間的小偷》一書中——由克里索拉·安德魯和馬克·D·懷特編寫(牛津出版社;65美元) 的關於拖延的文集,囊括了從嚴格的理論探究到驚人的客觀實際的一系列文章——眾多專家討論的那樣,這種趨勢向我們提出了基本的哲學和心理學問題。你可能認為,上次你中斷準備presentation去看《老爸老媽羅曼史》只不過是你的一次小小的放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你事實上進行了一種能夠揭示人類自我辨識的不穩定性和人類必須處理的複雜關係的行為。確實,拖延症研究的中心人物,經濟學家喬治·愛因斯理(George Ainslie)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拖延的習慣「就像時間的形態一樣根本,並且不妨可以被稱作基本衝動。」

拖延被稱作人類的基本衝動可能不無道理,但直到現代早期它才開始作為一個重大問題來被考慮。這個短語本身(由拉丁語衍生而來,意思是「推遲到明天」)在16世紀進入英語;到18世紀,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將它描述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具有的重大弱點之一」,並且對他自身的這種傾向感到失望和痛苦:「我無法剋制責備自己一直忽視那些最終不得不做的事情,並且每一刻的閑散都增加了我的痛苦。」而這個問題看起來一直在變得越來越糟糕,根據卡爾加里大學商業教授皮爾斯·斯蒂爾(Piers Steel)的研究,從1978年到2002年,承認自己有拖延症困境的人數百分比翻了四番。從這個意義上說,把拖延症視為一個典型的現代問題是有可能的。

這個問題同時也驚人地昂貴。每年,美國人都因為不及時報稅而浪費上億美元;哈佛經濟學家大衛·萊布森(David Laibson)的調查顯示美國工人已經在401(k)退休儲蓄計劃中放棄了一大筆的錢,只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抽出時間去簽訂退休協議;百分之七十的青光眼病人寧願冒著失明的危險也不定期使用眼藥水。拖延症還給商業和政府造成了多餘的成本:近期的歐元危機就是因為德國政府的躊躇不決;以通用公司的破產為代表的美國汽車工業的消退,部分是由於管理層喜歡延遲對棘手的問題作出決定。(在阿里克斯·泰勒(Alex Taylor)最近的通用公司史《60對0》裡面,關鍵結論之一就是「拖延症無法創收。」)

哲學家們對拖延症的興趣也有另外一個原因。它是希臘人稱作akrasia的現象的一個有力的例證——做出有違於最佳判斷的事情。皮爾斯·斯蒂爾將拖延症定義為,出於自願地推遲某事,儘管你知道這樣的耽擱會讓你更加難受。換一句話來說,如果你只是說「盡情的吃喝玩樂吧,因為明天我們就死了」,那麼你就不是在拖延。如果你認為那是最有效的利用時間的方式而有意推遲也不算是拖延。拖延症的實質在於不去做你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是一種造成人們精神負擔的心理扭曲。這就是拖延症令人困惑的地方:儘管它是在避免令人不愉快的任務,但是沉湎於其中也不會讓人快樂。在一個研究中,65%的被調查學生在他們開始著手準備學期論文之前,表示希望避免拖延:他們既知道自己不會準時地完成功課,也清楚這種延遲會讓他們不快樂。

這本新書中大部分的作者都同意,這種怪異的非理性源自於我們和時間的關係,尤其是一種被經濟學家們稱作「雙曲貼現」的現象。一個兩級實驗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示例:在實驗第一階段,人們可以選擇今天得到100美元或者明天得到110美元;第二個階段,他們可以選擇一個月後拿到100美元或者一個月零一天後拿到110美元。這兩個選擇在本質上是完全等同的:多等一天,就可以多拿10美元。然而,很多人在第一階段選擇立即得到數目較小的那筆錢,而在第二階段則更傾向於多等一天而得到那額外的10美元。換句話就是,「雙曲貼現者」在考慮將來的時候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但是,由於現實的切近,短期考慮壓倒了他們的長期目標。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由包括經濟學家喬治·盧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在內的小組所進行的實驗。實驗中人們被要求為自己選擇一部當晚觀看的電影和一部第二天晚上觀看的電影。對於前者,人們傾向於選擇通俗喜劇和大片,但當他們在選擇供以後觀看的電影時,則更可能選擇嚴肅、重要的題材。很顯然,問題在於,當是時候看一部嚴肅題材電影的時候,另一部輕鬆花哨一點的通常顯得更有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Netflix中「想要觀看」的影片隊列里充滿了從來都沒人看的片子:我們那更有責任感的自我將《盧安達飯店》和《第七封印》加入了影片隊列,但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卻發現自己還是去了《宿醉》的重映。

這些實驗告訴我們的不是人類如何目光短淺或者膚淺,而是他們的偏好不在時間中保持一致。我們想要看伯格曼的傑作,想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寫好一篇報道,想去為將來退休存錢……但隨著它們由長期變成短期我們的意願發生了轉變。

這為什麼會發生?一個共同的答案是,無知。蘇格拉底相信akrasia嚴格地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會希望看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發生;如果我們的行動違背了自己的利益,那一定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樣做才對。相似地,盧文斯基傾向於把拖延者看作是「不假思索」地被當下的回報所迷惑了。像19世紀蘇格蘭經濟學家約翰·雷(John Rae)寫的那樣,「未來所展現的利益的前景,在這一刻看起來乏味而可疑,並且傾向於被忽視,因為日光所強烈照耀的物品正在我們伸手可及之處向我們展示它們的勃勃生機。」盧文斯基還認為我們對當下回報的強度的記憶是有缺陷的:當我們將對會議的準備推遲到明天,我們沒能考慮到明天推遲這一工作的誘惑會跟今天一樣強烈。」

無知也可能通過被社會科學家喬恩·艾爾斯特(Jon Elster)稱作「計劃謬誤」的現象來影響拖延症。艾爾斯特認為人們低估了「完成一項特定的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過去完成類似項目花去的時間,另一方面他們依賴於沒有意外發生的順利情境。」舉個例子,我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不得不把車送去維修,進行兩次計劃外的出行,其間一個家人病了等等,諸如此類。嚴格來講,其中每一件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並且都佔去了我的工作時間,但它們是你每天實際上真正必須處理的事情。假裝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會受到任何的打擾是典型的計劃謬誤。

但無知仍然不是問題的全部。首先,我們拖延時做的經常不一定都是好玩的事情,而有可能是任何事情,它們唯一的誘惑在於不是那件我們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比如說,我的公寓一直都是這麼亂,從來不會得到打理。人們也從經驗獲知:拖延者太清楚重要的當下的誘惑了,並且想要抵制它。但就是無法做到。比如,我認識一個雜誌的編輯,一個周三的中午一個作家告訴她會在她吃完午飯以後將一篇具有時效性的稿子發到她的郵箱。結果,她收到那封郵件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二了。 所以,拖延症的一個更完整的解釋應該將我們對所躲避的任務的態度考慮進去。喬治·麥克萊倫(George McClellan)的將軍生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內戰早期領導了波多馬克(Potomac)軍隊,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拖延者之一。當他接管聯邦軍(北方軍)的時候,他被認為是一個軍事天才,但他很快因為長期的遲疑不決而出了名。1862年,儘管有一個絕佳的機會以另一支軍左右夾擊,從羅伯特·E·李(Robert E. Lee)的手中奪取里士滿,但他猶豫再三,認定自己被成堆的同盟軍(南方軍)所堵截而失去了機會。那一年晚些時候,在安提坦(Antietam)戰役前後,他都再次拖延,浪費了一個與李的軍隊二對一的優勢。後來,聯邦軍總將軍亨利·哈列克(Henry Halleck)寫道:「……有一種超越任何人想像的惰性,只有阿基米德的槓桿才能撬動這個巨大的靜止。」

麥克萊倫的惰性突出了拖延的若干經典誘因。儘管他在接手聯邦軍的時候告訴林肯「我可以對付一切」,他實際上並不是很確定自己真的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他永遠都在請求林肯給他新的武器,並且,用觀察者的話來說,「他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足夠的士兵,士兵們永遠都不夠訓練有素,裝備永遠不夠精良。」自信的缺乏和不切實際的英雄主義成功幻想相互交替,經常導致拖延。很多研究顯示很多拖延者都是自己給自己製造障礙:不是去冒失敗的風險,而是傾向於製造阻礙使成功成為不可能——這種反應很顯然會製造一個惡性循環。麥克萊恩還沉溺於過度的計劃,好像只有最理想的計劃才值得付諸行動。拖延者經常屈服於這種完美主義。

這樣看來,拖延症不再僅僅是因為無知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由懦弱、抱負和內部衝突組成的混合體。但《時間的小偷》書中的一些哲學家對這種應做之事和結果所做之事之間的分割有一種更加徹底的解釋:制定計劃的和未能將其付諸行動的不是同一個人,而是被博弈理論家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稱作「分裂的自我」的不同部分。謝林提議我們把自己看成是各個不同的存在:為了得到控制權相互掐架、競爭和討價還價。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回憶起他在寫作最近的小說《太陽系》時的這種狀態:「在進行重要決策的時候,內心可以被看成是一個議會,一個辯論廳。不同的派系之間相互競爭,短期和長期利益在相互仇視中確立自己的地位。不僅行動被擱置和阻撓,而且有些建議被提出用以掩蓋其他的建議。會議進行得迂迴而激烈。」類似地,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寫道:「浮士德抱怨他胸中有兩個靈魂,而我胸中藏匿著一群靈魂,並且不斷地爭吵,就像是在一個共和國裡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付拖延症的第一步不是承認你有問題,而是「你」們有問題。

如果本體是相互競爭的自我的集合,其中的每一個都代表什麼呢?簡單地回答就是一個代表你的短期利益(享受快樂,推遲工作等等),一個代表長期目標。但如果那樣的話,很明顯你將無法做成任何事,代表短期的自我總是會最終獲勝。哲學家唐·羅斯(Don Ross)提供了一個可信的答案。對羅斯來說,自我的不同部分都是同時在場的,始終相互競爭和討價還價,一個想工作,一個想看電視等等。關鍵在於儘管看電視的自我始終只對看電視感興趣,這一興趣不僅存在於當下而且在於未來。這意味著這是可以討價還價的:現在就工作可以讓你在將來看更多的電視。在他的文章里,拖延是議價過程出了差錯的結果。

分裂的自我這一概念儘管讓有些人感到困惑,但在實踐中卻非常讓人寬慰,因為你不用再將拖延症看作是通過努力就可以避免的問題。確實,我們應該依賴約瑟夫·西斯(Joseph Heath)和喬爾·安德森(Joel Anderson)在《時間的小偷》中的文章里稱作"外在意志"的外部的工具和手段來幫助我們想要工作的那一部分自我。它的一個經典案例是,尤利西斯決定讓他的手下將其綁在船桅上。尤利西斯知道當他聽到女妖的歌聲時將無法抑制自己去追趕她們而將船駛向礁石,於是他叫手下的人將他綁起來,那樣就強迫他堅持自己的長期目標。類似地,托馬斯·謝林曾說他願意為一個沒有電視的房間預付額外的費用。當今,問題賭徒和賭場簽訂合同禁止他們自己進入營業場所;試圖減肥或完成某項工程的人有時會和朋友打賭,這樣,一旦他們不能兌現承諾,就會輸錢。2008年,教堂山(Chapel Hill, NC)的一個博士生寫了一個軟體,在人們上網8小時後自動斷開網路連接;這個叫做「自由」的軟體,現在大約有75,000的用戶。

並不是《時間的小偷》一書中所有的作者都認同對「外在意志」的依賴。馬克·D·懷特(Mark D. White)提出了一個基於康德倫理學的理念論觀點:既然認識到了拖延症是一種意志的失效,那麼我們就應尋求強化我們的意志而不是依賴於會使其繼續萎縮的外在控制。這不是一項完全沒有成效的任務:很多最近的研究顯示,在某些方面,意志力像肌肉一樣,可以被訓練得更強。這個研究同時也表明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並且很容易被耗盡。在一個有名的研究中,被實驗者被要求不能碰伸手可及之處的一堆巧克力夾心餅乾,他們在完成一項比較複雜的任務的時比那些被允許吃餅乾的人碰到了更大的困難。

考慮到這個傾向,這也就說得過去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自覺的地依賴外界的約束來使自己擺脫困境。幾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來考察對付拖延症最基本的外部手段之一:截止期限。學生們在一個學期中被要求完成三篇論文,並且有如下兩個選擇:他們要麼設置三個獨立的截止期限,要麼在學期末將三偏論文一起上交。由於所有的論文都將在期末評分,提早上交論文是沒有額外好處的,而且設置截止期限還有潛在的風險,因為一旦超過了一個截止期就會被扣除相應的分數。所以較理智的做法是選擇期末一起上交,那樣你仍然可以提早寫作論文,但就算沒能擠出時間也沒有超期的風險。然而大多數的學生還是選擇了為每個論文設置不同的截止日期,就因為他們知道否則的話自己不可能擠出時間提早完成論文,那就意味著他們有可能無法在期末上交全部的三篇論文。這是外在意志的實質:學生們依賴外部手段去迫使自己做他們實際上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相信自己。

除了自我捆縛,還有其他避免拖延的方法,大多數都基於被心理學家稱作任務重組的方法。拖延症部分是由付出(現在需要做到的)和回報(將來才能得到,但不能保證)之間的斷裂所驅動的。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縮小兩者之間的距離會有很大幫助。由於截止日期較遠的開放性的任務更容易被推遲而不是受到重視,選擇短期任務,或者將工程分割為較小的、更明確的任務將會有用。那就是為什麼戴維·艾倫(David Allen),關於時間管理的暢銷書《儘管去做——無壓工作的藝術》的作者,著重強調了分類和界定的重要性:任務越模糊,其所需要的思考越抽象,就越難及時完成。一個德國的研究表明只要引導人們思考一個具體的問題(像如何在銀行開戶),就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完成工作——就算那是兩樁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另一個減少拖延可能性的方法是減少選擇:人們經常因為害怕作出錯誤的選擇而結果一事無成。因此如果各公司都能夠給他們的員工在401(k)退休儲蓄計劃中提供更少的選擇,並將簽訂計劃合同設為默認,那麼就會好很多。

我們很難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所有這些手段從根本上都是關於強加限制和減少選擇,關於自願地放棄自由。(維克多·雨果會赤身裸體地寫作,讓他的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來,這樣在他該寫作的時候他就無法外出了。)但在我們急著去克服拖延症之前,我們應該想想,有時候我們是否應該留心這樣的衝動。哲學家馬克·金維爾(Mark Kingwell)從存在主義哲學的角度寫道:「拖延症最常緣起於一種有太多事情要做的感覺,於是並沒有哪個方面的事情特別值得去做。在這種著實古怪的不作為的作為之下,是一個更令人不安的疑問:是否那些事情都值得去做。」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我們應該考慮有兩種不同的拖延:那種確確實實的違背最佳判斷的結果,和那種告訴你你所應做的事情本質上並沒有多少意義的。拖延者所受到的挑戰,也許也是哲學家們受到的挑戰,是分清哪個是哪個。


這屬於跨期決策問題,在學術上還是有爭論的,涉及到經濟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

以Mazur模型為代表的「時間折扣家族模型」雖然有不錯的解釋力,但是心理與神經(大腦)層面的基礎偏弱,而且如果依據時間折扣模型,顯然解決「拖延症」和低儲蓄率問題比較困難。研究者和教材之所以還選擇以單維時間折扣模型為主,主要是它好驗證,這樣就好設計實驗,解釋力也尚可,但這並不是說明它具有共識,有很多反例的,比如Read(2012)發現人們在不同時間點對相同的「跨期決策」問題決策也不一樣。

實際上行為經濟學家就在修正這個模型,比如卡尼曼(2002)提出的就是「雙系統理論」,就是依據神經(大腦)層面基礎的,解釋跨期決策問題。同樣在發展心理學領域,不同年齡段的同一個兒童跨期決策也是不同的,而且不是簡單的線性發展,而是和大腦發育密切相關的。顯然在兒童教育層面,時間折扣模型就沒有應用意義了。

感覺詳細回答這個問題不會拉到女粉,就介紹兩本科普書給感興趣又想解決拖延症的同學吧:《青春期的大腦》和《自控力》。至於專業文獻,可以看看今年第四期《心理學報》的《「時間折扣」還是「單維佔優」? ——跨期決策的心理機制》一文文獻綜述部分。

當然,如果有女神感興趣,我可以科普一下。。。


圈子裡面流傳一個說法:如果你看見誰今天在微博上異常活躍,晒晒他的花花草草貓貓狗狗,說說東家長西家短,跟他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他都要去嚷嚷兩句,那八成是他的截稿日期要到了——這是垂死掙扎的各種表現。

什麼是「拖延症」?

凡是在任務中,任務會自動膨脹,佔滿一個人一切可用的時間,假如時間富餘,他就會放慢任務節拍或是增添其他項目以便用掉一切時間。

拖延症的實質在於不去做你認為自己該做的事情,是一種造成人們精神負擔的心理扭曲。這就是拖延症令人困惑的地方:儘管它是在避免令人不愉快的任務,但是沉湎於其中也不會讓人快樂。

經濟學上有個貼現值的概念,貼現指的是將一張尚未到期的票據或其他權利憑證等轉讓並獲得現金的行為,比如商業上很常見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但是當你辦理此業務時銀行不會全額支付給你匯票的票麵價值,銀行會收取一定費用,收取的利率叫做貼現利率,而拿到手的貨幣就是貼現值。這在經濟學上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就是一個商品或者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即今天的錢,比明天的好。

根據貼現的理論,今天的偷懶比明天好。從實際工作進行分析,結論也一樣。因為假如今天你把任務完成了,明天老闆可能要還你修改,或者新派任務給你,所以今天的任務完成,換來的僅是明天休息的可能性;而假設你今天休息,明天完成任務總是好於今天完成任務那種情況,這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基於理性人的考慮。閑暇也出現了時間成本,所以更早的「貼現」會更好。

未來的事情經過「貼現」,在今天看來,都不那麼重要了。於是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把棘手的、煩人的事情通通放在一邊。同理,就算是好事兒,現在看來也沒那麼吸引人,一樣逃不掉被拋之腦後的命運。你的心裡同時還存在著一個美好的幻想:在未來那個美妙奇幻的世界裡,時間是取之不盡的,在將來,你自會有時間來處理「到時候」該做的事情。至於真實的未來是什麼樣子……每個人各有體會吧。

當你現在面臨是去幹活還是去K歌,是吃水果還是吃肉,做任務還是打遊戲的選擇時,「現在的你」可能會屈服於眼前的慾望,而把更好的選擇留給以後。那麼「未來的你」呢?他面對這個「更好的選擇」和當時的新選擇時會怎樣做?選擇「現在的你」留下來的那個嗎?別傻了,他仍然會和現在做出同樣的選擇,繼續把「更好的選擇」留到以後。於是,「該做的事」就一直被拖延了下去,「不該做的事」卻總是迅速就搞定了。

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對貼現率的感受是遞減的,呈現雙曲函數的形狀,如下圖。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陌生人對你說兩種方案需要你選一個:A,今天給你100元;B,明天給你110元。很顯然,B選項中多出的10元能夠覆蓋你的貼現成本,因為你在任何地方一天內幾乎不可能賺到10%的日利率。可是研究發現大部分人會選擇A,也就是說舉例當期時間越近的時候,你感覺貼現率是越高的。

第二種情況,假設另一個陌生人說兩種情況需要你選擇一個:A,365天後給你100元;B,366天後給你110元。這個模型實際上是跟上文的模型類似,但是研究發現大部分人多次選擇後的結果是B。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對貼現率高低的感受是在降低的。

那麼我們用到拖延症上也就是說越到工作的後期,你可能越不拖延,因為這時候的「感覺」貼現率已經很小,提早偷懶帶來的好處已經不足以覆蓋你停下工作而後重新開始導致的效率損失。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麼讓自己在任務開始的前期幹活。我們說,當決策為拖延時,我們總是以為能夠按期完成任務,如果能夠一定程度上消除這個觀點,拖延症可能就會緩解。這類方法在大量的勵志公眾號中都有介紹,比如每天給自己定一個小任務和deadline等等,使自己心裡覺得,今天的工作很飽和,我不能偷懶。

只有身處退無可退的絕境,現在的你才會心一橫走上正確的道路。我們身邊的那些工作狂、學霸們之所以幹活那麼快,不是他們比我們更聰明,意志力更強,而是因為他們懂得給自己設置障礙,讓拖延症沒有發病的條件。人都是逼出來的,你要想法子把現在的自己置入不趕緊幹活就完蛋的境地,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什麼每日計劃呀,在多少歲前買房買車呀,都TM是浮雲。


最主要是老闆/老婆/社會/XX 都會發生需求變化,也就是說先完成有很大概率會被浪費掉。

先做完作業會很大概率爸媽加作業。


行為經濟學確實有對拖延症的研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小明有一份作業要求三天完成。

小明有一個不變的偏好,當自己「第一天工作量:第二天工作量:第三天工作量=1:3:5」時心情最好,他嚴格按照此偏好給自己安排工作,恰好在第三天完成任務。

第一天到了,小明根據自己的偏好,決定今天完成1/9,明天完成3/9,後天完成5/9。
第一天的任務順利執行。

第二天到了,小明的任務還剩下8/9。這時他又重新計算自己的工作分配,依然採用1:3:5的方式,但是這裡5代表的那天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就剩1:3,所以他決定今天完成2/9,明天完成6/9。

對比小明第一天與第二天的決策,可以看出他把第二天的部分任務向第三天推了。
當時間不斷細分,很有可能出現小明不斷地重新決策,導致大量工作拖在最後,並最終難以完成的情況。這就是行為經濟學中對拖延症的一種解釋。

小明的表現用行為經濟學術語叫做時間的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因為他重新決策後會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

大家可能發現了,出問題的原因在於1:3:5這個偏好上。事實上,若小明偏好為1:2:4:8這樣等比排列時,就不會出現上面的情況了,決策有了一致性,他可以按照自己最初的計劃完成工作,不往後推。
然而,多數人確實具有時間不一致的偏好。

說到最後,經濟學研究的是行為。
如要分析根源,還是應該從心理學入手。


這下面的回答真有意思。我一口氣點了很多贊。
我提供一個我想當然的觀點吧。
假設有當前有兩件事情,難度(成功率)分別為M和N,顯然容易的事情成功率M大於N。
雖然兩件事情的收益可能也不一樣大小,使得其期望相近,但是,難度大的事情會有更大的波動。從風險規避的角度看(大多數人總是傾向於降低風險波動),選擇難度更小的事情M將更能確保穩定的收益。
所以拖延症患者們總是傾向於選擇做那些成功率高的事情:持續時間短的、步驟簡單的、不依賴外部環境(物理環境人際環境等)的事情。
而選擇拖延那些難度大的事情,不但可以降低收益波動的風險,還能有一定機率發生變化導致難度降低:比如,我今天沒有靈感不寫論文,可能明天老師會突然給我一個指導,難度下降。
上述邏輯直接擴展到複雜的決策時,大量的選擇將被排序,難度越低的事項被優先執行的概率越大。
比如說,有選項:睡覺(成功率100%,收穫一個好精神),洗衣服(成功率90%,收穫明天出門的好形象),閱讀文檔(成功率40%,收穫寫論文的素材),動手寫論文(成功率10%,完成重大目標),時,患者最容易選擇的是睡覺(如果疲勞的話),其次是洗衣服(如果患者不疲勞的話),哪怕要干正事,他也一定會先花大量時間閱讀文獻,而讓他動手寫下論文的第一章是最難的事情。
所以最常見的拖延現象,是患者在重重壓力之下總是去反覆做那些他本人非常熟悉的事情。因為他們感知的難度與熟悉程度非常相關。可能一個程序員寧願寫無聊的程序也不願意去寄快遞,因為他的認知已經解決了寫程序的難度問題提高了成功率,而不熟悉的寄快遞流程因為沒有電話號碼、不知道怎麼選擇快遞公司等等原因而成為低成功率的事情。再比如我,我寧願在這裡回答問題也不願意動手寫稿子……


老師上課講過的例子:假設老師給了小陽3天來完成作業,除了做後一天,每天的不做作業的得益都為5。

對於第一天,第一天不做作業得益為5,第二天的收益根據貼現公式為5/(1+r)^1,得益小於5,第三天不做的得益為為0。於是小陽選擇不做作業。

故事來到第二天,對於今天不做作業的得益變成了5,第三天的得益為 0。 於是小陽選擇不做作業。

第三天不做作業的得益突然變為0,因為做不完第二要挨批評。於是小陽拖延到最後一天完成作業。

多天的博弈以此類推。

PS:解決拖延症的辦法是調整每天做作業的心理預期收益,使後面的得益貼現後小於開始的時候。


畢業後一直在金融機構工作,直到後來創業做理財教育,成為一個團隊的負責人。習慣了數字化表格化的思維邏輯,對項目的過程式控制制進度,準時提交工作結果這樣的工作狀態。

自從開始在嘉人雜誌寫專欄,我卻陷入了以前沒有過的不適應。

每月定好的截稿期是提前就知道的,明明就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選題、思考、動筆、完善、交稿,可卻總是事到臨頭,才開始寫稿,在最後截稿日那天交付。

到了下一個月,又陷入這樣的循環。

難道我也患上了傳說中的拖延症?

仔細想想,其實生活中我是個頗為自律的人。可即便如此,我也有一直想做,但卻始終沒有開始的事情。

比如為了出行更便捷,我一直想抽時間學車。可這件事情我喊了2年多,卻遲遲沒有開始,連去駕校報名的動作都從未做過。

經濟學一直在強調追求效率,而拖延顯然對效率無益。可我們為什麼還會拖延呢?

於是我打開網頁,搜索了關鍵詞拖延症。跳出來第一條就是,拖延症怎麼辦?看來大家都為此困擾不已。

有個故事可以安慰到你我。

多年前,美國一位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面對了一個極其簡單的任務:他當時在印度常駐出差,有個同事來看他,在他住處落下了一箱衣服。

喬治想把衣服給同事寄回去,可是印度當時的體系很拖沓,這件事也許會耽誤他一些時間。於是他一周又一周地推遲這件事,他多次在待辦事項上寫上了他要出去郵寄包裹這件事,但他始終沒去做。

猜猜他花了多久才最後完成這件事?

八個月。是的,他拖延了八個月,最後是因為他的另一位同事需要郵寄東西,他才把自己的包裹交付出去。

日後這位經濟學家寫了著名的論文《拖延和順從》,從此將拖延症引入了學術討論範圍。各位專家們也從很多角度討論了拖延症的原因與應對方式。

其中對普通人比較有用的是,行為經濟學中提供的雙曲貼現模型中,有一個點叫「時間貼現」。講的就是個人對事件的價值估計,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會下降的心理現象。

簡單說來就是,面對兩種選擇,一種是報酬較多卻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獲得,一種是報酬較少卻能較早獲得,人會往往不理智地選擇後者。

因此在生活中,人們也會傾向於選擇去做一些即時滿足的事情,而不去做一些更重要卻見效很慢的事情。於是,拖延症便形成了。

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小的拖延行為,從小孩子的棉花糖試驗,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因為拖延症而不做的那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比如體檢、健身、閱讀、吃藥等等),拖延在很多時候都阻礙了我們過上我們理想中的生活。

看完這些後,我給自己設立了一些方法,來解決我的拖延問題。

01

任務分解

我們往往只有一個抽象的目標,比如我要減肥,我要學會開車,我要寫完我的專欄等。

對目標做簡單的任務分解,其實能讓我們更好地向目標前進。以減肥為例,減掉10斤的目標特別抽象,往往我們開始了沒幾天就放棄。不如改成每頓遲到三分之二飽,每天走12000步這樣切實可行的任務分解。

02

設立補給站

跑過或者看過馬拉松比賽的人都知道,在漫長的42公里多的路上,會分時段有補給站提供跑者。

我們在實現長遠目標時,也可以給自己一些即時反饋作為鼓勵。例如優秀的健身教練會告訴你,減肥過程中適當地給自己設置欺騙日(cheat day),會更有效地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03

分清目標和願望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目標是可執行可達到的。

而願望,往往可以異想天開,天馬行空。

別把心裡的願望當成了目標,那可能只能讓你我陷入沮喪,永遠到達不了了。

有句話是,我們都誇大了一年時間能發生的改變,而低估了五年時間的力量。

相信我們都能慢慢地接近我們的目標。

而如果拖延症實在控制不了呢,也可以暫時放過自己,接納我們原本的樣子。

畢竟,我寫完這篇專欄的時候,又到了截稿日了。


急功近利



準備經濟思想史pre的時候讀到一個相關理論,於是拖延一下來答題。

理論來自英國經濟學家庇古,他認為: 人們更喜歡現在的滿意程度而不是相同數量的未來的滿意程度,因為人類的遠見能力是有缺陷的,因此在我們看來將來的快樂是規模遞減的。

先把理論放著,等我pre完再補充........


機會成本 拖延的時間我幹了很多事情呢~


我倒是覺得完全沒辦法用經濟學分析,因為拖延症本身就是非理性人假設了,這類的病還是從個例出發比較好,因為我本身就完全沒有拖延症,比如冬天起床,洗澡出來,健身看書啥的。

從經濟學角度講,拖延症就是完全反經濟學直覺的。


難道每個人都拖延嗎


不是你想買 想買就能賣


推薦閱讀:

只有完美的計劃,執行力卻不行,拖到最後才做,這種拖延症如何解決?
突然間不想努力,變得頹廢了怎麼辦?
太過膚淺,沒有上進心怎麼辦?
不愛回復別人的信息怎麼辦?
如何讓自己不懶(拖延症)?

TAG:心理學 | 拖延現象 | 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