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APP起名方式有哪些?


名字也分類的:
1.普通名字,如 支付寶,evernote
2.文藝名字,如 百度,Google
3.2B名字,如 360,大街
(為避推廣之嫌,找的都是大眾熟知的品牌,以上案例只為說明問題,並無褒貶之分,說
得不對的地方粉絲們不要砍我啊~~~)
這幾類名字的取法特徵都很明顯:
1.直接用核心功能詞加其他的修飾語形成2到4字短語,這就是普通名字,能說明功能就好;
2.通過典故或引申含義去闡釋產品的功能,喚起一種高大上的趕腳;
3.不按以上兩種套路取名,解釋名字含義需要兩句話以上才能解釋清楚的,這一類最容易淪為2B名字。
其實取名方式基本就這樣,具體想個好名字有時候需要憑運氣和緣分的。
我說兩個好名字的案例,看官感受一下:
滴滴,Facebook
為什麼這樣的產品名字算是好名字呢?我認為好的產品名字需要有這樣兩個特點:
1.對目標用戶使用產品情境喚起的能力
2.在同質化產品名字中具備較高辨識度

嗯嗯,能做到這兩點不信不是一個好名字。
不過,說句題外話:名字屌只是名字屌,產品屌才是真的屌,不信的話看官感受一下以下名字:中科院,中石油,中糧油…


之前,店小二就「APP註冊商標怎麼選擇類別」吐槽一番。APP註冊商標怎麼選擇類別 ?_商標店小二魯魯

5.1期間閑來無事,為孩子、為違章、為購物、為學習欲下載幾個APP。在搜索過程中,商標代理人的職業病出來了:是真的替那些APP的經營者著急上火啊。就APP名稱這個事情,多想了會,再吐槽一番。不會談理論,僅僅以例說理:

舉例之前的啰嗦話:APP與以往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若干不同。在商標的使用、通用名稱的使用上存在著差異。目前想的到的有:

1、APP既包含文字,也包含圖形

2、APP文字中可既包含顯著性部分也包含通用部分,也可只有顯著部分。

文字中只有通用部分的APP們是小二著急上火的一批APP。

3、APP需要搜索、排行、砸錢(人)推廣才可以被知曉

4、無論事先是否知曉某個APP存在,只要想下載,就需要搜索

5、APP區分來源的功能不僅僅依靠顯著性部分,也需要依靠通用部分

6、雖然APP的圖形在認知、傳播、使用中是非主要部分,也是有價值的。

7、搜尋的途徑:要麼搜APP文字全稱(例如QQ郵箱)、要麼搜索APP中顯著性部分(例如:京東)、要麼搜索其中通用名稱部分(例如:違章查詢)

8、看到APP後並不能夠直接確定這個商品和服務的來源,可能需要其他信息進一步判斷

等等等等

有一點,APP的起名和普通商標的起名存在一個相同之處。就是:商標代理人從註冊難易程度方面建議企業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遠的辭彙(具有強顯著性)作為商標,但是企業從宣傳成本的角度總是樂意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近的辭彙(弱顯著性或者缺乏顯著性)作為商標。簡單點說,企業是非常樂意做商標法十一條禁止的事情。所以,很多情況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在強顯著性和缺乏顯著性之間選擇了一些既能夠暗示商品的特點又不影響其識別商品來源功能的符號作為商標。

接下來,就APP STORE 中的APPs挨個點評,吐槽一番,小二手機中部分APP:

1、美顏相機。不僅文字還是圖形,均直接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服務的特點。從商標角度,結論為失敗。

不過,美顏相機比用相機作為APP名稱好五十步。

2、e代駕。

代駕表明了服務的內容。E按照早些年的理解,是explorer的首字母。這些年還這樣嗎?是提供代駕服務的一種工具?小二認為,這個e代駕註冊商標需要費一番功夫。

圖形部分,中心帶有字母E的方向盤符號。作為商標,E太小了吧!商標局會給你註冊嘛

3、方向盤?這一篇中還有一個方向盤,那就是58違章查詢。

58是商標,違章查詢是服務(違章查詢是哪個類別,真的不曉得)。

雖然APP中,圖形發揮的是次要作用。可是58這麼大的公司,把圖形中的58搞那麼小,真的好嗎?萬一有誰模仿下,圖形照搬,僅僅把58更換,58如何是好?

4、知產寶? (還有截圖中沒有出現的支付寶)!

下載時或別人介紹時,非常容易理解,知產寶雖然沒有通用名稱,但是,這個商標如支付寶一樣,能夠讓對這個商標有認知後的更深刻地記憶、傳播。圖形還可以哦。

只是在不知道有這麼個產品時,無法被主動搜索到。這點不如前邊的E代駕、58違章查詢。

5、百度音樂。

百度是商標,音樂是服務的內容。

圖形中DU為百度的度的拼音,耳機暗示了服務的內容。

作為商標非常好。

6、搜房網房天下

文字部分,不論是搜房網還是房天下還是搜房網房天下都與知產寶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圖形部分,一個房字,對於搜房網來說就沒有太多利好了。太沒有顯著性了!

7、帶有小汽車圖形的停車寶和滴滴打車

停車寶?與支付寶、知產寶如出一轍。但是,支付寶能核准註冊,可並不意味著知產寶、停車寶也能順利核准哦

滴滴打車,現在我已經忘記了滴滴到底是三點水還是口字旁的了。滴滴是商標,打車時服務內容。說實話這個商標著實不錯。能不能在應該的類別上核准嗎對於滴滴打車來說,任務艱巨。前幾日,聽聞,滴滴和快的合併,小二斗膽一個建議:繼續改名「滴的快」。哈哈

這兩個APP,文字來說都還可以,甚至不錯。圖形部分就實在拿不出手了。小汽車一個是服務的對象,一個服務所使用的工具。你說說,你們能阻止你們同行使用小汽車圖形嗎?著作權保護?有些差強人意!

8、脈脈

曉得這個APP之後,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該名稱源於人脈的脈。

這個APP不管是文字還是圖形作為商標,顯著性是沒得說。

可是,我喊你maimai還是momo呢
?

我在輸入脈脈兩個字時,是屬於含情脈脈,然後刪除了含情二字。

9、汽車之家

是典型的網站衍生出來的APP。延續了網站的名稱。顯著性會有嗎?

10、攜程旅行

攜程是商標,旅行與服務內容相關。

海豚的圖形。這個APP從商標角度非常棒。海豚的圖形,美術作品著作權也是極好的。

11、神州租車

神州是商標,租車是服務內容。極好極好。

可是你的圖形中的CAR和停車寶、嘀嘀打車中的小汽車有啥本質區別呢!

12、童玩兒

文字部分暗示了服務的內容,但不影響區分服務來源。圖形是一個抽象的母親(或父親)陪孩子玩耍的情景。作為商標均非常好。

在沒58、百度那麼高知名度、文字中沒有通用辭彙的情況下,指望主動搜索到是不大可能的了。不過,凡是欲用APP發展的,能不做海量推廣嗎?

還是贊一個

13、群友通訊錄

這是誰的通訊錄?失敗

14、moxra

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形,均具有極強顯著性。

話說,別人不邀請我使用這個APP開會,還真不知道這個東西。若不是直接搜索motra,應該搜索不出來吧

15、車點點

只有商標車點點。作為商標,可以。

圖形一個車字,與停車寶、嘀嘀打車、神州租車應該是沒啥本質區別。

在沒有通用名稱這個問題上,與童玩兒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

16、百度地圖

如贊百度音樂一樣贊百度地圖。

17、2048 遊戲APP

特彆強調下是遊戲APP。話說開發這個APP的人是匿名學雷鋒嗎?

話說聽聞這個遊戲好玩,要下載時,真的不知道該下載哪個哎,唉!

18、中華萬年曆

失敗。

話說,用這個版本的萬年曆挺好用。後來手機更新,需重新下載,怎麼就是找不到了呢!!!!看了別人手機上,才知道,得搜索中華萬年曆五個漢字!

19、郵箱大師

失敗。吐槽下,你163那麼高知名度,為啥找這樣一個你能用別人也能用、知名度還不高的「郵箱大師」?莫非認為郵箱大師可以獨享?「郵箱大師」能提升163影響力?

話說不用郵箱大師的人知道這個是163的嗎?

話說用了郵箱大師的人還會認為這個可以包容163、126、qq、新浪、google等等郵箱的人還是163的嗎?

20、腦補下微信、qq、微博APP

文字部分僅僅有微信、QQ、微博。

圖形部分為企鵝、兩個笑臉(?)、一個眼睛。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影響這些APP的搜索、記憶、傳播。為啥,因為人家是明星。

店小二在吐槽過程中,有了一些心得,店小二最後給APP的業主們提個建議:

1、APP圖形儘可能做到可以用有著作權的程度。有著作權的美術作品堪比馳名商標呀,通殺45個大類。

2、APP的文字,一定要具有顯著性的部分,盡量用QQ、百度、攜程、天貓、京東這樣的辭彙作為核心,也可以用支付寶、停車寶、知產寶、美圖秀秀這樣的可能會被認為具有顯著性的商標。一定不要用美顏相機、中華萬年曆、車輛違章查詢、商標註冊、駕考寶典小車這樣的辭彙。也就是說,盡量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盡量遠的辭彙(具有強顯著性)作為商標,避免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近的辭彙(弱顯著性或者缺乏顯著性)作為商標。

3、在你沒有達到QQ、微信、噹噹、京東、天貓那個級別時,儘可能地在文字中添加通用名稱,例如:攜程旅行、神州租車、滴滴打車等等。能砸錢推廣除外,例如:滴滴打車就叫滴滴似乎也成。若不加通用名稱,通過搜索通用名稱就沒有被搜索到的機會了。

有了較為明顯的圖形、具有顯著性的商品、所涉及的通用名稱,消費者才能夠區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

4、要使消費者通過搜索出來的界面在下載之前就能夠區分清楚商品和服務的來源,例如下載前的界面可以添加更多的信息。

如此以來,即便竹葉青都做APP,也不用擔心要買竹葉青酒,下載了竹葉青茶APP。

也能夠在眾多的長城APP中順利找到長城汽車、長城潤滑油、長城葡萄酒、長城飯店、長城寬頻、長城電腦。


喜歡百度的名字。源自古詩詞:眾里尋他千百度。尋和搜索的關聯程度大。


今日頭條和陌陌,讓人一看名字就知道這玩意是什麼東西!


三個字也很好啊 , 比如 愛合夥


還是要看用戶,比如我們的產品面向遊戲玩家的,叫《看遊戲》。
遊戲資訊類大多比較通俗:遊戲多、超好玩。。


懶的話可以參考這些商家……


疊字。如陌陌,啪啪,QQ,啵啵,瘦瘦


遊戲類:天天XX~
工具類:XX助手~、XX大師~
通訊類:X信


通過產品/app屬性(工具類、遊戲類等)和目標消費者起名。


我記得有個答案是「一針見血」。


推薦閱讀:

Snow算是個常用的英文名嗎?
怎樣才能取到一個帥氣的招數名字?
名字中有生僻字是怎樣的體驗?
姓凌的小孩取什麼名字好?
姓名學理論以什麼為準?

TAG:移動應用 | iOS應用 | 產品 | 命名 | 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