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青春片熱衷於墮胎,逃課,打架,分手,奔跑……←_←?真是夠了,導演和編劇到底是怎麼想的?


因為這些才具有故事性。

難道你叫他拍一群人在教室裡面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么? 電影表現的本來就是少數人的生活,展示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絕大部分「青春片」本質上是女性向電影 因為對整個市場來說 刨去進口大片、國產喜劇的目標觀眾 年輕女性群體絕對是最大的穩定受眾


因為青春片沒法打鬼子


可能因為很多這種片的導演編劇當年的成績不好,過上了這樣的青春而不是去學習,然後就去做了這行,結果拍了這片子……循環……
=======================
可能戳中了別人,被迫加一下形容詞。
澄清一下:
拍青春撈錢片的導演編劇≠所有導演編劇
不學習≠成績不好 學習≠成績好 然而一個人學生時代如果成績不好還不學習就尷尬了,在此「學習」指代範圍比較廣
成績好≠責任感強≠人品好≠做事方法好 曾經成績差≠以後不能達到他心中的成功
劇情需要跌宕起伏≠忽略底線 觀眾多≠社會需要


不然拍什麼,拍一個學霸每天做100張試卷,認真聽課?或者一個學渣經過努力,考上了理想大學?


首先聲明一句,這是室友寫的日誌,我轉載過來的。
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才風靡大陸的時候,我也是追著看得興高采烈的一個。那時候我還是抱著low到不行的破手機看著現在無比鄙夷的標清畫質,反反覆復看了好幾遍,笑得前仰後合,戳得黯然神傷,雖然我想那時候可能還沒有少女心泛濫這樣的詞。我感覺這種類型的片子中,該叫什麼類型呢,青春疼痛系列文藝片?《那些年》算是最好的一部。因為它並不是很疼。雖然男女主角並沒有在一起——沒辦法,可能這種片子的行業標準就是這樣;看完之後,雖然會有惋惜,有惆悵,但是會像影片中的柯景騰一樣,啊我並不是說隨便抱著一男的親,我是說帶著欣慰的微笑。那一刻觀眾也相信有那麼個平行時空,在那裡柯景騰和沈佳宜是在一起的。縱使影片中他們並沒有在一起,觀眾也會覺得,這未嘗不是一種殘缺的美好啊。

可是為毛現在我看到這些在一個生產流水線上加量產出的青春片,每一部差不多套路的結局,想說的話再怎麼延伸也只有一句真特么活該呢!
說實話看了肯定還是會感動,看見他們在銀幕里哭得撕心裂肺我也是相信演員盒飯里應該是加了雞腿的。可是啊,我總是覺得他們的劇本是在飯局上交換意見寫出來的。幾個編劇坐下來,你先拍?啊好吧,這個本你先用著,對,有墮胎的。你也快拍了?那你用這個,也是墮胎的。換一個?沒事,你那個墮胎的是女主,我這個是女配,拿著拍吧,現在青春題材的電影這麼火,票房肯定好!哎你什麼時候拍?不要墮胎的?那行啊,就這個,車禍的。成本稍微高一點,畢竟多輛車嘛。你呢?上一部電影賺的盆滿缽滿吧,這一部你還用墮胎?好的,這個不過時…一部部看完過後,不僅覺得觀眾的智商被無情碾壓,甚至還會懷疑自己的青春是在無痛人流醫院度過的。更加碾壓智商的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拚命給自己立「我們永遠不分開」的flag。當然,導演們一定感受到了輿論的壓力了吧,都在吐槽墮胎了吧。沒事啊,能換成三角戀啊,比如說暖男男二一般比男主帥還死心塌地愛著女主,遺憾的是傲嬌女主就是看不上,再比如說,女主閨蜜永遠只對女主男朋友動心,然後各種狗血劇情一一上演。反正最後女主必分就對了。我想,大概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那麼一個,或者幾個吧,喜歡卻沒有在一起的人。看電影的人往往會想,唉!要是我和TA在一起就好了。好個毛線啊,你想墮胎嘛!你想變渣男嘛!你想當小三嘛!雖然在現實中你只是默默地在課上看著TA的背影幻想事實上你可能連話都沒怎麼說過。但是想想電影里的結局,平時發發獃吹吹牛吐個小槽什麼的也沒什麼不好,不求日後會被打臉的海誓山盟,只求現世安穩。
隨著匆匆辣么多年過去,柯景騰嚼起了炫邁,沈佳宜賣起了包子,大家也慢慢發現這些片子是那樣的大同小異。製作方肯定也瞄準了已經慢慢奔四的80後們被重重的現實壓得透不過氣,太過於無力改變就只能想想曾經的美好歲月。所以,儘管有人的同桌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人,但是在電影院里看到那些所謂的為他們而定製的故事,還是會流下傷心的淚水。而在家算賬的時候想起看了那麼多區別不大的電影花掉的錢再流一次。這麼多電影,所反映的無論怎樣也無法反駁的是,青春這一去,真的不回頭。
已經走在奔三路上的90後們,過不了多久屬於我們的青春將再次上演。出於電影時間和製作方要錢不要臉的限制,導演們只能用極少數人的故事展現一代人的青春。這本來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不是所有人都在高中談了轟轟烈烈到全校人都知道的戀愛,甚至不是所有人都談過戀愛;談了戀愛也不是說分就分的,細水長流走到現在的人也很多,不過拍出來沒人看就是了。我們從前最平常最習慣的生活:上課,考試,談笑,打鬧,在電影里只能草草帶過,可是我總覺得草草帶過的往往也是感觸最深的。《那些年》里老師上課時學生下面的的小動作,《匆匆那年》電視劇版里學老師說話,《左耳》里騎著單車順風而過等等許多諸如此類的鏡頭,大家看了會說,卧槽我當年不就是這樣嘛。教室,課桌,校服,電影里不會太多展現,因為這些不過是攝影棚里聚光燈下我們青春回憶里投下的一點點影子。可是比起最後呈現出來的愛恨情仇,這些影子里才是承載我們更多的青春時光的啊。
話是這麼說,到了時候,離開青春的人還是一批又一批,該拍的電影還是得拍。等輪到我們的時候,我估計我還是會看。但是我想說雖然我是90後,但我是95年的,我沒殺馬特過,也沒用過火星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希望過了這麼多年墮胎技術能有所進步,我每次看著男主在手術室外面等那麼久,挺急的。
2015年5.8
隨便寫寫而已。


就跟人人以為國外都可以亂搞男女關係一樣。


說不然拍什麼的,難道要拍學霸考100分的那些同學,可能沒看過惡作劇之吻


沒墮過胎怎麼能算青春呢 別罵我,好多墮胎的都有哥德斯爾摩


因為在你的青春里沒有發生過墮胎打架分手奔跑這樣的事而只有一套又一套的習題。對於你沒有體驗過的經歷當然就覺得不可思議,只能說你並不是這些青春片的受眾罷了,導演想勾起的並不是你對青春回憶。

其實墮胎打架分手奔跑這種事跟成績也沒關係,舉個例子
我們學校是第一批省示範性高中,也就是俗稱的重點高中。但是確實就是有很多情侶在周末的時候出去激情一夜,也確實是有女生意外懷孕墮胎的,而且成績都不差


來來來,我說個電影劇本,就問問你,這種電影你看嗎?
哦,明天周一了?周一上午兩門燒腦課程呢,晚上好好睡覺,準備迎接挑戰。中午吃好休息好,下午還有一門大實驗!晚上把作業做了。
哦,明天周二了?明天上午第一門課挺簡單的,去了就當放鬆,第二門課是……我擦,著名天書課?必須拿下,集中精力。下午無課,好好看看周一上午和周二上午的課程,然後把作業及時做完了吧!
哦,明天周三了?明天上午第一節沒課,好耶,睡到九點,起床後看半個小時綜藝節目?不不不!我傻嗎?六級辭彙再背半個小時才行!第二節課,切!怎麼是這個水老師?算了算了,這廝常點名的,去吧去吧。下午又是一門大實驗,我滴神啊,晚上要趕實驗報告啦!趕緊睡覺,明天fighting!
哦,明天周四了?……不編了,反正就是這種生活。拍齣電影來你看嘛?


投資小?
事件大?
好操縱?
責任輕?


哼,反正我覺得我的青春要比電影精彩


導演:怪我咯

編劇:怪我咯

國家廣電總局:其實都怪我


其實還有一個「跳樓」,不過,你懂的


因為他們的青春就只有「無處安放的荷爾蒙」了。


因為這些都是 「賣點」,就像家庭倫理苦情劇一樣。


推薦閱讀:

你的青春欠一個余淮嗎?
《致青春》電影中鄭微和陳孝正躺在草坪上撫摸,趙導用意何在?
如何評價電影《六弄咖啡館》結局?
《我的少女時代》有哪些細節觸動到你?
說說你們為什麼去看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

TAG:青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