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漢化外文的人名、地名?直接使用其拉丁字母的形式不是更利於辨識?

我們在國內學習生活,面對學習世界歷史,美術史之類的,甚至看西方電影,難免會接觸到無數的外國人名,地名。大家都在國內,使用中文交流,並無不妥。

可是,從我出國留學開始,這個問題忽然間變成了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躍然面前。我和老師,朋友交流的時候,完全沒辦法把人名對上號。聊電影更是聊不下去,中文譯名和原名差太太太遠了。(這個是文化習慣問題,我就不質疑了。)

甚至,老師上課頻繁說的某個哲學家的名字,我一頭霧水,一直在思考這個人是誰。回家上網搜索之後,才會恍然大悟,原來說的是他呀!

為什麼我們的教材和教育方式沒辦法像字幕組那樣,直接把人名和地名留成原文或者國際統一的拉丁字母名。(就算是俄文,日文,阿拉伯文等必然會有對應的統一的拉丁字母形式,不是么,絕對不會像中文音譯這麼混亂。)

另外,對國外著作的閱讀,人名的翻譯對很多人,是個很大的閱讀障礙,前幾天,那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其中的有的上榜理由就是「外國人名過分冗長,稍多讀一點便分不清誰是誰」。這根本就是翻譯的問題好么!

純音譯的人名地名真的很糾結好么!


因為中文本身就不是phonetic的語言,這就導致了如果用中文表達,則必然要將拼音字母變成象形文字的問題,而翻譯界就地名的音譯(如香榭麗舍)意譯(如凱旋門)英譯(如Naples=那不勒斯)還是本譯(如Napoli=拿波里)也常無法達成一致。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是我的偶像巴喬Baggio如果按照當時新華社公布的某譯名統一暫行方案之類的東東,應該被翻譯成芭蕉。。所以我認為這不是個單純的漢化的問題,而是個翻譯本身存在的不可譯性。

像日本人雖然自創了一套羅馬字母替換自己的名字來儘早實現自己脫亞入歐的美夢,中國人顯然也沒有把Toshiba翻成土石壩。Paris到了義大利語里就變成了Parigi,London變成了Londra。白菜到了英語里受到了最大成分的尊重成了Bai Choi,但同樣最早傳入美國的中菜宮保雞丁就只保留了Kung Po的音,雞丁被生硬翻成了chicken,而沒能譯成kidding——P.S.那該多有趣啊,美國人去點菜的時候就會有這麼一幕:你要開玩笑嗎,不,我不開玩笑,我要的是開玩笑。

這種交流上的困境我也深有體會,但語言本身是無辜的,它只是個交流的工具,是個文化的載體,所以在我看來,這種困境能夠得到逐步緩解的唯一途徑就是文化交流的逐步加強從而使語言作為其載體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Trintignant, Yoo kyung, Kawahara, Quahidi, Diaz, Deprost.
這是我認識的幾個其他國家同學的名字,來自韓國,日本,摩洛哥,法國,愛爾蘭和巴西(順序和名字不同)。請問多少人能讀出來?多少人能記住?讓大家直接看這名字,要了他們的老命吧。而且,語言不一樣,發音就不一樣,我們怎麼讀?抓狂吧。。。。


謝邀!

如果真的是純音譯,其實問題倒不大。不過不同語種之間很多發音也是各有特色,比如英文里的「v」,普通話里就沒有對應的發音。很多非洲土語(如斯瓦西里語)里的一些發音都是獨特的,其他大陸的語種里根本就不存在。

而即使是不同的西方文字之間,儘管書寫一樣,但是發音也不同。比如的「p」,在西班牙語里發音基本上就是「b」,所以「Paul」在西班牙語里就是「保羅」的發音了。還有「j」,在西班牙語、德語、英語里發音也不同。

所以你說怎麼來搞一個「國際統一的拉丁字母名」呢?這不又多了一門外語了么?呵呵。


現在有些行業會開會統一一些常見概念/人名/地名的漢語翻譯。

閱讀或者聽人說漢語時候突然來段外語很頭疼的,如果是英語還好說,大家也是學了很多年的,但是未必能直接拼對,尤其音標與漢語拼音是不對應的;那如果來個日本人名或者地名,好多人就抓狂了,比如說我就基本不懂日語,只認識幾個字還不會讀;如果是俄羅斯就更麻煩了,很多人一個俄語字母都不認識,光發那音就折騰死人了...統一用拉丁字母會減少混亂,但既然是從一門外語翻譯到另外一門外語,幹啥不直接翻譯成母語呢?


這個問題無解,也不光是中文的問題,比如法語中Michel-Ange就算你有藝術史知識你也不會馬上想到這個是指Michelangelo吧!


看你的問題出在留學後更不容易辨識,但是國內99.9%的人是不用出國探討西方人物的。方便國內人看才是第一要務


所以我依稀記得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一個人會說多少種語言,他就有多少種生活」!
沒錯,感嘆號是在雙引號外邊,我自己的情感表達。當時這話太震撼我了。
仔細想想,真是這樣,甚至包括咱們國家的各地方言,每個不同方言地域的背後,你能想像有多少文字表達不出來的東西,細細揣摩,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年復一年的讓自己的交流方式變的如此獨特,自信...

往深了想...真的,比起多元且原則的歐洲...我一度都覺得幾百年前只不過那個說的上話的利益集團綜合了多方面的權衡,認為在一張白紙的北美洲重新發展會更好一點才....


翡冷翠就很好呀,小豬!


其實很多專業領域已經如題主所說不翻譯人名地名而直接寫拉丁字母了。以我所學的道路專業為例,很多專業書或者論文里的外國人名地名全部直接搬過來。這樣一是方便讀者溯源,二是理工科學者缺少浪漫情懷,省去了翻譯人名地名的麻煩事。專業領域裡用漢化語的確很不方便,首先沒有統一的漢化語,很多時候看到另一個馬甲就完全不認識了,第二使用拉丁字母更有準確性,方便查找。
題主有這樣的感觸大概是因為哲學算得上是基礎學科,又是文科吧。原因有兩個,一是中國人看著舒服,二是中國翻譯家自古迄今的浪漫情懷。
中國近代第一個翻譯外國作品的嚴復在其翻譯的《天演論》里就提到了「信達雅」的原則: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實準確地傳達原文的內容;
「達」(expressiveness)指譯文通順流暢;
「雅」(elegance)可解為譯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從此之後的翻譯家無不以此為圭臬,可是很多二流的翻譯者」信「太難、」達「不會,只有」雅「最容易,於是很多殘次翻譯品中人名地名也一定是美的一塌糊塗。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接觸外國人名地名是通過眼睛看到的,很少會讀出來。從流通的角度說恰當的漢化的名稱會有很強的代入感。比如假設《亂世佳人》中寫到Scarlett O"hara,連我這種過了6級的研究生想讀出來都要頓3秒,更不用說記住她了。如果直譯斯卡利特·奧哈拉雖然易於識別,同樣不符合中國人審美。中國人只記住了郝思嘉(斯嘉麗)、白瑞德、韓媚蘭、阿金、阿寶,這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故事嘛!看名字大概就知道人物性格如何了。在哲學翻譯這方面,人名地名不需要過多的美感和代入感。可是翻譯家為了能讓其更廣傳播,同樣選擇了中國化的翻譯。於是就有了馬克思、康德、尼采之類的完全看不出是外國人的名字。另外很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同樣會給自己起個中國名,像湯若望、司徒雷登。
總結一下,在通俗文學領域漢化人名地名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專業領域,的確需要題主所說的拉丁字母。


因為國人大多看不懂外文也記不住,就像你的情況反過來,換成中文感覺就好了,你說史蒂芬霍金我立刻想起癱瘓的物理學家,但你出他的英文名字我還不能立刻識別出來,因為我平時不看外文。
這現象很有意思的,可以延伸到人類對陌生種族的臉盲現象,也就是未曾見過黑人的人,在看見一堆黑人之後覺得他們個個都長得差不多,歐洲人剛看見亞洲人的時候也會這樣。所以亞洲人在大部分老外眼中是很呆的單眼皮形象。
再回來這個文字問題,如果照搬字母名稱的話,我們大部分人就會識別困難。


翻譯是二次創作,你不覺得很多品牌的名字翻譯的很精妙嗎?
以你舉例的電影為例,不僅要達意也要表情,用西文或音譯大部分中國人根本不知道這給電影講什麼故事,更不用說記住或者去看了。


入鄉,隨俗


嚴格的學術著作應該在音譯或意譯後在保留原文或英文名詞,一般的就沒必要了吧!如果讀者自己非要嚴格要求,自己去上網查啊。


因為對於我來說 不是拼音的字母都很難讀和記憶╮(╯▽╰)╭


對我個人來說(英語不太好),對於英文名和長過三個字的翻譯名根本記不住。有時候看一些翻譯小說,看著一個個長成一大串的名字經常分不清誰是誰。

所以其實最該吐槽的是國內對於人名地名的翻譯實在太混亂了有沒有。。。


前面有朋友說是中文的問題,這個我是很不同意的,對比台灣,香港,同樣是中文,但是看看NBA轉播就知道了,基本都是讀的英文名。舉個例子,熱火的波什,看廣東台轉播時,解說就把他讀作,爸使(bosh),汗(當然這也和民眾的文化基礎有關)。主要還是歷史原因以及意識形態,過去幾十年的中國還不能算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不管是對文化還是經濟。中國的文化工作者們,力圖創造一個較為封閉而可控制的文化領域(比如過去中央6套電影頻道放的電影基本都會配好中文而且不會顯示英文字幕,體育頻道運動員的名字都有標準漢化)。為人們搭建足夠大的文化圈,而不讓普通人方便的從外界獲取資源也算是曾經的中國控制輿論,控制思想的一種方法吧(讓你失去自主尋求資源的意識,也加大了適應難度)。直到後來漸漸與國際接軌,中國的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但還是沒有跳脫一些圈子,比如功夫網,但這些都只是時間問題。互聯網的衝擊,讓能夠獲得外界資源的不再只是少數知識分子,而是更為廣闊的大眾。比如,我這個回答竟然會被知乎審核,說不定就過了,更指不定明年知乎就懶得審核這種言論了。


因為語言與思維方式一體,譯成母語後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就變得簡單易辨識了,而這是文化傳播中的第一要素。這樣你就會想起那些經典的翻譯腔:「 哦,天哪!我的老夥計,真是見鬼..... 」 那麼對於地球上絕大部分人來說,母語總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世界。


國內大部分人的英文水平,不要說對上號,僅僅是讓他們按照英文發音把名字讀一遍都做不到的


如果你都不翻譯成漢語的話,不認識的人要怎麼讀呢?


其實,你在國內的時候也沒人阻止你去了解它們的真正拼寫,選擇出國這條並不是特別大眾化的路就應當自己做好準備。漢譯只是作為外語單詞的注音而已,方便使用漢語的人稱呼那些事物。其實我平時所用的翻譯教材對於相關辭彙是有原文註明的~~作為資料的編寫者一定是首先考慮受眾的。有時候不加註釋其實只是他們覺得大多數人用不著,或是懶得再去查驗而已。


推薦閱讀:

有哪些特別的英文名可選擇?
你的英文名字是怎麼來的?
外國人怎麼起名的?
起怎樣的英語名不會顯得那麼蠢啊?

TAG:文化 | 英文名 | 翻譯 | 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