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景教不被當今大眾所熟知,歷史上景教是如何發展的?

這與教科書上描述的明顯不同,基督教並不是在鴉片戰爭後才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早在漢代就從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了。可是為何卻鮮被提及,它又是怎樣的一個教派呢。


唐貞觀九年(635),大秦國(拜占廷帝國,也有人認為是波斯)景教教士阿羅本來到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本著「示存異方之教」的開放政策,派當朝宰相房玄齡「迎於西郊,待如嘉賓」。之後得到太宗的接見,史載:「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直,特令傳授。」貞觀十二年,唐太宗特許教徒在長安義寧坊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並提供經費支持,所敕詔書上有「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的說法,足見唐朝政府對景教的扶持。


唐高宗時,尊奉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並下詔於諸州建景寺,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出現了「於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滿百城」的盛況。有不少教士成為唐朝的政府官員,據學者考證,高宗時御醫秦鳴鶴就是景教教士。


武周時,武則天尊奉佛法,景教受到佛僧的猛烈攻擊,景教教士只好集資億萬於洛陽建「大周頌德天樞」,教士阿羅漢更將景教教義佛教化,終使武后大悅,得以繼續發展。


唐玄宗開元年間曾使景教教士到興慶宮講道,亦曾命寧國等五親王到景寺禮拜,設立壇場,並陳列先王之遺像供人禮拜。而且玄宗更邀約羅含和普羅等十七名教士一起做禮拜,傳福音。


唐肅宗時,曾重建靈武等五郡的景寺,且命教士伊斯效力中興名將郭子儀,據說郭子儀受其影響信奉了景教。伊斯因協助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被皇帝賜予紫衣袈裟。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一百多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然而,好景不長,845年,唐武宗會昌年間,武宗聽信道士趙歸真,發動一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被佛教界稱為「會昌法難」。儘管滅佛運動針對的是佛教,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包括景教在內其他宗教都受到沉重打擊,從此景教在唐朝的地位一落千丈。


唐僖宗年間的黃巢起事,又有不少景教徒被屠殺,景教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據公元980年的一份文獻記載,那時全中國只有一個景教徒。


元朝建立後,不少色目人來到中國,使景教在中國又重新興起。據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元代時:北京、大同,甘肅的敦煌、肅州、甘州、涼州,寧夏、新疆的喀什、葉爾羌、伊犁,東南的揚州、杭州、鎮江、溫州、泉州等地都有景教徒和景教寺。據近幾百年來在泉州出土的大量景教文物,可知泉州是當時中國南方景教傳播的中心。蒙古的克列部(Kerait)、汪古部(Ongut)兩部族都信奉景教,當時他們的主教曾一度與當時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發生衝突。元朝的景教被稱為「也里可溫」。著名的傳教士列班掃馬還遠行萬里,訪問了西歐各國,成為最早到達西方的中國人。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扶持儒、釋、道三教,對其它宗教進行了壓制,景教再度衰微,但並未絕跡,社會上一直存在著「十字架教派信徒」的活動,持續了有兩個世紀。直到十六世紀中後期,天主教傳教士開始展開中國傳教工作,景教才從中國絕跡。

現在全中國只有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有聶斯托利教派的信徒,他們都是九十年代末期從中東地區來香港經商的信徒,人數並不多。香港的聶斯托利教派主教除了負責牧養香港的信徒以外,還要同時兼顧東亞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所有信眾。


https://www.ai-wen.net/?q-1358.html


說說歷史,在數千年來,基督宗教來中國傳播歷史久遠,總的來說有五個時期。


第一期為景教,唐太宗貞觀年間傳入,武宗會昌五年滅跡;


第二期為元代也里可溫教,元亡後絕跡;


第三期為明清之際的天主教,以利瑪竇等人為代表,康熙年間,因為與羅馬教廷的你一直在衰微,乾隆三十八年羅馬解散耶穌會後在中國絕跡;

第四期便是嘉慶年間馬利遜來華傳教之後,到新中國為結束。


第五期。。。


大家應該了解基督宗教是一個統稱,下面分有不同派系,劃分十分複雜。

===第一次傳播===

唐代傳來的基督教,屬於聶斯托利派。


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也就是東方亞述教會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是從希臘正教(東正教)分裂出來的基督教教派,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

該派強調基督的神人二性各自獨立。

【插一句,在公元431年,在以弗所全教會會議上,他的主張被認定為異端。

以弗所全教會會議是第三次基督宗教大公會議,其主要議題是關於聶斯脫利派關於瑪利亞神性之爭,決定了瑪利亞為聖母(Theotokos)的教義。聶氏被認為是異端,下場很慘,他被東羅馬帝國皇帝逐出國境,最終客死埃及。】

【以弗所全教會會議,在1994年,教宗保祿二世放棄對聶式的異端裁定,現在學界認為聶氏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並不是所謂異端】

不過在當時,雖然被認為是異端,聶氏的追隨者並不因此而輕易放棄,遂往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以及遠東等地區宣教

【這就是在10世紀的時候他們在中亞的傳播範圍~(≧▽≦)/~啦啦啦】


AD498年,聶斯脫里派正式脫離正統教會,更名為「迦爾底教會」,又稱「阿述教會」,以中亞地區為中心進行宣教。

【教徒們很努力,看看足跡遍布整個亞洲哦】


此後,聶斯脫里派得到波斯薩珊王朝的重用,盛極一時。

【這就是薩珊波斯的王旗了】。


薩珊波斯自公元224年建國,公元632年被伊斯蘭教指引的阿拉伯帝國(大食)吞併波斯,公元651年正式滅亡,是最後一個非伊斯蘭的波斯帝國。


國滅後,末代皇帝伊嗣埃三世的兒子卑路斯二世與一些貴族逃亡到中國尋求庇護。


當時的皇帝是唐高宗,給了他們崇高的頭銜,還把卑路斯二世的姐妹納入後宮。


【看來武則天的情敵還有外國人,真累啊~~】

【范爺你居然想讓李治只愛你一個,還是太年輕】


後來卑路斯二世的兒子泥涅師得以掌管中國宮廷衛軍,後人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待遇,還在電視劇中出場哦~~

【電視劇大明宮劇照,那個黑色衣服的就是波斯王子泥涅師,雖然不知道波斯人的長相對不對,但還是挺帥的^_^】

通過商業貿易,例如絲綢之路的新疆,景教逐漸傳入中國。

【這就是新疆石窟中發現的景教傳教壁畫】

對了,我們回到景教,我們了解景教的事迹,主要靠一塊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據石碑所載,唐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有大德阿羅本帶來經書到長安,由歷史名相房玄齡迎接,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


自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關於這三教,有興趣的可以看陳垣先生的宗教史著作,比如《火祆教入中國考》、《摩尼教入中國考》)


這段時期內景教發展很快,在中國修建了很多塔,當時稱為「羅馬寺」「大秦寺」,是這個樣子的。

【總感覺基督教修塔有點怪怪的】


太宗到德宗年間,景教在貴族之間發展很快。皇帝有時候也來湊個熱鬧。

【果汁一直覺得,中國皇帝很少有虔誠的信徒,都是以「有用」或者「看熱鬧」的心態對待宗教。不過這樣對政治也比較好吧!】


但在公元953年,唐武宗會昌年下令滅佛,史稱會昌法難。許多外來宗教也被波及,比如摩尼教、火祆教等,在中國勢力大減。

【唐武宗滅佛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考量,還有一個是因為他是道教徒。其實中國古代許多皇帝都有宗教信仰,但是這個一般不被提倡。所以我們的義務教育也不會提及。】


之後景教在中國還有殘餘,但是不如以往。


第一次傳教失敗的原因,有人總結到:景教的傳播過分依賴帝王和貴族的庇護,而信奉者又以胡人居多,並沒有根植於中國民間。


果汁覺得這個觀點還是靠譜的,用毛爺爺的話說,沒有群眾基礎的東西都是紙老虎。(d=====( ̄▽ ̄*)b)

對了,有人說景教就是後來的也里可溫教,這一點果汁不同意。引用陳垣說的話:


「猶之唐時景教曾至中國,然不能謂元之也里可溫即為唐時景教之遺;亦猶之元也里可溫盛極一時,然不能謂利瑪竇諸人即為元也里可溫之裔也。」

喜歡的親,可以加微信。歡迎提意見,么么噠!

http://weixin.qq.com/r/oDmkvDPEIG5frXff92y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提個思路。

實際上,在很長時間裡,景教和摩尼教等宗教可能是被當作了「某種形式的佛教」,在人們沒有認識到他們的獨特性之前,他們大部分就這樣「隱匿」在歷史中。如果翻翻景教的一些譯名,會發現跟佛教的文風很像。

另外,他們的傳播範圍可能還是在當時來華的外國人群體中,在本土人群中沒什麼影響力。

我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在《唐會要》、《唐書》等典籍中,只有波斯僧、大秦穆護襖、彌屍訶教等名稱,一般人都把它看作是佛教一類的東西,而且唐武宗毀佛以後,與景教碑未發現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九百年以前,有過長時期傳布的景教。
直到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陝西制先西郊土中無意中掘得了一塊大石碑,上面刻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等字樣,方始引起了許多學者及教士們的注意而加以考證。
這塊石碑上刻著「大唐建中二年歲在作噩太簇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字樣。建中是唐德宗的年號,建立後經六十四年因唐武宗滅佛的緣故或是由教士們自己把這塊石碑埋入土中,直到明朝重新發現。
從碑文中寫著「太宗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曰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等語中,我們可以知道景教傳入中國,乃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首來中國的教士,名為阿羅本。
基督教歷史中,在以弗所第三次會議中(431年),聶斯托利派與亞歷山大派起了衝突。聶斯托利是第五世紀中一個教會領袖,他當過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因為神學上有他自己的主張,注重耶穌的為人之道,而與亞歷山大派重耶穌為神之道不同。故亞歷山大派領袖西里爾訟聶斯托利派於東羅馬教皇,結果是教皇判定聶斯托利派為異端而開除教籍。聶斯托利派便流竄到阿拉伯以及埃及,後來其學說為波斯學者所歡迎,遂得由波斯布及印度、中國等地。阿羅本奉其教而來中國,可知此所謂景教者,即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

後來唐武宗滅佛,令三千(或說兩千)大秦穆護襖教眾還俗,至此到元代也里可溫教傳播之時,中原地帶幾乎就沒有景教了。

參考自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


亞述人還在信景教(亞述東方教會)


推薦閱讀:

《臨高啟明》中元老院和新道教將如何對待江西天師府?
《聖經》是猶太人寫的,耶穌也是猶太人,但基督教徒為什麼都討厭猶太人?
伊斯蘭教的現代化改革有哪些比較突出的成果?
阿爾巴尼亞是如何去宗教化的?
漢族男孩喜歡一個回族女孩,有什麼不妥?

TAG:基督教 | 宗教 | 中國傳統文化 | 絲綢之路 | 漢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