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取消」金融理財師和國際金融理財師的許可和認定?

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決定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共67項,其中包含了金融理財師和國際金融理財師等職業資格。
具體名單如下:國務院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取消了也好,幾年前我考了a,單位報銷了費用,它的發證機關是標委會,善於把證書製作的各種高大上,學習內容簡單,結業考試糊弄,最終考試幾乎逢考必過,然後開啟漫漫繼續教育路,看看咖啡,高爾夫,人際交往的幻燈片,剩下的只要掏錢就好了,很少有資質證書這樣搞的,我一直覺得他們的做法像一個色情網站,只會忽悠你不斷花錢。


AFP本來就很水,也就是花點錢買張證書自欺欺人罷了,早就該取消了。


標委會關於取消AFP/CFP的澄清
http://pro.fpsbchina.cn/news/1588.html


金融理財師誤解一:在此之前國務院發布的文件中,提到了取消部分資格許可,其中包括金融理財師等職業。看到了這個消息的人,就認為既然國務院取消了,那麼這兩個認證就沒意義了。
解答:其實不是的,國務院取消的是國家行政審批,而金融理財師的認證機構是國際組織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在大陸設立的機構,因此沒有影響。

金融理財師誤解二:
部分人認為,我擁有了金融理財師資格證,就等於有了進入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的「敲門磚」。
解答:金融理財師資格證,只是代表你的職業水平,想要進入相關行業,還是要看工作能力的。

金融理財師誤解三:
國務院取消審批,是對資格證的不認可
解答:AFP和CFP兩級認證制度。仍作為金融理財師領域最權威的一種資格認證,是國際金融理財業中的最高品牌,被稱為金融理財的「黃金標準」。在國外銀行業,擁有多少CFP更是成為衡量一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策劃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
因此,CFP/AFP取消,並不是報名考試以及對證書的不認可,報名考試依然繼續,CFP/AFP依然是國內知名度很高的認證,很多公司也都積極鼓勵員工報考。即使國家取消了資格認證,現有證書的「含金量」應該不會掉價,仍然是金融理財行業從業者的執業水平高低的一個具體呈現。


取消了也好,一是繼續教育費用太高;二是AFP/CFP知識點很好,但是通過率太高,太水;三是與實際銀行工作契合度很小。


有些突然啊,去年剛考過A,本打算年底報名C,這下可好了。這個證書確實挺容易考,沒有什麼難度,但是考試的費用挺高的,像A,報名費,培訓費,考試費,一共是一萬四千多,突然就取消了證書,那這些錢豈不是白花了?國家會不會在再統一認證其他的證書呢?如果沒有,那我們銀行的理財師豈不是沒有專業證書了?求大神解讀!關注中…


好事,國家目的是取締圈錢行為(就是各種班,資格,但是沒有技能價值或價值太低的頭銜)。凡沒有技術難度,費用高,那種考了和沒考沒有區別的就88。


考了C,費用更是高得離譜啊。
這是澄清誤解的一個通知,僅供參考,我是沒太讀懂「權威性和唯一性將得到進一步鞏固」的邏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E4OTI2Nw==mid=201128757idx=1sn=cc5908c1fbf28fc42068fcc96bfe41db#rd


我覺得雖然取消了,最後一次機會我們同樣也得把握啊。要考試的可以看看微信公眾號:我是理財師365,11月10號有直播串講~需要考試的可以抓緊複習了。


就是花錢考一張證,然後每年源源不斷地花錢養證。但是真正有用與否,只有持證者心知肚明。


取消的是國內自己搞得資格認證,而國際上通用的CFP和AFP恰好被重名了而已。


推薦閱讀:

理財的基本術語都有哪些?
剛工作半年,存了一萬塊,估計未來一年沒有其他大的開銷,怎樣讓它穩當地增值?
有100w左右的現金,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
如何從年薪10萬的上班族提升自己的第二收入達到20萬以上?
怎麼評價「怎麼每月花100元做投資」的微博?

TAG:銀行 | 理財 | 金融 | 註冊金融理財師CFP | 理財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