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捏造「哈佛圖書館訓誡」/歷史人物事迹/名人名言的現象?

眾所周知,我們身邊充斥著捏造的各種名言警句、歷史事件、名人榜樣等。有人說這是不尊重歷史事實,也有人說我們需要這樣的「正能量」。那麼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呢?


人們是如此的需要心靈雞湯,以至於拿個雞腿放水裡洗洗都有人大喊「味道好極了!」


所謂名言,也只不過是天才偶然的一次創造,和無數庸人各懷鬼胎的引用而已。

而這種假語錄,本來就是庸人心懷鬼胎的創造,和更多庸人各懷鬼胎的引用。

這麼看似乎反而更加合理了,畢竟王八看綠豆自古就是對眼的。


哈哈!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高考作文啊!
我記得歷史事件名人名言捏造最多的時候就是在高考作文了吧~(≧▽≦)/~想不出例子,湊不足字數,找不到名人,隨便編一句扣題的,再編一個俄羅斯的某某斯基說過。。。哈哈哈!往事不堪回首啊,如今再想起,總結為「奈何高考,逼良為娼!」

嗯,認真答題。

題主問「元芳,你怎麼看?」
元芳答「此事必有蹊蹺!且待我娓娓道來。」

中國人說話嘛,總講求一個「有理有據」,要不總覺得缺了那麼點底氣。所以呢,如果根據少了,硬編也得編一個啊!
所以就有了某父望子成龍,對其子曰:「吾兒可知哈佛通宵圖書館乎?」
兒曰:「不知,願聞其詳。」
父:「巴啦巴拉巴拉。。。」
兒若有所悟,遂發奮。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明知道它是錯的,但是卻無可厚非的。

但是我們並不需要如此的「正能量」。如果說有人需要,我只能說這些人太過貧瘠太過乏味,(正能量很多啊,哪裡需要編的!^O^)內心世界也太脆弱了些。

至於如何看,什麼態度,我覺得一笑而過便可。不提倡,也不一定要爭個面紅耳赤。

嗯?要有理有據是啊?
好吧,引用蒲松齡的《狼》——「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我們需要嚴厲抵制這種亂編名人名言強加價值觀的現象 ------亞里士多德


建立在想像捏造的基礎上的「正能量」,不能算是正能量。


某地懶人多,市場需求大


首先,這是需求與供給的關係,一些人需要心靈雞湯來激勵自己去奮鬥,另一人需要創造符合語境的哲理來服務那些人。信或不信,不是你看到哈佛的格言,而是你相信奮鬥戰士的鼓吹!


不論目的好壞,捏造,本來就是一件錯事。有時間去捏造這種心靈雞湯,何不花時間去整理正確的事例。


這就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一個道理,毒雞湯,某種程度上是善意的謊言


我相信相當一部分是中學生在語文考試中絞盡奶汁才編出來的。


騙人的東西還是「正能量」?
某些人的價值觀已經歪曲到了什麼程度。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腐女仇視異性戀的言論?這種言論出自什麼心理?
面對生活的壓力,怎樣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成為一個開朗,積極向上的人?
如何從外表判斷一個人的內涵、人品、社會地位?
應屆考博失敗後?
嘲笑別人生兒子的人是什麼心態?

TAG:教育 | 社會心理 | 社會現象 | 歷史觀 | 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