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地區被殖民之後走向了繁榮,而有的地區則依舊貧窮?

如題,為何香港、台灣等地區被殖民之後就建立了有效的資本主義制度,而另一些地方,如南美、非洲各國則沒有繼承資本主義的精神?這是否跟當地的地理位置、面積、資源等因素有關?


這種問題,有一大堆的學者直接或間接地在研究,不同說法的論文壘起來不知道有多高了。基本是沒有什麼定論的。我能說說我覺得比(huo)較(xi)好(ni)的說法。

每個地方的歷史、傳統、自然稟賦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發展路程也有所不同。殖民地有很多的類型。粗略劃分的話,可以有以下幾種類型

A型
以開明體制起家+歐洲移民及其後裔執掌
雖然起步稍慢,但藉助自然資源和/或人口趕上了歐洲。這就是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

B型
以開明體制起家+土著有強勢中央政府傳統+自然稟賦極佳
這就是香港和新加坡。新加坡坐享馬六甲海峽,香港長期享有中國進出口門戶的地位。

C型
以專制體制起家+土著有強勢中央政府傳統+自然稟賦一般+巨量外國援助=台灣、韓國

D型
以開明體制起家+土著沒有強勢中央政府傳統+自然稟賦一般=印度、東南亞國家

E型
以奴役掠奪型體制起家+歐洲移民及其後裔執掌+自然稟賦良好
奴役掠奪型體制是指早期歐洲殖民者在美洲、非洲建立的以奴役土著居民開採貴金屬或開發種植園的體制。這種體制給南美洲的體制發展和經濟發展起了個很壞的頭,後續發展都受到了影響。南非其實也是這種類型。這種國家如果不經過劇烈戰爭,基本不會有強勢的中央政府,政治行動能力差。

F型
以奴役掠奪型體制起家+土著缺乏完整的政治傳統+自然稟賦差
非洲窮國在殖民前沒有任何成型的國家體制,由於自然條件惡劣或資源匱乏,殖民者也沒有興趣大規模開發該區域,更沒有考慮過在該地區建立任何統一的、嚴密的制度。其結果就是,殖民者一走,政治結構基本崩潰,又要從打地基開始。體制也不行,自然稟賦也不行,自然是窮的要命。

——————————————————————————————————————————

如果沒有久遠而完善的古代政治傳統,近代以何種政治模式起家,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後續的發展路徑。以開明制度起家的,就發展好一些,以奴役制度起家的,就發展差一些。專制的,向哪邊傾斜都有可能。

為什麼這裡要反覆強調被殖民的土著有沒有中央政府傳統,尤其是有沒有強勢中央政府傳統呢?如果不是由歐洲移民中的政治精英來執掌,換言之也就是沒有完全接受歐洲政治制度的政治文化,那麼在殖民地獲得獨立以後,這個國家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土著本身的政治文化。絕大多數殖民地獨立後的核心政治文化(如果是由土著來主導),必然是殖民前土著政治文化的延伸,而不是殖民者的政治文化的延伸。除了少數地方,殖民的時間長度一般不足以改變這種文化。

如果土著沒有中央政府傳統,那麼獨立以後基本就會打成一團,就算勉強形成一個國家,也往往是部族政治或各邦政治為主,法律不能統一、不能貫徹,政治局勢常常不穩定,經濟發展就會受到極大阻礙。而如果土著有強勢中央政府傳統,不但沒有這種問題,還可能能夠主動刺激經濟發展。當然,最後的成果如何還要看其遵從的國際經濟體系,以及後續的政治轉型情況。

關於開明/奴役體制的影響,可以參閱《Why Nations Fail》。關於中央政府的影響,可以參閱《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鄧小平在深圳划了一個圈,深圳三十年就實現了質的飛越了…
要是鄧小平這個圈劃大點多好呀…和祖國一樣大,全國都全是深圳水平啦…

請問可能么…


英國殖民,能搞一個香港出來,他能把印度搞成香港水平?…
印度才是殖民的正常狀態啊,香港才是特異狀態;就跟中國深圳是特異狀態,正常狀態是發展中國家一樣


這個問題在有哪些有趣的工具變數? - 計量經濟學有個不錯的回答,引自《尋找制度的工具變數:
估計產權保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的綜述部分。
我把主要的部分貼上來,供參考。

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地區間經濟績效的長期差異? 在國際經濟學界,這仍然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一部分經濟學家(North and Thomas,1973; North,1981; North,1990; Acemoglu et al,2001,2004)強調製度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性作用,而另一部分經濟學家則認為地理是決定經濟增長的更基本因素(Diamond,1997; Sachs and Warner,1995,1997; 文貫中,2005)。上述不同的觀點各有其自成體系的理論依據,而爭議性部分來源於經濟學家在實證研究中無法準確估計制度和地理對於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困難在於,從理論上而言,好的制度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同時制度也可能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較發達的經濟體往往可以提供更好的環境以促進位度向更優的方面發展。換言之,在估計制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時,制度是一個「內生變數」,因此普通的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計不是一致性的結果。
為了準確地估計制度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經濟學家必須為制度尋找合適的「工具變數」:它們可以解釋制度本身的變化(「工具變數」的相關性),但除去制度這個唯一的途徑以外,它們不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經濟增長(「工具變數」的外生性)。
Acemoglu et al(2001) 建議把歐洲早期殖民者在各殖民地的死亡率作為制度的工具變數。如果早期殖民者在某地的死亡率較低,他們就傾向於向該地區移民,從而建立起仿效母國的制度。反之,如果死亡率較高,他們則傾向於在該地區建立掠奪性的殖民政府,儘可能將該地區的資源轉移到母國。即使這些殖民地陸續獲得了獨立的權利,但由於制度的持續性,獨立後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會延續原先壞的制度。
但是,Glaeser et al. (2004) 認為早期殖民者死亡率的分布和當代流行疾病的分布相關,從而無法區分究竟是制度還是地理性的流行病分布決定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早期殖民者的死亡率也反映了各地區移入的人力資本,而後者也可能決定經濟發展的不同路徑。

引用完畢,以上。


首先被殖民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在南美洲獨立之前,除去有能力殖民別人的列強,世界上就沒有幾個國家是獨立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本身就沒有多少有效信息。你哪裡去找沒有被殖民的非洲國家來對比被殖民過的非洲國家?南美、中東、南亞、東南亞都是這種幾乎找不到對照組的情況。總不可能說地理位置、文化等對經濟沒有影響吧!

而且兩個朝鮮的例子足以說明現行的政策對經濟有決定性影響。


都是同一個老師教的,為什麼有的人考上了清華,有的人去了布魯斯特?


《槍炮、病菌與鋼鐵》


香港的繁榮怎麼說呢。
香港和新加坡在這之前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這兩個地方都是軍事要塞,算不上多麼的繁榮。

後來為什麼繁榮了呢?日本二戰後經濟的崛起和中國大陸的自我封閉給了這兩個地方機會。
新加坡成了有名的港口,香港是中國大陸對外交易的唯一窗口。尤其是香港,在回歸的前幾年,香港經濟突然達到了一個畸形的高度,我個人只能惡意揣測這是英國政府故意留下的包袱,噁心大陸用的。

所以這跟有沒有被殖民沒有關係,而是他們遇到了最佳的機遇。

就像俄羅斯的經濟狀況跟普京上台執政與否沒關係,只跟國際油價有關係一樣。
你搞錯了關聯對象

另外韓國,台灣,土耳其這些也都是前殖民地,為什麼也能發展起來呢?
個人認為這是他們都是冷戰時軍事對峙的最前線,兩大陣營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工業能力維持對抗。
而有了工業經濟就比較好發展,朝鮮的經濟在冷戰時也算不錯了。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了才開始悲劇。

拉美看人均其實還不錯,主要問題是差距太大,以賣資源為主,還是沒有建立像樣的工業,也沒人給他,殖民地嘛,沒有特殊的必要一般來說就只能搞搞農業,賣賣資源,好一點的可以搞港口,金融,醫學。所以地理位置好的殖民地就能發展不錯的經濟,地理位置差的只能繼續窮下去


題主說的貧窮是指非洲、東南亞部分國家吧?既然如此,題主難道沒有發現這些國家的情況,也比殖民前好了太多嗎?請問歐洲人來之前印度,東南亞,非洲,有哪怕一條鐵路,一條電報線,一艘輪船嗎?有近現代化的學校郵政醫院稅收交通運輸嗎?有乾淨繁華的城市嗎?所以說,在未開化地區,殖民者基本上等於救世主。當前由於政治原因抹黑「殖民」這個詞,但是事實如何,大家對比一下殖民前和殖民後就行


為什麼有的地區海盜沒了之後氣候變暖了有的卻沒有變暖?


繁榮都是剝奪貧窮建立的


不是有貧窮光榮的口號嗎?你不要命了


聯合國發達國家名單

歐洲:法國 德國 英國 荷蘭比利時 盧森堡 捷克

奧地利 瑞士 丹麥 挪威 瑞典 芬蘭 冰島

義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列支敦斯登 馬爾他

安道爾 斯洛維尼亞

美洲: 美國 加拿大 百慕大

大洋洲:紐西蘭 澳大利亞

亞洲:日本 韓國 新加坡 以色列 台灣 澳門 香港。


土著依然窮


第一種情況,你現在覺得最繁榮的那些,大多是貿易中轉站。

兩個地區之間發展程度差異越大,中間這個中轉站的發展就越快。

所以它們背後必然跟著一大片仍然貧困的殖民地。

第二種情況,資源型殖民地也不是不可以曾經走向繁榮,比如南美的波托西,請自行百度。

第三種情況,還有個特例就是美國,它自己本身從建國至今就在不停地擴張,從擴張中找到保持繁榮的動力,至於現在他這個模式有沒有走到頭,還值得商榷。


可以看看MIT大神Acemoglu的書《why nations fail》
鏈接 http://whynationsfail.com/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殖民 | 殖民統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