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怎麼維護自己的權益?

面對p2p網貸的跑路現象,作為一名投資人應該如何維護我們應有的權益呢?


回答這個問題時,315晚會正在播出。今年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的聲音不斷,據說P2P網貸也成為315投訴的重災區。且不論今年到底會不會有P2P網貸平台被曝光,隨著P2P行業的深入發展,P2P投資人的權益理應得到更多重視和保護。
P2P網貸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其實需要三方面努力,平台自律、監管加速和投資人警醒。作為一直秉承良性發展態度運營的P2P平台,我們一直是比較贊同對互聯網金融設置監管門檻的。此舉一方面可以規範行業發展,對於一直規範經營的平台實際上起到了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適當設置一定的准入門檻,也可以減少行業中「跑路」、「欺詐」等情況,從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
此前,各方對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門檻的爭論,主要集中在監管是否會限制整個行業發展這方面。縱觀國內每一種理財模式的發展,都會經過如下步驟:興起-爆髮式增長-出現個別風險案例-出台監管措施-行業整頓-平穩發展。互聯網金融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理財方式,它的發展其實也可以參考上述步驟。當前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步入爆髮式增長階段的中後期,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弊端也開始凸顯,此時確實需要監管層適時、適度的給出一定的監管意見,將整個行業扶入正軌。
對於門檻的建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是註冊資本,我認為1000萬元的註冊資本是個節點,在此之下的平台資金實力等方面可能略顯薄弱,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也相對較弱。
第二是明確平台不碰資金這條紅線。作為信息中介,P2P平台不能直接接觸投資人的資金,所有的交易都應該通過第三方資金託管賬戶進行。
第三就是對平台信息透明度的要求。要充分進行信息披露,讓投資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資金投向,在平台上更為踏實放心的投資。這條其實很多平台都在進行,但是究竟做到何種程度,借款企業的信息到底披露多少,才能在投資人和融資方的利益中達到一個平衡?這裡還是希望監管層能夠提出明確的要求。
第四是堅持項目一一對應,堅決不做資金池。許多P2P平台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期限錯配而帶來的流動性風險,這條其實是與第二條相輔相成的。
以上這四點,是對可能出台的監管門檻的猜想,同時也可以作為投資人選擇P2P平台的依據。符合以上四條的平台,不能說萬無一失,但至少比不符合以上標準的平台要靠譜許多。


我總結了幾點選擇平台的心得:

1. 註冊資本
註冊資本在一定程度呈現一家公司的實力,想現在一些P2P平台註冊資本就十幾萬或幾十萬,這樣的平台我個人強烈建議你不要投資。

2. 平台是否自融
這個就不多說了,例如現在跑路或倒閉的平台絕大部分都是有自融的情況,一旦平台出現自融就可能很危險了。平台出現自融,代表平台的盈利和資金是不足以來經營平台。這個時候是該撤離平台了。

3. 項目收益率、期限
高收益、長期限一般不要投。例如年化35%,24個月的項目,那麼高的利息可想而知,平台一分錢不賺,全給投資人了。平台拿什麼來運營?平台怎麼成長?怎麼能承受起更大的業務?24、36個月的項目,試想一下,有企業或個人可以保持長期高利潤的?如有有這樣的人或企業,銀行會不願意放款?銀行願意貸款利率那麼低幹嘛還跑來平台借錢。高收益的借款只有短期的就是銀行已經確定放款了,確實是資金周轉比較緊張,銀行放款比較慢的原因才有可能。

4. 管理團隊
平台的管理團隊是覺得平颱風控實力的決定性因素,這個最好是自己實地考察,看看平台的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相關的專業程度怎樣。

5. 風險控制實力
毫無疑問!第一位當然是平台的風險控制實力,作為一個P2P平台,如果風險控制實力不夠,壞賬率一旦上昇平台等著的就只有倒閉或跑路。

6. 業務模式
目前有一些平台於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開展業務,這種業務模式給人的感覺可能是最安全的,其實是很危險的,首先平台根本不知道擔保公司提供的項目的真實情況,其次平台還要分很大一部分利潤給第三方擔保公司,可想而知,這樣的平台的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平台不盈利怎麼維持經營?拿什麼來墊付?拿什麼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別真疼了,晚了


目前有1千多家P2P平台涉嫌違規,佔了全國P2P平台的40%。這個還只是官方的數據,相信還有更多沒有被發現有問題的平台。對於P2P平台的野蠻生長,如今也亟待監管。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出台,P2P平台將會進入洗牌階段。
關於P2P平台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我認為,唯有選擇比較安全的平台,將風險降低才是明智。盲目選擇一些收益虛高的小眾平台是不可取的,樓上也有知友詳細介紹了如何選擇規範的P2P平台,這裡就不細說了,主要還是找資金實力宏厚,風控管理水平高的大平台,目前陸金所,人人貸,理財通這些做的相對比較好。近年來,也出現一種P2I模式,跟P2P不同的是塑如意採用質押保障,風險相對更可控。
另外,要做好投資分散,組合不同風險類型的項目,了解清楚項目情況。平常也要多關注一些網貸新聞,定期管理賬戶,發現逾期時可以多跟平台交涉了解情況,如果真的出現問題,需要保留投資相關合同,交易憑證等等,以備維權。


選好平台最重要,記住分散投資。


感謝邀請!看了上面朋友的回答,非常贊成。個人意見,重點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事前就將各種資料和信息盡量搞清楚。當然如果不幸事發,維權是必要的,報警或者通過相關維權協會,以及媒體報道是目前常用的方法,重要的是保留相關的交易憑證,合同等信息作為維權的證據。


投資時都留好證據 免得跑路時連你在那理財的記錄都找不到 多加理財的人一般每個網貸都會有群


還是要注意風險和收益的關係,真實了解p2p企業的真實情況,但這點確實很難。


其實網貸的維權就是投資理財中的止損,但是對於網貸來說這個止損通常都是割好大一塊肉。想必很多人都是因為保本保息才會用這種理財方式,但是要知道投資理財一定會有風險,如果不是在我國國情的基礎,即使是銀行存款也是有風險的。

所以關注的主要問題還是應該放在風險把握上,把控平颱風險、把控標的風險,認真在投資中學習成長~


推薦閱讀:

年收入15w,存款25w,女生,二線城市,買房還是買車?
如何看待「取消」金融理財師和國際金融理財師的許可和認定?
理財的基本術語都有哪些?
剛工作半年,存了一萬塊,估計未來一年沒有其他大的開銷,怎樣讓它穩當地增值?
有100w左右的現金,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

TAG:理財 | 個人理財 | 互聯網金融 | P2P網路借貸平台 | 3·15晚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