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上班族如何擠出時間自我提高?具體時間表?娛樂如何安排?

大城市上班族如何擠出時間自我提高?具體時間表?娛樂如何安排?其他提高時間效率的方法?如果有孩子情況是否會惡化到完全沒有個人時間的程度?如何解決?

1. 知乎的牛人們都是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的,特別是在大城市工作,工作佔據約8小時以上,同時交通時間可能還有1小時的情況下。請附上詳細的時間表,分析時間用量。

2. 賺錢,常加班的前提下,還要自我提高的話,那是否就意味著不能有很多人看似「正常」的娛樂時間了?!(我能做到同時兼顧工作加班還在職讀研的朋友是如此:每天快餐不做飯。沒談戀愛(單身,也沒多花時間在社交方面)。住公司附近上下班不多花時間。扣除其他零頭,每天學習時間大約保證為3-4個小時,基本就是我們娛樂的時間他都學習,但我想有多少人能堅持這種無娛樂的生活方式,對於有的人來說這種生活幾乎就是了無生趣。我本人就做不到,只能基本做到控制娛樂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希望大家給些建議。(但此時我心裡暗想,也許沒有所謂方法,可能就是要別人娛樂你幹活,才可能比別人好一點點。)

3. 其他任何提高時間效率的訣竅、方法!!!最好能有細節並詳細解釋,如果是系統性方法GTD或番茄工作法等,可不用詳解。

4. 到年齡想要寶寶了,有寶寶的人來說說,時間安排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如何解決?有寶寶後你們還有時間自我提高么?


題主太啰嗦,打的字數太多放不下,暫放在回答里。

先列出我的時間表給大家參考:

7:00 7:45 45分鐘 起床洗漱

7:45 8:30 45分鐘 去公司車程

8:30 11:30 工作時間不解釋

11:30 12:30 1小時 午餐

12:30 13:00 30分鐘 午休

13:00 17:30 工作時間不解釋

17:30 18:00 老闆不肯走的時間

18:00 19:00 1小時 回家車程

19:00 20:00 1小時 晚餐

20:00 0:00 4小時 待安排時間

特別單列出最後的4小時「待安排時間」是上班族唯一可自由支配時間了,但實際上需扣除30分鐘洗澡時間、30分鐘跑步時間,共為1小時,所以哪怕12點睡覺,最長的空餘時間僅有3個小時。(12點睡覺算是一個極限,晚於12點睡覺可能影響第二天的精力,一般本人都早於12點。)如果這3個小時都用於學習,當然這一天就極其充實,但我發現現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


如果是自己做飯,各種零碎時間加起來一般會再多花費1個小時左右。(純快餐不包括等候以及來回時間等,半小時內也可解決。不然需父母等他人幫忙做飯。若自己做很簡單,時間為30分鐘,如果做的很複雜,動作又不熟練,可能1.5小時都未必夠,還不包括買菜等的時間。另加飯後20分鐘洗碗時間,若不熟練,加上整理檯面等,整個過程有人需要2-2.5小時。真的存在這種情況,現有個同事說,每天回家吃完飯就9點多了,洗個碗出去走走,看看電視,11點就可以睡覺了~~~~。長期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單身期間都在外快餐,但隨年歲漸長,在經濟和身體健康方面考慮都不可能長期外食。)


若做飯、洗碗等合計時間哪怕僅扣除1小時,剩餘就僅2小時了。問題是我們真的會都用於自我提高,看艱深的書籍么?!我想大部分人的這2小時用於:看看美劇,看看電影,上上網,玩玩遊戲,好不容易累了一天,誰不想以「不用腦」的方式娛樂娛樂自己,一部電影一般90-100分鐘,一部美劇45分鐘,一關植物大戰殭屍平均15-20分鐘,其他網路項目?!更是多少時間都不嫌多吧,看網頁,刷微博,刷朋友圈,刷知乎(《小強升職記》稱之為「時間黑洞」)。2小時,120分鐘,夠幹啥,僅夠看一部電影,兩集多美劇,6-8關遊戲關卡。就算不自己做飯,3小時剩餘時間,多和家人聊兩句也就過去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每天晚上墨跡墨跡就沒有時間了,根本沒時間學習,沒時間自我提高的原因。我想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成為夜貓子,無法早睡的原因,晚上的時間永遠都不夠用、不嫌多,不是嗎?!到了白天,我們面對的往往就是工作,而非自由時間了。


自己做飯花大量時間和飯後大量娛樂,做事都動作慢等習慣,自己都有。所以提出題目中問題。

另,自己總結的擠時間的生活方法:


一、上下班交通過程看書,來回2小時,不用真的可惜,所以長期在公車上用kindle和手機看書或其他資訊。


但我想說回報是要付出代價的,在擁擠無座的公交車上看書有時是很難受的,你懂的,特別是如果看的是難懂、興趣不大的書。所以一般公交車上我很難看專業書,或者就算看了,效率也比較低,是否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在搖晃的公交車上看書或者手機的文字,本人頭會很容易暈(地鐵會相對好些),工作累的時候甚至容易犯困,有時真的就會看不下去而在車上睡覺,而且長期下來近視真的有加深,視疲勞比較嚴重(kindle會大大好過於手機,常用手機看小字時視疲勞很嚴重,但不是說用kingdle就完全不會累,主要是汽車搖晃的原因),同問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么?


二、善用機器、善用知識、學習有效率省時間的方法做事,不要追求完美。


這方法應應用於生活很多方面,這裡特別提下家務。作為獨自來大城市的女人,沒有老人幫忙,但我們的長期教育和家庭分工又實在不能讓家裡天天亂七八糟的,所以家務不能不做,但做事一定要留心,多想辦法,多學習。所有家務活不能死干,一定要多研究更快更好的辦法解決它們,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女人們的生活質量。


以前我家有很多老習慣,比如:用手洗衣服,父母的教育都是最好不用洗衣機洗,覺得洗不幹凈。(現在老媽年紀大了,以前甚至家裡地板都是老媽跪地上擦的,說這樣擦的乾淨,崇拜~~~~)但當你衣服要手洗,碗要手洗,廚房要擦,擦完洗抹布,地板要擦,擦完洗抹布,你會發現,你每天的生活都可以只在做飯、洗衣服、擦地板等日常程序性工作上打轉,而你作為現代人的工作時間一般比父母要長,我們又沒有父母那代的身體素質和長期的習慣,還按那套來,真的會瘋。


1. 盡量用機器代替人工,用科技改善生活。


舉例:衣服用洗衣機,每天換下來就洗。南方潮濕天,衣服多放兩天可能就有味了,哪怕之後用手認真洗(一般1-2個小時),就真的比每天換下來馬上用洗衣機洗乾淨?!(做為女人,內衣褲我是用手洗,但工作量畢竟小多了,洗澡的時候順便搓搓就快很多。)如果怕波輪機把衣服洗變形,就用洗衣袋裝好再洗,不容易纏繞就比較不傷衣服。外衣和貼身衣服分開兩桶機洗,可適當加消毒液。自從開始這樣做,平均到每天可以省半小時洗衣服時間不說,更不會洗的腰酸背痛。衣服我沒覺得不幹凈,反而覺得比我積兩三天甚至忙起來一周才洗一次乾淨。我的朋友在使用的還有衣物烘乾機、洗碗機、掃地機、沖牙器等等,他們真是改善生活的利器啊,哪怕有很多瑕疵(切忌追求完美),但也不能抹滅他們解放時間的巨大功能,能用科技改善生活的真的不用總是固守原有的生活方式。


2. 多學竅門,想方法,更快更好。


比如洗碗用溫水或熱水,怕傷手請用手套。我媽以前的流程是洗潔精洗一遍,流水洗兩遍。這樣洗的時間~~你懂的~~。現在直接熱水,不是很油就都可以不用洗潔精了,如果較油,用食用鹼加溫水先洗,之後衝掉。環保省力,就不會有加洗潔精,怕殘留還要衝兩次等問題。至於手套用熱水會壞,不用手套會傷皮膚等,兩者相權取其輕,時間精力也是錢好不好,不要太要求完美好么。對我來說,每天10-20分鐘解決洗碗比較重要。再比如廚房用一次性的棉紙等擦洗,因為廚房油污真的很難洗,我算過自己用來清洗抹布上油污的時間都會長於擦洗灶台本身的時間了,所以廚房一般都用一次性濕巾等擦,擦完就扔,省時多了。同時挑選好用的清潔劑清潔噴霧等事半功倍。


3. 真的不要追求完美


如果沒有時間的限制,理論上很多事情都可以完成,但正是由於人類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取捨成為智慧和能力的集中體現。外界環境都是會變的,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放手次要矛盾。尤其在時間方面,不要有太多的貪念和慾望,希望家裡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孩子懂事、老公疼愛,希望自己進的廳堂入得廚房,工作順利,收入還高,大姐,你想太多了有木有,如果沒有去學習些新方法、培養出能力,能做到其中的幾個小項都不容易了。蠅頭小事都強迫性的要求完美,對自己、對配偶、對家人、對孩子甚至可能是場災難。所有獲得都是要付出的,希望藉由他人去完成的所謂「付出」可能還不一定有回報。在生活的時間流中,不要要求「按部就班」的「事事如意」才是好的心態,把重要的事做好,學習新知識,接受新方法,反而更貼近生活的本質。(有感於從小家人的強迫性要求,事情一定要做到什麼什麼樣,一定要用什麼什麼方法做才可以,還希望你成績好、工作好、嫁得好,環境變了,要完成這些事是需要新方法的,結果自己已經習慣了聽從,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如何解決,離家來大城市堅持舊有的習慣幾乎把自己搞死,還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鬱悶到不行,有同樣經歷者請多觀察、多思考,多獨立思考,生活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學會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的。)


三、運動必不可少,省什麼都不能省運動。


體育運動是提高時間效率我用過最事半功倍、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由於天生體質差,以前不鍛煉的時候,做什麼好像都很累,做什麼都想偷懶,再加上動不動感冒肚子疼,又不想做事了,做事情大多拖拖拉拉,磨磨唧唧。而體育運動可以提升身體的綜合素質,拓寬身體的極限,這樣身體才能夠承受更大強度的工作量及生活量。而且運動還能夠深層影響到心理方面,鍛煉意志力,穩定情緒,對於獨立思考,調整抑鬱心態等有諸多幫助。總之運動可以打破原有從身體到大腦的惡性循環,建立一種正向循環。(原理可以參考很多心理類書籍或課程,如哈佛的《幸福課》,戰拖類文章也有很多。戰拖人士也建議可以從運動下手。合理的訓練強度等知識,越是不拖拉,越是積極,我們就越容易找到,知乎是幹嘛用的,你懂的)


以上的方法,讓我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增加較多。


仔細觀察過,其實很多人的幸福感都和時間的運用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只是大家常常沒有完全認識到),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生活節奏的問題,大城市的普遍生活節奏較快,而自己的生活節奏要是沒有調整合拍,在很多不重要的例行事情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重要問題沒有解決,整體的生活質量會下降,我們就會覺得生活得很吃力,焦慮感抑鬱感會大幅度上升的。希望大家都能好好運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更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方法和意見。


對樓主的很多觀點都非常認同。我也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希望能在每天擠出更多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充值自己,但是總覺得時間不夠。雖然已經盡量減少社交活動,但是家務勞動例如洗碗洗澡倒垃圾看報紙之類墨跡了太多時間(現在還不用做飯),待真正坐下來看書都九點半了(十一點半準時結束),學習時間滿打滿扎也就兩個小時不到,每晚如此,都快得憂鬱抑鬱癥狀。
一直想從工具和方法上減少家務時間。例如熱水洗碗,隔三天才洗一次頭(臟也不管),在洗碗沖涼的時候放英語聽力。但是終究改善有限。不知道樓主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
PS:一直覺得洗頭沖涼耗費好多時間,本人長頭髮。以及樓主提到的食用鹼是在網上購買嗎?這邊廣州,麵粉店裡問過都說沒有賣。


推薦閱讀:

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不想幹活只想一直玩手機的時候?怎麼解決?
為什麼制定的計劃總是實現不了?
大家都有什麼時間管理的工具和技巧?
如何合理利用堵車時間?
有沒有好的時間管理軟體推薦?

TAG:時間管理 | 城市 | 白領 | 上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