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是不是對德國制裁太過分?如果英國不參戰是不是德國主導的歐盟提早出現?

對比二戰結束對戰敗國的處理是否更穩定


制裁德國過分不過分,到底是以什麼標準來評判呢?如果是說割地賠款——當時有什麼戰爭不是戰敗國以割地賠款作為結果的?如果凡爾賽條約過分,那德意志帝國當年從法蘭西割地賠款過分不過分?1918年《布列斯特條約》強逼俄國割地過分不過分?怎麼,戰勝的時候得意洋洋、耀武揚威,戰敗的時候就覺得過分了,說好的軍國氣概呢

凡爾賽條約的賠款看起來確實是天文數字,可是德國人真的賠付了那麼多嗎?經過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兩次削減,這個賠款已經縮水到了極小部分——而即使是這個極小部分,在經濟危機當中協約國也默認德國不用還,希特勒上台之後就直接一筆勾銷了(可惜二戰失敗後,這次盟國強制德國必須還)。

任何一本專著,都會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德國在20年代付出的賠款少於外國對它的投資,也就是說它是一個資本凈流入國,協約國非但沒有榨乾德國,反而用自己的投資重建了德國的工業體系。

我知道,到了世界性大蕭條的時候,德國很慘,但是難道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協約國策劃用來摧毀德國的陰謀嗎?協約國也同樣經受了高失業率和經濟不振的威脅,這難道是協約國的制裁帶來的嗎?

萊茵河非武裝化、限制德國國防軍數量,這兩條明明是有利於維持和平的,而且如果協約國一直堅持的話,原本就可以讓德國無力發動戰爭。

然後我們說到主題——我的觀點是,以對戰敗國的標準來看,凡爾賽條約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德國人贏了的話,迎接協約國的也將是同樣的命運(正如他們對俄國所做的那樣),這其中根本沒有什麼委屈可講。

問題的關鍵,不是一戰結束後對德國制裁過分與否,而是兩點:

1,德國人是否認為自己戰敗了。

2,這種制裁條款能不能執行下去

第一,德國在一戰是不是明明白白地戰敗了?

答案是「是」,這個答案不是我給的,是當時的德意志帝國總參謀長興登堡元帥和他的副手以及實際負責人魯登道夫將軍給的

在1918年8月,魯登道夫攻勢徹底破產之後,魯登道夫徹底灰心絕望了,認定德國已經失去了繼續戰爭的希望,為了避免更加可怕的傷亡,必須儘快向協約國求和。

他的原話是——「我所擔心的事情,我一而更再而三告誡人們要注意的事情終於在這裡成了現實了。我們的作戰機器再也沒有什麼實際價值了,儘管我們的絕大部分師作戰很勇敢,但我們的作戰能力已遭到了損害。八月八日標誌著我們的軍力的下降,而且使我失去了這樣一種希望:我們可以通過補充兵員,找到某種戰略辦法,使局勢變得再次有利於我們。」

接著,魯登道夫將軍和興登堡元帥面見皇帝,告知已經戰敗,並且強行要求政府儘快求和。

一戰的失敗,是德意志軍事機器的主要負責人所直接承認的,德國的投降是軍方所催促的——難道有人認為這還不算明確無誤的戰敗嗎?

然而,就因為投降得太及時(當時德國軍隊雖然已經在潰退,大批軍人開小差,但是畢竟還在國境線之外),輸得不夠慘,以至於還給了某些煽動家「我們沒輸,只是被後方的叛徒捅了一刀」的發揮空間,後方的人民為了帝國,已經忍受了兩個飢餓的冬天,這還不夠?

「背後一刀」的神話到今天,德國人都已經不信了,反倒是中國有不少人相信,除了那種骨子裡對日耳曼的迷戀之外,沒有別的解釋可講

第二,這種制裁條款能不能執行下去?

答案是:在1935年前完全能夠,在1936年之後則必須付出極大代價。

是不是有什麼人在準備拿德國「東拒蘇俄,西遏法國」的工具,這一點根本不需要證明——因為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只能擁有10萬陸軍,有什麼人會相信只有10萬軍隊的德國能夠既抵抗法國又抵抗蘇聯呢?

直到1935年希特勒恢復徵兵制,並且將德國軍隊的數量提升到和法國相當的程度、並且在1936年進軍萊茵蘭然後就地設防時,德國才有抵抗協約國的能力,而在這之前,基本上沒有軍隊(雖然軍事工業都通過各種方式秘密保留了)。

也就是說,直到希特勒上台的最初3年,德國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協約國對德國的制裁。

然而,問題的癥結就在這裡——凡爾賽條約的賠款執行與否,是交給德國政府自己來辦的,如果德國政府自己不執行制裁,那麼這種制裁就只是空話。

這兩點,就是凡爾賽條約最終失敗的原因。

而二戰之後,盟國就吸取了教訓,羅斯福直接就說「最重要的是要讓德國的每一個人都認識到這回德國是一個戰敗國。」,要求德國無條件投降,然後直接會師德國本土,將每一處城市都予以佔領,這種無從抵賴的失敗讓任何一個官員或者煽動家都只能俯首,而德國人也只能面對戰敗的事實。

同時,所有制裁條款都由佔領軍政府來執行,甚至在佔領區執行了土地改革,完全切斷了容克的經濟來源,同時還駐軍直到現在。

所以究其原因,凡爾賽條約的問題不是過分不過分,而是執行是否到位的問題。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強制執行制裁,即使德國人已經在明確無誤地違反凡爾賽條約的規定

這個問題很複雜,但是歸根結底就是兩點:

第一,在1933年的時候,沒人相信德國能夠那麼快地回復,成為如此強大的軍事強國。畢竟它已經接受了長年的制裁了,而且之前也飽受經濟危機的折磨——直到1933年的時候,英國麥克唐納政府還在假定10年內不會爆發大戰,可惜他們錯了,僅僅6年之後,英國又再次投入到了空前的戰爭當中。

德國人做到了這一點,成就不可否認。但是,為什麼這麼順利?

因為20世紀技術的急速進步,使得軍備在十年內就會完全過時,尤其是最新的軍事領域,比如裝甲部隊、空軍部隊等等,在德國人只需要重新開始武裝,它立刻就可以和英法站在近似同一起跑線上,甚至不必受到過時裝備的累贅——真正影響軍備的工業基礎,德國反而沒有受到制裁,魯爾區的能源和工業企業,根本就沒有受到監控。

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事情,對過去的人來說是完全新鮮的東西。當時的人難以想像現代工業國的強大也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急速變化,他們回望歷史,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遭受如此重創之後以這麼快的速度重新武裝起來,因而無從想像新的威脅多麼快的到來。

第二,各個國家的牽扯,以及他們都不願意再次投身戰爭的恐懼。

英國人不願意再干涉大陸,他們不認為一個沒有海軍的德國可以威脅自己,更不認為一個10萬軍人的德國可以威脅法國,所以他們根本不願意行動。

而法國則已經喪失了行動能力。

有人會提佔領魯爾區的行動,可是佔領魯爾區是法國最後一次試圖以干涉來維持凡爾賽制裁的行動了——以戰勝國的立場來看,維持已有的條約不是理所當然的嗎?而且,這種干涉僅僅過了幾個月就結束了,因為德國做出了明確讓步,同意維持凡爾賽條約的制裁。

老有人說如果當時把德國太削弱,法國就會膨脹成帝國,可是這成立嗎?在德國還可以被輕鬆打敗的時候,難道法國不是坐視德國重新武裝?難道法國不是坐視德國重新進軍萊茵蘭?難道法國不是默認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

如果法國真有所謂的「主宰歐洲」的野心的話,在1935年就可以用希特勒違反凡爾賽條約的理由強行干涉了——可是法國退縮了,當然這一點可以理解,法國人已經在上次大戰裡面死了150萬青年人,它已經無力也不願意進行戰爭了,哪怕明知等待著的是更大的災難。

回顧起來,最應該指責的反而是法國太怯懦,根本沒有所謂的「制霸歐洲的野心」,反而是只想著背靠英國維持現有地位。

以上。

純粹討論,不想花費精力爭吵,關閉評論。


最過分的是對奧匈帝國的制裁而不是對德國的制裁。奧地利的解體在歐陸東歐創造了一些看似強大實則弱不禁風的國家,這才是整個凡爾賽體系最大的錯誤。一個碎片化且缺乏凝聚力的東歐,實際上創造了一旦東部的俄國和西部的德國恢復自身的實力,東歐諸國將被這兩個大國徹底鯨吞(即使是今天蘇聯解體之後東歐諸國實際上是屬於德國的勢力範圍)的條件。對於德國,凡爾賽合約的錯誤在於既狠狠的羞辱了德國人,在經濟上給德國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又沒有徹底消滅德國內部的好戰勢力,也沒有摧毀德國的復仇能力。因此,即使是魏瑪共和國的東歐政策都是強硬的,儘管魏瑪共和國在《洛迦諾條約》承認萊茵蘭的非軍事化,與法國和比利時的邊界,但是德國人對於東歐則宣稱「在東方沒有洛迦諾!」


謝邀凡爾賽對德國的制裁不是太重而是太輕這個觀點我在另一個回答里已經說過了。

相比代表奧匈帝國來到凡爾賽的奧地利和匈牙利,魏瑪共和國得到的條款簡直好到不能再好。匈牙利損失了三分之二的領土,大批匈牙利人被擱置在匈牙利王國之外。奧地利也一樣僅僅捷克境內就有三百萬德意志人。而德國呢?

德國損失的領土跟奧地利和匈牙利比算的了什麼?為什麼匈牙利的復仇主義只能停留在嘴上、而奧地利的復仇主義連聲音都被歷史湮滅了?因為它們倆微不足道啊!

它們倆為什麼微不足道?因為奧匈帝國被肢解了啊!那麼怎麼杜絕德國的復仇主義防止德國納粹化呢?肢解德國啊!讓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併入奧地利成立南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然後把整個普魯士併入波蘭啊,把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個梅克倫堡都併入丹麥,把巴登併入法國,把萊茵西部併入比利時,剩下的德意志領土組成北德意志聯邦,看看這個袖珍國家就算納粹化能禍害誰。

凡爾賽唯一的錯誤是不夠嚴厲的懲罰德國而不是過於嚴厲的懲罰德國。讓這個野蠻的國家沒有因為得到寬大處置而心存感激,還在客觀上因為勝利者的寬大而有機會報復。


個人認為是對各戰敗國懲罰輕重不均。對奧匈與奧斯曼太嚴格,對德國太輕。奧匈帝國的解體是中歐地區的悲劇。
奧匈帝國的經濟分區相對明顯:西部偏重於工業,東部偏重於農業。通過橫貫帝國東西的鐵路樞紐鏈接,波西米亞的工業品,匈牙利的農產品互相補助。奧匈帝國解體後除了工業發達的波西米亞地區外,原奧匈帝國各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問題。奧地利的極端民族主義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誕生的,而又因為各個原奧匈帝國領土國家實力軟弱在中歐的廣大地區出現了權利真空,這個權利真空隨後被納粹德國利用,作為提振政府威望的重要地區(希特勒兵不血刃進入維也納,入侵捷克也未遭到強烈抵抗)。
對於德國的懲罰也正如上面答主提到的太輕了,德國容克貴族,普魯士軍官團依舊存在。如果在一戰後德國和奧匈一樣被分裂,那麼的確不會出現二戰,中歐真空法國有意填補,但是一戰後的金融帝國變為負債國實力又有所不夠。又或者奧匈帝國沒有解體成為七元聯邦,那麼納粹在德國還有市場嗎?進入奧地利捷克還會那麼輕鬆嗎?又或者考慮到多瑙聯邦轉而進行結盟?這就不清楚了。(突然發現作為穿越小說的題材不錯)


實名反對 @張彧凡 的答案。

1944年9月,德國軍隊的戰線也還停留在法國境內,請問這時候的德軍還有希望嗎?
1918年米夏埃爾攻勢之前,魯登道夫就說了,一旦失敗,德國就會滅亡。
結果隨著美軍抵達戰場,德軍馬恩河一線的最後一次突擊2天就失敗了,四個月內德軍損失80萬軍隊,協約國只損失了35萬。
8月,亞眠防線被突破,德軍16個師被全殲,9月被逐出法國。
法國的兵變也被鎮壓下去——更何況法軍士兵即使在兵變的時候,也沒有把自己的陣地拱手送給德軍,某些人真的這麼有自信兵變只會損害對方,而不會傳染到自己的士兵,引發「戰壕聯誼」?
坐擁著數千輛坦克和數萬門重炮的聯軍正在戰線的對面虎視眈眈。德國拿什麼來防守?如果協約國軍打出空地協同、步坦炮工協同攻勢,德國拿什麼來阻擋他們?拿1918年新徵召的那些16歲的補充兵?
還有,「物資嚴重匱乏」,匱乏到什麼程度?
1916-1917年,麵包肉食配給制,戰爭拖累了農業,大批德國人靠喂牲口的蕪菁果腹,超過85萬人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
連老百姓都喂不飽也敢出來爭奪「陽光底下的土地」,德二真是丟人現眼。

背後「被人」捅刀子,被誰

數萬水兵工人,在某些人眼裡成了「別人」。

真是親不親,階級分
然而德國人民也不言語,派去鎮壓的軍隊集體抗命,給了容克老爺一記耳光。
緊接著,漢堡、萊比錫、慕尼黑等城市相繼革命,維也納、布達佩斯、布拉格等城市工人政治罷工,要求與蘇俄簽訂民主和約。柏林50萬工人罷工要求按蘇俄建議,締結不割地不賠款和約。
當然,在某些人眼裡,賤民有說話的資格嗎?這是「背後捅刀」!畢竟「非國民」嘛。

真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然而就算是老爺也不想死——巴伐利亞公然獨立——哦,說到底,你連德意志的貴族老爺頭子都不是,充其量是普魯士的貴族老爺頭子,你不要命別人還要命呢!
可是普魯士老爺也不想做霍亨索倫王朝的殉葬品啊。最後一任帝國宰相馬科斯親王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發電報催促德皇退位。甚至這邊威廉二世還在墨跡,親王就直接自作主張,通電全球宣布皇帝兼國王退位了。

敢問布爾什維克集團是到坦能堡前線替德二製造自殺式爆炸襲擊呢,還是在勃魯希洛夫攻勢中幫奧匈打黑槍呢?

至於「列寧拿馬克」這種謠言,實在是不值得一駁。

列寧是德二支持的,德二的革命又是蘇俄支持的,那德二領導人豈不是挖坑自己跳?

退一萬步說,把沙皇俄國掀翻在地的那可是孟什維克社革黨立憲民主黨這種改良派分子啊。

當然,我們知道,軍國主義者和法西斯分子不但不放過任何革命者,就是改良派和社民黨人,他們也絕無憐憫。常凱申可是把國民黨左派、農工黨等民族資產階級代表勢力殺得人頭滾滾——反動勢力又勾結又鬥爭嘛,不奇怪。

另外,即使俄國退出,德二有什麼膽量不留下部隊在東歐實施治安戰

德二當局有什麼資本認為協約國打進德國本土,東歐人民就不反它的侵略了?

烏克蘭北部在18年8月就暴動了一回,被鎮壓下去後成了後來烏克蘭起義軍和工農臨時政府的前身。整個東歐前線的德國佔領軍也受到布爾什維克革命精神的感染,甚至日益與當地革命人民合流

魯登道夫惱怒異常:「......從烏克蘭調往法國前線的德國部隊已經染上布爾什維克主義,喪失了戰鬥力,甚至成為了極其危險的因素,因為他們連帶瓦解別的德國部隊....」

甚至對苦於德二殘暴統治的德軍士兵來說,不要說列寧,就是克倫斯基、彼得留拉(令人豹孝的是,這位烏克蘭右翼瘋狂吹捧的「民族英雄」是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黨主席,一樣也是社會民主主義者)也能感染他們。

這也是為什麼魏瑪政權里那些殘忍暴虐的軍頭和大資本家、大地主們竟然要請艾伯特來做一尊神像迷惑德國人民。

當然,艾伯特欺騙了一段時間人民之後,一方面,老爺們站穩了腳跟,;一方面,艾伯特這神像騙人的能力越來越差了。於是老爺們毫不留情地把他掃地出門了。

對於這種「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悲劇、喜劇加鬧劇,我能說什麼呢?

我只有以這句話作為結尾:

「世界各國人民要用新的戰爭和革命來償付改良主義的歷史罪行。」

——托洛茨基《被背叛的革命》

才疏學淺,多有錯誤,不喜勿噴。

很遺憾,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瀉藥

有的人說懲罰太輕了,就應該

然後這條世界線上的人是不是就該說:

正是對德國的懲罰太重了才有了法蘭西第四帝國

總有人試圖活在布爾代數裡面


當然,要是說正事

這個問題壓根就不是一個過分不過分的問題,而是一個有效沒效,效果怎麼樣的問題

制裁的執行主體是誰?

是國聯,不是英法美……國

國聯制裁的效力高不高?

這要有個標準,國聯不是上帝,不是萬能的

你也不是上帝,不能說國聯的效力沒你想像的好,就否認國聯的效力

那就跟別的比,放眼歷史,只能跟聯合國比了

國聯和聯合國誰的制裁效力比較強?

我個人覺得啊

要是1938年有聯合國

我們就能看見,以德國部隊為首的「聯合國軍」打進維也納和布拉格了


和懲罰輕重沒多大關係

(敲黑板)重點是英法對德戰略不統一導致的懲罰不徹底。

法國希望把德國徹底削弱為二流國家一勞永逸

英國本著三百年來的攪屎棍精神自然是想方設法拆台。

結果就是魯爾危機以後法國喪失了德國問題的主導權,最後由美國資本來搞了個虎頭蛇尾的解決方案

德國人遭到了足夠的羞辱,卻沒得到足夠的懲罰。


正是對德國的懲罰太輕了才有了二戰。
一戰後德國的統治階級幾乎沒受到懲罰,德皇拍拍屁股去荷蘭享福,留下人民被戰勝國揉捏。

但德國人民也沒有在肉體上被懲罰,更多是精神上的羞辱和物質上的剝奪。

作為戰爭機器方向盤的統治者和作為發動機的人民都只是反思為什麼打輸了,並沒有想為什麼要打。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廢墟中爬起來的是更恐怖的德意志第三帝國,這是一個人民更加狂熱支持的政權,幾乎所有德國人都把自己綁上了這台神聖不朽的戰爭機器。

二戰後,德國的腦袋砍成了兩半,德國的城市被毀滅,婦女被巧克力和土豆集體強姦,在西伯利亞砍樹,永久性的失去了東普魯士,骨肉分離了半世紀,直到今天還被駐德美軍和加里寧格勒的核武器頂在頭上。

所以,德國才得以和歐陸諸國和解,成為歐盟的主導者之一。

要是一戰結束後,把德皇砍頭,容克貴族槍斃三分之二,把更多工廠打包帶走,你看德國還有沒有能力和野心發動二戰。


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我分開回答。

第一個問題:
不是,但問題在於協約國是否有決心,有能力達成一個更加苛刻的條約。

高林提到了奧匈帝國和大匈牙利被切分的問題,這一點上高林說的不完全。
應該講,正是因為協約國完全征服並打敗了匈牙利,才能把匈牙利分屍。

在一戰以後,協約國並未停止戰爭活動,武裝干涉了奧斯曼土耳其、蘇俄還有紅色匈牙利。當然,協約國並未成功征服前兩者,於是土耳其和蘇俄獲得了較為體面的條約。
而紅色匈牙利則被徹底絞殺,於是匈牙利不得不背負了苛刻的懲罰。

在德國問題上,德國是戰敗投降了,但協約國也沒有真的打進柏林去(它們甚至都沒踏上德國的國土)。這種情況下,協約國沒有能力去過分懲罰一個尚能掙扎的對手,同時也沒有決心在德國本土繼續廝殺。

倘若真要把德國切成七份,那就打進柏林,打進慕尼黑,打進漢堡,打進德累斯頓,打進法蘭克福,打進斯圖加特,打進卡爾斯魯厄。然後在談切分德國的話題。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得到了也拿不下來。
於是就這樣了,德國失去了一些領土,背負了一筆大家都知道還不起的債務(賣身契)。
(事實上這種條約和普法戰爭以後的法國差不多,屬於看起來很慘。)
當然,法國人不樂意,小坦克開進了魯爾,最後也吃不下來。

至於二戰,都會師易北河了,德國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意見了。


第二個問題,請參考KR線。我個人拒絕承認霍亨索倫和他家的狗這個叫做歐盟。


確實是很不怎麼樣的體系,避重就輕。為什麼對付奧匈就這麼狠?因為好對付啊,煽動境內的少數民族獨立就可以了,可是要對付德國就不那麼容易!要開大軍進入德國本土,面對德國人的集體抵制,要是德國人組成游擊隊那再強的軍隊也扛不住,何況是死了150萬青年基本再無作戰能力的法軍?

一戰是歐洲集體發瘋,發瘋的原因卻搞不清楚。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世界殖民地的不匹配才是重要原因。可是英法都只想儘力維持自己的殖民帝國,對真正解決問題毫無誠意。對真正的戰爭測原地也是最需要嚴懲的德國過於放縱,對於本來需要保護的奧匈卻痛打落水狗,結果好了,本來的德國就夠法國人喝一壺,吞掉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又幾天內打垮波蘭的德國,你法國能扛得住?曼施坦因的天才速勝對法國是一個福利!否則照一戰那麼打,法國不僅會輸的更慘,而且死傷最少在300萬以上!
為什麼二戰後就解決問題了?一是蘇聯肢解德國,成立了民主德國,普魯士被俄羅斯和1波蘭瓜分;二就是舊的殖民體系瓦解,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到來,英法再不能維持殖民體系,德國人的商品得以在全球暢通無阻,戰場上做不到的事情,德國人通過商場搞定了。


經濟制裁太重而政治制裁太輕

一戰結束後,英法又希望能榨取德國的經濟來彌補自己戰爭的創傷,又希望壓制德國的軍事來避免其再次崛起,但英國從中作梗為了避免法國一家獨大又保留了德國容克貴族集團。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

榨取經濟必然導致德國人生活水準下降,從而產生極大的不滿,這個不滿一開始是針對的上層貴族的腐敗生活,但是只要稍加煽動就會很自然的轉變為對他人的憎恨

壓制德國軍事又不清算容克貴族,德國的上層並沒有受到衝擊,使其能夠依舊操控政治,為後來引導整個德國民眾的不滿創造了條件

活不下去自然會走極端,德共和納粹同時滿足了德國民眾走極端的心理(德共要革上層的命,納粹要報復所有人),於是在上層人物的操控下,德共及其他黨派在內的大量民主黨派全部遭到抓捕和破壞。納粹成功上位。一切順理成章

另外英國參戰是必然的,英國不會坐視德國佔領整個歐洲,這和英國的利益不符。而且納粹德國對歐洲的統治即使沒有蘇聯和美國的介入也不會長久。納粹德國的經濟政策一團糟,雖然上位的時候很多數據表明德國經濟在好轉,但這些好轉是納粹通過印錢實現的,是不可持續的,國庫早已接近枯竭。如果不能從其他地方獲得資金流入,國家破產很快就會來臨。因此納粹德國先搶劫猶太人,再發動戰爭搶劫一切可以擊敗的國家---希臘、捷克、法國、波蘭等等,因為不搶劫他們就活不下去,沒有新的搶劫對象他們也活不下去。這是納粹德國瘋狂擴張的主因。經濟政策的破產會導致德國人當初怎麼讓他們上台的就怎麼讓他們下台。被佔領國家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搶劫。游擊隊、反抗軍此起彼伏,消耗著德國寶貴的資金和兵力。一旦德國搶劫的步伐停止了,納粹德國就自爆了。所以德國主導的所謂歐萌並不會出現。


是的,所以我主張把德意志和波西米亞割讓給日本
不過為了避免日本獨大,必須歸還台灣,琉球,澎湖,南海群島跟朝鮮半島給中華民國

這樣各位支持嗎?

(利益相關:上面提到的某個島之居民,只是想讓祖先能夠少被日本剝削26年)


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
從英國的角度來看,是太重了,重到按魏瑪共和國的架勢來說,法國無疑會成為整個中西歐唯一的強權,這違反了英國大陸均勢的原則。
從法國的角度來看,是太輕了,輕到法國打完之後還要建馬其諾防線來防止德國的再次入侵,法國最想看到的德國是拿破崙時代的德國,一個不統一的,弱到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德國(最好是將普魯士肢解)。
但是當時的世界早已不是維也納條約時的世界,曾經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均在此次戰爭中被毀滅肢解。歐洲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是世界的歐洲。兩國領導人在戰後和談時仍因循守舊,鉤心鬥角,將世界大局撇在一邊而專註歐洲乃至西歐這個一隅之地(國際聯盟就是這個思維的產物之一)。
巴黎和會後德國沒有被徹底削弱也沒有得到安撫,這個結果預示著無論是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以至於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引用前面一位知友的話來說,就是「德國人遭到了足夠的羞辱,卻沒得到足夠的懲罰。」


一戰過分。。。你隨便翻翻,看哪本歷史書會說一戰後對德國的制裁是徹底的。一戰從本質上來說只是暫時停戰,大家只不過是傷痕纍纍回家休息,可沒有任何一個人倒下啊。

二戰後的世界格局改變要考慮美國。

就醬。


樓上都認為對德國懲罰太溫和,要通過毀滅德國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卻忽視了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絕不是納粹德國單方面促成的,而是整個時代背景下矛盾激化的結果。


二戰主要圍繞兩個矛盾爆發,一是凡爾賽修正主義,這裡面又包含德意志,匈牙利的復仇主義和日本,義大利乃至蘇聯對於合約的不滿。

除了這個凡爾賽激化的矛盾以外,還有一個是西方列強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擴張的恐懼,而伴隨著俄國的率先赤化,事實上列強非常恐懼共產主義向西方如同瘟疫般的傳播,而這種恐懼也成了釀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悲劇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哪怕德意志被肢解,不同於奧地利相對薄弱的工業基礎下孱弱的工會力量(協約國恐懼波西米亞的工人和德意志人故而維持了一個較為強大的捷克斯洛伐克,可見協約國的懦弱和陰險),德國強大的工團力量就會和民族主義相結合,對於凡爾賽條約的不滿和對於資本家乃至西方列強的仇恨相混雜,在背靠莫斯科的情況下將會在中歐掀起更為可怕的風浪,而法蘭西國內的社會主義力量也擠壓已久,它在現實位面中被德國人的入侵所掩蓋,一旦入侵的不是高舉民族主義的納粹,而是扛起鐮錘的同志,恐怕法國的赤化也不可避免。

在一個更為嚴厲的凡爾賽條約下只會釀成更為可怕的戰爭,敲響歐陸所有舊勢力的喪鐘,一場蘇聯加上德國乃至中歐那些對於凡爾賽條約不滿的民族主義者和被資本家壓迫的無產階級對抗全世界的戰爭。戰爭的結果不可預見,但破壞力不會亞於現實位面的二戰。

在那個協約國貪戀和平,資本家剝削工人,德意志包含屈辱,斯大林蠢蠢欲動,遠東風雲際會的年代裡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凡爾賽的和平註定是脆弱至極的,正如法國人所說,生於不義,必當死於恥辱,凡爾賽的初衷,協約國的虛偽乃至資本家的貪婪決定了歐洲的末日已經來臨,凡爾賽和約終將死於恥辱。


通過割地賠款制裁德國還加肢解奧匈,顯然屬於那種一時爽但不負責任的做法,奧匈全境幾乎都崩了,而德國雖然被打的夠慘但沒花多久也回血了。

但顯而易見把德國肢解了髪國又要變成歐洲老大了,英國人一樣不能接受第二個拿破崙。

所以也就是個妥協性質的方案,後果就是德國還在,希特勒出來了,原奧匈精華部分也幾乎都被希特勒和平吞掉了,把人家整的太慘,人也不可能偏向於你,畢竟小國沒什麼市場,希某就算採購38(t)都比本國大方就是了,何況從來單子從來沒停過。


錯在肢解了奧匈帝國,導致了中東歐政治中空,給了德國和蘇聯政治空間。可以說納粹德國二戰初期完全是把奧匈帝國殘肉直接就吃光了,一下子就壯大了。保衛歐洲免受穆斯林侵擾的奧匈帝國在奧斯曼衰弱後也失去了價值。


一戰對德國的制裁比起二戰來自然不算過分——二戰都把德國一分為二了。

問題是,在巴黎和會上起主導作用的法國,能不能像二戰以後的美蘇一樣,消化掉條約成果,這就是問題了。

事後看來,法國人在關鍵時候,根本無力提供任何形勢的保護給在德國義大利蘇聯陰影之下的東歐小國們。

更可怕的是,凡爾賽體系給英國人造成了「法國過於強大」的錯覺。以至於對於凡爾賽體系的執行三心二意,進而採取了「扶德抑法」的外交策略。

你自己構建的體系,你自己都沒有能力維護,那你還指望誰幫你維護那?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對於法國來說,凡爾賽體系對於德國的制裁確實是「過分」了。


大家都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前一半,沒人回答後一半:英國不參戰是不是歐盟提早出現?

如果把19世紀歐洲分成兩半來看的話,前一半可以概括為「拿破崙」;而後一半,則可以概括為「俾斯麥」。

真的,俾斯麥時代的德國太可怕了。

先打了三場對外戰爭把德國在歐洲的疆域穩下來。然後三皇同盟,和奧匈帝國、沙皇友好(當時沙皇是德皇親戚,德國和奧地利則是日耳曼兄弟);後來再拉上義大利,形成三國同盟,並且不斷鞏固這個同盟;同一時間,盟友奧匈帝國、俄國還把巴爾幹吃的七七八八。可以說,整個歐洲大陸基本上只剩法國被孤立了起來。

只是俾斯麥辭職不久,沙俄就和德國鬧僵了,慢慢地站在了法國一邊,這時候歐洲的形勢才開始向不利於德國的方向發展。

德國在俾斯麥時期甚至在殖民地事物上都變成了規則制定者。現在的歷史課本常說19世紀末西方各國進入了帝國主義時代,究其直接原因,是1884年的由俾斯麥主持的柏林會議導致的。那個會議上史無前例地定了一個殖民地的規矩,叫做「有效佔領「。就是說與會的歐洲強國們,以後誰再想要入侵一塊殖民地,一定要真的取得了對當地的統治(比如有和當地部落的書麵條約之類的),並且告知其他歐洲強國,在不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前提下才能被認可。這直接導致了各大國之間開始加速「搶地盤」,原來一兩個商站大小的殖民地迅速擴張為一大片一大片的領土。

俾斯麥時代德國本身也積极參与了非洲的瓜分,很多操作非常針對英國,比如聯合南非的布爾人包圍開普敦殖民地,試圖阻攔英國的「雙開計劃」(開普敦到開羅)。殖民地的衝突也導致後來德國沒能成功與英國保持友好。

德國當時在宗教事務上也很有發言權。羅馬教皇曾經無法忍受義大利自由派的政黨領導人,想要離開梵蒂岡。教皇想去哪呢?對,想去德國,因為德國是當時歐洲保守文化的大本營,而同一時期歐洲傳統的天主教老大法國已經左到巴黎公社去了。俾斯麥當時也歡迎了教皇,因為俾斯麥也不喜歡當時的義大利政府。當然最後自由派下台,教皇也就沒動窩。

綜合來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是個各方面實力都異常強大的帝國,而且在歐洲遍布盟友——這和一戰後以及拿破崙時期前的德國都是非常不同的。如果當時英國美國沒有加入一戰,德國獲勝了,也就意味著法國真的再也翻不了身了。加之奧斯曼帝國和沙俄會大概率瓦解,很有可能歐洲大陸將全部納入德國的勢力範圍。屆時會非常像現在德國老大帶著一幫小弟的歐盟,但在軍事上肯定會更加強勢。


看到有人說是懲罰的太輕了,應該把德皇砍頭,容克貴族槍斃三分之二,把更多工廠打包帶走。

這個我是姿詞的,你協約國把柏林佔領了想怎麼制裁都行,或者投兩顆原子彈大家也服氣。

否則就早點把這些條件提出來,看德國民眾有幾個還幻想和平的。

大家繼續蹲戰壕,希望協約國早日佔領柏林,也希望法國不要發生革命。

戰場上得不到東西,別指望談判桌上能得到。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弗朗茨·約瑟夫?
沙皇的垮台主要是因為參與了一戰嗎?
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的時候他的弟弟為什麼不肯接受皇位?
蘇俄是如何在一戰後的多國干涉中取勝的?
假如你是一戰期間的士兵,看到一天之內六萬屍體堆積在索姆河,有何感想?

TAG: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歐洲聯盟EU | 二戰後國際形勢 | 英國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