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合伙人制度具體是說什麼?

股權分配


組織生死符:逍遙派的雙重股權結構

逍遙派是金庸武俠系列中最神秘和最強大的組織之一,在同系列中幾無儔類,或許只有跳出金書視野,尋覓到古龍先生筆下的青龍會之類才差可比擬,它擁有可以稱得上當時的「高科技」的武功戰略資源,其成員躋身同時代超一流高手行列——逍遙派在天龍時代的核心成員是天山童姥、無崖子、李秋水等三人(以入門先後為序),他們的武功可以說是除了BUG人物少林掃地僧之外當時最高的。

在商業上,童姥的「縹緲峰靈鷲宮控股公司」本部發展出了9個強大的事業部(九天九部),而且收購了108個子公司(三十六島、七十二洞);無崖子收了蘇星河和丁春秋兩個弟子,並且發展出了包括函谷八友在內的多元化經營體系;李秋水更是通過聯姻,與西夏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一時間不可謂不盛極一時,財大氣粗,可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它既沒有明確的組織願景也沒有獲得即使在江湖層面的成功,其原因何在呢?

在筆者看來,主要問題或許出在逍遙派的「雙重股權結構(dual class equity,有的學者稱之為二元股權結構或二級股權結構)」。

在天山童姥甚至是九天九部的眼中,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和島主是奴才;在無崖子和蘇星河眼中,不會琴棋書畫各種雜學的丁春秋是異類;在李秋水眼中,西夏的兵馬甚至是一品堂的高手,不過就是一群靈獒。在這個意義上,擁有逍遙派B類股票的只是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個個男俊女靚、人人瀟洒飄逸,他們「且自逍遙沒誰管」,貌似能做出最好的決策、最妙的創新,可是事實上呢,在虛竹看來「師伯、師父、師叔都是大大了不起的人物,可是糾纏在這三毒之間,儘管武功卓絕,心中的煩惱痛苦,卻也和一般凡夫俗子無異。」

再看那些A類股票股東,108位洞主島主中烏老大武功卓絕、桑土公暗器出眾、端木元內力怪異、安洞主膽識過人,每門每洞各有絕學,門人弟子部眾下屬,遍布天涯海角,可是他們不被視為逍遙派的核心分子,只被用來要求提供「三百年海龜的龜蛋,五尺長的鹿角」,根據新垣平博士在《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中的說法,「(天山童姥)僅僅將這一龐大組織用於剝削財富物資,以供個人的享樂」。

因為這些A類股東沒有發言權,所以當核心股東童姥和李秋水內鬥時,他們不能做出任何匡救的舉動;當核心股東無崖子亂搞多元化,追求「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工藝雜學,貿遷種植,無一不會,無一不精」的時候,他們不能置一詞來勸諫。對於他們來說,只能頂著逍遙派外圍「萬仙大會」的名頭,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得到點小小的空間和實惠。

回到當下,典型的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最早主要集中在媒體行業,因為對控制著眾多媒體公司的家族侵害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約束和防範,這一制度被設計出來。漸漸地,很多高科技公司採用了這種結構,無論是谷歌(Google)、高朋(Groupon)、領英(LinkedIn)、星佳(Zynga)、臉書(Facebook),還是中概股的58同城、阿里巴巴莫不如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創始人們更加註重創新和長期利益,不應該受到其他可能短視的股東的約束和質疑,更應該避免收購等挑戰。

請允許我引用Market Watch專欄作家普萊蒂(Therese Poletti)的文章內容:「當你能聽到的唯一聲音就是來自你自己,以及身邊一群唯唯諾諾的人,那就是你把自己放在了坐井觀天的位置上。」Venture Consulting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庫斯(Lucy Marcus)同時還是馬德里IE商學院的領導及管理學教授,她強調,「在一開始,這會讓人感覺不錯。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毒性遲早是要發作的。」

確實,我們無法保證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以及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永遠代表創新,也無法保證他們的繼承人從DNA就繼承了創新的基因。就像無意間獲得無崖子、童姥和李秋水功力的新任逍遙派掌門、靈鷲宮主人虛竹內力再強、武功再高,也不是一個好的領袖。

為了控制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島主,童姥使用了高科技「生死符」,讓他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既可殺又可辱;可是,這種「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的機制,本身就在組織的肌體上種下了「生死符」——用上文的話來說,「毒性遲早是要發作的」!

或者就像天龍中的那個珍瓏,第一步不對自己的利益下刀,永遠不會有出路。


推薦看看著:阿里合伙人制度 - MBA智庫百科


推薦閱讀:

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股權如何分配?

TAG:創業 | 股權分配 | 中國合伙人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