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學造機器人是怎樣的經歷?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處女答,寫得不好還請見諒。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回答,一個是在日本學習,一個是學機器人。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來日本之前,答主在美國呆過一段時間,學習工程方面的知識,來日本學機器人也不算心血來潮,做決定之前稍稍查了下個方面的資料。然後就是就像現代科研的所有領域都已經劃分的非常細緻,我自己也就僅能就我知道的領域回答。

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是機器人的AI,準確來說是人形機器人人機交互的AI,今年4月開始。一句話總結下,日本機器人可愛太多了。比如現在我在用的機器人Erica:

還有Erica的日語語音合成器超級贊(聽導師說是專門請聲優錄音採樣,然後合成出符合Erica外貌的女音。在這個看臉的時代,用這種機器人來研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其實平常不在實驗室,光聽聲音就很暖心XD)。再上一張代表情的。嗯,我大概可以猜到你們想說什麼。。。

隔壁房間,我們搭建了一個模擬的商場/展會/大廳,所有常規的,可以想到的應用,我們實驗室都有做,比如,機器人指路,機器人發傳單,機器人介紹商品。。。(聽說)我們實驗室是唯一一個有在商場里放機器人收集數據的,比如,Erica的前一代人形機器人,現在就在商場里賣衣服。

我們實驗室還有不少其他機器人,比如大家很熟悉的Nao,巴基斯坦的小哥在用nao來研究怎樣讓機器人的拍肩更加親切(大概)。退被切了是因為腿除了用來動的,基本不影響機器人的「大腦」

對各類機器人有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大部分在日本現行研究的機器人外表都比較溫和。而美國的主流機器人都非常功能話(比如大狗),還有吐槽下那個「女武神」,不要以為加了突出了的胸部就能看作「女性」了XD。

關於日本的機器人,個人小小總結下:
1. 就是日本的機器人更面向民用和社會活動,同時也可以認為犧牲了部分功能已換取更和諧的外表。美國的機器人更多向武器靠近,包括所有的救援機器人都可以被改造成武器,所有美國的機器人都顯得比較「硬」。
2. 其次機器人的研究方向。我們實驗室課題很多是怎樣讓機器人看起來更友善,更容易與人交流,更像人,更在生活中對人有幫助。但是日本也有很多實驗室研究機械手臂,機械外骨骼,機械控制等更直觀的東西。不過總體來說,民用的居多(個人感覺,未詳加考證)
3. 沒用性:恩,個人感覺,我們實驗室的機器人從大到小,沒一個是有用的,包括那個能在商場指路發傳單的機器人(第三張圖中)。But I like them!

關於在日本讀書,相信知乎上很多答案都很詳細了。就說下個人的感受。日本相對於歐美,文化上更接近,也更熱鬧。比在美國呆著舒服多了。日本人的團結,也體現在做研究上。美國的時候,基本一個教授帶一群學生,一個實驗室一般是一個教授,然後就是學生,每個實驗室像個獨立作戰的傭兵團,教授越有名,教授手下的學生越多,教授能給學生的指導就更少。日本的著名實驗室,基本都是一個大教授,手下一定有一些副教授,助理教授,實驗室越大,這些輔助的教授越多,所有學生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而且實驗室與實驗室之間,實驗室與企業之間,聯繫很緊密。我自己做實驗的地方也在企業里,雖然是大學院生,但同也算被企業僱傭。

恩,我來的時候基本不會日語,還在慢慢學,日本人的英語真心不行XD


令我比較好奇的是,日本人對造出"長得像人"一樣的機器人特別感興趣,好像其他國家研究的重點其實都不在這裡...


有了這個它,讓你忘了她。


日本人作機器人非常專註,日本研究機器人初期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動力學方面。可是日本人作研究非常專註,為了攻克機器人方面的一個難題,一位教授一生竟然只作了這一件事,可是在他有生之年還沒有攻克,後來他的學生繼承他的研究,最終這個學生攻克了。
日本機器人技術都是腳踏實地地走出來的,國內作研究缺乏日本這種始終如一的精神。


當初在日本選擇了智能系統工程專業(本科),就是為了學機器人,結果本科時代學的有限,幾乎都是學在開發般上的編程。


今天來填坑
我內心深處感覺恐懼
學了一大堆東西
有C語言 機械製圖 機器人結構學 程序處理
大一關於機器人有以上的科目 還有數學 英語什麼的……… 大一和國內的大學差不多多 學些基礎
可能國內是用51 我這邊是用Cortem-M0 開發環境用mbed 反正我也是醉了……
大概長這樣

學習C是用Linux環境

先這樣 有空再來補充


啊哈哈哈哈


參考《機器人大爺》


推薦閱讀: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國際機器人展上,有哪些值得研究的機器人?
遺傳演算法能不能優化演算法?
RoboMaster和Battlebots這兩種機器人比賽,哪個技術含量更高,對機器人發展更有意義?
自動駕駛汽車涉及哪些技術?
對機器人或人工智慧的研究能幫助人類更了解自身嗎?

TAG:日本 | 機器人 | 人工智慧 | 機械製造 | 仿生學 |